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四 再谈心识和业力


2014/9/4    热度:1464   

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四 再谈心识和业力

 

  星期二上午

  四、再谈心识和业力

  一个行动虽然过去了,却仍然有其影响力。

  所以,行动的谢减,是会产生结果的。

  问答

  问:被鄙视得丧失自我价值感的人,似乎可以从治疗、支持团体和自我肯定训练中获得自我认同。这些建立自我价值的治疗方式,即使本意在培养信心和快乐,会反而增加无明和苦吗?个人需要整合和力量,如何与无我的修行原则取得协调呢?在我们的修行中,如何避免得意忘形所产生的骄傲?如何不因自我解体而沮丧呢?

  答:这个问题来自没有充分了解“自我在世俗谛上是确实存在的”。高昂的态度有两种:第一种是有合理基础的信心,这是勇气,绝对是必要的。第二种是建立在错误观念之上的傲慢,这是傲气。然而,修行人如果脚踏实地,又能经验到修行的功德,就值得高兴骄傲了。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提到两种高昂的态度,一种是思维难行能行,这是意志力,不是骄傲,与谦卑的态度不违背。比如,《修心八偈》的第二偈就说:

  此论未宣昔所无,

  诗韵吾亦不善巧;

  是故未敢言利他,

  为修自心撰此论。

  骄傲和勇气的思想模式完全不同。

  自我的解体之所以会造成沮丧,可能是因为无法确立世俗谛的实我。然而对空性稍有了了解之后,对于我的感觉就会全然改观。我们总是认为我是坚固的、真正独立的、很有力的。这种感觉冰释了,同时知道“我”只不过是在累积业力和造业罢了。这种对自我的认知,绝非沮丧的原因。

  如果你无法接受我和业力因果只是名言假立,最好是肯定缘起论而放弃无我论。了解无我确实有不同的程度,佛陀极尽善巧,为暂时不能了解细品无我论的弟子,开示许多粗浅的无我论。佛陀并非一开始就宣说最精细的无我论,如果弟子听不懂教法,就前功尽弃了。你必须根据自己的程度,逐步前进。在空和缘起之间,你应该把缘起看得比空重要。

  问:昨天您说有些知识的对象,比如“信入比量”是无法透过平常研究来理解的。如何判断以分析法寻求的我,并非真实存在,只是无法以平常分析来发现而已。可能是因为太微细了吗?

  答:昨天我们讨论到三种比量:事势比量、极成比量、信入比量。若想了解这三种比量,必先明白三种理解的对象:显相、半隐相、隐相。显相不需要逻辑证据,比如这个房间墙壁的颜色,可以直接认知:但半隐相须藉推理的力量,才能了解,比如空性就是半隐相,可藉合理的分析来了解。然而,我或自我就是属于显相。比如,当你想“我会热”或“我病了”,并不需要使用合理的分析,来推论我的存在,因此我是显相。

  把理解的对象分成三类,是属于世俗的有效认知。因为当我们以推理来分析胜义谛时,就找不到我,而且其他一切万法也都找不到。空性也找不到。这与分析的对象是显相、半隐相或隐相无关,却与分析的模式有关:某个对象是否究竟有?是否实有?是否自性有?

  至于隐相,则是指特定行为及其真正果报的极微细呈现。隐相如何了解呢?这时我们须依赖另一个第三因素。比如,这个房间内的人是显相,不需要依赖任何推理来了解他们的存在。然而,如果我们想知道墙外是否有人,我们必须寻找有人在墙外的迹象,好比是否有人在说话,或是否有人在移动。除非有人在墙外,不然就不会有这些迹象。再者,如果我们想知道这个房间东墙外是否有花长出来,我们是无法从这里知道的。因此,我们必须依赖看过是否有花的人来说明。如果想依赖某人的话,就必须查明那个人会不会说谎,或者那个人现在是否有说谎的必要。做过这些分析之后,如果我们肯定那个人不会说谎,讲的是真话,则那个人针对这件事所说的话就可靠了。经过这一番检验,我们可以结论:有关这个主题,那个人的话有效,因此我们可以相信他。

