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禅宗古刹宝光寺


2014/9/3    热度:829   

访禅宗古刹宝光寺
  冯修齐先生
  宝光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禅宗寺院,故又名宝光禅院。它的建筑设施,严格遵照了佛教禅宗的仪轨制度,而且安排得体,颇具特色。这座禅院坐北向南,中轴线及其两侧的建筑主要由一塔(舍利塔),二坊(天台胜境坊、庐山遗迹坊),三楼(钟楼、鼓楼、藏经楼),四殿(山门殿、天土殿、七佛殿、大雄殿),八堂(伽蓝堂、客堂、斋堂、戒堂、禅堂、法堂、影堂、祖堂)和十六庭院组成。这样结构谨严、布局宏伟的禅院,在全国也是不可多见的。
  出新都城,沿宝光街,绕过“福”字照壁,即来到红墙环护、绿树掩映的宝光禅院。山门前,一对大石狮子雄峙左右,更使寺院显得庄重肃穆。山门殿内,两侧各塑一尊护持佛法的天神,名叫金刚力士,就是《封神榜》里所说的哼哈二将。他们上身裸露,手持宝杵,呲牙咧嘴,怒目圆瞪,忽而见之,使人毛骨悚然。此外,宝光寺与其它寺院不同的是,这里还有明代新都人、内阁首辅杨廷和与状元杨升庵父子的塑像。他们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还是捐资培修宝光寺的大施主哩!
  山门殿正对挂着“一代禅宗”匾额的天王殿。天王殿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殿内两边塑着高大威武、顶盔贯甲的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抱琵琶者)、南方增长天王(执宝剑者)、西方广目天王(握宝伞者)、北方多闻天王(托宝塔者),他们不但护持佛法,还保佑人间风调雨顺。天王殿正中为弥勒佛的塑像,准确地讲,应是布袋和尚的塑像。布袋和尚,名契此,又号长汀子,五代梁时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住奉化岳林寺。传说他常以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即乞,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形如疯癫。他临死端坐于岳林寺磐石上,有《辞世偈》说:“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不自识”。时人遂以他为弥勒佛化身,造像供奉于寺庙。他手持念珠,翘脚而坐,胸腹袒露,笑容满面,好象一位礼宾官在迎候贵客,给人以和蔼亲切之感。殿后有明代石刻的《尊胜陀罗尼咒》石经幢,故天王殿也叫尊胜宝殿。
  穿过天王殿,正中耸立着舍利宝塔,两旁即是如双峰对峙的钟、鼓楼。二楼为卷棚屋顶,青色筒瓦,飞檐翘角,蔚为壮观。钟楼上挂洪钟一口,其声清远,有匾曰“钟敲鹤起”;鼓楼上架巨鼓一口,其鸣如雷,有匾曰“鼓击龙飞”。钟、鼓本是我国古代两种乐器,后来佛教利用了它,作为寺院生活起居的讯号,更作为宗教仪式的重要法器。晨钟暮鼓,为禅林频添了几多幽韵。钟楼前侧为“天台胜境”牌坊,可通向罗汉堂,因浙江天台山传为唐代五百罗汉现身应世之地;鼓楼前侧为“庐山遗迹”牌坊,可通向原来的念佛堂,因江西庐山传为东晋高僧慧远结社念佛之地。
  鼓楼后侧、客堂对面为伽蓝堂。伽蓝,梵语僧伽蓝摩的略称,意为僧众居住的园庭。《七佛经》说,有十八神护伽蓝。宝光寺的伽蓝堂内塑了三尊神像,左为祗陀太子,右为给孤独长者,中为十八伽蓝神之一的广目神。根据佛门规矩,凡是云游来此居住的僧人,都要等到伽蓝堂礼拜。看到广目神头戴盔,身披甲,面部长了三只眼还嫌少,右手又拿一只眼正对来者。联系堂前所挂“从哪里来”的匾额,可见这位守护神忠于职守,唯恐寺院混进了来历不明的僧人。
  伽蓝堂临近的大殿名七佛殿,此殿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殿内有三龛佛像,共七尊。七佛的名号,各种佛经所列不一,根据其手印来判定:中龛为世间广大威德自在光明如来,广博身如来;右龛为离怖畏如来、阿弥陀如来。如来即是佛的意思。这七尊佛均为贴金站像,每尊高达五米多,是依据佛经上所谓“丈六金身”来塑造的。七佛殿后有韦驮的站像。韦驮又叫韦天将军,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据说,自从唐代高僧道宣记载他的事迹以后,即被安排在寺院中作“侍卫长”。他英武俊俏,身着武士装,手执金刚杵,护卫着对面大雄殿的释迦牟尼佛。
  大雄殿为全寺的主殿,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结构牢实,雄伟壮观。大雄,梵语摩诃毗罗的意译,即象大力士一样,一切无畏,古印度佛教徒用来作为释迦牟尼的尊称。大雄殿正中为释迦牟尼说法像,两旁站着他的弟子迦叶和阿难,殿后龛内为手托莲花的阿弥陀佛塑像。殿内宽敞宏阔,蒲团整齐,供具精美,钟、鼓、木鱼等法器均按佛教仪轨陈列,四时香烟缭绕,幢幡飘拂,是寺僧早晚上殿课诵和礼佛的地方。
  大雄殿左侧为斋堂,斋堂是寺僧吃饭(名叫过堂)的地方。堂内桌凳安放整齐,正中置有法台,梁上挂着清人杨道南撰书的《游宝光寺值从僧早斋初毕有感而作》的诗匾一道,堂外挂着名叫“梆”的长形木鱼。“梆响过堂”,敲梆即是僧人吃饭的信号。此外,梆悬挂的方位还很有考究:十方丛林鱼头向外,子孙寺庙鱼头向内。宝光寺是十方丛林,因此鱼头是向外的。
  林雄殿右侧的戒堂,是沙弥来寺求戒居住的地方。戒堂所挂“万寿戒坛”的匾额,为清代四川按察使黄云鹄书,笔法遒劲。毗邻戒堂,有巷道通向一座清静的四合庭院,正中为禅堂,又名大徹堂。堂内塑有药师琉璃光佛,又叫大医王佛。《药师经》中说他曾发愿满足众生一切欲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两旁靠壁的禅榻,是僧人们参禅打坐的地方。
  步出禅堂,重檐歇山顶的藏经楼突兀眼前。这座楼檐牙高啄,飞阁流丹,富丽堂皇,工程浩大。它动工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建成于咸丰元年(1851),前后共花了四年时间。楼高二十米,若连脊顶,则与舍利塔不相上下,故藏经楼楹联有“一楼与一塔齐高”之语。此楼面阔九楹,进深五间,占地一千多平方米,为全寺最大一重殿。楼上珍藏着清雍正、乾隆间印行的佛教《大藏经》,共三百六十六函、六千三百六十一卷。楼下是法堂,为本寺历代方丈升座说法的地方。
