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波提木叉
2014/9/3   热度:498
比丘波提木叉 觅寂比丘(Santagavesaka Bhikkhu)中译 僧团布萨的先前工作等方法 问律共许(羯磨) 礼敬彼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三遍) 答律共许(羯磨) 礼敬彼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三遍) 邀请 答:完成了事前工作(与)事前义务,在已忏罪、和合的比丘僧团同意下,我提出邀请诵波提木叉。 礼敬彼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三遍) 此中,诵出这四波罗夷法来。 具寿们,诵出这十三僧伽婆尸沙法来。 具寿们,诵出这二不定法来。 具寿们,诵出这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来。 具寿们,诵出这九十二波逸提法来。 具寿们,诵出这四波底提舍尼法来。 具寿们,诵出这众学法来。 具寿们,诵出这七灭诤法来。 具寿们,已诵(出戒)序了。 ——比丘波提木叉已结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真正的修行不在庙里,不在深山,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我们要在修行中工作、生活和学习,在工作、生活、学习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拜佛、念佛,可是修了好多年,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就不是真正的修行。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Bhikkhupàtimokkha§
尊者们,请僧团听我(说),假如僧团已到适时,我当问具寿提舍 比丘律。
尊者们,请僧团听我(说),假如僧团已到适时,我当回答具寿那嘎 比丘所问之律。
问:扫帚以及灯,水以及座位,
这些被称为:布萨「前工作」。
请允许(我问):「扫帚」——扫地的工作已做了吗?
答:扫地的工作已完成。
问:「灯」——灯点燃了吗?
答:灯已经点燃了。
问:「水以及座位」——座位以及饮、用水都已经安置好了吗?
答:座位以及饮、用水都已经安置好了。
问:什麼是:「这些被称为布萨的『前工作』?」
答:扫地等这四项作务是为了布萨而僧团集合首先应当做的,(因此)称为布萨羯磨的「事前工作」。「事前工作」已经宣告了。
问:意欲、清净、季节宣告、
比丘人数以及教诫,
这些被称为:
布萨「前义务」。
「意欲、清净」——应当(给与)意欲的诸比丘之意欲(与)清净是否已被带来?
答:意欲(与)清净已被带来。
问:「季节宣告」——寒季等三个季节中「若干次已经过去,还剩余若干次。」如此的季节宣告已做了吗?
答:在此教(法)中有寒季、热季(与)雨季三季。这(时)是寒季 。在这个季节里有八次 布萨。对这个半月,一次布萨已经到来,三次 布萨已经过去,还剩余四次 布萨。
问:『比丘人数』——在此布萨堂集合的比丘人数,有多少位比丘?
答:在此布萨堂集合的比丘人数,有四位 比丘。
问:『教诫』——应当给与比丘尼的教诫已经给与了吗?
答:由於现在她们(已经)不存在,所以在此没有该教诫。
问:什麼是:「这些被称为布萨的『前义务』」?
答:带来意欲等这五项行为是为了布萨而诵波提木叉首先应做的,(因此)称为布萨羯磨的「事前义务」。「事前义务」已经宣告了。
问:布萨与多少位比丘参加羯磨,
以及没有(违犯)同分之罪,
和此中没有应被遣出之人,
称为「已到适时」。
「布萨」——在十四日、十五日(与)和合日三种布萨日中,今天的布萨是哪一种布萨?
答:今天是十五日 布萨。
问:什麼是「多少位比丘参加羯磨?」
答:凡是所到诸比丘(的人数)对那布萨羯磨是适当、合适的,至少限定为未被僧团举罪的四位合格比丘,而且他们处於同一界(内),(彼此)不分离於手臂距离(之外)。
问:什麼是:「没有(违犯)同分之罪?」
答:没有(全部违犯)非时食等同分之罪事。
问:什麼是:「此中没有应被遣出之人」?
答:居士、黄门等二十一种应被遣出之人应当被遣出於手臂距离之外。他们并不在这里。
问:什麼是:「称为『已到适时』」?
答:僧团的布萨羯磨已经由这四种特相所构成,(因此)称为「已到适时」。「已到适时」已经宣告了。
善哉!善哉!善哉!
