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净土法门集(1)
2014/9/3   热度:558
弥勒净土法门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的同修,无论是在家出家,还有私心,还有情执,不但自己本身佛没学好,还常常会在有意无意当中,障碍别人学佛。佛在经典里面一再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就有出离生死、超越轮回的机会;你障碍别人学佛,你这个罪过多重!障碍别人学佛,他自己不知道。他的烦恼习气很重、分别执着很重,一切时、一切处,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看法、想法、做法都是对的,这样麻烦就来了!分别执着很重,他所懂得的佛法全是邪知邪见,他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他道眼未开。什么叫道眼未开?念念都有私心、念念都有情执,这就是道眼未开。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
成一法师著
一、弥勒净土三大殊胜 代序 太虚大师
二、南公大慈神加序 云水散人
三、请修弥勒净土要说的几句要紧的话
四、适时应机的弥勒净土法门
五、敬向学佛大众介绍弥勒尊佛
六、介绍兜率净土法门
七、慈心利世 量大福大
八、娑婆佛子应修的弥勒净土法门
九、华严莲社大专学生佛学论文集序
十、观弥勒菩萨下生经集解普贤十大愿王注释合刊序
十一、为宜兰普照寺弥勒菩萨圣相开光法语
十二、华严宗的净土修行法
十三、戊寅年美国华严莲社共修会开示
十四、新修华严经疏钞序
十五、印海法师译日人龟川教信著华严学序
附:1弥勒净土法门修行礼佛、发愿、回向法
2弥勒净土法门简易修行法之内容
3虚云和尚兜率礼弥勒
兜率净土之殊胜 代序 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说:兜率净土,殊胜有三:
一、十方净土,有愿皆得往生,但何方净土,与此界众生最为有缘?则未易知。弥勒菩萨一生补处,以当来于此土作佛,教化此土众生,特现兜率净土,与此界众生结缘,故应发愿往生兜率,亲近弥勒也。
二、兜率净土,同在娑婆,同在欲界。变化净土,在同处同界,即与此处此界众生有殊胜缘,最易得度。他方净土,泛摄十方众生,而此弥勒净土,专摄此土欲界众生也。
三、弥勒净土,是由人上生,故其上生条件,是由人修习福德成办。即是使人类德业增胜,社会进化,成为清净安乐人世;因此,可早感弥勒下生成佛,亦即为创造人间净土也 。
按:传说,近代佛教领袖太虚太师,曾有将浙江省,宁波奉化市溪口雪窦寺,弥勒道场,改为弥勒山之议,使国内原有之佛教四大名山,成为五大名山。后因战争及大师先生兜率,致其遗愿,未果实现。引以为憾!去年冬天,成一率团朝普陀山,顺道溪口,上登雪窦寺,朝礼弥勒慈尊,赫然发现,寺前竖一石碑,上书“弥勒山”三个大字,并注此为佛教第五大名山云云。一见之下,不胜喜跃!此固喜虚大师之遗愿得偿,亦喜见大陆佛徒,皆宗奉弥勒慈尊也,谨书此,以告夫教中崇仰弥勒慈尊之诸大德,分沾法喜!
南公大慈神加序 云水散人遗稿
农历正月初一日,相传为弥勒菩萨的诞辰。初一日正值春节,各报纸例行停刊休假,本刊因而提前一周,借重笑口常开的弥勒菩萨来为读者诸君预祝“皆大欢喜”。编者莲航法师嘱我写一篇有关弥勒菩萨的文字,以为点缀。因而,就我所知的作一简介,以贡献读者。
一、弥勒的释名
弥勒是印度话弥勒帝隶、梅低黎等的译音。这是他的姓氏,名阿逸多。综合起来译成国语,为“慈氏无能胜”或“慈无能胜”,因为弥勒菩萨在过去多生多劫中,他的修行,都侧重在“慈”心利物。偶尔现作国王身的话,也多用“慈”的政策来化育万民,这正适合我国尧、禹、汤、文、武、成、康、周公、孔子以来传统的“王道”,而“慈”的含义是“与一切众生乐”。中国佛教大小寺庙所有的弥勒菩萨塑像或画像,尤其是大陆上各大庙宇头山门里,都是供养著笑口常开的弥勒菩萨。所以远近香客一跨进山门,就见到“笑佛儿”,无形中就给你一种愉快的印象。香客们的忧闷、嗔恨,受到菩萨的无言之教,那能不化热恼而为清凉呢?我想,弥勒菩萨之所以转变而为“笑佛儿”,就是从“慈”演绎而来。
二、弥勒菩萨的身分
弥勒是释迦世尊座下的大乘弟子,曾经受过释尊的记别,继承释尊的法王法位,为贤劫千佛之第五位佛。他在若干年后,下降娑婆世界,在龙华树下成佛,三会说法,度无量众生。现在呢?据弥勒上生经上说,却后十二年,弥勒在释尊灭度以前而先行灭度;灭度以后,上生兜率天,住在兜率内院净土中;等待时节因缘一到,即下降人间。而迦叶尊者,正捧著释尊的传法信衣--金缕袈裟--在鸡足山入定,等候他呢!因此,我们有时候又称弥勒菩萨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实际上他是一位等觉菩萨,又名补处菩萨。
三、华严经上的弥勒菩萨
华严经上以文殊为长子,普贤为少男,盖一表大智,一表大行。唯有智、行二门,方得证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而弥勒菩萨在华严经上的地位,并不下于文殊和普贤。因为弥勒菩萨是善财童子所参礼的五十三员善知识之一。如德生童子、有德童女说:“有一广大楼阁,名毗卢遮那庄严藏,从菩萨善根果报生,……。弥勒菩萨摩诃萨安处其中,为欲摄受本所生处父母、眷属及诸人民,令成熟故。”善财童子因他们的介绍而得参见弥勒菩萨,获得开示,即身而入弥勒楼阁,亲见无数的妙好庄严,使善财童子之身分与他相等。弥勒菩萨也曾对善财童子作自我介绍说:“善男子!我从生处摩罗提国而来于此。善男子!彼有聚落,名为房舍,有长者子,名瞿波罗。为化其人,令入佛法,而住于彼。又为生处一切人民,随所应化,而 为说法,亦为父母及诸眷属、婆罗门等,演说大乘,令其趣入,故住于彼,而从彼来。”又说:“我为成熟兜率天中同行天故,为欲教化释迦如来所遣来者,故此命终生兜率天,我愿满足得菩提时,汝及文殊俱得见我。”
四、法华经上的弥勒菩萨
佛在说法华经之初,释迦世尊两眉之间放著白毫光明,遍照东方万八千佛土,而且大地忽然有六种震动。弥勒菩萨自己对释迦世尊的放光猜不透为了什么。同时,在会的大众,大家都面面相视,似乎都在对释尊这一突然的举动--放光、动地--表示疑虑。弥勒菩萨,为了打破此一疑团,鼓起勇气,向老前辈文殊菩萨请教。文殊乃以他过去世的经验告诉他说:“这是佛欲说法华经的征兆。”过去世有佛,名日月灯明。文殊菩萨是上首弟子,名叫妙光。日月灯明佛说完法华经以后,不久即入灭了,将佛法咐嘱妙光。不过妙光法师座下同时有一弟子,名字叫求名,贪著利养。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多游族姓之家,弃舍所习的本业。文殊菩萨说到这里,很不客气地说:“你知道吗?那个时候的妙光法师就是我,而求名菩萨就是你。”
五、瑜伽师地论上的弥勒菩萨