  藏经楼西侧的廊房名叫影堂,中间塑有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像。菩提达摩是南印度人,南朝宋末航海到广州,继而应梁武帝之请到金陵(今南京市),因与梁武帝话不投机,遂渡江到洛阳,后入嵩山少林寺。他在那里面壁静坐九年,慧可继承了他的禅法,于是禅宗得以流传。过去,堂内还挂有禅宗历代祖师的画像,故叫影堂。目前,连同影堂对面的廊房(老祖堂)都辟为佛教文物陈列室。
  老祖堂的后面,有一座花木扶疏的四合庭院,庭院正北即是四十年代新建的祖堂。祖堂正中龛内,为明代破山祖师的弟子笑宗和尚的塑像,龛壁供奉着禅宗天竺二十八祖及中国历代祖师的牌位。清初,笑宗在宝光寺重修寺庙,称为清朝宝光寺中兴第一代老和尚,因此,这里还供泰着自笑宗以下历代方丈的牌位。庭院中,笑宗的骨塔和衣缽塚高高耸立,更烘托了祖堂的肃穆气氛。
  藏经楼两侧,各有双扇拱门一道,榜书“狮窟”、“龙潭”。经“狮窟”门通东方丈,即现任方丈和尚的居室、客堂和花园;经“龙潭”门通西方丈,即退休方丈和尚的居室、客堂和花园。东、西方丈,无论在建筑格调和环境布局上,都堪称为宝光寺十六庭院中的典型代表。它们和上述殿堂及其它建筑一起,构成了中国禅宗寺庙的完整体系。
  寺中之寺
  宝光寺为中国著名的佛教禅宗寺庙,奇特的是,寺里还有一座自成体系的净土宗寺庙。中国园林的“园中之园”不乏例证,而“寺中之寺”实属罕见。从大雄殿侧的东廊,穿过一条幽深的小巷,即来到宝光寺佛教净土宗的领地。
  净土宗是佛教十大宗派之一,又称为莲宗,它依据的主要佛典是《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等。据说,一个人长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死后就能到阿弥陀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由于净土宗修行方法简便易行,故流传甚广。宋代以后,佛教其他宗派也兼修净土,而宝光寺自清朝以来的历代住持,在都是禅、净双修的宗师,故有“寺中寺”之称。
  这里的建筑也有一条中轴线,线上依次为照壁、寿佛殿、极乐堂、念佛堂。寿佛殿相似于禅院的山门殿,但两边塑的不是哼、哈二金刚,而是地、水、火、风四金刚;中间塑的不是弥勒菩萨,而是无量寿佛。无量寿佛意即阿弥陀佛,乃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净土宗的崇拜对象,这里为啥塑一个老和尚?据说,唐代有一位名叫全真的和尚,他是柳州人,出家后在南岳衡山修行,后来又到湘源(今广西全州县)建净土院,并在县西两里的湘山居住了七十年。他活了一百三十二岁才死。死后,弟子们将他的遗体涂上生漆,供在佛龛内。若干年后,全真和尚的尸体一直没有腐烂,于是佛教徒们把他作为神来敬仰,香火十分旺盛。到了唐僖宗时,又正式把他封为无量寿佛。由于全真和尚有这段神奇的经历,五代时,便把湘源县改为全州了。从此,各地的净土宗寺庙大多塑起了全真和尚的像。他头戴僧冠,身披袈裟,手结禅定印,趺坐莲台,面目慈祥,毫无佛的神秘感。
  极乐堂中,有一尊用玉石精雕细琢的释迦牟尼佛的成道像。此像造型优美,状若真人,全身洁白晶莹,宝冠上的红蓝宝石熠熠生辉。这尊玉佛来自缅甸,还有一段不平常的经历。
  清代光绪年间,宝光寺的真修和尚,效法唐玄藏西天取经,不顾野兽、强盗、瘟疫、饥饿的伤害和侵袭,遍游了印度及东南亚所有佛教国家。1906年,他经厦门泛海至缅甸,不辞千辛万苦,雇工采玉,雕琢佛像。缅甸国王感其精神可嘉,特资助银洋一千盾。像成后,真修和尚克服交通运输的困难,历经整整两年时间,将玉佛安全地护送到宝光寺,供奉于极乐堂。70多年来,玉佛龛前香火不绝,经常还有许多海外佛教徒在此顶礼膜拜。
  东晋时,净土宗始祖慧远在江西庐山邀集十八高贤,于东林寺结社念佛,立誓死后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还凿池种植白莲花。将念佛之地取名为白莲社。名士陶渊明、谢灵运亦时来游玩酬唱,东林寺遂成为僧俗雅集之地。清道光十八年(1838),宝光寺方丈妙胜禅师仿效慧远这段故事,在寺后紫霞山西侧凿池种白莲花,建白莲社。诗僧含澈有诗纪之:“白云一坞屋之间,拜佛逃禅傍紫山;又在远公莲社外,招他陶谢喜欢颜”。
  清同治二年(1863),妙胜禅师的弟子自信禅师见白莲社地方太小,便改建白莲社于极乐堂后。这是一座环境清幽的四合庭院,正中为念佛堂,堂前有一莲花状的水池,池中长满白色的子午莲。此花淡雅馨香,惹人喜爱。在莲池栏杆外,经常围满游人,他们将金属币一枚一枚地投在池中,沉底了唉声叹息,浮起了兴高采烈,那是因为“浮起”和“福气”谐音的关系。
  跨进念佛堂,正中矗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六边形楼阁式佛塔。此塔由三块大青石雕镂垒砌而成,通高约六米。塔身共两层,上层遍刻释迦牟尼佛故事,在成百个各个姿态的人物形象和蝙蝠、仙鹿、佛手、蟠桃等吉祥图案。底层镂空,由十二柱支撑,外六柱刻滚龙,内六柱刻对联,中置双层佛龛,上供释迦牟尼佛,下供阿弥陀佛;六边设勾栏,分别镂刻着白鹤衔花、耗子偷葡萄等。整座塔刻技精湛,气势壮观。据说,塔内还藏有释迦牟尼涅槃(即逝世)后,遗体火化所得的舍利子三粒,故名舍利塔。此塔相传为清末的三位名工巧匠花了三年功夫才雕刻成的。
  塔后为大幅彩绘壁画《释迦涅槃图》:在古印度拘尸那城外的一条河边,两棵娑罗树之间,释迦牟尼病势沉重。他枕着右手,侧身卧在床上涅槃了,弟子们双手合十,守在周围,悲伤不已。此画与舍利塔相配合,使堂内的佛教气氛更加浓郁。
  罗汉堂谈艺
  过舍利塔旁的“天台胜境”牌坊,沿着绿竹红墙的曲径,移履二百余步,但见两株高大苍翠的罗汉松交柯掩映,这里就是以塑像奇巧而闻名全国的罗汉堂。堂内有佛、菩萨、罗汉、祖师塑像共577尊。每尊高约2米(佛、菩萨超过2米),全身彩绘贴金。它们像灿烂的群星,辉映于宝光寺的艺术天宇。
  罗汉堂五百多尊塑像,首先给人的印象是,形态表情富于变化,姿式动作各不相同。其形态有胖有瘦,有老有幼,有高有矮,有美有丑……其表情或喜笑颜开,或愁容满面,或慈祥和善,或横眉瞪眼,或文静端庄,或勇武骠悍,或憨厚滑稽,或狡黠老练……其姿式有正襟危坐、合掌参禅者,有翘腿抱膝、怡然自得者,有张口振臂、谈笑风生者,有闭目托腮、若有所思者……其动作或持物,或不持物,而所持物件又各有区别:有持数珠、木鱼、宝杵、禅杖等法器者,有持钵盂、书卷、拐杖、拂尘等用品者,有玩蝙蝠、蟾蜍、仙鹤、麒麟等灵物者,有捧灵芝、仙桃、佛手、石榴等瑞果者……同时,其衣著的款式、色调、纹饰各有差别,与人物性格和所处环境巧妙配合。从而,使五百多尊塑像造型千姿百态,各有旨趣。
