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2014/9/3   热度:1823
禅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古人讲的「吃亏是福」,这个话讲得非常正确,吃亏的人到天堂,不肯吃亏的人到地狱。不肯吃亏的人,现前所得到的小福报、小甜头,享受的时间很短。吃亏的人现在很苦,受苦的时间不长,将来到天堂享福的时间长。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禅文化的当代意义
《禅文化的当代意义》一文从分析佛教传入中国入手,介绍了禅宗与佛教的渊源,禅宗花开五叶的风光,禅宗异于其他教派的主要特征以及禅宗不同派系的禅法,指出禅宗作为最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佛教分支,非但没有衰弱,在当今社会反而兴起了一股禅宗热,对当代的文化、经济、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围绕着禅宗又形成了千姿百态、内涵丰富的禅文化。
禅宗对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更为突出。“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诗禅的相互渗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和提高。禅文化在历史上的表现形式很多,本文还指出了茶禅一味的历史形成过程,以及禅画等文学艺术形式里流露出的对禅的思考。
在现代,为什么禅文化还会如此盛行呢?近代社会科技发达,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但也因此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导致人类对生命价值的混淆,人文道德的没落,心灵的空虚。人们更渴望一副清凉剂,安抚浮躁的心,找到灵魂深处的宁静,这从当代世界的“禅文化热”里可窥见一斑。本文剖析了禅文化在当代盛行的根源,指出人们是想在丰裕的物质满足之后获得些许心灵的宁静。
禅文化在当代的表现形式很多,有生活禅、安祥禅、现代禅等,禅与企业管理之间也有着密切融合。诗禅相融是中国当代诗歌开阔自身境界、汲取传统资源的一条路径。在许多现代营业场所里,也时不时会窥见禅文化的痕迹。
那么,禅与人生的关系是什么,让人们如此投入?善待生活、淡泊名利、直面生死、坦处逆境、对终极关怀的体悟,都是禅文化给予现代人的精神食粮。此外,从禅宗哲学的开悟论,可以看到禅文化对提示现代人重现本心的方法论的意义。从禅宗哲学境界论,也可以领略到禅文化对人的生命感悟的提升。
说到底,禅文化的当代意义是什么?一是禅文化对生命个体的意义。它包括有益于现代人身体的健康、意识的空灵、心灵的独立、社会身份的平等、终极关怀的体悟。二是禅文化对社会生活的意义,禅文化稳定了社会生活、禅文化沉着了人生、禅文化对宗教的发展有推动作用、禅文化锤炼了人们的思维方法,丰富了人们的思想。
在对禅文化的内容、形式、渊源、本质、根源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证后,我们也不可避免地看到禅文化对人生的消极作用。毕竟,禅文化只是社会思想的一个分支,它不是社会的主流文化,我们所要做的,是用辩证的、批判的思维正确对待禅文化,并由此引发我们对禅文化的思考:禅文化以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有什么问题应该回避,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世界观来正确对待禅文化。
目录
引言
一、 禅宗禅文化概述
(一)禅宗概述
(二)禅文化概述
二、历史上禅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旧体的禅意诗歌
(二)茶禅一味
(三)禅画等文学艺术形式里流露出的对禅的思考
三、禅文化在当代
(一)禅文化热
(二)禅文化的当代阐释
(三)禅文化在当代盛行的根源
(四)禅与人生
四、禅文化的哲学根源
五、〖ZK(〗禅文化的当代意义
(一)禅文化对生命个体的意义
(二)禅文化对社会生活的意义
六、禅文化对人生的消极作用
(一)烦恼妄念增盛
(二)厌世及难以入世
(三)情绪过激与心理变态
(四)“魔事”与境界光影的错认
(五)产生消极避世思想
七、对禅文化的思考
引 言
