参考专集:妙欲烟供仪轨开示(确戒仁波切)
2014/9/4   热度:988
参考专集:妙欲烟供仪轨开示(确戒仁波切) 首先给予口传。 我们为了要得到究竟的快乐,积聚资粮和净除罪障是非常重要的。积资净障的方法有很多种,譬如小乘有其积资净障的方法、大乘也有其积资净障的方法,同样的金刚乘也有不同的积资净障的各种方法等等。 我们现在这本仪轨的方法, 就是一个非常殊胜的积聚资粮的方法。它是透过什么方式来修持呢?是用火来燃烧,以供养的方式来积聚资粮的。 透过这种燃烧的方式来积聚资粮的方法分为三种:第一种称为「仅虽」,就是火供;第二种称为「桑」,一般称烟供;第三种称为「素」」(在梵文里被称为「素」)的烟供。 这三种各有不同的意义,由于内容不同,因此念诵仪轨和方式也有不同。 首先谈到第一种火供,指的是密乘中一种不共的方法。 它在正行的观修法当中,具有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各种修持方法。在正行结束后,要做火供同时也要做荟供,因此这时火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方式。 第二种「桑」,也叫烟供。「桑」是什么意思呢?是清除、消除的意思。譬如说有味道很臭的话,这个「桑」就是将臭味消除洗掉的意思。「桑」可以说是一种消除宿障、消除障碍的一种方法。因此,它的一些念诵仪轨就跟火供是不一样的。 第三种「素」,在藏文叫做「俗」,它的意思是角或边的意思。 为什么称为「俗」的时候,也可以叫「边」,或者附带的意思(不是全部)。因为它跟第一个火供和第二个「桑」烟供来比较的话,这个「素」的方法,比我们现在用的法本,它是更加容易的来修持,利益也特别大,它是附带的一种修持方法。因此我们看到它的标题,「素」是一种附带或者是不同的一种方法。 在这本法本的讲解上,通常分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在它的意义上理解它的意思;第二个就是观修的方式。理解它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讲到这本法本的意义,它是和见解有关联的。这里最主要的见解是要体会上供(供养)和下施(布施)的意义。无论在供养或布施的对象,首先要知道他是没有真实存在的,还有他所供养或布施的东西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供养者或布施者本身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因此,这里最主要的是以三轮体空的见解来做上供和下施。 但是讲到第二部分的内容,是以观修方式来说,首先要了解供养的对象是谁?布施的对象是谁?同时是谁在做供养?是谁在布施?这是要清楚做观想的。 第三是透过什么方法来做供养与布施?这也是要清楚的。因此在观修上来讲,以上三项是很重要,并且须要具备的。 上述所提的见解和观修两部份是不能分开的。所以在第一部份谈到见解上是三轮体空,这是在它的本质实相上来说,但是相对的在观修上来讲,每一部分都要观想清楚,见解和观修这二者是不能分开的。 所以可以说它是一个显空与显相、空性双运的一个方法。也就是说它的显相,并不阻碍其空性,同时它的空性也不会妨碍显相的生起,这两者是不妨碍的、是双融的。因此这个方法可以说是显空双运的方式。 以上这些见解就是显空不二的修持、双运的一种见解。不仅是今天这个「素」(即烟供俢法),是以这样的方式来修持,所有的大乘法也都不离显空不二的方法来修持。 在大乘法中修持布施的时候,也是有这样的见解,还有观修上也是要双运的,也就是在实相上的见解来说,是没有一个「我」在布施,也没有一个布施的对象。实相上的见解来讲是空性的,但是在实际上的观修来说,这二者都是存在的,所以这二者是互不妨碍,而是双融的。 无论各种细微的或是各种的修持方法,都不离显空不二的修持,它是远离了常断二边,这是一个中道的修持法。尤其在中观的修持当中,特别提到说修持的法道上,最主要是二资粮的修持。什么叫做二资粮呢?就是有所缘的福德资粮,以及无所缘的智能资粮。