比丘波提木叉
尊者们,请僧团听我(说),今天是十五日 布萨。如果僧团已到适时,僧团当举行布萨,诵波提木叉。
什麼是僧团的事前义务?请具寿们告白清净,我将诵波提木叉。一切在场者我们完全地倾听、作意这(波提木叉)。
凡是有罪者,他应当发露;没有罪者应当(保持)沉默。以(保持)沉默,我将知道诸具寿是「清净的」。
正如单一的问题有(一个)回答,同样地,在如此众中有乃至第三次的告知。任何比丘在乃至第三次的告知时,假如记得有罪而不发露者,则有知而妄语(罪)。具寿们,世尊说知而妄语是障碍法。因此,记得已犯而希望清净的比丘,有罪应当发露,发露了实是这位(比丘)的安乐。
具寿们,已经诵(出戒)序了。
在此我问诸具寿:「於此是否清净?」
第二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第三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於此诸具寿是清净的,因此默然,此(事)我如此(忆)持。
——第一(戒)序诵——
1.任何比丘得到诸比丘的(增上戒)学,与(学处)共同生活,(既)未舍弃(戒)学,(也)没有表明羸弱,假如从事YIN欲法,乃至与雌性畜生,也波罗夷,不共住。
2.任何比丘在村落或阿兰若,假如以盗心不与而取,就如在不与取时,诸王捉了盗贼后,可能打杀、绑缚或逐出,(呵责说):「你是小偷,你是愚者,你是痴者,你是盗贼。」同样地,当比丘不与而取,这也波罗夷,不共住。
3.任何比丘,假如故意地夺取人体的生命,或在此(人)寻找杀具时即可拿取,或赞叹死的美好,或鼓励死(说):「喂!男子,你为什麼如此恶苦地活著?死了比你活著更好!」如此心意、心思惟,假如以各种方法赞叹死的美好,或鼓励死,这也波罗夷,不共住。
4.任何比丘,假如声称关於自己未(证)知的上人法、能(成为)圣(者)的智见(说):「我知如此,我见如此。」从那之后时,(无论)被检问或未被检问,假如希望所犯(的能得到)清净而如此说:「贤友,如此不知我说『我知』,不见(我说)『我见』,我说了空无、虚妄(的话)。」除了增上慢外,这也波罗夷,不共住。
具寿们,已经诵(出)四波罗夷法了。凡是比丘犯了其中之一,不得与诸比丘共住,以后就像先前(那样),波罗夷,不共住。
在此我问诸具寿:「於此是否清净?」
第二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第三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於此诸具寿是清净的,因此默然,此(事)我如此(忆)持。
——第二波罗夷诵——
1. 故意出精,除了梦中外,僧伽婆尸沙。
2.任何比丘以贪染转变心,假如与女人从事身相触,捉手、捉发束、或摩触某一身分者,僧伽婆尸沙。
3.任何比丘以贪染转变心,假如对女人说粗恶语,就如少男对少女(说的)一样,与YIN欲相关者,僧伽婆尸沙。
4.任何比丘以贪染转变心,假如在女人前为了以欲供养自己而赞叹说:「贤妹,此最上的供养是:假如以此法供养像我一样的持戒、善法、梵行者。」与YIN欲相关者,僧伽婆尸沙。
5.任何比丘,假如从事作媒,(传)男子之意向女子,或女子之意向男人,而成为妻子或情妇,乃至刹那妇,也僧伽婆尸沙。
6.当比丘自行乞求为自己(令)建造无(施)主的小屋时,当应量而造。这里此量为:长以善逝张手的十二张手,内部宽为七(张手)。应带领诸比丘指示(建)地,应由那些比丘指示无侵害、有环绕空间的(建)地。假如比丘在有侵害、无环绕空间之地自行乞求而建造小屋,或未带领诸比丘指示(建)地,或超过量者,僧伽婆尸沙。
7.当比丘为自己(令)建造有(施)主的大住处时,应带领诸比丘指示(建)地,应由那些比丘指示无侵害、有环绕空间的(建)地。假如比丘在有侵害、无环绕空间之地建造大住处,或未带领诸比丘指示(建)地者,僧伽婆尸沙。
8.任何比丘对比丘恶瞋、不喜,假如以无根的波罗夷法诽谤:「或许以此我可能使他从梵行退堕。」从那之后时,(无论)被检问或未被检问,那诤事只是无根的,以及比丘住於瞋恚,僧伽婆尸沙。
9.任何比丘对比丘恶瞋、不喜,假如取异分诤事的某类似处,以波罗夷法诽谤:「或许以此我可能使他从梵行退堕。」从那之后时,(无论)被检问或未被检问,那只是取了异分诤事的某类似处,以及比丘住於瞋恚,僧伽婆尸沙。