大小乘十宗当中的法相宗,以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为其根本经论。而瑜伽师地论却是释迦世尊灭度以后八、九百年之间,阿瑜陀国的一位大乘菩萨,上生兜率天宫,请弥勒菩萨说的。瑜伽论记卷一上说:佛灭后“九百年时,有出家士,名阿僧佉,唐云无著”,应中印度阿瑜陀国国王邀请,于国之城西五百里处,营立禅省。无著菩萨领数百人,止住其中,授以禅法。无著为人,位登初地,证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请说此论。慈氏菩萨随无著机,恒于夜分,从知足天降于禅省,为说五论之颂。于时门人或见光明,不见相好,不闻教授;或见相好,不闻教法;或有见相好而闻声教者。然时代悬远,名既湮灭,唯有无著,天人共知,感慈氏化,堪受诸教。
六、中国的弥勒菩萨
(一)、南朝的傅大士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载:“善慧大士者,婺州义乌县人也。齐建武四年丁丑五月八日,降于双林乡傅宜慈家,本名翕。梁天监十一年,年十六,纳刘氏女,名妙光,生普建、普成二子。”二十四岁,与里人稽亭浦漉鱼为业。傅每得鱼,沈竹笼水中而祝曰:“愿去者去,愿留者留。”远近邻人,皆非笑之。会有天竺僧达磨谓傅曰:“我与汝毗婆尸佛时同发大愿。今兜率天衣见在,何日当还?”因命傅临水观影,见大士圆光宝盖。大士笑谓之曰:“炉(革+备)之所多钝铁,良医之门足病人。度生为急,何思彼几乎?”嵩头陀指松山顶曰:“此可栖矣!”大士乃躬耕而居之。乃说一偈曰:“空手把锄头,步行水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人窃盗他的菽麦、瓜果,他更送他一只篮,让窃盗者装载而去。日常躬耕,夜则行道,见释迦、金粟、定光三如来放光,袭其体。大士乃自言:“我得首楞严定,当舍田宅,设无遮大会。”大通二年,唱卖妻子,得钱五万,以营法会。当时有一位慧集法师,闻大士法,竟得悟解,尝谓人曰:“我师弥勒应身平!”大士恐其惑,众予以叮斥。大士致书梁武帝。帝迎之,见于同泰寺,往复辩论甚多。帝曾请大士于寿光殿讲金刚经,大士登座,执拍板唱经,成四十九颂。陈天嘉二年,大士于松山顶绕连理树行道,感七佛相随,释迦引前,维摩接后。唯释尊数顾共语曰:“为我补处也。”时有慧和法师者,不疾而终。嵩头陀于柯山灵岩寺入灭,大士悬知曰:“嵩公兜率待我,决不可久留也。”时四侧花木,方当秀实,忽然枯悴。太建元年己丑四月二十四日,示众曰:“此身甚可厌恶,众苦所集。须慎三业,精勤六度。若坠地狱,率难得脱。当须忏悔!”又曰:“吾去已,不得移寝床。七日后,有法猛上人,持像及钟来镇于此。”弟子问:“诸佛涅槃时,皆说功德。师之发迹,可得闻乎?”大士曰:“我从第四天来,为度汝等。次补释迦。至于傅普敏是文殊,慧集是观音,何昌是阿难,同来赞助我也。大品经云:有菩萨,从兜率天来,诸根猛利,疾与般若相应,即吾身也。”言讫,趺坐而终。寿七十又三。
(二)、五代时候的布袋和尚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上说:“明州奉化市袋和尚者,未详氏族。自称契此。形裁腲馁、蹙额、皤腹,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用一枝禅杖,担一布囊。凡是随身应用的东,西都装入囊中,不管到什么地方,看到东,西就向人乞讨。那怕是鱼肉,都在所不忌。曾经卧在雪地之中,而雪不沾身。每遇到天将欲雨,他就穿一双湿漉漉的草鞋;或天将亢旱,他就穿一双高厚的木屣。居民往往看他脚上穿的,而占阴晴,百不失一”。因因此,大家都感到奇怪,而加以尊敬。保福和尚曾经问他:“如何是佛法大意?”和尚放下布袋,叉手而立。又问:“是不是仅有这些,更有向上事没有?”和尚提起布袋,便行。某日,和尚在街头立。有僧问:“和尚在这里作么?”曰:“待个人。”僧曰:“来也!来也!”和尚曰:“汝不是遮个人。”僧曰:“如何是遮个人?”和尚双手舒展,曰:“布施我一文钱。”和尚有偈曰:“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梁贞明二年丙子三月,和尚于岳林寺东廊下,跏趺而逝。逝前留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又曰:“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其后,他州有人见和尚亦负布袋而行。于是竞图其像,以充供养。民国十年至二十年之间,上海王一亭居士善画布袋和尚像。笔者三十六年在天童寺藏经楼上,见佛龛后身,悬布袋和尚坐像,在左、右、前三方视之,其目睛皆和看者相对。真神品也。
(三)、故事式的弥勒菩萨
大丛林里的大斋堂,为僧众早中二时进食的地方。在规矩上必待开梆过后,各堂各寮口的僧众,分别鱼贯而入,向两侧对面而坐。堂之中靠近屏门则设高座高案,以备方丈领众应供,而浙江天童山天童寺则不然,因为在芋一任方丈时,中午开饭时到,僧众皆已就坐则方丈将到。管理斋堂的僧值师一看,法座上有一位方面大耳僧,端坐其上,但不是方丈。吓坏了,赶快喝他下来。方面大耳僧置之不理,僧值无奈,疾以手指钳住他的耳朵,向下拖。谁知,他那耳朵,越拖越长。这时方丈进堂了。方丈是有识之士,赶快喝止,疾命移借他处的椅桌,安置在格子之内。于是,方丈与方面大耳僧,互相向而坐,一齐进食。结斋偈唱过以后,方面大耳僧忽然不见。方丈遂命塑弥勒像,供之案上,方丈内向坐,遂为定制。此为笔者三十六年,在天童寺讲圆觉经时所目睹。
(四)、戴毗卢帽的弥勒菩萨
笔者的故乡泰县,城内外有八家丛林。西门城内为西山白云寺,是应赴经忏的门庭。某一天的晚,上信徒请放焰口的人家多了,僧众人手不够分配,维那师临时到客单上看看,有没有人。正好看到有一位方面大耳、仪容庄严的客僧,在跏趺而坐。维那师很客气地告诉他的原委,请他参加某姓信徒家的施食佛事,并且请他坐正台主法。焰口未及终了,而主法僧不见了,可算神龙见首不见尾,猜疑一顿,也就罢了。谁知,第二天的早晨却发觉,头山门弥勒菩萨头上戴了毗卢帽,大家这才惊异到是弥勒菩萨的显灵,也许在开玩笑。自此以后,西山寺的弥勒菩萨,就加塑了一顶毗卢帽,和寺里十三层不灵天的宝塔,成为泰县的古迹之一,为游览者必游之地。
(五)、粉身碎骨、代众生死的弥勒菩萨
我们泰县的城区,在社会上流行著一句歇后语--北山寺的笑佛儿,“抬不进城”--,形容某一事物体积庞大的意思。北山开化禅寺在北门外一里许,天王殿向南。泥塑弥勒佛尊像一躯,的确硕大无朋,而且深具艺术价值。二十八年,日本飞机第三度轰炸泰县,北山寺的天王殿弥勒佛像被炸得粉碎。县城绅士们在四面楚歌、百无聊赖之中,常常以扶乩来消除苦闷。在轰炸以前若干日,弥勒菩萨忽然降坛说:“我将以粉身碎骨来代替百姓。”当时不解所谓。事后,有卢姓绅士,是北山寺的护法,赶忙去北山寺,以这一灵异,告诉当时的方丈,方知乃弥勒菩萨显灵。
(六)、菩萨护佑,日军的炸弹没伤到光考寺
说也奇怪,这一天敌机三架,轰炸的目标是光孝寺、北山寺、永宁寺。北山寺炸得最惨,而炸光孝寺的那枚炸弹,是在空中爆开的,所以光孝寺的弥勒菩萨像,丝毫无损,祗有那一丈多高的韦驮神像,被震倒仆地,院中树木被弹片割断,和刀切一样,但没有死伤一个人。光孝寺驻军,有躲在天王殿上的,警报解除以后,跑出来,都变成石灰店老板,浑身雪白。弥勒龛上有副形容一团和气的对联,联语说:“眼前都是有缘人,相敬相亲,怎不满腔欢喜;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人与人之间,完全由于爱和恨交织而成的一个复杂的社会。假如拿如弥勒菩萨的大肚皮来容忍恨,来销镕恨,使之统统都变成爱,那是,多么和合而欢喜的世界啊!
