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次止观应摄属于圆教或别教 〉摘要
2014/9/3   热度:512
〈渐次止观应摄属于圆教或别教 〉摘要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于佛教徒来说,吃斋要求更严,吃斋就是修行。首先吃斋饭时心要清净,吃斋饭的时候不能说话,大家知道说话容易让我们分心,容易让我们心理产生杂念,这些都是不利于我们心清净的,其次我们不能要求斋饭做得美味、品种丰富等,我们要求斋饭有多好吃,这是我们贪心之表现,是增长我们贪欲的,我们修行时贪心是有很大危害的,所以很多学佛的朋友在朋友圈晒素食美食,一方面引导未吃素的朋友吃素,这是有好处,是一件有功德的事,另一方面,增长人家对美食的贪欲,这也是有恶业的。吃斋的原则是能吃得下去就好了;最后吃斋时要求我们不能有一点浪费,一般做斋饭的地方,都有来自十方的供养,特别是免费提供给我们吃的时候,不能浪费一粒米、一口汤,甚至一滴水。其实不仅是吃斋要这样,平时我们吃饭,喝水也要注意这些,不能有任何浪费,这是为自己积福。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
杨惠南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提要
隋 智顗《摩诃止观》曾说到渐次,不定和圆顿等三种止观,并且说到这三种止观“俱缘实相”.历代天台宗师,例如唐 湛然,明 智旭,大体依据“俱缘实相”的明文,将渐次止观定位为圆教禅法.当代台湾天台学者陈英善,也有相似的观点.但是,当代另一些学者,例如日本的关口真大,左藤哲英,以及台湾的林志钦,中国的张风雷,郤以为渐次止观并不纯属圆教禅法,而是带有别教,甚至藏教的内容.例如林文,即将渐次止观视为“别相止观”,必须依照从假入空,从空出假,中道第一义等三观的次第,才能证入实相,而无法在一心当中圆观即空,即假,即中.因此,渐次止观应属别教禅法,而非圆教禅法.本文在比对了渐次止观的代表作——《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以及《法界次第初门》和《法华玄义》的部分段落之后,发现渐次止观的内容,并不是依照空,假,中次第而修的禅法,而是依照四禅,四无量心,四空定,六妙门,十六特胜,观,炼,熏,修,乃至自性禅等九大禅法的次第修习.另外,由于《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尚有一科——“修证非世间非出世间禅相”,没有完成,而这一科应属圆教禅法的具体阐述,推测这一科的可能内容,对于渐次止观到底属于别教或圆教禅法的疑问,具有重大的厘清意义.因此,本文透过《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以及《法界次第初门》,《法华玄义》等文献的搜寻,分析,将该科内容定位在,自性等九大禅法,乃至法华三昧的诠释之上,而这些禅法皆属圆教.因此更加肯定《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所述渐次止观,确为圆教禅法.本文更进一止证明,渐次止观和圆顿止观虽然皆属圆教禅法,但后者属“顿圆”,而前者则属“渐圆”.也就是说,渐次止观是提供给那些被圆教菩萨所“接”的通教菩萨和别教菩萨所修习.而通,别二教菩萨之所以能被圆教菩萨所“接”,乃至属于“渐圆”的渐次止观之所以是圆教禅法,则是建立在“开权显实”的天台教义之上.
关键词:
渐次止观,圆顿止观,别教,圆教,渐圆,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开权显实,法华三昧,自性禅,法界次第初门,别相三观
一,问题的提出
智顗(538-597)《摩诃止观》卷1-上,曾说:“天台传南岳三种止观:一,渐次;二,不定;三,圆顿.皆是大乘,俱缘实相,同名止观.”(大正46:1c)对于这三种止观,古来都将它们判摄为圆教.例如,唐 湛然(711-782)《止观辅行传弘决》卷1-2,即说:“此三止观,对根不同,事虽差殊,同缘顿理.离圆教外,无别根性.当知此三,并依圆理.”(大正46:150b)宋 智圆(976-1022)《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8,则说:“况三种止观俱是《法华》妙行.”(大正38:818c)而明 智旭(1599-1655)《教观纲宗》也说:
顿观唯约圆人,初心便观诸法实相.如《摩诃止观》所明是也.……渐观亦唯约圆人,解虽已圆,行须次第.如《释禅波罗蜜法门》所明是也.……不定观亦唯约圆人,解已先圆,随于何得 或超或次,皆得悟入.如《六妙门》所明是也.(大正46:938b)
智旭的说明,除了与湛然,智圆一样,将三种止观都判摄为“圆人”所修之外,还分别以《摩诃止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和《六妙法门》三书,来匹配三种止观.这一匹配,应该是依据《摩诃止观》卷1-上的说法:“《次第禅门》合三十卷,今之十轴,是大庄严寺法慎私记.不定文者,如《六妙门》…….圆顿文者,如灌顶荆洲玉泉寺所记十卷是也.”(大正46:3a)其中,和本文主题相关的是:渐次止观的代表作是《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该书又名《次第禅门》或《渐次止观》,智顗讲于瓦官寺,由大庄严寺的法慎(约550-620)所记录,原有三十卷,后由章安灌顶(561-632)再治,成为目前的十卷本.
湛然乃至智旭等古师,把渐次止观判摄为圆教的作法是否妥当这一问题,在当代学者当中,郤存在著相当大的歧见.首先,日本天台学者关口真大(1961:44-50),左藤哲英(19612:41-265),在经由智顗生平,著作等相关事项的详细考证之后,将《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视为智顗早年的禅法思想,而把《摩诃止观》认定是智顗晚年禅法思想的代表.这意味著将智顗的早年禅法,定位在渐禅,而将晚年禅法定位为圆顿禅法.
然而,台湾天台学者陈英善(1995),则曾就关口,左藤二氏的论点,提出了反驳.她的论点著重在:“将智顗禅法思想,分判为前,后期,是否正确 ”这个问题之上.她说:
笔者不同意关口真大以前后期来划分《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与《摩诃止观》,即以次第代表早期思想,以圆顿代表晚期思想.因为就前后期而言,前后期是一致的……天台智者的圆顿思想,在大苏山亲近慧思时已具备.
