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中“七觉支”之教育论
2014/9/3   热度:239
前 言 觉性悟明,乃人性之灵源,迷则亡失本体,如大海扁舟,不知涯岸。佛经示明人人本具 “觉”,属内学修摄之功果,若欲能明心见性,不为尘识烦因于心,使时时能不失觉智 心色二法,属相应因“如四念处义,是七觉分”,一切色法心法所招感之善恶,亦相应 “七觉分”是基本佛法,即三十七道品中的第六“七觉支”,可说是基本的佛教教义。 佛教有一句最令人心悦诚服的话,就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第六届国际佛学会议论文,于日本)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做人要心胸开阔,凡事不要计较,不愉快的事情尽快忘掉,脑子里尽量多留些美好的记忆,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境界。这样做也许不容易,但是要努力学着去做。因为量大福大,在人生的路上,只有开阔自己的胸怀,天地才会开阔,只有把自己的心量放大,福才会大。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大般若经中“七觉支”之教育论
人生贵乎慧莹觉性,觉是人性本体之内在美;真善底超越之美德,圆满人格之内外光辉
。释迦世尊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至今二千余年,所谓“佛语垂光”,世界人群皆知有佛,
皆知佛所说之真理--佛法。因佛陀经过苦修冥思所觉悟之真理,从人生生活体验的实证,
证“宇宙实体真如之根本乃诸法理体”(佛之法身 Dharmakaya )此法身之证得,是大彻大
悟之觉性显露,在经典中称为“成等正觉”。换言之即是般若妙智慧,觉性使然之大智慧大
觉悟完善圆满之人格。法身,在一般而言,大概说精神界“那边事”,然在佛教则有法身、
报身、化身三身之说(对佛身论或佛陀论还有三身四身五身之说),佛陀之报身“为具备圆
满智慧德相之理想人格”的表现,依本生经的研究,佛陀的高度觉性所达成之正等正觉,并
非一生修得,乃以过去世所修的福慧与悲智的积力所储备,使此生报身之圆满,相好庄严,
声音容貌举止动静,都有感人之摄力;设想我们现世的教育,能得有如此的教师教导我们的
青年,可能社会不致如此混乱,人性尊严的美好生活自会现前,人与人之间,和谐福祉的生
活过得更美满、更安乐。难怪我们台湾一位青年佛学者,当他研究佛陀的教育时,掩不住内
心的赞羡和衷心的感动的说:“无论行、住、坐、卧、动、静、语、默……佛陀的精神总是
专心一致,宁静安祥的。”(“佛陀的人格与教育”书中,引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第八卷
的经义),可知佛陀的智慧施与教化弟子当然不祗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最具特殊的就是
随时随地修禅入定的觉性慧莹于身心,此禅定安祥的智力慧光,所发引的能察觉人们内心一
切的尘根、习性所起伏的意识,佛陀就按照他所“善知众生心”的特殊心理教导而指导弟子
们。
我们称佛教的教化为“觉之教育”。唯“觉”性的教化展开,人类的安宁始有希望,唯
潜求内心的慧光智力的开发,我们的世界才有正导、善导于理性的觉悟底教育的发挥;至此
,乃能希求人类安和、宁静、自在、悦乐,人与人之间可获善意的相生而能相安共处。
一、觉性妙慧与无尘智照
,个个无殊。故世尊成正觉时即说:“一切众生有佛性”,佛性,即觉性(佛者觉也)。此
觉性是般若( Prajn^a^ ),妙智慧具体、相、用三大的法宝;故经云袖里衣珠(吾人久藏了
的衣袖中极珍贵之宝珠),要靠有人指示才得发现,吾人藉于教育的指明方向,启导前行,
