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简明教程(3)
2014/9/3   热度:1234
第二十五课 四重四谛观 天台智者大师依四教中的四重观意,以声闻四谛的法门而建立四谛的观修方法,使苦集灭道的最基本的四谛,逐渐升华为无生四谛,无量四谛,及至圆成无作的不可思议四谛。 一、藏教的生灭四谛观 立足于人生现实,以客观相对性的观点。在禅定心中明了地谛观生灭变异的四种谛理,所以称为生灭四谛。 (1)生灭苦谛:对于人生的三苦、八苦,谛观它们在众生心中出现时,有产生变化,以至灭亡的三个过程,所以一切诸苦都是無常变灭的。 (2)生灭集谛:苦由众生心中的贪嗔痴及等分烦恼而来,而此烦恼心是流动迁移,不断地扰浊内心,由此才引生了善、恶无记的三有漏业,能感招生死的苦果。 (3)生灭道谛:以戒定慧等佛教法门对治自心的烦恼,改变其习惯的思想,使贪嗔痴烦恼得以调伏。这是道法的善巧作用。 (4)生灭灭谛:以修行的功用,灭尽三界因果的有为法,还归于真谛的无为无漏的寂灭空境,生死已了,烦恼不生,获证永恒的空性。 二、通教的无生四谛观 如能依生灭四谛为基本的观修智慧,不必入于空性,而以理观的悟智,进一步了达四谛如幻,当体即是无生,而不等烦恼灭尽方证无生,所以称为无生四谛。 (1)无生苦谛:了苦如幻,当体即空,所以苦也就没有了逼迫之相,而于苦时不再被苦受所逼,生死也即通于涅槃了。 (2)无生集谛:了悟惑业都是因缘所生,缘生无性,全体是空,空无和合,更无烦恼可染之心,所以烦恼也即通了菩提了。 (3)无生道谛:所对治的惑业即已空幻,能对治的道法也即空设,无能治与所治,所以一切道法也就空无所执了,因不再被道法所阻,所以道与烦恼也即成了不二之相。 (4)无生灭谛:苦与集都已如虚空,空性之中无有生灭,无生灭的性质即真谛涅槃,更无幻化的苦集染于真性,所以在灭谛中就无生相了。 三、别教的无量四谛观 无生如幻的观修,仍偏于真谛空性的一边,未能起無量差别的妙用,所以其智慧虽利而不广,其境界虽深却不普。因此菩萨在無生理观的基础上更进而展开悲愿广大,智解无边无量四谛,以此而适应无量众生差别机缘。 (1)无量苦谛:观照十法界诸苦的无量境况。因为菩萨谛观地狱界有八万四千鬲子,一一狱中受苦形状,亦复多种。乃至谛观,畜生饿鬼等差别的苦报、苦受等无量差别,悟知苦谛有无量相。 (2)无量集谛:观照五住烦恼的无量集积。因为菩萨谛观见惑就有十六知见,六十二见,一百八百等,一一皆具八十八使,何况思惑,尘沙,无明等无边差别的烦恼。所以悟知集有无量相,菩萨通达一切众生界的无量烦恼,方能即烦恼而成菩提,广度一切众生。 (3)无量道谛:观照一佛出世的无量法门。菩萨谛观大小二乘,偏圆权实,各有八万四千法门,一佛的法门就有恒河沙了,何况十方诸佛法门。所以悟知道有无量相,菩萨能达无量道相,方能广施方便,普利一切。 (4)无量灭谛:观照涅槃指归的无量差别。菩萨谛观道谛的法门因人设立有无量差别,故针对各种法门而形成的指归之法也有无量。无量的因心成就无量的果德,通达无量的果德,方能随机印证,授记作佛。 四、圆教无作四谛 无量四谛虽然广大无边,仍有其差别相在,所以未达究竟圆融。圆教的四谛是实相、是天然本具,非造作而后有,故称“无作四谛”,为佛法最究竟圆满的体现。因此有无平等,小大一体,是非齐观,迷悟不二。 (1)无作苦谛:谛观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苦境的存在,一一即是实相的妙现,法尔如是,本然任运,所以一切苦相都不必捨弃,因为全体真实故。 (2)无作集谛:谛观无明尘劳即是菩提。因为无明无性,即是法性,法性的当体即是一念清净心,此心即是菩提,不必离菩提而修菩提,所以无集可断。 (3)无作道谛:谛观着有滞空之边与心外取法之邪,当下无性,无性之性,即是三千诸法,即空即假即中的实相正体。边邪之人,随闻一句,皆得作佛,所以无道可修。 (4)无作灭谛:谛观生灭都是缘生,缘生无性,即是寂灭性。一切众生即是涅槃相。因此离开生灭,就没有涅槃可得。所以生死即涅槃,离生死无灭可证。 台宗行人以智慧心对四重四谛理,一一观照,使理境明了现前,达理无碍,圆悟一切皆自心所现,如果真能深入无作,那么万物缘生皆是一乘大道,更不被诸法所拘了。 练习题; 1. 为何要立四重四谛观? 2. 生灭四谛的基本名义如何? 3. 无生四谛谛观过程如何? 4. 无量四谛的量以什么来体现? 5. 无作四谛的无作妙在那里? 6. 如何体悟无作四谛的微妙处? 思考题: 1. 一一谛观四重四谛之后,观看自己心灵世界的变化。 2. 联系人生实际去体悟四重四谛的不同层面。 第二十六课 四重因缘观 这里的因缘指十二因缘,也称十二缘起、十二支。如下: 无明——过去世一切烦恼。 行——过去世所造作一切业。 识——投胎时一刹那的意识妄念。 名色——住胎早期的心识和身体。 六入——“胎中位”诸根具足。 触——出胎后三至四岁,根尘接触生起意识。。 受——五岁至十三岁根尘相触领纳前境。 爱——十四至十九岁,贪爱胜妙资具与YIN欲。 取——二十岁后,贪欲转盛,四方追求。 有——积集善恶业,牵引未来果报。 生——未来受生的因缘。 老死——从五阴之身住世衰变直到身坏命终。 以上无明与行是过去的二支因,从识至受是现在的五支果;爱取有二支是现在的因;生死是未来的果,所以这十二因缘包括三世两重因果。 先以顺观知无明乃至老死的整个生命的发展过程,叫“顺生门”,然后再逆观知老死乃来自无明的迷惑,若灭无明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是还灭门。 天台智者大师在十二因缘法中,依四藏通别圆教次第而立四重观修方便。 一、藏教的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观 是以假观的法理而解释十二因缘。又可分别四种:①刹那(一念缘起一念心中具足十二支,如因瞋心而杀生的瞬间,刹那间心中充满愚痴、无明……;②连缚缘起即此十二支连续不断形成前因后果;③分位缘起,如三世两重因果;④远续缘起,指十二因缘的连续缘起,可远隔多世。因观此四者可以心意思量,可以言语议论,又观知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生灭宛然,所以叫“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观”。通过此种观法,知断无明,直至了生死轮转,证得寂灭解脱。 二、通教的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观 以体悟众生皆空的智慧,观于十二因缘,了达生即无生,灭即非灭。谛观无明不在外,不在外,不在中间,犹如虚空,但有名字,毫无实体。无明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因此观知无明当体不可得,乃至老死皆幻化无生,从而悟入无生的真谛。 