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之言:第二章:生死轮回 三个业根
2014/9/4   热度:229
佛陀之言:第二章:生死轮回 三个业根 「诸比丘,如果外道沙门如此问你们:『诸位贤友,有这三种素质:贪(ràga, lobha)、瞋与痴。诸位贤友,这三种素质有什么区别?它们有何意义及差别?』诸比丘,如果他们如此问你们,你们要如何向那些外道沙门解释?」 「世尊,对于我们来说,教法源自世尊。我们以世尊为导师与依处。世尊,如果世尊能亲自阐明其含义,那会很好。听完世尊的阐明后,诸比丘将谨记于心。」 「诸比丘,谛听。我要说法了。」 「是的,世尊。」诸比丘回答。世尊便说: 「如果那些外道沙门如此问你们(关于贪、瞋、痴这三种素质的区别、意义及差别)时,你们可以如此向他们解释: 『贪欲比较少受指责 ,可是难以去除 。瞋恨比较多受指责 ,可是比较容易去除 。痴最常受指责又难以去除 。 诸位贤友,是什么原因及理由导致未生起的贪欲生起,以及导致已生起的贪欲增长? 答案是「美好相」(subha-nimitta净相)。对于不如理作意那美好相的人,未生起的贪欲生起,已生起的贪欲则增长。 诸位贤友,是什么原因及理由导致未生起的瞋恨生起,以及导致已生起的瞋恨增长? 答案是「可厌相」(pañigha-nimitta)。对于不如理作意可厌相的人,未生起的瞋恨生起,已生起的瞋恨则增长。 诸位贤友,是什么原因及理由导致未生起的痴生起,以及导致已生起的痴增长? 答案是「不如理作意」。对于不如理作意的人,未生起的痴生起,已生起的痴则增长。 可是,诸位贤友,是什么原因及理由导致未生起的贪欲无法生起,以及导致已生起的贪欲得以去除? 答案是(身)「不净相」(asubha-nimitta)。对于如理作意(身)不净相的人,未生起的贪欲无法生起,已生起的贪欲则得以去除。 诸位贤友,是什么原因及理由导致未生起的瞋恨无法生起,以及导致已生起的瞋恨得以去除? 答案是「慈心解脱」(mettà cetovimutti)。对于如理作意慈心解脱的人,未生起的瞋恨无法生起,已生起的瞋恨则得以去除。 诸位贤友,是什么原因及理由导致未生起的痴无法生起,以及导致已生起的痴得以去除? 答案是「如理作意」。对于如理作意的人,未生起的痴无法生起,已生起的痴则得以去除。』」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给我们讲世间的战争,叫刀兵劫。刀兵劫从哪里来的?就是从杀生来的。如果这世间人统统不杀生,就可以避免这一切战争的灾难。所以说战争的灾难是杀业的果报。我们决定不能够杀害一切众生。但是无意当中杀害的,这是过;你有意去杀它,那是罪。所以杀生这一条戒,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世间凡夫,对待佛菩萨是供养;对待一般人,他只是布施。普贤菩萨对佛供养,对一般众生也供养,他的心是平等的,他的心是清净的。 普贤菩萨看一切众生跟看佛没两样,他对佛怎么礼敬,对蚊虫蚂蚁也那样礼敬。没有减一分,没有增一分,那是普贤大士之德。礼敬是我们自性当中性德的开显,我们能够修礼敬,那是性德的流露。所以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也可以这么说法;“一分诚敬得诸佛如来一分加持,十分诚敬就得诸佛如来十分的加持。”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