10.任何比丘,假如致力於破裂和合的僧团,或受持、坚持、住立於导致破裂之事。诸比丘应如此劝告那个比丘:「请具寿不要致力於破裂和合的僧团,或受持、坚持、住立於导致破裂之事。请具寿与僧团和合,和合的僧团确实是欢喜、无诤、同一诵(戒),安乐而住。」当诸比丘如此劝告那个比丘时,假如他同样地坚持,诸比丘应乃至第三次地劝谏那个比丘,为了(使他)舍弃那(件事)。假如在乃至第三次劝谏时,他舍弃了那(件事),此是善;假如他不舍弃,僧伽婆尸沙。
11.(假如)有诸比丘是那个比丘的随顺者、说别众者,一、二或三个,他们可能如此说:「请具寿们不要对那位比丘的任何论说。那位比丘是法说者、那位比丘是律说者,以及那位比丘他取我们所欲和所喜乐而说,他知我们而说,那是我们所忍可的。」诸比丘应如此劝告那些比丘:「请具寿们不要如此说,那个比丘不是法说者,以及那个比丘不是律说者。请具寿们不要也喜乐於破裂僧团。请具寿们与僧团和合,和合的僧团确实是欢喜、无诤、同一诵(戒),安乐而住的。」 当诸比丘如此劝告那些比丘时,假如他们同样地坚持,诸比丘应乃至第三次地劝谏那些比丘,为了(使他们)舍弃那(件事)。假如在乃至第三次劝谏时,他们舍弃了那(件事),此是善;假如他们不舍弃,僧伽婆尸沙。
12.假如有生性难受劝告的比丘,当诸比丘以属於所诵的诸学处如法劝告时,他使自己不受劝告(地说):「请具寿们不要劝告我任何善或恶的,我也不会劝告具寿们任何善或恶的,请具寿们停止劝告我!」诸比丘应如此劝告那个比丘:「请具寿不要使自己不受劝告,请具寿使自己能受劝告,请具寿如法地劝告诸比丘,诸比丘也将如法地劝告具寿,如此那世尊的(僧)众得以增长,这即是——以互相劝告、互相出罪。」当诸比丘如此劝告那个比丘时,假如他同样地坚持,诸比丘应乃至第三次地劝谏那个比丘,为了(使他)舍弃那(件事)。假如在乃至第三次劝谏时,他舍弃了那(件事),此是善;假如他不舍弃,僧伽婆尸沙。
13.(假如)有比丘是汚家、恶行者,依止某村或镇而住。他的恶行被见且被听闻,以及他所汚的诸家被见且被听闻。诸比丘应如此劝告那个比丘:「具寿实是汚家、恶行者。具寿的恶行被见且被听闻,以及具寿所汚的诸家被见且被听闻。请具寿离开此住处,你在这里已经住够了。」当诸比丘如此劝告那个比丘时,假如(他)对那些比丘如此说:「诸比丘是随欲者,诸比丘是随瞋者,诸比丘是随痴者,以及诸比丘是随怖者。对同样的罪他们驱出一些(人),不驱出一些(人)。」诸比丘应如此劝告那个比丘:「请具寿不要如此说。诸比丘不是随欲者,诸比丘不是随瞋者,诸比丘不是随痴者,以及诸比丘不是随怖者。具寿实是汚家、恶行者。具寿的恶行被见且被听闻,以及具寿所汚的诸家被见且被听闻。请具寿离开此住处,你在这里已经住够了。」当诸比丘如此劝告那个比丘时,假如他同样地坚持,诸比丘应乃至第三次地劝谏那个比丘,为了(使他)舍弃那(件事)。假如在乃至第三次劝谏时,他舍弃了那(件事),此是善;假如他不舍弃,僧伽婆尸沙。
具寿们,已经诵(出)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了。九(戒)最初(即成)罪;四(戒)至第三次的(劝谏才成罪)。凡是比丘犯了其中之一,他知而覆藏几日,(即使)那位比丘没有欲愿,(也)应依其日数别住。已住了别住的比丘应更加行六夜,为了诸比丘摩那埵。行了摩那埵的比丘,何处有二十众比丘僧,就应在该处为那位比丘出罪。假如未满二十众的比丘僧为那位比丘出罪,即使(才少)一位,那位比丘也未出罪,而且那些比丘应受呵责。此在这里是如法。
在此我问诸具寿:「於此是否清净?」
第二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第三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於此诸具寿是清净的,因此默然,此(事)我如此(忆)持。
——第三僧伽婆尸沙诵——
1.任何比丘,假如单独与一女人在秘密屏覆堪能(行YIN)的座位共坐,如果那被说话可信的优婆夷看见后,以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或波逸提三法中随一而说。承认(共)坐的比丘应以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或波逸提三法中随一而惩治,或假如那位说话可信的优婆夷说,应以那而惩治那位比丘。这是不定法。
2.(假如)不堪能(行YIN)、不是屏覆的座位,但能够对女人说粗恶语。任何比丘在那样的座位,假如单独与一女人秘密地共坐,如果那被说话可信的优婆夷看见后,以僧伽婆尸沙或波逸提二法中随一而说。承认(共)坐的比丘应以僧伽婆尸沙或波逸提二法中随一而惩治,或假如那位说话可信的优婆夷说,应以那而惩治那位比丘。这也是不定法。
