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仁扎西堪布译:普贤行愿品讲解(阿贝仁波切·讲解)
2014/9/4   热度:1692
泽仁扎西堪布译:普贤行愿品讲解(阿贝仁波切·讲解) 萨迦大堪布阿贝仁波切 讲解 堪布泽仁扎西 译 堪布阿贝仁波切略传 堪布阿贝仁波切于1927年出生于西康东部的德格一地,一出生就被认证为噶玛噶举传承--八蚌寺堪布且汪般珠的转世灵童,但由于仁波切的父母均为虔诚的萨迦派弟子,因此并未接受这个转世认证,而是让仁波切进入了宗萨佛学院,这所佛学院曾经蕴育出许多当代的佛学大师,是一所享有盛名的萨迦佛教大学。 他依止喋雄·贡噶登贝·迦迁仁波切以及第二世宗萨钦哲蒋扬·却吉罗卓仁波切为根本上师,并跟随这两位大善知识学习显密教法。 阿贝仁波切在宗萨大学进修多年,由于在校成绩优异,因此在他求学期间,便已兼任了讲师一职。 从宗萨大学毕业后,阿贝仁波切回到他最初求学的色琼寺,成为该寺的住持,也就是藏语所说的“堪布”。色琼寺是距今约七百多年前,由萨迦五祖法王八思巴创建的。这个寺院在创建之初除了寺院外,还有一个附属的佛学院以及一个闭关中心,遗憾的是在文革时期都遭到了破坏。直到1992年,在阿贝仁波切的努力下,该寺院才得以重建。 堪布阿贝仁波切在藏密四大教派显密教法的闻、思、修上都极有心得,因此为众人所景仰,被公认为一位卓越的学者和行者,尤其以持戒精严、谨守密乘三昧耶戒而为人称道。 1964年,现任萨迦法王在北印度慕苏里,建立了萨迦派的根本道场,同时开始跟随阿贝仁波切研读密续,圆满接受了诸多教法,同时进一步研读了中观哲学、诗词、文法和历算等科目。这样的教授一直持续到1967年,阿贝仁波切应邀前往锡金方才中止。 萨迦法王深感传播萨迦教法的紧迫性,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于1972年开办了当时藏传佛教中第一所佛学院---萨迦佛学院,萨迦僧侣们才能够得以系统地学习因明、哲学、心理学、密续等课程,延续了西藏佛教优良的教育传统。 原拟长期在山居闭关修行的阿贝仁波切,在萨迦法王的极力劝请下,毅然舍弃闭关计划,入世教化众生,担任了萨迦佛学院第一任院长兼首席讲师,肩负起教育及管理校务的重任。 萨迦佛学院创建之初,是在一处租来的房子里,老师也只有阿贝仁波切以及另一位英文老师。在创校前七年的时间里,学院因经费问题被迫搬迁了三次。 负责学生一切饮食、生活、上课所需的院长阿贝仁波切,身上常常仅有几百卢比。面对着庞大的日常开销,实在捉襟见肘,让仁波切深感无助。 除了物质上的匮乏外,学院周边还充斥着不信佛法的印度教徒,他们以睡钉床、吞刀吐剑、埋地入水不死等种种苦行和瑜珈术为能事,对佛学院师生的态度并不友善。 直到某日,阿贝仁波切不经意地在他们面前展现了高度的修证,才让诸印度教徒惊叹不已,深知昔时玩弄的仅仅是雕虫小技,从此心服口服,不再来学院骚扰。 1980年,在萨迦法王和堪布阿贝仁波切等大德们的四方奔走筹集下,海内外的施主们共同发心,终于买下了一块地,重新修建了萨迦佛学院,学院才最终稳定下来。阿贝仁波切和学生们亲自动手参与学院的建设,从一砖一瓦到一草一木,无不倾注了他的心血。 在阿贝仁波切的指导下,萨迦佛学院培育出了一大批堪布、格西,其中不乏像第三世宗萨钦哲仁波切这样当代著名的大德。有多位学生在毕业后,紧接着完成了传统的三年闭关,证明了学院的教育是教、证并重,毫不偏废的。 此外,学院的毕业生中,还有人到美国哈佛大学进修比较宗教学的博士学位,这也是西藏人到世界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开始。 这一切,都使萨迦佛学院被公认为当代藏密四派中,师资、学生素质最优的高级佛学院。 阿贝仁波切担任萨迦佛学院院长一职长达十二年之久,直到1984年,第一届毕业生堪能执掌学院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后,他才退休,继续他个人的长期闭关修行。 他身为当代萨迦法王、宗萨钦哲仁波切与萨迦派诸多大寺堪布、金刚上师的亲教师,声名远扬海内外,却真正做到了不慕名利、轻车简从、随遇而安、毫无排场。 即使普通信众来请求仁波切为佛像装藏,他也一定事必躬亲,从不让身边的侍者代劳;每次修习火供,一定会亲手绘制坛城,并且尤其注意保密性,不会使未受该法灌顶的人见到。所需的材料如果没有,宁肯费时费力去寻找,也从不轻易用其他物品替代。 由于仁波切守戒极严,如实恪遵一切密法的三昧耶戒,因此,甚至连与他同住多年的学生、侍者都不知道阿贝仁波切到底主修什么法。 堪布阿贝仁波切虽然从未正式接受转世身份的认定,但是他的所学、所修,堪为人师而问心无愧。他身具一切密法传承,但绝不轻传灌顶,精通藏密四派的显密教法,却非器不说。 萨迦法王、宗萨钦哲仁波切等诸多法教的执持者,都对他推崇倍至,竹巴噶举派钦哲依喜仁波切,更是由衷赞叹阿贝仁波切是当代最博学、最精通佛法的大师。 2010年12月28日,当代最尊贵的大堪布阿贝仁波切于尼泊尔示现圆寂,心趋入法界。 目录 序 《普贤行愿品》原文 第一章 初义 一、前言 二、解释此经之名而心生欢喜 三、为趣入此经而顶礼本尊 第二章论义 一、以七支供养的前六支来积累回向的善根 1、顶礼支 (1)略说 (2)详说 2、供养支 (1)有上的供养 (2)无上的供养 3、忏悔支 4、随喜支 5、请转法论支 6、祈请住世支 二、为了利他而把最后的分支所积累的善根做回向 以前六支所积累的善根做回向 1、简要的回向 2、详细的回向 (1)清净意乐之愿 A、供养诸佛之愿 B、严净刹土之愿 C、利乐有情众生之愿 (2)不忘失菩提心之愿 A、具足顺缘之愿 (A)常得出家之愿 (B)修持净戒之愿 (C)以各种语言传法之愿 (D)勤修善业之愿 B、断除违缘之愿 (3)不染污过患而于轮回中投生之愿 (4)利乐众生之愿 (5)披精进盔甲之愿 (6)同修际会之愿 (7)依止善知识并令其欢喜之愿 (8)常见如来于彼供养之愿 (9)执持正法之愿 (10)得功德藏之愿 (11)趣入并严净刹土之愿 A、趣入证见法界之愿 B、趣入佛刹之愿 C、趣入佛语之愿 D、趣入转*轮之愿 E、趣入一念入诸劫之愿 F、趣入诸佛行境之愿 G、严净佛刹之愿 H、趣入亲近未来诸佛之愿 (12)得不可思议力量之愿 (13)得净所断智慧之愿 (14)行诸佛事业之愿 (15)随学诸佛菩萨之愿 A、随学诸佛之愿 B、随学诸菩萨之愿 (A)略说 (B)广说 a、随学普贤菩萨 b、随学文殊菩萨 (16)总体的发愿 3、总体的回向 (1)发愿的范围 (2)《普贤行愿品》的功德 A、此生的功德 (A) 得到广大的福报 (B) 现见如来的功德 (C)与菩萨同等的功德 (D)清净业障的功德 B、来生的功德 (A) 暂时的功德 (B) 究竟的功德 C、此生和来生功德的总括 三、详细解释回向 1、趣入菩萨智而做回向 2、趣入佛智而做回向 3、为往生净土而做回向 4、为得到授记而做回向 5、为利益众生的诸多事业而做回向 第三章末义 一、读诵此经的功德回向他人 1、愿实现众生暂时的心愿 2、愿众生得到究竟的佛果 3、以藏文版本的的愿来结尾 二、此经的后跋 序 《普贤行愿品》是《华严经》的精华所在,在汉藏各传承中备受尊崇。除了华严宗依《华严经》自成一派之外,修持普贤行愿是往生净土的殊胜正因,因此《华严经》也是净土宗的重要经典,是净土五经之一。 此外,《普贤行愿品》和密宗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密宗的仪轨几乎没有不依据十大行愿来构成的,其中都融摄了普贤的七支供养。 传说中,佛陀当年所讲的般若法,有一部分被龙王请到了龙宫。在佛陀涅槃六百年后,龙树菩萨以神通之力来到龙宫,在那里见到了上、中、下三种《华严经》的版本,上本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的偈颂;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龙树菩萨把下本《华严经》记持在心,从龙宫返回后,就把它写了出来,从此流传于人间。 《华严经》是经中之王,经中之海,而《普贤行愿品》则是《华严经》的关键和精华,文约义丰,法门广大。所以,一旦读诵受持,就会在自相续中播下成就的种子,对《普贤行愿品》生起信解的功德,远远超越了所有财物的供养。 经中说,以充满十方无量世界的上妙七宝及人天的最胜安乐,布施所有众生、供养所有三世诸佛菩萨,即使经历佛刹极微尘数劫的时间来做这样的供养,所获的功德,和听闻《普贤行愿品》一经于耳能生信的功德也万不可比。可见读诵受持《普贤行愿品》的功德是多么不可思议。 《普贤行愿品》的藏译版本中,有印度诸论师的著作五种:龙树菩萨所著的《贤行愿王大会疏》;陈那论师所著的《普贤行愿义摄》;释迦亲友所著的《贤行愿王广注》;庄严贤所著的《贤行愿王广注》;世亲菩萨所著的《贤行愿注》。 《普贤行愿品》的内容,从广义来说,就是《华严经》的内容,告诉我们证见法界要通过修十大行愿来证入。这十大行愿是: 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总之,此经以十大行愿为诠释的内容,以证入华严法界为旨趣,以利益广大有情的意乐为法门,以往生净土为方便,为我们展示了佛法的精妙。 这部经是成就佛果必不可少的一个助因,尤其是在登上初地果位的时候,更需要多次读诵受持。 大堪布阿贝仁波切是当今萨迦法王的主要上师,是一位学修并重,有极高修证的学者,也是一位显密圆融的大成就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佛法事业,培养了无数弟子,在藏传佛教界的地位备受尊崇。 2010年5月,他在百忙之中亲自打电话给我,特意为《显明佛陀密意》能翻译成汉文表示感谢和祝贺,他说把萨迦的法教翻译成汉文是他多年的心愿,并鼓励我多为汉地众生做这样的翻译传法工作。随后的12月28日,传来了他圆寂的消息。