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寺 瑞岩禅林


2014/9/3    热度:412   

千年古寺 瑞岩禅林
  名刹瑞岩禅林,位于武夷山市吴屯乡百花岩下右侧瑞岩山麓,距市区25公里。唐朝广明元年(公元880年)武夷山籍高僧藻光和尚(扣冰古佛)择地创建瑞岩院。北宋名人彭珰于雍熙三年(公元986年)重建。该寺建筑奇特,气势雄伟,环境幽美,山、水、岩、洞、塔、桥、亭、阁相映成趣。其中的扣冰殿是为了纪念唐代僧“扣冰和尚”而建造的。扣冰和尚,又称“辟支古佛”,俗姓翁,法号藻光,唐武宗会昌四年(公元884年)生于武夷山市。少有慧根,虽然生于官宦之家,受教儒家典籍,却一心向佛,十三岁就出家,始终苦修不懈,多次云游四方,遍访名僧,精研佛理。因寒冬用冰雪沐浴以除俗污而闻名一时,被尊称为“扣冰和尚”。 史载,扣冰每以众生疾苦为念,常施法祈福,驱魔除恶,为地方消灾弥难,深得民心。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8年)圆寂于福州,享年八十五岁。宋、元、明、清各代帝王均为其追封法号,千余年来,民间不断传颂着扣冰显圣保民的动人故事,许多故事与济公和尚的故事如出一辙。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神宗皇帝赐名“寿圣”,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孝宗皇帝赐名“瑞岩”。所以人们称其为瑞岩寿圣寺,历代迭有增建。唐朝贞观年间垦辟武夷山新丰乡的彭迁将军之玄孙——建州兵马都监彭墩建于唐朝的广明庚子年间(880年),距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禅林全景225公顷。五代时,武夷山籍的名僧扣冰和尚最后在此卓锡。瑞岩禅林始建时称“瑞岩院”。宋熙宁元年(1060年,赐名寿圣寺。宋隆兴初(1162年)赐名瑞岩寺。1989年底,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对外开放,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寺额为“瑞岩禅林”。1921年因战乱焚毁,1937年由地方士绅主持重建。“文革”期间,佛像被毁,仅剩三宝殿。寺后古樟林亦被盗伐。1979年古佛殿、观音殿、古佛亭又被火毁。1984年由乡民集资重建古佛殿,祀扣冰僻支古佛。1986年重建观音殿。1988年对外开放。1990年新建客堂。2002年5月被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总占地面积1175.2平方米,建筑面积4064.74平方米,拥有山林300余亩。庙前有胸围7.1米的千年古银杏树一株,堪称福建古银杏之王。该寺还有三株古樟树。一进山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禅意十足的对联,上书:扣禅扉,动心弦,万法仙宏开觉路;冰壶影,静澄怀,刹那灵山映瑞岩。联中嵌入“扣冰”、“瑞岩”,概括了扣冰古佛生前创建瑞岩寺的功德。寺前有溪涧,溪上建有百米长的可供遮风避雨的古建筑廊桥,桥上琉璃盖顶,雕龙刻凤,栩栩如生。桥下溪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相传当年藻光和尚冬天曾在此溪扣冰而浴,故名扣冰溪、扣冰桥。寺后有瑞应宝塔,安奉扣冰古佛遗骨。瑞岩寺背倚大山,依势而建,布局巧妙,错落有致。寺中有“龙井”,能浮铜币,人称井水“饮之祛病”。传说建寺时,所有木材均由井中浮出,取之不竭。现井中尚余一截,千年不腐。该寺有山、水、岩、洞、塔、桥、亭、阁、楼、殿之胜,古树崔巍,蔚为大观。朱熹的老师,南宋理学家刘子翚对扣冰古佛创建的瑞岩寺情有独钟,曾写诗赞道:寻师扪壁入仙源,万涧冷冷佩玉喧。绕座衔花来白鹿,听经献果下玄猿。千林红叶新霜染,一霎腥风啸虎蹲。说与世人浑不信,个中别有一乾坤。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古寺创建的事迹和传说,表达了他对扣冰古佛的仰慕之情。曾任北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参知政事的赵抃,在任崇安县(武夷山市旧称)县令时瞻仰该寺,写下七律一首:宝界香园接翠微,此焉空寂远尘机。寒冰扣晓人无垢,古剑藏秋谷有辉。水石潺湲迷客径,松云洒落护禅扉。我来笑彼名缰锁,斜日匆匆策马归。大儒朱熹也厚爱此寺,曾题诗九首,例《奉陪彦集克父同游瑞岩谨次莆田使君留题之韵》:踏破千林黄叶堆,林间台殿郁崔嵬。谷泉喷薄秋逾响,山翠空濛画不开。一壑只今藏胜概,三生畴昔记曾来。解衣正作留连计,未许山灵便却回。瑞岩禅寺系扣冰古佛在中年之时已誉满七闽之际所创建,规模宏丽,香火鼎盛,堪称一方名刹,世称其可与天台、曹溪并峙。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该寺题匾“瑞岩禅林”,这是对该寺历史悠久,香火鼎盛的真实写照。现武夷山市政府、吴屯乡政府正对此处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开发,将为武夷山旅游又添美景。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很多人问:“到底人有没有命运?有没有风水?” 答案是:“你执着有,你相信有,它就真有?如果你的心清净,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它就没有。”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