三、别教的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观 谛观根本无明乃由于二乘不了心外无法厌苦断集,证灭修道,因此迷于中道真实义谛,发起界外偏真无漏之行,由此引生方便变易生死识种。又缘界外无漏正受,而起涅槃法爱,深生取着,润彼变易识种、令生有芽,招感方便不思议变易生死。又进一层谛观不了心外无法,便呵弃真空,别修万行,也是迷于中道真实义谛,发起界外入假神通行,由于引生实报变易生死识种,又缘界外胜妙境界,而起神通法爱,深生取着,润彼变易识种,令生有芽,招感实报不思议变易生死。 如能悟知心外无法,不偏空寂的正受,不落离空的假有,超越变易的识种,那么将此根本无明一一破尽,方得二死永亡,成就佛道。 四、圆教的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观 圆悟心中谛观无明爱取的种种烦恼,即是菩提,究竟清净,这是了因佛性。行与有的业即是解脱,在业行中解脱自在,就是缘因佛性。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等的苦果即是法身,法身无苦无乐,即是大乐,不生不死是常,即是正因佛性。 由谛观而圆悟十二因缘即是三因佛性,也即中道实相,所以更无思议与生灭,自在地圆显佛道的妙化,成就无上圆满的果德。 十二因缘法是错宗复杂的人生现象,是生命流程中的连续变化或刹那现起的因缘关系。通过对四重十二因缘观照和体悟,可以明了生死轮回的因果关系,从而断无明,了生死,证涅槃;乃至无明不断而断,生死不了而了,涅槃不证而证。 练习题: 1. 十二因缘的名义如何? 2. 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如何观修,达到什么效果? 3. 如何谛观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如何才能相应? 4. 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的根本无明是怎样形成的? 5. 如何破除根本无明? 6. 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如何圆观? 7. 在圆悟心观中,应该怎样通达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无上道用? 思考题: 1. 在一一谛观十二因缘中,其中什么规律? 2. 在历观因缘法内,智与境是如何统一在一念心中的? 第二十七课 四重六度观 六度是菩萨道上根本的行法,而对于六度的深度与广度的不同体验,即形成菩萨道的位差与作用,所以智者大师以四重六度观的修法来实践菩萨行人的从浅位到深位的开发与胜进。 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种波罗密,加上方便愿力智,即成十度。四重观分别有:事六度观,理六度观,不思议六度十度观,称性六度十度观。 一、事六度的观修以坚强的事行来体现菩萨道自利利他的精神,所以称为事六度。 谛观: 1) 檀那波罗密——财法二施——度悭贪到布施彼岸。 2)尸罗波罗密——僧俗二律——度毁犯到持戒彼岸。 3) 羼提波罗密——生法二忍——度嗔恚到忍辱彼岸。 4) 毗梨耶波罗密——身心二进——度懈怠到精进彼岸。 5) 禅那波罗密——世出世禅——度散乱到禅定彼岸。 6)般若波罗密——小大二智——度愚痴到智慧彼岸。 依六度事缘而起谛观,一一明了,了知其中差别之相用,并体现在人生实践之中,以菩萨心而作利乐之行,从而获得六种度脱。 二、理六度的观修 在事六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如幻的智慧,一一了悟六度的事行皆如梦幻,本无所有,当体全空,于是达一切事当下即是真谛之理性。谛观六度具体的行持时,做到能行所行以及中间皆不可得,即所谓三轮体空的无生正观。如在布施时,能施的我,所接受布施的对象,以及中间的法与财等,一一体达,了不可得,心中不存丝毫分别之见,这样在布施等度中,即能体现无生的道妙。 三、不思议六度、十度的观修 非空非有、无内无外,主客不立。菩萨在无生正观的基础上,连无生也不住,尽管行而无所行,不必通过思维与观念才去行动,自然能以心智相应于众生的缘起而以六度或十度去方便度脱,使无量众生皆达彼岸。这是菩萨在谛观中,以大愿、大智、大力、大方便体现了六度的无量法行,因为修养极高,行德流于自然,所以不必再作对立的思维观察才行于六度。同时以智量无边故,能于一一度中摄一切法,成一切法,其量浩如恒沙。此中深细,唯不断深入谛观,达成不思议心妙时,方能全体现前。 四、称性六度、十度的观修 以实相圆悟的心智,念念之中均符合于法界的真性,由此而展开的圆融无碍的六度与十度,每一度也都具法界的全体。一一之中具法界的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圆悟的人,在布施时,谛观施从缘生,当下无性,竖穷横遍,体自如如,空观现前。正于空观现前之际,一切法都趣于施,因为当下圆具十法界的依正,而法界无外,离此更无一法可得——假观现前。正于即空即假之时,更于一切趣于布施与不趣布施的两边,平等圆照,即是中观现前。 称性的六度、十度,全在圆悟之人觉性的圆妙体现,一心三观之中,更无分别思量,乃是全体圆明,彻底朗照的。 六度的观修,先应从禅定来体悟。然后在事缘中去应用,在节节深入之后,使悟智与妙行,成为圆融的一体,此时即不必分是度非度,一即是一切,一切也即是一,自在地妙显于生活的当下,成为圆明无碍的行人。 练习题: 1. 试释六度的基本名义? 2. 四重六度的基本含义如何? 3. 事六度如何观修? 4. 理六度怎样才能体悟无生? 5. 十度中的方便、力愿、智、作何解释? 6. 为什么叫不思议六度、十度? 7. 不思议六度、十度如何观修? 8. 什么叫做称性? 9. 称性六度、十度如何观修? 思考题: 1. 在六度观修中,如何体现事理一体,动静不二,心境无碍,圆妙自在? 2. 不同的悟智在实践六度中,有何不同? 第二十八课 天台日用观修之道 道在日用处,能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止观的道用,方便修行即能归于真正的圆活自在。所以禅坐的修持仅仅是准备与趋入的方便,只有超越一切法行的修为,才是如实的自然之道。 天台智者大师在《小止观·正修行》中说:“端身正坐,乃为入道之胜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不修止观,是则修心有间绝,结业触处而起,岂得疾与佛法相应?