好了!弥勒菩萨的事迹散在众经之中,他的灵异更是遍布了全国。都如奉化、雪窦寺,就是有名的弥勒菩萨道场。篇幅有限,弥勒菩萨应化事迹太多,现在祗就我亲身闻知及所接触到的一些灵验圣迹,简介如右。
按:当我将本集稿件收齐,交厂打印的当天夜里,次日凌晨三时许,忽然听到神似先师祖南公声音说了一句话:“要不要写一篇序啊?”我被这一句熟悉的语音惊醒了,看表, 时正三点五十分。立即起身盥洗礼佛。随后就想,南公老人想必也支持我出这一本集,所以才来提示我。继想,要写序,请谁写呀?再一想,要不就到南公全集中找找看, 老人生前有没写过有关弥勒的文章。如果有,就用老人的文章代序吧。于是立即到书橱中找到全集,乃信手抽出一册,一翻,第二篇就看到老人写的“弥勒菩萨简介”一文 ,我一时惊喜万分,想不到南公会这样慈悲加持于我。乃立到复印机旁,印出该稿,准备付印。
这篇文章是先师祖南公当年,应某一杂志社新年号征文而写的特约稿。其中搜集有关弥勒菩萨的应化事迹,颇为详实,尤其故乡三大寺弥勒大士的灵异,则为他方人士无由得知者,因特敬录于前,作为老人慈加序文,以广介绍,并饷读者。云水散人,乃南公之笔名。
成一敬识
释迦世尊对我们的关怀
释迦世尊为化娑婆世界为佛国净土,钿不辞辛劳来过娑婆八千次,最后这一生才把我们交给弥勒菩萨,此一大恩大德不可不知!
经中佛说:我大恩教主释迦世尊体念娑婆世界非常苦难,誓愿化娑婆为佛国净土,先垢来娑婆八千次,化导愚蒙、最后生中,将佛法传给弥勒菩萨,交代两大任务、第一要他将来也到娑婆世界来成佛,使五浊恶世变为庄严的佛国净土。第二要他把释迦世尊的后代弟子也度成功,乃至只念过一声佛的人,都不要放过,佛陀对我等这样的慈悲关怀,我们能辜负佛陀的慈悲恩德吗?敬请娑婆佛子,赶快发大心修要道,以求生兜率净土为志愿认真进修为切要!千万不要错过此一大好际遇为要、南无弥勒尊佛!
请修弥勒净土要说的几句要紧的话
各位法师、居士,您们好:
请您们稍坐一会儿,听我说几句要紧话!那几句话的重心,就是劝您们修“弥勒净土法门”,求生弥勒净土。理由如下。
第一、基于责任问题,我们应修弥勒净土法门。
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弥勒菩萨,他是我们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的首席大弟子,释迦牟尼佛在临涅槃之前,把佛法全传给了他。并指定他将来到娑婆世界来成佛,把娑婆世界变成佛国!把现在娑婆世界的众生,凡是在他佛法中,种过一点儿善根,那怕只念过一声佛、上过一枝香的人,都要弥勒佛在他说法的龙华三会中,把他们度成功!反过来想一想,弥勒是佛的大弟子,我们也是皈依释迦牟尼佛的一位小弟子呀!化娑婆为佛国这种大事,我们也有责任啊!我们不能漠不关心,或者修其他净土法门,一走了之啊!基于做佛弟子的责任问题,所以我们要修弥勒法门。
第二、基于效果问题,我们应修弥勒净土法门。
原来弥勒佛将来成佛之后,要在龙华园中开三次大法会,说法度人。第一次大法会,他要度成功九十六亿人了脱生死;第二次大法会,他要度成功九十四亿人,成就菩提道;第三次大法会,弥勒佛再说大法,他要度脱九十二亿人,出离生死轮回,成就佛道。这二百八十二亿被度成功的人,就有我们在内,也有我们过去的父母、师长、兄弟、姐妹、夫妻、眷属、同学、同事、亲朋、好友在内!这是一件千载难逢的殊胜因缘!千万不能当面错过!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关键问题,我要特别的告诉各位!我们修其它念佛法门,将来往生净土,只你一个人去,你的父母、师长、诸亲眷属,都没有份。唯有修弥勒净土法门,将来跟随弥勒佛下生,建立人间净土,才能使现在的这个五浊恶世,变成清净庄严的佛国净土。所有娑婆世界的众生,到那时候,就都成为佛国里的诸上善人了。这是非常难得遭遇的一件殊胜因缘,千万不能随便错过!
第三、基于机会问题,我们应修弥勒净土法门。
还有,更重要的一句话,我要特别提醒各位,请各位特别注意!佛陀在经典中,常常提醒我们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现在我们既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把握此生,随便度过,那就又要堕落轮回,流转生死。假如那样就苦不堪言了。佛也曾说过:“人身难得而易失。从人生輚世再得到人身的人,如人指甲上的一点土;而从人生转世失去人身的人呢?如大地上那么多的土。”真是不成比例。我们要特别小心噢!千万不能大意噢!佛说的话,不是随便说的噢!最好是谨记佛训,把握此生难得的机会,修学弥勒净土法门,发愿往生兜率净土,临命终时,就能蒙佛接引,上生兜率净土。一生兜率,马上就能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待至弥勒下生成佛时,我们即可随佛下生,助佛宣扬法化,成就人间净土。再入龙华三会,亲闻弥勒如来开示法要,并蒙弥勒如来,授与菩提之记。到那时候,就是我们修学佛法的道业,拿到毕业证书的时候了。最后,敬祝各位,菩提道建立,菩提果早圆!
适时应机的弥勒净土法门
通常一提到净土,大家很快地就会联想到那是指的西方极乐世界,好像只有西方极乐世界才配称净土,或者净土只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专有名词似的。其实,我们教主释迦佛陀给吾人介绍的净土,又何止西方极乐世界一处呢?约广义的说,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之中,有佛的世界就是净土,若就历史常识说:如法华经说:“十方净土,随愿往生。”那曾为先德们所修行与弘扬的,也有药师经中的东方琉璃净土,维摩经中阿佛国的妙喜净土,华严经中的华藏净土,乃至弥勒上生经中的弥勒佛国兜率净土等。那么,净土又那里是专指西方极乐世界而说的呢?