本论文剖析了禅文化与佛教的继承关系,剖析了禅文化的本质与渊源、哲学根源、哲学特征,指出了禅文化的现实意义,本文对研究国内禅文化及其现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本文力图指导现代人用正确的方法对待禅文化,用马克思主义主的观点正确、辩证地、历史地、唯物地剖析禅文化。禅文化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有一定的补充作用,禅文化对稳定社会生活、沉着人生、推动宗教的发展、提升人们的思维方法有一定积极意义。可是,禅文化毕竟只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它的佛教根源使它不可避免地对生命个体产生消极避世的思想,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相违背。面对禅文化,现代人不能把禅当作生活中的全部,不要全盘肯定,可也不要一概否定,要辩证对待禅文化。诚如此,就可望在现实生活中摆正禅文化的位置,这是本文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对国内目前禅文化研究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对研究禅文化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目前国内对禅文化的定义、禅宗思想史、禅宗的语言、禅宗与诗歌等方向都有了大量的著述与理论。但尚无全面地、系统地对禅文化的当代意义的论述,本文虽略显稚嫩,但做了大量探索工作,努力形成完整的体系,力争用辩证的方法剖析禅文化的当代意义,丰富了对禅文化的研究,是禅文化对现代人影响的一次总结。
国内目前对禅文化的研究已经有了许多成就,黄夏年的《禅宗研究一百年》,则对中国古代、近代、二十世纪以来学者对禅宗的研究做了系统整理,指出了不同时期禅宗研究的特点、原因、取得的成就、存在的缺陷,非常有文献性。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言生先生,吴言生的研究成果尤其卓越,他的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代表着目前国内禅文化研究的一定高度。
本论文旨在指导现代人如何正确对待禅文化的当代意义,既不能照单全收,又不能一棒子打死,并由此引发对禅文化的思考,禅文化以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取禅文化之益,禅文化有什么样的益?弃禅文化之弊,禅文化有什么样的弊?这是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禅文化的当代意义
佛教,曾经在中国一度兴盛,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流派,禅宗就是其中著名的一支,自隋唐至今,佛教的许多派别已经记衰落,甚至没有了痕迹,而禅宗作为最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分支,非但没有衰弱,在当今社会里反而兴起了一股禅宗热,对社会文化、经济、思想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围绕着对禅的研究,又形成了面貌各异、千姿百态、内涵丰富的禅文化,对社会生活、经济管理、文字艺术等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禅宗禅文化概述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不同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八个主要派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不同的派别有了不同的命运,尤其不可忽视的是禅宗,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更多更新的内容,有了蓬勃的本土特色,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禅宗以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宗旨,在社会各阶层中广泛流传,并由于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参禅、悟禅,又衍发出形形色色的禅文化。
(一)禅宗概述
1.禅宗的形成。在佛教逐步走向“世间化”的过程中,经过各个佛教宗派之间的互相比较和汇通融合,经中国僧人改革创新,把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禅宗。
(1)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三世纪被定为印度国教,并开始向国外传播。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广泛传播和深入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的过程中,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和社会习俗逐渐密切结合,演变为中国民族的宗教。隋唐时期富有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的形成,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过程的基本结束,从此进入中国佛教的持续发展时期。
