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六 道及喜之用
2014/9/4   热度:264
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六 道及喜之用 星期三下午 六、道及喜之用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只满足于用幸运或不幸运来解释一切。 然而幸与不幸,必有其道理、原因。 问答 问:有时候,好的动机会导致不好的业果,比如你爱对方,并试着帮助他,却弄巧成拙。好动机产生好结果,似乎是过度简化的说法。 答:如果基于对人关怀,而去从事一件没有助益,反倒是有害的行为,那么,就此人来说,因他有良好的动机,所以他本身就没有过患,个人的业果也将是善的。而他对别人暂时带来的伤害,是因为对于助人的适当方法并不明了所致。这就是为何利他的动机和智慧,两者需兼容并蓄。因此,菩萨即使在资粮位、修道位,且具有五神通时,便能如实了知他人的习性及思想。透过这种知识,助人的能力会愈来愈好。 问:请开示使用超能力治疗一事? 答:关于这话题,我没太多可谈。在密教仪规中,有治疗疾病等方法,是结合实物、咒语及禅定三种力量而成。除此,还有更简单的方式。吾人可祈愿;如果我所做的一切真实无谬,愿能助益他人。也有些人因前世的业行,生来就有治病的能力。 问:自杀必会在来世产生更大的痛苦吗? 答:自杀是相当有害的。特别是在受瑜伽或无上瑜伽灌顶时,受密宗戒者,自杀将有杀害本尊的过患。 问:科学和逻辑显示,感官意识是脑部的现象。如果依你昨日所言,粗品意识是靠身体功能的运作,那么,脑部一旦在死亡时停止运作,感官意识同样地也会停止运作。感官意识的运作基础一旦消失了,就无法以心识的一部分,在轮回过程中继续运作。然而,我们出生时,却能够见、闻、嗅等等,诸要圆满。再说,整个心识,粗品和细品两层次都必须轮回,并非只有细品心识轮回而已。所以,轮回说就被破坏了? 答:举例而言,此刻我们正经验着某层次的意识;再来,当我们正做梦时,它又是另一个更深的层次。而在梦的深眠中,我们经历了另一个更深层次的意识。在晕倒时,当呼吸甚至停止了,又是更深层的意识。你也许视它为半意识或无意识,但根据密教,仍有意识存在。如今,当我们濒死时,这最深层的意识出现了,它是最细品的意识。这些层次的渐进,显示出愈细品的意识,愈不受肉体的影响。 最细品的意识,具有将意识转为光明及觉知的微妙能力。关于脑部的科学实验很有趣,却了解这些发现很重要,但目前因心的科学尚未完全被了解,我们很难全面去讨论这些主题。心的科学尚在发展、进步中。如果透过有效和科学实验,确定除了脑以外,并没有心,那么佛教徒就该接受。 至于你的问题,这个最细品的意识,会从此世转到下一世,而粗品的意识并不会。但是,粗品意识种子,是包含在最细品的心识之中。 问:吾人未充分了解杀生的真正意义,因堕胎而犯下谋杀的行为,现在要怎么办呢? 答:我们皆是从过去以来,累积罪业之身。这可由一个事实来显示:目前恶念持续在我们心中生起。由此可见,长久以来,我们皆已相当习于这些恶念。所以,欲知过去世,今日受者是;欲知未来世,今日做者是。 不论如何,对于过去的恶业,你该发露忏悔,并发愿未来不再犯。佛教徒平日的修行包括礼佛、持咒,如百字明咒。最好的方式,就是布施给贫病者。教教及医疗方面的布施,是很了不起的,乃获致功德最好的方式。 问:美国有许多密教团体和书籍,提倡以双修证入涅槃。在传统密教中,双修在获得证悟方面,扮演何等角色?禁欲的角色又如何? 答:这儿会有很大的误解。如我稍早所提,意识各种不同层次。细品意识修持时比较有力。