是美满人生的必须条件。现代有终生教育之说。其实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一生有学不了的
学问,也有为他人干不了的事务,故云一生大事务,就是“求学与施教”,学了有教人,由
于教人又学习更多的方法,总之教与学,学与教就圆满地好好的交代了一生。然学得好不好
,教得妥不妥当,即是这一生交代得清楚不清楚,圆满不圆满。善、恶两端,或平庸而毫无
贡献的,或不愧一生为人群社会的,或对教育文化等诸多贡献的一生;这一切一切都是关乎
智慧或愚昧,内外生活各异之趋势,而形成各别不同的结局,人,最后的,所谓盖棺定论如
此而已。
佛陀一生示现于娑婆,也是表现了学与教的层面,学习得如何认真,教化众生如何认真
,在三藏十二部经中,我们都感动地接受了,那善导人生向人在的智慧开拓;从“体”起“
用”,在体用互彰之间所表现的示“相”,无是吾人日常生活一切语默动静,和待人接物的
行为动态所出现的形貌,故云体大、用大则相大,佛陀的觉性教化,是从自己的内心经验而
启发引证,告示大众;这是从心底流露出来的真智慧,此真知见的智慧内莹的觉性,即自我
教育训练的功果。最明显的,就是佛陀六年止观冥思的禅行。(是佛陀最早的禅那生活)。
后来又在金刚座上二十一日,至夜睹明星,成等正觉之后,仍然随时随地修禅起观,善知众
生心,而善导众生。感念佛陀之教化,就以修禅起观所引证,深知吾人内心的识尘障蔽了明
净的心体,而无法显“觉性”的真实知见,于是设法教人如何“背尘合觉”,如镜中无尘、
如秋月无云,自然朗照。佛陀也实在曾经费过一番苦心冥想;如何将自己内证之觉了法乐,
告示门人弟子;又如何按步指引他们,可想知大悲充满的世尊、佛陀,实是曾有一段煞费苦
心的考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此由衷道出的悲愍与关怀的一句话,我们便感恩佛陀
是系念众生心切的大悲慈父,明明是一切众生皆有此觉性,然而,为何众生众昳不知此觉性
内在,反而被多端烦恼系缚的无知众生,佛陀慈父良师悲愍之情,盈溢涌现于慈容与言表。
佛陀施教有深有浅,依天台宗判教之藏、通、别、圆;藏教时期的修行禅经(中阿含)
中所指示弟子的四种行禅法;比较浅近容易知晓:
“彼行禅者,不知如真,我心修习正思,快乐息寂,……觉观已息内靖一心,无觉无观
……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是胜息寂,我心修习正思,快乐息
寂。复次行禅者,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
我心修习正思,快乐息寂,从无量识处,趣无所有处此示“修习正思,快乐息寂”,乃
至“舍念清净”(此为藏教时修三十七道确之行禅心境)别于圆教时摩诃般若波罗密之三十
七道品所说之禅法。教观纲宗“以不可得心,修三十七道品”此“无所得心”,就是大乘止
观之“无尘智”。说明佛陀教化是活学活用,无尘并非死心,祗是“背尘”而“合觉”,亦
即“无尘”之体,而兴“智照”之用。在心理教育上的指导并非易事,但亦并非不可能,故
云“觉之教育”是心理转化之功能,实是一种“心理建设”。人生创造之极具理性智德有意
义之幸事,简直是创造“觉性教育”培养优秀人材之极大事业。此种觉悟性之教化,在讨论
“七觉分”之前,先介绍大乘止观述记中所说及之“无尘智”,亦即觉性现前,活泼而又净
莹莹的心境,吾人所祈求的智慧,便可藉此以兴发觉心(背尘合觉)。真正的教育家,先对
自己经过实验,然后施予教化,再求验证工夫。佛陀是自己实验后再求证于经验,故佛陀说
法无定法,因机逗教随时随处及随人而施与(不是呆板的施教)。三藏经中佛说般若最多时
间(二十二年),般若是一切经之要素。般若主空,并不是空洞洞的空,而是空中不空,不
空中空。要从吾人一向执现实所见所册之有以为实有,训练成:
渐能证知凡所有相,皆从心作,唯虚无实,则尘想渐薄,烦恼粗垢脱落,净心相似境现
前…………………至此意识即转前无尘智,倍增明利矣。(大乘止观述记七一页)。般
若对“觉”性研究,对心境无尘而自智照!
