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通教之化法研究
2014/9/3   热度:239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到这个世间来帮我们什么,我们要清楚,就是帮助我们从业力转变成愿力。怎么个转法?转变的理论,一切经论里面都说得很多很多。你能转多少,转到什么样一个程度,那是你自己的功夫。你自己真的依教奉行,认真努力地改习气、去烦恼,依教奉行,你决定转过来。把没有福转变成有福,把没有寿命转变成有寿命,是怎么转的?断恶修善。李炳南老居士讲得更清楚、更透彻。他看到面相很薄的人,我们一般讲是短命相、没有福报的相,他就劝他学讲经,他说,讲经的功德最大,转业力最快。我们以后明白了,为什么?讲经是代佛说法。佛不在这个世间,什么人说法?发心代佛说法的这些人。代佛说法的这些人,得佛的智慧、得佛的寿命。佛无量寿,佛的福报太大了!发心代佛说法,就把自己的业力完全转变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文献属性】[台湾]东海大学,管理研究所,199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1998年
【文章标题】天台通教之化法研究
【英文标题】Educational Aspects of Tong-fa as Taught
【文章作者】李宗明
【指导教师】晓云
【文章页数】140页
--------------------------------------------------------------------------------
【中文关键词】天台|判教|通教|化法
【中文摘要】通教化法的思想特质,就在于其能承先启后,通贯佛陀一代时教。主要精神则在透过菩萨行者的阐述,让学佛人回小向大,进而带出慈悲与智慧的佛法中心思想。所谓无量无边法门,如导源归于佛陀本心,就是“悲智双运”这个宗旨。万法归一,归于一心,而此一心就是般若妙慧与慈悲心的彰显。透过通教行门的彰显,才能让佛门弟子由初闻佛法、依法起修(藏),然后听闻菩萨境界,努力实践菩萨道的六度万行(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习到广度众生的种种善巧方便后(别),待时机成熟自然功德圆满(圆),而共成佛道。
通教思想源自天台宗判教思想体系中,属于化法四教中第二阶段的教化。因此在契入通教思想之前,需先对通教本身在判教体系中的地位与思想意涵作说明,然后才单独抽离通教思想来作剖析与诠释。其后希望能透过通教大乘经典中的化人善巧,剖析佛教不离世间觉的积极一面。最后则上溯法四教中,别圆二教的般若妙慧思想与一切众生都有成佛之愿的圆融思想。
--------------------------------------------------------------------------------
【论文目次】
第壹章 天台宗判教思想5
第一节 天台宗起源5
第二节 判教思想起源7
(一)对教义的思辨8
(二)判教的种类12
第三节 五时八教17
(一)五时18
(二)八教23
第贰章 通教行门43
第一节 通教接引之方便44
第二节 通教行门通后不通前49
第三节 通教中化人之行法50
第参章 通教大乘经典之化法61
第一节 众生平等的法界观62
第二节 佛经中的和谐思想65
第三节 佛教对大自然的重视69
第四节 通教化法特质72
第肆章 接通后之开显般若法门77
第一节 天台教观般若法门77
第二节 般若妙慧止观熏修81
(一)培养善法因缘修习止观83
(二)对治身心之清净妙法89
(三)回归自心下功夫94
第三节 深法佛陀悲智精神100
(一)菩萨以救度众生为职志100
(二)菩萨以般若妙慧留惑润生103
第伍章 一切众生都有成佛之愿113
第一节 开启心灵的宝所113
第二节 体悟心外无法117
(一)禅定引发三明六通118
(二)禅定戒律相辅相成119
第三节 激浊扬清的理想教育122
结 论129
参考文献131
简 历140
--------------------------------------------------------------------------------
【参考文献】
一、藏经及古德著作(依年代先后)
1: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大正藏》第一册。
2: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大正藏》第二册。
3:姚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八册。
4: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大正藏》第九册。
5:姚秦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大正藏》第十二册。
6:后秦鸠摩罗什译,《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大正藏》第十二册。
7: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第二十五册。
8:北凉昙无忏译,《大般涅盘经》;《大正藏》第十二册。
9:北凉昙无忏译,《金光明经》;《大正藏》第十六册。
10: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二册。
11:隋智顗说,《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三十三册。
12:隋吉藏撰,《三论玄义》;《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13:隋智顗撰,《法华三昧忏仪》;《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14:隋智顗撰,《法界次第初门》;《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15:隋智顗述,《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16:隋智顗说,《六妙法门》;《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17:隋智顗说,《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18:隋智顗说,《摩诃止观》;《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19:隋智顗撰,《四教义》;《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20:隋智顗说,《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21:隋灌顶撰,《天台八教大意》;《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22:唐玄奘译,《大般若经》;《大正藏》第七册。