弥勒净土在兜率陀天的内院,其庄严妙好殆不逊于弥陀净土,弥勒上生经说(译白):“那里有五百万亿天子,以天福力造作的宫殿,有五百万亿之多,并且都是众宝所成,宫殿外面都有七重垣墙,也都是七宝所成,从那七宝垣墙上放出五百亿光明,每一光中现出五百亿莲花,每一花中又化作五百亿七宝行树,每一树叶,又有五百宝色,每一宝色都放出五百亿阎浮檀金光,每一光中出生五百诸天宝女,每一宝女位立树下手执百亿宝无数音乐,从那些音乐中,演说不退转的佛法。那些宝树所结的果子,频色非常的鲜美。那些光明右旋婉转流出妙音来,演说著大慈大悲的佛理。那些垣墙的高度有六十二由旬,厚有十四由旬,有五百亿龙王围绕著,每一龙王都能变现出五百七宝行树,庄严著垣墙,微风吹动树枝,发出苦、空、无常、无我等许多佛法的声音。宫墙外面有著美丽的花园,园中有八色琉璃宝,池每一池中都有著八味及八色的水,水向上喷山高过宫梁。宫墙的四门外化生出四种宝花,每一花上都有二十四位天女,她们的身相美好无比,各人手上都拿著宝器,器中盛满著天甘露水,她们都左肩佩著无量的璎珞,右肩负著无量的乐器,赞叹著菩萨的六度妙法。宝宫殿中都有七宝所成的大师子座,座高四由旬。座的四角上生出四种莲花,每一莲花都是百宝所成,每一宝都放出百亿光明,光中化出众宝杂花庄严的宝帐,有无数梵天宝铃和宝罗网,悬挂盖覆在宝帐上,并有无数天子天女拿宝花散在宝座上,花中又化出五百亿宝女,手执白拂,侍立帐内。宝殿的四角,又有四支宝柱,每一宝柱上又有百千楼阁,有无数的梵摩尼珠,交络在楼阁上,楼阁内又有百千天女,个个手里都拿著乐器,那乐音中也演奏出苦、空、无常、无我的佛法。……”佛陀曾说:“兜率内院是十善胜因所感得的胜妙福乐庄严净土,即使用一劫长的时间,都数说不尽一生补处菩萨所住净土的清净庄严”。弥勒净土的庄严微妙,由此可见一班。
但是怎样才能往生弥勒净土呢?往生后的情形又如何?上生经中,佛陀告诉优波离说(译白):“假若有比丘以及诸大众们,他们不厌恶三界的生死之苦,希望生天的话;或者他们是爱敬具有无上菩提心的人,希望做弥勒菩萨的弟子……那么他们应该修持五戒,八斋,及具足戒,身心精进,不要急求断除烦恼,要修行十种善法,仔细的思惟著兜率陀天上的上妙乐庄严。”佛陀又说:“佛灭度以后,我的许多弟子中,假若有能精进的去修行种种的功德,威仪不缺,净扫佛塔,香油涂地,用许多名贵的香和妙好的花供养三宝,并能修行多种三昧而深入正受,或者读诵经典。能这样修行的人,应当至心希望往生弥勒净土,因他们虽还没有断烦恼,但是已如得了六种神通,他们应当一心系念佛陀形像,称念弥勒菩萨的名号,像这样一类的人,若在一念之间受持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在屈曲和伸直他的臂膀那样短的时间中,就能往生到兜率陀天上去,在莲花上结跏趺坐,当时就有百千天子奏著天上的伎乐,拿著天上的曼陀罗花,很大的曼陀罗花,来散在他的身上,称赞他说:好啊,好啊!善男子呀!你能在阎浮提广修福业,并发愿生到这里来,我们的天主就是弥勒菩萨,你应当要皈依他!这时那些往生的人,随著他们的声音就向弥勒菩萨礼拜,礼拜后,详细地观察那弥勒菩萨眉间的白毫相光,他马上就可以超越了九十亿劫的生死之罪,这时候,弥勒菩萨随他的宿缘,为他宣说妙法,令他能坚固那不退輚于无上菩提道的信心……“照这段经文看来,修弥勒净土法门亦以”观想佛像,称弥勒圣号“为正行,持”八斋戒、行十善法、修诸功德、行众三昧等“为助行,加以至心信乐,发弘誓愿,也就是要具备信、愿、行三种资粮的意思。
还有弥勒菩萨是否也像阿弥陀佛一样的接引行人呢?以及行人要凭什么瑞应而验知决定往生呢?这也须要说明:仍引弥勒上生经文,(译白)佛陀告诉优波离说:“未来世界中的那些众生们,假如能听到这位弥勒菩萨大慈大悲的召号,或造立弥勒菩萨的形像,用香花衣服,缯盖、幢幡等物,做为供养,并且礼拜和系念著弥勒菩萨的圣号,那么这种人在命欲终时,弥勒菩萨就从他郼眉间白毫上放出大人相光明来,和许多天子们,散著曼陀罗花,来迎接这种修行的人,这人在须臾之间,就可得往生,亲自见到弥勒菩萨,头面礼敬,在他头还没有抬起来的时候,便已听闻到弥勒菩萨的说法,同时对无上道也就能得到不退转。自此以后,他可以遇到恒河沙数的诸佛如来。”读了这段经文,就可以知道弥勒菩萨也是乘愿慈悲接引行人的,并且初生天上即得见佛闻法,得不退转。弥勒菩萨的悲愿和弥勒如来是一样的!同经又说(译白):佛陀再告诉优波离说:“佛陀灭度之后,四部弟子及天龙鬼神,若有希望往生兜率陀天的,应当要作这样的观想:系念思惟,想念兜率陀天,执持佛陀禁戒,像这样从一天到七天,思念十善法,实行十善道,拿这些功德,回向发愿往生弥勒菩萨尊前的人,应当作这样的观想,作这种观想的人,假若看见一位天人,或是一朵莲花1,再能在一念之间,称念弥勒菩萨名号,这人当能消除掉一千二百劫的生死之罪……”这段经文译意虽不太明显,但是确为说明行人往生之瑞应无疑,因为行人作观时见一天人,一莲花,乃至除却多劫生死之罪等,皆是行深愿切,得到感应的瑞相啊。
总之,弥勒净土的特点很多,它能令吾人不离三界而得极乐,不离生死而得解脱,就在秽土而庄严净土,与往生他方佛圣的法门略异其趣。因为修往生他方净土的法门,人每误会为逃避现实,--虽说念佛求生极乐的人,总是发愿在成就佛道之后,要倒驾慈航再来娑婆的,但是对教义不了解的人们,是不会知道这种道理的。何况,弥勒菩萨的译名为慈无能胜,在这世乱日急,众生多难的今天,世界到处充满著危机,止须要弥勒菩萨的慈悲法门,来安忍人们不安的心灵。因此,弥勒净土,比较的适合于今之时潮,我们确有发心修行,以及大力提倡与弘扬的必要!