  我们必须检验那个人的话是否可信。如果昨天他说墙外有花,今天却说没有,两种说法就互相矛盾了。同样情形,某一个特定行为的真正后果,属于微细的呈现,不能透过一般推理就可决定,必须仰赖经过这些事实的人。因此,我们必须检验那个人对于这些事是否有说谎的理由,他对于这个主题的说法,前后是否有明显的矛盾。通过这些检查,就可以决定那个人对这个主题所说的话是否可靠。比如,有关我们的生日和出生地等问题,不是从推理可以得知,必须仰赖母亲的话:根据她的话,我们才能说我们的生日是哪天,出生地是哪里。我可以先看看六十岁的人的脸,再比较我反映在镜中的脸,最后推论我还不到六十岁。我可以发现我看来不像六十岁的人,但不可能知道我的正确生日是哪年、哪月、哪日、哪时。我永远无法自己算出正确的生日时辰,必须依赖其他因素。这种必须依赖其他人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

  在三种理解对象中,显相是透过直接认知、不必依赖推论就可以明白的;半隐相必须藉助一般的逻辑推理才能了知;隐相则不能透过寻常的求证过程来了解,必须依赖别人的话,这称为“信入比量”。

  隐相无法以直接认知和一般推论来了解,必须依赖经典,但是单单高估经典的价值并不够。然而诚如前面所说的,经典本身必须透过许多分析,才能确认经典的有效性。

  在这方面,法称详细说明陈那《因明入正理论》开头“归敬颂”的内涵。法称的《释量论》注解陈那的《因明入正理论》,其第二品以确证佛经是无可否定的,来肯定佛陀是有效或可靠的人。这种过程的模式,符合四依的第一依:“依法不依人”。至于经典,有些讨论如何获得世间法的三上道,有些讨论如何从轮回中得到解脱和证得一切智智;这些称为定善。法称在《释量论》中说:

  佛说道谛无谬故,

  佛说余事亦无谬。

  由事实证明,佛对于四圣谛的教法真实不虚,因此可以推论有关定善和达成定善的方法,佛的开示也一定正确无疑。进而得知,关于其他比较隐密的主题,佛的教法真实可靠。圣提婆在《四百颂》中也说:

  佛对密义诸开示,

  若有疑虑不信者,

  应知空性甚深见,

  佛为一切智智者。

  佛陀对于不明显、隐密主题的开示,若有人产生怀疑的,应该从他对于空性的甚深开示,生起信心。透过这种分析,讨论隐密主题的佛经必然是有效的。这种分析的认知,称为“信入比量”,因此这不是立刻接受佛经,必先推理分析。

  问:睡或梦中的心识在哪里?

  答:睡眠中的五官意识作用不明显,但并非完全没有作用,比如有人抓到你时,你会醒过来。无论如何,睡眠中的五官意识变得比较微细。大体说来,意识主要住在心轮,心轮不是怦怦跳的心脏,而是心脏区域的神经或脉中心。密续说,神经中心位于身体的中央,但这些描述都只是为了禅观用,不见得就符合真正的实际位置。然而,禅修者如依这些指示来做,必定会有效果,包括产生热和停止妄想。

  意识进入受精卵的地方,正是心轮形成的地方;后来当一个人去世时,意识也从心轮离开肉体。《时轮密续》说,四明点是四种微细心的基础,而四种微细心又是四种习气所在之处:眉间轮的明点,产生清醒的状态;喉轮的明点,产生做梦的状态;心轮的明点,产生熟睡的状态;脐轮的明点,产生喜乐的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熟睡时,气和意识主要是集中在心轮;做梦时,气和意识主要是集中在喉轮。

  因此,密续行者如果想让做梦状态的明光出现,就要观想气和意识集中在梦身的心轮,藉以停止做梦,并呈现明光。因此,睡觉和心轮有关,做梦则和喉轮有关。

  问:佛教有关中阴身的教法,应从字面了解呢,或应当作隐喻?

  答:可以从字面理解。

  问:死亡的经验会因病、自杀、谋杀或老而受影响吗?

  答:因车祸等意外而死,心识分解的八个层次都会发生,但速度很快。如果死于慢性病,器官衰竭,身体变得非常虚弱,分解的过程会发生,但不清楚,而是模模糊糊的。这就是为什么身体还没有变得非常虚弱以前,临终者应修“迁识法”的原因(如果能够的话)。不过,只是在见到死亡的确定迹象,而且尝试过逆转死亡的过程却不成功之后,才可施行迁识法,否则就是自杀。