若于一切时常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 在日用中修止观,即是历缘对境的修习方便。缘有行、住、坐、卧、作作、言语的六种日常之缘,境有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法的六种尘境。 在历缘止观中,首先应作如下观察:“我今为何等事欲行(住等也一样)?为烦恼所使,及不善无记事行,即不应行;若非烦恼所使,为善利益如法事,即应行”。观察之后,就应修于止法:“若于行(住等也一样)时,即知因于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心行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如能止到纯熟,当下立断,不止而止,且更进一步体悟到行中所有的心念,即是本觉理体的妙用,自然空明无碍,日用之道也即现前了。止法之后便是观法:“由心动身,故有进趣,名之为行。因此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行心,不见相貌,当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由于历缘修观纯熟,透过一切境与作用,心光大明,了然一切,不观而观,无知而知,圆觉万有而无滞,则实相真道现于日用之中了。 日常历缘的修法,一般由理解到实修,在实修中不断反照而逐渐明了,由心地明了而产生新的悟智,再借悟智去透脱一切缘用,一直达到自在无碍,更无作意为道用妙显。 六根对境修止观法,也就是六根在日用中的妙智放光,使道用无亏,出入自在。智者大师在《小止观》中说:“眼见色时修止者:随见色时,如水中月,无有定实。若见顺情之色,不起贪爱;若见迷情之色,不起嗔恼;若见非逆非顺之色,不起无明及诸乱想,是名修止”。眼见色时,空其对色的各种影响与染着,使心灵无住无为。耳闻声等也是如此,使根不取境,境不染根,根尘双消,心地清净。《小止观》又说:“云何名为眼见色时修观?应作是念:随有所见,即相空寂,所以者何?于彼根尘空明之中,各无所见,亦无分别。和合因缘,出生眼识,次生意识,即能分别种种诸色。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念色之心,不见相貌,当知见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其余五根与五尘接触亦如此修观。在观照中,即相而空,了根无住,寂一切法,又显一切用,当体明了,来去无碍,方得无观之正观,于是道便在根尘日用中体现了出来。 除此之外,睡眠与饮食的止观工夫,是日常中极为重要的修为,因为睡眠易昏沉而使工夫隔断,饮食则易贪着而忘照,所以特列此二行而作说明: 一、睡眠时的止观工夫 睡眠之时不宜过劳而眠,不应贪着而睡,应在清朗心神之中,不睡而睡,即身体彻底放松,进入大休息态,使心空而无累。心念不起糊思乱想,不住任何妄念分别,使心灵进入大忘状态。唯以无思之时,明了觉照此当下一念,空空洞洞,湛湛寂寂,如是直入非空非有,即观非观的正定之中。如有梦境出现,即境了心,不起分别对治,当下了知全体是空,了然无痕,虽不随梦境转而又照了其境,丝毫不昧。到了起床之时,仍然照见醒来之一念,此念无过来今,非内外境,一片明朗,绝诸尘埃,于是朗然之心,不起而起,安乐自在。 二、饮食时的止观工夫 于饮食时,根不到境,境不引心,独立孤明,一览无余,正于此际,心无贪味之念,舌无即境之着,其时空明绝待,无念可动。无动之念又能明了所食之时以及种种宴席,一目了然,八面玲珑,应付自如。 日用中的止观之道,唯有念念觉照于目前方可真正明白其妙处。成佛做祖之因也即在每一念每一处的修养之中。 除《小止观》外,《摩诃止观》中非行非坐三昧及随自意三昧等都强调日用中修习止观,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中不间断修行。《小止观》说:“动止(行住坐卧见闻觉知等)心常一,自以智慧明,观诸法实相,种种诸法中,皆以等观人,解慧心寂然。”这样的修行人名为大菩萨“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者”,“三界无伦匹”。 练习题: 1. 止观的道应在什么地方体现? 2. 静坐修禅与生活之禅有何不同? 3. 什么叫历缘修止观?有那六种? 4. 什么叫对境修止观?有那六种? 5. 历缘修止观的共同前提是什么? 6. 以行为例说明如何修止观? 7. 眼见色时如何修止观? 8. 睡眠止观的工夫应如何修? 9. 饮食止观的工夫应如何修? 思考题: 1. 台宗强调日用处修道有何意义? 2. 日用处修道重在何处用功? 第二十九课 天台说法观 佛法在默也在说。讲说佛法是台宗行人的广大悲愿;也是利济众生,开显心量,增进观力的一个殊胜方便,同时又是使佛法久传不衰,发扬光大的唯一因缘。因此,天台法门立有说法观的这一重要课题。 讲说佛法的行人,必须要有止观的功夫,有基本人格修养,并且不为名闻利养而弘法,完全以菩提心的悲智方便去化导众生,利乐一切,因此意乐一定要清净。 说法观应有以下的修持基础,方可进行: 一、读诵大乘经典 以空假中三观来读诵所要讲说的经典。假观是现高大身,莲花台,金色光明字,虚空界诸佛菩萨与无量众生,其广度而普应。空观则了能诵所诵皆不可得。中观则当下直显,更无分别空有之心,全体实相,一念法界。 二、解读的深透 解读佛教经论,应深入文义,了悟境观,圆会异说,透彻法源,方能变通其说,善巧安立法义。 三、择法与应机 知众生机缘,择法而说使众生心结顿开,圆悟佛旨,解脱烦恼,超出知见。因此不说无义之法,不接无缘之机。应机感相扣,妙谈入神。 四、依四悉檀而说 以“世间悉檀”随顺闻法者的意愿、欲望而说世界法,以接引入门,引生兴趣,归向佛智,开显正信。“为人悉檀”建立五乘次第,随顺不同众生的根机说不同的法,使闻法者生善心行善法。以“对治悉檀”针对不同众生的习性执着分别教以善巧的法门,使药到病除,恢复原本的清净。以“第一义悉檀”直接显示诸法实相的无上大道,令根机成熟的众生顿悟顿证本来面目。四悉分别令闻法者得“欢喜”、“灭恶”、“入理”益。 五、说法前的禅观 在禅定中深入所说法义,以及引用的典故,发挥的内容,关键论点的确立,使听闻获知利益等,均应一一明了现前,条理清晰。 六、正说法的三观 以三轮体空的根本空智,显起圆活妙假的言辞之海,说无言之法,用不二之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当体圆明直显,使众生在听闻时,顿入无生妙境,获圆妙正解。 七、五重玄义的讲式 五重玄义是台宗讲解经论时,开宗明义的一种方式,使所闻的人在入文之前已明晓全部经论的含义,所以是非常重要的。讲说者必须有通达五玄与善立五玄的能力,否则就无法一贯始终的讲好一部经。五重玄义即: 释名:以人法喻的七种情形来解释经论的题目。 