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禅宗文化优势 促旅游产业发展


2014/9/3    热度:347   

扬禅宗文化优势 促旅游产业发展
  宜春为禅宗盛化之地,全市又以宜丰为甚:良价住洞山,遂有曹洞宗;希运主黄檗,乃开临济之风;常观居五峰,五峰也成大道场。洞山、黄檗山、五峰山在禅宗史上,习有“释家三大禅林”之称。中国禅宗南宗五家祖庭宜丰独占两家,而位于潭山境内的逍遥山,佛迹也颇丰富。由此,从唐未以来,宜丰的禅宗文化之盛,乃为江南翘楚。这于宜春市的禅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促进宜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景可观的环境和氛围。
  一、宜丰禅宗文化概况
  洞山良价与曹洞宗。洞山是禅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的发源地,也是曹洞宗的祖庭。唐大中十三年(859)高僧良价(807-869)云游到洞山,因睹影而顿悟,从此驻锡洞山,宣讲所悟得的禅宗新法,倡“五位君臣”说;视佛性为世界的本体,万事万物为现象;又作《五位显诀》, 对其教义加以阐述。良价强调顿悟,反对“拘束其心”地渐悟,其禅风则以回互细密见称,一时风弥禅林,四方僧侣纷纷到洞山学法。弟子本寂(840-901)从其学法,后移曹山弘扬师法,使宗风大举,遂成“曹洞宗”。公元十三世纪,曹洞宗传入日本,开立日本曹洞宗,洞山因之成为中外曹洞宗的祖山、祖庭,良价也被中外曹洞宗徒共尊为祖师。洞山禅林从此成为天下著名禅林。
  黄檗希运与临济宗。黄檗山是禅宗临济宗的发祥地,也是临济宗的祖庭。唐开成年间(836-840),高僧希运(?-857)卓锡黄檗,广纳门徒,倡“无心说”,不主苦行而重顿悟。“心那是佛”,心佛如一。其禅风机锋峻烈,接引门徒用“棒喝”接引法( “当头棒喝”一语便是源于希运所创接引法)。其弟子义玄从希运学法3年,后往临济院弘扬师法,遂成五家之一的“临济宗”。临济宗传至高僧楚圆(986-1039)门下,又分为黄龙、杨歧两派。黄龙宗开宗者为慧南(1002-1069),慧南曾住黄檗,十二世纪以来,日本僧人荣西将黄龙宗引入日本, 使临济宗在日本得到极大发展;13世纪初,日本僧人俊仍又将杨歧宗传入日本,遂使日本临济宗徒今日发展至500万人之众。宜丰黄檗山也成为中国临济共尊的祖山,希运亦为祖师。
  宜丰五峰山,早在南朝宋武宗永初年间(约420-422),就是有寺院,称“净觉寺”。希运住持黄檗期间,高僧常观同时卓锡五峰山,与黄檗遥相呼应,因是五峰山也成为一大祖庭。
  宜丰逍遥山,也是著名的佛教道场,公元8世纪即建有云峰寺;唐建中三年(782),唐肃宗第十四子李僖随高僧慧忠国师出家于此,并捐建资寿寺,李僖死后葬于寺旁,墓塔习称“太子塔”。逍遥山历代庵堂寺院有近百座之多,是赣西北佛教建筑最多的道场。
  二、宜丰禅宗文化优势
  宜丰禅文化有五大优势:
  其一,天下禅宗祖庭五家宜丰居其二,宜丰县仅为弹丸之地,竟然有如此厚重的禅宗根基,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
  其二,良价、希运两大祖师的真身塔均在宜丰,且保存完好,实属不易,两座墓塔为天下临济、曹洞共尊的祖塔,乃释家之宝,也是著名禅林的重要标志,有利昭引天下信徒归宗寻祖之心。
  其三、历代名人泛游宜丰禅林,为宜丰禅文化的传播和知名度的扩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唐代之皇子李僖、皇帝“小太宗”李忱、大书法家柳公权、吴王杨行密,宋之宰相裴休、名将岳飞、名宦倪思及大文学家苏东坡、苏辙、黄庭坚、王应麟、赵师秀、刘克庄,元之著名文学家刘辰翁等等,均在宜丰禅林留下了千古余音,为宜丰禅林增胜增色。
  其四,禅迹遍布各地,宜丰凡有山,便有寺庵,已查明的历代庵堂寺院有230多座,佛塔更不胜数,其中尤以洞山塔林、黄檗塔林为最。未查明的佛塔更不知几何。这些优势,为禅宗文化之研究和旅游业之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五,宜丰几大禅宗祖庭风光别具一格,禅风犹浓。洞山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别具一格的佛塔林,佛塔林分布在寺院周围山头,夜合山、红米埚、经坑、牛形山四大塔林规模最大,有从唐至清佛塔数座。佛塔中最著名的还属寺后幽林中的“价祖塔”,这座良价真身墓塔,已被天下曹洞宗信徒尊为祖塔。洞山普利寺则更显得飞金流彩,佛光闪烁,别有一番风光。洞山还有逢渠桥、木鱼石、夜合山、千年罗汉松、考功泉、银瀑飞练等唐宋佛迹和风景点。苏辙当年游洞山,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古寺依山点几峰,精庐仿佛类天宫”。
  黄檗山主要景观有佛塔和飞泉。佛塔中的“皇叔塔”、“运祖塔”均为唐代建筑。“皇叔塔”为纪念李忱(即李隆基)早年在宜丰随希运习禅而建;“运祖塔”是希运真身塔,为临济著名祖塔。黄檗山多瀑布,李忱与希运观瀑联诗成为禅界千年诗话广为流传。黄檗山的泉、竹、茶也成为禅林“三绝”。
  五峰山则以归天、积翠、罗汉、月桂、拂岩五峰扬名天下,五峰俱为幽境,山中峰奇瀑高,终年云蒸雾腾。五峰山净觉寺,建于南朝刘宋永初年间,已有1600年之久,为刘裕敕建,是中国最早佛寺之一。黄庭坚曾有诗云“五峰秀出云雨上,中有宝坊如侧掌”。唐末,常观曾驻锡于此,柳公权为寺院书匾额,苏辙为寺僧撰铭舍经。五峰山双龙瀑布高40余米,蔚为壮观。洞山、黄檗山与五峰山有“释家三大祖庭”之谓。