佛教在中国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流行的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在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到了宋代,可以说佛教已经彻底完成了中国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其显著的特点就是:那些不适应中国国情的宗派,逐渐衰微。例如玄奘大师所创的唯识法相宗,虽然理论基础严谨、精密,但因基本是印度佛学说教的继承,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没有密切的契合点,几传之后就逐渐衰微,在诸宗派中寿命最短暂。又如三论宗,因其主张实际就是古印度龙树、提婆大乘佛教中观学说的继承,在中国并没有新的创造,所以该派至唐时亦趋衰微。
经过了唐武宗的“会昌法难”及五代时周世宗对佛教的限制、整顿,又遭受了农民起义、军阀混战的时代大变化,中国佛教发展到宋代,与隋唐已有很大不同。主要有三点:第一,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儒、道之学的融合更加紧密;第二,佛教内部的各宗也互相融合,如禅宗和净土宗,禅宗和华严宗,禅宗和天台宗等;第三,佛教逐步走向“世间化”,佛法入世。经过各个佛教宗派之间的互相比较和汇通融合,那些由印度传入,经中国僧人改革创新,把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之后创建的佛教宗派,有着较强的生命力。最突出的自然莫过于禅宗了。
(2)禅宗的形成过程。世尊于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请佛说法。世尊拈花,不说一字,一时百万人天,悉皆罔测,独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汝摩诃迦叶。”这段美丽动感的神话传说,从宋代流传开来,后世好古者遂以此为禅宗的源头。①
禅便在拈花微笑之间产生了,据传,这就是印度禅学的源头。印度禅学在迦叶之后传了二十七代,迦叶为西天禅宗始姐,其后次第相承而至菩提达摩,达摩是第二十八代祖,也是印度禅的最后一祖。印度禅宗传入我国是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七年(公元526年),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传人菩提达摩从遥远的异域来到中国弘扬禅宗,是中国禅宗的初祖。禅宗起源于印度,兴盛发达于中国。中土以菩提达摩为初祖,传承到惠能,共计六代。
2.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菩提达摩来到中国以后,发现中国佛徒多从文字入手,讲经法师也多是依文解义,死啃经文,不能深刻领会佛经的精髓,文字反而成为发现佛性的障碍;因而达摩祖师独创一派、别具一格:“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佛陀逝世后一千六百余年中,印度佛教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经过分化、发展和衰败的过程,最后消灭于公元十二世纪时代。印度今天的佛教是公元十九世纪后期才由斯里兰卡重新传入的。
达摩对学人的要求非常严格。二祖慧可学法的过程中,有这样一段传说:达摩示慧可云:‘不可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来求无上大法。欲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求得无上大法,痴心妄想而已!’(意:要想求真佛,不能用小德性、小智慧求证至高无上的大法,这是痴心妄想而已。)当时大雪纷飞,慧可呆立天井中向达摩求法,已经积雪没踝、奇寒彻骨了。他听到达摩如此开示,不禁心情激动、热血沸腾,他砍断了自己的手臂,向达摩表明自己一心求法的信念。达摩传慧可为二祖,慧可传僧璨为三祖,僧璨传道信为四祖,道信传宏忍为五祖。
公元八世纪左右,五祖晚年,欲传衣钵。当时他比较满意的弟子是神秀,神秀作偈明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把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和明镜台[菩提即觉悟和智慧的意思],把外部宏观世界的烦恼、干扰比做经常蒙落的“尘埃”。意思是说想成就佛道,获得彻底的觉悟,就必须经常地克服来自外界的诱惑干扰,苦修渐进,即从传统的“戒、定、慧”入手,慢慢修持,逐渐成佛。后人将神秀的这种思想称为“渐悟”)”弘忍认为这个偈子还见不到本性,所以没有把衣钵传给他。慧能做了一首偈:“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菩提不是树,也不存在明镜台,你所说的这些在尘世中都是空的,既然空,尘埃又何从沾惹呢?)”五祖认为此偈已经悟到了达到佛的方法,所以把衣钵传给了慧能。
六祖慧能首创顿悟论,终成中国禅宗一代风云人物。
至此,禅宗分为南北两宗,北宗神秀(约606-706)一派主张渐修,盛极一时但不久便衰歇;南宗慧能(638-713)主张顿悟,弘传甚盛,禅师辈出,在此三、四百年中又分为五家七派,成为中国流传最广的宗派。