显体:显示一部文中理性的真谛,即经文的根本实质。 明宗:阐明修行所归的真境,即教理的目的宗旨。 论用:论说一部中对行人的利益之用。 判教:判别一部教相的归属,即此经论在整个佛法中的地位。 五重玄义分别解释如上还有七番共解: 标章:即分科标出章段题目,使得层次分明而容易忆念不忘。 生起:即阐明各部分内容次第相生及其理由,使不散乱。 引证:引证据典证明所说不谬,使人生起信心。 观心:即将经论文句义理指归自心,其要旨在于即闻、即解、即证,使人精进用功。 料简:以问答方式解释疑惑。 开合:即或开而详谈,或合而略说,使不同根机的众生都能得益。 会异:即将不同的说法会通得出圆满的解释。 后三者能使闻法之人生起慧解。这样七番共解能助行人具足五心(信、进、念、定、慧)从而成就五根、五力,破除五障。 消文四意,在以五重玄义总论一部大义后,再以此四释法解释经论文句,即: 四缘释:即四悉檀。 约教释:即以藏、通、别、圆化法四教解释经文。 本迹释:即从本地和垂迹两方面解释。 观心释:即消释经文指归自己,在于劝化和指导观心修行,不惟说食说宝,徒劳无益。 五重玄义、七番共解出自《法华玄义》,消文四意出自《法华文句》,两者构成了天台宗解释经论,讲经说法一套完整系统的方法,为后来历代台宗学人所遵奉。其特点不仅在于充分发挥经文奥义,更在于将教理观心有机结合起来,自行化他,共证菩提。 讲说佛法,是以文字义理为心观之境,以众生为道场之用,观用一体,于是自在微妙的智慧与慈悲的心怀,借此因缘不断涌现,成为萨婆若海的无尽之流。 练习题: 1. 天台法门为什么重视说法这一活动? 2. 说法之人为什么要有禅观的功夫? 3. 说法者的修养性会影响说法的效果吗? 4. 应如何去读诵佛经? 5. 解读佛法是否应心法相应,圆会通达? 6. 应如何择法与应机?如何在说法前入观? 7. 试释四悉檀的含义与如何对机而说? 8. 五重玄义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9. 七番共解和消文四意体现了天台说法的什么特色? 思考题: 1. 试着去体验整个说法观的全部内容。 讲说佛法者的真智慧与慈悲方便是怎样开发出来的? 第三十课 天台十境论 有修观的方法,也就必有所观的对象。智者大师把所观的对象归纳为十大类,叫作十境,以此来摄持行人在修观时所包容的所有境相。台宗行人应仔细的了解十境的具体内容与次第差别,方能在修观过程中对于所出观的各类境界有明确的认识并善知如何去转化与对治。 十境的次第是: 一、阴入界境 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即人生万有存在的最基本现象,有内在与外显的二大因素,是缘生缘灭一切法的基因。行人即以此为所观境的开始,藉智慧的观照力,观此境即空、即假、即中,如能就此三观齐透,开显一境三谛妙理,圆成一心三智,则当下成佛。由此可知了解与观显此境,乃至摄于一念现前之心而顿悟,都是修道者最切要的下手功夫,也是成就最迅速的一条路子。 二、烦恼境 烦恼即贪嗔痴与等份的四大基本无明妄惑的现象,其变化之相有八万四千,它们不断的昏覆自性,烦扰心地,使众生一直处在无知迷妄之中,犹如梦中颠倒一般。所以行人应了解烦恼的含义与自已烦恼的重点与状态,使用三观之法而使断绝,恢复一念心的智慧力用。 三、病患境 病患系于有漏之身共有四百四病,四大增损,五藏相克,阴阳失调,内伤外惑,种种伤痨乃至坐禅不当,产生禅病,至使气脉不通,心受身所制,不得轻安,难入禅观,所以应针对种种疾病发生时,应用止观,锻炼,医药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治,否则就难以深入禅定,真智便无法开显。 四、业相境:由于过去世尚存于八识田中无量的善恶诸业,因禅观而翻出,形成逼迫身心,散乱黑暗等一切影子,此时心中忽现各种景相,乱起乱灭,当知即是业相在未受报之前的翻出,也即所谓翻种子,如能不被所迷,不受影响,一经翻出之后,即不再受报,所以只要不住在业相上,其业也就自然空亡。 五、魔事境 魔事主要是指禅修中幻觉与心身变化所产生不正常现象,称为心魔,同时也包括天魔、精灵等外魔的干扰。因为当行人心未空净,着于内外之相,并受神经系统的束缚禅定到深层时,就易击发各种境界,如:佛菩萨及父母等的形象与可怖的魔鬼,闻到音乐声,乃至出神飘游,神奇变化,神通功用等等,一旦执取,则心狂难制,神经失控,产生颠倒的思想意境,胡言乱语,神志不清,轻的产生精神变态,严重的即成精神病人。因此行人在发生任何境界时,谛观身心及摩幻皆不可得,无取无舍,安住觉智,一一化解,不落于魔事之中去。 六、禅定境 由于修观必能引入禅定的境界,如世间禅的四禅八定,出世禅的八背舍等。当禅定发生时,必经五阴的识心深细而起变化,所以不可住于禅定境界,应了知禅亦是虚伪之相,不生爱昧之心,使之引入真正的三摩地中。 七、诸见境 由禅定的静心功夫,必能引发聪慧,定中思维的超常发达,所以容易产生各种非凡的认识,特别的结论,如果认取自己的所悟为真,则落于外道的执见中,而产生邪慧。因此应除一切知见而引入无分别之见的正见中,消融一切归于无念的空明。 八、慢境 随着定慧的功深,出现相似于佛菩萨的境界,但实际上仍然是某种心相或感应,其功德并未相应,由于不知位次的浅深,往往误以为已得涅槃,已得某种地位或以为已彻悟真性,从而产生慢的心态——骄傲满足之想。因此应破除骄慢之心,识明所证的位次继续进修,虚心平怀。 九、二乘境 在功行中,由于宿世之中偏于声闻,缘觉的重习,个性偏习于孤调,其心不广,所以当翻出过去二乘狭劣心志时,心也就不再乐于大乘普度众生的悲愿,死守空寂,喜于山林,不乐弘法。因此,厌弃之心日增,即成道上大障碍。故应以大乘佛法鼓舞心志,策发菩提心深入世间,做淤泥中的莲花。 十、菩萨境 虽发大心,立菩萨大行,由于情见未空,妄念未尽,因此,但翻出三教菩萨着相修行的种子,在利乐之心的同时,不悟不发是真正的发心,无行是圆妙的修行,不度是微妙的大度,所以不与中道相应。应于一乘妙观,开发妙解,确立无作妙行。 以上十境从生起的过程来讲,一般是有次第的,但从宿世因地所下的种子与因缘互变的关系来看,又是无次第的。所以观行者,应针对现前的任何境相,一一观察,一一境相一切境相当体即空、即假、即中,等同法界,即是大乘佛法,能观所观莫不如此。谛观纯熟,摩佛一如,同一实相,更无他法。 练习题: 1. 为什么讲有观智就有观境? 2. 天台宗立有那十类境? 3. 立十境的目的是什么? 4. 为什么最初入观应观阴入界境? 5. 烦恼、病患、业境这三者的关系如何? 6. 内魔与外魔如何区分? 7. 禅定境与诸见境应如何互除? 8. 慢境与十乘境各偏在那一边? 9. 为什么菩萨境也有错? 思考题: 1. 历十境而作深细的观察,你认为自己哪一境的现象偏多? 用三观去观照这十境,使心智直透诸境,了悟无作圆心。 第三十一课 天台十乘观法 智者大师根据《法华经》大白牛车的喻意,在《摩诃止观》里建立了十乘观法。