  逍遥山则峰险岭峻。苏辙当年游逍遥曾这样说过:“帝子道场,逍遥峻深”;另有古诗形容逍遥景状:“鸟声山寂白云飞去,重凿水濑红日西沉”。唐肃宗第十四子李僖随高僧慧忠国师在逍遥山峰寺出家,殁后葬逍遥,建石塔为纪念,世称“太子塔”,为佛家珍品。
  三、宜丰禅文化资源的开发前景及运作措施
  中国的旅游胜地的形成,大多有一个共同特色:凡历史上为著名佛教道场的地方,也必然形成名山胜水,即山水之胜,多系于佛教文化之盛。宜丰乃天下五宗中的两家祖庭,不可不谓为中国著名禅宗胜地,遗憾的是自明代以来,宜丰之名逐渐在禅林淹没,唯典籍记载颇多而已。未形成世人皆知的胜地,究其原因,一是曹洞、临宗宗徒在各地盛化之名遂使祖庭反让人忘却;二是自南宋以来战事频繁,各祖庭寺院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门庭渐冷;三是宜丰地处偏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开拓,交通愈显阻隔;四是宜丰毕竟没有有气势的山水作依托,终形不成长久大气候。然而,社会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上述诸多因素的制约性不再是那么明显,况且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旅游业最具潜力的矿藏。鉴于此,宜丰旅游业的发展,在系于禅文化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有五大运作的可能。
  打好洞山、黄檗山两张王牌。洞山、黄檗山不仅是宜丰的重要旅游资源,也是宜春市乃至全国共享的禅宗文化资源。洞山、黄檗山应在整体上予以开发,定位要高,要以祖庭的规格来修复建设。
  完善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完善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交通、住宿、饮食、购物、导游环境必须加以完善。宜丰交通状况日渐见好,但通往旅游景点道路较差,尤其旅游专线的建设尚不理想,有待进一步努力,应建立全市禅林旅游专线,将宜丰禅林作主线开辟。
  以特色旅游,促动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宜丰以禅宗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可以有很多“卖点”,如“祖庭参拜”、“禅宗探源”、“名人追踪”、“遗存发现”、“五峰山探奇”、“逍遥山寻幽”等等。尤其是对境外人士,特色旅游更有吸引力,因为通过特色旅游,游客可以获得一份珍贵的收获及有趣的体历。全市各地“买点”可以以此参照,从而形成系列。
  利用媒体打造名牌。媒体是一地一域扩大知名度的最有效途径。宜丰的禅宗文化精品不少,但外界所知甚少,很大程度上是宣传力度不够、媒体“集中轰炸”威力不猛,别人可以“小题大作”成文章,则我们往往是“大题”也只能“小作”,这虽然与经济实力有关,但运作得好,可以用人际实力来弥补,即与媒体传播者建立起经常的良好关系,唤起他们对宜丰禅文化遗存的浓厚兴趣,一样可以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在电视、报刊、互联网上以大版块形式扩大宜丰知名度。宜丰几外禅林祖庭牌打造好了,在很大程度上可扩张宜春的名气。
  设法向外引资开发。宜丰禅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靠本地经济是不能支撑的,也不可能支撑,开发主要力量,归根到底还得借助外埠力量,尤其是曹洞、临济两宗有影响的信徒入境开发。在这方面,应全市统一规划,重点开发。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宜丰丰富的禅宗文化资源,为全市旅游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必定使宜丰的禅宗文化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张扬。以禅宗文化优势促旅游业发展,是今后经济走向中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个工作做得好,宜丰形成旅游大县则有可能,全市亦然。
  (作者系江西宜春市政协常委、宜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联系电话:0795-2765718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父母跟儿女的缘有四种: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来报恩的,是父母过去对这个儿女有恩。凡是来报恩的,一定是孝子贤孙,家庭和睦。来报怨的,是过去生中的冤家对头,他投胎到你家来干什么?来报仇的。他长大之后是败家子,一定要把你的家搞得家破人亡。佛法不讲因生,讲缘生。因是已经种下去了,不能改变,缘可以改变。佛法重视缘,缘里面重视教,你要懂得怎样去教他。这是佛陀的恩惠,佛陀的慈悲,我们从这里头去学,学了就有用处。他是来报怨的,怨要化解,但是化解冤结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总纲领、总原则,就是忍辱。古人常常教导我们逆来顺受,我们自己要永远保持仁慈的心,宽恕的心,报恩的心。人家是来报怨的,哪有什么恩?冤结化解就是恩。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