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美学
2014/9/3   热度:202
禅修实际上是一种精巧的技艺,就好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需要相当时间的学习、磨练,辛苦的工作,才能有熟练的技巧而达到极至,也才能达到艺术之美的境界。美是人类长期在辛苦而沉重的生存竞争中,自我提升完成的一个典型;而禅也是最有利于生存的修为。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一定要断贪嗔痴,所以佛常讲,“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这个很要紧! 真正学佛的同修,对于断贪嗔痴要下功夫,一定是勤修戒定慧。戒就是清净心,定就是平等,慧就是觉。清净心能破贪,平等心能破嗔恚,觉能破愚痴。学佛的同修,依照佛的教诲去生活、依照佛的教诲去工作、依照佛的教诲处事待人接物,念念都与清净、平等、觉相应,这样就好!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蒋勋在《美的沉思》写道:“艺术是通过感官的一种活动,音乐是听觉器官的活动,绘画是视觉器官的活动;但是,《老子》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未经节制的感官泛滥,结果是感官的麻痹。中国艺术的“空”、“无”、“虚”、“意境”,大抵便是这反感官的表现。”
禅修追求的也是反感官的、内在的。禅修只是以自己的身心做为磨练的器材,以心磨身(松身、安坐),再以心磨心(不思善、不思恶),最后空、无心、一片澄清,而有了智慧与慈悲心,再出世为众生服务。这种极致,展现了生命之美、庄严之美。磨练的基本哲学是求极简单、俭朴,去芜存菁,展现本然的美,即人的本性,也就是佛性。当自己能够展现本然、自然的时候,与大自然的本然也就容易契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诚如《中庸》第二十二章所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基本上,人类求生存的过程中,五种感官:听觉、味觉、嗅觉、视觉、触觉,是一起活动的。人的感觉器官,可接收很多外界的刺激,刺激由感觉器官传到大脑之后,建构了识(第六意识),知道脑中视觉脑看到了什么,听觉听到了什么,再送到更深层的脑,做综合处理。外面的变异性非常多,希望综合整理出一个通则、一致性的,这种追求以一统领众多的单纯化现象,在中国的美学与禅修上,有它的一致性。当只注重外在感觉器官的美,而忽略了内在的时候,就如俗语所说的绣花枕头、空心萝卜;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我们常说一个人没有深度,说的就是他没有内在一统的精神。
在禅修过程中把外在这些不必要的省略掉了,而追求内在的统一,是禅修过程中一种专注、至诚的训练;而中国的美学,从有颜色到黑白的,从画得满满的到留有空白的,从写真到抽象,这一路发展下来,也都是在求内在的素朴、纯真;就像制作一件家具时,只把木材直接刨开,不着色、不雕刻,就是追求材质的本然。
中国艺术的“空白”是大谦虚,当五根对五尘的感觉都已是感觉的末节,我们要向更渺遥的地方去,那里是感官的极限,是一切新的可能。“空白”是一切,是初发,也是终了;“空白”不是没有,而是更大的可能;就如同空了的杯子,可以倒入无限的可能,这启发了智慧,也就是开悟。
禅修者已经习惯于不为外在纷纷扰扰的事物所干扰,而进入内在一统的状况,自然地能够过简朴、自在的生活,而这也是人一生中对事物统一性的体悟,所达成的极致,快乐的来源。事物简单化、心灵朴素也就是美了。
艺术家将禅修内涵形塑于外,做成艺术品,让别人也能感受;这些佛像、佛雕都没有太多刻痕,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作品。在西方,石雕艺术彻底被人类征服,成为巨大的殿宇、沉重坚实的人体;但是,在中国,石材却常常以它本原的面貌出现,云岗石雕中那菩萨面容淡到几乎没有太多刻痕的微笑,使我们误以为那是从石中生长出来的人体和五官,是一种超乎物质存在的精神表情。有趣的是《金刚经》中不断地提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学佛的人不应着相,可是这些艺术品却都大行其道。着不着相,完全取决于看的人有没有着相,没有着相就不着相了。
“禅”是中国至诚哲理的活艺术品,是展现“本来面目,本地风光”的生活艺术家。在内、在外都充满了自在、本然之美的特色,也就是佛性。
■ 陈章波(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摘录自《人生杂志第252期/人生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