悲痛之余,仁波切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待也给了我无限的勇气和力量,我所能报答恩师的,也就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多为众生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阿贝仁波切为我们开示的《普贤行愿品》,提纲挈领,言浅义深,娓娓道来之中又不失学者的严谨,藏文的原文是根据他的讲法录音整理而成的。 我在从藏文翻译为汉语时,也力求忠实于他的原文,尽量不随意增减一个字,由于口语表达时会和书面内容略有不同,口语中隐含着的意思如果需要增加,我都用括号做了标记。 尽管如此,由于藏汉文的差异,我的失误肯定在所难免,真诚祈愿我的失误不会影响阿贝仁波切的圆满开示,恳请大家对翻译中的错误批评指正。 愿以些微功德,回向给所有众生能得证佛果,也祈愿仁波切乘愿再来,教化如我一般愚钝的无量众生。 堪布泽仁扎西 2011年藏历十二月 圣普贤行愿王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一切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茶,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勤修清净波罗密,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轮,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服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我离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 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 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服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轮,普利一切诸含识。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若人诵持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愿此普贤胜愿王,利益无量诸众生, 圆此胜妙普贤教,无余空尽诸恶道。 圣普贤行愿王 本书共分三部分内容:一、初义;二、论义;三、末义。 第一章、初义 分三部分内容:一 、前言;二、解释此经之名而心生欢喜;三、为趣入此经而顶礼本尊。 一、前言 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住在祗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文殊菩萨离开祗园精舍,要返回南方幸福之城,善财童子和五百位眷属也跟随文殊前去。 文殊菩萨对善财童子说:“您想发菩提心并实修大乘法门,是极为殊胜的,所以您必须要依止诸多大乘的善知识。”于是善财童子就请教文殊菩萨,什么是大乘之法,应该如何去实修,于是文殊菩萨宣讲了诸多大乘法门。 最后,文殊菩萨告诉他:“从这里往南,有一座叫‘各莱吧’的山,那里有一位叫吉祥云的比丘,他就是您的良师,您应该从他那里去接法。” 善财童子依教奉行。从此,他开始在诸多善知识门下接受法教,并得到很多授记。就这样,善财童子前后共依止了一百零八位善知识。 他最后拜见的善知识是普贤菩萨。当时,于严密刹土中,在报身佛遍照雪海佛身边,普贤菩萨坐在庄严的狮子法座上。 在十方世界无量刹尘数的刹土中,有无量诸佛,每尊佛身边都有一位普贤菩萨。所有的普贤菩萨都把手放在善财童子的头顶上,同时给他传授了《普贤行愿品》。 所以,《普贤行愿品》是普贤菩萨亲口宣说的法教,宣说的时间是我等大师居住在印度祗园精舍的时候。 二、解释此经之名而心生欢喜 印度语“啊 尔 呀 吧 扎 杂 呀 扎 呢 达 那 日啊 杂” 在藏语里,“啊尔呀”是圣者的意思,“吧扎”是贤善的意思,“杂呀”是行为的意思,“扎呢达那”是愿的意思,“日啊 杂”是王的意思,所以,《普贤行愿品》在藏区被称为《圣普贤行愿王》。 “圣”的意思如果从其内涵来讲的话,指的是真实了悟一切法之本性的人,指的是脱离了凡夫的境地,到达了一个较高境地的人,在这里就是指的普贤菩萨。 另外,如果从《圣般若八千颂》之类的经文方面来讲的话,是指如来法教的经典。因为此类经典超越了其他的论点,所以称之为“圣”。 其实无论从哪方面来解释都可以。 至于“贤善之行”,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有多处都提到过,在这里指的是菩萨的行为。所有菩萨的行为也就是普贤菩萨的行为,所以,称之为“贤善之行”没有任何矛盾。 在普贤菩萨的诸多事业中,他是以“愿”著称的,所以称此经为“愿”。“愿”本身是希望达到某种希求的一个心愿,比如希望得到佛的果位等等。在其他经典里面主要是指“欲”和“造作思”。 弥勒菩萨也说过:“诸位菩萨之发愿,乃为欲与造作思。” “欲”是一种心所(自力能见对各自对境事物特殊属性之心所生法),想达到某种境地的想法就是欲;“造作思”也是一种心所,是令我们想到某种对境的念头,或者是牵引我们到某种对境上的一种心念。 跟随这两种主要心所的还有很多其他心所,以欲为主的心和心所被称为“愿”。 总体来说“愿”分为发愿和回向两种,发愿是总体,回向是其中一部分。 发愿时不依善恶,有善的发愿,而有的发愿却不一定是善的。但是回向却一定是针对某种善业,而且此善业是希望得到某种果报的因。因此,回向的内涵里就包含了发愿的部分。 也有些人说回向和发愿是不同的,比如“以此功德愿证佛自性”以及“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诸如此类,以一定的功德来希望得到某种果报并做发愿的就是回向。而发愿不一定是基于某种善业,比如祈求世界和平、五谷丰登之类,都属于发愿的一种。 如果从把发愿和回向分别阐释的角度来看的话,那么《普贤行愿品》属于回向的一种,因为在经文中有“回向众生及佛道”,这是把某种善业做为一种因来做回向的。 那么什么是“王”呢?在这里是把《普贤行愿品》比做王者,就好像一个大的王国领域内有许多诸侯一样,在此经文当中包含了诸多发愿的经文,因此又称之为“愿王”。 三、为趣入此经而顶礼本尊 “顶礼文殊师利童子!”是译师们为了消除在翻译经文中出现障碍等原因而加入的内容。为什么在这里称文殊菩萨为“文殊师利童子”呢?因为此经也是文殊菩萨的觉悟,(文殊菩萨是诸佛菩萨智慧的总集,)而文殊菩萨示现过八岁童子之相来度化众生,所以称之为“童子”。 第二章、论义 此部分内容分三:一、以七支供养的前六支来积累回向的善根;二、为了利他而把最后的分支所积累的善根做回向;三、详细解释回向。 一、以七支供养的前六支来积累回向的善根。 内容分为六支:1顶礼支;2供养支;3忏悔支;4随喜支;5请转*轮支;6祈请住世支。 1、顶礼支:分两部分来讲: (1)略说: 经文中说: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余。” 这里指的是总体的、不分身语意的顶礼,此外还有细分身语意的顶礼,我们下面会详细来讲。 “十方”指的是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加上上和下,共十个方位,“所有十方世界中”,意思是在这样十方尽所有的世界里; “三世一切人师子”指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诸如来,以人的形象示现,因为诸如来没有畏惧,能像狮子王摧伏群兽一样制服一切外道,因而是我们顶礼的对境。 那么,我们如何顶礼呢?我们应该以清净的身口意来顶礼。在这里,清净指的是由于发自内心的虔信,而做身体的礼拜和语的恭敬。 (2)详说 如果详细来讲顶礼的话,可以细分为身、语、意三方面的顶礼。 我们先来讲身的顶礼: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由于对《普贤行愿品》生起信心而产生巨大的力量,降服了我们对诸佛无法生起信心的烦恼。 我们虽然尚不能亲见诸佛,但是对于十方三世诸佛的真实存在,应该从内心深信不疑。我们顶礼的身体也不仅仅是此生的这一个身体,而是很多的身体。 有多少身体呢?诸佛菩萨居住的净土不可思议,就像微尘的数量一样多,有多少的微尘,就有多少身体。我们在顶礼的时候要观想如此多的身体,一起在恭敬顶礼诸佛。 七支供养是我们积累福报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顶礼的时候,从我们顶礼的足下一直到黄金地基,这之间有多少数量的尘土,我们就能够得到如此多数量的善趣身,还可以得到善趣国王的身体等等,如此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可以通过身体的顶礼来得到。 另外,在经文中曾说过,仅仅是口诵一句“顶礼诸佛”,也可以得到诸多善趣的身体,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现在我们来讲意的顶礼: “於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尘”在这里指的是最微小的尘土。有一些小乘的观点认为这样最微小的尘是“无方分极微尘”,也就是再也没有办法把微尘分割成有方向的微粒,是指极其微小的尘土,也就是最微小的尘土。 在佛的净土中有多少这样的微尘,就会有多少诸佛。在一粒这样最微小的尘土上,有无量刹尘数的佛。 