23: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大正藏》第十一册。
24:唐湛然述,《止观大意》;《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25:高丽谛观录,《天台四教仪》;《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26:元怀则述,《天台传佛心印记》;《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27:明智旭重述,《教观纲宗》;《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28:明藕益编,《大般若经知津》;(台北市:华梵佛学研究所,八十五年九月)。
29:静修大师着,《教观纲宗科释》;(台北市:新文丰出版公司,七十九年十二月,一版二刷)。
二、近代学者著作(依出版先后)
1:晓云法师,《般若禅佛心宗》;(台北市:原泉出版社,六十七年三月初版)。
2:倓虚大师,《心经讲录》;(台北市:原泉出版社,七十年五月四版)。
3:晓云法师重编,《倓虚大师精华录》;(台北市:原泉出版社,七十二年元月出版)。
4:晓云法师,《般若思想在中国之发展》;(台北市:原泉出版社,七十二年十一月初版)。
5:旡言,《天台宗概论》;(台北市:原泉出版社,七十三年八月再版)。
6:国立编译馆主编,《中国历代政制考》;(台北市:国立编译馆,七十六年五月初版)。
7:晓云法师,《天台宗论集》;(台北市:原泉出版社,七十六年发行)。
8:晓云法师,《羯磨济度禅戒相彰》;(台北市,原泉出版社,七十六年台湾初版)。
9: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七十七年五月全集校订版)。
10: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七十七年八月全集校订版)。
11:晓云导师,《静与净之自得自在》;(台北市:原泉出版社,七十八年四月再版)。
12:杨惠南,《吉藏》;(台北市:东大图书公司,七十八年四月初版)。
13:晓云法师,《佛教教育散论》;(台北市:原泉出版社,七十九年四月初版)。
14:柳田圣山着,吴汝钧译,《中国禅思想史》;(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八十一年九月二版一刷)。
15:杨惠南,《惠能》;(台北市:东大图书公司,八十二年四月初版)。
16:杨惠南,《佛教思想发展史论》;(台北市:东大图书公司,八十二年六月初版)。
17:郭朋,《中国佛教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民国八十二年七月,初版一刷)。
18:吕澄,《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市:天华出版公司,民国八十二年八月,初版五刷)。
19:蒋维乔,《禅定指南》;(台北市:鸿泰图书公司,八十二年九月初版一刷)。
20:晓云法师,《观音圆行》;(台北市:原泉出版社,八十二年十月)。
21: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市:天华出版公司,民国八十二年十月,初版四刷)。
22:野上俊静着释圣严译,《中国佛教史概说》;(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十二月二版一刷)。
23:云门学园编辑,《慧像》,;(台北市:原泉出版社,八十三年七月初版)。
24:郭为藩,《人文主义的教育信念》;(台北市:五南图书公司,八十三年十月三版四刷)。
25:李军,《玄儒佛道教育理论比较研究》;(台北市:文津出版社,八十三年十一月初版)。
26:贾馥茗,《教育哲学》;(台北市:三民书局,八十四年八月五版)。
27:陈乃臣,《教育哲学》;(台北市:心理出版社,八十四年十二月再版三刷)。
28:云门学员编辑,《园林思想》;(台北市:原泉出版社,八十五年二月再版)。
29:晓云法师,《佛教论文集》;(台北市:原泉出版社,八十六年六月再版)。
30:晓云法师,《佛教与时代》;(台北市:原泉出版社,八十六年六月再版)。
31:倓虚大师,《念佛伽陀弁言》;(台北市:原泉出版社,八十六年十月)。
32:晓云法师,《佛学演讲集》;(台北市:原泉出版社,八十六年十二月初版)。
33:晓云法师,《觉之教育》;(台北市:原泉出版社,八十七年元月再版)。
34:晓云法师,《佛禅之源》;(台北市:原泉出版社,八十七年元月出版)。
35:晓云法师,《觉之教育讲话》;(台北市:原泉出版社,八十七年元月初版)。
36:觉音着,叶均译,《清净道论》;(台北县;华宇出版社,北投慈行禅寺分院、中和圣慈精舍印赠)。
37:孙正心,〈天台思想的渊源与其特质〉,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5)天台学概论》;(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
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38:智定,〈教观之概释〉,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5)天台学概论》;(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39:佐藤泰舜,〈天台教学〉,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5)天台学概论》;(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40:李添春〈天台教学的特色〉,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5)天台学概论》;(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41:黄忏华,〈天台宗大意〉,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5)天台学概论》;(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42:周叔迦,〈天台宗思想〉,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