  让我们回到先前的主题。

  心王法和心所法

  意识可以分成心王法和心所法。有些学者解释:心王法分别一切万物的共相,心所法分别一切万物的别相。

  不同的佛教部派对于意识的数目,各有不同的诠释。有一个部派说只有一个意识:心识。他们的说明很妙:一只猴子在屋内,从一个窗子走到另一个窗子,屋外的人看来,好像有很多只猴子。同样情形,一个意识透过不同器官作用,看来好像有许多意识,其实只有一个。无论如何,这是极端的立场,主张太少的意识。

  另一个部派,随瑜伽行经部,主张除了标准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之外,多加两个识:种子识和染污识。他们提出种子的根本原因:在人的构成要件中,安立一个可以称之为人的主体。主张种子识的任何部派都不接受外物;所知物似乎是与能知心分离的外在实体,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所知物是在能知心的实体或本性内。

  再者,在印度学者真谛的系统中,另有第九识,称为无垢识。八个识和九个识的主张,是数目多了一点的极端,而六个识的主张在中间,既不太多也不太少。六识是五种感官意识加上心识。

  心所法

  无著的《阿毗达磨集论》提到心所法有五十一个,包括五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十一善心所、六根本烦恼心所、二十随烦恼心所、四不定心所。

  五遍行心所随一切王法生起,故名遍行,它们是:

  一、作意,令心攀缘外境。

  二、触,分别对境为可意的、不可意的、非可意非不可意的。

  三、受,包括乐、苦受、舍受。此处,受不是所感觉的对境,而是能感觉的心。

  四、想,分别对境为“这是如此如此,那是如此如此”。

  五、思,令心趋向对境。

  在五十一心所法中,只有受和想被单独提出来,列入身心五蕴之中。世亲在《阿毗达磨俱舍论》中说明这么做的理由:受(离苦得乐的企求,使我们彼此论争)和想(这是如此如此,不是那个)、(那是我的,不是你的)是各部派论争的基础。因此,受和想被单独列为五蕴中的二蕴。世亲的《阿毗达磨俱舍论》,对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有非常清晰的说明。

  下一组心所法为五别境心所,因为它们只对特定的外境生起:

  一、欲,寻求外境。

  二、胜解,确信不疑的肯定外境。

  三、念,忆持外境于心。

  四、定,心一境性。这不指甚深的禅定,只指我们目前的微小专注。

  五、慧,分析外物。

  下一组心所法为十一善心所:

  一、信。

  二、惭,因思维若以自己的观点做某种事则不适宜,故避免不做。

  三、愧,因考虑别人的想法,而不做适宜的行为。

  四、无贪,把贪当作是错误的,因此努力克制贪欲。

  五、无嗔,把嗔当作是错误的,因此努力克制嗔恨。

  六、无痴,把痴当作是错误的,因此努力克制无明。

  七、精进,努力不懈于善法。

  八、轻安,藉着发展禅定,引生身心的轻快安乐。

  九、不放逸,即内省自察,在日常修行中,这是非常重要的。

  十、行舍。

  十一、不害。

  以上十一法的体性是善,故属于善心所。

  其次,六根本烦恼心所为:

  一、贪,执着内外境界。

  二、嗔,因观察到下列九事而心生怨恨:某人已伤害自己、正伤害自己、将伤害自己;某人已伤害自己的朋友、正在伤害自己的朋友、将伤害自己的朋友;某人已帮助自己的仇敌、正帮助自己的仇敌、将帮助自己的仇敌。

  三、慢,有七种:(1)我慢,认为有一个自性存在的我;(2)慢慢,对劣于自己的人,心生骄傲;(3)过慢,对与自己同等的人,认为自己较殊胜;(4)卑慢,对实际上远胜于自己的人,认为自己仅稍劣于他,例如假装:“哦,我懂的几乎和某某人一样多。”;(5)慢过慢,对胜过自己的人,认为自己胜过对方;(6)增上慢,幻想自己有天眼通等超能力,而实际上没有;(7)邪慢,无德而自认为有德。

  四、痴,未证悟真理的心,会障碍见到诸法实相。根据无著的说法,在误认真理的心识和不知道真理的心识之间,还有一种仅是不知道真理的心识。

  五、疑,凡是疑必然为烦恼,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不必然。

  六、不正见,指知见错误的心识。因为不正见可分为五种,所以根本烦恼可细分为十种。五种不正见是:

  (1)身见,把无常的身心五蕴,认为是自性有的我和我所有。

  (2)边见,把无常的我看成是恒常不变,或认为死后无来世。前者称为常见,后者称为断见。

  (3)见取见,执着常见或断见,或执着产生此二边见的身心五蕴为殊胜。

  (4)戒禁取见,执着错误的戒律或行为(如模仿狗或其他动物的行为)或身心五蕴为殊胜。

  (5)邪见,否认确实存在的事物,或盲信不存在的事物为存在。在十不善业中,邪见只指前者,在此处的五不正见中,邪见指两者。

  这些是五不正见,加上前述五种非由见解产生的烦恼,合称十烦恼心所。若把五种烦恼性的见解合为一类,则有六种微细的根本烦恼心所。

  其次是二十种烦恼心所:

  一、忿,由嗔所引起。

  二、恨。

  三、恼。

  四、诌。

  五、嫉。

  六、悭。

  七、诳,假装自己有德,其实无德。

  八、覆,隐藏自己的过恶。

  九、骄,心生倨傲。

  十、害。

  十一、无惭,缺乏良心。

  十二、无愧,不尊重别人的意见。

  十三、昏沉,神志昏蒙,无法思维。

  十四、掉举,心散乱至贪欲的对象。

  十五、不信。

  十六、放逸。

  十七、懈怠。

  十八、失念。

  十九、不正知。

  二十、散乱。

  其次是四不定心所法。此四法之所以称为不定,是因为它们可以成就善,也可以成就恶。一、眠。睡觉之前,心如果是善,睡眠就是善;反之,心如果是恶,睡眠就是恶。

  二、悔。如果因行善而悔,此悔就是恶;反之,如果因行恶而悔,此悔就是善。

  三、寻、是一种粗想。

  四、伺,是一种细想。寻和伺都是不定心所,因为寻和伺的推求对象如果是贪嗔,它们就是恶;如果寻求对象是善,它们就是善。

  以上就是无著《阿毗达磨俱舍论》对于五十一心所法的说明;心所法不只这些,它们并未包括全部的心所法。这些心所法都有意识的性质,但因为功能不同而立名。

  意识的层次

  此外,在密续系统中,意识可依体性分为粗心和细心。五根识是粗心,八十种概念意识是细心。在八十种概念意识中,有的属于善心,有的属于恶心,而且有许多不同的微细层次。八十种概念意识是哪些?三十三种有白显心的性质,四十种有红增心的性质,七种有黑得心的性质。白显心、红增心、黑得心这三种心,加上明光心,属于最细微的心。这四心也称为四空心。

  因此,心就分为三个层次:粗心(五根识)、细心(八十概念意识)、最细心(四空心)。这种分类法是以体性粗细为基础,而不是像心所法依其功能而分类。

  以上是有关意识的讨论。主要的心识就像总统或首相,其他的心识就像秘书或部长。主要的心识本身非常老实纯净,就像是非常诚实的总统;但在次要的层次,就有许多好坏的念头,如贪、慢、诳、散乱等,它们就像内阁阁员或内阁秘书,会对主要的心诬蔑只出恶主意。既然如此,我们的责任是什么?首先,我们必须认出各种心识,然后分辨哪些是好的参谋?哪些是可用不怎么可靠的参谋?渐渐地,我们就可以从好参谋得到更多的忠告、更好的建议,更多的影响,而我们整个的心地将日趋清净。

  因此,修行人是真正的战士,不是与外界的敌人战斗,敌军是在我们的心内:贪嗔痴等,这些才是真正的敌人。一旦我们受制于这些念头,我们就会累积恶业,结果是受苦。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善心,并从事战斗,真正的战斗,以智慧为火箭,以禅定为武器——火箭发射器!徒手不能丢火箭,必须有发射器。同理,没有禅定,我们不能如法运用智慧。因此,我们既需要智慧,也需要禅定。而定慧却必须以良好的日常行为(戒)为基础。

  业

  业是如何透过烦恼力量而累积呢?简单来说,恶业是因贪嗔的力量而累积,贪嗔的根源则是痴。因为应成中观宗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佛教部派,我将以应成中观见来讨论业的问题。

  由于无始以来的业力习气,我们一直把身心五蕴看成自性有。不管什么现象产生,我们都坚持它是自性有——独立存在。身心五蕴表面上是自性有,我们就执着这种表相。

  如果一切法分为人和我,则把身心五蕴视为自性有的观念,就称为法我执。身心五蕴是被使用的对象,身心五蕴的使用者是依于身心五蕴而假名安立的“我”。因为我们把身心五蕴执着为自性有,我们也就把依于身心五蕴而假名安立的“我”执着为自性有。

