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海云禅师(中)
2014/9/3   热度:668
海云禅师与庆寿寺 在大殿西北角有座石碑──确切地说,是一座木制仿造的碑,上面贴着原碑的拓片,因碑文残缺且光线昏暗,只能看到碑额写的是“大庆寿寺西堂海云大禅师碑”,至于其他的文字,则很难辨认了。 后来我查阅了一些有关的资料,得知海云禅师确有其人。因他深谙佛法,先后被蒙古贵由皇帝和蒙哥皇帝授权“领天下宗教事”──也就是担任全国的宗教领袖,但是,据说因“非所乐也”,便由他的弟子代行其事。而元始祖忽必烈在称帝之前便对海云十分倚重,奉为“国师”;忽必烈喜得贵子,是由海云起了一个汉文名字──“真金”,可见其地位之尊。早先忽必烈镇守漠北时,曾邀请海云前去,以咨询有关佛教的问题,海云特地把一位法名“子聪”的随行弟子推荐给忽必烈,这位子聪和尚,就是后来成 海云曾经是庆寿寺的住持,1257年圆寂后,忽必烈下旨为海云在庆寿寺修筑了一座9级灵塔,名为“天光普照佛日圆明海云佑圣国师之塔”;后来海云的继任住持可庵禅师圆寂后,又修了一座7级的灵塔,称“佛日圆照大禅师可庵之灵塔”。由于这两座塔,庆寿寺俗称为“双塔寺”。 庆寿寺始建于金代,元初时重建,明代重修后改称大兴隆寺、又名慈恩寺。到了嘉靖年间毁于火灾,后来改为讲武堂、演象所,只有那两座高塔在经历了辉煌和劫难之后,还顽强地耸立着,成为京城街头一处特殊的景致。 需要说明的是,在海云圆寂后的第三年,忽必烈称帝,不久决定修建大都城。由于双塔正处在城墙经过的位置上,曾有人建议将其拆除。但忽必烈决定“曲其城以避之”,竟让城墙向南让出30步,绕过双塔,把它们圈进了城墙之内。 由于这一决定,双塔得以留存了将近七百年。然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城市建设的缘故,双塔的存废问题被再一次提出来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长安街,是在原先两条并行的街道基础上修建的,两街之间的房屋建筑均需拆除。双塔位于现在的电报大楼附近,恰在两街之间应当拆除的位置。当时,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提出,应当将这两座古塔建成环岛,既能妥善保护古迹,又可丰富街道景观。但是,他的建议遭到坚决反对。1954年,双塔终于彻底消失了。 难以破解的“肉身”谜团 那么,海云的肉身为什么却得以“隐身”在白塔寺中,而且居然幸运地保留至今呢? 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这究竟只是一尊普通的佛像,还是真的“肉身”? 本来,以佛门高僧的肉身塑像,并不希罕。比如,原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逝世后,其遗体便被依照藏传佛教的传统塑成金像。海云当时尊为国师,保留遗体也是可能的。但是,白塔寺的这尊佛像是否真的是海云的肉身,目前只是传说,并无依据。我曾询问过有关人士,据说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的限制,始终未能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些情况,更勾起我的满腔兴趣。我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有关资料,试图探究谜底。不料,得到的信息不仅零零碎碎漫无头绪,且多有互相矛盾之处。有些资料很令人扫兴:据说海云圆寂后被火化,他的舍利分给诸位大弟子,分别在他生前住持过的7座寺庙中筑塔保存;也有资料说,庆寿寺的“海云塔”下面设有石龛,用来存放他的骨灰盒;另外,据说明代的文献中有记载:“今寺尚有海云、可庵二像……”,却不知那“海云像”是否就是如今白塔寺里的这尊;还有,根据近年的资料所称,1954年拆除双塔时,曾经在塔基内发现了海云僧帽、僧服等物品,被首都博物馆收藏,却并未提到有什么“海云、可庵二像”的事情……真相究竟如何,让人茫然。 那几年,每当有机会路过白塔寺的时候,我总要进去转转,发现关注海云禅师的人不少。2002年,有人在塑像的基座上加装了一个玻璃方罩,据先前结识的女居士说,那是一位旅居海外的女士捐款制作的。 我常久久凝视着端坐在玻璃罩中的塑像,心中暗想:在那斑驳的表层下面,会有一副怎样的容貌呢?而“他”则总是带着一种蒙娜丽莎式的神秘微笑,默默地凝视着远处,似乎沉浸在超越时空的遐想之中,不理会尘世的任何烦扰。 关于“海云禅师碑” 几年过去了,对于海云的肉身真伪问题,我始终未能找到确切可靠的证据。也许,唯一的答案隐藏在那残缺不全的“海云禅师碑”碑文之中──那石碑应当是真实存在的东西,问题是,如今原物不知在什么地方? 当初据那位女居士说,七佛宝殿中那座仿造碑的原件被孔庙收存。孔庙便是当时首都博物馆的所在地,为此,我曾专程前去位于东城国子监的孔庙搜寻。孔庙中所存石碑颇多,却始终不曾发现“海云禅师碑”的踪影。 后来,我看到一份新的资料,其中说道:1954年双塔寺拆除后,“海云禅师碑”被移到北海天王殿,有人曾于20世纪60年代在那里见到过此碑,并拓下碑文,“可惜字有磨泐,不能全部复原。”据这份资料称,那碑名为“大蒙古国燕京大庆寿寺西堂海云大禅师碑”,由“燕京编修所次二官王万庆”撰写碑文,立碑的时间是海云圆寂后的第二年(1258年)。 问题是,白塔寺那座仿造碑额顶的文字是“大庆寿寺西堂海云大禅师碑”,与此处所提到的这座碑在名称上有出入。到底是记述有误,还是当初至少有两座不同的碑,这又是一个新的谜团! 不过,这总应算是一条比较可靠的线索了。当我得知北海天王殿已经修复并对外开放,便马上前去搜寻“海云禅师碑”。不料,天王殿所在的“西天梵境”院内,除了钟鼓楼后的两座经幢,居然连一座石碑也没有;而在那著名的金丝楠木大殿后面的殿宇,则依然未曾开放。线索就此中断了。 白塔寺素描。 白塔寺的“海云仿造碑”。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蕅益大师说,“境界里无佛亦无魔,魔与佛都在你自己心中”。外面境界是无佛亦无魔,佛与魔是自心变现的,境随心转!魔与佛是“唯心所现”,是一念觉迷变现的境界,你一念觉,外面全部是佛;一念迷,外头全部是魔。真正外境是无佛亦无魔!你自己心里有把握,做得了主宰,什么境界都“不取相、不动心”,外面境界统统是佛菩萨。你心清净、平等,外面统统是佛菩萨;假如你的心清净,外面纵有再多的诱惑,你不为所动,佛菩萨就在你面前,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你要是觉悟了,人家来赞叹你,或是来侮辱你,他来考你,你如如不动,他是佛!所以,觉悟的人看一切人都是佛;迷惑的人,佛来了也是魔。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
为元大都总设计师的刘秉忠。
海云“肉身”像(正面)。
原庆寿寺双塔。图中左侧为“海云塔”,右侧为“可庵塔”。
白塔寺、法源寺以及原庆寿寺双塔在北京城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