具寿们,已经诵(出)二不定法了。
在此我问诸具寿:「於此是否清净?」
第二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第三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於此诸具寿是清净的,因此默然,此(事)我如此(忆)持。
——第四不定诵——
1.(当)比丘在衣已结束,迦提那(衣)已舍出,多余的衣最多可以持有十日,超过那(期限)者,尼萨耆波逸提。
2.(当)比丘在衣已结束,迦提那(衣)已舍出,假如比丘离三衣而宿,即使才一夜,除了比丘(僧羯磨)共许外,尼萨耆波逸提。
3.(当)比丘在衣已结束,迦提那(衣)已舍出,假如比丘获得非时衣,想要的比丘可以接受,接受后应当尽快地做。假如不足,那位比丘最多可以存放该衣一个月,以存有期待而补足(那)不足的。假如从那(期限)存放超过者,即使存有期待,也尼萨耆波逸提。
4.任何比丘,假如使非亲戚的比丘尼洗、染或打旧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5.任何比丘,假如从非亲戚的比丘尼手中接受衣,除了交换外,尼萨耆波逸提。
6.任何比丘,假如向非亲戚的居士或女居士乞衣,除了适时外,尼萨耆波逸提。这里此适时为:比丘被夺衣或失去衣。此是这里的适时。
7.假如非亲戚的居士或女居士以多(件)衣向那位(比丘)邀请可以恣意拿取,那位比丘最多可以从那(些)接受上、下衣。假如从那(规定)接受超过者,尼萨耆波逸提。
8.(假如)非亲戚的居士或女居士指定为比丘准备衣资:「以此衣资购买衣后,我将送衣给某某比丘披覆。」假如那位比丘先前未受邀请,就前往那里作衣的指示:「贤友,实在善哉!请你以此衣资购买如此或如此的衣给我披覆。」欲求好而取著者,尼萨耆波逸提。
9.(假如)两位非亲戚的居士或女居士指定为比丘各别准备衣资:「我们以这些各别的衣资购买各别的衣后,我们将送衣给某某比丘披覆。」假如那位比丘先前未受邀请,就前往那里作衣的指示:「贤友们,实在善哉!请你们以这些各别的衣资两者(合)一,购买如此或如此的衣给我披覆。」欲求好而取著者,尼萨耆波逸提。
10.假如王、王臣、婆罗门或居士以(派)使者(的方式)指定为比丘送衣资:「请你以此衣资购买衣后,送衣给某某比丘披覆。」假如该使者前往那位比丘(处)后如此说:「尊者,这是指定为尊者带来的衣资,请尊者接受衣资。」该比丘应对那位使者如此说:「贤友,我们不能接受衣资,我们(只)接受在适时和允许的衣。」
假如该使者对那位比丘如此说:「尊者有执事人吗?」诸比丘,需要衣的比丘应指出寺院居士或优婆塞为执事人:「贤友,这位就是诸比丘的执事人。」假如该使者交代那位执事人后,前往那位比丘(处)如此说:「尊者,尊者所指出的执事人我已经交代他了,请尊者在适时前往,他将送衣给您披覆。」
诸比丘,需要衣的比丘前往执事人(处)后,可以两、三次催促、使忆念:「贤友,我需要衣。」假如在两、三次催促、使忆念时(成功)地取得该衣,此是善;假如没有(成功)取得,可以四次、五次,最多六次为那(目的)静默地站著。假如在四次、五次,最多六次为该(目的)静默地站著时(成功)取得那件衣,此是善;假如从那(规定)努力超过而取得该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假如没有(成功)取得,应当自己去或派遣使者到为那位(比丘)带来衣资之处:「贤友们,你们曾经指定为比丘送衣资,该比丘没有从那(衣资)受到任何利益。贤友们,要回自己的(财物),不要失去你们自己的。」此在这里是如法。
第一 衣品
11.任何比丘,假如(令)做混杂有蚕丝的敷具者,尼萨耆波逸提。
12.任何比丘,假如以纯黑色羊毛(令)做敷具者,尼萨耆波逸提。
13.当比丘(令)做新敷具时,应当取两部分纯黑色的羊毛,第三(部分)白色,第四(部分)黄褐色。假如比丘不取两部分纯黑色的羊毛,第三(部分)白色,第四(部分)黄褐色而(令)做新敷具者,尼萨耆波逸提。
14.当比丘(令)做新敷具后应持用六年。在六年内(无论)舍或未舍该敷具,假如(令)做其他新敷具者,除了比丘(僧羯磨)共许外,尼萨耆波逸提。
15.当比丘(令)做尼师但那敷具时,应从旧敷具的周边取一善逝张手,为了作坏色。假如比丘不从旧敷具的周边取一善逝张手,而(令)做新的尼师但那敷具者,尼萨耆波逸提。
16.假如比丘在旅行途中获得羊毛,想要的比丘可以接受。接受后,在没有运持者(时),比丘最多可以亲手运持三由旬。假如从那(规定)运持超过者,即使没有运持者,也尼萨耆波逸提。