  这些塑像,还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以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更多更美的艺术形象。其中:有乘孔雀的,有驾虬龙的;有长三个脑袋的,有生五只眼睛的;有搿开颖壳现脸面的,有扒破肚腹露胎儿的……那引人注目的三位长臂罗汉,更各有其“特异功能”:妙臂尊者会捉飞鸟,罗瞻罗多能摘太阳,法上尊者可捞月亮。这些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佛教神话传说,表现出古代人民无穷的智慧和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也显露了雕塑家高深的艺术造诣。
  罗汉堂塑像,更多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线条明快自然,造型准确优美,形象真实细腻。塑像比真人略为高大,除一些面部形象作了艺术夸张外,头、躯干、四肢(长臂罗汉除外)都符合人体比例,衣纹、肌肉、骨骼也符合解剖结构,看起来自然贴切,给人以美感。塑像中,由于五十位历代祖师都实有其人,特别是禅宗祖师、南北朝的菩提达摩以后的祖师,他们去时不远,容貌神情大多栩栩如生,少有佛像的神秘感。有的像,还是按照祖师们生前的真容画像塑成的,而且毫无避讳地保留了他们的生理缺陷。例如,禅宗临济正宗第三十代祖师、明朝的密云定慧禅师(1565棗1641年),晚年面容清瘦,须发尽白,但因过去生癞疮而毛发脱落,成为秃子,故顶上只有短而稀的几根头发,与那长而密的胡须相映成趣。又如禅宗临济正宗第三十七代祖师、清朝宝光寺的第六位方丈月容老和尚,身材矮小,面目浮肿,右眼小而下拉,这样的相貌在现实生活中是可见的。由于人物造型真实,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更增加了塑像的艺术效果。
  五百罗汉,皆属于虚构人物,其塑像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宗教观念的束缚,但与佛、菩萨塑像相比又是迥然不同的。因按佛教的说法,罗汉是人们通过“修行”可以证到的果位,故罗汉像仍然没有离开人类社会,其面貌形态体现了佛教所流行的广大区域内的各色人种、各个民族。显而易见的,有皮肤黝黑、须发卷曲的印度人,有身材高大、广颐深目的西域人,而更多的是有着和我们相同或相近面孔的人和东南亚各国人。一九七三年,著名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和她的丈夫、印度工程师陆文星来此参观时,曾指着几尊罗汉说:“他们真像地道的印度人”。
  罗汉堂塑像,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生动形象,再现了古代社会的人物风貌,见之似曾相识,倍感亲切。现略举数例:
  十八罗汉中的半托迦尊者,是位印度高僧。他喜欢玩幼狮,突然,幼狮好奇地咬住他的左耳环直往下拖,这位慈悲的佛子,双手托着心爱的小灵兽,痛得嘴歪眼斜,勾下头来,不知所措。见此情状,会令人失声发笑。
  五百罗汉中的第九十八位法王菩提,斜头赤脚,放荡懒散。他僧衣半脱,裸露出肩头、胸乳和肚脐,右手肘托在踞坐的右膝关节上,正拿着挖耳子掏耳朵。那敛眉瞇眼、咧嘴露齿的神态,刻画了他那既感疼痛又觉舒服的内心世界。
  第一百二十位境界尊者,是位须髯浓密的西域胡僧。他远离乡邦,修行独处,僧衣残破,无人代劳,只好穿针引线,自己缝补。
  第二百零七位无边身尊者,是位皱纹满面、生涯清苦的老和尚。他将僧衣脱至腰间,露出瘦削的肋骨,右手执搔耙(俗称“孝顺子”),反手抠背。从他的面部表情上,正流露出搔痒的快感。
  第三百八十八位飒陁怒尊者,袒胸露腹,笑容可掬, 是一位喜爱儿童的长者。六个天真烂熳的小孩,或爬肩头,或踩脚背,或坐手心,甚至干出了挖肚脐、掏耳朵的恶作剧,而这位长者毫不动怒,任他们嬉戏玩耍……
  技艺精湛的罗汉堂塑像,是我国南、北两种流派的民间塑师汇聚一堂,分工合作,各显神通的产物,它达到了当时雕塑艺术的高峰。
  清道光末年,宝光寺妙胜祥师共聘请了三批塑师:属于北派的陕西帮,属于南派的川西帮和川东帮。陕西帮塑的罗汉头部肥大,肌肉丰满,造型奇特,别有情趣。川西帮和川东帮风格相近,塑的罗汉头部适中,表情自然,造型不同于一般的菩萨神像,而更多地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性格。川西帮领头的姓周,他技艺高超,憨厚朴实,将毕生精力都放在塑菩萨和教徒弟上,到了中年尚无子息。现在,寺内老僧还能津津有味地讲述他塑完罗汉喜得贵子的有趣传说。这里更值得一提的是川东帮的黎广修。广修原名德生,据说是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县)人,少时曾读诗书,后随父辈以塑像为业。由于聪明好学,他青壮年时在宝光寺塑罗汉中即大显身手,成为四川的泥塑名家。他将近六十岁时,应昆明筇竹寺住持、四川僧人梦佛之请,率徒五人前往塑五百罗汉,历时七年乃成。黎广修不仅积累了塑罗汉的丰富经验,而且擅长书法、绘画,精通诗文、佛理,故塑像得心应手,神态逼真,不落俗套,以生活气息浓郁而闻名全国。
  宝光寺罗汉堂的五百多尊塑像,出自三批塑师之手,观察其风格,比较其优劣,现今尚能辨别出各人的作品。但总的来说,皆各有所长,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不愧是我国清代精美的塑像群之一,一直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
  罗汉堂探趣
  有人说,宝光寺的罗汉是数不清的。因罗汉堂建筑结构奇特,塑像纵横交错,道路四通八达,宛若一座迷宫。前来数罗汉的人往往又为千奇百怪的塑像所吸引,边数边看,数来数去,结果总不一样。若要明白罗汉堂共有多少塑像,必须搞清其建筑结构。
  罗汉堂为抬梁式木石构架的正方形建筑,九进九楹,占地一千六百平方米,因内有四个天井,故其平面呈“田”字形。罗汉堂中央,屋面作穹窿状升起,宽阔的空间矗立着一尊高约六米,有二十八个头、五十六只手、一百九十六只眼的观音塑像。其它塑像围绕“田”字,内外四层,中以“十”字相连,使得通道回环曲折,更堂堂内气象宏深,变化莫测。但是,塑像的安排很有规律。它以进门的孔雀明王、中央的观音、里壁的三身佛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前后呼应,内外协调,每层每排均有定数。知道这些,塑像是不难数清的。
  罗汉堂内塑像到底是多少?按照常人的习惯,都说是五百尊。但是,当从三身佛左侧的“第一阿若乔陈如尊者”数起,由外层到内层,一直数完“第五百愿事众尊者”后,还剩下居于“十字”上的四佛、五菩萨、十八罗汉、西天二十八祖师、我国南北朝至明末的十四位禅宗高僧以及清初的八位本寺方丈。塑像共计为五百七十七尊。