  法称在《释量论》中说:

  我立则他立,

  我他生贪嗔。

  一旦感觉有坚实存在、明显、可靠的“我”,则立刻有“他”的分别,因而对“我”起贪着,对“他”起嗔恨。月称在《入中论》中说:

  次言我所则着法,

  如水车转无自在,

  缘生与悲我敬礼。

  轮回众生首先执着自性我,进一步以我执为基础,执着有自性法。因为我执和法执的力量,众生就轮回不已,好像水车不能做主地转个不停。

  因此,只要众生还未亲见法性,就会把一切法视为自性有,进而生起贪嗔,并造业。然而只要现证空性,从那时候开始,即使过去曾造恶业,也不会再造促成未来轮回的新业。因此,造轮回新业的人,都称为凡夫,从加行道的菩萨以下,一直到其他众生都是。

  造轮回的业,基本上有二种模式:一是为了乐受而造业,二是为了舍受而造业。前者又分二种:一是为了外境的欲界五欲(色声香味触)的乐受而造业,二是虽然克服了外境的引诱,却贪着内心禅定的乐受而造业。前者又分二种:一是为了现世乐而造不善业;二是为了来世乐而造善业。

  在克服外界欲乐的吸引之后,如果为了内心禅定的乐受而造业,则属于前三禅。这些称为不动业,因为其果报是前三禅天。如果舍离前三禅的乐受,进而寻求舍受,则是与第四禅、四空定有关的不动业。了解上述说明之后,如果发心舍离三界,为了永恒快乐而造业,最终将可解脱轮回。

  十二缘起支

  众生因无明而造业,因造业而进一步轮回。惑业苦的生起过程如何呢?这就涉及十二缘起支,佛在《稻秆经》中提及流转十二因缘和还灭十二因缘。我将引用龙树《中论》第二十六(观十二因缘品)做说明。首先,让我们列举十二因缘的名相。第一是无始“无明”,诚如前面所说的,这是执着自性有的心。身为龙树和月称的学生,我必须如此解释。经部宗和唯识宗则把无明解释成(误解“我”为独立实存)。从自续中观宗以下到毗婆沙宗,都把人无我描述为人非自性有。然而,应成中观宗除了使用相同的名相之外,却对人无我提出不同诠释。其他部派认为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粗细分不同,应成中观宗却主张二者并无粗细分的不同。

  因此,十二缘起支的第一支“无始无明”,其意思为“执着自性有的心识”。此外,还有第二种无明,其意思为“不明业和果”。

  第二支是“行”,行有三种:善业、恶业、不动业。前面已介绍过。基本上,第二支是指行动。

  第三支是“识”,这是让过去业力起现行的心识。随经部行唯识宗认为这个识是种子识。另一方面,应成中观宗提到二种心识可让过去业力起现行:一种是暂时的,一种是持续的。暂时的是心续,持续的是假名我。

  当众生因无明而造恶业时,最初的因是不知无自性,行动时的因则是不知行动的后果。众生因无明而造业,因造业而薰习心识。然而,如果是造善业,则最初的因是不知无自性,在这种情况下造善业,将薰习心识。过去世被现行所薰习的心识,称为“因识”;“果识”则是新生命开始的结生识。

  透过无明、行、结生识三支的力量,生起新一期生命的“名色”,这是第四支。“色”指色蕴,“名”指受、想、行、识等四蕴。

  名色缘“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这是第五支。

  六入缘“触”。六要、六尘、六识和合为触。触有可意触、不可意触、舍触三种。这是第六支。

  触缘“受”。受有乐受、苦受、舍受三种。这是第七支。

  受缘“爱”。爱是执乐受不想离开,并执着苦受想离开。这是第八支。

  爱缘“取”。由于执着四种对象,故取有四种:

  一、欲取:强烈执着色、声、香、味、触五尘。

  二、见取:强烈执着邪见(不包括我执和法执的邪见)。

  三、戒禁取:强烈执着不能出离世间烦恼的邪戒和邪行。

  四、我语取:强烈执着无常、缘生的我、法为自性有。

  因此,爱缘取,取缘有(四取将业力习气留存于种子识),过去世的业力就会引生来世。

  这个存在于种子识的业力,是十二缘起的第十支,称为“有”。这是以“果”(来世的存有)来命名“因”的例子,“取”滋润业,足以招致为来世(有)。人死后,业感招“中阴身”,中阴身投胎就是“生”——十二缘起的第十一支。生缘老死——十二缘起的第十二支。龙树《中论》说:

