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基本进路


2014/9/3    热度:178   

禅宗的基本进路
  伍栋英
  (编者按)伍栋英先生‘云水网站’站长,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十数年热切求道,追逐佛法的修证;1994年偶因阅读李元松老师的著作而与现代禅结缘。本网站非常感谢修行路上的同道惠赐文稿,并蒙伍先生慨允将长期提供经验结晶供本网站刊登,分享十方,特于此诚致谢忱!   在中国佛教诸派中,禅宗是一个最奇诡而又最富创造性的宗派。它不依固定的经论,没有复杂的思想体系,也没有神秘的宗教仪式;即是说,它要剪除一切不必要的枝叶,采用‘一跃而入、直截了当’的手段,直接传承佛教体系中的心髓——开悟经验。以下介绍禅宗的基本进路。重视体证、不重言说  无论我们对禅悟经验解说得如何具体明确,那些解说总不等同于禅悟经验本身。经验归经验,解说归解说。对禅悟经验有所体证是一回事,对禅悟经验加以论述却是另一回事。禅宗一向只重视前者,而不着重后者。  佛教一般宗派总依奉某经某论而立宗,并且根据那些经论开展出一套理论体系。例如天台宗依据《妙法莲花经》、《大智度论》等经论,并提出‘三谛三观’、‘一念三千’、‘性具’、‘六即’等理论;而华严宗则宗奉《大方广佛华严经》,并提出‘四法界’、‘六相’、‘十玄门’等理论。但禅宗就不同了。由于禅宗不重视言说,所以并没有固定的经论可依,亦没有由某经某论引申开来的理论体系。跟佛教其他宗派比较,禅宗自称是‘经论言教以外的另一支传承’,即‘教外别传’。  实践与理论本来可以并行不悖,同受重视,但为甚么禅宗只重视实践而不重视理论呢?主要的原因是:一、求道者在修行求悟的过程中,理论并不是必须的。正如禅宗六祖慧能所说:‘自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1] 二、不重视理论,可以避免使求道者沉迷陷溺于理论探究之中,而忽略了实际的修行。  虽然禅宗不重视理论言说,但这并不表示完全排斥语言的使用。语言确实是一种很方便的沟通工具,禅师为了启发求道者,自然亦会运用言词加以指点。然而,当禅师运用语言的时候,多是三言两语,斩钉截铁,而不会雄辩滔滔,长篇大论。如果要拣选世上‘最简单的语言’,禅师的语言就很可能会当选了。这当然亦与禅宗不着重理论言说有关。  禅师所运用的语言除了简单之外,另一点特色就是多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字眼,而极少使用佛教哲学的理论术语。原因不仅由于禅宗本身并没有甚么理论体系,更重要的,就是禅师要把求道者的心灵从‘理论世界’拉回到‘现实世界’里去。照禅宗看来,愈沉溺于理论钻研,就距离禅悟愈远。  总括而言,禅宗重视‘体证、经验、实践’,而不重视‘言说、论析、理论’。简言之,禅宗所着重的是‘做’,而不是‘讲’。正如慧能在《坛经》里说:‘迷人口念,智者心行。’重视自力、不重他力  在宗教修行上,有些教派强调‘自力’,即强调凭着自己的努力而获得解脱或得救;有些教派着重‘他力’,即着重借助外来的力量而获得解脱或得救。就佛教诸派来说,最强调‘自力’的是禅宗,最着重‘他力’的是净土宗。  其实,强调‘自力’的仍然可以若干程度地重视‘他力’,着重‘他力’的仍然可以某种程度地重视‘自力’,但禅宗为甚么只强调‘自力’而不重视‘他力’呢?主要的原因是避免使求道者产生依赖的心理而不作自我努力。照禅宗看来,如果求道者自己不努力,即使遇到‘善知识’(好导师)也是无法单凭‘他力’而获得救度的。正如禅宗六祖慧能在《坛经》中说:‘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救不可得。’  由于禅宗强调‘自力’,当禅师接引求道者时,一方面要帮助求道者获得开悟的经验,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求道者依赖自己。在禅宗语录中,随处可以发现每当求道者向禅师提出疑问时,高明的禅师极少会直接给予一个答案,而多会运用各种方法去激发求道者自寻解答或自行消解心中的疑问。显然,禅师这样做,正是要让求道者‘自我成长’,而不想他们被牵着鼻子走。  禅宗的‘自力’精神亦表现于劳动生活之中。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依从印度的传统,佛教僧侣不必从事农业生产,一切饮食主要靠施主供养。但到了禅宗马祖和百丈师徒时,正式改变教规,创立丛林制度,实行耕种,自食其力,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充分显示出不依赖他人的精神。  总括来说,禅宗重视‘自力、自度、自救’,而不重视‘他力、他度、他救’。照禅宗看来,要培养特立独行的坚强人格以至达到禅悟的境地,就必须亲自经历艰苦的磨练。此所谓‘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重视内省、不重外求  一般的‘学习’,总是向外求取些甚么。例如,语文学习就是要认识世上的语言文字及其用法;科学学习就是要了解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历史学习就是要明了历史真相及其背后的意义。但禅门的‘学习’就不同了。