  在五百罗汉塑像中,有两尊塑像与众不同。他们不着僧装,不拿法器,而头戴风帽,肩披锦氅,身穿龙袍,马蹄袖外半露的双手闲放膝间,安然端坐。他们身材、面貌和胡须极为相似,看得出二者有很近的血缘关系。所不同处,前者的脸上有许多麻子。经了解,这是清朝皇帝康熙和乾隆的真容塑像。三百年前,人类还没有抵御天花的能力,病毒一经传播,即使“贵为天子”也难幸免。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年仅二十四岁即死于天花。临终前,他立第三子玄烨(即康熙)为皇太子。玄烨有幸当皇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幼年已出过天花,不致于因患天花而早死。古代塑师在康熙脸上保留麻子,有趣地反映了这一历史真实。而且,康熙的麻子是五个一团,呈梅花状分布的,表明皇帝纵然有麻子,也是与臣民不一般的。
  把皇帝当作罗汉供奉,是从清朝开始的。清朝历代皇帝都十分崇信佛教。特别是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常游名山巨刹,好为寺庙书匾额、撰碑文。他游镇江金山寺有诗云:“朕本西方一衲子,然何落到帝王家”。王公大臣都尊称他为“老佛爷”。乾隆皇帝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他曾以国家的力量,整理刊行了卷帙浩繁的佛教大藏经。由于这两位皇帝护法宏经,使佛教极一代之盛。为了报答皇恩,佛教就说他们分别是五百罗汉中第二百九十五位阇夜多尊者和第三百六十位直福德尊者转世的。故为他们塑像于罗汉堂,接受后世的顶礼膜拜。但是,作为杰出的历史人物,康熙和乾隆也可纪念。特别是康熙,他在加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遏制沙俄和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发展农业生产、振兴科学文化等方面是有一定功绩的。
  在罗汉堂观音塑像的左右两侧,分别塑着南宋疯僧和济癫僧的站像。二人姿态各异,相映成趣。疯僧,这位相传在杭州灵隐寺僧厨内烧火的各尚,左手拿扫帚,右手执吹火筒,蓬头垢面,鹑衣百结,口歪嘴斜,手残脚跛。别看他是疯人,两只眼睛却炯炯有神,形象的刻划了他嫉恶如仇的性格。济癫,这位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当和尚的李姓子弟,并不恪守佛门清规,狂嗜酒肉,放荡不羁。在这里,他已醉眼迷离,却还端着酒杯,趿着破履,踉跄举步,那快要跌倒的样子,能不令人发笑吗?
  疯僧与济癫的塑像吸引着无数游人,不仅在于精巧的造型所表现的特殊性格,而且在民间还有着许多美妙的传说。疯僧本是读书人,因不满朝廷昏暗,愤然出家。南宋奸相秦桧害死抗金英雄岳飞后,来到灵隐寺进香。疯僧不避权势,揭其黑幕,并作诗讥刺和戏弄秦桧,秦桧欲擒而杀之,可是,疯僧已飘然不知去向。济癫也是人们喜爱的传奇式人物,在清代小说《评演济公传》中,记载了他不少济困扶危、嘲弄官府的故事。为了使疯僧与济癫更加神秘化,佛教说他们分别是地藏菩萨和降龙罗汉转世的。
  塑造众多的历代祖师像,是宝光寺罗汉堂的显著特征。而宝光寺开山鼻祖悟达国师的塑像,尤为细腻传神。
  悟达即是知玄,唐代洪雅县人,本姓陈,幼年出家为僧,十三岁设坛讲经,名震蜀中。公元八四五年,知玄游方到京城长安,崇信道教的唐武宗李炎召他在麟德殿与道教辩论,结果失败返蜀。次年,唐武宗食道士丹药致病死亡。唐宣宗即位后改信佛教,封知玄为儒、释、道三教首座,并赐予紫袈裟。唐懿宗时,又封为悟达国师。后来,知玄隐居于彭县丹景山。
  公元八八一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李儇仓皇逃到成都,随即遣使召悟达国师驾前供奉。相传,僖宗驻跸在新都城北的一座旧庙中。一夜,忽见古塔废墟上霞光迸射,僖宗问悟达,悟达回答说:“此乃舍利放光,为祥瑞之兆;今黄巢已平,陛下可回长安了”。僖宗大喜,叫人挖掘,果然在土中发现一石函,函内有佛舍利十三粒,晶明莹彻,光彩照人,遂命悟达兴建十三层宝塔。这座塔即是宝光寺内历动重新的舍利塔。清人傅荐元有诗云,“悟达能神通舍利,唐宗何意镇琼瑶”,就是指的这个传说。后来,僖宗又命悟达重修寺庙,取名为宝光寺。因此,悟达被尊为宝光寺的开山祖师。
  张大千的水月观音像
  新都宝光寺珍藏的字画极为丰富。这些字画挂满了各个殿堂,其中最珍贵的字画又大多集中在方丈和尚的客堂内,一般游人很难看到。已故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一生的杰作之一、工笔重彩绘制的水月观音像,就珍藏在方丈客堂内。这帧画,技法高妙,韵味无穷,国内外游人见之赞赏不已,一些佛教徒还向它顶礼膜拜。
  这帧纸本的中堂国画,宽七十五厘米,高一百六十六厘米,供奉在小客堂正中的一座雕刻精细、装饰美观的木龛内。两旁有传为宋徽宗赵佶画的白鹦鹉、元代赵子昂画的五马图、明代文征明画的山水、破山和尚写的草书、清代王文治写的行书、张船山画的蜂猴(封侯)等。张大千画的水月观音菩萨,头饰珠翠、身披缨络,衣带飘逸,露臂跣脚,斜倚岩石,怡然自得,凝视着水中的月影。如果没有身后显现的灵光,天空飘浮的祥云、旁边陈放的杨枝净瓶,你一定还以为画的是一位雍容华贵、眉目传情的唐代美女呢!这帧画的颜料设色十分考究。除缨络、珠宝及衣带、山石线条使用金色描绘外,其余是用朱砂、石青、石绿、石黄等矿物颜料点染。所以,这帧画四十年来毫不减色,鲜艳耀目,色彩如新。
  水月观音像来源于敦煌壁画。一九四一年夏,大千先生不辞辛劳,带领弟子们赴甘肃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处临摹古代壁画,历时两年零七个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大千先生在成都举办画展,展出他多年来心血凝聚的佳作。这帧水月观音像,被绘画界和参观者公认为是他临摹敦煌壁画中最有神韵的一幅,纷纷为之倾倒、陶醉。因此,达官显贵、古董商人和字画收藏家们争出巨金购买,相持不下。当时的省教育厅长郭有守只得请示省政府主席张群。张群最后同意由新都县买下,放置在宝光寺内,这场风波才算平息。于是,新都县长出面,县中的“邦人仕女”们出钱,以一百石米的价格买回这帧画,并请著名书画家姚石倩先生题跋,记其原委。跋语有云:“张君大千,蜀人而擅画,名于一代。民国三十四年十月,作画展于成都。有水月观音一帧,是其一生杰作,计值百万……”。