5)天台学概论》;(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43:晓云,〈天台教观与止观〉,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5)天台学概论》;(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44:李世杰,〈天台宗要义〉,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5)天台学概论》;(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45:谢畏因,〈从判教研究谈天台在佛教中的地位〉,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6)天台之判教与发展》;(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46:沈相当,〈天台宗与八教五时判释〉,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6)天台之判教与发展》;(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47:李世杰,〈天台宗的成立史要〉,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6)天台之判教与发展》;(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
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48:黄忏华,〈南三北七教判之说〉,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6)天台之判教与发展》;(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49:演培,〈中国天台的背景〉,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6)天台之判教与发展》;(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50:玠宗,〈妙法喻莲华与五时说教〉,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6)天台之判教与发展》;(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51:谈云,〈台宗时教图之研究〉,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6)天台之判教与发展》;(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52:晓云,〈天台般若本迹论〉,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7)天台思想论集》;(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53:慧狱,〈天台教观的特质〉,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7)天台思想论集》;(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54:慧狱,〈天台教观的特质〉,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7)天台思想论集》;(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55:演培,〈天台宗的圆融理论〉,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7)天台思想论集》;(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56:关口真大,〈天台止观的构成和特色〉,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8)天台典籍研究》;(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57:本空,〈天台宗与禅宗〉,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70)佛教各宗比较研究》;(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58:太虚,〈佛教各宗派源流〉,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70)佛教各宗比较研究》;(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元月初版)。
59:陈立夫,〈孔孟学说与人文教育〉,收录于教育部人文及社会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主编,《人文教育十二讲》;(台北市:三民书局,七十六年七月初版)。
60:高明,〈论「人文学」与「人文教育」〉,收录于教育部人文及社会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主编,《人文教育十二讲》;(台北市:三民书局,七十六年七月初版)。
61:黄季仁,〈人文、科技、教育整合观研究的试探〉,收录于教育部人文及社会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主编,《人文及社会学科教育专题研究》,第三辑;(台北市:三民书局,八十二年八月初版)。
62:刘真,〈科技发展与人文教育〉,收录于吴自苏主编,《人文思想与人文教育》;(台北市:水牛图书公司,八十二年六月三十日出版)。
三、报章杂志(依报导先后)
1:李宗明,〈回归自性清净心─从牧牛图颂解析禅趣〉,收录于《「禅与文学」论文集》,东研所研究丛书(二);(北县石碇:华梵东研所,八十四年十月出版)。
2:李宗明,〈天台禅观的特色〉,收录于《华梵佛学学报》;(台北市:原泉出版社,八十五年七月初版)。
3:《华梵人文科技学院简介》,八十五年─八十六年,第一版。
4:《华梵人文科技学院改名大学计划书》,民国八十六年一月。
5:《华梵大学通识课程简介》。
6:周伯戡,〈佛教初传流布中国考〉,收录于《文史哲学报》;(台北市:台湾大学文学院,八十六年十二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