敬向学佛大众介绍弥勒尊佛
在佛教的大寺院里,供奉的神像和佛菩萨像很多,头山门供奉著哼哈二将,天王殿是第二进,两边供著四大金刚,中间朝里供的是韦驮天将,向外供的是一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大雄宝殿是正殿,当中朝外大都是供奉三宝佛--中释迦牟尼佛,左药师佛,右阿弥陀佛,两边供十八罗汉,中门向里则供奉观音菩萨,在这许多佛、菩萨和罗汉像当中,大家印象最深最具好感的,要算是那位笑脸迎人的弥勒佛了,好,现在就让我来向各位读者先生介绍这位弥勒佛吧。
弥勒佛,应该称衪为弥勒菩萨,因为衪现在还没有成佛,据弥勒下生经说:弥勒菩萨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一位大弟子,也是我们这个世界将来的一尊佛,弥勒是菩萨的姓,衪的名字叫阿逸多,这弥勒阿逸多五个字,译成国语叫做慈无能胜,说起衪这个名字来,也有一段很有意义的历史,据说衪在很多劫数以前,原是一位修仙道的智光仙人,后来经人介绍,转信佛教,衪的皈依师父就是当时的慈氏如来,之后,衪以专修慈心三昧而得道,所以就得了这一尊号。弥勒菩萨学佛的资格很老,衪皈依三宝比释迦佛早了四十劫,但是因为衪慈济众生之心特甚的关系,所以衪要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以后,才到我们这个世界来成佛哩。
当二千五百一十四年以前,释迦牟尼佛到我们这个世界成佛的时候,弥勒菩萨也乘愿同来,出生在当时中印度劫波利村的一位婆罗门家里,仍姓弥勒,名阿逸多,在释迦佛座下出家之后,很热心的助佛宣化,仍以慈心救度众生,释尊特别选衪做我们这个世界的候补佛,所以大家才称衪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菩萨所奉行的是大乘佛法,衪也一直用大乘佛法去教化众生,因此,衪和我们中国人特别有缘。据历史的记载,衪曾三度在我国出现,第一次是在六朝时代,衪出生在浙江义乌地方,姓傅名翕,曾向梁武帝谛过佛法,著作了两部书,一部是信心铭,一部是法身颂,意境很高,传诵千古;第二次是在五代时代,衪现化于福建的莆田,也有很多神奇的故事;第三次是在五代梁朝时代,应化于浙江的奉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布袋和尚,名叫契此,还有个名字叫长汀子,衪生成一副胖嘟嘟的样子,讲话总是前言不应后语,常常背著一口布袋,在街上走,看见东西就要,要到的东西,统统放入布袋内,从来没有看到衪把东西再倒出来过,但是那口布袋也永远是空的,人们假如向衪请问佛法,衪马上就将布袋放下来,另外有人再问衪时,衪立刻将布袋拿起来就走。衪看到人们不能体会衪的意思时,往往捧住衪的大肚皮哈哈大笑,后来到梁朝贞元年某一天,衪端坐在岳林寺的一块大磐石上,说了这样几句偈,衪说:“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之后,衪就无疾而终了。不过,后来也有人在其他地方看到衪时,衪还是背著那口布袋在向人讨东,西人们从衪那临终的偈语,以及衪那时隐时现的神奇行踪,才一致认定衪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因此,后来寺院里塑造弥勒菩萨像时,总是把衪塑成一副大肚皮,笑嘻嘻,身后带著一口布袋的胖和尚样子,就是很据这第三次的应化身形而塑造的呀。
介绍兜率净土法门
一、弥勒历史
智光经云:过去远古时代有位弥勒如来,在众华敷世界,成等正觉寺。有位智光明仙人,最初闻古弥勒佛说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起而问难,不为所屈,乃发心皈依,并誓愿成佛,亦名弥勒。又其初生,即不食肉,故号慈氏。梵语弥呾利耶,华语译音弥勒,义是慈氏,又称阿逸多,华语译曰无能胜,谓菩萨慈心利生,没有能胜过他的。
当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时,弥勒菩萨与释迦佛,同时出生在印度。弥勒生于中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婆罗门家。菩萨初生时,即具足三十二种大人之相,聪颖超群。为欲化度父母族人,发心依佛出家,未久即能通达一切经典,从佛游化,以诸色像,普门示现。后在法华会上,助佛宣化,蒙佛授记。十二年后,上生兜率,建立兜率天宫净土,接引天宫行人,同归法化。将后于娑婆时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下生娑婆世界,次补释尊,示成佛道。龙华三会,度人无数。
历史传说,梁朝时代的傅翕居士,是弥勒菩萨的应化身。曾有梵僧问他:“吾与汝同在释尊前立誓,同生兜率,化诸天众,何时当归?”翕曰:“当以度生为急,何暇思天乐耶?”后来傅居士逝世时,有偈曰:“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又在临终前,对大众开示曰:“我从第四天来,为度汝会,次补释迦世尊也。”人乃知其本迹,原为弥勒慈尊。
佛祖历代通载十七曰:“明州奉化,布袋和尚,号契此。为人不拘小节,常携一布袋,游化市缠,见人即乞衣服、饮食,悉入袋中,亦未见其取用,人号之为长汀子。”尝卧雪中,雪不沾身,人皆奇之。示人吉凶,无不灵验。有位保福和尚,问其佛法大意,师放下布袋,叉手而立。保曰:“更有向上事否?”师即负袋去。有一天,师立于道中,有僧问他:“和尚于此作什么?”师曰:“等个人来。”僧曰:“人来也!”师曰:“汝非是此人!”师临终时坐磐石上,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华,安然而化。人以为弥勒应世。
二、兜率净土
弥勒菩萨,于上生兜率天宫之后,以其历劫修集之福因,感得内院庄严净土。弥勒上生经说,当弥勒菩萨蒙佛授记,上生兜率天宫内院之后。众天子虔诚礼敬,发誓愿已,即以宝珠天冠,化成各种宝物,及天宫殿,而为供养。时有天神,名牢度跋提,愿为菩萨建善法堂。愿已,额上出生五百亿宝珠、琉璃等,彼诸摩尼宝珠,旋转空中,化作四十九座微妙宫殿,其诸栏楯,皆七宝成。栏楯之间,化生九亿天子,于百亿天女,天子天,女各化万亿七宝莲花。花上放光,无量光芒,光中天乐,不鼓自鸣。乐声所演,都是讲的:四弘誓愿、十善业道、四无量心等大乘教法,闻者皆能发起无上菩提之心。时诸宫殿,垣墙之中,有琉璃渠,渠皆五百亿宝珠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喷,绕梁栋间。
内院七宝宫中,有狮子座,高四由旬,皆以阎浮檀金,及以白银、琉璃、玻璃、赤珠、玛瑙而严饰之。狮子座的四角上,化生四色莲花1,所有的莲花,皆是百宝庄严而成,其宝各放百亿光明,非常美妙。五百亿众宝,庄严之法座,宝帐。四维上下,各有万千大梵天王,各持名贵珠宝,化作宝铃,悬诸宝帐,并以罗网,覆其上。时有无数天子、天女,并诸眷属,各执宝花,散狮子座。其座四角莲花之中,自然化生四百宝女,手执白拂,周围侍立。宫殿四角,有大宝柱,柱中各现百千楼阁,皆以摩尼宝珠,以为交络。各楼阁中,都有百千美妙天女,手执乐器,演扬著:苦、空、无常、无我的诸般波罗密。时十方诸天,报尽往生兜率天宫,亲近弥勒菩萨,进修佛道。兜率宫中,又有宝幢、华德、香音、喜乐、正音声等,五大护法天神,各执以一兆劫数,说不尽的各种不同的珠宝莲花,妙音、音乐、梵呗,妙庄严具,庄严著宫殿内外,及大环境,使其美妙无比,上供弥勒菩萨。乐中并演扬出: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以至六度万行,无量佛法,利益众生。修学佛法的诸天人等,见、闻音之后,心皆清净。以上简述兜率净土的一切庄严。若广说者,释迦世尊曾说:“穷一小劫,也难说尽。”
三、往生条件
弥勒净土的一切庄严,但看以上所说宫殿、宝渠,美妙音乐,诸庄严具等,可以说,并不逊于极乐净土。而往生弥勒净土的条件,又怎么样呢?下面再来介绍一下:
弥勒上生经云:佛告优波离说:“若有比丘僧及诸大众,真发菩提心,不厌生死,愿处三界,利乐众生,期望往生兜率土者,或求证得无上菩提者,或望亲近弥勒慈尊,随佛下生,助佛度生者,当作如下观察、修持:
若有皈依弥勒菩萨者,是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见佛光明,即得授记。