当我们经验心的细品层次时,往往由于粗品意识自然终止,于是我们无法觉知、无法主动地运用细品意识的力量;然而若透过持定的技巧,行者善巧地控制并停止粗品意识,细品意识就变得活跃而明显。当这情形发生时,细品意识不只变得活跃,同时也变得警敏、锐利、清晰。这层意识可以转化为了悟空性、无我的智慧。为了做到这点,首先行者必须试着停止粗品意识。因此,必须改变红、白明点的移动。 这就是牵涉双修的地方。事实上,这里的双修,并非一般所指性交的意思;相反地,人体是由六要素组成的。因此,有种解释说,各有三要素来自父、母亲。来自父亲的是骨、髓、精液。来自母亲的是肌肉、皮肤、血液。另一种解释说,这六要素为地、水、气、脉、明点。无论如何,由于地球上人体的特殊状态,体内成分的某些改变,会导致意识在微细程度上的改变。比方说,当我们打喷嚏、打呵欠、熟睡及行房时,这种改变就会很短暂地发生。由于我们肉体的本质使然,意识层次的这些改变才会发生。而其中最强烈的、行者可加以运用的意识,是发生在行房之时。因此,双修是密乘道上的一个法门。 生在欲界的密续瑜伽士,尚未断欲除爱;作意生起欲心,来做为修行的一部分;接着在基本要素正经历变化,粗品意识正为细品意识所取代时,瑜伽士使用最细品的意识,将之转变为空性的证悟。既然一个意识不同时有两个矛盾的理解,当意识证悟空性时,爱欲之念头便已全然消退了。 引发脉、气、明点改变的贪着心,其生起因自性执而增长。但因贪欲显现出来的细品心识,当它证悟空性时,就可以对治自性执。古来有个例子说:虫由木生,而后吃木。 因此,双修者首先必须对空性、无我的理论有一些经验或了解。其次,既然这些修行旨在成佛,行者必须发菩提心,否则双修法就无从实施。无上瑜伽密续中,有某些修习可能也是危险的,必须运用技巧,引导内气进入中脉,因我曾提过的肉体改变,主要是气进入、停留、消融于中脉的结果。比方说,挤压脖子的脉,是强而有力的技巧。如果知道如何善巧运用,就可成功;反之就会致死。密教中提到好几个这类型的修法,但却很危险。这就是为何它被称为密教的原因。若非具格上师的指导,而学生又具足资粮,前行圆满,双修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问:请开示五通是否存在?是否真实?本质为何? 答:显教及密教都有获得五通的方式。显教中,一开始行者必须先修止。若少了这项工夫,就不可能得到五通,在修“止”以后,行者专注于所缘境。由此,经过一段时间后,所缘境就变得愈来愈清晰。在密教中,无论是否有意修五通,修到某个程度时,将自然获得五通。不论如何,当修到乐空无二的无上智慧现证空性时,五通自然会有。否则,在那之前,只能靠修练气功获得五通。气分五根气及五支气。五通是利用五支气持诵金刚咒而获得的。 问:在修行过程中,证量如何得知?又有何微兆? 答:以无常或无我的觉知证悟为例,如果能肯定其正确性,又能否定其反面,那么,无常或无我的觉知就是有效的证量。然而,的确有时某种观念已经产生了,但除非事件真的发生,否则无法得知观念本身是对是错。大体上,一旦有了某种认知,并且无法用其他推理加以否定,那么它就可视为有效的证量了。 意识是很复杂的议题。无论如何,若不承认众生有内在意识,许多疑点就无法解决,诸如世界的形成。如果你问起世界的起源,也许有种种解释:此由彼生等等。但如果你问起为何会这样,就很难回答了。当你就银河的生灭去思考银河,事实上它们本质就是如此。但如果其生灭只是意外,毫无明确的因缘,那么就变得很难回答这问题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幸运”、“不幸运”这些字眼。有事发生了,我们说:“喔,我今天很幸运!”或“喔,我今天很不幸!”我们不知真正的原因。我们只满足于用幸运或不幸运来解释一切。然而幸与不幸,必有其道理、原因。 