习禅并不是要向外求取些甚么,而只是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彻底的省察。  禅门修行的重心是要获得开悟的经验,并把开悟的‘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里去。为求开悟,我们无需向外寻求,因为我们根本就无所欠缺。如果苦苦向外追寻,则只会离开禅悟愈来愈远。  希迁禅师初访他的老师行思禅师时,行思问他从哪里来,希迁说从曹溪六祖慧能处来。行思再问他从曹溪那里得到些甚么,希迁回答说:‘我去曹溪之前就没有缺少些甚么。’行思说:‘既然如此,你又为何去曹溪呢?’希迁答道:‘要是不去,我又怎会知道自己没有缺少些甚么哩!’  据此而言,习禅并不是使人有所得,而是使人觉悟到自己本无所缺。  其实,习禅不但无所得,反而有所失。只要我们真诚地反观内心,不难发现在自己的内心中充满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偏爱、憎恶、贪婪、仇恨、嫉妒、虚荣、自卑、自大、骄傲、自恋……等等俗情和妄念。习禅就是要彻底净化心灵,完全去除各种俗情和妄念,以至连‘有一个重要的自己’这一念头也要连根拔起,到了那些不必要的东西彻底‘失去’之后,‘我’与‘非我’的隔离和对立就完全消除,这时我们就能够亲切地体证自己的‘本来面目’,亦即是获得透彻的开悟了。  有些禅师用‘回家’来比喻获得开悟。当然这个‘家’不是普通的家,而是每个人本有的‘清净自性’或‘本来面目’。只要我们返向内心,就有可能发现‘自家宝藏’。但可惜许多人却离弃了自己的‘家’,而向外寻‘家’。照禅宗看来,这样做简直是缘木求鱼,是无法获得开悟的。  总而言之,禅宗重视‘内省、内观、内察’,而不重视‘外求、外寻、外驰’。禅宗认为,与其向外驰骋,不如向内省察。正如临济宗分支黄龙派开创者慧南禅师所说:‘作客不如归家。’重视当下、不重空想  人只要仍然生存,似乎就应该生活于目前,但事实上并不一定如此。为甚么呢?因为有些人的身躯虽然活在当下,但心灵却不断沉湎于过去或永远着眼于未来。从心灵方面着眼,这些人可说并没有生活于现在。  过去的事虽然曾经发生,但对目前来说,那只是回忆;未来的事即使将来能够实现,但对现在而言,那只是盼望;只有当下的事,才是最真实的。如果我们的心灵时时刻刻都在缅怀过去或者寄望将来,则不但会让当下的宝贵时刻一分一秒地溜走,而且亦会因为经常生活于空想的世界中而难以达至禅悟的境地。这正是禅宗重视当下和反对空想的理由。  有一个僧人问崇慧禅师:‘达摩祖师未来中国之前,中国有没有佛法?’崇慧回答说:‘未到之前的事暂且放下,你现在的事怎么样?’僧人说:‘我不领会,请老师指点。’崇慧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僧人无语。崇慧又说:‘你领会了吗?’僧人回答:‘还未领会。’  长空万古存,风月一朝散。长空从古至今都存在着,但风月却天天不同。今天的风月是今天的风月,明天的风月又是另一回事。每一天的风月都是第一次,而且都是最后一次。错过了某一天的风月,就是永远的错过。每一个时刻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我们能够细心体会‘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深意,就会把握当下,重视目前和投入现在。对于眼前的每一事、每一物都会好好对待,而不会思前想后,让当前的事物白白逃掉了。   有些禅师教人要留意‘脚跟下’,即是要人脚踏实地,重视‘当下、目前、现在’,而不可终日生活于过去的怀想或未来的寄盼之中。  总结以上所述,禅宗重视‘体证、自力、内省、当下’,而不重视‘言说、他力、外求、空想’,那就是禅宗的基本进路。这种进路使禅宗在佛教诸派之中,独树一帜,别具风格。--------------------------------------------------------------------------------【注释】[1] 见敦煌本《坛经》。《坛经》有多个版本,其中最古老和最可靠的是敦煌本。 本文所引《坛经》言论,全采自郭朋校释的敦煌本《坛经》﹝《坛经校释》, 中华书局,北京,一九八九﹞。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是教人自觉、教人自信。佛所说的这些佛法、道理和方法,都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出来的;真心的自然流露,没有妄心。妄心是什么?妄想、分别、执着。佛陀教化众生,无非是引导众生突破执着,超越执着,使他成就。但佛菩萨教化众生离不开“方便”,为什么?因为真实是说不出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能说的全是方便。释迦牟尼佛告诉人,他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法。为什么?因为四十九年统统说的是方便法,真实法一句也没说到。释迦牟尼佛所说这些方便法,目的是教人从方便去体会真实。从这个意思,我们也可以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句句都是说真实法,方便即是真实!这叫善巧、叫权变。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