在当代华人天台学者当中,陈英善的论点似乎只是弱势者的呼声.台湾天台学者——林志钦(2002),即试图透过关口和左藤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释禅波罗蜜次第禅门》,确实应该判摄为天台“五时八教”中之别教禅法.另外,中国学者张风雷(2001),虽不曾引用关口,左藤二氏的论点,郤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若就“观门”而论,则“渐次止观”对应著渐教,就化法而言,不过是通教,别教至多是圆入别教的观法,唯有“圆顿止观”才是纯圆之教的观法.智者大师虽然也讲渐次,不定,圆顿之三种止观“皆是大乘,俱缘实相,同名止观”,最终皆可体达诸法实相,但是就教判而言,这三种止观仍各自对应著自己的教相,并不处在同一个层次.因此,用“渐次止观”与“圆顿止观”的分疏来理解智者大师对“渐修”与“顿悟”的看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并不是完全确当的.
张文分别从“观门”和“判教”(教门)两方便,来理解渐次止观.就观门来说,张文将渐次止观判属“五时八教”中的渐教观法.而就教门而言,张文则将渐次止观判属“五时八教”中的通教,别教,或圆入别等三教的观法.也就是说,不管就观门或就教门来说,渐次止观都不是圆教的观法,只有圆顿止观才是圆教观法.
笔者在详细比对智顗有关渐次止观的原典之后发现:关口,左藤,张,林等四氏的观点有误,湛然,智圆,智旭以及陈英善的说法,才合乎原典的文本原意.由于关口,左藤二氏的论点,陈英善(1995)已有驳斥,本文不再赘言.而张文的判摄未见文证,笔者很难针对其中论点遽下评断.因此,本文将集中在林文的检讨之上.
林志钦(2002)在引述上引湛然与智旭的注释和说法之后,做了这样的评论:
若如是,则圆教观行除圆顿止观外,亦含有渐次及不定止观之法门.若比照三观说,圆顿止观如一心三观,渐次止观如别相三观,则岂非言圆教人亦行别教之次第观
林文显然建立在“渐次止观如别相三观”的认知之上,以为:如果渐次止观摄属圆教之人所修,那不就等于圆教之人,修习属于别教所修的“别相三观”了吗 林文的观点既然建立在“渐次止观即是(或‘如’)别相三观”这一认知之上,因此,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别相三观”
智顗《维摩经文疏》卷21,为了分辨别教和圆教的三观时,曾说到三种三观:“今但约别教,圆教二种,以简别三观之相不同,则有三种:一者别相三观;二者通相三观;三者一心三观.”(卍续藏28:116d)然后在解释“别相三观”时,则说:
一,别相三观者,历别观三谛.若从假入空,但得观真.尚不得观俗,岂得观中道也 若从空入假,但得观俗,亦未得观中道.若入中道,正观方得双照二谛.(卍续藏28:116d)
在说明什么叫做“别相三观”之后,智顗又判摄说:“初别相三观,的在别教,历别观三谛也.”(卍续藏28:117a)也就是说,由于别相三观是“历别观三谛”,亦即先观空,再观假,后观中道,无法在一心当中同时观空,假,中三谛,因此是别教所修习的观法.这样看来,所谓别教的观法——别相三观,是就空,假,中三谛的“历别”观察这一特质而言.这点,是首先要提醒读者们注意的.
二,什么是渐次止观
然而,林文为何会将渐次止观看成是别教的别相三观呢 这点林文并未说明;也许,他是依照智顗对渐次止观的描述吧 智顗《摩诃止观》卷1说:
渐(次止观)则初浅后深,如彼梯隥.……渐初亦知实相;实相难解,渐次易行.先修归,戒,翻邪向正,止火,血,刀,达三善道.次修禅定,止欲散网,达色,无色定道.次修无漏,止三界狱,达涅盘道.次修慈,悲,止于自证,达菩萨道.后修实相,止二边偏,达常住道.是为初浅后深,渐次止观相.(大正46:1c)
从引文可以归纳出下面三个重点:
(1)渐次止观乃由浅到深的禅法.
(2)渐次止观在最初的时候,“亦知实相”,而在最后也必须“修实相”.
(3)由于“实相难解”,因此必须先依次修习三归依,戒律,次修四禅八定,再修无漏禅定,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最后才修实相.
其中,第(1)点应该是林文将渐次止观判摄为别教的根据.由浅到深,是渐次止观的特色.这一特色,和别相三观的由观空到观假,再由观假到观中道,有它们的相似之处,所以林文才会说“渐次止观如别相三观”,并据而将渐次止观判摄为别教观法.然而,下文将证明:渐次止观所说的“由浅到深”,并不是指观空,观假,观空的渐次,而是另有所指.
而第(2)点说明,渐次止观从一开头修习,一直到最后都“知实相”.古来将渐次止观判摄为圆教,其中原因固然是由于智顗明说三种止观“俱缘实相”之外,而且,也因为渐次止观符合第(2)点的精神:从开始修习,一直到最后,都“知实相”;这和属于圆教的圆顿止观,“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大正46:1c)相同.
然而,林文郤针对这点提出辩驳:
笔者以为,上引《摩诃止观》虽曰“俱缘实相”,不必但指圆教说.渐次止观乃可约别教而言.因圆教观行如前述所言一心三观,其精髓乃在即一而三之一行即一切行(原注:一摄一切)之旨.……别教初心亦明中道实相,佛性之理,亦是缘此实相,望证之而修.唯因实相难解,难以直观而证之,乃以方便道,循序渐进,次第登梯而上,此即是“初亦知实相,实相难解,渐次易行……初浅后深”(大正46:1c)之“渐次”止观.如《摩诃止观》即言:“别教止观,亦渐,亦顿.何以故 初心知中(原注:按:知中道),故名亦顿;涉方便入,故名亦渐”(大正46:33a).……因此,别教观行以次第为特色,圆教观行则以圆顿(原注:圆融相即,顿达究竟,亦圆具一切)为殊异.故智者于《维摩经疏》论三观,即以别相三观与一心三观分属别,圆.《法华玄义》亦分别别教与圆教行之不同云:“别教增数诸行,智导则达,自浅阶深,而诸行隔别,事理不融,是故为粗.圆教增数诸行,行融智圆,是故为妙.”(大正33:716b)由此,上言渐次,圆顿,不定三种止观可说分别属别,圆及不定之教.
上引林文有下面几个重点:
(a)别,圆二教虽“俱缘实相”,但并不妨碍将渐次止观判摄为别教.
(b)别教的特色是“以方便道,循序渐进,次第登梯而上”.这和圆教的“一而三之一行即一切行”或“一摄一切”之旨,完全不同.
(c)再次将渐次止观看成是别相三观.
(d)引智顗《法华玄义》,证明别教的修行乃“自浅阶深”,“诸行隔别,事理不融”.而圆教则是“行融智圆”.
