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华禅风的演变心得
2014/9/3   热度:149
老师在中华禅风的演变讲词中除了说明中华禅的演变,参禅的心路历程外,更详述了参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若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话,参禅就不易成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三字经》上头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性本善”,就是佛法里头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本善,为什么会变成不善?那是习性。人为什么会变成不善?为什么会造作罪业?那是习惯,染上不良的习惯,习惯久了就变成习性,习性不善。所以大圣大贤教导我们把习性放下,恢复本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已经是被环境染污的,已经不是本性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有三大宗,禅宗、净土宗及密宗。在讲词中也约略提到净土宗,甚至说:「念佛的确很好,念佛不仅可以以念止念,避免胡思乱想,而且可以证得实相,证得法性身,往生法性土,可谓方便殊胜之至」,又说「参禅就要有『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佛魔皆斩,扫荡一切,唯我独尊的勇气……,这样才是如来的亲子孙,也才能荷担如来家业,才能续佛慧命」。这段话 老师强调了佛的真血脉在于禅宗,但也不反对一般人修行其它宗,然而若要续佛慧命,则唯有禅宗一途,也就是说参学者需具备参禅的基本条件,否则修其它宗门也可以。但不管修学哪一宗,须一门深入,脚踏两条船,容易一无所成。
净土宗缘至 释迦牟尼佛在大集经中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当今虽值释迦牟尼佛法的末法时期,但不表示释迦牟尼佛是世上最后一个乘愿再来的佛陀,只要在此末法,有幸再度值遇乘愿再来,让释迦牟尼佛法主题重现的佛陀,则又会有五百年的正法期及一千年的像法期,我们何期有幸,得以遇到让释迦牟尼佛法主题重现的 耕云老师,在此主题重现的新正法期,欲得解脱,当世可至,并非一定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有可能。
禅宗与净土宗最大之差别在于禅宗的净土在于人心中,而净土宗之净土为实有,而禅宗的最大特色在于证,禅宗讲「信、愿、行、证」,净土宗也有「信、愿、行」,但独缺证,一切得等到往生之后才能得证,然而禅宗之信、愿、行是完全别于净土宗,禅宗之信乃相信自己有佛性,可以成佛;要正信因果;要相信佛的真实语。愿是愿力,发愿为众生而学法,发愿为断除自己的烦恼而学佛法。行就是依正法而行,去实践。而净土宗之信是说信仰、信心的意思,自己确信有一个叫西方的极乐世界。愿是愿意、希望的意思,确信有一个叫西方的极乐世界后,还得自己愿意去,自己不愿意去,则就免谈了。行是修行、实行的意思,确定有西方世界,自己也愿意去,但如果不起而行的话,也无法到达。
净土法门并不否认禅是圆顿法门──最圆满最快速的成佛法门,也不否认参禅可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只是认为若无大善知识示导,且参学者若缺乏智能、恒心及毅力,是不易达到明心见性之境地。弘扬净土法门,只是认为念佛法门,聪明的人可以念,中等资质的人可以念,连愚笨的人也可能念,较适合一般人,而认为参禅对一般人而言,不易有成,除非是具有大智能、大肯决的人。
禅的真生命,在于以心传心,以心印心,心心相印,此种不可思议的觉受是完全可以得到实证的,六祖坛经的宗旨为无住、无念、无相,我们从小受根尘相对所采集之想念素材,及累世之业力所牵引,意念纷飞,能时时知道自己想什幺,都属不易,更何况要做到无住、无念、无相。我们何其有幸,得以值遇让释迦摩尼佛法主题重现的安祥禅,禅的真生命──以心传心的主题得以重现,透过 耕云老师安祥禅所传的方法,只要信、愿、行,无住、无念、无相及以心传心都可以通过实证,明心见性并非如其它宗所说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要成佛没有一定非得等到往生后到极乐世界修行才可。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如果我们不知生往何处来,又怎知死将往何处去?我们不排除死后的任何可能,但这一生即可亲自证明之事,何必等到不可知的死后?
由六祖坛经疑问品,刺史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六祖之回答及 老师说自四料简以后,「诸天众减少,三恶道充满」,即可知佛法之真血脉在禅。而禅的真生命在传心,传心乃可遇不可求,我们何其有幸,不用求即可值遇 耕云老师的安祥禅,虽然 耕云老师已重回金刚界,然而他所留下的声音、语言、影像都具有传心的能力,只要信心恳到,得到传心,多所共证,不容置疑。除此之外,也不乏获 耕云老师心髓之大善知识,只要受者障碍轻,言语往来或当面接洽,传心当时可证。盼望亿亿修行者,受此正法,获得传心,人人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