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
2014/9/3   热度:205
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
陆巧玲
禅在哪里,禅就在大自然无限的生机中,大自然中物物是禅,处处是禅,禅就在您身边,就在您心中,参禅打坐可以求禅,宁静淡泊的生活中同样也充满禅机禅趣。
禅如同山中的清泉,它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禅如同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著智慧的光芒,几千年的历史中,无数彻悟、睿智的禅师用最朴素、最具哲理的的思想和语言点化了世人,让人们在尘世的喧嚣中蓦然发现生命的意义,使氤氲心灵豁然开朗。
禅的来源及慧能禅宗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二千五百多年前,释尊在灵山会上说法,他手拿一只金色波罗花佛祖当即“拈花示众”,听众默然不解其意,唯独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一朵花和一个微笑之间“禅”诞生了!于是佛祖当即宣布,这个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付与迦叶。“拈花微笑”被禅宗奉为“以心传心法门”,运用机锋方法的根据迦叶也被后期禅宗尊为“始祖”。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长流,就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这就是西天第二代祖师。法灯续焰,一直传到第二十八代菩提达摩,达摩大师又航海东来从印度把佛教禅宗传到中国,被称为中国禅宗“第一代开山祖师”。菩提达摩到蒿山少林寺九年面壁。以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祖师禅,接引有缘众生。后来达摩以“衣法”付与慧可,以为传法之信,所谓“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据说达摩传法之时曾说道:“吾灭后二百年后,衣钵止而不传法亦大盛”。并留一偈:“吾本来此土,传法度迷津,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这是预言了禅宗将在中国兴盛发展的前景,经过五代相传,到了六祖慧能,慧能俗姓卢,唐朝贞观十三年二月初八诞生,慧能是个目不识丁的粗汉,以卖柴为生,但悟性很高。一天偶闻他人念《金刚经》得启悟,既而到黄梅山拜禅门五祖弘忍为师,起初慧能被按排在米房做舂米粗工,可是他时时刻刻都在回光返照,静虑修禅,内绝忘念,外息诸缘,用功修行。五祖弘忍为传付法印,要全寺大众每人都做一首偈子,神秀上座是弘忍的大弟子,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读后,认为尚未见性,但照此修行也能证得圣果,慧能请人代书于廊壁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寺里僧人看到此偈,非常谅讶,五祖也被惊动,读了慧能的偈,认为“法脉”在此。神秀的偈阐明佛法的道理,只是渐此法门,还是著于有修有证的“执相染修”,而慧能的偈无修无证,远离尘垢,绝相超宗,由此深得五祖弘忍大为赏识,一天五祖暗示慧能至三更相见,半夜慧能拜见五祖,弘忍为慧能开示说法,机教相当,心心相印,又将“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于慧能。称为东土第六代祖师。当夜五祖亲送六祖过江,在两人争执划桨时,慧能对五祖说道:“迷时靠师度,悟时要自度。”弘忍听了大为赞赏说道:“今后的佛法,将因你而大盛了!”
禅宗发展到六祖慧能时期已演化成“不立文字,顿悟成佛”的南宗禅,成为中国佛教最主要的一个宗派。慧能强调万事万物,一切现象都在自性(自心之中),外部客观世界是由妄念浮云盖覆本心而不能显现,如果去掉“妄念”内外明彻,就会顿现真如本性,自成佛道。慧能又曰:“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佛与众生的区别在于一念之间,一刹那间”。这就是慧能的见性成佛,顿悟成佛的学说。禅宗讲的“顿悟”它所触及的正是时间的短暂,瞬刻与世界、宇宙、人生的永恒之间的关系,是直觉感受和体验领悟性的。慧能以后的禅学把佛教信仰从遥远的彼岸世界移植到每个人的内心,把依靠佛教的经论和戒律改为只相信自己的主观信仰和觉悟,使佛教思想更人性化,把佛教由出世思想发展为入世的方向。禅宗由中唐至宋明,僧徒关系家族化,师徒相传有如父子继承,其教义不断世俗化。宗教生活看成是日用常行,强调平常心是道,禅即生活,这就是慧能所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慧能以后的禅学使佛教从否定人世间的一切,反过来又肯定了人世间的一切。这从佛教本身的发展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慧能创立的南宗禅是在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其禅学思想中的世俗化和人格化,是深受中国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是独创性的“中国化宗派”,典型中国化的慧能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影响最深的宗派,从唐末到宋明,一些理学家都出入佛道,主要是禅宗,他们吸取了禅宗思想中的思辩命题,使儒学理学化,大大丰富了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推动了中国在哲学史上的发展。