般若,对“觉”性研究,对心理无尘之重视,发展为教育学上的应用,实是现代教育之
极有贡献之事。然非简单易事,要研究佛法的修摄,也要有佛学理论及其方法,还须借重环
境及“教”与“学”者之能配合才行。
二、七觉分之教育论
,则必须修习觉性反观内省,习定静适,以期心境之静逸,头脑得清莹,对事物人生不致混
乱错觉,决为人生之大事,亦教育之要途。一般教育多贯输知识,“觉之教育”重视知识与
心灵的训练。大智度论依摩诃般若波罗密经释七觉分,以教示如何使脑海中能净化清纯地自
由活用,学习训练过程,能随时放下一切;也可承当一切,以便心境另有开展更宽空的领域
。能更增强智力及心力的活动,有加倍而更新鲜的活用。这在研究禅行工夫,即令心灵充沛
养分与活力。七觉分(又名七觉支,梵语 saptabadhyairya )。谓觉悟之人能觉察一切,
觉明所修之法合乎佛法而没有差误。故当学习时先具此觉悟性,不致走错路子。故云“先悟
后修”,吾人无论学习那方面,都须具备敏锐的观察,找到正确的目标,然后放步前行,步
步是正途,则自然就路还家。七觉分的七分法,是方法,是上承多种善法所培养,至具足圆
满成就,此“七觉分”法,能促成八种圣道,摩诃般若经以大觉大智兴发大慈大悲,此为缺
乏悲智教化之现代教育提供参考的最好资料。
现世多为尊崇知识的发展,上天下地无不能之,然知识过度萦心,会形成神疲心因,难
得安逸喜悦之自在心境。释大般若经之大智度论;七觉分有“喜觉分”:
于实智慧中生喜,是为真喜,得是真喜,先除身粗,次除心粗,然后除一切法相(不执
不著),得快乐遍身心中。
至此当然顺序而得“除觉分”之轻安自在,此“除觉分”之深义,可证“无作、无戏论、常
寂灭是实法相”,这是菩萨修行之功果。若论运用于教育法,教导青年,当然初步不能谈
论到这么深度的道理,但“除觉分”之重要性,可除纷诤是不难了解的,因纷诤不己,便多
生忧患。世尊教化,主要是教导人们解惑开慧。解惑之法,先如何平怀坦诚,而易于兴发喜
悦心。若苦涩无喜悦心,惑犹未解,困郁不抒,慧觉不行,终不自在,非教育之良策。兹依
大智度论七觉分之次序附表如后:
七 ┌─念觉分 ─┐不忆想不念尘,心怀坦平,觉念现前。
觉 ├─择法觉分─┤一切法中无一法可得。
分 ├─精进觉分─┤常勤不息,无功用道。
之 ├─喜觉分 ─┤以如是心,不生法执,平等自在。
行 ├─除觉分 ─┤觉知心缘法生,心寂法灭,了不可的。
法 ├─定觉分 ─┤悟一切法常定相。
└─舍觉分 ─┘了一切法不著不住,常如是智觉。
此七觉分乃大乘菩萨修十度般若波罗密之行法,非初学人易于行解。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之七
觉分,是以“无所得心”,修三十七道品中之“七觉分”法,此为般若菩萨之觉分住,非声
闻缘觉,乃至辟支佛可与之。故习应品云:
佛告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密一日修智慧,心念我行道慧,益一
切众生,当以一切法,度一切众生,诸声闻,辟支佛智慧,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
也,世尊。
可知大行菩萨所修之觉分,乃十方世界分上事,非祗为个人了脱事。今日世界有不少个人主
义之遍私,人与人之彼此关心不够,是以社会常有演出不少人为之灾祸发生。如何能提倡“
众生有病我有病”的同情悲愍,正是我佛教教世救人之当前大事。亦即救世先当救心,而救
心先正其心正正其所学,觉性教化,正是今时代对症下药之良方。
不过话要从近说起,万丈高楼从地起,现在我们应从较浅近,便于了解的提供研究,从
天台止观解说七觉支,迹门本门,有迹可寻。藏、通、别、圆四化法,从“藏”(是最浅的
化法)接“通”,此乃施教程序(是方便化法)。然不出此“七觉分、摄二善分”之教化,
善导众生“众善奉行”之教育导论,值得重视。
三、七觉分摄二善分