在这四个重点当中,(b)与(c)其实可以合而为一,即是:别教的特色是由浅到深的渐次,圆教的特色则是“一而三之一行即一切行”或“一摄一切”.也就是说,林文以为:“俱缘实相”一词,不能做为渐次止观属于圆教的理由.别教与圆教的区别,不在“俱缘实相”,而在“由浅到深”的“渐次”与“一行一切行”的“行融智圆”.
林文对别,圆二教的描述,大体没有错误.但是否因此就能证明(a)的成立,则有待进一步的检验.这就牵涉到前面的(3)了.(3)是《摩诃止观》对渐次止观的描述;也就是说,所谓“渐次”或“由浅到深”的意思是:依次修习三归依,戒律,次修四禅八定,再修无漏禅定,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最后才修实相.这一修习次第,与《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所描述的次第相符合.依〈禅波罗蜜序〉,《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一书的内容可以用下面的“十大章”来显示(大正46:475b-c):
十大章:
初,修禅波罗蜜大意
二,释禅波罗蜜名
三,明禅波罗蜜门
四,辨禅波罗蜜诠次
五,简禅波罗蜜法心
六,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
初,外方便
二,内方便
初,正明因止发内外善根
二,明验恶根性
七,释禅波罗蜜修证
初,修证世间禅相
初,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二,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三,四无色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二,修证亦世间亦出世间禅相
初,六妙门(数息门,随息门,止门,观门,还门,净门)
二,十六特胜
三,通明(六通与三明)
三,修证出世间禅相
初,对治无漏
初,九想
二,八念 观坏法道
三,十想
四,八背舍
五,八胜处 观禅
六,十一切处
七,九次第定 炼禅 观不坏法道
八,师子奋迅三昧 熏禅
九,超越三昧 修禅
二,缘理无漏
四,修证非世间非出世间禅相
八,显示禅波罗蜜果报
九,从禅波罗蜜起教
十,结会禅波罗蜜归趣
以上从浅到深的禅法,其精神显然是从世间禅入于出世间禅,再从出世间禅入于非世间非出世间禅.禅修的方法,乃数息观和不净观两种禅法的交互运用,而且都是在九次第定(四禅八定外加灭受想定)当中进行.
现在唯一要解决的问题是: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卷10-上,也曾以“五味”和“四教”,来说明渐次止观的次第.这样的说明,似乎让人觉得渐次止观含有藏,通,别三教等天台圆教之外的内容.智顗是这么说的:
二,渐次观:从初发心,为圆极故,修阿那波那十二门禅.即是根本之行.故云凡夫如杂血乳.次修六妙门,十六特胜,观,练,熏,修等,乃至道品,四谛观等,即是声闻法,如清净乳行也.次修十二缘观,即是缘觉,如酪行也.次修四弘誓愿,六波罗蜜,通藏菩萨所行事,理之法,皆如生苏行也.次修别教菩萨所行之行,皆如熟苏.故云菩萨如熟苏也.次修自性入一切禅,乃至清净净禅.此诸法门,能见佛性,住大涅盘,真应具足,故名醍醐行也.若的就菩萨位辨五味义……如《次第禅门》说也.是名渐次观也.(大正33:806b-c)
其中,“阿那波那十二门禅”指的是修习“阿那波那”的“十二门禅”.而十二门禅,则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四禅”,与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外加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定”.这十二门禅乃凡夫所修,就像“杂血乳”一样,属于“乳味”.
跟随在十二门禅之后修习的,则是六妙门,十六特胜,观,练,熏,修,乃至三十七道品,四圣谛等禅观.(详下图表)它们是都属声闻法,判摄于“清净乳行”,也是属于“乳味”.
其次,修“十二缘观”,那是属于“酪味”的缘觉行.紧接著,修四弘誓愿,六波罗蜜.这是通藏菩萨所修“事,理之法”,属于“生苏”味.然后属于“熟苏味”的是“别教菩萨所行之行”.
而在最后,则修习能入一切禅的“自性禅”,乃至“清净净禅”等九种大禅.这九种大禅“能见佛性,住大涅盘,真应具足”,因此属于“醍醐味”.有关这九大禅法的属性,智顗《金光明经文句》卷1,曾说:“《地持》云:菩萨得九种禅.初名自性禅,若入此禅,即入实相法性清净之境.二乘不闻其名,况有其行.若入第九清净净禅,一切通,别惑累,若正,若习皆尽.故言清净净禅.”(大正39:49b)而智顗说,湛然略《维摩经略疏》卷2,也有相似的说法:“圆教六根清净,即自性禅.初发心住,即一切禅.已究竟离虚妄,显自性清净之心.如是乃至清净禅,破四十一品无明,住无垢地.”(大正38:585a)因此,九大禅法无疑是圆教禅法.这点相当重要,对于下面所要证明的渐次止观乃圆教禅法的结论,具有重大意义.
以上《法华玄义》所述次第,前半部分大体与《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一书所述禅法的次第相符.后半部分,从三十七道品,四圣谛等声闻法,一直到属于醍醐味的自性禅等九大禅法,由于《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乃未完成作品,因此从缺.然而,若比对传为智顗的另一部作品——《法界次第初门》的禅修次第,则与上引《法华玄义》所述次第完全吻合.(大正46:664b-697c)现将《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法华玄义》,以及《法界次第初门》三书所述禅法次第,以比对的方式,列表如下.透过这一图表的比对分析,或可更清楚看出,渐次止观指的是十二门禅乃至自性禅等九大禅法,而且属于圆教禅法.因此,并非林文所说的别教别相止观.
《法界次第初门》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妙法莲华经玄义》
辨名色等 方便,内方便等
四禅 四禅
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 十二门禅 凡夫 杂血乳
四无色定 四无色定
六妙门 六妙门 六妙门
十六特胜 十六特胜 十六特胜
通明观 通明
九想 九想(观)
八念 八念(观)
十想 十想(观) 观
八背舍 八背舍(观)
八胜处 八胜处(观)
十一切处 十一切处(观)
十四变化 声闻 清净乳
六神通
九次第定 九次第定(炼) 炼
三三昧
师子奋迅三昧 师子奋迅三昧(薰) 熏
超越三昧 超越三昧(修) 修
四谛 道品
十六行
生,法二空
三十七道品 四谛观
三解脱
无漏根
十一智
十二因缘 十二缘观 缘觉 酪
四弘誓愿 四弘誓愿 通教 生苏
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
四依 别教 熟苏
九种大禅等 自性禅等九大禅 醍醐
表中,《法界次第初门》栏一开头的“辨名色等”一科,实际上包含多科.包括:辨名色,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六知见,见爱二烦恼,三毒,五盖,十烦恼,九十八使,十恶,十善,三归,五戒等各科的说明.为了节省篇幅,本表总括为“辨名色等”一科.
