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人间世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后现代佛教


2014/9/4    热度:159   

圣严法师:人间世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后现代佛教

  许多人对我的学佛之路感到好奇,想知道我为何在最困顿的时候,甚至在军中期间,仍不放弃学佛的理想?

  我之所以学佛,和我生长的环境有关。在接触佛教之后,由于佛法让我受益良多,因而死心塌地追随佛陀的脚步,一步一脚印,希望朝成佛之道迈进。

  但我并不是个盲目的跟随者,当我二十多岁的那个年代,很多人对佛教采取歧视及批评的态度,连佛教徒自己都误解因果的道理,以为未来是无法改变的,命运是无法掌握的,把佛家的因果观,说成了宿命论,使得佛教的人生观变得非常消极、厌世、逃避。但当我理解了一点佛法之后,才知道这是变了质的信仰,并非佛陀的本怀。真正的佛教应该是活用、实用、积极、入世且为关怀人间疾苦而设的,尤其是大乘的佛教,除了要自利外,更强调要利他,要有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愿。因此我在二十至三十五岁这段青年期,写了不少文章,批判那些抱持逃避主义的居士与出家人。

  时至今日,台湾的佛教已不是当年清末民初或是传统丛林式的佛教。现代化佛教的发轫,是因民国初年太虚大师大声疾呼「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人间净土」,他的学生印顺导师,也根据《阿含经》提倡「佛在人间」,以呼应太虚大师的「人成即佛成」的理念。我的人间净土的思想,虽跟他们略有不同,却也深受他们的影响。事实上,包括今日台湾的佛光山及慈济功德会,也受太虚大师以及印顺导师理念的影响所及,以活泼、积极的方式宏扬佛教,将佛法融入人间大众的生活中。当然,现代化的佛教,在运作方式上也向天主教、基督教学习了不少,例如推展慈善事业、创办医院,以及设立各级学校、运用周末弘法等,都是现代化佛教的面貌。

  佛教有各种层次,有属于信仰的、有属于理论的、有属于禅修的、也有属于哲学观念的;各类不同的人,都可从佛教获得各类不同的利益。因此佛教是有教无类的宗教,是遇深则深,遇浅则浅的宗教,任何阶层的人都能从中获益。

  以此可知,大乘佛教的弹性是很大的。不过,佛教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因果论及因缘观的,也不能离开慈悲心与智慧心的。相信因果便不会怨天尤人,相信因缘便能够积极努力而又能看破放下;关怀普天下的众生,却不以自我中心为出发点,便是悲智双运。这就是现代化的佛教所要实践的,而这也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

  现代主义的西方社会,强调个人与自我;所以后现代主义是以个人为立场,对社会提出批判与解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佛教则是以无我为立场,一旦解构了每一个立场,岂不就是无我的立场呢!佛教教我们要不断打破旧有的框架,不断融入现代不同文化的社会,这似乎就跟后现代哲学接轨了。

----------------------------------------------------------------------------------------------------------------

更多圣严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说人家坏话,是破坏自己的纯净纯善。你爱说人家坏话,也让别人对自已提高了警觉,吃亏的还是自己。你不说别人过失,别人都尊重你、别人都欢喜你,都愿意跟你做朋友。而且别人纵然有过失,与你有什么关系?不但不要谈论,而且最好不一要把它放在心上,否则我们的心就被污染了,这个实在是非常冤枉、非常愚痴!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