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陀美仁波切:慈悲与宽容体现着互为缘起的道理


2014/9/4    热度:341   

洛桑陀美仁波切:慈悲与宽容体现着互为缘起的道理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周围的人、环境相互关联的,万事万物也是相互关联的,没有哪个事物可以不与其他事物毫无关联而独立存在的。你可以去寻找,任何一个事物皆如是。就如眼前一个杯子,你觉得它是独立存在的。那么杯口是杯子、杯底是杯子、还是杯体是杯子?都不是。只不过是很多的材料、很多的人力,很多道程序构成它现在的形状、颜色和用途而已。

  只要是相互关联,就会彼此发生作用,相互影响!你们在家居士各自的家庭如此,现在学佛后道友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一个家庭中,如果夫妻吵架,是没有胜利者的,都会心情不好,都会受到不好的影响,也包括你自己,进一步会影响到子女、双方的父母等等。

  在事物的相互关联中,是互为缘起的。如果我们加个好的因缘,自己做的好一点,多一点慈悲和忍辱,会影响到其他的人,他人也会对我们友善和欢喜,他人也会拥护我们、帮助我们;如果相反我们自己很计较、很自私,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别人,那么他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善念和恶念,佛心和魔心,但人与人区别之处就是佛心多一点还是魔心多一点!修行就是增长佛心,去除魔心的过程。我们常常说有人在修行中遇到魔障的阻碍,外魔的破坏,但外魔与自己魔心是相互关联的!当我们的内心当中贪嗔、痴生起,心不能安定,焦虑、恐怖的情绪产生的时候,也就是魔心生起来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外魔的侵扰。如果我们自己内心没有贪婪、怨恨、时时让自己的内心平稳、安定,那么外魔也没有办法干扰我们。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当我们多一些慈悲、忍辱,多一点对他人的包容和理解,那么就会引发对方的佛心,这样两个人的缘分也好;如果我们很自私、总是考虑着自己的利益,那么就会引发对方的魔心,这样会与他人结怨。

  对于我们学佛人,在一个坛城里面,金刚道友之间更要注意这一点。相互多加宽容和理解,多修忍辱,出现一些小的矛盾、摩擦,多看自己的过失,检讨自己,忏悔自己的业障,赞叹、随喜他人的功德,你赞叹我、我赞叹你,你学习我的优点、我学习你的长处,彼此间关系也来越来越好,相互增上,都会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好;如果相反,我挑你毛病,你说我的过错,那么两人就会相互埋怨、相互厌恶,都会向下堕落,越来越退步,最后会到哪里去,你们自己知道。一个道场、坛城里面,所有的人都团结一心、修的好,对里面的每个人都有好处,就算某个人差一点,别人也会带动你、帮助你进步。这样这个道场对坛城外面的人就非常有吸引力!大家都会觉得这个道场真好,看到他们修的好,也希望能够加入进来,没有信佛的人看到你们修的好,你们的人品这么好,这么能够体谅他人,包容他人,也会赞叹,也会对佛法有信心!会觉得学佛真好,学佛人都好,喜欢和学佛人交往。能够这样做的话,不需要给别人讲很多佛法的道理。有的时候要是他人没有信心的话,你讲的不但听不进去,反而产生反感和厌恶!你自己做的好,自然会感染别人,启发别人的佛心,别人也会对佛法越来越有信心。你这么做的过程就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过程!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发菩提心”,非常重要!“菩提”是觉悟的意思。我们的真心本性不但是觉悟,而且是圆满的觉悟。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诸佛如来看一切众生确实是佛,那一点都不假,可是我们凡夫自己不承认自己是佛!这个说法实在不太好懂,我们还是用古大德的比喻来说,古人讲“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我们的自性真心比喻作黄金,那我们是黄金做的器皿。为什么诸佛如来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他看在质上。无论哪一种器皿,它的体性都是黄金做的,那金就是如来,金就是诸佛。凡夫把体性忘掉,执着了相,看了相。譬如,我们这个是用黄金做的佛像,那边放的黄金做了个人像,这边放的黄金做了个畜生像,做一个小狗、小猫,分量完全相等。黄金的分量相等,价值相等,只是做的形像不一样。会看的人说,他看的是黄金,没有两样,再多的现相都没有两样。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