大体上,快乐和痛苦依因缘而起,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很难说有些事出有因,有些却纯属意外。你必须对为何如此,给个道理来。当你如此深究事物,就会有许多谜团。因此,不同的宗教及哲学,各有不同的解释:造物主、业的因果等等。 真正的道 我们已谈过涅槃。在龙树《中论》第十八品中提到: 若无有我者, 何得有我所? 当“我”并非自性有。“我所”就不可能自性有。它又说: 内外我我所, 尽灭无有故, 诸受即为灭, 受灭则心灭。 简而言之,当新业的累积断除了,不再有烦恼来滋养剩余的旧业,那时就可解脱轮回。有漏业来自烦恼,烦恼来自邪见,而邪见是来自“自性执”。空性则可破除自性执。这就是龙树菩萨所解释,如何获得解脱的过程。 解脱的过程就是第四谛:道。直接导致真正息灭的,是现证空性的道。根据应成中观派,三乘(声闻、独觉、菩萨)的成就者,必然已现证空性。即使现观四圣谛,并无法稍减自性执。为了在心续中产生现证空性的正道,必须在二元现象中现观空性。因此,首先须了解空性;以闻、思的智慧,来确认它的意义。 不管是声闻、独觉或菩萨行者,都是在证悟空性的禅定中,循着五道依次前进。因此,五道是依行者修习空性的增上而安立。 资粮道位时,行者具有闻所成慧、思所成慧。接着,加行道位始终证悟空性的修所成慧。再来,见道位始于最初的现证空性。而后,修道位是反复熟习现证空性。第五个,也是最后的一道,已圆满前四道的修习,所以称为无学道。这是行者的目标,声闻、独觉二乘的无学道,只是暂时的目标,终将回入大乘。 仅证悟空性是不够的,必须结合“方便”。大乘主要的经典《大般若经》既明示空性,也隐示证悟空性和各种方便及层次。《大般若经》主要是为了菩萨根器的弟子而说。但菩萨必须知道许多不同的声闻、独觉、菩萨之道。他们必须了知所有的道,因此《大般若经》谈论到所有的道。 声闻、独觉二乘证悟涅槃的过程是什么?其过程是三十七道品,可以摄为三学。第一是戒学。声闻经陈述了八种别解脱戒。前三种是在家戒,后五种是出家戒。表面看来,某些别解脱戒必须禁欲,而无上瑜伽密续却有双修法,两者应是矛盾的,然而并非如此。这些法门是依照证悟层次及个人根基而施设的。在修行的最初阶段,禁欲是很重要的,但当进步到具足信心,可以善巧使用其他法门时,情况就不同了。 无上瑜伽密续的双修法,并非出于爱欲而行房。相反地,在了解到爱欲之弊后,行者知道有另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可透过双修而产生。了知爱欲的过患及双修的特别目的,双修法才得以安立。 在家和出家戒的根本是诸恶莫作。断除身三业(杀、盗、邪YIN)、口四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及意三业(贪、嗔、不正见)。在此,我暂不多谈。 当断除身语恶业时,粗品的散乱就安住了,此时心向内收摄(止)。其次,利用不断的内观,了知身语恶业是否正生起,因而产生正念和内观的力量(观)。止和观二者乃入定不可或缺的因素。这是戒学和定学之间的关系。 当修习别解脱戒时,重点是不伤害他人。当修习菩萨戒时,重点是不以自我为中心。再来,当修习密宗戒时,重点是当相即道、即身成佛。 对三乘而言,三学的过程是相似的。为何只有三学?以摄心而言,戒学是为了使散乱心不再散乱;这还是为了使不平静的心在禅定中平静下来;慧学是为了使不自由的心解脱自在。 其次,以三学结果而言,戒不毁犯,得以投生欲界的人、天二善道;修定得以投生色、无色二上界;修慧得以解脱自在。 再来,就所断的烦恼而言,戒压制烦恼。比方说,对某人生气,欲加害其人时,先前所受不恼害众生戒,会止住这种行为;定压制烦恼现行时;慧断除烦恼种子。 