  水月观音像送到宝光寺后,方丈妙轮上人及全寺僧众按佛教礼仪把它供奉在紧邻方丈室的小客堂;原来这里供奉的清代著名画僧竹禅所绘的阿弥陀佛像,即被移往别处了。为了庆贺宝光寺得宝,妙轮上人又在紫霞山前、藏经楼下的明目堂内大摆仿荤素筵,热情招待送画、捐款的各界人士。
  文武双全的海灯法师
  新都宝光寺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海灯法师,不仅是一位身怀绝技、名震宇内的少林派武术家,还是一位擅长翰墨、喜好吟咏的诗僧。
  海灯法师本名范无病,自幼聪慧勤学,酷爱文学和武术。他十九岁考取四川大学文学院,因家境贫寒,改读公费的四川省警监专门学校。在成都求学期间,他参访了云游来川的山东道士智涵子和嵩山少林寺和尚汝峰等著名武师,从此便和武术结下不解之缘,以至最后舍弃学业,潜心习武。一九三一年春,经友人安排,来到新都县城南六里的镇静庵。
  镇静庵是宝光寺的脚庙,建于明代,占地二十余亩。此庵的中轴线上,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殿、观音殿和定秀山,两边为厢房,周围是林园,环境清静秀美。镇静庵的住持为佛泰长老,这位年逾花甲的高僧,曾作过新都县佛教会会长,宝光寺都监,因精于修持,在四川佛教界深孚众望。佛泰长老也喜好武术,但涉猎不深。他有一个名叫源清的徒孙,年方十一、十二岁,常喜舞拳弄棍,却苦于没有高明的教师引导。无病的到来,使佛泰长老欣喜万分,遂待以上宾之礼并叫源清拜无病为师。每天晨钟前、暮鼓后,在庵后定秀山的柏树林中,无病坚持不懈地教授源清的武艺,使这位出家不久的小沙弥很快掌握了五行功、达摩功、少林精拳、少林棍法、子龙枪法、青龙刀法、九步连环拳,以及单、双板凳拳等软硬功夫。
  无病练武之余,还在庵内东花园的客寮中读书习字,作赋吟诗。他在《闻钟》诗中写道:
  清影穿帘月色高,此心未肯负良宵;蒲牢频助发深省,幽梦惊回驷马桥。
  同时,由于无病长期居住寺庙,接触僧人,对佛经中的哲理也产生了浓厚兴趣,遂萌动了出家做和尚的念头。佛泰长老原打算收无病为徒,但深感自己年事高迈,学识浅薄,不能使无病得到更多的教益。正踌躇间,他忽然想到成都昭觉寺方丈、学问渊博的智光法师作无病的师父最适合。但又考虑,昭觉寺是十方丛林,不是子孙庙宇,按佛门规矩,智光法师是不能在昭觉寺收徒弟的。于是,佛泰与智光商议,把收徒地点定在成都五岳宫。
  一九三七年暮秋的一天,佛泰长老雇了两辆黄包车同无病从新都去成都,无病辞车不坐,坚持步行。路上,只见无病两脚生风,一口气跑到驷马桥,把黄包车丢得老远。到了五岳宫,无病请佛泰长老为引礼师,进大殿拜见智光法师,法师为无病披剃,授以“三皈”、“五戒”,取法名为海灯。同年初冬,海灯又到昭觉寺智光法师处受具戒,成了正式的和尚,自号“常精进僧”。不久,海灯又担任了昭觉佛学院的国文教师和武术教师。那时,宝光寺是与昭觉寺齐名的佛教禅宗丛林,寺内方丈贯一老和尚禅学精深、德高望众。他在任方丈前,与佛泰长老同为宝光寺的“四大班首”之一,任方丈后,智光法师和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能海法师都是他的受戒弟子。因此,海灯法师出家前后常来宝光寺向贯一老和尚学习禅法,并兼教宝光寺僧众武术。几十年来,海灯法师与宝光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1945年,海灯法师云游出川,遍访名山巨刹,演授拳术武功。次年行经嵩山少林寺时,被该寺住持德意长老聘为国术教授。解放后,海灯法师多次参加一些省、市和全国性的武术比赛及表演,还担任上海市体育馆武术教练。他在习武的同时,坚持研究佛学、医学和文学。对我国古典文学发生了兴趣浓厚,特别对旧体文坛造诣更深,为海内外名家所称道,已经出版的著作有《少林云水诗集》等。
  1967年深秋,海灯法师从上海返回四川。他在故乡江油县重华镇的山边结了一间简陋的茅逢,取名“本愿精舍”,并写诗抒怀:
  占得恒河一点沙,半瓢白水过生涯;海滨抛却名人社,山麓结成开士家。
  海灯法师终年隐于山乡,练武授徒,深居简出,过着苦行僧的淡泊生活。但是,他身不离少林功,心不忘少林寺。六年后的初春时节,他怀首“古稀不作衰龄想,两脚犹堪踏九州”的雄心宏愿,带领徒弟四人来到河南嵩山,探访了阔别近了三十年的少林寺。这是海灯法师第六次故地重游。来到寺内,但见雪飞鸟鸣,苍松依旧,忆及昔日“闻钟起舞”、苦练少林硬功的景况,不禁感从口来,随口吟诵道:
  雪花六出鸣啼鸟,海燕双飞忆卧龙。三十余年唯好梦,百千万劫亦英雄。临行加顾少林径,益我难忘子夜钟。
  归途中,他又写了《重游少林四绝句》,其中一绝云:
  嵩山技击名中外,少室健儿遍九州;人日我来春正好,光景无边雪未休。
  表达了对少林武术的高度赞誉和对少林寺的深厚感情。
  粉碎“四人帮”后,海灯法师欢欣鼓舞,他又命笔写道:“冷坐十年成底事,但向人间作白牛”。愿在其有生之年,为振兴少林武术鞠躬尽瘁。1979年9月,香港长城影业公司和峨眉电影制片厂合拍大型新闻记录片《四川奇趣录》,海灯法师毅然带领弟子们,来到川西名刹宝光禅院,表演了精彩的“二指禅”、“童子功”等少林武术,赢得了“功深面壁、绝技惊天”的赞语。当时,宝光寺僧众和新都不少青年纷纷向海灯法师学习少林武术,法师尽心施教,不知疲劳。他在《宝光寺杂咏十首》诗中有云:
  高山流水几经年,洗髓无能未敢眠;愿将所学传新学,玉宇澄清乐有年。
  体现了海灯法师老当益壮、勤奋不辍、将自己的少林绝技传授给青年一代的可贵精神。
  海灯法师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为了继承和发展我国少林正宗武术,1982年底,他谢绝了国外的聘请,在耄耄之年,重返少林寺。“来到少林梦亦新,千峰挺秀见精神”。在这座充满生机的“天下第一古刹”,海灯法师不辞辛劳,课徒传艺,为振兴少林武术、振兴中华武术鞠躬尽瘁。当时,新都及四川各地的弟子曾不远千里,前往少林寺探望海灯法师,
  海灯法师“得达摩正宗,怀惊人绝技”,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传奇的一生,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少林海灯法师》的彩色电影。1984年4月中旬,摄制组陪同海灯法师一行回到宝光寺,与僧俗旧友及文武弟子们相聚。年底,他刚在北京拍完这部电影,又应中央电视台和成都市外办的联合邀请,冒着风雪严寒,带着高徒范应莲、李兴友等人赶到宝光寺,参加拍摄反映佛教徒生活的电视片《佛门生涯》。
  杨状元和宝光寺
  宝光寺的山门和其它庙子的山门不一样:门内除塑着凶神恶煞的哼哈二将外,还塑有明代新都的两位名人宰相杨廷和与状元杨升庵父子。右边的杨升庵,头戴乌纱、身穿官袍、手托元宝,一副乐善好施、崇尚佛法的模样。人们怎知他过去却经常与宝光寺的和尚闹着玩哩!