这由十法而成乘的善巧安立,可使上中下三根行人都能修习圆顿止观,直至成就佛道。因此这十乘妙观可圆摄一切观法,是十分广博的行持法。 十乘观法的次第是: 一、观不思议境 把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缩减为现前第六意识即妄即真的一念,再进而观照这一念之心,圆具三千性相,当体即空,即假,即中,三一一三,圆融无碍,更无文字的意解与意识的思量,即此不思议妙境,成不思议妙观,境观不二,全体法界,当下圆明。如能从此顿悟顿证,即可圆证佛道。若悟而未证,亦可以此悟智,扫荡无始情执,化转一切习染,逐渐消融妄习,开显功德妙用,直至圆成,也无别法可修与位次可依。这是直显实相、相应佛道的无上妙法。 二、真正发菩提心 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精进心,大慈悲心。如于以上观修中,既未悟证,那么肯定在因地中,带有个人私有的情见,未能大公于天下,为众生而修行,所以应圆发四宏誓愿,使心与理相应,念与智不二,直使此心同佛心,此愿合佛愿,更进而于念念之中全依佛觉而觉之,以佛念而念之。如此在发心中,悟入不发之妙发,忽然顿悟自心即佛,一切众生本自圆成,于是空一切执时,妙假顿现,慈悲付缘,应用无差,中道不立,平直无碍,因此,由发心而证入佛道。 三、善巧安心 即修习止观法门将心安于法性实相。虽然真切发心,仍未悟入,那么一定在禅观之时,不是偏昏沉就是偏于散浮,使自己不能做到空有不二,明朗现前。因此,应用即寂之照来破除昏沉之病,用即照而寂来破除散浮之病,使自己在禅观中惺惺寂寂,朗朗虚明,于是在反照时,当下顿悟实相妙体,心体明静,圆含一切。 四、破法遍 即以圆融三观圆破三或。如果仍未安心入道,必有见思、尘沙、无明等障惑覆蔽心头。因此,应依一切智慧来照破自心的惑障,如依一心三观或无生的推检法等,一一破除心中惑障,使心地清净,空假不二,中道历然,超入实相妙境。 五、识通塞 即识别助道和障道因缘,或护或破,以进证实相之理。修观法时仍有得失之心,应当了知通与塞的状况。如果法门不适合此刻观修进道,则应改修它法,使之趋入菩提涅槃。因为经破法遍后,仍未悟入无生之理,就必须检讨得失,时时必以护持真如心于六度正轨,使自己不产生阻塞而圆会实相观智。 六、道品调适 即应用大乘三十七道品,一一调适自心,合则用,不合则舍,使观智日开而昏惑渐消,乃至于清净自显,妙明湛然。 七、对治助开 即方便法门对治障难,助开圆理。在用功过程中,如产生种种道障的因缘,如烦恼业报等,使自己无法开启实相正理,就应当运用各种对治的法门来排除事障,如用六度对治六蔽乃至用密显等法来除障显理,助开心体圆德。 八、知位次 通过前面的精进修持,必定有所开发,有所成就,这时如不知自己所处的修证地位,就易以凡滥圣,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产生增上慢的通病,反而丧失已修的功德。因此,应当了知自己所处的位次,使自己不断努力,相应道妙。 九、能安忍 即于内外顺逆诸障能安忍不动心。通过修习禅观,一般正确的修行者都能成就“五品弟子位”,同时也即能圆具本性的一切功德,尤其在说法方面,更能显示圆融透彻,直入人心,开发智慧。因此,必受广大群众尊敬,但也容易被人妒忌,或自己动了名利之心,所以在内外种种魔事境界上,应能安忍不动,使自心策进趋入“六根清净”的圆十信位。 十、离法爱 行人在“六根清净位”上,往往执着于相似十信位而产生法爱,以至有顶堕的危险,所以必须舍离法爱,契入中道,妙证无生,使自心进趣到十住乃至等妙二觉之位。 十境中的每一境,都可用这十乘法去修,而此十法又有上中下三品成乘的不同。如上根人在第一观不思议境中即得成就;中根人须修到第二至第七时才能得成就;下根人则须修完全部十乘方能成就。用这十法收尽上中下的根机,皆能普使证入“初住”而逐渐圆满佛道,所以又叫“十法成乘”。 练习题: 1. 什么叫十乘观法? 2. 十乘法有那些基本内容? 3. 如何修习观不思议境? 4. 为什么真正发菩提心时也能悟证佛道? 5. 如何才能善巧安心? 6. 破法遍与识通塞的观法有何不同? 7. 道品调适与对治助开有何差异? 8. 为何要了知自己所证的位次? 9. 能安忍与离法爱应如何去领悟? 思考题: 1. 由十法而成乘的圆观法门,为什么能摄受三根而使令成道? 2. 一一谛观十乘观法,使自己相应进趣,将体会描写出来。 第三十二课 天台宗的行证 通过止观的修习,一定有所悟证,为了使学者在修习过程中,能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台宗因此立了六个顿即成佛的阶段——六即佛。六即佛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使修行人不循名违实、以凡滥圣;二是为使修行人增强信心,依次进修,功不唐捐。因此,六即佛对修行者来说是有很大意义的。 “六即佛”是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等六个过程,“六显因果之事相,即显佛性之理体。”兹略解如下: 一、理即佛 这理便是中道实相,亦即不思议佛性,凡夫与佛在佛性理体上平等不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因此虽然无明覆盖,漂流生死,仍然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所以古德颂云:“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意思是说,凡夫一动一静都是理性(即佛性)的现起,但众生贪染分别,举心动念违其真性,若行若藏,皆非“佛”的构成条件,而向着黑暗的路子,跟着物欲去六道轮回,不知返本归元,开显本具的佛性理体。 二、名字即佛 学者由教师讲习、或阅经卷,闻知确认苦恼众生也有本具佛性,与十方诸佛无殊,不觉悲喜交集。颂云:“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意思是说,佛未出世时,众生皆执生死为实有,自佛出世,讲说倡导无生之法,说明诸法本无起灭,岂有生死?但如今听闻无生不死的佛性之理,知道根身器界,当体无非理具事造的佛性本体,推知过去、现在、未来,头出头没,皆此体性,无数劫来,不自精进,枉造恶业,枉受轮回,思之悔恨不已,故“翻恨自蹉跎”。 三、观行即佛 依解起于观行,时时刻刻,回光返照,参究自性。颂云:“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意思是说,达此位次理慧相应,心观明了,念念返照真常之理,息却如幻的六尘,遍观诸法性只是一性,无真之与假的相待立名,佛法绝待,故无真亦无假。