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释武夷山


2014/9/3    热度:413   

禅释武夷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座山峰除了自身能在不同角度所呈现出来不同的形状,也往往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愿望和遐想。天游峰就是这样一座移步换形同时也承载着无数想象的山峰,徐霞客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山顾应第一也”,把它当作武夷第一山;清崇安县令毛大周在一览台的亭柱上留下两副楹联:“遗世独立,与天为徒”和“世上有石皆奴仆,天下无山可弟兄”,概括出了天游秀拔奇伟的“峰”的气势;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说:“一个石头可以玩半天”,干脆把它当作一个石头;赤脚大仙在此晒布的民间传说,以其使用功能,把它命名为“晒布岩”。山、峰、石、岩的说法,不一而足。或许是因为岩的坚定足以作为人格的比照,壁的坚实足以用来重建心灵的家园吧,明代官场失意的陈省,也更愿意把它当作一个岩壁,并在上面题刻“壁立万仞”以铭志。
  千百年来,“壁立万仞”被许多陈省一样落拓的文人铭刻座右,比如林则徐,就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为堂联,来表达清心寡欲、坚忍不拔的品格和高远的志趣。“壁立万仞,无欲则刚”不止是谦谦君子们的激励和追求,也是佛门弟子学佛修禅的门道,蕴涵了戒、定、慧的三学“入我我入”的因果特性。
  《首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戒”重修身,“定”重净心,“慧”重断惑。“无欲则刚”就是“摄心为戒”,“壁立万仞”则是“因戒生定”,“壁立万仞,无欲则刚”即是“因定发慧”的具体表现。三无漏学中,“慧”是目标;“定”是途径,没有定就没有慧;“戒”是手段,以“戒”帮助你得到“定”,定之后自然就开启智慧了。如果将学佛比作一棵树,“戒”便是树根,“定”是树干,“慧”就是树上开的花果。三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缺一不可,所以称为三无漏学。佛陀所讲的一切经典,也离不开这三个中心。因此佛教的典籍也按此三大类汇编为“经”、“律”、“论”三藏经典。经藏偏重在定学,律藏偏重在戒学,论藏偏重在慧学。
  婴儿呱呱坠地就有吮吸母乳的本能,可见人天生就有欲望。这种原始的本能得到满足后,便会形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随着胃口慢慢变大和对外界的认识的提高,欲望也逐渐升级。比如人类对自然界的欲望,从最初的好奇,慢慢升级为认知,最终升级为征服和破坏。人类对生存的欲望,从原始的吃、喝、拉、撒、睡的需要,慢慢升级为对财、色、名、食、睡的贪恋。追求健康的欲望,促使科学家们破译出了人体的“密码”——基因(DNA),从而解决了医学的许多难题;但就在发现基因排序规律的过程中,别有用心的人们也滋生了用基因武器控制或灭绝某个种族的欲望。再如,求知欲激发了航海家哥伦布周游世界而发现了新大陆,也同时滋生了野心家们侵略和扩张的欲望。欲望实际上成了一把既推动社会进步,又制约人类文明的双刃剑。因此,自古以来哲学家们都孜孜以求合适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和约束人类的欲望。孔子主张“从心所欲不逾矩”,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都以浩瀚的典籍来推广这一主张。统治者更是制订出了大量的法律条文来控制人们非分的欲望。
  在这样欲望横流的背景下,佛陀提出了独特的“以戒为师”的主张,并制订出了一整套缜密而严格《戒律》。“摄心为戒”,戒就是对身心的约束。欲望由心生,心受了约束,欲望也就受了约束。如果说法律的制定是为了避免人们走进监狱,那么戒律的制定则是为了避免众生坠入地狱。佛教戒律是以信仰为基础,以情感为依托,以仪式为载体,以教义为指归。持戒是佛教信仰的主要手段,通过持戒,佛教戒律便转化为道德原则与伦理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其社会控制功能。“戒”是对欲望的约束,但不是对自由束缚。一个刚到城市的乡下人往往在大街上随地吐痰而被罚款,但他如果一直都保持着不随地吐痰的习惯,或者街上最显眼的地方都挂着“不准随地吐痰”的标语,那他可能就不会被罚了。保持这种好的习惯就如同持戒,而标语就是戒条。可见,“戒”的本质就是止恶生善,不是带给人束缚,而恰恰是解脱,带给人自由。法律出现的最初也会让人们束手束脚,但是如果没有法律,没有任何约束,我们的社会就会变成地狱。对于一个要自杀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捆住他的双手让他无法伤害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守戒律的人跟要自杀的人非常相象。