17.任何比丘,假如使非亲戚的比丘尼洗、染或梳羊毛者,尼萨耆波逸提。
18.任何比丘,假如捉取金银(钱),或使令捉取,或同意放在近处者,尼萨耆波逸提。
19.任何比丘,假如从事各种金钱交易者,尼萨耆波逸提。
20.任何比丘,假如从事各种买卖者,尼萨耆波逸提。
第二 蚕丝品
21.多余的钵最多可以持有十日,超过那(期限)者,尼萨耆波逸提。
22.任何比丘,假如以未满五补缀的钵换取其他新钵,尼萨耆波逸提。该钵应由那位比丘在比丘众中舍,而该比丘众最后的钵应给与那位比丘:「比丘,这是你的钵,应持(用)到破(为止)。」此在这里是如法。
23.凡诸生病比丘所服用的诸药,这即是:熟酥、生酥、油、蜂蜜、糖。接受那些(药)后,最多可以储存七日服用,超过那(期限)者,尼萨耆波逸提。
24.「热季的最后一个月」比丘可以寻求雨浴衣;「热季的最后半个月」做(好)后可以著用。假如在「热季的最后一个月」之前寻求雨浴衣,假如在「热季的最后半个月」之前做(好)而著用者,尼萨耆波逸提。
25.任何比丘自己施衣给比丘后,忿怒、不喜,假如夺取或使令夺取者,尼萨耆波逸提。
26.任何比丘自行乞线后,假如使诸织匠织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27.如果非亲戚的居士或女居士指定使诸织匠为比丘织衣,假如那位比丘先前未受邀请,就前往诸织匠那里作衣的指示:「贤友们,这件衣是指定为我织的,请你们做得长、宽、坚固、善织、善编织、善刮平,以及做得善平滑,或许我们会送些物品给贤友们的。」当该比丘如此说了之后,假如给与某些物品,乃至钵食之量,也尼萨耆波逸提。
28.在未到迦提迦(雨季第三)月的满月(之前)十日,假如比丘有急施衣,知道急施衣的比丘可以接受,接受后直到衣时可以放置,假如从那(期限)放置超过者,尼萨耆波逸提。
29.住了雨安居在迦提迦(雨季第四)月的满月,在公认具有危险、恐怖的诸阿兰若住处,比丘在如此的诸住处居住,希望时可以於三衣中随留一衣放在村舍内。(当)有某因缘那位比丘离该衣而宿,那位比丘最多可以离该衣六夜而宿,假如从那(规定)离宿超过者,除了比丘(僧羯磨)共许外,尼萨耆波逸提。
30.任何比丘明知(欲施)向僧团的所得,假如回入自己者,尼萨耆波逸提。
第三 钵品
具寿们,已经诵(出)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了。
在此我问诸具寿:「於此是否清净?」
第二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第三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於此诸具寿是清净的,因此默然,此(事)我如此(忆)持。
——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已结束——
1. 知而妄语者,波逸提。
2. 辱骂语者,波逸提。
3. 离间比丘者,波逸提。
4. 任何比丘,假如与未受具戒者(同)句教诵法者,波逸提。
5. 任何比丘,假如与未受具戒者同宿超过两、三夜者,波逸提。
6. 任何比丘,假如与女人同宿者,波逸提。
7. 任何比丘,假如为女人说法超过五、六语,除了有智男子(在场)外,波逸提。
8. 任何比丘,实得上人法,假如向未受具戒者说,波逸提。
9. 任何比丘,假如将比丘的粗恶罪向未受具戒者说,除了比丘(僧)许可外,波逸提。
10.任何比丘,假如掘地,或使令掘者,波逸提。
第一 妄语品
11.破坏(草木)生物村者,波逸提。
12.(以)异语(答非所问),(或默然)恼乱者,波逸提。
13.轻贱(或)嫌毁者,波逸提。
14.任何比丘在露地敷设或使令敷设僧团的床、椅子、床垫或椅垫后,在离开时假如不收举那(床等),也不使令收举,或未嘱咐而离去者,波逸提。
15.任何比丘在僧团的住处敷设或使令敷设卧具后,在离开时假如不收举那(卧具),也不使令收举,或未嘱咐而离去者,波逸提。
16.任何比丘在僧团的住处,假如明知有先到的比丘而强入止宿:「他将由於拥挤而离开。」以此因缘而作,而非其他者,波逸提。
17.任何比丘忿怒、不喜,假如将比丘从僧团的住处赶出,或使令赶出者,波逸提。
18.任何比丘在僧团的住处,假如在阁楼(放身急)坐或卧於上层可拆卸脚之床或椅子者,波逸提。
19.当比丘(令)建造大住处时,为了固定门框(,可以在开门所及的周围一再地涂抹墙壁),为了留置窗口(,也可以在窗框的周围一再地涂抹墙壁)。应当站在没有农作物处指示,以围式(盖法)可以(覆盖)屋顶两、三层,假如从那(规定)指示超过者,即使站在没有农作物处(指示),也波逸提。