其次,同栏有“十四变化”一科,指的是修习四禅时的十四种神通变化:初禅两种变化,二禅三种变化,三禅四种变化,四禅五种变化.(大正46:678a-c)至于具体内容,则请读者自己查阅..
同栏的“十六行”,指的是观四圣谛时,每一圣谛各有四行,合为十六行.苦谛下面的四行是:无常,苦,空,无我.集谛下面的四行是:集,因,缘,生.灭谛下面的四行是:尽,灭,妙,离.道谛下面的四行则是:道,正,迹,乘.(大正46:680c-681a)依照世亲《俱舍论》,四谛十六行的观法相当复杂,有所谓“减缘”,“减行”等烦琐的内容;详细情形请参见:演培法师1971:872-874.
同栏的“十一智”,指前一科中的三种无漏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能生出下面的十一种智慧: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如实智.(大正46:683b-684a)
而同栏最后一科“九种大禅等”,实际上包括下面几科:九种大禅,十八空,十喻,百八三昧,五百陀罗尼,四摄,六和敬,八自在我,四无碍辩,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慈,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八种音声,三念处.(大正46:689b-697c)这几科乃《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和《法华玄义》所缺.它们大体是禅修的“果”,而非禅修本身.
从以上的说明和图表,可以证明:所谓的渐次止观,指的是由浅到深的十二门禅,外加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等,可以自在出入于十二门禅的更精深禅法,以及观四谛,十二因缘,四弘誓愿,六波罗蜜,自性禅等九大禅的禅法.因此,渐次止观指的,决不是林文所说的从假入空,从空出假乃至中道第一义观的别教次第禅法.林文之所以误把渐次止观,视为别教的历别三观或别相三观,显然是因为未曾仔细比对《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等渐次止观代表作的缘故.
至于《法华玄义》所述渐次止观的次第当中,采用了五味,五教的教判,又如何会通呢 它是否意味著渐次止观,含有藏,通,别三教,乃至乳,生酥,熟酥,酪等四味的方便禅法,而不是纯粹圆教或纯粹醍醐味的禅法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而这牵涉到圆教的定义.在智顗的用语里,圆教含有两层意义:(1)一开头即直观空,假,中三谛圆融,也许我们可以称之为“顿圆”.(2)由藏,通,别三教,或依次或被“接”而渐入圆教禅观,我们可以称之为“渐圆”.这二者相当于三种止观当中的圆顿止观和渐次止观,它们都属圆教禅法.而依次或被“接”入圆教的渐次止观,之所以摄属圆教,也可以从上引《法华玄义》文——“从初发心,为圆极故,修阿那波那十二门禅”这几句话看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由藏,通,别三教渐入圆教的“渐圆”,在智顗思想当中,其重要性决不亚于“顿圆”.笔者甚至认为,“顿圆”固然是天台高僧所极力赞叹的教法,但“渐圆”才是天台判教的最大特色.如果不论“一念三千”等特殊内容,天台宗的“顿圆”其实和华严宗的“圆教”没有什么差别.就禅法而言,《摩诃止观》所阐述的圆顿止观,固然是最高超的;但就天台判教来说,“渐圆”才是它的重点.也就是说,天台的“圆”,其殊胜点不在“顿圆”,而在“渐圆”.
由藏,通,别三教渐入圆教,为何可以称之为“圆” 这种“圆”,为何是天台判教最殊胜的地方 答案的关键,在智顗所谓“开权显实”的思想.依照智顗的说法,藏,通,别三教都是带有方便的权宜之教.然而,只要把这些方便,权宜之教“开”,“决”了,亦即把佛陀为什么宣说这些方便,权宜之教的原因(秘密)打开来,说清楚,讲明白,那么,这三种方便,权宜之教,即可“显”现为圆实之教.也就是说,即使是最粗浅,最不了义的藏教声闻法,经过一番开决,也可以显现为最高深,最究竟的圆实之教.智顗以为,这种“开权显实”的精神,即是《妙法莲华经》所谓“汝等(声闻)所行是菩萨行”(大正9:20b),乃至“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大正9:932a)等经文的深刻意涵.智顗《法华经文句》卷8,即说:
今释开方便门者,昔所不说今皆说之.昔说一切世间治生产业,何曾是于方便.今皆开之,即是实相,不相违背.昔说小乘方便,若小乘果;小乘果尚非实相门,况小方便而当是门!今皆开之,即是实相:“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咸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色,一香无非佛法.(大正34:112a-b)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证明:圆教当中亦有顿,渐,不定三种不同的根机.顿根适合修习《摩诃止观》中的圆顿止观;渐根适合修习《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的渐次止观;而不定根则适合修习《六妙门》中的不定止观.这三种止观都摄属圆教.这也是为什么湛然会说“此三止观对根不同……离圆教外,无别根性”(大正46:150b)的原因.
三,“非世间非出世间禅”的内容推测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一书,大量采用部派佛典的术语,例如上文所说的坏法阿罗汉,不坏法阿罗汉等.而且,书中所要诠释的禅法,如四禅八定,九想乃至八胜处,十一切处等,也和部派论典以及各类大,小乘经论所描述的禅法相同.这样的写作方式,确实容易引生误解.再加上代表圆教,最中心的章节——“修证非世间非出世间禅相”(详前科判图表),未能完稿,对于智顗心中所要阐明的圆教禅法,也因而无法得知,以致留下许多误读,误判的空间.因此,笔者虽然在上面的分析当中,已经证明渐次止观应该判摄为圆教禅法,但还是要进一步讨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一书当中未完成的章节——“修证非世间非出世间禅相”,推测在这个章节里面,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可能内容 如此或可再一次证明该书确属圆教作品.