  杨升庵小时候既聪明又调皮。老师教他的“四书”、“五经”,总是过目成诵。他感到学馆枯燥,常背着书包偷跑到城外的宝光寺玩耍。有一次,杨升庵骑在宝光寺山门的门坎上,恰遇一位老和尚走出来。他顺手拉着老和尚的袈裟问:“师爷,你猜,我想进去还是想出来?”老和尚寻思,这个娃娃挺鬼,如果我说他想进去,他就会说想出来;我说他想出来,他就会说他想进去。现在我干脆把两条路都堵死,看他朝哪儿走?于是,老和尚便威吓地说“进者死,出者亡,看你怎下场”?杨升庵灵机一动,巧妙回答:“那么我就横起走,越过这座生死墙”!老和尚听后,惊叹这个娃娃真不寻常。
  夏季的一天,气候闷热,杨升庵又逃学。他想去郊外的娃娃堰洗澡,但书包成为身上的负担,他走到距宝光寺山门一百米远的土地庙前,见行人稀少,便悄悄把书包藏在土地公公背后。升庵洗完澡转来,书包已不见了。回家怎么交待呢?升庵焦急之下,便跑住土地公公不停地边摇边骂:“你这个不中用的土地老儿,连一个小小的书包都守不住,还要管偌大一个山门。滚开!不准你在这儿吃闲饭!”说着用力一掀,竟把土地公公掀倒在地。晚上,土地公公满身泥巴,哭哭涕涕地走进宝光寺,向方丈和尚诉苦道:“我是山门土地神,天上的文曲星不准我在这儿住,请把我的家搬远一点吧”!于是,方丈和尚不得不请工匠在宝光寺前二百米元的新都北门城墙脚下,重修了山门土地庙。从此,宝光寺的和尚每天早晚给土地神烧香上供,都要多走一段冤枉路。
  后来,方丈和尚得知掀倒土地公公的是杨升庵,但碍于升庵的爷爷和父亲多次捐钱培修寺庙的情面,不便直接处罚。有一天,方丈和尚想出了一条计策:他派两个小沙弥请杨升庵来寺里作客,想乘机戏弄一番。当升庵快到宝光寺山门时,中间的一道大门突然间关闭了。“小施主请进”!在门外迎候的方丈和尚笑容可掬,示意升庵从两边的侧门进去。升庵不卑不亢,摇头说道:“接宾客于中门,是自古的礼节,你们出家人难道不懂”?方丈答道:“敝寺另有规矩,来客必须先作对联。对得上,敞开中门有请;对不上,从侧门爬进去!”方丈说罢,便得意忘形地念诵:“小犬摇头嫌路窄”。升庵不假思索,应声对上:“大鹏展翅恨天低”!方丈听这口气,惊了一跳,只好叫和尚敞开中门,请升庵进去。知客师将升庵迎至客堂,献茶已毕。方丈取来一幅画,请升庵题诗。升庵展画一观,原来画的是一棵矮小的松树,顿时明白了方丈的奚落之意。他饱蘸浓墨,挥毫疾书:
  小小青松未出山,枝繁叶茂耐霜寒;
  如今尚可低头看,他日参天仰面难。
  方丈见升庵文思敏捷,壮志凌云,日后定有作为,遂改变主意,真诚地款待了这位小客人。
  杨升庵中状元后,衣锦还乡,十分荣耀。有一天,他来到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宝光寺。刚进山门,只听见鼓磬偕鸣,说法堂内挤满了人,正在等候大法师讲经说法。这位法师高坐法台,开口讲道:“世间众生,皆有佛性;苦心修持,均可成佛。”这时,一个小孩天真地问:“法师,地里的蚯蚓有佛性吗”?“蚯蚓有佛性,这还用问!”法师不耐烦地回答。“把蚯蚓截为两段,头和尾都能动,请问它的佛性在头部还是尾部”?小孩进一步追问,将法师问得面红耳赤,数九寒天,法师头上直冒热汗。和尚们为了给法师解围,说这娃娃扰乱法堂,把他往地外赶。这小孩一把拉着升庵的袍袖说:“状元公,你是有学问的人,到底蚯蚓佛性在哪儿?法师答不上,还要赶我出庙。”升庵觉得这孩子问得很有道理,便替他抱不平。为了给法理由也留点脸面,升庵委婉地说:“蚯蚓的佛性,一时扯不清楚。我现作一副对联,你们各自去领会吧。”于是,升庵望望法师身边的火炉和法鼓,信口念道:
  薪尽火传,灰烬还热;
  桴停鼓歇,音响犹轰。
  法师想:柴尽灰热,棰停音响,说明佛性还存在;小孩想:柴来终归要冷,鼓声迟早会歇,说明佛性不在了。聪明的小孩意识到状元公的对联是支持自己的,于是会心地望着升庵笑了。
  八僧巧建罗汉堂
  清朝道光初年,妙胜禅师发誓要在宝光寺兴建罗汉堂。他托缽行化二十多年,募集白银三千余两,并且不辞万里风尘,北走燕赵,南游吴越,观摩了各国各地的罗汉堂,绘下了建筑图样和罗汉形象。回寺后,他便聘请工匠,择定吉日,开始建堂造像。
  罗汉堂工程浩大,仅是合抱大的柱子就得要一百多根。妙胜禅师想,川西坝子一马平川,采运木料要到很远很远的深山老林。倒不如去百多里外的金堂云顶山采运石料,以石柱代替木柱。石柱不怕火烧虫蛀,又比木柱牢实、壮观。但石料比木料更笨重,水陆运输更麻烦,每代运一根,需八个壮汉辛苦半月光景。为了加快工程进展,妙胜禅师号召全寺青、壮僧众都去采运石料。
  有一天,庙里来了八位挂单的云游和尚。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老态龙钟。可是,当斋堂的梆一响,他们却不落人后,无论是稀粥还是干饭,一吃就是几大碗。行堂和尚想,这些饿鬼吃烂胀又不干活,住上三五天该会走吧?一个月过去了,眼看宝光寺积存的大米越来越少,这八个和尚还不走。于是,行堂和尚向他们下了逐客令,恶狠狠地骂道:“八只饭桶,宝光寺供不起你们了,快滚吧!”八个和尚无可奈何,只得依依地离去。妙胜禅师知道后,非常怜悯这些老病无靠的佛门弟子,便亲自追到五里以外的天缘桥,把他们请回来。并当着众僧的面,把行堂和尚训斥了一番。八个和尚感激不已,表示要为修建罗汉堂尽点力。妙胜禅师见他们年老体衰,顺口说道:“你们就干点轻活吧!”