佛法反复指出我们必须控制自己。但现今有些人说,当贪、嗔生起时,不应压抑,而要抒发、表现出来。我个人觉得,因精神重创所引起的沮丧,的确应公开表示其情绪。但如果贪、嗔一生起,就表现出来,非但不能清除它们,反而会使它们一再生起。 从你自己的经验,你能理解,如果以自律及自觉,试着去控制心,即使你仍然会很暴躁,但几年下来,情况就会好转;嗔怒的量会减少。然而,如果你未注意暴躁的情绪,又未加以处理,它就增长了。毕竟没有人想要嗔怒;嗔心一起,你就疯了,甚至会破坏自己美好的财物。而后,你会感到后悔,至少会对你所破坏的财物惋惜。因此,没有人喜爱嗔怒;能加以控制的话,就好得多了。当然,一开始并不容易,但是如果你以决心、证悟及意志力,聪明而不顽固地处理它,慢慢地情况会改变。心就是如此,如果我们做个计划,五年后我将达到如是如是阶段,并且用强大的决心去实行,心是绝对会改变的。 三十七道品 四念住。三十七道品可分为七组。第一组是四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观察身、受、心、法,并探究别相和共相。 行者应多思维身体的过患和本质,以降伏对身的执着。我将不详说身体的过患,若有人想在这方面修习的话,可参考龙树菩萨的《宝鬘论》及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 在身念住上,观身体本质不清净,以思维它具有毕竟苦的本质。这个法门可降伏对身体的执着,并发愿舍离具有这种本质的身体。 在受念住上,思维乐受、苦受及舍受的本质。特别注意一个事实,执着因为受而产生;苦受生起渴望离苦的执着,乐受生起渴望不要离乐的执着。如此思维,便可了解执着的害处,它是苦的主要源头。 在心念住上,探究心的别相:念头不断在生灭,心识却永远流转。如是思维,可以了悟在心之外,并没有独立存在的我。如此,更能确认无我的真理。如是思维,便能了悟无我的寂静涅槃。 在法念住上,探究应取法及应舍法的特性。如是思维,便能体解真实的道路。 思维身、受、心、法的别相后,应思维其共相——四法印: 一、诸行无常。 二、诸漏皆苦。 三、诸法无我。 四、涅槃寂静。 见到诸行无常,就了解诸法是受到其他因缘的影响。因此,苦可以停止,乐可以生起,因而产生离苦得乐的勇气。 思维有漏皆苦,将可发现苦的根源。这是靠了解轮回是有漏的,亦即受到其他因缘(不净业及烦恼)所影响,所以具有苦的本质。于是发愿不仅要克服短暂的苦,也要克服苦的根源。此处“有漏诸法”,“有漏”系指造作和烦恼;“有漏诸法”则是指其果报。根据情况,有漏与无漏有许多不同的诠释。 思维诸法无我,可以了悟苦因是自性执的邪见,且明白自性执是可以断除的,解脱是可以获得的。如果见到驱动轮回的自性执是可止息的,那么就可了悟寂静涅槃。 在思维身、受、心、法的别相和共相后,可以了知这四者具有无常及苦的本质。因此,心将不再过度重视此生的外相,也不再以来生富贵为追求目标。由此产生解脱任何形式轮回的觉醒。 为何要思维苦?如圣提婆的《四百论》中所提: 不思轮回苦, 何能得解脱? 轮回具有苦的本质,难道不是吗?你并不想要苦,难道你要吗?所以,首先要认识苦的实相,并发起出离心。 如是思维苦的行相,培养出寻求涅槃解脱的态度,当坚决地生起这种态度时,可获得声闻或独觉乘者的资粮道。 以上讨论四念住完毕。 四正断。三十七道品的第二组是四正断。具有努力的本质。这四者为: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息灭。 四神足。第三组是四如意足。禅定力可令行者前往诸佛净土。因此,成就此事的要素就如神足一般,故称为四如意足。 资粮道分为小、中、大三层次。