这里有所缘的福德资粮也就是显空当中显的部分,无所缘的智能资粮指的就是空性。所以说当我们做任何的修持法门时,是以显空不二的中道来做修持,我们自然成就了二资粮的修持。 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修持的时候,以中观的见解来讲,这种修持的方法就叫做显空不二的圆融。以密乘来说它是指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一个双融,生起次第指的就是显相部,圆满次第指的就是空性部分。如果是要密乘的修持圆满,也一定是要不离开显空双运的修持。 在果位上来讲,应该是相同的。例如大乘法门的修持是显空不二的,在密乘来说它的修持是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双运,在果上最后证得的也是佛的二圣谛果位圆满,所以说这也是没有差别。 现在修持的时候,指的是根(基)、道、果。基、道、果当中的「道」,就是「修行道」的这个部分。基、道、果的「道」的部分,可以说是不分显密,最主要是有五道的修持次第。 在显密来讲,可能一些用词或者修持方式上不同。但是都称为这五道,也就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 所以在最开始第一的资粮道,有三部份:(一)少分资粮道,指的就是一个凡夫他(她)于最开始修持的阶段,就能积聚资粮慢慢进入菩萨道。 在显宗(经乘)里面来讲,从少分资粮道直到最后的菩萨十地果位圆满的当中,总共有三十七道品。为什么要这样分三十七种不同的道品呢?那是因为每一个代表不同积聚资粮的方式,也代表我们在修证觉证上的功德不同。因此有这三十七种的次第,但是到最后证得的都是佛的果位。 以上是提到在显宗(经乘)的部份,接下来是我们自宗不共的噶举大手印的修持。首先,「大手印」它是一个口诀名称。 最开始分有基位(基础)的大手印、道的大手印,有果位的大手印。当我们谈到说做实际修持的时候,指的就是道的大手印这个部份。同样的在修持道大手印的部份,它虽没有显宗的三十七道品,但是它有不同的层次,称为四种瑜伽。四种瑜伽指的就是专一瑜伽、一味瑜伽、离戏瑜伽,还有无修瑜伽,这四种瑜伽都包含了显乘内的三十七道品。 接着以密乘来讲,密乘也有道的修持方法,是指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首先在生起次第时,当我们能够观想的非常清楚,并且非常稳定的时候,这代表我们已经得到共同、究竟的成就。在生起次第之后就进入了圆满次地的修持,最后得到的是殊胜的成就。 在刚刚介绍的各种有关修持的方法,也就是道的修持方法上,这一切的「道」都是要配合见解的。有了正确的见解再配合各种不同的修持,这样才能够产生效益,产生力量。 以上是做了一个概说,接下来我们进入到法本的介绍。首先 谈到「素」,也就是素的烟供。分为两个,一个是白烟供,一个是红烟供。 我们要了解什么叫做白供?白供用的供品是什么?各位请翻到法本第37页。所谓的白供,主要意思是指供的东西,只要没有参杂血、肉,都可成为白供的供品,同时也不可以有葱与蒜。各位请看第一行,或是以酥油、糌粑混合药末、香粉、谷类、珍宝、绸缎、茶、酒、牛奶等清净供品参拌的,都是白色的烟供品。所以这里它有混合以酥油、糌粑,「糌粑」在这里指的是混合药末。 以上解说的是白供的部份。接下来请看第三行,是以血、肉、脂块混合而成的就是红烟供。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情况,才可以做红烟供,平时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做红烟供的。 所以这里素的烟供,大致分为这三种。其中最重要的可以说是第一种白供:白烟供。所以又回到第一行提到白烟供可或早或晚,随意而修,以圆满资粮,速成所愿。这是说透过白烟供,早晚都可以修。它可以圆满我们的两种资粮,而且速成资粮,所愿皆成。 再看到第三行,此处之红烟供是专缘鬼类而修,是于晚间施烧回向,乃自他赎命的殊胜方法,这是在特别的原因之下,为了要利益鬼魅。