首先让我们先来讨论下面这两段《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引文:
简禅波罗蜜法心第五:……今就明法心中,即为三意:一,先辨法……就第一,先辨法中,法有四种:一,有漏法;二,无漏法;三,亦有漏无漏法;四,非有有漏非无漏法.一,有漏法者,谓十善,根本四禅,众生缘四无量心,四空定是.所以者何 此十二门禅,体非观慧之法,不能照,断诸烦恼故.二,无漏法者,九想,八念,十想,背舍,胜处,一切处,次第定,师子奋迅,超越三昧…….三,亦有漏亦无漏法者,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等是.所以者何 此三种禅中,虽有观慧,对治力用劣弱,故名亦有漏亦无漏.四,非有漏非无漏法者,法华三昧,般舟念佛,首楞严等百八三昧,自性禅等九种禅,乃至无缘大慈大悲,十波罗蜜,四无碍智,十八空,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等是.所以者何 修是等法,不堕二边,故名非有漏非无漏法.(大正46:481b)
问曰:“何故言法华三昧等法,皆名非有漏非无漏 ……”答曰:“此欲简诸佛菩萨有中道不共之法,故须作此分别.如凡夫专依有漏,二乘偏行无漏.今诸佛菩萨所得不共之法,不滞二边,则无二边之漏失.是以悉云无漏.何故得免二边漏失 正以中道之法,非二边所摄,故云非有漏非无漏也.……”(大正46:481b-c)
在以上两段引文当中,第(1)段旨在分辨有漏,无漏,亦有漏亦无漏,以及非有漏非无漏等四种禅法.有漏禅法指的是四禅八定,以及众生缘四无量心等十二禅门.无漏禅法则指九想乃至超越三昧.亦有漏亦无漏禅法,指的是六妙门乃至三明,六通.而非有漏非无漏禅法,则指法华三昧等可以证得四无碍乃至一切种智的禅法.这一分类,虽以漏,无漏的四句组合为原则;但实际上也是以世间,出世间的四句组合为标准.这可以从上面的科判图表得到证明:图表中,有漏的十二禅门,被判属“修证世间禅相”;亦有漏亦无漏的六妙门,十六特胜和三明六通,被判属“修证亦世间亦出世间禅相”.而九想乃至超越三昧等无漏禅法,则被判属“修证出世间禅相”.因此,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一书中,有漏即是世间,无漏即是出世间,亦有漏亦无漏即是亦世间亦出世间,而非有漏非无漏则是非世间非出世间.如此,该书未完成的部分——“修证非世间非出世间禅相”当中,所指的“非世间非出间禅”,应该就是“非有漏非无漏禅”.
“非有漏非无漏禅”是什么样的一种禅法呢 第(1)段引文已经说得很清楚,那就是法华三昧乃至自性禅等九大禅法.这些禅法可以证得四无碍智乃至一切种智(佛智)等殊胜的果报.事实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从法华三昧到一切种智的次第,也大体都与《法界次第初门》以及《法华玄义》所说次第相符.(详前表)
其次,第(2)段旨在分辨凡夫,二乘,以及诸佛菩萨之间所修禅法的不同.凡夫所修禅法是有漏禅法,二乘所修禅法是无漏禅法.而大乘的诸佛菩萨,由于“有中道不共之法”,因此所修禅法则是亦有漏亦无漏的禅法.这种禅法,“不滞二边”,没有“二边之漏失”,“正以中道之法,非二边所摄”,因此称为“非有漏非无漏”.这样看来,与“非有漏非无漏”意义相同的“非世间非出间禅”,其内容之一是:具有不共凡夫和二乘的“中道”之法.也就是说,《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前面各章节所介绍的世间,出世间,亦世间亦出世间等三类禅法,都只是凡夫或二乘所修禅法,不具有诸佛菩萨所不共的“中道”之法.
既然《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一书未完成的章节——“非世间非出间禅”,指的是法华三昧乃至自性禅等九大禅,以及由它们所证得的一切种智等殊胜果报,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进一步来讨论什么是法华三昧乃至自性禅.这样才能理解该书内容,为什么应该判摄于圆教的禅法.其中,自性禅等九大禅法,已在前文略有讨论,因此不再赘言.而在百八三昧中,《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特别提到了法华,般舟念佛和首楞严等三种三昧.其中与本文主题有关的是法华三昧.因此,只要研究清楚什么是法华三昧,就可以知道《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一书未完成的章节——“非世间非出间禅”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法华三昧一词,多次出现在《妙法莲华经》当中.天台宗人也有《法华三昧忏仪》(智顗作),《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湛然作),《略法华三昧补助仪》(佚作者名)等相关著作行世.由于篇幅所限,其具体内容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但是有一点必须说明:古来,法华三昧都被天台宗人等同于圆顿止观.
首先,天台宗法华三昧的开创者——慧思(515-577),在其《法华经安乐行义》卷1,曾引《思益经》经文,说到法华三昧是一种“不从一地至一地”,相反地,乃“正直舍方便,不修次第行”的禅法:
《思益经》言:或有菩萨不从一地至一地.从一地至一地者,是二乘声闻及钝根菩萨,方便道中次第修学.不从一地至一地者,是利根菩萨,正直舍方便,不修次第行.若证法华三昧,众果悉具足.(大正46:698c)
其次,智顗《妙法莲华经文句》卷10,曾为法华三昧下了这样的定义:“法华三昧者,摄一切法归一实相.”(大正34:147c)而湛然《止观大意》卷1,则直说:“圆顿止观,即法华三昧之异名耳.”(大正46:459b)湛然更在《金刚錍》卷1,说:“当知一乘十观即法华三昧之正体也.”(大正46:785c)另外,宋 宗晓《四明尊者教行录》卷2,也说:
是法华三昧亦称王三昧,统摄一切三昧故.亦号总持之主,出生一切总持故.功德甚深称叹莫及.……若欲广知,应寻《摩诃止观》.当知《(摩诃)止观》一部,即法华三昧之筌蹄.一乘十观即法华三昧之正体.圆顿大乘究竟于此.”(大正46:870b)
从上引智顗,湛然和宗晓的话,可以看出:法华三昧就是《摩诃止观》一书中所诠释的圆顿止观.而其中心内容则是一乘十观.一乘十观,又名十法观心,十乘观法,十法成乘等,指的是《摩诃止观》卷5-上“观心具十法门”一科的禅修内容.它们是:(1)观不可思议境;(2)起慈悲心;(3)巧安止观;(4)破法遍;(5)识通塞;(6)修道品;(7)对治助开;(8)知次位;(9)能安慰;(10)无法爱.(大正46:52b)其中最主要的当然是第(1)之观不思议境,而其具体内容则是天台宗有名的“一念三千”.
四,结语
从以上各节的说明,可以证明《摩诃止观》卷1-上所说三种止观中的“渐次止观”,确实应该判摄于圆教禅法,而不是别教禅法.林文钦等当代学者,之所以将渐次止观误判为别教禅法——“别相三观”,原因在他们误以为渐次止观必须先修从假入空观,次修从空出假观,最后才修中道第一义观,因此属于别教的次第禅法.然而,《法华玄义》明白说到渐次止观是“修阿那波那十二门禅”,“修自性入一切禅,乃至清净净禅”等禅法(详前文),它们和《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一书所诠释的禅法次第正好相符.其次,包括湛然,智旭在内的历代天台祖师,也都一致说到《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一书,是渐次止观的代表作.因此,该书的内容无疑是渐次止观的禅法.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有关“修证世间禅相”(内含四禅八定和四无量心),“修证亦世间亦出世间禅相”(内含六妙门,十六特胜和三明,六通),以及“修证出世间禅相”(内含九想,八念乃至超越三昧),虽完整而详细,但郤独缺最后一科——“修证非世间非出世间禅相”.因此,最后这一科到底会有什么内容 成为判断渐次止观,是否应该摄属圆教止观的重要关键.