20.任何比丘知道有生物的水,假如浇草或土,或使令浇者,波逸提。
第二 生物村品
21.任何比丘未经(僧羯磨)选派,假如教诫诸比丘尼者,波逸提。
22.即使被选派,假如比丘在日落教诫诸比丘尼者,波逸提。
23.任何比丘,假如前往诸比丘尼的住处教诫诸比丘尼者,除了适时外,波逸提。这里此适时为:比丘尼生病。此是这里的适时。
24.任何比丘,假如如此说:「诸比丘为了利养因(缘)教诫诸比丘尼」者,波逸提。
25.任何比丘,假如送衣给非亲戚的比丘尼,除了交换外,波逸提。
26.任何比丘,假如为非亲戚的比丘尼缝衣,或使令缝者,波逸提。
27.任何比丘,假如与比丘尼相约在同一旅途而行者,乃至村落间,除了适时外,波逸提。这里此适时为:(这是一条)应与商旅同行,(以及)公认具有危险、恐怖的道路,此是这里的适时。
28.任何比丘,假如与比丘尼相约搭乘同一条船往上游或往下游航行者,除了横渡外,波逸提。
29.任何比丘知道比丘尼所促成的钵食,假如食用者,除了居士们先前已有意(供养)外,波逸提。
30.任何比丘,假如单独与一比丘尼秘密地共坐者,波逸提。
第三 教诫比丘尼品
31.在普施食的住处,无病比丘可以食用一次,假如从那(规定)食用超过者,波逸提。
32.(成)众(受)食者,除了适时外,波逸提。这里此适时为:生病时,施衣时,做衣时,旅行时,乘船时,大众会(时),沙门(施)食时,此是这里的适时。
33.辗转(已受邀请食余主)食者,除了适时外,波逸提。这里此适时为:生病时,施衣时,做衣时,此是这里的适时。
34.当比丘前往俗家,假如以饼或炒粮邀请可随意取用,想要的比丘可以接受两、三满钵,假如从那(规定)接受超过者,波逸提。接受两、三满钵后,应从那(里)带回与诸比丘分享,此在这里是如法。
35.任何比丘已食满足,假如咀嚼或食用未作余食法的副食或主食者,波逸提。
36.任何比丘知道比丘已食满足,假如以未作余食法的副食或主食拿去邀请:「来,比丘,咀嚼或食用。」欲使(他犯)而指责者,在(他)食用时,波逸提。
37.任何比丘,假如在非时咀嚼或食用副食或主食者,波逸提。
38.任何比丘,假如咀嚼或食用经储存的副食或主食者,波逸提。
39.凡诸胜妙饮食,这即是:熟酥、生酥、油、蜂蜜、糖、鱼、肉、乳、酪。任何比丘无病,假如为自己乞求如此诸胜妙饮食而食用者,波逸提。
40.任何比丘未经授与的食物,假如持入口中者,除了水(和)齿木外,波逸提。
第四 食物品
41.任何比丘,假如亲手给与裸形者、男遍行者或女遍行者副食或主食者,波逸提。
42.任何比丘,假如对比丘如此说:「贤友,来,我们将入村或镇乞食。」(无论)给与或未给与,假如赶他走:「贤友,你去,我与你说话或共坐不安乐,我独自说话或坐才安乐。」以此因缘而作,而非其他者,波逸提。
43.任何比丘在有(男女)两人之家,假如强入安坐者,波逸提。
44.任何比丘,假如与女人在秘密的屏覆座位共坐者,波逸提。
45.任何比丘,假如单独与一女人秘密地共坐者,波逸提。
46.任何比丘已受食物邀请,有比丘而未嘱咐,假如在食前或食后行访(其他)诸家,除了适时外,波逸提。这里此适时为:施衣时、做衣时,此是这里的适时。
47.无病比丘可以接受四个月(病)缘(药品)的邀请,除了再请、除了常请外,假如从那(期限)超过而接受者,波逸提。
48.任何比丘,假如前往观看出征的军队者,除了适当因缘外,波逸提。
49.当比丘有因缘前往军中时,那位比丘可以在军中住两、三夜,假如从那(规定)住超过者,波逸提。
50.当比丘住在军中两、三夜时,假如前往战场、点兵处,或(观看)布阵或阅兵者,波逸提。
第五 裸形者品
51.饮谷酒、花果酒者,波逸提。
52.以指(轻触)胳肢(使他生酥痒发笑)者,波逸提。
53.水中嬉戏者,波逸提。
54.不恭敬者,波逸提。
55.任何比丘,假如恐怖比丘者,波逸提。
56.任何比丘无病,想要取暖,假如燃火,或使令燃者,除了适当因缘外,波逸提。
57.任何比丘,假如在半月之内洗浴,除了适时外,波逸提。这里此适时为:「热季剩余的一个半月」、「雨季的第一个月」如此这两个半月为暑时(和)炎热时,生病时,工作时,旅行时,风雨时,此是这里的适时。
58.当比丘获得新衣时,应当取三种坏色:青色、泥色或暗褐色中随一而作坏色。假如比丘新衣未取三种坏色中随一作坏色而使用者,波逸提。
59.任何比丘自己将衣净施给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或沙弥尼后,假如未经授权而使用者,波逸提。