  试想一下,如果不持戒不守法,我们在有意无意间不免会干一些非理性的坏事,干了坏事后看见人就提心吊胆,听人在说话也会心想:我是不是做了坏事让他知道了?还是我做坏事时,被他看见了?听到警车的声音就以为来抓自己,就到处躲藏。这样不但良心的受到极大谴责,而且寝食难安,身心都得不到安定。相反,如果持戒了,有戒律时刻在约束自己,就不会做坏事,天天都能心安理得,俯仰无愧,宠辱不惊。因守戒而无欲,无欲则刚;因持戒而从容,从容淡定。这就是“因戒生定”的过程。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长羊一切诸善根。”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如果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戒”,那么“自净其意”就是“定”。“定”的基本意是平静、安稳的意思。常有“安定团结”、“稳定压倒一切”、“稳定发展”的提法,说明“定”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在佛教中,“定”的梵文音译为三摩地、三昧,意为令心意专注于某一对象而不散乱,从而达到寂然虚静的状态,不为任何外境迁移、散乱。又称禅定。《坛经·坐禅品》中说:“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禅定也称为止,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使精神专注于一境,是佛教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扣冰古佛说:“修行无别妙,须悟本来空,试看成佛者,都在寂然中。”就是指寂静省虑,心意、精神专注,内不打妄想,外要不乱攀缘,达到物我两忘、极度寂静的状态。唐代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载:“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云,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岂不正是坐禅之法?” 所谓“壁观”应指“心如墙壁”,即心静如墙。可见,“定”就是修持心性,即觉证,彰显本心的圆妙至善,断除一切烦恼,获得精神上的高度宁静与纯洁、道德上无限的高尚、智慧上无漏的圆满。“壁立”喻示禅定,而“万仞”正是形容精神上、道德上、智慧上所达到的高度。“壁立万仞”正是“因定发慧”的形象写照。
  《大乘义章》说:“真心体明,自性无,为慧。”通达有为之事相为智,通达无为之空理为慧。佛教中的“慧”不等于平时所常用的“智慧”,而是指“般若智慧”。“般若”是指一个人非以肉体感觉器官所论定出来的真实的智慧(世间智),而以人的灵性所体会出来的真正的智慧(无漏智)。这种无漏智在汉字中找不到两个字来代替,所以只好根据梵语的读音翻译为“般若”。由此可见“慧”学的博大精深。《譬喻经》云:“慧解,可修经、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反之,“戒”的守持和“定”的修学都必须要有“慧”的引导。可以说“慧”既是持戒习禅的理性基础又是持戒修定的理性结果,正如佛经,是佛陀“戒”和“定”的结晶,又是众生“戒”和“定”的依据。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壁立万仞不再仰之弥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给我们讲,没证得阿罗汉以前,别相信自己。自己都不能相信,怎么能相信别人?这个世间人,全都是虚情假意,全都是用妄心,你要当真,你亏可吃大了! 世间种种的境缘,一切人事物,平常看得愈淡愈好,不要认为看得这么淡,好像这个人绝情寡义,但是往生容易。爱情不是好东西,生生世世害我们;害得这个样子,还舍不得离开它,这是太愚痴了,一定要觉悟。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当然要把爱情放下,还有留恋,还有牵挂,还有放不下的,那就去不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