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禅门修证指要 入道方便 一 <入道安心要方便门>抄略


2014/9/4    热度:430   

圣严法师:禅门修证指要 入道方便 一 <入道安心要方便门>抄略

 

  一<入道安心要方便门>抄略

  1

  为有缘根熟者,说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好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文殊说般若经》云:“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捨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夫身心方寸,举足不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是名第一忏。拼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念佛心心相续,忽然澄寂,更无所缘念。《大品经》云:“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

  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所以者何?识无形,佛无形,佛无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

  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泯然无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忆佛心谢,更不须徵,即看此等心,即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实际,亦名净土,亦名菩提、金刚三昧、本觉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虽无量,皆同一体。

  亦无能观所观之意,如是等心,要令清净,常现在前,一切诸缘不能干乱。何以故?一切诸事皆是如来一法身故。住是心中,诸结烦恼自然除灭。於一尘中,具无量世界,无量世界集一毛端。於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碍。《华严经》云:“有一经卷,在微尘中,见三千大世界事。”

  略举安心,不可具尽。其中善巧,出自方寸。

  2

  略为后生疑者,假为一问:

  如来法身若此者,何故復有相好之身,现世说法?

  信曰:正以如来法性之身,清净圆满,一切像类,悉於中现。而法性身,无心起作,如玻璃镜,悬在高堂,一切像悉於中现,镜亦无心,能现种种。经云:“如来现世说法者,众生妄想故。”今行者若修心尽净,则知如来常不说法,说是乃为具足多闻。闻者一切相也。是以经云:“众生根有无量故,所以说法无量,说法无量故,羲亦无量羲。无量羲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则无相也。名为实相。则泯然清净是也。斯之诚言,则为证也。(中略)

  何者是禅师?

  信曰: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禅。用心人常住於止,心则沈没;久住於观,心则散乱。《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

  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念、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或可谛看,心即得明净,心如明镜。或可一年,心更明净。或可三五年心更明净。或可因人为说,即得悟解。或可永不须说,得解经道。众生心性,譬如宝珠没水,不浊珠隐,水清珠显。为谤三宝,破和合僧,诸见烦恼所污,贪瞋颠倒所染,众生不悟,心性本来常清净。故有学者取悟不同,有如此差别。(中略)

  3

  又古时智敏禅师训曰:“学道之法,必须解行相扶,行知心之根源,及诸体用,见理分明无惑,然后功业可成。一解千从,一迷万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此非虚方。

  《无量寿经》(案实为《观无量寿经》)。云:“诸佛法身,入一切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

  略而言之,凡有五种:

  一者,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

  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上,万惑皆如。

  三者,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

  四者,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入身於法界之中。

  五者,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诸经观法,备有多种,傅大师所说,独举守一不移,先当修身审观,以身为本。(中略)

  又常观自身,空净,如影,可见不可得,智从影中生,毕竟无处所,不动而应物,变化无有穷。空中生六根,六根亦空寂。所对六尘境,了知是梦幻。如眼见物时,眼中无有物。如镜照面像,了了极分明。空中现形影,镜中无一物。当知人面不来入镜中,镜亦不往入人面。如此委曲,知镜之与面,从本已来,不出不入,不来不去,即是如来之羲。(中略)如此观察知,是为观空寂。(中略)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住意看一物,无间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驰散,争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逢定(中略)

  4

  若初学者坐禅时,於一静处,直观身心,四大五阴,(中略)从本以空寂,不生不灭,平等无二。从本以来无所有,究竟寂灭。从本以来清净解脱。不问昼夜,行住坐卧,常作此观。即知自身,犹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热时炎,如空欲响。(中略)依此行者,无不得入无生正理。

  復次,若心缘异境,觉起进即观起处,毕竟不起。此心缘生时,不从十方来,去亦无所止。常观攀缘、觉观、妄识、思想、杂念,乱心不起,即得麤住。若得住心,更无缘虑,即随分寂定,亦得随分息诸烦恼。(中略)

  5

  初学坐禅看心,独坐一处,先端身正坐,宽衣解带,放身纵体,自按摩七八翻。令腹中嗌气出尽,即滔然得性清虚恬净,身心调适,然安心神,则窈窈冥冥,气息清冷,徐徐敛心,神道清利,心地明净,观察分明,内外空净,即心性寂灭。如其寂灭,则圣心显矣。性虽无形,志节恒在然,幽灵不竭,常存朗然,是名佛性。见佛性者,永离生死,名出世人。是故《维摩经》云:“豁然还得本心。”信其言也。悟佛性者,名菩萨人,亦名悟道人,亦名识理人,亦名得性人。(中略)

  凡捨身之法,先定空空心,使心境寂净,铸想玄寂,令心不移。心性寂定,即断攀缘,窈窈冥冥,凝净心虚,则几泊恬乎,泯然气尽,住清净法身,不受后有。若起心失念,不免受生也。此是前定心境,法应如是,此是作法。法本无法,始名为法,法则无作。夫无作之法,真实法也。(中略)(录自《楞伽师资记》大正八五·一二八六——一二八九)

----------------------------------------------------------------------------------------------------------------

更多圣严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命运是自己造的,自己造,自己当然可以改。改造命运,这件事情别人帮不上忙,找到释迦牟尼佛、找到阿弥陀佛也帮不上忙,所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造的,要自己把它解开,这是非常合理,合情、合理、合法。我们真正发心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就能改运。人生在世,以服务为目的,这是佛法。诸佛菩萨示现在十法界、示现在六道,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而已。我们能发心为众生服务,我们跟诸佛菩萨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无往而不利。我们现在没有机会为众生服务,是众生业障太重,没有福报!想替众生服务,他不接受,众生没福。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