佛陀的净土不是我们所能够想象到的一个有限的地域,而是广大到不可思议。所以,佛刹土中微尘的数量,是我们无法比喻也无法衡量的。我们在顶礼的时候,心里要观想,在我们前方的虚空法界中,充满如此不可思议数量的诸佛菩萨。 下面来讲语的顶礼: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词, 尽於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在般若经中说,对于佛的礼赞可以分为歌颂、承事和颂扬。 歌颂的意思是称颂比较小的功德;承事指的是宣说中等的功德;颂扬指的是宣说大的功德。 在这里,对于佛的功德是用歌颂和颂扬的方式来礼赞的。歌颂和颂扬的含义有必要分清楚,颂扬主要侧重于功德的方面。 我们所颂扬的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假使让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来赞美凡夫的功德,不用花多长时间就很容易说完了;而颂扬诸佛的功德时,无论是一个菩萨还是智者,都永远无法把佛的功德说完。就像一个人往东方走,即使走出七由旬的路程,到东方的距离还是没有缩短,因为虚空无量无边,没有东西远近的分别。(佛的功德就是这样无量无边。) 把佛的功德这样来比喻的话,那么佛的功德是无尽的、广大的,所以称之为“功德海”。 歌颂是以有韵律的唱诵方式来进行赞美:高昂的、低柔的、粗犷的、细腻的等等,以如大海一样无量的各种音律来歌颂佛的功德,这就是语的顶礼。 顶礼不仅能积累无量的功德,也能消除累世的业力,尤其能消除因傲慢而引起的烦恼罪障。 我们很多人都傲慢心重,自以为是,长此以往,就容易造很多业。其实真正的智者往往都是谦恭的,面对众人时,我们应该想到自己其实是最低劣的,应该保持这样的心态,以顶礼来对治我们的傲慢心。 2、供养支 在七支供养里面,越往后面功德越大:比如供养比顶礼殊胜,忏悔比供养殊胜,在七支供养中,排在最后的“回向”最为殊胜。 供养分为有上的供养和无上的供养两种,和无上的供养相比,有上的供养还是有欠缺的。 (1)有上的供养: “以诸最胜妙华蔓,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在这段经文里,“最胜”指的是供养物没有沾染罪业,或者是没有因恶业而来,比如说采集鲜花时没有伤害任何其他生命; “华”指的是莲花等各种鲜花;“蔓”指的是用各种绿松石、珊瑚等宝石或者鲜花做成的花串。这里的“供养”可以指实际的供养,也可以观想为这样的供养遍布虚空。 “伎乐”在这里指的是,各种乐器发出的悦耳动听的声音。花和蔓是供养给诸佛菩萨身体的,伎乐是供养给诸佛菩萨听觉的。 “涂香”指的是用檀香等各种香做成的香,可以涂抹在心间或者身体上。所供养的“伞盖”,是用黄金做成的伞柄,华盖是用绫罗做成,坠饰着各种宝石。像这样的伞盖、宝幢和飞幡等是供养在佛的头顶上的。 酥油灯、能发光的宝石以及日月等是以光明来供养佛的眼睛的,“末香烧香”指的是用火烧才能发出香味的香,是供养佛的嗅觉的。 在供养时,要观想我们在供养尽虚空遍法界中无量的诸佛。“最胜衣服”指的是三法衣等殊胜的衣服,是供养佛身的。 “最胜香”指的是不用烧就能自然散发香味的香,比如藏红花、沉香等,以及用上等布料做成香囊。 诸多的供养物排列整齐庄严,堆积成堆,高如须弥山一样,都供养给诸佛。在我们做仪轨时,首先要在供桌上陈设供养物,然后观想供养物遍布在虚空中。 因为所有造作都是以心为主,所以这样的观想和真实供养没有任何区别。是否这样来观想,供养的功德大不相同。 (2)无上的供养: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前面所说的鲜花等供养物,都是因有漏的业力和烦恼形成的,是有上的供养。 而在这段经文中所说的“供养”指的是无上的供养,是由诸菩萨的禅定和愿力而来,因此是无漏的,是无上的供养。 在这段经文中,“广大”指的是这些供养物遍布虚空法界,是由胜解信而做的供养。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这两句是顶礼和供养的结尾。“普贤行”在这里指的是普贤菩萨供养的行为,什么是普贤菩萨的供养呢?由普贤菩萨的心间发出光,幻化出不可思议的供养物,来供养十方诸佛。因为我们对普贤菩萨的供养生起信心的力量,我们自己的心间也发出光芒,无量的供养物遍满虚空,以此来顶礼和供养诸如来。 在经文中说,对佛陀供养一枝花的功德,也能够让我们投生善趣。诸佛菩萨是殊胜的供养处,因此供养不会是没有意义的供养,对我们会有巨大的利益。 虽然佛陀没有在我们面前真实示现,但是如果我们以观想来做供养,并且内心没有任何分别,那么供养的功德没有不同,我们必须要具备这样的信心。如果佛陀真实出现在面前我们所做的供养和观想的供养还有区别,就说明我们对佛陀还没有生起足够的信心。 一旦我们深信佛陀的智慧没有障碍,遍知一切,那么我们就会相信,心里的供养和真实的供养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3、忏悔支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在这里,忏悔指的是,对往昔所造作的罪业感到后悔,并且生起从此再也不去造作这样罪业的心; 发露忏悔指的是,不仅在心里这样去想,而且忏悔的心还要通过嘴说出来,或者用肢体的动作表现出来。 这两种忏悔的功德各不相同。首先,发露忏悔能让我们往昔所受持的戒律保持清净,并阻止恶业的增长;如果我们的忏悔之心没有发露,那么所造作的恶业每天都会翻倍的增长。 一个造作了恶业的人,即使嘴上并没有说出自己造作恶业的事实,而仅仅说一句:“我是一个罪业深重的人。”那么这样的发露也能阻挡恶业成倍的增长,所以,发露忏悔非常重要。 仅仅是内心的忏悔而没有发露的话,虽然也能清净我们的罪业,但是这样的清净并不能完全消除罪业的种子,只能让我们暂时不遭受这种果报带来的痛苦。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没造什么罪业,仅仅是我们内心深处时时生起的恶念而造作的无量恶业,都足以让我们下无间地狱。比如,堕地狱的因是嗔恨心,因嗔恨心而对他人粗语相对,并且洋洋自得,那就具备了下地狱的前行、正行和结行。 这样的恶业在我们内心几乎就从来没有停歇过,所以我们应该能够想象到自己的罪业有多么深重。过去我们曾在无间地狱里投生过很多次,如果不去控制自己内心的恶念,那么在将来我们还会无数次的投生到那里。 另外,出于贪欲想吃肉而去杀生,或者出于嗔恨心而去杀掉敌人,或者由于无明,认为杀生是一种修炼而去杀生,像这样由于贪嗔痴的起心动念而造作的业,总体来说都是恶业。 以身体来杀生、以言语来撒谎、想伤害众生的心念,如此种种往昔所造作的一切罪业,我们都要分别深深的忏悔。 “分别”的意思是这样来理解的,在梵文当中,“分别”的发音为“巴热提”,意思是“个别”、“第一”、“殊胜”等等,在这里所指的意思是“个别”,因为忏悔的时候要分清楚恶业的性质,分别、个别的来忏悔。这样来忏悔的话,就能消除我们往昔所做的各种恶业,所以功德是无量的。 4、随喜支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在这里,随喜指的是对这样的善业、对诸佛菩萨的福德心生欢喜。 “二乘”指的是声闻和缘觉。缘觉指的是觉悟的圣者,是在上一个佛陀的法教已经寂灭,后一个佛陀的法教尚未诞生之间所出现的觉悟者。声闻分为有学和无学两种,有学分为预流果、一还果和不还果三种;无学指的是罗汉们的所有善根和四种圣者。 众生指的是因为贪嗔痴而在轮回中不断流转的众生。 随喜在这里主要指的是没有任何的嫉妒心并且(对一切众生、有学和无学的功德)发自内心的欢喜。对他人由于行善而得到的幸福,我们不仅不由衷的随喜,反而在别人赞叹的时候,还容易生起嫉妒心,这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无明。 如果我们能够由衷的随喜,随喜的功德是无量的。佛陀在经文中这样比喻:三千大千世界的尘土,如果用秤来秤,也能秤出它的重量,但是,随喜的功德无法衡量。 所以,随喜是一种方便法,以这样的善巧方便能让我们快速得到更多的功德。一个人应该随喜所有人所做的善业,如果长此以往,随喜成了一种习惯,那我们的功德就会一天一天地往上增长。这样,即使我们自己并没有造作什么善业,仅仅对他人的善行随喜赞叹,也能得到相同的功德,所以这是一种善巧的积累功德的方法。 如果这样的随喜以菩提心来摄受的话,那么这样的功德就比真实造作这个善业的功德还要大。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对佛陀的功德随喜的话,那么随喜的功德就不会超越佛陀的功德,因为佛陀的功德已经圆满。 5、请转*轮支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於无上妙*轮。” “十方”和“世间”指的是一切众生;“灯”指的是诸佛,因为灯能驱除黑暗,在这里比喻佛陀的法教能驱除众生无明的黑暗。 “最初成就菩提者”指的是诸佛最初在菩提道上修行无贪着之心而证得佛果。 在证得圆满菩提之后,有些佛住于涅槃之中,没有马上转动*轮。如果我们出于悲悯利他的思想而请佛说法,转动*轮,那么佛陀的法教就能像明灯一样驱除众生无明的黑暗,从而利益到无量众生,而诸佛转动*轮后无量的功德,我们也都能得到。 (请转*轮,可以使得我们自身能遣除谤法的障碍,生起大善根,能净治我们谤法的业障。请佛说法,无量众生在听法后就能去恶从善,从而断除烦恼、得证菩提,这一切无法衡量的利益都源于我们最初的劝请。因此劝请者将获得广大、无尽的福德。 在一切法中最殊胜、最稀有的法就是佛陀的正法。只有佛法才能令众生离苦得乐。众生的心是在光明中,还是陷于黑暗中,取决于佛陀是否转动*轮。所以,转*轮与众生的命运息息相关,是对生命真正有效的拯救。 