  人不可貌相,原来这八位和尚神通广大着哩!他们拄起手杖,行走如飞,一下子把那些前去采运石料的青、壮僧众甩得老远老远。当来到波浪滚滚的沱江边,他们抛下手杖化为竹筏,挂起袈裟变作风帆,追波逐浪,顺流而下,一炷香时间就到了金堂峡。他们健步登上高高的云顶山,选好场地用手杖一划,山石开裂,根根石柱坯料出现了。他们将石料送到江边,载上竹筏,扬起风帆,溯江而上,由泥巴沱码头上岸。然后又用手杖当鞭子,将石料象赶牛马一样运回寺里。他们每天往返一次,采运石料八根。只花了十来天功夫,就将所需石料全部采运回来了。据说,罗汉堂里支承屋面的九十六根石柱子,就是这八个和尚采运回来的。
  材料齐备,破土动工。罗汉堂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建筑奇特,平面很像一个“田”字。塑像将围绕“田”字排为四层,正中还要安放一尊高达两丈的“四面观音”。因此,必须在罗汉堂中央的屋面上,再建一层八角形的楼阁。这下可把木匠掌墨师考住了,又画图,又打样,横顺修不好。妙胜禅师正在发愁,打算另请高明,八个和尚却走来“毛遂自荐”。妙胜禅师说:“这不比采运石料,只凭力气,这要凭技术,你们怎么行呢?”八个和尚没有吭声。第二天清早,高明的掌墨师还没有请到,这座楼阁竟然奇迹般地出现了,八个和尚也不知去向。据说,楼阁的柱子,是他们立的八条手杖,楼阁的屋面,是他们盖的八件袈裟。
  一年建堂,两年塑像。当五百六十九尊塑像完工后,罗汉堂还剩下八个塑像的位置。妙胜禅师为了感谢这八位和尚,便把他们的像也塑上了。又有人说,这八尊像塑的是清初以来宝光寺的八代方丈。这种说法固然可信,但是前面的一种传说故事更觉有趣些。
  马祖还乡
  新都宝光寺的罗汉堂,不仅塑有五百罗汉,还塑有五十祖师。五十祖师中,有一位马祖,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第八代祖师。一千多年来,人们都亲切地叫他“江西马祖”,但他并不是江西人,而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要想知道“江西马祖”的来历,还得从马祖还乡的故事谈起。
  马祖出生在唐代汉州什邡兴隆乡。他家里世代贫穷,既无田又无地,全靠勤劳憨厚的父亲用竹篾条编点簸箕、筛子来卖,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周围邻里都叫他父亲“马簸箕”。“马簸箕”在地方上说不起话,经常受到恶人的欺负,到了中年,又死了妻子,他便和儿子相依为命。他希望儿子继承家传的篾编手艺,晚年好有个依靠。可是,这个娃娃聪明好学,为了寻求知识,他说服父亲,让他到资州跟随处寂和尚出家,又在渝州的圆律师那儿受戒。后来,马祖听说住在南岳衡山的禅宗第七代祖师怀让大师的道行很高,便东出夔门,登上衡山,寻访怀让,拜为师尊。马祖跟随怀让十年,学到了许多佛教禅宗理论,成为怀让最喜爱的弟子和法脉的继承人。
  马祖长期飘泊异地,非常想念故乡和亲人。于是,他离开南岳衡山,回到什邡县,在城郊的罗汉寺高筑法台,讲经说法。马祖在佛门中有很高的地位,善男信女们都称他为活佛。有一天,马祖正坐在法台上讲经,台下人山人海,鸦雀无声。这时,一位老大娘挤进人群,发现法台上的活佛非常面熟,是谁呢?想了一陈,她终于想起来了。于是,老大娘对着众人高声说道:“他是我家隔壁‘马簸箕’的儿子嘛!怎么说是活佛呢?”老大娘的一句话,真如晴空霹雳,台下的人惊诧不已,庄严的法会乱成一团。马祖十分难堪地走下法台,大为感伤地说:“学道莫还乡,还乡道不香!”说罢,他怅然离开什邡,到江西等地讲经说法去了。
  马祖招了很多很多的弟子,其中最有成就的共八十四人。他和他的弟子百丈怀海,开创了佛教的丛林制度。重订了佛教的清规戒律,直到现在,这些制度和戒律还为佛教禅宗寺庙所遵循。马祖后半生大多在江西各地活动,直到八十岁去世,再也没有回过什邡,所以后世称他为“江西马祖”。
  马祖死后,唐朝皇帝追封他为大寂禅师,家乡的僧俗大众更是怀念和崇敬他。在什邡罗汉寺马祖当年筑台讲经的地方,建造了一座马祖殿,殿内铸造了一尊马祖铜像;罗汉寺也被称为“马祖道场”。在明、清两朝,罗汉寺曾多次修茸,成为川西的佛教大丛林之一。宝光寺罗汉堂内,不仅有马祖塑像,还有他的弟子百丈怀海禅师等十二位再传弟子的塑像哩!
  宝光寺的开山祖师知玄大师
  知玄大师生于809年,乃唐代高僧,敕封悟达国师,眉洲洪雅人。俗姓陈,曾祖陈图南为梓州射洪县令,祖父陈宽、父亲陈邈皆科场不第。母亲魏氏,梦月入怀,孕满十二个月才生下他。知玄自幼聪慧,五岁即能作诗。祖父命其咏花,他略加思索便咏道:“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祖父听后叹息道:“本望此孙名登金榜,雪二代之耻,哪知他志在空门啊!”
  知玄七岁时,法泰和尚在他家附近的宁夷寺讲《涅磐经》。他听经后,晚上梦见寺殿佛像伸手为他摸顶,醒来告诉父亲,并坚决要求出家为僧。知玄十一岁削发,随师父到唐兴县(今蓬溪县)四安寺苦钻佛典,十三岁就大有成就。当时,宰相杜元颖镇蜀,便请知玄到成都大慈寺普贤阁讲经,每天来听经的僧俗达万余人,人们都叫他“陈菩萨”。十九岁时,知玄于成都净众寺辩贞律师处受了具足戒,在佛门中更有威望。
  不久,知玄下三峡、历襄阳,来到京城长安的资圣寺。此寺为四海佛教教徒聚集之处,知玄在那里讲经时,轰动长安。唐文宗李昂得到消息,便宣知玄入宫,甚受恩宠。唐武宗李炎临朝,改信道教,独诏知玄到麟德殿与道门辩论。知玄力阐神仙之术非王者所宜,大忤武宗旨意,但嘉其胆识,不予追究。知玄毅然离开长安,乘扁舟入湖湘间。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食道士丹药致病驾崩。唐宣宗李忱登基,重兴佛教。知玄被请回长安宝应寺,并赐赠紫袈裟,署为“三教首座”。宣宗又把他过去的王府改建为法乾寺,诏知玄住持。当时的宰相裴休 、诗人李商隐等钦崇佛法,与知玄交往颇深,李商隐还对知玄执弟子礼。大中八年(854年),知玄乞归彭州九陇山。
  广明元年(881年)冬,黄巢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李儇仓皇逃来西蜀,即派郭尊泰捧着皇帝的玺书,用肩舆把知玄接到唐僖宗驾前随行。知玄深受皇帝的信任,欲封为国师,但诸位学士所拟的名号都不合意,唐僖宗最后挥动御笔亲自赐名为“悟达国师”。
  中和元年(882年),知玄圆寂,世寿七十三,建墓塔于彭州九陇山三昧水。宝光寺的祖堂内,一直立着他的牌位;清咸丰元年(1851年)兴建的罗汉堂还为他造像,接受后人的礼拜。知玄的佛教著述很多,有《慈悲三昧水忏》三卷、《礼忏文》六卷等,共三十余万字。
  福缘舍利塔
  话说公元881年唐僖宗中和5年,天运辛丑年,繁华而坚实的大唐国都长安城被黄巢起义军攻破,失魂落魄的唐僖宗匆忙带着御林军和部分贴身侍臣逃往四川。当他们逃到新都时,因为怕被黄巢追兵发现,所以不敢进城,唐僖宗只好带着一行人马直奔城北一座叫福感寺的小庙。
  福感寺的僧众听说圣上驾到,立即打开山门接驾,五六个和尚双手合十躬身在山门前接驾,其中一位拐脚的的尚最惹人眼,只见他身穿一套整洁的僧服,披一领闪闪发光的红色袈裟,光头上的戒疤(九斗碗)呈鲜红色,双目炯炯有神,面部红润放光。唐僖宗一见,觉得这和尚不同寻常,怕是黄巢派来的杀手,于是便心存戒意。他进庙后发现寺庙虽小,但却十分幽雅整洁,于是传旨遣散众僧,暂时将该庙作为自己的行宫。