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用语里,由于“有漏”相当于“世间”,“无漏”相当于“出世间”,“亦有漏亦无漏”相当于“亦世间亦出世间”;因此,推断“非有漏非无漏”应该即是“非世间非出世间”.而《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在“简禅波罗蜜法心”一科当中,明白说到“非有漏非无漏法”,即是法华三昧乃至自性禅等九大禅法;因此,《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未完成的一科——“修证非世间非出世间禅相”,其具体内容应该是“非有漏非无漏法”之法华三昧乃至自性禅等九大禅法的详细说明.
另一方面,不管是慧思的《法华经安乐行义》,或是智顗的《妙法莲华经文句》,乃至湛然的《止观大意》,《金刚錍》或宗晓的《四明尊者教行录》,都说到法华三昧是圆教禅法.因此,《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断定为诠释法华三昧的“修证非世间非出世间禅相”一科,也因而应该判摄为圆教禅法的阐扬.释法藏(1998)曾将天台圆教的观法,归纳为“一心三观”,以为那是一种“以一心三观之智,观一念三千不思议之境皆三谛圆融,而证一心三智中道实相之理”的禅法,并在一心三观之下,开出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和圆顿止观等三种禅法.换句话说,渐次止观和其他两种止观一样,都是圆教的一心三观.笔者以为,这一判摄是完全正确的.渐次止观毕竟应该摄属于圆教的一心三观当中,而不是别教的别相止观.
参考书目:
一,原典
1.姚秦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收录于:《大正藏》卷9.
2.刘宋 智严译《佛说法华三昧经》,收录于:《大正藏》卷9.
3.陈 慧思《法华经安乐行义》,收录于:《大正藏》卷46.
4.隋 智顗《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收录于:《大正藏》卷46.
5.隋 智顗《法界次第初门》,收录于:《大正藏》卷46.
6.隋 智顗《摩诃止观》,收录于:《大正藏》卷46.
7.隋 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收录于:《大正藏》卷33.
8.隋 智顗《妙法莲华经文句》,收录于:《大正藏》卷34.
9.隋 智顗《维摩经文疏》,收录于:《卍续藏》册28.
10.隋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收录于:《大正藏》卷50.
11.唐 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收录于:《大正藏》卷46.
12.唐 湛然《止观大意》,收录于:《大正藏》卷46.
13.唐 湛然《金刚錍》,收录于:《大正藏》卷46.
14.唐 道宣《续高僧传(卷17) 释智顗传》,收录于:《大正藏》卷50,页564a-568a.
15.唐 飞锡《念佛三昧宝王论》,收录于:《大正藏》卷47.
16.唐 法藏撰,宋 承迁注《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收录于:《大正藏》卷46.
17.唐 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收录于:《大正藏》卷35
18.宋 智圆《维摩经略疏垂裕记》,收录于:《大正藏》卷38.
19.宋 宗晓《四明尊者教行录》,收录于:《大正藏》卷46.
20.宋 志磐《佛祖统纪》,收录于:《大正藏》卷49.
21.元 普度《庐山莲宗宝鉴》,收录于:《大正藏》卷47.
22.明 智旭《教观纲宗》,收录于:《大正藏》卷46.
23.《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禅波罗蜜序》,收录于:《大正藏》卷46,页457a-c.
二,当代学者著作
1.林志钦
1999《智者大师教观思想之研究》,台北: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2002〈天台别圆二教观法之比较〉,收录于:《佛教研究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现代佛教学会,2002.
2.左藤哲英
1961《天台大师の研究》,百华苑,昭和36年(1961).
3.陈英善
1995〈《摩诃止观》,《释禅》,《小止观》之比较〉,刊于:《谛观》80期,1995,页1-22.
4.张风雷
2001〈从天台“六即”行位之开立看顿悟与渐修的关系〉,收录于:《第三届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圆顿与次第》,台北:慈光禅学研究所,中华禅净协会,2001,页1-16.
5.演培法师
1971《俱舍论颂讲记》下,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
6.关口真大
1961《天台小止观の研究》,山喜房,昭和36年(1961).
7.释法藏
1998〈天台禅法的特质——兼论《法华三昧忏仪》之修持〉,收录于:《1998年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慈光禅学研究所,中华禅净协会,1998,页185-219.
这样的匹配,也普遍被后代的天台宗人所采纳.除了智旭之外,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1,是另一个例子:“用次第观,如《次第禅门》.用不定观,如《六妙门》.用圆顿观,如《大止观》.”(大正46:149b)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禅波罗蜜序》曾说:“禅波罗蜜者,《辅行》云:《次第禅门目录》云:大师于瓦官寺说也.大庄严寺法慎私记,章安顶禅师治定为十卷.”(大正46:475a)唐 湛然《止观大意》卷1,也说:“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今《禅波罗蜜》是.”(大正46:462a)而宋 志磐《佛祖统纪》卷9,更清楚地说:“陈大建三年,智者于瓦官说次第禅门.师(指法慎)于听次,私记为三十卷.尚未修治,不幸入灭.其后章安治定为十卷,即《禅波罗蜜渐次止观》也.”(大正49:197b)其中,《辅行》指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2里的一段话.(参见:大正46:156b)而《次第禅门目录》,依《辅行》卷2,乃“山众共记”:“《传》云:大师(智顗)尝在高座云:若说次第禅门,年别一遍.若著章疏可五十卷.《传》文即是章安所出,《目录》亦是山众共记.”引文中的《传》,应指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该《传》确实说过:“又常在高座云:若说次第禅门,一年一遍.若著章疏,可五十卷.”(大正50:197b)另外,陈朝大建(太建)三年,西元571年.
林志钦(2002)一文,并没有明确引述关口,左藤二氏的论点,来证明他的观点;但是,他的博士论文[林志钦(1999):38,104]当中,与本文相关主题的若干观点,则显然受到二氏的影响.
三观指空观,假观和中道观,亦即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和中道第一义观.
这是智顗《摩诃止观》卷1对圆顿止观的描述.
在此,林文加注说:“包括《三观义》,《维摩经玄疏》,《维摩经文疏》.”