观行的修习分为五品:(1)随喜,(2)读诵,(3)说法,(4)兼行六度,(5)正行六度。 四、相似即佛 由于观行功夫得力,粗垢任运先落,有六根清净的德范,入十信位,发相似无漏的观行,依稀仿佛地见到法身的模样。颂云:“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意思是说,众生的烦恼共有五住:(1)见爱住地,(2)欲爱住地,(3)色爱住地,(4)无色爱住地,(5)无明住地。观法性的功行到了这里,先任运脱落了前四种烦恼(即见思或),而第六法尘的所知理障无明犹未空尽,智眼尚翳,法执尚存,故说:“空里见花红”。 五、分证即佛 由于相似的观力,启发真智,分破无明,分证法性(法身),入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的地位。如云雾先散开一隙,逐渐扩大。颂云:“豁然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犹见月朦胧。”意思是说,到了这里豁然心开,乃属证悟,不同解悟,这时能、所双忘,心体湛然,一切无碍。虽然湛然,而诸法实相未能穷源竟委,如薄云罩月,所见真而不明。 六、究竟即佛 五住究尽,二死永亡,福慧圆明,趣最胜果,成无上觉,果德圆极,究竟涅槃,称为“妙觉果海”。颂云:“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意思是说,从来弃妄执真,致使真性却成妄执,今不执妄亦不执真,则一切妄当下即真,虽然真体圆成,也不过是恢复离言绝待、法尔如是的本有之性(佛性理体)而已,更无一法是重新得来的。到此才是大休大歇,修学事毕,所以叫究竟成佛。 一切有情,无非是佛;十界众生,悉是六即。因为台宗的教旨建立在圆融无碍上面,所以这六即的教义,便是无碍成佛的行证。但在这六即里面,又包括五品、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八种位次。而此八位,却又是五十一位所开发,所以台宗的行证,又未尝超越渐次断识的事实与阶段,其关系列表如下: 理 即——未入位 名子即——虽未行证,但已信解佛性理体而发上求下化的菩提心,可说为“发菩提心位” 观行即——外凡位————一、五品弟子位 相似即——内凡位————二、十信位 ————————三、十住位 四、十行位 分证即 五、十回向位 六、十地位 ————————七、等觉位 究竟即—————————八、妙觉位 以上六种即佛,是就悟界的理体而言的行证;八种位次,是就迷界的事修而起的行证。而此理悟、事修二种行法,互相融摄,迷悟一如,理事无碍,即是台宗的精义所在,也即是台宗的行证轨迹。 练习题: 1. 什么叫六即佛? 2. 为什么要立六即佛? 3. 什么叫理即佛乃至究竟即佛? 4. 解释六即佛的六种颂文大意。 5. 六即佛与八种位次的关系如何? 6. 为什么说迷悟一如,理事无碍是台宗的教义所在,也是台宗的行证轨迹? 思考题: 1. 六即佛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2. 我们怎样才能依六即佛义而上趣佛道? 第三十三课 天台宗的果位 天台宗开示三谛圆融的妙理,其所显示如来的果地,也是三身互融,三土互摄。三即一,一即三,不一不异,不相隔历。所谓“三身”是: 一、法身 即是法性本有的理体,以法为身,法尔真实如是,平等不异,无来无去,不生不灭,竖穷三世,横极十方,有佛无佛,无不遍满,此又称为“毗卢遮那佛”。如《法华文句》所云:“有佛无佛,性相常然。”即是此身。有自性清净、离垢清净二义。 二、报身 即是契合法身如来的大觉智相。法身无限,报身亦无限。此报身佛修因感果报得诸惑尽净,众德悉圆,此又称为“卢舍那佛”。所谓:“以如如境,契如如智。”即是此身。有自受用、他受用二相。 三、应身 即是大觉的外用,随机缘应现成道,化益众生,此即“释迦佛”。所谓:“和于功德法身,处处应现,八相成道,转妙法轮。”即是此身。有胜应、劣应二种。 上述三身,即是理、智、悲的三德,如配之三谛,法身为中谛,报身为空谛,应身为假谛。三谛圆具而融通,三身无碍而相即,此三身中,举其一身,即摄归其余二身。举一法身,即具报、应二身;举一应身,即具有法、报二身。如《法华经》说:“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又说:“我成佛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祗劫,常住不灭。” 这样的法身中具有三十二种应身的相好,释迦牟尼佛亦复现有法、报的理智,可知法身以外无报、应二身,应身以外无法、报二身。兹列表如下: 法身——(中谛)毗卢遮那佛——理德 佛 身 报身——(空谛)卢舍那佛———智德 即一佛身 应身——(假谛)释迦牟尼佛——悲德 再由佛身而推至佛土,也是如此。一切如来的法、报、应土,互相融即,无一非是实相如如的境界。兹列表如下: 同居土————————— 方便有余土———-———— 实报土————————报 土 寂光土————————法性土 又,天台宗的重心在于圆教,所以在果位上便是圆具法、报、应的三身三土,即三身圆具、三土融即的一实相境。兹列表如下: 劣应身————凡圣同居土 胜应生————方便有余土——应身——应土 报 身————实报庄严土 法 身————常寂光土 一、凡圣同居士:指凡夫与圣人杂居的国土,有净秽之别。如娑婆世界是同居秽土,极乐世界是同居净土。 二、方便有余土:二乘、三贤等所居三界外净土。二乘、三贤位行人依方便道,断三界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但尘沙无明未破,变易生死未了,故称“方便有余”。 三、实报庄严土:为断除一分无明的菩萨即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所居的果报土,系酬报真实之道的无碍自在国土,纯属菩萨所居,无有凡夫二乘。 四、常寂光土:也称为“理性土”。此为全断无明离分段变易两种生死的妙觉究竟果佛所居。此土就理性本体,涅槃三德(如来秘密之藏)立名。即常意在法身,即法性本在常住之体;寂意在解脱,即法性自在应物之用;常意在般若,即法性明了照物之用,三者不纵不横,非三而三,总为一秘密藏。 这四土其体本一,四而非四,只是由于业力,修证感得报应不同而所知见亦不同,同一法界,无二法界。 有因地修行,必有果地证得果报。这里三身四土即是果报,而一般地身约正报而言,土约依报而言。究竟地,依正不二,身土不二,只是一个法界法性。 从上述圆证的果位上,可知台宗诸法实相等圆理在因地修行的作用,由于圆解圆修的殊胜,所以在果位上才显示了圆满究竟的妙德。 练习题: 1. 天台宗所显示的果地有那些特征? 2. 什么叫法身? 3. 什么叫报身? 4. 什么叫应身? 5. 三身的关系如何? 6. 三身与三谛如何配合? 