  唐僖宗在福感寺一住便是两年。与过去金銮殿上天天受群臣朝拜、顿顿吃珍肴美味的日子相比,这两年的唐僖宗整日里提心吊胆,生怕黄巢追兵跟至,更怕皇权落在别人手里,他每天除了长吁短叹外,便在小庙里转来转去地消磨时间。一天,他忽然看见寺内残塔霞光涌聚,塔顶生辉,顿时吓得索索发抖,当即命人召来和自己一起逃亡到此的悟达国师一辨究竟。悟达国师看后,立即向他道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乃舍利放光,黄巢之乱即刻平也。”唐僖宗闻言大喜,当即令人挖掘,果然在塔底挖出一石匣,打开一看,见到13粒晶莹发亮的舍利子。这舍利子可不是一般的东西,据说它们是释迦牟尼圆寂后火化留下的颗粒,是由释迦牟尼的肉、骨、发凝结而成,红色的是肉舍利,白色的是骨舍利,黑色的叫发舍利。三种舍利-不管哪种,都是佛门至宝,新都福感寺有幸得到的这十三粒,便是寺中那位拐脚和尚——金光尊者送来的。为了让舍利面世,金光尊者来中原后便禅居在福感寺等待时机,直到遇见唐僖宗和识宝的悟达国师,他才潜入残塔底部放好装有舍利子的石匣,然后施法催动舍利放光,使得佛门至宝出土面世。
  悟达国师也是一位得道高僧,他十分推崇普渡众生的佛理。为了弘扬佛法普及大乘经典,他奏请唐僖宗建塔供养舍利子。得到恩准后,悟达国师便动工建塔,并按寺中面世的舍利子颗数建塔13级,每级供养舍利子一枚。建塔时,悟达国师又密闭坚固子60粒于塔顶,塔刹冠以鎏金宝顶,更名为“无垢净光舍利宝塔”,全塔高30余米。悟达国师回长安后,由悟圆禅师主持寺庙事务。悟圆禅师在寺庙原有的基础上,按照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方位,扩建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庙宇,并且广招僧众,宝塔也因此显出了它的灵气,常有霞光聚于塔顶,一圈接一圈地向空中扩散,真是佛光普照,所以人们便将由唐僖宗改名的“大觉寺”,改为“宝光寺”。由于宝塔有佛光宝气的笼罩,所以飞鸟不能栖息其上,昆虫也接近不了塔身。因此千余年来塔上无杂草丛生,无鸟粪和蜘蛛网。每当佛光涌聚塔顶时,远方的鸟儿便凌空而至,它们绕塔飞翔、高歌长鸣,被人们称为“万鸟朝塔”。更奇异的是原城西状元坟(今体育场)前50米处有一条溪流,每当皓月当空,人们就会见到舍利宝塔在水中的倒影,这美妙的景观令人赞叹,在新都史志上称为“玉笔点银河”。新都城南有座赤岸山(今称木兰山),距宝光寺9公里,山上有一座纪念蜀中花木兰韩娥的寺庙,庙内有古井一眼。每逢干旱各处清泉皆涸,惟独此井因受宝光之益而井水不干。每当晴空万里俯身观井时,便可见水中晃动着的舍利宝塔的身影,人称此奇观为“古井塔影”。
  舍利宝塔与新都已有千余年的福缘,佛门至宝舍利子至今仍供养在塔身中。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光寺及其寺内的舍利宝塔,仍在为川西平原的黎民百姓撒播佛光、带来福音。谨用清代诗人高明远的诗赞宝光舍利塔:
  秀耸昙云北郭前,残碑犹认晚唐年。
  腹中舍利真奇也,顶上霞光岂幻然。
  赤岸南屏名共寿,高台乐拱势相连,
  宋明两萁今重萁,历尽长新了夙缘。
  千载千佛碑
  在新都宝光寺人们可以看到,在一块高一百七十五厘米、宽六十五厘米、厚十四厘米的碑身上,纵横有序地镌刻着一千尊双手合十、趺坐莲台的佛像,这便是世上最小的石刻佛像碑——千佛碑。
  千佛碑上每尊佛像虽仅高五厘米,但造型却十分生动。除了一千尊佛像外,千佛碑正中穹隆型的龛内,还雕刻了释迦牟尼的坐像,坐像两旁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在碑的两楞下方,分别刻着四大天王、力士和飞龙等。最奇妙的是碑上还有一个脚印,据说那是释迦牟尼的右脚印、。据考证,但凡世界上留下释迦牟尼脚印的地方,只有这一处留下的是右脚印。
  千佛碑刻于梁武帝肖衍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后来立于新都桂林境内的正因寺。正因寺建于隋朝,1863年改作当地的一个教育机构,民国时改为“保二小”。作为一块珍贵的石刻佛碑,千佛碑在经历了一千五百年的天灾、人祸以及战乱的洗礼后保存下来,实在是一个奇迹,新都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千佛碑的动人传说。
  相传很多年以前,新都桂林境内一条叫板桥河的河流刚好从正因寺门前流过。河上有一座桥,叫花桥。有一年发大水,肆虐的洪水冲毁了板桥河上的花桥。阻断了人们外出的路。后来乡亲们动手重修花桥,可良田千里的新都,缺少的恰恰是修桥的石料,所以桥快完工的时候工匠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用来建桥的石料已经用尽,而桥中间还留了一个大缺口。为尽快把缺口补上,将桥建好,大家寻遍了思乡八邻,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石料。正在为难之际,一个和尚出现在大家面前。和尚看了看修桥的工匠,又看了看桥,然后对大家说:“现在正因寺里有一块石碑,你们可以拿来用一用,将来,这块石碑将重见天日,受到大家的敬仰。”说完,和尚就离开了河边。大家将信将疑,于是来到了正因寺,一进山门,果然看见了一块石碑,上面刻满了佛像,仔细一数。刚好一千尊!望着碑上那些精美的佛像,大家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正在这时,先前那位和尚又出现在大家面前,见大家犹豫不决的样子和尚催促道:“修桥要紧,无须犹豫!”听了这话,工匠们才把这块石碑抬到河边安在桥上,大家惊奇地发现,石碑与缺口刚好一样大,既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厘,整个桥身立刻变得严丝合缝!从此,千佛碑就牢牢地安在了板桥河的石桥上,板桥河也从此没再发过大水。
  一千多年过去了,在经历了无数战火的洗礼,特别是躲过了“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这块刻有一千尊佛像的石碑竟然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后来,新都文物考察队在1978年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它,并把它移送到宝光寺妥善收藏并供游人观瞻。千佛碑重见天光,似乎应验了当初修桥时那位和尚说过的话。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修行不容易,但是如果你真正懂得佛法,这环境不是坏环境,好环境。为什么?所有一切人事物天天在折磨你,你禁得起折磨就提升了,提升得很快、提升得很高,所以它是个好环境,不是坏环境。那禁不起折磨,那你就堕落,你就掉三途去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