若有祈求消灭罪业者,未来众生。欲生兜率天宫净土者,当作是观:观弥勒形像,及天宫庄严。作是观者,若见一天人,一莲花、若一念顷称弥勒名,此人即能除千二百劫生死之罪。
若复有人闻弥勒名,合掌恭敬,此人即能除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虔诚敬礼弥勒菩萨者,即能除百亿劫生死之罪。设不生天,未来,龙华树下,亦得值遇,弥勒菩萨,发无上道心。但于以下五法,应当如实修行:
第一、皈依三宝,精修诸功德,不损威仪。严持五戒,塔涂地,庄严道场。以众名香、妙华,供养佛法僧三宝,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大乘经典。
第二、在家二众,严时五戒外,还应持八关斋戒。如不著香花鬘及歌舞倡伎,故往观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等,依之严持不犯。
第三、受具足戒,此指出家众而言,如沙弥(尼)的十戒,比丘二十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等,都要完全受持,方为具足。
第四、要身心精进,虽不断结,但应以道庄严,如得六通。心存慈悲利济众生,誓为众生受各种苦,持念弥勒菩萨圣号,求愿往生。
第五、要勤修十善业道,广利众生。此乃生天正因,读诵弥勒上生经、下生经,诸大乘经,忆念回向,天宫净土庄严,求愿往生。
行者能依照以上五种法门,精进修持。不作异想、异行,誓愿要与弥勒慈尊,本愿相应,即能如愿往生。
另外,弥勒慈尊,悲愿无量,诸恶众生,只要能虔心忏悔、发愿,称念弥勒菩萨圣号,临命终时,也能蒙佛接引,如愿往生。
其实,按照经文显示,往生弥勒净土的法门,太方便了。除前面所列几项要则外,只要是在释迦世尊佛法中,结了佛缘,即使是一念善心,睹见佛像,其人即使不知道敬信三宝,但能发心念弥勒圣号,将也都可以随愿往生。还有一类修学大乘佛法,发愿救度众生的菩萨行者,临命终时,有人劝他念弥勒菩萨圣号,依教奉行,也能顺利往生。
总之,往生兜率净土之易,读了如下一段经文,即可知其梗概。经云:“欲往生者,但能闻是菩萨大慈名称,造立形像,以诸香花供具,诚心供养,礼拜,系念。是人命欲终时,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雨诸曼陀罗华,来迎此人,此人须臾即得往生。值遇菩萨,头面礼敬,未举头顷,便得闻法,得不退转。于未来世,得值恒河沙等诸佛如来。”
四、净土比较
在佛教的大藏经里,具体介绍佛国净土的,有三部圣典:一是大家最熟悉的,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净土的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和十六观经;其次是弥勒菩萨上生经、下生经,弥勒大成佛经,那是介绍一见人就笑的弥勒菩萨兜率净土,及未来人间净土的;还有一种是我们比较陌生的维摩诘经,所介绍的阿[门@(人/(人*人))]佛国净土,亦名妙喜净土。弥陀净土在西方极乐世界,离我们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遥。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阿[门@(人/(人*人))]佛,亦名阿[门@(人/(人*人))]鞞佛,他的妙喜世界,离娑婆世界,有一千佛刹那么远,彼佛今现在说法;弥勒净土。离我们最近,在本土二十八重天中的第四天--兜率陀天内院,弥勒菩萨,于娑婆世界,亲闻释尊说法,授予菩提之记后,即上生兜率,度彼天人众,五十六亿万年后,下生娑婆,次补释尊,成等正觉,龙华三会,度人无数。
往生条件之比较:欲生阿弥陀佛净土,必须要信、愿、行,三资粮具备,执持弥陀圣号至一心不乱。蒙佛接引乃可往生,唯上品上生者,乃能一生彼土,即可见佛;中下品者须历一生、多生,乃至十二大劫,方得花开见佛。阿[门@(人/(人*人))]佛净土往生修件,比较方便,只须精修六波罗密,称念彼佛名号,即得往生,一生彼国,即得见佛。弥勒菩萨之兜率净土,往生条件,极其方便,分为两种:一是现生天上净土,若有众生不厌生死,乐生天土。欲为弥勒菩萨做弟子者,但能严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具足戒,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思惟兜率天宫,庄严妙药,称念弥勒圣号,求愿往生。是人临命终时,弥勒菩萨放光接引,即得往生。二是往生未来人间净土,此有两条途迳:(一)是一般凡夫,现生命终之后,上生兜率天宫净土。(二)是留在人间,不厌生死轮回,方便救度众生,待至弥勒下生成佛,皈依慈尊,即生人间净土,参与龙华三会,亲闻法要,蒙佛授记。是时人寿满八万岁。
以上三种净土比较,弥陀净土距离遥远,往生修件严谨,要具修三资粮,四十八大愿行等,方得往生,属易行道中的难行道;阿[门@(人/(人*人))]佛净土,距娑婆较近,条件亦较方便,但仍须具修六波罗蜜,四弘誓愿,自行清净愿,佛国清净愿等;十二大愿,亦说十八大愿的细密功夫,亦可谓易易行道中的难行道。至于弥勒净土,那就太方便了,其本愿唯须众生“薄YIN怒痴”,成就“十善业道”。勤修功德,修戒定慧,三无漏行。念佛发愿,即得往生。此佛本愿,在积极建立人间净土,所以较适合现代人间众生之需求。这真是最极方便的“径中径又径”了。
五、弥勒与华严之关系
华严经要解云:此经所诠,以毗虑法身为体,以文殊妙智为用,依智断习,则普贤妙行为因,习尽智圆,则补处弥勒为果。一藏体要,不离此四。故以毗卢为教主,所以立体也;以文殊为信首,所以起用也;以普贤发妙行,所以示因也;自十信而始,五位(信住行向地)而终,乃见弥勒,所以示果也。然大华严经之体用因果,必依毗卢、文殊、普贤、弥勒,何也?梵语毗卢遮那,此云光明遍照,在佛为清净法身,在人为本觉妙性,华严以此为体者,直欲众生,见妙性而证法身也。梵语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在佛为普光大智,在人为观察妙心,华严以此为用者,则欲众生明妙心而证大智也。普贤者,德无不曰普,佑上利下曰贤,在佛为真净妙行,在人为尘劳业用,华严以此为因者,直欲众生,翻尘劳而成妙行也。梵语弥勒,此云慈氏,在佛为补处之主在人为数取之身,华严以此为果丈,直欲众生,离数取而趣补处也。
又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蒙弥勒菩萨接引,进入毗卢遮那庄严藏大宝楼阁,给予善财童子,五十三种伟大的佛法成就。于是善财童子,由衷的赞叹。称许如此伟大的庄严楼阁,是住于如是等诸功德的圣者之所住处。弥勒菩萨也接著以一百一十三颂的经文,向大众赞扬、介绍善财童子的佛法修养,功德成就。其中并有五颂经文,是弥勒菩萨给善财童子授菩提记的预言:这是五十三参中的第五十一参,也是最后毕业一参的故事,从此一故事,我们也就可以知道,弥勒菩萨在华严法门中的地位之尊崇了。
法华会上,亦曾记载弥勒菩萨,在然灯佛弟子中,名曰求名。是人当时虽不甚精进,但以种诸善根、福德、因缘,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以是因缘,乃能参与今此法华大会,为发起众之代表。并蒙释尊授予菩提之记。补处释尊之后,将来此土作佛,号慈氏如来。由此可知,弥勒菩萨,不是一位普通菩萨,而是我们婆世界,候补释迦佛之后成佛的一位“储佛”之尊也。
六、弥勒净土与人间净土
弥勒上生经说:佛告优波离:“弥勒先于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出生。出家后,辅助释迦牟尼佛弘演佛乘,普度众生,得蒙释迦世尊,授予菩提之记。却后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还至本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禅定。……上生兜率天宫。”同经又云:“阎浮提人岁数,五十七亿万岁,尔乃下生阎浮提。示成正觉,应化人间,使成净土。”这是现代世界人类,所极盼望实现的理想世界。祝愿弥勒慈尊,早日到来!
