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杀放生”的伦理普世教育
2014/9/3   热度:372
佛教“戒杀放生”的伦理普世教育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一生,八苦里不知道转了多少圈,出不来,全是业力变现出来的,我们有不善的念头、行为造成的。我们念头转过来,不要想别人的不善,想别人的善;不想别人的过,想别人的好处,那个心情马上就转过来。业由心造,果一定是自己去尝,千万不能怪别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人们在五浊恶世中被世间名利和五欲所染,失去了人们本有的善良和友爱。为了名利和五欲的享受互相残杀、互相猜忌、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如此弱肉强食的景象处处可见,使人们变得父子反目成仇,兄弟骨肉相残也见而不怪。由此向大而言扩张成为世界性人类战争悲剧,也由此导致了自然界毁坏给人类带来的重大自然灾害,使得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在这些千千万万的灾难中虽然说有不少是天灾,但却有更多的是人祸,由于人为才导致了自然灾害,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也是目前国际社会最关注的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去了解和研究人们的“心灵”问题,也就是思想认识理论。由于人们对个人利益的重视而忽视了带给社会的灾难,这也是人们“自我”意识的作怪。只有打破这种自私的“自我”意识,把自己看作是社会组成部分的一份,那破坏他人利益也就是破坏自己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人们关心社会、建设社会,使得我们共同生存的社会更加完美。
在佛教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认为世界之所以变得战争不断,天灾人祸变得越来越多主要是由于众生杀业太重。今天你了他,明天他又杀了你,这样冤冤相报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大家本来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和平环境,一时间变成战火绵绵的杀;本来一片祥和、平静的家园,一夜间变成屠杀生灵的屠宰场。佛教讲“欲知世间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意思是说世间之所以有战争,就是人们平时杀生太多,众生共同的杀业所感。因此,佛教主张“戒杀放生”的慈悲精神。如《戒杀放生文》云:
盖闻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是故逢擒则奔,虱犹知避死;将雨而徙,蝼蚁尚且贪生。何乃网于山,罟于渊,多方掩取;曲而钩,直而矢,百计搜罗?使其胆落魂飞,母离子散,或囚笼槛,则如处囹圄;或被刀砧,则同临剐戮。怜儿之鹿,舐疮痕而寸断柔肠;畏死之猿,望弓影而双垂悲泪。恃我强而凌彼弱,理恐非宜;食他肉而补己身,心将安忍?[7]
由此段文说明了生命的珍贵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宜。所以佛教的伦理思想教育人们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我们不要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强加予他人。养成慈悲助人为乐和爱护动物生灵的道德品质,使我们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加祥和、和平和平等。
在当今社会人们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自己的物质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餐桌的食物更加应有尽有。俗话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凡是有生命的人们无有不吃的。更加残忍的是有的动物专用来“活吃”,吃的方滚动也是花样繁多。这样一来一些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和国家的珍稀动物,已经在我们的世界上绝种,人们只能从动物园或历史书本上看到,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最大的悲哀。如《戒杀放生文》所说:“一举箸则万钱,一染指则千命”人们为了自己餐郎系母挥卸焙λ松斐傻厍蛏系纳テ胶猓沟没肪潮涞靡苍嚼丛蕉窳樱灾劣谥种旨膊《鹧现匚:α巳嗣堑纳踩U庖磺泄楦裕允侨嗣亲宰髯允堋⒆允称涔悄茉傅盟税氲悖磺薪允侵谏惨邓小K栽诜鸾痰穆桌淼赖鹿凵隙裕故澜绾推焦泊Α⑷嗣巧硖灏部怠傩瞻簿永忠担蔷褪紫纫岢敖渖狈派钡穆桌淼赖滤枷搿H纭洞笾嵌嚷邸分兴瞪鄙哂惺肿镆担?/FONT>
一者、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者、众生憎恶眼不喜见;三者、常怀恶念思惟恶事;四者、众生畏之如见蛇虎;五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六者、常有恶梦;七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八者、种短命业因缘;九者、身坏命终堕泥梨中;十者、若出为人常当短命。
由此足可以说明杀生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态平衡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我们应当大力倡导佛教的“戒杀放生”之伦理道思想。
如果我们能够“不杀生”者,不仅对于修行者有很大利益,就是对于一般世俗之人的身心健康也是有很大利益。如《戒杀放生文》中所列事例:
“一活蚁也,沙弥易短命为长年,书生易卑名为上第。一放龟也,毛宝以临危而脱难,孔愉以微职而封侯。屈师纵鲤于元村,寿增一纪;随侯济蛇于齐野,珠报千金。拯已溺之蝇,酒匠之死刑免矣;舍将烹之鳖,厨婢之笃疾瘳焉。贸死命于屠家,张提刑魂超天界,易余生于钓艇,李景文毒解丹砂。孙良嗣解矰缴之危,卜葬而羽虫交助;潘县令设江湖之禁,去任而水族悲号。信老免愚民之牲,祥符甘雨;曹溪守猎人之网,道播神州。雀解衔环报恩,狐能临井授术。乃至残躯得命,垂白壁而闻经;难地求生,现黄衣而入梦。”
《戒杀放生文》中所举事例只是自古以来“戒杀”所得之功德的部分而已。从以上事例可以说明了“戒杀”不仅只是为了修行者而言,而是对于所有人类都是有很大利益。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最注重对生灵的护持,古人从小教育子女要有慈善、仁爱之心,“孟母三迁”的故事成为传统美德的佳话。从而说明,佛教的这种“戒杀放生”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于我们人类今天战争不断,社会极不安定的社会现象而言。为了促进人们共同关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平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