鬼魅指的是我们住的氛围内的地方,他都有很大的力量。这些各种大力的地神、鬼魅地神等,他们特别喜欢腥血,在这个时候于晚间来施烧回向。 接下来看第四行的第三种烟供,如果只为中阴亡灵而修,就是将尝即解脱的圣物法药混合施烧等等。这是特别指说有人往生的话,他们在「有中阴」的这个阶段,特别将各种尝即解脱的圣物法药,这是将很珍贵的法药混合着刚刚提到的东西,一起来做燃烧。中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生中阴」;第二种是临终时死的中阴,就是死亡之后,这里特别是指「有中阴」的亡灵而说。 三种烟供当中的后面两种,一种就是血、肉供养的烟供,还有是中阴的烟供。这两种烟供是在很特别的情况下才做的供养。如果说是为了个人积聚资粮,同时得到成就的话,我们就是要做白烟供。 在三种不同的素烟供当中,除了供品不同之外,观想、回向也不同。这三种在实相上来讲,它最后的果或是利益也都不同。所以我们现在最主要修持的这个白烟供,它可以帮助我们积聚资粮,可以得到共同殊胜的成就。 在佛教的修行当中,无论小乘、大乘、金刚乘任何的修法,都要包括最开始的前行、中间的正行,还有最后的结行这三部分。佛陀在《正法念处经》当中提到的一句话:正法就是要初善、中善,最后时也是要善的。所以就是要包含前行、正行和结行,如果不具备这三部分呢,就不算是圆满的正法。 经典当中谈到初善─最初开始的善,指的就是前行。前行的修法是皈依和发心的部份,如果不具备皈依跟发心而来做任何的正行修持的话,就好象没有基础的房子一样,是不稳固的。首先第一项皈依,可以说是进入佛法最殊胜无上的入口,而且不论从小乘、大乘、金刚乘来说都不离皈依。 具备了皈依之后,但如果不具备发心(发菩提心)的话,我们也不算进入大乘或者是金刚乘的俢法。所以在前行前要具备的是皈依跟发心。 各位可以翻到法本第一页的最开始前行的部分,首先要皈依和发心,从「诸佛正法圣僧众」开始,到第二页的「为利众生愿成佛」,要念三遍皈依和发心。对于这偈文就不多做解释,各位都已经知道了。 皈依发心之后是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可以说是大乘一个殊胜共同修持的方法。首先我们应该是修「悲无量心」,但是对一个初学者来讲要马上生起大悲心,这是不容易的。所以要先修「慈」,在修慈之前呢,要先修「喜」,在修喜之前,最开始要先练习的是「舍」,因此「舍」这部分要先开始做。 故对于初学者来讲,在他修持上的一个口诀而言,他首先比较容易做到的是「舍」的部份。刚刚我们照顺序来讲是慈悲喜舍,但是实修上,或者口诀上来说,于一个行者而言,他是应该修舍心。在他第一个基础的实修上,是先从第四项的「舍」开始修「平等舍」,然后在修其它的如悲…会比较容易。 上述是前行部分,或是说初善的部分,或说皈依发心、四无量心、最开始的前行等等。 接下来是进入到正行,或者叫中善。中善的部份,这是素的观修最主要的部份了。 首先我们知道,不管在修任何的烟供时会用到很多的供品,这些东西开始时都是不清净的。原因是什么呢?因它被我们的二执即能执和所执所束缚,所以它被认为是不清净的物品。由于这一切的物品,它是被能执和所执所束缚住,因此燃烧这些东西的话,是否有利益?是没有的。所以刚开始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将这些不净的物品转变成清净的,这是说要让它离开二执。我们自己还是一个凡夫的身体,是无法将这些物品转变成为清净的。所以第一步我们要转变自己的凡夫身,观想成为是清净的化身。 这里我们要观想自己要转变成什么样的身呢?是观想成观音菩萨。在谈到这个本尊身〝拉〞(藏音,即〝神〞的本尊)的时候,分为三种。一种是象征性的本尊,第二种是征兆的本尊,第三种是代表性的本尊。 这三种本尊当中,第一个最重要的是叫做实相(象征)本尊,指的就是一切众生所具备的如来藏。由于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即一切众生能够成就佛的力量。这是指实相上本尊的意思。实相上的本尊是我们本具的如来藏,要如何让本具的实相本尊展现出来?