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菩萨戒指要 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 二、十善法与大小乘诸经论


2014/9/4    热度:276   

圣严法师:菩萨戒指要 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 二、十善法与大小乘诸经论

 

  二、十善法与大小乘诸经论

  有关十善法的经论记载,极其丰富,这是人天善法,也是声闻、缘觉乃至成佛基础的五乘共法(注一),故从原始佛教圣典到近人的佛教著作,多多少少,多有关于十善法的提倡及讨论。依据日本现代学者大野法道博士的代表作《大乘戒经の研究》第十五章,介绍与十善法或十善戒相关的大小乘经典,分作二十一个项目(注二),举出大小乘经典共计有:四种阿含部六项五十一例,大乘经十五项四十三例,合计九十四例(注三)。

  我们发现,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运用十善法,从《杂阿含经》开始,十善法即有戒律、业道、善行、正道行、真实法、涅槃解脱法的功能。大乘经中的十善法,功能更多,例如菩萨道必修的六波罗蜜之中,第二戒波罗蜜,即用十善法为其内容者,有《维摩经.佛国品》、《大品般若经》卷五〈问乘品〉及卷二○〈摄五品〉、《成具光明定意经》、《十住经》及《十地经》的离垢地、《华严经》的〈十地品〉第二地、《密亦金刚力士经》、《宝云经》卷一、《大菩萨藏经.尸罗波罗蜜品》;以十善法作为菩萨戒的有《大乘十法经》、《未曾有因缘经》、《优婆塞戒经》、《受十善戒经》、《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上、《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等;以十善法作为戒与业道兼顾者有《小品般若经》卷六〈阿惟越致相品〉等;以之作为菩萨道及菩提行的有《大方广十轮经》卷七〈远离讥嫌品〉、《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大菩萨藏经.尸波罗蜜品〉;以之作为往生净土之要行者,有《大般涅槃经》卷一九〈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大阿弥陀经》卷下、《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三、《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中等;以之作为无上正真道之本者有《海龙王经》卷三;以之作为招致善果的功德者,有《十善业道经》、《佛为峯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大集月藏经》等(注四)。印顺法师也在其《成佛之道》第三章列举《海龙王经》,所以说十善法是人天众生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的根本依处(注五)。

  至于在大小乘诸论典之中,提到十善法的,也极丰富,例如南传《清净道论》第一〈说戒品〉(注六)、汉传《舍利弗阿毘昙论》卷七、《阿毘昙心论经》卷二、《阿毘昙毘婆沙论》卷二五〈不善品〉第一之一、《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一一二业蕴第四的恶行纳息第一之一、《阿毘达磨俱舍论》卷一六及卷一七〈分别业品〉、《阿毘达磨藏显宗论》卷二二〈辩业品〉第五之五、《成实论》卷八、《发菩提心经论》卷上、《摄大乘论》卷下依戒学胜相第六及《摄大乘论本》增上戒学分第七、《摄大乘论》世亲释卷八、《摄大乘论》无性释卷七、《瑜伽论》卷四○〈菩萨地品〉第十之一、《十地经论》卷四离垢地第二之四、《十住毘婆沙论》卷三〈释愿品〉之余、《大智度论》卷四六〈释摩诃衍品〉第十八、藏传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五及卷一一等,均有相当多的文字,阐述十善法及十善法与菩萨戒的关系(注七)。

  批注

  印顺法师的《成佛之道》第三章〈五乘共法〉,便以十善法与三福业(布施、持戒、修定)、五戒、八戒等,次第列为是菩萨、声闻、缘觉、天、人--一切善行的根本。(《妙云集》中编之五.一一三-一一六页)大野法道着《大乘戒经の研究》三七○-三七二页,东京山喜房佛书林,昭和三十八年七月八日第五版发行。《大乘戒经の研究》三七○-三七二页。同上注。《成佛之道》一一六页。觉音论师造《清净道论》第一〈说戒品〉,叶均译,一九八一年中国佛教协会发行,四○页。

  日本学者大野法道的《大乘戒经の研究》一书,虽不厌其烦地例举与十善法相关的大小乘诸经典,然未论及与十善法相关的大小乘诸论典。另一位日本学者荒木典俊以唯识思想为主而写的「菩萨行と戒」,收于日本佛教学会编印的《佛教にあける戒の问题》(京都平乐寺书店一九六七年发行),所论者,亦仅依据《法句经》、《十地经》、《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摄大乘论》的增上戒学分。由此可知,光是就十善法与菩萨戒,从大小乘诸论典中所见资料,已经极多。

----------------------------------------------------------------------------------------------------------------

更多圣严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布施跟供养是一桩事情,心不一样,一个是有恭敬心,一个是没有恭敬心。没有恭敬心的,这是布施;有恭敬心的,这是供养。恭敬心达不到普贤的标准,还叫布施,还不是供养,要达到普贤的标准,真诚恭敬。所以普贤行,对一切众生的布施,都像供养诸佛那种恭敬的心态,这是我们应当学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