60.任何比丘,假如藏比丘的钵、衣、尼师但那、针筒或腰带,或使令藏者,即使为了戏笑,也波逸提。
第六 饮谷酒品
61.任何比丘,假如故意夺取生物的生命者,波逸提。
62.任何比丘明知有生物的水,假如使用者,波逸提。
63.任何比丘知道已如法决断的诤事,假如为了再度羯磨而发举者,波逸提。
64.任何比丘知道比丘的粗恶罪,假如覆藏者,波逸提。
65.任何比丘知道未满二十岁的人,假如授与具足戒,那个人未得具足戒,以及那些比丘应受呵责,此在那位(戒师),波逸提。
66.任何比丘知道盗贼的商旅,假如相约在同一旅途而行者,乃至村落间,波逸提。
67.任何比丘,假如与女人相约在同一旅途而行者,乃至村落间,波逸提。
68.任何比丘,假如如此说:「我如实知道世尊所说的法,凡是习行那些世尊所说的障碍法不足以构成障碍。」诸比丘应如此劝告那个比丘:「请具寿不要如此说,不要诽谤世尊,诽谤世尊实非善哉,世尊不可能如此说。贤友,世尊以各种法门说诸障碍法为障碍,以及习行那些足以构成障碍。」当诸比丘如此劝告那个比丘时,假如他同样地坚持,诸比丘应乃至第三次地劝谏那个比丘,为了(使他)舍弃那(件事)。假如在乃至第三次劝谏时,他舍弃了那(件事),此是善;假如他不舍弃,波逸提。
69.任何比丘知道如此主张的比丘,未如法作(解罪),未舍弃该见,假如共同受用、共住或同宿者,波逸提。
70.假如沙弥也如此说:「我如实知道世尊所说的法,凡是习行那些世尊所说的障碍法不足以构成障碍。」诸比丘应如此劝告那个沙弥:「贤友沙弥,请不要如此说,不要诽谤世尊,诽谤世尊实非善哉,世尊不可能如此说。贤友沙弥,世尊以各种法门说诸障碍法为障碍,以及习行那些足以构成障碍。」当诸比丘如此劝告那个沙弥时,假如他同样地坚持,诸比丘应对那个沙弥如此说:「贤友沙弥,从今以后你不应声称世尊是你的大师,当其他诸沙弥得与诸比丘两、三夜同宿,而你不行。走出外面,消失吧!」任何比丘知道如此被摈的沙弥,假如抚慰、令服侍、共同受用或同宿者,波逸提。
第七 有生物品
71.任何比丘当诸比丘如法劝告时,假如如此说:「诸贤友,在我尚未询问其他嫺熟持律的比丘前,我将不学此学处。」波逸提。诸比丘,正在学习的比丘应当了知、询问、思量,此在这里是如法的。
72.任何比丘在诵波提木叉时,假如如此说:「为什麼诵这些小、随小学处呢?那只会导致疑悔、恼害、混乱而已。」诽谤学处者,波逸提。
73.任何比丘在每半月诵波提木叉时,假如如此说:「现在我才知道此法确实也收入於(戒)经、繋属於(戒)经,在每半月诵出来。」假如其他诸比丘知道那位比丘:「这位比丘在诵波提木叉时先前曾坐(在众中)两、三次,何况更多。」那位比丘无法以无知而脱(罪),凡所犯的罪应当如法惩治,应更对其愚痴施以呵责(羯磨):「贤友,那对你不得(利益),那对你难得(利益),在诵波提木叉时你不完全地专心、作意。」(施与呵责羯磨后,)在他(更声称)无知者,波逸提。
74.任何比丘忿怒、不喜,假如打比丘者,波逸提。
75.任何比丘忿怒、不喜,假如向比丘举起手掌(作打势)者,波逸提。
76.任何比丘,假如以无根的僧伽婆尸沙诽谤比丘者,波逸提。
77.任何比丘,假如故意地致使比丘疑悔:「如此他将会短暂的不安乐。」以此因缘而作,而非其它者,波逸提。
78.任何比丘,假如站在发生诤论、不和、争吵的诸比丘近处偷听:「我将听听他们说些什麼?」以此因缘而作,而非其它者,波逸提。
79.任何比丘给与诸如法羯磨的(意)欲后,假如后来表示嫌责者,波逸提。
80.任何比丘在僧团进行决断论事时,假如未与欲而起座离去者,波逸提。
81.任何比丘在僧团和合地给与衣后,假如后来表示嫌责:「诸比丘随亲厚将僧团的所得回与」者,波逸提。
82.任何比丘明知(欲施)向僧团的所得,假如回与个人者,波逸提。
第八 如法品
83.在刹帝利灌顶王,当王未出(寝室),(以及称为)宝(的王后)未出(寝室),任何比丘在未先通告,假如(入宫)超过门槛者,波逸提。
84.任何比丘,除了在寺院中或止宿处内外,假如捉取宝或宝类,或使令捉取者,波逸提。在寺院中或止宿处内,比丘捉持取宝或宝类,或使令捉取后应当藏置:「其所有主将会持去。」此在这里是如法。
85.任何比丘有比丘而未嘱咐,假如在非时入村落者,除了适当的紧急事件外,波逸提。
86.任何比丘,假如(令)作骨制、牙制或角制针筒者,应打碎的波逸提。
87.当比丘(令)做新床或椅子时,脚当以善逝指宽的八指宽而做,除了底部的木框外,超过那(规定)者,应锯断的波逸提。
88.任何比丘,假如(令)做装入棉花的床或椅子者,应取出的波逸提。