林文所谓的“一而三之一行即一切行”,应指空,假,中三谛圆融;亦即一心中同时观空,假中三谛.
内含:具五缘(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得善知识),诃五欲(诃色欲,诃声欲,诃香欲,诃味欲,诃触欲),去五盖(去贪欲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调五法(调节饮食,调节眠睡,调身,调气息,调心),行五行(欲,精进,念,巧慧,一心).[详见:《释禅波罗蜜第次法门》卷2-下(大正46:484a-491b)]
内含:明止门,明验善恶根性,明安心法,明治病患,明觉魔事.[详见:《释禅波罗蜜第次法门》卷3-上(大正46:491c)]目前科判中只有“正明因止发内外善根”,“明验恶根性”两科,应该是〈禅波罗蜜序〉作者(未详)的略说.
数息门:“行者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随息门:“舍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心住息缘,无分散意.”止门:“制心息诸缘虑,不念数,随,凝静其心.”观门:“行者于定心中,以心眼谛观此身中细微入出息,想如空中风,板筋骨肉三十六物,如巴蕉不实,内外不净,甚可厌恶.复观定中喜乐等受,悉有坏之相,是苦非乐.……”还门:“既知观从心发,若随析境,此则不会本源.应当返观此心者,从何而生 为从观心生 为从非观心生 ……当知观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无观心.若无观心,岂有观境!境,智双忘,还源之要.是名修还.”净门:“知色净故,不起妄想分别.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息妄想垢,息分别垢,息取我垢,是名修净.举要言之,若能心如本净,名为修净.”(大正46:254b-525a)另外:“观众生空故,名为观.观实法(指地水火风等四大以及毛,发,肝,胆等身中36物)空故,名为还.观平等空故,名为净.……菩萨从假入空观故,名观.从空入假观故,名为还.空,假一心观故,名为净.若能如是修者,当知六妙门即是摩诃衍.”(大正46:525b)
又作十六胜行,乃数息观中最为殊胜的16种观法.(1)知息入;(2)知息出;(3)知息长短;(4)知息遍身;(5)除诸身行;(6)受喜;(7)受乐;(8)受诸心行;(9)心作喜;(10)心作摄;(11)一心作解脱;(12)观无常;(13)观出散;(14)观欲;(15)观灭;(16)观弃舍.[详见:《释禅波罗蜜第次法门》卷7(大正46:525b-c)]
九想,八念,十想,合称“观坏法道”.成就白骨观(不净观之一种)的阿罗汉有两种:钝根人由于害怕执著白骨,因而在完成白骨观之后,更修烧骨成灰之想,称为坏法阿罗汉,或称慧解脱阿罗汉.利根人(即修下面八背舍乃至超越三昧者),不作烧骨成灰之想,仅由眉间放出八色光明,修炼而得神通,称为不坏法阿罗汉或俱解脱阿罗汉.观坏法道的第一类禅法是九想:胀想,坏想,血涂想,脓烂想,青瘀想,啖想,散想,骨想,烧想.(大正46:535b-537b)其次,八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入出息,今死.(大正46:537b-538c)而十想则是:无常想,苦想,无我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不净想,断想,离想,尽想.(大正46:538c-540b)
下面的八背舍乃至超越三昧等六种,合称“观不坏法道”.修习这六类禅法成就之阿罗汉,称为不坏法阿罗汉或俱解脱阿罗汉.(参见前注)其中,八背舍是:内有色想外观色,内无色想外观色,净背舍身作证,虚空处背舍,识处背舍,不用处背舍,非有想非无想背舍,灭受想背舍.(大正46:540c-543c)八胜处是: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青胜处,黄胜处,赤胜处,白胜处.(大正46:543c-545a)十一切处(十一切遍处法门)是: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亦即遍照十方世界一切事物成为青,黄乃至成为空,识的禅法.(大正46:545a-546b)八背舍,八胜处和十一切处这三类禅法,又称“观禅”,它们都以冥想,慧观为主.目的是为了“对治破根本味禅中无明,贪著及净法爱”.(大正46:540c)九次第定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不用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有想非无想处定,灭受想定.修九次第定者,由于“心乐无漏,先得诸味禅.今欲除其滓秽,以无漏禅炼之,皆令清净,如炼金之法”,因此又称“炼禅”.(大正46:546b-547c)师子奋迅三昧是:在前九次第定中随意出入,如狮子奋迅之任意自在.所谓“行者住此法门……遍入一切诸禅,熏诸观定,悉令通利,转变自在.因此,“亦名熏禅,譬如牛皮熏熟,随意作诸世物.”(大正46:547c-548a)而超越三昧则是师子奋迅三昧的更精深化,不但可以在九次第定中随意出入,也可以在九次第定和散心(散乱未定之心)之间任意出入.“入此三昧,具足修一切法门.是时观定等法转深明利,更复出生百千三昧,功德深厚,神通猛利”,因此又称“修禅”.[《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10末,“修禅”误作“观禅”.(大正46:548b)]而且,“于诸禅中,最为高极”,因此又称“顶禅”.(大正46:548a-c)
依照〈禅波罗蜜序〉所附科判表,只有八背舍,八胜处和十一切处是观不坏法道.(大正46:475b)但依《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9的说明,则应包括九次第定乃至超越三昧.(大正46:535b)
本科乃至最后之“结会禅波罗蜜归趣”等各科内容,《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缺.
五味乃依乳制品的精美程度,而做出的次第分类;它们是:乳味,生酥味,熟酥味,酪味,醍醐味.五味分别代表:《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以及《法华》,《涅盘》时等五时教.在这五时之中,《华严》时宣说的是《华严经》等顿教之理.然而顿理难解,因此,佛陀转而在鹿野苑,宣说《阿含经》等不了义的声闻法,即第二鹿苑时.方等时则指佛陀进一步宣说不了义的各类大乘方等经.而《般若》时,则宣说不了义的各类《般若经》.从第二鹿苑时,至第四《般若》时,由于从浅至深,因此都属渐教.至于《法华》,《涅盘》时,所宣说的《法华经》,则是“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的教理.而《法华》,《涅盘》时,所宣说的《涅盘经》,则含有“追说”前四时教的内容,这些内容由于带有藏通别三教的方便,因此属于权宜之教.但《涅盘经》中尚有“追泯”前四时教的内容,这些内容则属圆教.其次,四教是:三藏教,通教,别教和圆教.前三教乃方便权宜之教,只有圆教是真实之教.[参见:智顗《法华玄义》卷1-上(大正33:683b-684a);智顗《四教义》卷1(大正46:721a-722b).]