因。“二善分摄七觉分,七觉分摄二善分”。互彰互隐而互为因果之心识,非色不可见。在
一般的心理学者称为潜意识,在佛学唯识论称种子,能生义。“七觉分”之善法活动,定慧
熏法,有二善三福,极科学的说明吾人依“七觉分”的心理训练时,有二种善法,分别成分
的滋长,一、定善(已修之善),乃由修习定功所养成之善业;息虑凝心,当得清莹心身,头
脑明净。二、散善(未修之善),在散心所修之善业,如平常作务,随缘行事,而能策导自己
身口意三业废除恶作而常知修善行。唐善导大师释观经云“二善”,以十三观为定善,以三
福为“散善”。“散善”为未修之善,故需世福、戒福、行福以臻至善果。(十三观门可参
般若仁王经三贤十圣之行法。中国儒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可知教育在
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之道。因此儒家教人正心诚意,佛家教人明心见性,但一切都在“善”
业之彰扬,使这人世间的人群能在善与人同的和谐中生活。社会需要有更多的善意,使社会
能得安宁。因而想到佛教教育之发展与提倡是当今乱世之急务。大智度论释:“事理善,“藏
”教为界内之事善。“通”教为界内之理善,“别”教为界外之事善,“圆”教为界外之理
善,是浅深相对而分事理”。天台宗以藏、通、别、圆四化法为善导学佛者之阶程,如在学
校之训导程式。而其宗旨在圆满一乘大教,主要是决定“人”可成佛,唯有一乘门,完成智
慧圆满之佛果,光明磊落的人生,由大悲大愿大行的菩萨行程,可达到究竟之果位。
若以此论教育,则教人知识丰富以外,还须教人得觉悟现前圆满人格“二善”、“三福
”,创造前途之光景,行菩萨行,不断将觉性之教化,二善三福的学养传播于人世间,此是
大乘菩萨悲智之本职。
七 ┌─择法觉分:谓拣择诸法之真伪。 ─┐
觉 ├─精进觉分:谓修诸道法,无有闲杂也。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 ─┤属慧
分 ├─喜觉分 :谓契悟真法,得欢喜也。心得善法即生欢喜。 ─┘
属 ├─除觉分 :谓断除诸见烦恼也。断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轻利安适。 ─┐
慧 ├─舍觉分 :谓舍离所见念著之境也。舍一切法平心坦怀,更不追忆。─┤属定
定 ├─定觉分 :谓觉了所发之禅定也。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 ─┘
└─念觉分 :谓思惟心中所修之禅法。常明记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兼属定慧
此是调治心理的七种实践法别,各有支派分齐,不相杂乱。摩诃止观云:“修此觉,即得入
道”。吾人生存于宇宙间,必须行践光明磊落之道路上,人生才得安乐,无有恐怖。故佛经
之“经”字,就是指明一条大路,人人可行,而且行得通,行得安稳,故七觉支称七菩提分
( bodhy-anga )菩提是道--路,是觉性常存不失正路。生活中时时觉察何者应为,何者
不应为。现代有些青年,一时失却察觉不明,误入险途,走错了路,毁灭自己的终生,都由
于失却明智的察觉所致。要知身三口四之七支恶业乃十恶中之前七种恶;身若不修易犯杀生
盗偷邪YIN,口若不检点,易犯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之四种过失,故须善导青年要时时提醒训
练自己的省觉,“诸恶莫作”,因知“觉”悟了的心,有如明镜悬胸,任何事物都能了然清
楚。及时呼吁提倡“觉”之教育,重视觉性教育的训练,使知识能为智慧之用,则精神与知
识互为互彰。
此七觉分属定慧所施之于生活实践时,可获致“等觉”之大智慧大悲愿。而其训练之进