  若人如是者,

  还为受所缚。

  十二支缘起任何一支的止息,必须仰仗前支的止息。因此,如果你想止息老死的苦,你就必须止息无明。简言之,龙树说因为后支的止息有赖于前支的止息,所以止息前支是止息后支的条件。他说:

  以是事灭故,

  是事则不生。

  但是苦阴聚,

  如是而正灭。

  由无明和染污业而引起生的五蕴,只是大苦聚,在无明断除后,也就止息了。

  十二支缘起的这种铺陈法,是以前支引生后支的时间序列来说明。不过,十二支也可以浓缩成四组: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如此,就有二重因果。为什么十二支要以二重因果来表示呢?目的在以二种不同进路来表达苦的性质,一种是以能引因“引”苦果,一种是以能生因“生”苦果。由能引因所引的苦果(名色、六入、触、受)是苦的基础,随时都可生起苦。由能生因所生的苦果(生、老死)是苦成熟的体。

  多少世能圆满此十二缘起呢?最快是二世。在第一世中,由无明所驱使而做行,业力储藏于识中;死时,爱和取滋润业力,成熟时称为有。在第二世中,则会经验上述苦因的果: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

  最慢是三世。第一世有三支:由无明所驱使而造行,业力储藏于识。第二世(无明、行、识的成熟,可能需要一世或许多世)有七支:当名色、触、受发生时,爱和取会滋润过去世所薰染的业力,而生起有。第三世有二支:由有而起生和老死。如此,十二支缘起至少要三世才能圆满。

  因此,现在当我们产生自性有的明显意识,并以此种心识行动时,立刻就造了业。即使我们不知道如何在我们的心续中认出无明(自性执的心识),一旦我们生起贪或嗔,痴就会增长其产生。没有痴的协助,贪和嗔是不能产生的。我们都知道我们有贪和嗔,难道不是吗?在生起贪和嗔的当下,我们立刻造了业,在心识中烙下痕迹。即使我们的意识形态改变了,这些先前所留在心识中的业力,只要因缘和合,就会起现行。

  在一个行动之后的下一刻,行动虽然过去了,却留下先前的业力。不同的佛教部派,对于业力各有不同的诠释。应成中观宗主张三世的境都会起作用,因此一个行动虽然过去了,却仍然有其影响力。所以,行动的谢灭,是会产生结果的。

  如果我们以一个行动的果会在来世经验到为例,则临终的爱和取,会滋润这个行动在心续中所薰染的业力。在大多数情况下,爱和取不只是一瞬间的事,而是会在活着时重复出现,比如为了往生净土,就必须再三观想净土的庄严,并发愿往生净土。如此,在临终时就可让第十缘起支的“有”现行,来世的生和老死也就产生了。这是如何由无明启动行,而流转十二因缘的情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最初的因到它的果成熟时,十二支缘起都经历了;其他由无明所启动的许多行,也都同时在进行十二支缘起的过程。这好像犯了罪,被关进牢里,又在牢中犯更多的罪。因此,在无明断除之前,轮回是无止期的,此外别无其他途径了。

  以上是十二支缘起的轮回情形。昨天我谈到苦谛,今天谈的是集谛,以十二支缘起来说明如何由苦因而生苦。明天我将介绍解脱轮回的灭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嗔恚是什么?嗔恚是发脾气。发脾气要不得,一定要止住!人在嗔恚当中,理智都失掉了,完全是什么?感情用事,会做出很多的恶业。嗔恚是严重的烦恼,是地狱道的业因。如果你遇到逆境、恶缘,常常发脾气,死了以后必堕地狱。所以我们遇到一些恶人,有意无意来找麻烦、来障碍、来破坏,最重要地,不能发脾气,一定要记住,嗔恚是地狱道的业因佛经上说,嗔恚是火,这个世界上的人要是没有嗔恚,这个地球不会有火山爆发,不会有火烧森林。佛在经典上说“火烧功德林”,功德是你的清净心,是你的定慧,你修再多的功德,一发脾气就完了。嗔恚是恶业,是烦恼,是业障,用什么方法可以破除?佛告诉我们,忍辱能破除。嗔恚是地狱的因,我们一定要学忍辱。一切众生做最严重的不善,我们也不会发脾气,也不生气,好处是什么?不作地狱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