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机、禅诗与境界


2014/9/3    热度:223   

禅机、禅诗与境界
  佛道诗禅
  所谓参禅的方法,唐宋时主要表现为“参公案”、“斗机锋”。所谓“参公案”,是后期禅宗教学、传道的一种方法,如有人问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禅师不作正面回答,而说:“庭前柏树子。”或日:“干屎橛。”或曰:“藏头白,海头黑。”又如问禅师如何学道才能成佛得解脱?禅师则回答说要上厕所小便。禅师这样回答从表面看,似是答非所问,信口胡说,但禅师本人则认为他已把意思表达出来了,不过意思不在所说的话语之中,而在话语之外、之后,要真正理解其言外之意,不能执著他说的话本身,而要借此去参、去悟。例如禅师用“庭前柏树子”或“干屎橛”去回答“如何是佛法大意”时,参禅的人应通过禅师的各种回答,去领悟到这样一个思想,即这是佛,那是佛,到处是佛,个个是佛,亦即佛法无处不在,“万类之中,个个是佛”,“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后来的“棒喝”也与此相类似。当有人向禅师求教提问时,禅师不做任何回答,只是莫明其妙大喝一声,或者劈头盖脑棍棒交加。禅师的用意不在喝声和棍棒本身,而在喝声和棍棒之外。借此喝声、棍棒提醒问者,这样提问本身就是违背禅法大意的,因为禅是“言语道断”、”不立文字”的,“说似一物即不中”,“直是开口不得”,禅师本身当然也不能作任何回答,因此只好借助喝声、棍棒,而行不言之教,让问者自己去悟。所谓“斗机锋”亦然,禅师们所注重的不是诗、谒语句本身,而是语外之意,所强调的不是经说言教,而是根机悟性。
  重言外之意,重根机悟性,这是后期禅宗的两大特点。各种《传灯录》的机锋、棒喝、话头、公案可谓数以千计,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均不外乎此。而也正是这两种思想方法,对唐宋的诗歌影响最大。
  人们知道,举凡作诗,皆在言志、言情,重言外之意。如若一首诗平铺直叙,表露无余,必将失去诗的特有风格,读起来势必味同嚼蜡。诗的这一特点正好与禅机之重言外之意遥相契合,因此,诗与禅多可相交涉、互沟通。汤显祖曰:“诗乎,机与禅言通,以若有若无为美。”正是这个意思。唐宋诗客大谈“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也是这个意思。宋人梅尧臣主张诗要“含不尽之意见之于言外”,仍然是这个意思。
  诗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即重悟。著名诗论家严羽在品评诗作时,有时甚至把“悟”作为诗的第一要素。他曾以孟浩然与韩退之的诗为例,指出:就学力而言,孟浩然比韩愈差得很远,但就诗作说,盂浩然诗却远在韩愈诗之上。原因何在呢?——“一味妙悟而已”。他不完全否认学力的重要性,但认为更重要的是“悟”,“悟”是第一位的,学力是第二位的。
  妙悟对于诗所以重要,是因为诗往往是多义的,常常通过有限的字句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这唯有妙悟可以胜任。妙悟之诗的好处在于“透澈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对于诗歌,“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清王士禛曾这样评价唐代的某些诗作,曰:“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与净名默然,达磨得髓,同一关捩。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
  唐宋之诗,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注重“境界”。所谓“境界”,有“物境”、“情景”、“意境”之分,“取境”、“造境”、“缘境”诸说。“取境”与“物境”较接近,亦即对于同样的山水景物,由于各人的感受、修养不同,所取之境便有明暗高下之分。皎然说:“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可见“取境”对诗歌创作至关重要;所谓“造境”、“情境”、“意境”均属所造之境,由于各人之心绪感受、根机悟性不同,所造之境往往有天壤之别,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首诗的“意境”或“境界”;“缘境”则是由诗的意境所引发出来的情思、感受。这三者在诗中常常是统一的,取境高则诗的境界亦高,境界高则所引发之情真。但是“取境”也罢,“造境”也罢,“缘境”也罢,都不是一种有形有象、可言可说的东西,因此,诗的“境界”,往往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因此,不论作诗、论诗,都得诉诸神领意会,这正如权德舆所言:“凡所赋诗,皆意与境会。”而要会意,非神悟难以极其致,这就十分自然地把诗人推向注重悟解的参禅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诗禅联姻实非诗人的主观爱好,而是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内在的联系。(信息来源:摘自《佛道诗禅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之人,无论受任何委屈、冤枉,都不怨天尤人,欢欢喜喜的接受他人之侮辱、毁谤,可为自己消灾。对怨恨我们的人,永远地爱护、关怀与帮助,冤结自然化解。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