禅宗的思想和它的宗派形成,是有著历史过程,从初祖达摩大师以后到六祖慧能大师为止,就是衣钵相传,正法眼藏,心心相印。自从六祖慧能大师以后,为了要息灭争端,只传法印,不传衣钵。在慧能门下的得法弟子有四十三人,其中最出名的有南岳怀让禅师与青原行思禅师,两位大德高贤,在六祖慧能禅师把正法眼藏的如来慧命传付给南岳和青原以后,禅宗的法脉就从这二支发展起来,一是从南岳怀让禅师再传与马祖道一;二是青原行思禅师再传与石头希迁禅师。又从马祖和石头二位大师以后,法水长流,智灯永耀,我们中国佛教的禅宗就分为五家宗派,闻名天下。一是“临济宗”、二是“曹洞宗”、三是“沩仰宗”、四是“云门宗”、五是“法眼宗”。这就是初祖菩提达摩大师所预先嘱咐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偈语的道理。后来禅宗大师的主张都是从慧能思想的发展变化过来的。各宗都发挥了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接化方法。机锋棒喝,超佛越祖,甚至是非常奇特古怪的方式方法,禅宗历史中最著名的有“德山棒、临济喝”。是针对条件成熟而还没有开悟的学人要提出疑难问题,不用言语文字来讲佛理,或用棒喝手段、猛击一掌、大喝一声、脚踢等动作、刺激诱导门人教人去思索,返归本心,悟得本心,求得自我解脱。例如:德山宣鉴是青原下第四世,他用棒打的形式开导门人,史载:“小示众曰:‘今夜不答话,问话者三十棒’。时有僧出礼拜,师便打。僧曰:‘某甲话也未问,和尚因甚么打某甲?’师曰:‘汝是甚么处人?’曰:‘新罗人。’师曰:‘未跨船舷,好与三十棒!’”
德山对门徒经常是“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德也三十棒,是一位经常使用棒打形式的著名禅师”。
再如,义玄创立临济宗后,大力推行喝的方法,门人也都纷纷效法,师应机多用喝,会下徒亦学师喝。例如:“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又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乃曰:‘大众!夫为法者,不避丧事失命,我于黄檗先师处,三度问佛法的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顿,谁为下手?’时有僧出曰:‘某甲下手。’师度与柱杖,僧拟接,师便打。”义玄师生这种师喝僧喝、师打僧喝的动作性答问是禅宗不立文字的禅法的集中表现。
自古禅师为接化有缘众生都有一个特点:“面冷心慈。”禅师的无方便、无慈悲;其实既是方便也是慈悲。禅师的棒喝,更是大方便大慈悲。这就仿佛自然界中春风夏雨能使万物生长,而秋霜冬雪亦可使万物成熟。
禅对中国的诗歌、绘画影响及互为贯通
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中,中国自创的顿悟禅宗成为中国佛教最主要的一个宗派。禅宗对中国人的文化形态、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影响很深,这种只凭完全独特的个性感受和直观体会的禅门况味特别渗透进中国文人的心灵,使这心灵在走向大自然时变得更加深沉和超脱,从而领悟到大自然的和谐、有序、人与自然的融通合一。使人的平凡生命、日常生活跃升为具有艺术,诗意色彩。中国文人常把这种感悟情境融汇到自己的诗歌、绘画中作品渗透出浓浓的禅意。
在绘画方面,自唐宋以来出现不少优秀的佛画家。中国画发展到明清时,佛画艺术已进入了一个百家争鸣、繁荣的新时期,各个流派竞相争奇斗艳。其代表画家有董其昌、朱耷、石涛、金农等。这时的佛画家不像宋代以前绘画注重写实性,人物造型严谨,衣饰图案繁多精细,画面多数恭绘在佛寺的壁画上。明清画家更多的在纸面上表现于对宗教的信仰,著立于画面意境的追求,画面呈现出一种空灵、虚静、深远的情境。这时期出现了禅品画的倾向。画家边作诗边习画或者依据一些禅味十足的诗来描绘,例如根据(唐)白居易所写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时多?去时朝云无觅处!”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花非花,雾非雾”眼中的花不是实实在在的花;雾也不是实实在在的雾。只是“本心”外射的花与雾的“幻化”,来的时候突然,去的时候毫无知觉,不可追寻,不可捉摸。这首诗不知吸引了多少历代绘画大师,许多画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挥洒笔墨,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或泼、或洒、或点、虚虚渺渺、隐隐约约衬托出似花非花,似雾非雾的画面,意境空灵、深远,情境中透露出凄美、感伤即逝的“色调”。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到了唐宋时期出现了不少杰出的诗人。由于当时禅宗在中国发展影响很深,许多文人常出入寺庙或向高僧请教,或与高僧一起吟诗作词,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有一定影响力的写禅诗人。例如(唐代)白居易、(唐代)王维、(宋代)苏轼等等。唐代最著名的禅诗王维在诗中最擅长写静,其诗意和禅境寂静空灵。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诗中诗人的心境是多么空虚寂静,闲恬空淡,诗中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更衬托出广大夜空无边的空寂。这种空灵透彻的虚空之景,虽然短暂,瞬间即逝,但却在禅者的心中获得了永恒。