7. 三身与三土的关系如何? 8. 四土如何解释? 9. 圆理与圆果之间有何联系? 思考题: 1. 应该从哪个角度去理解三身、三土、三谛的圆融关系? 2. 从果位的圆德上,你认为它的价值在哪里? 第三十四课 天台禅宗观 达摩祖师所传的中国禅宗称为“教外别传”,天台宗法门则为“教内真传”。一者不立文字,贵在直指而圆活应用;一者赅罗教海,妙在圆解而圆融观修,都是禀承佛祖之道而衍化利生之门,是同源而异流,虽异形而同归。 志磐大师以台宗子孙的身份在《佛祖统纪》卷二十论禅宗说: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至矣哉,斯吾宗观心之妙旨也!谓之教外别传者,岂果外此为教哉?诚由此道以心为宗,离言说相,故强为此方便之谈耳!不然,何以出示《楞伽》,令览教照心耶?何以言:大乘入道,藉教悟宗邪?为此同宗,撰达摩禅宗志。” 志磐认为天台与禅是完全一致的,根据台宗整个修证圆旨,与禅宗所传的种种方便,概其台禅的相同点有以下数观: 一、同源观 天台宗慧文大师因龙树二论而悟证,禅宗则由龙树历传二十八代至达摩,所以法脉是同源的。 二、同理观 同以实相妙心为理性之本,以彻见无生不二之旨为宗。台宗大开圆解,即禅宗之彻悟,所悟之理是同的。 三、同行观 台宗以教而指心,说通达于心通;禅宗以心而传心,心通后而达于言。一以《法华》为印证之本,一以《楞伽》为印心之籍,其不思议的观行则是一致的。 四、互证观 禅无教则易落暗证,未悟谓悟,为害天下,故须教来正之;教无禅,则易落于文字义理,不知真空,徒具形式,故须禅来透脱。唐末永嘉大师精研台教,阅《维摩经》悟后,仍去曹溪印证,后著《证道歌》,名闻天下,即是其例。 五、方便观 教下的台宗有许多止观前后的方便,以其次第与圆融无碍,而摄持整个佛门的接引之用,因此差别门头善巧无量。宗下的禅宗因不立文字,觉在当机,故唯应机而施,直接指授,重在除妄显真,调伏身心,使令悟入妙心,所以更无剩法予人。 六、弘扬观 教理若不弘扬于世,禅门必无大才。因为没有透过教下的熏陶,真理性的智慧必然不高,虽然有个别人宿根开发,合于禅机,但如果没有普遍教法的弘扬,其禅机也必然不适合于大众,其言其行也难于圆活。所以透过教观的高层而悟入禅的妙机,再以圆活的妙用应于时代,则禅宗方有可能再度弘扬天下。 七、无法观 禅者佛心,教者佛言,祖师者传佛心、佛言于天下众生,俾令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了妄即真,恢显本来。因此,禅宗者,离佛心外别无所传,故宗即无宗;天台者,离佛言外,则无言之可言,故教亦非教。无宗无教,当体无念,行人于无念心中,了悟一切法本来如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一心清净,更无所求,则不但教亡于言,宗也无可传了! 八、妙行观 无论宗与教的祖师均解行相应,个个悟透无宗无教之旨,心中了然无滞,更无人法之痕迹,以无悲之大悲,行无行之大行故。妙心之中,分别众生因缘根机,或于宗中,或于教中,开设门庭,善说法要,方便利乐,无非是令一切众生就路还家,舍迷就悟,识得自家宝藏,不再沦丧苦海。因此,识得此中道理,真是赞叹祖师慈悲为人处,同时也了得自心妙行处,以弘法利生为已任者,如无此见地,岂可为人师表?法不孤起,起必由人,达人无人,妙行无碍矣! 以上八观以论台禅的不二,而此不二不必远推宗派史迹与教典异论,唯须于一心中悟入,则能无碍于彼此,即天台而圆融禅宗,更不必舍台宗而别求禅悟,无法之法斯为妙法! 练习题: 1. 禅宗与天台在形式上有何不同? 2. 禅宗与天台在内容上有那些一致? 3. 比较地说明同源与同理的意义。 4. 同行观与互证观有什么内在的函义? 5. 举例说明方便观的实际作用? 6. 台宗在弘扬时是否也可离教而直指? 7. 无法观的真义是什么? 8. 妙行观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精神? 9. 如何领悟台禅的不二? 思考题: 1. 以台宗教观的悟解融合禅宗时是否消除了宗派之间一种隔离? 深入观察无法观与妙行观,使自心悟达如实的境界。 第三十五课 天台密乘观 密法乃释尊最后度人之方便,一者末法众生业重,显教观修难以成就,二者修至意念无法及时,诸佛秘密金刚心咒的威力,扫荡微细情执,破无明而见本性。因此无论那个宗派,往往都兼修密法的助道,如鸠摩罗什大师临终付二密法:一是护身,二是开智。所以有必要建立天台密乘的正观。 密宗的流派一般分藏密、东密与台密。在汉传天台法门中,还没有系统化的密修体系,唯以唐代所流传的杂密为助道的方便,因为天台法门贵在实相妙心的悟证,才是第一义的无上法门,所以不需要另外建立系统的密乘。如志磐在《佛祖统记》卷二十九说: “持密语以希显验者,非与夫解第一义者,妙心一悟,当座而决,是以洁斋三业,精明轨仪,诵专数言,课充亿万,积月累岁,而用成无间,重精叠思,而始获一感。维兹瑜伽五部之教,一切行果广大悉备,而于护国救世尤为至要。斯盖佛道显仁藏用,所以御外务而回不信也。撰瑜伽密教志。” 由此可见,天台对于密乘重在感应与护国,虽然瑜伽五大部,一切行果广大悉备,并没有让天台学人深入密藏,专行于密的提法。所以铠庵说:“华严顿施别圆,则无俟于密;鹿苑专说小乘,则未易用密;唯方等、般若二时,欲转小成衍及被接入别圆,则如来始于此时有显密二轮之用。若夫法华开显,无小无大,俱入一乘,殆犹日轮,当午罄无侧影。所谓用密者尚何施耶?自金刚智诸师为末代机缘有宜密教者,故东传此道,以名一家。然嗣其后者,功效寝微。唐末乱离,经疏销毁,今其法盛于日本,而吾邦所谓瑜伽者,但存法事耳。” 因此,密乘作为接引的方便,在汉地的台宗中,已非常式微了。其实台宗所倡导的一乘佛法,诸法实相的观门,就是金刚乘中的无上大圆满密法,是西藏大手印中的精华部分,讲说时可以说是显,悟证者即是密,所以显密不二,不必舍天台而别求它宗的次第密法,唯应从天台止观中实悟实证,得真正的受用,方可与无上密乘相互印证,这样才不失台宗的本色。 密乘又分为有相密与无相密,台宗学人因汉人习性关系,只适合于较简单的观修方法如种子、本尊、咒轮等,净土十六观也可视为有相密法。无相密即一境三谛、一心三观的实际体现——手结印,口持咒,意无分别,摄持于假空中的观智之中而得相应。悟证之后,一一实相,清净平等,一切均是不可思议的妙观,则是一乘无上密的证成。 台宗学人在密法的修习方便,大致可以列出五种: 一、普通修持 如定课持诵《大悲咒》、《楞严咒》、《十小咒》等,是不须特别传授的普通修持。 二、对治修持 如业重的持《地藏心咒》,多病者持《药师咒》,多欲者持《楞严咒心》,度生者持《六道金刚咒》等。以种种密法加持,消除各人不同的障碍。 三、专一修持 如单以《六字大明咒》莲花印,准提佛母法,阿弥陀佛心咒法等专一修持以至证成。 四、立坛修持 如传灯大师在天台山高明寺立楞严坛克期修持以取证。 