因此,不论自利、利他,离了转*轮,再没有更殊胜的方便之法,为此,我们应发起请转*轮的大愿。) 6、请佛住世 有些佛是要进入涅槃而不住世的,祈请佛陀不要进入涅槃,或者祈请上师传法,祈请上师长久住世,都同样具有无量的功德。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进入涅槃的意思,是超越了痛苦,超越了由有漏的业力和烦恼聚集而成的五蕴,示现圆寂。 为了能够让所有众生得到暂时的和究竟的利益,我们应祈请示现进入涅槃的诸佛长久住世,那么,住多长时间呢?佛的刹土是非常广大的,佛刹土有多少微尘数,就有那么多劫,所以是无量劫的时间。 我恭敬合十来祈请诸佛住世。由于我们祈请诸佛不入涅槃的缘故,诸佛利益众生的功德我们都同样能得到。 以上是七支供养当中的前六支,我们已经讲完了。 以七支供养让我们来迅速积累善根、消除业障、增长善业,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对于佛法,如果我们发心去实修,就不会有什么难懂的地方,仅仅是实修七支供养,我们也能够因此成就。 在七支供养当中,顶礼、供养、请转*轮、请佛住世,这四种是积累善根的;忏悔是消除业力的;随喜是增长善业的,回向也是增长善业的。大部分的密法仪轨,也都以七支供养来摄受。 二、为了利他而把最后的分支所积累的善根做回向。 以前六支所积累的善根来回向。 此部分内容分三:1简要的回向;2详细的回向;3总体的回向 1、简要的回向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顶礼、供养、忏悔、请转*轮、请佛住世、随喜等,我们所积累的所有善根,哪怕是最微小的善根,也不能发心于其他的果报,应该为了得到圆满的佛果而回向。 这样的回向,能够让已成熟的善根增上,因此,回向是一种重要的增长善根的方法。直贡·教巴仁波切说过:“二种资粮如意宝,若无圆满之回向,欲求之果即难得,是故回向需郑重。” 2、详细的回向 共有16种: (1)清净意乐之愿; (2)不忘失菩提心之愿; (3)不染污过患而于轮回中投生之愿; (4)利乐众生之愿; (5)批精进盔甲之愿; (6)同修际会之愿; (7)依止善知识并令其欢喜之愿; (8)常见如来于彼供养之愿; (9)执持正法之愿; (10)得功德藏之愿; (11)趣入并严净刹土之愿; (12)得不可思议力量之愿; (13)得净所断智慧之愿; (14)行诸佛事业之愿; (15)随学诸佛菩萨之愿; (16)总体的发愿 (称那论师等过去的智者们曾经把《普贤行愿品》里面的详细回向这部分内容的十种内涵分为十六类来讲,他的摄颂里面说“意乐不忘菩提心,不染利乐批盔甲,同修际会依止师,面见如来持正法,得无尽藏及趣入,力与实修诸事业,随学诸佛及总括。”) 本身,在印度和藏区的论著当中,对于《普贤行愿品》有五种解释,分别是龙树菩萨、世亲菩萨、称那论师、庄严贤以及释迦亲友所著,其中释迦亲友的论著解释是最详细的。 (1)清净意乐之愿,此处分三部分内容:A、供养诸佛之愿;B严净刹土之愿;C利乐有情众生之愿。 A、供养诸佛之愿: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过去诸如来”指的是如迦叶佛一样已经示现涅槃的那些诸佛,“现在十方佛”指的是如西方净土的阿弥陀佛一样的十方刹土中的现在诸佛,我们应为了自利利他在过去现在诸如来面前而做供养。 对于还未证得佛之境地的诸菩萨,我们发愿他们能在菩提道上次第修行,急速积累福慧二资粮,从而于未来证得佛的圆满境地,我也要跟随他们次第修行,这就是清净意乐之愿。 B、严净刹土之愿: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为什么叫“严净刹土”呢?对于诸菩萨来说,他们修行的三种重要方式是圆满、成熟和净治。 圆满指的是,发愿圆满; 成熟指的是,让众生成熟。比如佛陀在转*轮的时候,很多弟子都急速证道。那么将来自己成佛的时候,也同样会令众生急速证道,让众生成熟指的就是为这样的圆满证悟而提前做准备; 净治指的是,将来成佛时,自己的净土就有如极乐净土一样庄严广大,因此现在就要开始净治。 般若经中说,真正的实修严净刹土是八地以上的菩萨才能做到的,那么严净刹土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应该是以发愿来实修。 因此,在《普贤行愿品》中,大部分内容是讲圆满、成熟、净治这三种重要的实修方式的。其中,净治分为净治器世界和净治情世界两种: 净治器世界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所有十方刹土广大不可思议,清净庄严,没有荆棘、没有戈壁、非常平坦。刹土中的众生不会造作恶业,没有烦恼。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器世界。总的来说,我们发愿十方世界就如极乐净土那样广大庄严。 净治情世界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菩提树王指的是如金刚座那里的菩提树,我们应发愿在这样的菩提树下,没有凡夫,围绕着的都是诸佛菩萨。 C、利乐有情众生之愿: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我们发愿十方所有有情众生都能够暂时远离身心的忧患,恒常安乐。而究竟的发愿是,愿众生的心符合如来法教,获得修持甚深正法的利益,灭除一切无明的烦恼。 (2)不忘失菩提心之愿分为两种:A、具足顺缘之愿;B、断除违缘之愿。 A、具足顺缘之愿 分为:(A)常得出家之愿;(B)修持净戒之愿;(C)以各种语言传法之愿;(D)勤修善业之愿。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A)常得出家之愿 菩提心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菩提心就无法证得佛陀的所有功德,因此,如果此生常发菩提心,念念不忘,就会成为一种串习,对我们的生生世世都会有很大利益。 不忘失菩提心指的是实修“成就宿命、常得出家、修持净戒、勤修六度”这四种因并断除违缘。 “菩提修行”指的是,即使流转于五道之中,也不忘失宿命,要为了成就菩提道而修学菩萨们的行为,即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 即使我们不记得前世如何,但因为过去发过菩提心的缘故,也能生起菩提心,就像国王根学等人一样。因此,恒不忘失菩提心是很重要的。 我们应恒常发愿,在生生世世当中,都能出家而修行。 (B)修持净戒之愿 当我们在轮回中换了一个身体时,容易失去菩提心,不持守清净的戒律也是失去菩提心的因。如果我们随学于诸佛菩萨,因为发起菩提心而圆满了持戒等诸行,就不会失去菩提心。 在这里,诸行指的是六度,在六度当中,尤其是指持守清净戒律。那么,持守什么样的净戒呢?净戒具有下述四种特点:无垢、清净、常不坏失、无过患。 “无垢”指的是不染污业的烦恼。比如,仅仅为了此生的利益而持守戒律,就是有垢的,我们应该放弃这样的发心。 如仲顿巴大师讲的那样,有人问他:“我应如何来观修呢?”他回答说:“把观修这个念头放下。”那人又问:“是否我应该来顶礼呢?”仲顿巴大师回答说:“把顶礼的念头也放下。”那人不解:“我到底应该如何来做?”大师说:“你要把利益此生的所有念头全部放下。” 至尊扎巴坚赞也是这样说的:“为了此生的利益而持戒等念头都要放下。” 为了小乘的自我解脱而持守戒律,就是不清净的,我们不应该这样。所以,“清净”指的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持戒。“常不坏失”指的是,身体和行为没有违犯四根本戒。 为了来生能够得到投生于善趣的异熟果而修持,就属于有过患的修持。为了一切众生的究竟解脱而持戒,就是无过患、无穿漏的修持。 愿我们能够持守具有上述四种特质的戒律。 (C)以各种语言传法之愿 不忘失菩提心的第三个因素,是发愿能够生生世世以各种语言来传法。 “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仅仅以一种语言,无法行广大的利生事业,因此,必须要精通各种语言。念到这里时,应当发愿:对天龙、夜叉、鸠槃荼、人与非人等各类众生,我都要生生世世以他们各自的语言为他们宣说妙法。 (D)勤修善业之愿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不忘失菩提心的第四个因是,清净勤修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 在这里,“清净”指的是身口意的调柔,“勤修”指的是,以欢喜心而恒常不断地娴熟于修行六度,这都是为了让我们不要忘失菩提心的发愿。 B、断除违缘之愿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我们会有来生不能忆起菩提心的诸多违缘,比如,四种黑法(1欺骗应供处也就是上师三宝;2让众生对行善业生起后悔心;3诽谤上师三宝;4隐藏自己的过患,彰显自己的功德),这四种黑法是菩萨的根本堕罪。 这些堕罪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它们对生起菩提心会形成严重的障碍。比如,现在我们想行善业,却无法从内心深处真正生起行善之心,或者,想修学佛法却无法接触明白深奥的教义,这就是因为有罪障的原因。 如果没有罪障违缘的话,我们会自然而然的契入正法当中。所以,消除业障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应发愿能够把所有障垢全部灭除,没有一点余留。 (3)不染污过患而于轮回中投生之愿 由于业力和烦恼的推动,我们在轮回之中不断投生,经历无穷无尽的痛苦,被业力紧紧束缚,没有一点自由。 菩萨已经断除了这些过患,因利益众生的愿力,出于悲心而投生于轮回之中。我们也应该像菩萨一样,发愿为了利他而在轮回中投生。 “於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要想从轮回世间得到解脱,就要彻底断除有漏的善与恶的业力,以及贪欲等一切烦恼。 我们虽然没有行恶业,但是一些魔障也能把我们拉到恶道当中,这就是经文中所说的“魔境”。 在《入菩萨行论》中说:“诸魔之造作,为令堕恶道。”诸魔就是为了把众生拉入恶道之中,而菩萨已经远离了业力的烦恼和诸魔的侵害,不是由于业力和诸魔的力量,而是由于悲心于天道等五道之中投生。 我们应该发愿像菩萨那样,于轮回中投生而不染污轮回的过患,犹如莲花生于水中而不沾染水滴;又像日月没有任何阻碍于天空运行普照万物一样,于轮回中流转而利益无量众生。我们也愿如菩萨这样在轮回中能利益无量众生。 (4)利乐众生之愿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众生乐, 如是经於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们发愿,在佛刹微尘数的无量劫中,在十方世界没有穷尽的广大世界中,都能够拔除众生一切恶道的痛苦,让众生得到暂时的安乐和究竟的无上安乐。 (5)批精进盔甲之愿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於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诸菩萨通过随顺众生等方式来圆满自己的菩萨行。在这里,随顺众生指的是,随顺众生的身和语的行为。 例如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他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去执掌国政、和王妃成亲并生下太子等,这些行为都是为了随顺世间人,这样的做法就是有意义的。 “普贤行”在这里指的是给众生传法。 我们发愿,在未来无量劫中,都要恒常修习圆满菩萨行、随顺众生和给众生传法这三种事业。 在这里,我们提到了菩萨行和普贤行,这两者的含义其实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是菩萨的行为。 如果分开来理解的话,也可以分别来解释,菩萨行积累的是智慧的资粮,普贤行积累的是布施等福报的资粮。这两种菩萨行分别相当于发国王式的菩提心和牧童式的菩提心。 先自己成就佛果,然后再来度化众生,这样的发心就是国王式的发心,因为是主修空性的,所以这样能够积累智慧的资粮,急速成佛,这可以称之为菩萨行; 牧童式的发心是令一切众生先脱离轮回,自己修菩萨的行为,安住于广大的菩提心中,通过传法、布施等积累福报的资粮,从而利益众生,这可以称之为普贤行。 我们应该恒常修习诸菩萨的行为,从而成就无上圆满的菩提果位。 (6)同修际会之愿 “所有与我同行者,於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遇到善友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必须要依靠同行菩萨的智慧。 比如国王根帝说:“我有一个行为很不清净的朋友,我希望能够改变他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花费心思对他进行教育,但是我不仅没有能够改变他,反而自己也受到他的影响开始变得不清净。有一天,那个朋友请我吃了羊肉,结果一整天我都心情郁闷,感觉那个羊在自己肚子里走动。” 所以,身边的同修对自己的影响是很大的,遇到习气很重的人就会不知不觉之间沾染他的恶习,遇到清净的道友就会受到良善的影响,身口意容易清净。 我们的见解和行为与同行菩萨相同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不随学于菩萨,我们就容易造作诸多过患。相反,如果我们的发愿和行为能和菩萨一样同住,就会长久彼此受到好的熏染,对我们都是有利益的。 我们是修菩萨行的人,所以,我们应该发愿,希望生生世世能和同行菩萨常相遇,自己的身口意能够和他们同等,一起修学菩萨的行愿。 (7)依止善知识并令其欢喜之愿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於我常生欢喜心。” “所有益我善知识”指的是,因为想利益我而帮助我的、给我传法的善知识。 “显示普贤行”指的是善知识们为我显示普贤菩萨的行愿,为我开示大乘法教,指引我到普贤行这样的大乘道中。 我们应该发愿,能够常遇这样的善知识并一心依止,不让他们对我产生厌烦,希望自己能够令他们常常生起欢喜心。 格西敦巴说:“我常发誓,把这些同修以及善知识当做自己的本尊来赞颂和供养,不对他们产生任何邪见和辱慢之心,愿上师和善知识恒常欢喜。” (8)常见如来于彼供养之愿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 於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我们应这样发愿:愿能恒时亲见被众菩萨围绕的诸怙主,并在他们面前献上如虚空般广大的供养,即使是尽未来际劫每一刹那都做供养,也没有丝毫厌烦。 (9)执持正法之愿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诸佛微妙法”指的是佛陀所传下来的三藏十二部经。 “愿持”指的是发愿对佛陀的法教闻思,并为他人演说,最终以实修来受持妙法。 “光显一切菩提行”指的是,菩萨的所有行为以传法的方式来显示,从而让众生了知什么是菩萨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指的是,净治诸菩萨的所有行为。 行为也有好的以及不好的许多种,比如我们在做一件善事的时候,也会形成有垢的善业或者无垢的善业,刚开始行善的时候,我们无法做到完全清净,但是逐渐地会越做越好,自私自利的心态也会逐渐减少。 我们应该发愿对于佛陀的无上妙法,在尽未来劫的时间当中,都能够受持实修,光显菩萨的一切行为。 (10) 得功德藏之愿 “我於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为了救度众生而在一切三有的轮回当中受生时,希望我们得到恒时没有穷尽的福、慧二资粮。 福报的资粮指的是布施、持戒和忍辱,智慧的资粮指的是禅定和智慧。 方便在这里指的是发菩提心,智慧指的是了知无我的智慧,禅定指的是虚空藏三摩地,解脱指的是八解脱(八种脱离神变障碍之定:有色观色定,无色观色定,净色定,四种无色定和灭尽定)或者是三种解脱,在这里,解脱指的是菩萨不共的解脱,也就是无障碍的大悲解脱。 总之,我们发愿在三有中受生时,所修的福智没有穷尽,得到如上所述的无尽的功德宝藏。 这个发愿是希望在自他的相续当中,能够得到凡夫菩萨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功德。 喋雄仁波切说:“获诸无尽功德藏,指的是登地以上菩萨的发愿。”他这么说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在论中说,得到登地果位的时候,才刚刚能够得到功德藏。 《普贤行愿品》中,从“一尘中有尘数刹”一句开始以下的发愿,指的是,希望能够受用从登地到十地菩萨所有的功德。 如果把发愿分开来解释的话,可以分为愿受用菩萨的功德和愿得到佛果两种。首先,菩萨分为圣者和凡夫两种,下文主要是指愿得到登地菩萨的功德。在一些印度的注释中,如果把这十六段回向的内容分开的话,第十一段内容被称为“超越佛的行为并趣入佛刹之愿”,在圆满、成熟和净治三种事业当中,这属于“成熟众生”的内容。 (11)趣入并严净刹土之愿,此部分为八种趣入: A、趣入证见法界之愿: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在每一个极微小的尘土中,有无量尘数的刹土,每一个刹土中,都有不可思议数量的诸佛,每一位佛陀都被众菩萨围绕而住。 为了能够行菩萨行、做供养以及听闻无上甚深妙法,我发愿自己能够得以证见这样的法界。 B、趣入佛刹之愿: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每一个极小微尘中,都有佛刹微尘数的无量诸佛安住,在十方刹海的每个如毛端那么小的地方,刹那间显现过去、现在和未来如刹尘数无量的诸佛和佛刹土。 刹那间是形容非常短暂的时间。一个没有病患的常人,一弹指间可以分为六十四个刹那,这也只是比较粗的计算,细算的话,穿过一个微尘的时间即是一刹那。 我们发愿在这样的一刹那间,能够进入如此不可思议的大海般深广的境界,即使历经大海般无量的劫数也要恒常修行。 C、趣入佛语之愿 这里是发愿趣入佛语,也可以称之为趣入佛的行境之愿,什么是佛的行境呢?这里是指佛陀不共的事业。我们发愿能够趣入佛的行境之中。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佛语有很多分支,如果是凡夫之语,就只能有一个分支,或者能粗或者能细,没有办法兼得。 而佛陀发出一种声音,就有大海般无量的分支,比如(同时具有)柔和、美妙、远播等等(各种特质)。平时我们在讲佛语的分支时,说有六十种,这也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而已。 “一切如来语清净”,指的是佛语的每一个分支都清净无过患; “一言具众音声海”,指的是,诸佛语言的分支如大海般深广。 这以上两句讲的是佛语的清净和分支深广这两种功德。 “随诸众生意乐音”,我们凡夫在说话的时候,除非是听错了,否则听者只能听到他讲的一种内容,而佛讲法时,能随顺诸众生的各种意乐,使各种众生都能随自己的根基生起各自的理解。 比如,在《丹珠尔》里面有三种《父子合集经》,这是因为当时佛陀开示了此法教之后,有三种不同根基的弟子执持此经,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记录,从而有了三种不同版本的《父子合集经》。 我们应该发愿自己能够趣入佛语并且像佛陀那样能为广大众生以无碍辩才宣说妙法。 D、趣入转*轮之愿 “三世一切诸如来,於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轮,我深智力普能入。” 三世诸佛转动了各种内容的妙*轮,诸佛转*轮的妙音如无尽的虚空般浩瀚。 因为佛陀的事业永远没有穷尽,仅仅是佛陀的一句法教,内容也是不可思议的深广。即使是由一个善于宣说的人去不停地说,由一个擅长思考的人去善加思考,也无法完全表达和理解。所以这里用“无尽语言海”来形容佛转动*轮的语言。 那什么是“理趣”呢?就是佛以种种方便来宣说说种种法门,在某一时间针对各种有情的意乐,一说此法就能令其趣入佛陀法教的真理。 我们要发愿能够以自己甚深智慧的力量趣入佛陀转*轮的语言之中。 E、趣入一念入诸劫之愿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进入未来的一切劫,本来是需要逐渐次第而入的,但是由于佛的神通之力,可以在一刹那之间进入,愿我们能像佛陀那样于刹那间进入未来一切劫。 对于佛陀来说,很多劫都可以总集于一念之间。这是什么意思呢?一念之间的时间连一整个刹那的时间都不到,仅仅是一刹那的一部分那么短。就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诸佛都能进入所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一切劫。 总的来说,佛陀能够把一个劫转化为一刹那,愿我也能如此念劫圆融。 喋雄龙日活佛说过:“哪怕仅仅在供一次曼扎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这样想,所谓的时间并不是一个外在的概念,而是由于我们的分别心来判断的,所以,我们应该生起这样的勇气,深信多劫的资粮其实可以通过当下仅仅供一次曼扎就能圆满,这样的话,我们哪怕供一次曼扎也能圆满广大的资粮。” 在这里,我们应该断除凡夫的疑惑。 从客观上来讲,一个微尘上就存在着尽微尘数的世界,这个所谓的微尘是非常细小的,即使在这样微小的尘土上,也有着等同于尽微尘数的刹土和诸佛,这样的概念对于我们来说很难理解。 因为佛的刹土和诸佛没有变小,微尘也并没有变大,三世也圆融于一刹那的时间里。 一刹那和一劫是两种非常矛盾的概念,在形容时间长短的的时候,有极大的差异。那我们如何来理解呢?如果我们知道这是佛的神通之力,就可以理解这样的概念了。 在《入中论》中这样讲过“微尘未大,世界也未小”。《赞颂威德经》中也说过“一尘中之世间主”,这些内容说的不仅仅是神变。喋雄龙日活佛说,这是诸法的本性。那么一切法的本性是什么样的呢? 任何事物在客观上其实根本就没有任何大或小之类的分别,所谓的大小就是来自我们的分别心。因此,了悟无大小的本性,就能理解一个微尘上也存在着无量的世界的真理。 在道果法当中,所谓的“伺察无过患的矛盾”指的是,在一个凡夫的概念中,虽然是有矛盾的,但是从事物的本性上来理解,是没有任何矛盾的,时间和空间都无一例外。 所谓的时间长短来自我们的分别心,实际上时间本身并没有长短之分。因此,在本性上,一刹那和一劫也没有任何区别。 对于证悟了空性的诸佛,一个刹那和一劫、一个微尘和尽微尘数的世界都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在中观的理论中,所谓的大小是缘起,所以一切事物本无自性。比如,一只布谷鸟,我们无法形容它的大与小,因为如果把它和房子来对比,它就是小的,拿它和蚂蚁来比,它就是大的,而同一个布谷鸟并没有两种不同的概念,所以,大和小是由于对比而产生的。 再比如,一卡指的距离,如果和长来对比它就是短的,如果和短来对比它就是长的,因此,这其实都是由于对比而产生的概念,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大小长短的区别。 还有,米拉日巴大师钻进牛角时,尊者并没有变小,牛角也没有变大。当时,他对惹琼巴说:“如果你要跟随我并和我一样的话,就来这里,这里有宽广舒适的空间。” 还有,香贡巴大师是萨钦的上师,当时萨钦在他面前接受道果法,将近圆满的时候,由于修密的弟子对上师的信心极为重要,为了让弟子生起这种信心,香贡巴大师示现了种种神通。 当时他居住在定日地区,示现神通的时候,他以跏趺坐占据了整个山谷,山谷并没有变小,而他的身体也没有变大,这也说明了实际上山谷和人并没有大小宽窄的区别。 如果真实了悟这些道理,我们也可以做到这样。荣松班钦也说过:在一个小小的镜子里面可以显示很大的影像,虽然在镜子里并没有内外的层次之分,但是可以从镜子里显示有层次的空间感。 空间概念如此,时间也一样。比如心情舒畅的时候,就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而特别疲惫的时候,就感觉时间非常漫长。 此外还有失眠者的夜晚、疲累者的旅程等等,在他们的感觉中,时间和空间就和平时不一样。另外,一个人在一刹那的梦境中,也可以梦到多年的经历等等。 所以,时间和空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长短大小的概念。 F、趣入诸佛行境之愿 “我於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愿我能于一念之间现见三世一切善逝人师子,以如幻解脱的威力,常得趣入佛陀的行境中。 在这里,“如幻解脱”指的是普贤的解脱,那么什么是普贤的解脱呢?由于真实了悟一切法如幻境和魔术一样,从而能够圆融驾驭一念和一劫以及一个微尘和一个广大世界,于这样的状态而趣入佛的境界中,就是普贤的解脱。 喋雄活佛说:“住于如幻禅定中,一念圆融于诸劫,往昔所做诸事业,加持娴熟普贤行。”这也是在解释《普贤行愿品》的内容。 G、趣入严净佛刹之愿 “於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在一个极细微的毛端中,显现一切三世诸佛各自成佛的庄严宝刹,愿我能够证得这样的境地,所有十方微尘刹土,都得以趣入,愿我将来成佛的刹土也广大清净庄严。 H、趣入亲近未来诸佛之愿 “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我们不仅仅要对过去诸佛和现在诸佛示现的种种事业生起亲近之愿,还要把这种大愿无尽拓展。 未来诸佛犹如照亮世间的明灯,所以对于未来诸佛娴熟道的次第而成就佛果、转动*轮、进入涅槃等等所有的事业,我们也要欢喜赞叹,发愿在他们的刹土中,以神通之力来亲近、承侍,并于未来诸佛面前做广大供养而听法,从而使亲近诸佛之愿圆满无缺。 (12)得到不可思议力量之愿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 下述各种力量都包含在不可思议力量的范围之内。 其中“速疾周遍神通力”指的是,在一念之间即能行走于十方世界的神通之力。 “力”指的是不会被所要断除的违缘摧毁。“普门”指的是大乘。为什么大乘被称为“普门乘”呢?因为大乘行者利益众生的方式有很多门径,所以大乘又叫“普门乘”。 我们应发愿能够得到这样不可思议的力量。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在讲“十力”的时候,“智行普修力”和“功德力”是要分开来讲的,在讲“九种力”的时候,是把它归为一种力的。 “智行普修”指的是长期实修菩萨的行为,“普覆大慈力”指的是愿众生得到利乐的心能够普遍覆照一切众生界。 “遍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 “胜福力”指的是,三时中由布施、持戒、观修等善业积累而成的福德力。 (“遍净庄严”不是指局部的净化和庄严,因为这种福德是依靠对一切众生作利益的贤善意乐而成就的,所以它能普遍地成就清净和庄严。) “无著无依智慧力”指的是,没有挂碍、遍知一切的智慧之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 慧指的是辨法的智慧,(也就是了知诸法实相); 方便指的是利用善巧的方式使得事情可以行得通; 定力指的是健行三摩地和虚空藏三摩地等九种禅定的力量; “力”指的是不会被所断除的违缘摧毁。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积累功德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而诸菩萨的功德是自然而然所积聚的,因为其所断除的违缘已经不能摧毁所积累的福德。 (什么是菩提力呢?就是于自相续中能具有速成诸佛不可思议功德的力量。“普能积集菩提力”就是指,实修积集一切能证大菩提的力量。) 以上所讲的九种力,是菩提力,也是佛的境地,称之为“力”,是因为其有很大的力量,包含了佛的三身和事业。 如果把以上内容总结为十种力也可以。总之,我们要发愿能够真实成办一切菩提力。 (13)、得净所断智慧之愿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这里所说的“善业力”指的是有漏的善业。 有漏的善业是推动我们投生于善趣和恶趣的力量,我们应发愿这样的业力能够得以清净断除,愿(具足)摧灭一切烦恼的力量,愿(具足)降服魔王波旬等诸魔的力量。 那么,如何获得对治业、烦恼和诸魔的力量呢?愿我们通过圆满普贤诸行来获得这样的对治力。 (14)、行诸佛事业之愿;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 “诸刹海”所说的刹土,不像我们所居住的世界,那里没有戈壁、荆棘、蚊虫,也没有像悬崖峭壁这类凶险之地,愿我们的刹土如极乐世界那样的广大清净庄严。 “众生海”指的是如大海般无量的众生,愿我们能够通过三种神变尤其是以讲法来普度这样的海量众生。 (三种神变指的是佛依身语意的事业利济众生所显现的三种神通变化,即神境神变、记说神变和教诫神变) “善能分别诸法海。” “诸法海”中的法,指的是如十二部经那样的“所知法”(教法),以及得到佛果那样的“所得法”(证法),愿我们能够以慧眼分辨诸法。 “能甚深入智慧海。” “智慧海”指的是以了悟无我的无量智慧,使得从一地到佛地之间所有智慧能够生起。 “普能清净诸行海。” 愿我们能够使布施等海量的行为得以清净,这种行为不是出于自私自利的目的,而是菩提行。 “圆满一切诸愿海。” “诸愿海”指的是菩萨们所发的无量数的大愿,愿我们能够圆满所有的菩提愿。 “亲近供养诸佛海。” 我们应该发愿能够(化身无数)在无量刹土的诸佛面前亲近承侍并做广大供养。 “修行无倦经劫海。” 我们应发愿,即使在大海般无量劫中,也能够毫无疲倦地去修行上述七种事业。 (15)、随学诸佛菩萨之愿 如果我们的发愿能够如佛的大愿一样,就一定会圆满实现,如果依圆满、净治、成熟来区分的话,这以上内容属于净治的部分。 此部分内容分为两种:A、随学诸佛之愿;B、随学诸菩萨之愿。 A、随学诸佛之愿: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三世一切诸如来,为了成就无上果位,发了殊胜的菩提行愿,愿我能够通过菩提道来圆满实修,圆满这所有的大愿,证得无上菩提果位。 三世所有诸佛所发的愿,我要毫无遗漏地全部圆满实现。(供养在这里指的是愿诸佛所愿、行诸佛所行,也就是法的供养) (念到这里时,我们要在心里想到:过去、现在、未来无数的佛陀为证得无上菩提,在行菩提行时都发无量的行愿。 比如释迦牟尼佛为了救度浊世众生,发了五百大愿为根本的无量行愿;阿弥陀佛为了接引众生,发了四十八大愿,就像这样,每一尊佛都有无量行愿,这一切佛的行愿,我都誓愿修持,直到毕竟圆满为止,我誓愿以圆摄一切善行的普贤行来现证无上菩提。) B、随学诸菩萨之愿: 这部分可以分为略说和广说两种。 a、略说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诸佛之子指的是具备诸佛种性的众生,“长子”指的是普贤菩萨,因为普贤的行愿是诸佛子之中最殊胜的。 在释迦善友的论中这样说过:“菩萨分为两种,即大愿菩萨和非大愿菩萨。在大愿中占第一位的是弥勒菩萨,因此弥勒菩萨也叫‘长子’。非大愿菩萨是童子萨瓦。普贤菩萨是以发大愿以及利益众生之大行而著称的,因此普贤菩萨也叫‘长子’。” 普贤菩萨的称号是诸佛赐予的,因为普贤菩萨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因行愿之力使之清净庄严。 我们应发愿随学普贤菩萨的行为,普贤菩萨如何把行愿的功德做回向,我们就要像他那样回向。 在这里,回向指的是以方便与智慧的双运以及三轮体空来回向。智慧与方便双运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了悟空性和回向同时来进行也叫双运。如果不懂得怎么做的话,就可以先做回向,然后再了知这一切的自性都是空的。 如果连这一点也不能做到的话,那就可以发愿,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如何做回向,我们也随学于他们做回向,这样的话我们的回向也可以成为三轮体空的回向。 b、广说:分为(a)随学普贤菩萨;(b)随学文殊菩萨 (a)随学普贤菩萨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普贤菩萨是如何回向的呢?在没有自私自利之过患的状态下,身清净、语清净、意清净,行为清净,刹土亦清净,这样恒时清净,就是普贤的回向。 在这里提到了“如是智慧”,有的版本里说是“如是行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智慧,指的是普贤菩萨了悟诸法实相的智慧。 愿我们能随学于普贤菩萨,一切都与他同等。 (b)随学文殊菩萨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发愿为了在十方三世之中能实修普贤行和菩提行,而随学文殊师利的诸多大愿。 文殊菩萨是如何发愿的呢?恒河沙数的刹土里面具有不可思议数量的诸佛,每一位佛面前都会示现一位文殊菩萨,他发愿能够圆满诸佛的事业。 愿我们也像他这样发起大愿,能够圆满诸佛的事业,在未来所有劫中恒时都没有疲厌之心。 这以上内容讲的是在自相续之中得到诸菩萨功德的大愿。 (16)总体的发愿 如果把发愿的内容分为十六部分来阐述的话,此段内容属于对前述内容的总结,如果把发愿分为诸菩萨的发愿和诸佛的发愿两种,那么此部分属于愿得诸佛功德的发愿。 “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在这里“修行”指的是身语意三门实修的行为。 如果不是诸佛菩萨,那么实修的行为和功德都是有限的,而佛菩萨的事业和功德是无限广大的,甚至一刹那的行为也无限广大。 愿我们现证佛果,通达佛陀的一切神通力,从而安住于诸佛菩萨无量诸行之中,并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 3、总体的回向 此处分两部分内容来讲:(1)发愿的范围;(2)《普贤行愿品》的功德。 (1)发愿的范围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如同虚空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一样,众生的数量也无边无际。前面讲过,一个微尘中也存在着无量的世界。在一些小乘的经典当中这样讲:在一棵树下的草地上,那里畜生道众生的数量比三千大千世界中人的数量还要多。 因此,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上有不可思议的佛刹,也有不可思议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上遍满众生。正如同众生的数量是无量的,烦恼和业力也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我的发愿也如此一样恒时没有穷尽 这样的发愿从对境上来讲,是针对所有的众生,从时间上来讲,是直到“乃至虚空世界尽”,也就是直到轮回结束之前。 我们发愿在这样无尽广大的对境和时间上,都能够利益众生。这就是我们发愿的范围。 (2)《普贤行愿品》的功德 此处分三部分内容:A此生所得的功德;B来生所得的功德;C此生和来生功德的总括。 A此生所得的功德 分为:(A)得到广大的福报、(B)现见如来的功德、(C)与菩萨同等的功德、(D)清净业障的功德。 (A)得到广大的福报: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 在十方世界所有的刹土和无量的世界里,以珍宝严饰并供养在诸如来面前。因为供养的容器是无量的世界,供养物是各种珍宝,供养的对境是诸佛,所以这样的供养可以迅速积累广大福德。 “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不仅仅是上述的供养物,除此之外还有最殊胜的人天安乐,世间最殊胜的物质享受能够给人天带来最胜的安乐,这样的物质遍满世界,供养诸佛,时间是佛刹微尘数的无量劫。这样的供养可以让我们迅疾得到不可思议的广大利益。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如果有人能够对于《普贤行愿品》,一旦听闻即生起正信,生起得到佛陀果位的渴求之心,并发愿《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深植于自相续中,这样仅仅做一次而得到的广大殊胜的福德,将胜过前面所说的所有供养的功德。因此,多次的受持读诵,功德更胜。 (B)现见如来的功德: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如果有人能够生清净正信、跟随修行并发起普贤菩萨的大愿,就能净除大乘菩萨道上的障碍,恒时远离恶友,不堕恶道,迅速得见无量光佛。 (C)与菩萨同等的功德: “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 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此人”指的是对普贤行愿生起胜解并发起普贤大愿的人,“善得胜寿命”的意思是,因为所发大愿得以实现的原因,此生得到善命,即胜寿命(妙善的、遍满善行的生命),能够因修行而使得人生更有意义,并且很快就将如普贤菩萨那样,成就大菩萨的果位。 (D)清净业障的功德: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受持《普贤行愿品》对此生的利益是巨大的,累劫以来,我们由于无明的原因,颠倒因果,曾经造作过杀父、杀母等五无间罪,对于这样的极大罪恶,如果我们能够读诵受持《普贤行愿品》,真正生起忏悔之心,那么所有的罪障都能够在一念之间得以急速净除。 B来生所得的功德:分为(A)暂时的功德;(B)究竟的功德。 (A)暂时的功德: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 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在这里“智慧”指的是因了悟空性而证得的智慧,“容色”先放在旁边,暂时不讲,“相好”指的是得到诸菩萨的庄严宝相。 