就是要透过修持。所谓修持指的就是第二个的本尊,叫做征兆本尊,是将我们的实相本尊开展出来。这里所谓的相是一种征兆的本尊,指的是什么呢?我们说果位上会证得二身,就是法身和报身。在这里征兆的本尊指的是报身。 征兆的本尊由于他是报身,所以这里就是观想报身的观音菩萨。在修持上来讲,征兆的本尊是我们要观想自己就是报身的观音菩萨。再讲回最开始第一个的实相本尊,可以说我们凡夫的实相本质,跟观音菩萨的实相本质是没有分别,本质是一样的。 接着第三个叫做代表性(记号性或符号性)的本尊。指的是什么呢?譬如说当我们看到观音菩萨样子的时候,我们看到祂手上拿的白色莲花,这是一种记号、一种的符号,看到这个我们就知道这是观音菩萨,所以这是一种化身的显现。再举个例子来说,化育的标志(也是代表观音菩萨)是什么呢?它是一朵莲花,上面有一个〝舍以〞字,这就叫做符号的本尊。意思就是我们看到莲花和〝舍以〞字,我们就知道它代表观音菩萨。 以上是对实相的本尊、征兆的本尊、还有符号或记号本尊的了解,这是很重要的。最后果位上来讲,这三种本尊中的实相本尊,其最后的果位是法身;再来是征兆的本尊,其果位是报身;最后是符号的本尊,其果位是化身;就是法报化三身。 在这里我们最主要是观想自己是观音菩萨,在自己前方也有一个观音菩萨。为什么说要观想自己是观音菩萨?因为当自己成为观音菩萨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殊胜和清净的一个身体。透过这样的一个身形,我们清净的身远离了能执与所执,以这样的清净身来做供养、布施时,这一切的供品,它也都远离二执,也因此各种的上供下施就会更加的广大、更加的殊胜。 观音菩萨也有很多种示现,在显宗里面观音菩萨指的是八大菩萨中的观音菩萨。在密乘里面的无上密续来讲,也有各种的观音菩萨示现。在实相上来讲,这么多不同的观音,他们的本质实相是一样的,虽然外相上是会有不同。例如我们会看到千手千眼的观音;或者一面四臂的观音;或者一面二臂的观音等等。观音身体的颜色也有不同,虽然相貌不同,颜色不同,但是这一切只是外相上的差别,其本质是一样的。 这就跟中国持净瓶的观音菩萨的意思是一样的,中国的持净瓶观音菩萨,右手持净瓶,并且能够遍撒甘露。因此各位也可以观想自己是中国式的观音菩萨。我们又会看到西藏人的观音菩萨,祂戴有各种的严饰,是印度式的。那现在我们是在汉地,在中国来讲是中国式的观音,因此你们可以观想自己为中国式的观音菩萨。 我们说实相是比外相来的重要,当我们真正证的实相的时候,外相是否一样,其实一点也不重要。外相可能会在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示现。事实上,也有可能在西藏我们会看到完全是西藏式的观音菩萨,包括他穿的是藏族的藏袍,而且他还吃着糌粑。所以最主要的是对实相的观音清楚了解,于外相上要观想清楚就可以了。 刚才我们说观想自己是观音菩萨,有人会想我自己的手脚、身体明明是这样的,有可能真的可以转变成观音菩萨吗?这是可能的,因为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而成,它的本质都没有真实存在,而且任何事情、任何修持,当我们不断的习惯它的时后,最终也是有可能修成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习惯观想自己是观音菩萨,最后能证得观音菩萨呢?因为在本质上来讲,我们具备了如来藏;外相上来说,外相只是因缘法,它没有真实存在。由于本质是如来藏,外相是因缘和合而成,所以说我们是可以观想自己是观音菩萨。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烦恼浊是心理染污,特别是我们现前这个时代,一般人根本就没有善的念头,阿赖耶识里头全是恶念,心里面所想的全是自私自利、贪嗔痴慢、杀盗YIN妄,身语意天天都在造罪业,如果遇不到念佛法门,我们自己冷静想一想,死了以后到哪里去?一定堕三恶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