慧能的弟子中有南岳怀让(667-744)和青原行思(?-740)两大支系,由这两大支系又分成五宗七派。从南岳先分出一派沩仰宗,又分临济宗。青原行思一系分出三派: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由两系分为五宗,以后又从临济宗分出黄龙、杨岐两派,统称七派,都曾兴盛一时。后来只有临济、曹洞两派流传不绝,临济宗更是兴旺。近代所有的禅宗子孙,都是临济、曹洞两家后代。正应验了“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预言。
3.禅宗各宗的区别。禅宗五宗之间有共同点,也有区别。这五宗继承的都是禅宗法脉,“见性成佛”是它们共同的宗旨,他们都修持顿悟成佛、明心见性的法门。为什么要分为五家宗派呢?这五家宗派的祖师们接引学人的门庭施设各有不同,表现禅宗宗旨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每一位禅师在领悟这个宗旨的时候,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接近了禅,发现了禅,受用了禅,所以才有不同宗派的成立。
曹洞宗的宗风是敲唱为用,曹洞宗提出了偏和正这样一个表达事理的哲学概念。偏就是事,正就是理。以偏和正的概念,然后形成有偏中正、正中偏等区分,说明在表达禅宗的宗旨上,事和理应该如何全面把握。
临济宗的宗风是互换为机,临济宗提出四宾主。宾就是事,主就是理。宾就是学人,主就是老师。往往在接引的过程当中,位置可能会互换。宾中宾,说明学生和老师都不怎么样,都在事上打圈子,没有透过事来显示理。主中主,说明接引的人和被接引的人都具有比较高的层次。这就是临济宗接引人的特点。
云门宗的宗风是函盖截流,云门宗有三句话,叫云门三句。第一句是函盖乾坤,第二句是截断众流,第三句是随波逐浪。函盖乾坤是理,截断众流是事,随波逐浪是事理的具体运用。因为函盖乾坤是一个规律性的东西,整体来说它就是理。截断众流,就好像流水一样,你把它一节一节截断了,就有一个截断面,截断面就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所以说它是事。随波逐浪,是根据学人的程度,给他以理上的指示。
沩仰宗的宗风是方圆默契。方就是事,圆就是理。理中有事、事中有理、事理圆融。方圆默契就是要使老师和学人在接引过程中,真正在事理上对于宗旨达到一种默契。
法眼宗的宗风是一切现成。就是说事物之间的事和理是不需要人们特意去安排,事理圆融是一个客观的规律,它本来就如此,它就是一个法尔如此的东西。法就住在法位上,它就是本来现成的。
禅宗的每一个宗派都形成了一套该派传递思想、领悟精义的方法与体系,据此不同,形成了各派独特的特征。
4.禅宗的主要特征。禅宗的玄学化的禅法思想和传法模式、教团的组织形式和清规、对其它宗派理论的融摄、对儒道二教思想的认同和吸收、对士大夫阶层价值观念的适应和对他们的亲近等等,都从整体上对中国汉语系佛教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明代以后,禅宗在已经演变为融合型的汉语系佛教中占据了主体的地位。
(1)自称教外别传,以心传心。禅宗没有系统的宗教理论,禅宗标榜自己上承佛祖,唯传“佛心”。神会说:“六代祖师,以心传心,离文字故”②;黄檗希运说:“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在言说”③。《云门语录》卷上除有“以心传心”之外,还有“教外别传”的语句。法眼文益在《宗门十规论》中说:“祖师西来,非有法可传……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④强调“不立文字”和“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法门释迦牟尼传于迦叶,这个法门直接表示佛性体用。使众生不由文字而直接悟到真如本体,释迦牟尼示禅者用这个引导众生顿悟悟禅,直超佛地),不提倡读经和著书立说,这样便与诸宗划清界限。
然而禅宗绝不是主张彻底废弃经典。早期禅宗曾提倡读《楞伽经》和《金刚般若经》,很多禅师对《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和《中论》等十分熟悉,在说法中经常引用。他们解释这样做是为了“藉教悟宗”,而不是一味读经,迷信和执著于文字。
(2)强调自修自悟,自成佛道。禅宗主张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这个佛性就是自己的真心,所以人人都有可能成佛,要彻悟佛法的真谛,达到佛的境界,不需外求,只须挖掘到人的本心即可。北宗的修持方法是坐禅渐修,靠自己的毅力,收敛心性,节制各种欲望,经常“拂拭”外界事物落在身心上的尘埃——烦恼苦难,这样才能净化自己,大彻大悟,成就佛性,北宗的主要经典是《楞伽经》和《起信论》。
而在南宗(慧能一派)看来,人的身心天生就是清静的,所以众生能否成佛,用不着向外求助别的方法,用不着靠长期的苦行、持戒和禅定等方式来收敛心性,关键是“自性”的迷与悟,正所谓“本性迷住,佛就成了众生;本性觉悟,众性就成了佛。”南宗提倡不拘形式重在修心修身的顿悟之法,只要行住坐卧能排除各种妄念,收敛心性就能“明心见性”,就能自我解脱,就能顿时觉悟。所以南禅宗反对坐禅。其主要经典是《金刚经》和《六祖坛经》。