据以上各经所载,弥勒净土有兜率净土,与人间净土的两种净土。弥勒的第一种净土,在兜率天宫内院,已如上说。第二、人间净土之说,人人们对它不无生疏之感。此说早在民国初年,即已有太虚大师等,力加提倡,例如当时常见的两句佛教标语,就有“弘扬大乘佛法,建设人间净土”的说法。假设再向上推,则弥勒净土法门,远在晋代,就有慧远大师之师,道安和尚,倡导于前;继有唐之玄奘、窥基诸大师,弘扬于后。惜自赵宋以降,禅宗大兴,弥勒法门,乃隐而不彰。迨至近代,又有弘教大德,如太虚、虚云、慈舟、慈航诸大师,均加崇重,纷纷发愿,以兜率净土,为上生标的。并愿追随慈氏如来,下生人间,龙华三会,普度释迦佛法中,已种善根因缘之诸苦众生,并皈正觉,同建人间净土。倘如再向上推,则此弥勒法门,在印度早期佛教中,已有知名大德,如无著、世亲等诸大论师,先告著论加以弘扬,使弥勒法门,显扬五天。及至法华会中,释尊授弥勒以菩提之记,使之成为娑婆世界补处之佛。弥勒法门,早随释尊圣,教传于五大洲矣。若在宝岛,经慈航法师等弘扬,向来不为人知的弥勒法门,亦得应时传播,其传法门人中有浩霖、印海诸大师,能继师志,戮力宣传,或开座演讲,或流通遗教;太虚大师弟子,默如、演培诸长老,亦曾开演弥勒大成佛经,且有讲记传世。总之,弥勒净土法门,人间净土之思想,殆为今日佛教学人普遍重视,并力加弘演,早已成为广受欢迎之新思潮。
七、往生弥勒净土的具体修法
(一)、发大乘菩提心
弥勒上生经疏题序中窥基大师说:“诸天胜妙之处,佛经中介绍了很多地方,一生补处菩萨,何独求居兜率?”他自己对此问题解释说:“知欲乐之满足,容易养成厌离心。同时此天,也有菩萨居中劝化故!上界、恶趣,既无佛现,不如知足故。三际诸佛,皆同住故。”
兜率净土,利益如是,故应发大乘心,求愿往生。何况求生兜率净土,修行方法不难,欲求速成菩萨道者,应以此土为皈依处!兹再依经简仲修行方法如下:
经云:“若有比丘及诸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受敬无上菩提心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当是观。作是观者,应持五戒,八戒,具足戒,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乐,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怹观者名为邪观。”这段经文,佛从心行方面,提示的修法:一、是意业方面的修法,这也就是发大乘心。其一、乐生天者,为得亲近弥勒慈尊故。其二、爱敬无上菩提心者,欲求大菩提果,必于大菩萨所,听闻大法,修胜行故。其三、欲为弥勒作弟子者,愿于浊世,作善利行,效弥勒慈心,广救济故。
二、作是观者下,是属修行方面的启示,修行应从持戒做起,所以修要修弥勒净土法门的行者,应从合乎人伦道德的方面著手,所谓五戒、八斋、具足戒、都是维系身心,远离恶业的修法,身能持戒,心就不放逸,而精勤道业。但菩萨所以修行,旨在救度众生,所以为了接近众生,不求断于烦恼结垢,所谓“留惑润生”是也。但身口意三方面的十善业,是要认真修持的,因为这是生天的基本要求。
以上经文所示,是佛陀指示我们起修的心、行准备。使我们有了正确修行认知后,再来提示正式修行方法。
(二)、修往生净土行
上生经云:“佛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华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功德,发弘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花上,结跏趺坐。弥勒菩萨,放光接引,花闻见佛,得闻佛乘。”
文中自“精勤修诸功德至读诵经典。”为六事修行法,其第一事,修诸功德者,窥基大师谓“即供三宝之敬田,孝顺父母师长之恩田,及有施贫穷之悲田等三种福田所作业。”修菩萨道者,修此三种福田,自然会得莫大的功德。第二、即“坚持诸戒行,自住轨则”等,行者若能于所受五戒、八戒、具足弁等,依律严持,自能具足威仪,心不妄动。第三、即修饬道场,使整洁庄严,令人见之生恭敬心。第四、香花供养,是为对佛菩萨表达敬意,人能广修供养,自能增长福德。第五、三昧正受,皆正定摄,此之正定,从闻思修得,行者心注一境,离诸邪妄,智慧生矣。第六、读经乃修慧必具之圣典,盖经诠慧学,不读经无由增长慧解,舍此慧解,欲悟诸法真理,难可得也。
综上六事,修诸功德,布施行也,不缺威仪,戒学所摄,行三昧、入正受,则定学是,读诵经典,乃慧学也,也无漏学具足,福德智慧增上,是为往生净土,上品资粮!加上念佛形像,观想念佛也,称弥勒名,持名念佛也,正行功夫于焉具足。正助行皆清净,弥勒慈尊,放光接引,自是顺理成章之事矣!
八、释疑
有人问我说:法师!大家都修弥陀净土,你为何独倡弥勒净土?我说:佛法以应机为要,默观今日世界,众生苦难日深,亟需间易方便的佛法,来加以救度。弥陀法门虽好,但必信愿行三资粮具备,正行、助行无差,乃能蒙佛接引,不若弥勒净土,只须众生“薄YIN怒痴,不厌生死,乐行六事法,愿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当得生于兜率天上,值遇弥勒,蒙佛接引。”两相比较,往生弥勒净土,岂非太容易吗?今人大抵三毒炽盛,首先要其念佛至一心不乱,即不容易做到,何况还要虔修善根、福德、因缘之助行?所以我以为修弥勒法门,较为应机。
还有:我前面已说过,一心不乱,非人人能做到,而且一心不乱,只是正行,另外还有阿弥陀经上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助行,你有没有注意到啊!一个普通人,要他具备多善根福德因缘,谈何容易?