只要心中有禅,则处处可以感悟到禅的意境和情趣,在禅的世界里,物我是一体,上下与天地同流,浑然与万物同体,心容天地万物,外在的山河大地就是内在的山河大地,大千世界就是内在的世界,物与我之间已无分别,而是完全调合为一。且看,宋代苏轼有诗曰:“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好比一棵树上,虽然接受同样的空气、阳光、水分,但树叶却有不同的生机,最终却能彼此无碍地共存于同一棵树上。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个阶段:“勘破、放下、自在”。的确,一个人必须放下才能自在,当今社会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竞争激烈,人们生活压力加重,过惯高楼大厦,现代化生活的都市人更向往乡村田园,山间野趣那份回归自然、宁静、恬淡的生活。在假日里人们往往走出户外回到大自然中,让心慢慢平静下来,看天蓝海碧、青山绿水、草长莺歌……眼前这些美妙景色中都蕴含著无穷禅味,一切是那样地悠闲、自然无挂无碍,伴随(唐)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词更平添几多洒脱,随意。任情走去,随己之意,只管行走,行到水尽去不得处,我亦便止,倘有云起,我即坐看云起……
修禅最高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就是要放下一切虚荣、偏见、贪婪。对于人生的荣辱、毁辱,能够超然物外,对于虚幻的功名富贵,能够淡然不著,凡事提得起,放得下,身心不再为名利枷锁所系缚,自然能够得到大自在。
禅 心 . 茶 味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品,它发源于神农闻于周鲁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经历了药用,食用。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
嗜好饮茶者遍及全球,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以及饮茶的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出去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佛教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对我国茶叶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佛教讲究坐禅时要五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讲“戒、定、慧”三学的修行理念都是以“静”为基础。这于茶道讲究“静”有著紧密关系。“静”是中国茶道的灵魂,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之道。禅宗所讲的静思静虑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宋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茶人,主要是僧人和著名文人,这样就更加促进了茶、禅、艺术之间相互圆融的过程。高僧们在写茶时、吟茶词、作茶画或与文人唱和茶事,溶入了文人的气质和禅的思想内涵,使茶由一种习惯、爱好、生理需要升化为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境界。禅师曰:“虽只是一杯茶,森罗万象都在这里,宇宙就是一杯茶,一杯茶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棵茶苗集合了宇宙万有的力量才能生长(阳光、雨露、空气、肥土等)一杯茶就是宇宙的中心,这正是禅的精义所在。
在禅宗祖师眼里,“喝茶”也是一种禅机悟道的法门。“著名的赵州吃茶去”成为禅宗史上千古佳话。话说河北赵州有一柏林禅寺,寺中“从念禅师”是位得道高僧,人称“赵州”。有一天清晨,他接见了许多新到的和尚,赵州问其中一位年轻的和尚说:“你以前曾来过吗?”对方点头说:“是”!赵州便说:“吃茶去。”又问另一个年长的和尚,那和尚回答:“不曾到”。而赵州依然说:“吃茶去”!站在一旁的当家和尚感到诧异,迷惑不解地问赵州:“为何到也吃茶去?不曾到也吃茶去呢?”赵州严厉呵斥他,依旧回答:“吃茶去!”赵州对三个不同者均以“吃茶去!”作答,正是反映了茶道与禅心的默契,其意在消除常人的妄想,饮茶时需心平气静,讲究井然有序地啜饮,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安逸。参禅要“澄心静滤的体味,讲究专注精进,直指心性,以求清逸,喝茶过程与参禅一样。二位一体,水乳交融,方可体味“茶禅一味,茶禅一体”的境界。
佛法但平常,莫作奇观想,不论来过还是没有来过或是相识还是不相识,只要真心真意地以平常心在一起“吃茶”方能得清净心境,唯是清静心境,方可自悟禅机。
结 尾
思想家说:“禅是一种智慧”。禅诗曰:“禅是一首无声的诗。”艺术家说:“禅是一幅无形的画”。茶师曰:“禅是一杯清醇甘美的茶。”——这,就是禅。禅,就是机缘,你懂得无时不禅,无处不禅,无人不禅,无事不禅——生活就是禅。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对于佛法要有信心,没有怀疑的,一门深入的人,确实有效果。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的身体健康、相貌丰满、气色好了,往往学佛三、五个月,他就变了,这是真正得到法的利益。这是不是佛菩萨加持?不是的,是他心理产生变化。以前心里妄想分别执着烦恼多,人身体不健康,气色不好,对佛法有了坚定的信心,一门深入,他妄念少了,烦恼少了,心清净了,心清净身就清净,身体健康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