当然,无论是南宗的“顿悟”还是北宗的“渐悟”,两者殊途同归。他们最终的目标都是要达到梵我合一,心物同一,万象同一。最终使人对所有事物的区别界限全部消失,处于一种无知、无虑、无求、无怨的无意识状态,而这种境界是人整体性的直觉体验,是无法用语言和理智传达表现的。
南禅宗的形成,为佛教的中国化、大众化提供了生机。它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的修持方法是对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一次重大改革。在所有的中国佛教派中以禅宗的影响最大。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年间开展灭佛运动,几乎将所有的佛像经书破坏烧毁,其它宗派基本上消声匿迹,归于衰亡。只有禅宗尚能维持发展。至今,我国的寺院十之八九是禅宗寺院,所以人们经常把寺院称作某某禅寺。
(3)主张定慧不二,佛道不离生活日用。禅宗提倡“无念为宗”,“于念而不念”,要人取消对任何事物的好恶、取舍等观念,做到自然无为,将修行置于日常生活之中。按照这种禅法,马祖说:“道不用修”,“平常心是道”⑤;庞蕴居士偈:“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⑥;义玄说:“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⑦;云门文偃批评门下参禅者说:“见人道着祖师意,便问超佛越祖之谈,便问个出三界。尔把将三界来,有什么见闻觉知隔碍着尔?有什么声色法与汝可了?……除却著衣吃饭,屙屎送尿,更有什么事?无端起得如许多般妄想作什么!”⑧
从禅者的眼中看来,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刻刻无一不与禅有关,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禅的修炼,禅的真义距离人并不遥远,只要你心中时时念着禅,你就能更近一步地接近禅的至高境界,吃饭饮食、行走坐卧都可以发掘出禅意来。
(4)因机施教,所谓“门庭施设”。禅宗重视因材施教,除正面传法外,还借助手势、动作,乃至棒打、吆喝等做法提示弟子。唐末五代形成禅门五宗,各宗在禅法上并没有重大差别,但在教诲指导弟子的方法上有所不同,各有所谓“门庭施设”,不同的宗派有不同的教导方法,这也是禅宗各派别之间的重大区别。
然而越到后来,由于一些禅僧离开禅宗的本来宗旨,片面强调不用语言文字,盛行模仿乃至效颦的形式主义,动辄对弟子棒喝交驰,拳脚相加,致使丛林禅风出现某种庸俗和败落的倾向。
(二)禅文化概述
因为禅宗的不拘形式,活泼自由,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参禅的很多,围绕着禅宗各种主要思想,形成了世人对于禅的各种感悟,从而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文学、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各种推广禅、以禅心指导的文化现象,形成了一种别开生面的禅文化。也正是由于知识分子的参与,“禅文化”的诗文书画以其意境幽长、饶有异趣而越发普及世间。
禅宗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生活的融和越来越多,禅的意趣越来越遍布世间,关于禅,人们对它也有越来越丰富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人们阐发开了博大精深的禅文化。
对“禅”有多义理解,禅,乃‘禅那’之略称。梵语DHYANA,义为“静虑”“思维修”,宁静散乱之心,而起契理思虑也。
(1)禅不是宗教。禅是一种修行方法,禅宗是一个佛教宗派。禅不是宗教,并且与一切宗教的本质及其形式完全无关,禅(世界里)没有创世者、造物者,也没有上帝,救世主,更没有神化的佛陀;禅不需要信仰,并且认为信仰是对真理本身最大的亵渎和遮蔽。禅更扬弃和超越了千百年来婆罗门化的中国佛教的宗教迷信内容及形式。禅继承了原始佛教的智慧,含融了中国诸子百家的精蕴,形成了涵盖中印文化精华的思想体系。禅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迷信的、跳大神式的宗教,只以实证得来的智慧面对人生和宇宙的问题。
禅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超越自我、回归自我的人生境界。禅不是逻辑的思考、线性的思维。辩证的思想、立体的思维是深层思维的方法论,禅是完善和达成这种方法论的实证方法,是指示真理和智慧的金手指。禅不是语言文字、知识推理的“戏论”,而是提升直觉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禅不是神秘主义,也不是不可言说、不可实证的神奇“境界”。禅如诗一般,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可以观,可以道,可以名。禅只要如实修炼,真修实证,就能证得,从而让人领悟到生命中的一种全新境界。禅强调非理性思维,禅所讲的顿悟,即是这种非理性思维的最好证明。 (2)禅是生命的实践。禅是一种生命的体悟,是一种审美的情趣和艺术的意境。禅所开放的,并非知识、逻辑领域,而是破开内在无明而证见的真实;在禅的引导下,人才能见到生命的真实,一个具足大“心”的人。禅是一个如何完成具足大“心”的人,如何造就大写的“人”的实践“方法”。“无念”并非是空无一物的“断灭之念”。正如《坛经》所说:“无者无妄念,念者念真如”引申之意:“一念不生全体现”。是说,心中不起任何妄念,则智慧宛然,如同一面明镜,不惹一粒尘埃,则光明灿然。“无心”即同“无念”:无妄念之心才会有智慧之心。即“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⑨在这种定义下的“无心”,才是真正圆明通澈的“心”,才是真正的“心”,才是真正的一念不生,最纯最净,最无阻隔和挂碍的“无心”。这种“无心”才是真正创造者的“心”,真正归零的“心”,最具中道的“心”。
把对禅的领悟贯彻到生命的过程中,引导人们对生命有更深的体会,更加接近生命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安宁,人们快乐。
(3)禅是智慧。禅是一组诠释生命真谛的智慧,禅所构筑的精湛圆妙的体系,融贯了印度和中国思想文化的精华,放出空前的异彩。
所谓“拈花微笑”,“不立文字”等宗旨,让人们看见生命的真谛和妙趣,从此遍及到一花一叶之中。没有世界之前,早有此禅意了,世界变化了,甚至变得更坏了,而禅意不改,禅还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众生,淡淡微笑-这正是中国禅宗祖师带来的向真如的宣示和超越自我的启蒙。不需要皓首穷经的义理辩解,不需要钟鼎庙堂的祈福加持,人们就可亲切、直率地触及到真如自性跳动的脉搏,“明心见性”已不再是那么遥远而生疏。
一股清新自在、充满机趣活泼的生命之泉,自深厚的中国大地中漾溢迸出,就此滋润灌溉了大江南北和山泽野地。
二、历史上禅文化的表现形式
禅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与语言历史结合而有禅话、禅史、语录、灯录;与文学艺术结合而有禅文、禅诗、禅乐、禅画;与建筑工艺结合而有禅寺、禅塔、禅室、禅具;与学术思想结合而有禅理、禅学、禅道、禅风。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不能一一论及,本文将着重从以下几个角度重点论述。
(一)旧体的禅意诗歌。禅宗对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非常突出。“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诗禅的相互渗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1.禅诗的形成。禅宗认为,只对佛教经典作文字上的研读,单靠学习书本上的佛教理论是修不成佛的。佛性是不可说的。一切文字语言理论说教都是日常的世俗的智慧,是人们用理性思维获得的一般知识。人们常用的逻辑性思维,不可能体认佛性,得到真正的智慧,佛智怎样才能修得呢?要靠实修,“靠内证”,靠内心的体验和证悟,也就是要靠自觉体认,从思维方式看就是直觉思维、直觉体语,妙悟。因此,作为方便手段,作为指月之指,作为启悟学人的工具,禅宗借用了大量的形象化的比喻、象征等,这样,诗歌语言形式便得到了禅宗的青睐。
临济宗禅人中当数临济与凤林的问答为典型:到凤林。林曰:“有事相借问,得么?”师曰:“何得剜肉作疮。”林曰:“海月澄无影,游鱼独自迷。”师曰:“海月既无影,游鱼何得迷?”林曰:“观风知浪起,玩水野帆飘。”师曰:“孤蟾独耀江山静,长啸一声天地秋。”林曰:“任张三寸挥天地,一句临机试道看?”师曰:“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林便休。师乃有颂曰:“大道绝同,任向西东。石火莫及,电光罔通。”⑩
禅宗诗歌的象征体系核心范畴之一是本体与作用。在这组对答中,凤林以“事”发难,象征作用;临济对以不得剜肉作疮,比喻本体圆满自足,任何言句都是对其完整性的破坏。凤林以月象征本体或自性,明月晶莹圆亮,象征般若智慧本体,没有任何烦恼的影子。但水底的游鱼却偏偏迷失,象征人们执幻为实,认假成真,在空明的境界里迷失了自己。临济把断封疆:海月既无影,游鱼不会迷。所谓迷失,不过是自心的分别而已。凤林继续设下陷阱:自性虽无形象,但毕竟要通过作用、物象来反映,犹如风生浪起,水荡船飘,这是要将临济往由现象体认本体的知见方向去引。临济心中了然,昂然不顾,谓彻悟之时,心镜如朗月高悬,山河澄明渊静。长啸一声,天地萧瑟。刊落繁华,俯仰自得于了悟的空明之境。B1
师大量运用诗歌语言作为启悟方式,诗歌语言于是充斥于禅宗语录中,而使禅宗成为了诗歌王国。
2.名诗人的推波助澜。诗化的禅宗很快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得到诗人的喜爱,使禅宗几乎成为文人士大夫的佛教宗派。禅宗重顿悟,禅宗不重坐禅,主张平常心是道,主张随缘任运,禅宗不断创造种种新奇独特的简单明快的修行方法,也都投合文人士大夫的所好,加快文人、诗人和禅宗的结缘。诗禅渗透而且互相促进,对诗的影响之大也就可以想见了。