程,使心中习性(习惯性”之弱点自能袪除。于七种觉分运用,实施于心理教育:
若心昏沉之时,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支观察诸法,令不昏沉。若心浮动之时,
当念用除觉支,除身口之过非。身三口四,再用舍觉支。(摩诃止观)。
以上指示运用“择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袪除精神不振之毛病(因妄想多,故
使令精神不振作,择觉分等可对治之),用“轻安觉支”之除法,及“舍觉支”之定功,令
平心坦怀,又不矫慢,自然获得心身安逸,精诚一念。涅槃经云:“制心一处,诸事皆办”
,儒曰“孰能一之,天下与之”。证悟之时常觉了能使一心专精,定慧不失,此为觉性教育
之极重要点。“现代教育,知识,尊尚,然提倡心理训练的定慧并施,均衡过于知识澎胀而
忽略心灵培养之偏差,有所资助”。
四、觉分进阶之施教说
至大乘佛教思想之发展;以“无所得心”修三十七道品(教观纲宗),就是摩诃般若波罗密
经序分:
“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摩诃般若波罗密中”。
这说明大悲大愿的菩萨精神,以妙智慧圆成觉性人生为目的。此种大心大行的悲智精神,是
佛法中的大体大用,要发扬佛教教育,主要是培养青年的智慧,同时启发青年心中的悲情。
悲智的精神和智慧的思想,应具足三十七道品中之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
、七觉分、八圣道分。
本文所论七觉分之教育,施设与进程依佛教般若思想发展到真空妙有二谛总持的不共般
若时(不共者,不与小乘共也),不共般若亦云无作三昧,故云“以无所得心修三十七道品
”,此是大乘般若波罗密的别于共般若说。对心理培养及调和心理向善向美而成就美好人生
之通途,此进行心理训练及心理施教的进程中能分辨,何者能使心行通达至真如境,何者障
塞不能通达,故云“识通塞”(教观纲宗一三二页)。本文虽然只提出“七觉分”而论佛教
教育;可使七觉分达到理想的成就使进阶八圣道分(八圣道分第五正思惟,是教育重要的主
题。若思想不正;一切行为亦表现不正常。故施教者注意学生之心思活动)。当然如何能发
起修习七觉分”的心理训练,那前面使从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有下手
处。可论佛法如何深微,学术如何广泛,皆不出身口意三业所招感。故五根五力之培养乃得
养分于“四念处”、“四正勤”,而能达到心思正行为相应的“四如意足”。在此三十七道
品中之七种道品在唯识学说中都有说明;可是到大般若经论七觉分,八圣道分,已不只是唯
识学说所能尽为括论。因为在大般若论中的“觉分”与“圣道分”是从般若“空如是”观,
而达至“住不戏论智中,常住清净智中,行如是实智慧”,如实智慧是般若实相的妙慧,研
究佛学修习佛法,以此为成就正觉之目标。不过将此分断施行于现世教育,当然要从四念处
、四正勤为训练“五根”“五力”(我们要一个学生能好好的进度,必须身心有力)。可是
有了身心的力量,如果没有觉性觉悟,使能对世间事物提起“择觉分”,而更有力量到“除
觉力”,可以除开很多不正常的纷扰是已用力的效果。同时也相当重要的是“喜觉分”,因
欢喜使身心产生力量。故单提“七觉分”作为论佛教教育的重要资料,其原因在此。
结 论
佛性就是人性的人人本具,由于警觉性提高,所以把凡夫的人性提升成就大觉智慧的佛果。
故云教育是人类的大事,无论施教与受教者,都是人群中重要的生活。没有教育等于花果树
木没有养分,园中一片枯萎,人类的大花园,需要花果累累,还需要花果中无忧树的绿浓清
荫,垂荫树下的行人,教育的理想,大概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