阿那波那(anapana),又译安那般那或简称安般,指出入息念.Ana(安那)即入息(吸气),apana(般那)即出息(呼气).这是一种数呼吸的禅修法门,佛门中称为“数息法”.
杂血乳:修圆教渐次止观的凡夫,其所修十二门禅,虽属五味中的乳味,亦是圆教禅法;但仍带有深重烦恼,因此称为杂血乳.南本《大般涅盘经》卷32,说:“众生佛性如杂血乳.血者即是无明,行等一切烦恼.乳者即是善五阴也.是故我说:从诸烦恼及善五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正12:818c)
九大禅: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禅,清净净禅.它们都是在完成十二门禅,九想乃至超越三昧等禅法之后,所进一步修习的高深禅法,属圆教菩萨所修.其中,自性禅是:“于菩萨藏闻,思前,行世间,出世间善,一心安住,或止分或观分,或此二同类,或俱分.”一切禅是:“略说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又随其所应,各有三种:一者现法乐住禅;二者出生三昧功德禅;三者利益众生禅.”难禅又分三种:舍第一禅乐,而生欲界;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得无上菩提.一切门禅又分四种:有觉有观俱禅,喜俱禅,乐俱禅,舍俱禅.善人禅又分五种:不味著,慈心俱,悲心俱,喜心俱,舍心俱.一切行禅又分六种,七种或十三种:善禅,无记化化禅,止分,观分,自他利正念禅,出生神通力功德禅,名缘,义缘,止相缘,举相缘,舍相缘,现法乐住,第一义禅.除恼禅有八种:咒术所依禅,除病禅,云雨禅,等度禅,饶益禅,调伏禅,开觉禅,等作禅.此世他世乐禅有九种:神足变现调伏众生禅,随说调伏众生禅,教诫变现调伏众生禅,为恶众生示恶趣禅,失辩众生以辩饶益禅,失念众生以念饶益禅,为令正法久住禅,种种众具禅,暂息恶趣放光明禅.而清净净禅则有十种:世间清净净不味不染污禅,出世间清净净禅,方便清净净禅,得根本清净净禅,得根本上胜进清净净禅,住起力清净净禅,舍复入力清净净禅,神通所作力清净净禅,离一切见清净净禅,烦恼智障断清净净禅.[详见:智顗《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上(大正46:688b-689b)]这九大禅法乃出自《菩萨地持经》卷6(大正30:921c).
依次是指由藏教进入别教,再进入圆教.而“接”,则是高层菩萨进入低层阶位,接引低层菩萨,以修习高层阶位之教行的意思.例如别接通,指的是较高阶位的别教菩萨,进入较低阶位的通教中,接引通教菩萨修习别教教行.又如圆接别,是指圆教菩萨进入别教当中,接引别教菩萨修习圆教教行.依此类推,还有圆接通.因此,“接”有越级而修的意思.
“渐圆”一词是天台典籍当中所本有的;例如,智顗《法华玄义》卷1-上,即说:“复有义,日光普照,高下悉均平.土圭测影,不缩不盈.若低头,若小音,若散乱,若微善,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具如今《(法华)经》.若约法被缘,名渐圆教.若说次第,醍醐味相.”(大正33:683c)而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卷2,则注释说:“‘若约法被缘,名渐圆教’者,此文语略,具足应云:鹿苑渐后,会渐归圆,故云渐圆.人不见之,便谓《法华》为渐圆,《华严》为顿圆.不知《华严》部中有别(指别教),乃至《般若》中方便二教(指通教与别教),皆从《法华》一乘开出.”(大正33:823b)在此,湛然将“渐圆”一词,释为“鹿苑渐后,会渐归圆”;亦即,经过鹿苑,方等,般若这三时渐教的陶炼之后,会通这三时方便渐教,归入《法华》圆教之中,即称为“渐圆教”.本文所采取的“渐圆”一词,即这个意义.
华严宗的五教判是: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和大乘圆教.其中,大乘始教又分相始教(唯识法相宗)和空始教(般若三论宗).而大乘圆教又分同教一乘和别教一乘;前者指《法华经》,后者则指《华严经》.而且,只有别教一乘——《华严经》,才是真正的圆教.[详见:唐 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2(大正35:512b-514a).又见:唐 法藏撰,宋 承迁注《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卷1(大正45:669a-b)]
《妙法莲华经》卷1:“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大正9:7a)
除了林文之外,前文提到张风雷(2001)曾把渐次止观视为含有渐教,通教乃至别教禅法的内容,可能就是依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这种写作方式,而做出的误判.
慈,悲等四无量心各有三种:(1)众生缘,以慈,悲,喜舍之心,将十方众生视如父,母,兄弟,姊妹,常思与乐,拔苦,乃至心生喜,乐.这是凡夫或未证阿罗汉的有学声闻等未断烦恼者所修.(2)法缘,已断烦恼之三乘圣人,达于法空,破我相乃至一,异之相,怜愍众生不知法,我二空,一心欲拔苦,予乐,乃至心生喜,乐.(3)无缘,诸佛不住有为,无为,不住过,现,未三世,虽知诸法不实,心无所缘,但因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心著诸法,故内心虽无众生之想,郤仍使一切众生获得拔苦与乐之益.
例如《妙法莲华经》卷6,曾说:“有一菩萨名曰妙音,久已殖众德本……得……法华三昧…….”(大正9: 55a)卷7也说:“净眼菩萨于法华三昧久已通达.”(大正9:60b)另刘宋 智严译《佛说法华三昧经》(一卷),一般被视为以《法华经》的立场,或以天台宗的立场,修习西方净土行的念佛三昧.唐 飞锡《念佛三昧宝王论》卷3,即说:“法华三昧者,即念佛三昧也.”(大正47:144b)另外,元 普度《庐山莲宗宝鉴》卷10,也说:“于自己心中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则此心清净,如莲华开,是谓之法华三昧.”(大正47:347b)这些观点,和本文主题关系不深,因此置而不论.
皆收录于:大正46.
依唐 道宣《续高僧传(卷17) 释智顗传》,智顗到光州大苏山见慧思,慧思授以法华三昧.“顗乃于此山行法华三昧,始经三夕,诵至(《法华经》卷6)〈药王品〉,心缘苦行.至“是真精进句”,解悟便发.见共思师,处灵鹫山七宝净土,听佛说法.故思云:‘非尔弗感,非我莫识.此法华三昧前方便也.”(大正50:564b)
“正直舍方便”一句,出自《妙法莲华经》卷1:“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大正9:10a)
详见:《摩诃止观》卷5-上(大正46:52b-55c).
渐次止观应摄属于圆教或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