杜甫、李白、王维、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韩愈、李商隐、姚合、许浑、郑谷、温庭筠、司空图、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李贽、袁宏道、黄宗羲、王夫之、等等,都是禅宗的倾心者。这些文人诗人也写了大量的禅诗。以唐代诗人为例,在他们的诗中禅诗的数量占有极大比重。如,王维的诗总数约300多首,其中禅诗多达170多首,一半以上。孟浩然诗约267首,禅诗有90多首,占1/3,韦应物写诗600多首,禅诗有100多首,占1/6。柳宗元写诗103首,禅诗有20多首。这当然是了不起的贡献和建树。“(禅诗)不但许多位僧人写,许多崇佛的文人,包括许多名诗人也写,据粗略估计,其数量达3万首之多,是我国许多古代诗歌遗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优秀禅诗至今仍有不朽的魅力。”(12)
3.禅诗的内容。从内容看,禅诗多表现诗人鄙薄功名利禄、纯净无邪的心胸和淡泊宁静自在无碍的心境,营造出超尘脱俗的高品味、高境界,这是禅宗对中国古代诗歌产生的又一深刻影响。
晋史宗的《咏怀诗》:“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未若清虚者,带索披玄裘。浮游一世间,泛若不系舟。方当毕尘虑,栖志老山丘。”没有贪欲没有所求因而无愁无忧。清虚自守,腾腾任运,万虑俱忘,悠然自适,何等纯净的境界。写出了禅者清虚自守、腾腾任运、万虑俱忘、悠然自适的修道生涯。又如贯休《野居偶作》:“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高淡清虑就是修道之家,何必一定要占住好的烟霞。无心于求道反而能自然得道,有意修禅却难以到达。风吹动好花花片纷纷飘落,石阶横挡流水五琴倾斜,但求此情此境能总是如此,谁去羡慕那前程如此广大无涯。)(13)现出高淡清虚、无虑无思、毫无执着、自然得道、悠然自适于山野、不求俗世前程的情怀,这里透露出了诗人对宁静禅意的追求。亦是禅宗主张的无虑无思、不落阶级、自然合道的旨意。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忙于名利追求,陷入烦累忙乱奔竞纷争的漩涡,人们已经失去了淡泊的心怀,高洁境界的禅诗如春风雨露滋润净化人的心灵,这是这类诗在今天依然有其重大价值具有感人魅力的原因所在。
看一看李商隐诗中超越痛苦的禅学观照。生活在禅风大炽的晚唐时代,他交往得最多的佛徒是禅宗僧侣,他超越痛苦的途径也是禅宗的观照,即不二法门。“不二”,亦称“无二”、“离两边”,指对一切现象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法门”指入道的门径。禅宗将超越一切差别境界的不二法门,作为处世态度和禅悟的极则。李商隐通过不二法门的禅学观照,超越了时空、顺逆、圆缺、得失、物我、色空等相对的二元观念,表现了大小相即相容、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凝聚于当下,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时空观念;圆缺一如、当体即空的情感内省模式;以及泯除物我、忘怀顺逆、把握现境、随缘自适的审美襟怀。李商隐《北青萝》有“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的泯灭爱憎、心境澄明的超悟之境。“禅定观照中的另一种感受是小大相即,破除分别。李商隐《题僧壁》“大去便应欺粟颗,小来兼可隐针锋”,便表现了芥子纳须弥的禅观。“小时正大,芥子纳于须弥;大时正小,海水纳于毛孔。”《维摩经·不可思议品》大小相即的空间观念有助于破除大小相对的分别相,从而获得精神的澄明解脱。”(14)吴言生这样评论他。
4.意境诗。禅宗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深刻影响和重大建树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创造了高质量上乘的意境诗。
诗中情景交融,情借景表现,景语就是情语,景语物色带情,这样就有言外之意,就有了意境。这样的意境诗在唐代很多,也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交融结合。李白许多名诗就多是这类意境诗。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最突出的代表就是王维的一大批山水景物诗。他的辋川集组诗就是这类最杰出的诗。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B15 在对客观山水的描述中,让人体会出生命里的一种幽幽禅意,引导人体会到生命中的安宁之美,从而放下尘世的挂碍,悟得人生的真谛。
用禅心、禅眼来观照,平素普普通通的景物,也有了无限的意味,让人们更多地领悟到繁闹生活背后的滋味,在无穷的意蕴中体会宇宙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奥妙。意境诗中许多景色、意境的描写,都是用自然声色表现佛性的无所不在,即目击道存,触目皆是菩提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