当心识中生起如前所述的出离心时,便已开始资粮道的小层阶位。进一步向前推至中层、大层阶位,需要禅定工夫;否则,是不可能成就的,光靠四正断是不够的。故此时必须安立四如意足。 我将大概解释如何获致“止”。现在禅修很普遍,所以让我们稍加探讨这主题。大体上,禅修分两种:止和观。它们是世间及一切出世间法门功德的来源。 止、观本质为何?依《解深密经》,止是专注于所缘境,而无昏沉或掉举,因而产生身心的轻安喜乐及善心一性。进一步以专注的心分析所缘境,得到身心喜乐,称为观。 修观必须先修止。否则,一切是不可能成就的。因此,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提及这种特别的观察力。当它完全凭藉着止的力量时,可以摧毁烦恼: 具止之胜观, 能灭诸烦恼, 知已先求止, 止是专注,观是分析。不能说一切专注都是止,或一切分析都是观。同时,观未必只是证得诸法实相的空性而已。而止也未必只是制心一处,而是止于诸法实相中。止和观都是从禅修的“类型”角度来看,而非从“所缘”的角度来看。因此,止能观“空”,也能观“有”;同样地,观的所缘不只是“空”,也可能是“有”。 为何要止观双运呢?如前所述,必须先修止,才能生起观的力量。比方说,要在黑暗中看东西,必须先有灯。再者,这盏灯必须是明亮的,而且不受风吹动。同样地,必须不受昏沉或掉举所动摇,才有观的能力。 无上瑜伽密续解释:止和观可依特别的法门同时获得,观也可藉由止获得。这符合我先前提到的法门:如法修习几个月,可以成就止观双运。 如何修止 现在,让我们转向真正止的修习吧!第一个课题就是前行,以修戒为基础。你需要一个完全隔离、宁静的地方,这是相当必要的。此地必须远离不必要的吵杂。专注之敌刺就是声音;于是,你需要的地方,不是在飞机航道之下!且不该有流动的水声!接着,从你本身开始,必须专注,同时放下世缘。并且,饮食也很重要,吃多了并不好。吃太多就昏沉,甚至无法坐直,以致东倒西歪,因此少吃是有益的。同时,睡眠必须适度,喝酒更不用说了。 具足这些因缘以后,就要注意姿势。应金刚趺坐,但这对某些人可能很难。由于它的高难度,所有的专注力就会跑到双腿的疼痛上。此时坐在椅子上也无妨。左手放在右手下,双掌朝上,两根大拇指相抵,双手放在脐下四指处。如果是采金刚趺坐,坐姿后面应稍高些。你的背应挺直如弓,两肩自然下垂。手臂稍稍向外,因为如果手臂太接近身体两侧,会产生太多热。头微倾,舌尖抵住上颚,免得太多呼吸通过嘴巴,也可避免口渴。齿唇放松如平时。如果没有牙齿,可合起双唇。眼观鼻,如果鼻子太小,这样注视鼻子将会相当痛苦。所以不须注视着鼻尖;你可以注视鼻尖上方。然而,这得视你鼻子大小而定,西方人不会有这方面问题。 至于是否要闭上眼睛,当禅修尚未纯熟时,闭眼是有帮助的,但真正的禅修和专注,须用心,而非眼。一旦禅修纯熟,眼不是很重要,不须闭上。同时,戴眼镜可使心更清醒,但似乎较难专注;如果拿下眼镜,将会更专注,但又少了清醒,这是因为心和眼之间有很大的关联。同时,如果仿效禅宗行者面壁,的确也很有帮助。 明天将谈论禅修的对境。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中国人常常说“心有千千结”,这个结是什么?你的忧虑、忧愁、牵挂、烦恼。我们六道凡夫确实真的是心有千千结,这结打不开,为什么打不开?放不下。放下什么呢?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是非人我,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嗔痴慢。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