五、无相修持 以心地密法,实相妙心无修之修,而修于自性本具之无上密法,心法相应,一念法界,当体圆成,即证三德秘藏。 台宗学人不必排斥密法,也不必向密宗探求不适根机的密乘,应以正确的态度,善用台宗传统的密法,认真教授与相应行持,使佛法中这一胜妙方便能在台宗学人中起到积极的助道作用。 练习题: 1. 为什么说密法乃最后度人的方便? 2. 密宗有那些教派的分类? 3. 天台宗汉传的密法应是哪一种密系? 4. 密法在志磐大师看来有什么作用? 5. 五时中密法属于哪个时朝? 6. 为什么汉传的天台宗密法会衰落? 7. 为什么说天台法门即无上密法? 8. 什么叫有相密与无相密? 9. 台宗学人修习密法均分哪五类? 思考题: 1. 你对密法的看法如何? 2. 台宗学人修持密法,容易产生那些弊端? 第三十六课 天台净土观 “教宗天台,行归净土”是天台历代祖师一贯的主张。其故有三:一、因为净土的理性,即是实相理体,也是如来藏妙心的净性,所以天台即净土;二、净土的行持,即是一心三观的念佛法门,性修不二,理观并举,乃是唯心净土的无生不生的妙行;三、净土的果德,即是三德秘藏,常寂光净土即法身、般若、解脱,实报净土即是妙假,方便净土即是真空,凡圣同居土即是法性的垂示。所以净土之果德,全收天台的妙证。 志磐大师在《佛祖统记》卷二十六说: “在凡具惑而能用三观智,显本性佛,如四明师之言曰:心境叵得故,染可观净;不碍缘生故,想成相起,唯色唯心故,当处显现,斯观佛三昧之正诀,唯明宗得者意能行之。至若称唱嘉号,瞻礼尊容,读诵大乘,持奉净戒,皆净业之正因,正观之助行,而但修善行也。仁慈者,亦可以成回向庄严之绩。然则若定若散,若智若愚,无一机之或遗,虽登堂之有金银,入品之有上下,至于趣无生而阶不退则一概云耳。悠悠末代,凭愿行而升安养,自庐山而来传往生者,才三百人,意遐方外域,不及知者,奚若河沙之多。是知此方学佛道者,机疏障重,未闻有成,而独于念佛之法,无问僧俗,皆足以取一生之证信矣!撰净土立教志。” 在志磐大师看来,净土法门即是最高的观修方法,也可做次第接引的方便,但因末代机劣,欲取一生成办,唯有净土法门。所以天台提倡净土法门是根据众生实际情况而展开的。 但是作为天台的行者,绝非一般世俗净土信仰者的观念与求拜行为,而应建立在天台教观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净土观与行持观,方能真正弘传净土,实践净土法门的人间化。 其中要观照的有以下数点: 一、理事观 净土法门“事是明显说,理是秘密谈”,因此观净土的种种事缘,应悟此中理性,但理不孤起,必托事缘而显,即理为本事为迹也。 二、唯心观 说理说事,皆不离一心而显现,故曰:“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无论悟与未悟,此唯心之旨常然不变,能知“心作心是”的唯心境界,则常以此现前一念之心起信、发愿、念佛,而时时生于自心的净土。如此,净土法门,方成天台一心三观的圆修,证成唯心实相的妙境。 三、生死观 生死者唯心念的变易生灭,肉身的生与死只是正报色的假相,如能不执身相,了悟此心为生死本,则于念佛时,念念了妄不生,生缘不灭,一心虚明,神栖安养,于是当念无生,无生而无不生,则娑婆印坏,净土文成,虽生命未终,而早已迳登极乐了。 四、厌欣观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此净土行人常生的心念。但应知所厌者乃娑婆世界之烦恼恶业与种种执著,并非人生世界应作的事业与借此开发的善根的殊胜因缘。因此,厌者不消极,心灵中仍有菩提智光与方便利济之行为。欣求者,也并非只贪西方胜妙境相,而应欣慕净土贤圣的功德,开发自心的莲花,把净土的美德净妙化解为自已的行持,如是身在浊世,心在莲邦,自有一番清净安然的天地。 五、信愿观 “信、愿、持名”为净土三资粮。唯信需要解而悟知,方是真信,故常须思维观察净土理事,自他因果,不断开拓自心的信德,才能显示信心中的淳善至美的德性。而愿则须切,切切在自心中不忘失净土的功德,不离开一念的清净,不执著自我的分别,唯弥陀是我心中之佛,唯莲邦是我心中之土。念念归真,时时反源,所以愿至切者,即可顿入空明无碍的净妙境界。 六、妙行观 化一切境为极乐,悟一念心即弥陀,觉智照于无住,慈悲观于平等。闻一切声皆名号之所自出,说一切语唯妙音之所演畅。娑婆即净土,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正于圆明独朗之际,不妨行众生缘而行方便,逗机巧施,应迹无方。于是妙行自在,利乐无穷,成娑婆之智灯,转五浊为莲邦,导众迷于长夜,开菩提于正觉,俾使一切有缘众生,皆得解脱,永离苦轮。 七、品位观 真行道人,不求品位之高低,唯觉正行之无住,但不妨以品位而印证,以资策进道业,克期胜果。 未证无生之前而修三辈之法者,生于凡圣同居土。初证无生,未破无明,生于方便有余土。破无明显中道实相,生于实报庄严土。无明究竟,妙德全彰,则圆证常寂光净土。 至于三辈九品的位差,可参阅《观无量寿经》。又行于事一心不乱,虽伏见思而未断者,生于凡圣同居土。证于事一心不乱者,生于方便有余土。行于理一心不乱者,即圆悟而圆行菩萨道者,则生实报庄严土。证于理一心不乱者,即圆证而显圆德者,则生常寂光净土。 净土是未法时代最殊胜的普被法门,使上智下愚一切众生均有往生成佛的可能。因此台宗学人在圆解的基础上,更应力修净业,使自己与净土的妙假功德相应,开显出清净的庄严妙果。 练习题: 1. 天台宗与净土法门的关系如何? 2. 天台的观智与净土的妙行是怎样一致的? 3. 志磐大师的在“净土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4. 净土理事观与唯心观的关系如何? 5. 净土生死观与厌欣观的关系如何? 6. 如何是净土的真信切愿? 7. 净土的妙行观应如何悟入? 8. 净土品位观应如何体证? 9. 为什么说净土乃未代的最妙宝筏? 思考题: 1. 认真思考天台的圆理圆行与净土法门的一致性的要素所在。 建立自己的净土行,以达台净不二,性相圆修的妙旨。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贪是妄念,嗔恚是妄念,一切受用当中他起了贪心,这是妄念。受用不是妄念,而是正念。譬如,我们穿衣吃饭,这是正念。肚子饿了,到时候吃饭,吃饭是正念;要讲求什么样的口味,要讲求什么样的烹调,做得不合口味就不吃,这叫妄念,这是邪念。正念与妄念,这里面的区分就在贪嗔痴。我色香味做得很好,供养大众,叫大众生欢喜心,这是正念;我供养大众,叫大众赞叹我,我在这里头得到一点好处,那就错了,那就是妄念。佛家讲无念,是有正念,没有妄念。简单地说,凡是起心动念为一切众生的,这都是正念;凡是起心动念为自己的,那都叫妄念。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