另外,我选择弥勒净土,主要是劝人依大乘佛教,“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其真正用意在此!我总觉得弥陀净土,在“劝发菩提心”这一方面,似嫌不够积极。根据地藏经来说:地狱众生,一日一夜,万死万生。如果等我们在极乐世界修成功了,再回来度他们,那不知道那些苦众生,变成什么样子了?尤其下品下生的行者,往生极乐净之后,要在莲花中待十二大劫,方能花开见佛,闻法修行,待他成功,又不知要经多少时间?所以我为了使大家发苫提心,早一点修成功,好在娑婆世界,救度苦难众生,所以进修、劝修弥勒净土。何况,现在 我们跟随弥勒菩萨修行当中,也就可以自利利他,随时发愿,救度地狱罪苦众生,不需等待自己修成功,再来度众生,比较适合大乘佛教的菩萨发心的精神,所以我几经思考,才决心选修弥勒净土的。同时我也诚愿大家,共同来修弥勒净土。
要谈到弥勒净土的优点,除上面所介绍者外,还有以下几点,我也来介绍给大家吧:一、佛经上所列净土有多种:或在东方,或在西方,或在上下十方,距我们娑婆世界都很遥远,唯有弥勒净土,同在娑婆,且在欲界第四天,与我们太接近了。二、他种净土,泛摄十方众生,唯有弥勒净土,专摄娑婆众生。三、他种净土,或修完菩萨道得生,或修完声闻道得生,唯有弥勒净土,则只须由人道修持三皈、五戒、十善等善法,即可往生。行人往生之后,将来还可随弥勒菩萨,下生娑婆世界,成就人间净土。弥勒净土优点特多,吾人修行,当然择优而易行之法门,以取速成正觉为期求了。
基于以上种种方便,所以我还修弥勒净土法门,我也诚恳地介绍诸方道友,同修弥勒净土法门,将来共同在弥勒菩萨领导之下,完成建设人间净土之本愿!南无大慈弥勒菩萨!
慈心利世、量大福大 -为庆祝弥勒菩萨圣诞而作-
阳历新年才过去不久,阴历新年又跟著来了。自从政府规定国人过阳历年之后,阴历年就被称做春节,因为一年过两个年总不太合式。但阴历年是国人过惯了的,何况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偏多的国家,阴历一年中分为四季二十四个节令,对农人的耕耘播种是有著密切的关系。因此,政府虽提倡阳历年有年,但阴历年在国人心目中,还是一个最大的节令。
在佛教来说,因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是阴历正月初一日过圣诞的。所以我们佛教徒对阴历年,除了有著历史的传统礼俗习惯,不能忘记外;更多了一重庆祝弥勒菩萨圣诞的意义。因此每逢阴历元旦这一天,除了随俗忙著过年外,还要照例的来一堂祝圣普佛,这已成为佛门中传统的习俗了。
弥勒菩萨是教主释迦牟尼佛陀的第一大弟子,也是我们这个世界将来的一尊佛。所以佛教界也称它为弥勒佛。弥勒是菩萨的姓,她的名字叫阿逸多,这弥勒和阿逸多五个字,译成国语,叫做慈无能胜。弥勒菩萨为什么姓慈,又为什么叫做无能胜的呢?这是因为他最初发心学佛,就是拜慈氏如来为老师。之后,又偏重于修行慈心三昧而得道的原故。菩萨因为慈济众生之心特甚的关系,所以他虽比释迦教主,早四十劫发心学佛,但却比释迦教主,迟五十七亿六万年成佛。当释迦教主于二五四二年前,降迹于印度时,他也乘愿同来,降生在中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的波婆利汝罗门家,仍姓弥勒,名阿逸多,皈依佛陀出家后,大力助宣佛化,仍以慈心教化众生,释迦佛陀为他授记,将来在我们这个世界成佛,所以弥勒菩萨又被人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菩萨所奉行和弘扬的是大乘佛法,因此,他和我们中国人民特别有缘。据历史的记载,他曾三度在我国应化:第一次是在六朝时代,生于义乌,姓傅名翕,曾为梁武帝说法,著有信心铭和法身颂,传诵千古;第二次是在五代时现身于福建的莆田;第三次是在浙江奉化,以一位胖比丘身应化,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布袋和尚。他俗名长汀子,亦名契此,皇帝给他的封号是定应大师。现在我国各地寺院中,所供奉的大肚笑佛,就是弥勒菩萨示现为布袋和尚的塑像
弥勒菩萨因为是修慈心三昧而得道的,所以他无数劫来,一直是用大慈心在救度众生。慈字的定义,在佛学上解释为与人以快乐、幸福的意思。要充分地把这慈心表现出来,就要能够牺牲自己,利益他人,这种损己利人的行为,不是志气高迈、心胸阔达的人,是不容易做得到的。弥勒菩萨就因了实现这“大慈”的精神,大肚包容,难忍能忍,生生世世顺益世间,因此他才迟了几十亿万年成佛,休都满不在乎。用凡夫的眼光看来,他是太吃亏了,可是事实上,他不但不会吃亏,反而得到了更多的收获。例如现前佛教大众,莫不喜欢供奉他那笑口常开的圣像,将来他还要在增劫之初的时候成佛,国土庄严,身相高大,寿命很长,福乐无比!那正是量大福大的说明。
现在的人,太讲现实,才有少许恩惠给人,马上希望人家给他报答,甚至连父母之与子女,师长之与弟子都不例外。这样狭小的器量,要想得到深厚的福德,是不可能的。无怪乎今日世界人类的福德日渐浇薄了。藉此庆祝弥勒圣诞之便,寄语同道们,学习弥勒菩萨精神,放大自己的肚量,运用广大的慈心,为法为人而努力吧!
娑婆佛子应修的弥勒净土法门
念佛求生净土的修行法门,是我们教主释迦牟尼世尊,为末法时代,善根浅少的众生,所特别垂示的方便之道。
因为陀佛顾念到末法时代的众生,业障深重、智慧浅薄,教他们修直探心性 的禅定参悟法门,或者发菩提心修学普贤菩萨的万德行愿,他们是不容易入门上路的,因为禅定参悟法门,要有万缘放下,一心深究的恒心,方能有所契入;至于普贤万行,那更要具备牺牲一切,殷切同情的大慈悲心,才能有所建树。不然的话,妄想纷飞、狂心难收,或者我执太重、善财难舍,那是没有办法在这两种修行道路上有所成就的,佛陀看透了众生怯懦柔弱无力心理,所以特别选择了用力微少、进行容易、方便稳当的念佛法门,劝诱意志薄弱的苦恼众生,发心进修,渐求成就。
谈起念佛求生净土的修行法门,大家只知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安养净土的一种。其实,佛陀在长期开示佛法的过程中,他给我们介绍了好多种的净土,让我们众生适性选修,随愿往生。例如佛在《华严经》中,给我们介绍了华藏净土;在法华会上介绍了十方净土;在《阿[门@(人/(人*人))]佛国经》上介绍了妙喜净土;在《维摩诘经》上介绍了上方众香世界的香积净土;在《药师本愿经》上介绍了东方世界的琉璃净土;在《无量寿经》上介绍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安养净土;在《虚空藏菩萨经》上介绍了香集世界的西方香集净土;在《弥勒上生经》上介绍了欲界第四天上的兜率净土等等。这许多世界的佛国净土中,莫不皆是清净庄严、妙乐无比的安乐境界,充份表现了佛佛道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