在这里,智慧和庄严宝相都是暂时的功德。“容色”等是指来生投往善趣并得到庄严的容色或者如王族之类高贵的种姓,这是增上生,也就是人天善趣的圆满福报。 “诸魔”指的是修行者的诸障碍,也就是如欲界他化自在天王之类的魔王。魔的障碍能够使修行者对物质生起严重的贪心,从而干扰修行。 “外道不能催”指的是在受持普贤行愿者的内心不会生起常见和断见之类的邪见。 总之,即使是魔或者是其他的宗教也不能摧毁修行者的行愿。 “三界所应供”指的是无论生于三界中的何处,都能够成为三界众生所供养的对境。 有些观点认为这里的“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不对的,因为无色界是没有色身的,所以无法去做实际的供养,所以在这里的三界指的是三域,也就是天上、地下和人间,或者是指欲界六天、色界的天以及人间。 总而言之,无论行者生在何处,都堪为供养的对境。 (B)究竟的功德 在读诵受持《普贤行愿品》之后,成就佛果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并非立刻就能成就。 这部经是成就佛果必不可少的一个因,尤其是在登上初地的时候,更需要多次读诵受持。因为菩提树王下的发愿是极其重要的,必不可缺的。 我们很多人在修持供十万遍曼扎,但是却没有念诵十万遍《普贤行愿品》,所以,我认为修十万遍《普贤行愿品》也是必须要做到的。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轮,普利一切诸含识。” “菩提树王”指的是如金刚座的菩提树那样的树王,“速诣”是指为了成佛,普贤行愿的行者疾速到达树王下。 当年,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去往菩提树下的路上遇到吉祥草的商贩扎西,佛说:“这种草对我来说很重要,请给我一些吧。”扎西就把吉祥草供养给了佛陀。 佛陀把它们铺在菩提树下,以跏趺坐而入座,然后发愿:“哪怕我的身体枯干、骨头和皮肤腐烂,只要在未证得多劫难证的菩提之前,我誓不起身离开此坐垫。”在发了这样的誓愿之后,佛陀终于证得佛果。 在这里,所谓的在菩提树王下观修、降服诸魔、成佛、转*轮等,对于本师释迦牟尼佛来说,都仅仅是一种示现而已,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是需要以菩提愿王为本愿来做真实发愿的。 C此生和来生功德的总括 “若人於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受持”可以理解为在心里面执持,也可以理解为把《普贤行愿品》的经文带在身边; “演说”指的是把《普贤行愿品》的内容讲给别人;“读诵”指的是读诵或者背诵《普贤行愿品》的法本。 “果报”本身有很多种,以异熟果的角度来讲的话,就是得到善趣的族姓、容色等,这些不可思议的果报只有佛陀能够真实了知;以离系果(五果之一,依妙智力断尽各自应断,即以修习圣道永断烦恼的所证得者)和等流果的角度来说的话,就是得到殊胜的佛果。对于能否得到这样的果位,在心里不能存有一丝一毫的犹疑。 其实,做任何事情,修行也好,世间俗事也好,具足信心都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基础。 三、详细解释回向 此处分五部分内容: 1、趣入菩萨智而做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什么是“勇猛智”呢?文殊菩萨手中持有一把宝剑,象征着智慧,能够勇猛地断除一切执著之敌。如同文殊菩萨一样,普贤菩萨也同样以智慧来了知一切回向的方法,我们为了能随学于他们而把读诵受持《普贤行愿品》的广大善根做回向。 2、趣入佛智而做回向: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在诸多种回向的方式中,三世诸佛最称叹的是三轮体空的回向,“普贤殊胜行”在这里指的是佛的果位,为了得到普贤行,我应把读诵受持《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善根做三轮体空的回向。这段偈颂宣说的就是随学于诸佛的智慧。 3、为往生净土而做回向: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为了往生极乐净土,我要把读诵受持《普贤行愿品》的善根做回向,愿我生命即将终止的时候,一切障碍能够得以尽除。 在这里,“一切诸障碍”指的是烦恼障、业障、异熟障。愿我真实亲见阿弥陀佛,并得以往生极乐净土。 “我即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愿我往生极乐净土之后,能够现前成就一切普贤大愿(也就是以上讲的无量的普贤愿),满足一切众生的心愿,在世间流转没有穷尽之间,对一切有情众生能够成办暂时的和究竟的利益。 4、为得到授记而做回向: 什么是“授记”呢?授记在这里指佛的一种预言,告诉我们何时何地能够得到圆满佛果。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愿我往生时,出生于阿弥陀佛清净海会的净土中,因为没有过患的原因而所现清净,因为有无量功德而心生喜乐。出生处不是如母胎那样污秽的地方,而是从极为庄严的以珍宝形成的殊胜莲花中化生。 在那里,我将亲自面见无量光佛,他授记给我:你于将来会成就佛果。 愿我如此这样,在极乐净土中得到阿弥陀佛的授记。 5、为利益众生的诸多事业而做回向: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在极乐净土中得到阿弥陀佛的授记后,愿我并不住于净土之中,而是以智慧的力量、禅定的力量、神变的力量化身为无数身,去往十方世界中,在一切众生界普遍利益一切众生。 第三章 末义 此处分两部分内容:一、读诵此经的功德回向给他人;二、此经的后跋。 一、读诵此经的功德回向他人。 此处分三部分内容:1、愿实现众生暂时的心愿;2、愿众生得到究竟佛果;3、以藏文版本的愿来结尾。 在印度的释论中,最后的两颂是没有的,即“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这几句。 至尊达日啊那塔说过:“在西藏的《华严经》里面,没有这两段偈颂,在各类注疏中也没有这两颂,但是在释迦善友的解释中就有。在一个独立的印度《普贤行愿品》版本中,也出现过这两颂,益西叠也曾经讲解过这两颂,所以,这两颂的词句我们应该把它理解为《华严经》中的内容。” 1、愿实现众生暂时的心愿: “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在这里,“少分”并不是说读诵《普贤行愿品》只能得到细微的功德,而是说在所有无量功德中,哪怕仅仅是极细微的功德,也能够使一切众生的心愿得以实现。 众生的心愿有很多种,在这里是指贤善的、清净的心愿,成就众生的心愿不是在很长的时间才得以实现,而是在一念之间即悉皆圆满。 读到这里时,我们应该发愿,如果有人能够读诵受持《普贤行愿品》,即使其中极细微的功德也能够在一念之间圆满成就所有众生的一切清净心愿。 2、愿众生得到究竟佛果: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发起普贤行愿是有殊胜功德的,我们需要藉由这样的无量功德成就什么呢? 轮回中的众生沉溺在三苦的河流里,我们把这样无量的功德回向他们,愿他们能够速速往诣无量光佛的刹土,并得到究竟佛果。 有些版本只提到了速往无量光佛的刹土,并没有提到成就佛果,而印度的版本里是“在无量光佛的净土中成就佛果”的意思,这样的解释更容易让人理解。 3、以藏文版本的愿来结尾: 以下四句藏文版的结尾是智者毗卢遮那加进去的: “愿此普贤胜愿王,利益无量诸众生, 圆此胜妙普贤教,无余空尽诸恶道。” 愿以读诵受持《普贤胜愿王》的善根,成就圆满佛果,从而能够利益到无量的众生。 “普贤教”指的是普贤菩萨所著的此经。愿此经的内容在一切有情的相续中生起并圆满。 也有些释论中说“圆此胜妙普贤刹”,意思就是发愿到普贤净土。我们把所有的功德做回向,愿诸恶道无余尽空。 二、此经的后跋: 胜妙愿王------《普贤行愿品》终 我(堪布阿贝仁波切)以前在堪布昂旺智美那里听闻过一次《普贤行愿品》的开示,后来又在喋雄龙日活佛那里听闻过一次,(这两次听闻使我受益良多。) 此释论是根据萨迦法王的老师大堪布阿贝仁波切讲解的音频整理而成。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修道人“以苦为师”,苦一点好!苦一点,对这世界没有留恋;太富足、太乐,不好,对这世界起贪心,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求往生也求不成。只要勉强能过得去,不要跟人争,能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遮避风雨,足矣。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老实念佛,这个人是第一有福报,真有福报。有一类众生虽然种善根,他也老实念佛,也专心念佛,认真地修净土,而且作大福田,他也肯布施;对于佛教的事情,大众公益这个慈善事业出钱出力。他的毛病出在哪里?“取相分别”、“情执深重”。取相是着相,着相分别,这是属于所知障。“情执深重”,这是属于烦恼障,就是感情太重了,世间恩爱放不下,这个也是麻烦大。受了这个牵累,他是很想求往生,结果是去不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