89.当比丘(令)做尼师但那时,当应量而做。这里此量为:长以善逝张手的两张手,宽一(张手)半,缘一张手,超过那(规定)者,应裁断的波逸提。
90.当比丘(令)做覆疮衣时,当应量而做。这里此量为:长以善逝张手的四张手,宽两张手,超过那(规定)者,应裁断的波逸提。
91.当比丘(令)做雨浴衣时,当应量而做。这里此量为:长以善逝张手的六张手,宽两(张手)半,超过那(规定)者,应裁断的波逸提。
92.任何比丘,假如(令)做(与)善逝衣(等)量或超过的衣者,应裁断的波逸提。这里此善逝的善逝衣量为:长以善逝张手的九张手,宽六张手,此是善逝的善逝衣量。
第九 宝品
具寿们,已经诵(出)九十二波逸提法了。
在此我问诸具寿:「於此是否清净?」
第二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第三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於此诸具寿是清净的,因此默然,此(事)我如此(忆)持。
——九十二波逸提法已结束——
1.任何比丘,假如亲手从已入村路中的非亲戚比丘尼手中接受副食或主食而咀嚼或食用者,那位比丘应当忏悔:「贤友,我犯了应受呵责法,不适当,应当悔过,我为那忏悔。」
2.当诸比丘受邀请在诸俗家进食,假如那里有比丘尼站著指示:「这里给豆羹,这里给饭。」那些比丘应当遮止那位比丘尼:「贤妹,在诸比丘用餐时请离去。」假如甚至没有一位比丘回应而遮止那位比丘尼:「贤妹,在诸比丘用餐时请离去。」那些比丘应当忏悔:「贤友,我们犯了应受呵责法,不适当,应当悔过,我们为那忏悔。」
3.凡是(僧羯磨)认定的诸学家,任何比丘无病,先前未受邀请,假如在如此认定的诸学家亲手接受副食或主食而咀嚼或食用者,那位比丘应当忏悔:「贤友,我犯了应受呵责法,不适当,应当悔过,我为那忏悔。」
4.凡是公认具有危险、恐怖的诸阿兰若住处,任何比丘住在如此的诸住处,无病,未先告知,假如在寺院中亲手接受副食或主食而咀嚼或食用者,那位比丘应当忏悔:「贤友,我犯了应受呵责法,不适当,应当悔过,我为那忏悔。」
具寿们,已经诵(出)四波底提舍尼法了。
在此我问诸具寿:「於此是否清净?」
第二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第三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於此诸具寿是清净的,因此默然,此(事)我如此(忆)持。
——四波底提舍尼法已结束——
1.「我将圆整地著(下衣)」,应当学。
2.「我将圆整地披著(上衣)」,应当学。
3.「我将善披覆而前往村落中」,应当学。
4.「我将善披覆而坐在村落中」,应当学。
5.「我将善摄护而前往村落中」,应当学。
6.「我将善摄护而坐在村落中」,应当学。
7.「我将眼垂视而前往村落中」,应当学。
8.「我将眼垂视而坐在村落中」,应当学。
9.「我将不拉高(衣)而前往村落中」,应当学。
10.「我将不拉高(衣)而坐在村落中」,应当学。
第一 全圆品
11.「我将不高声嬉笑而前往村落中」,应当学。
12.「我将不高声嬉笑而坐在村落中」,应当学。
13.「我将低声而前往村落中」,应当学。
14.「我将低声而坐在村落中」,应当学。
15.「我将不摇身而前往村落中」,应当学。
16.「我将不摇身而坐在村落中」,应当学。
17.「我将不摇臂而前往村落中」,应当学。
18.「我将不摇臂而坐在村落中」,应当学。
19.「我将不摇头而前往村落中」,应当学。
20.「我将不摇头而坐在村落中」,应当学。
第二 高声嬉笑品
21.「我将不叉腰而前往村落中」,应当学。
22.「我将不叉腰而坐在村落中」,应当学。
23.「我将不覆头而前往村落中」,应当学。
24.「我将不覆头而坐在村落中」,应当学。
25.「我将不提著脚跟或脚尖走而前往村落中」,应当学。
26.「我将不以手抱膝而坐在村落中」,应当学。
27.「我将恭敬地接受钵食」,应当学。
28.「我将注意钵而接受钵食」,应当学。
29.「我将以适当比率的豆羹而接受钵食」,应当学。
30.「我将平(钵)而接受钵食」,应当学。
第三 叉腰品
31.「我将恭敬地食用钵食」,应当学。
32.「我将注意钵而食用钵食」,应当学。
33.「我将次第地食用钵食」,应当学。
34.「我将以适当比率的豆羹而食用钵食」,应当学。
35.「我将不从(中央)顶部捏取而食用钵食」,应当学。
36.「我将不以饭覆盖豆羹或菜而想要取得更多」,应当学。
37.「无病,我将不为自己乞求豆羹或饭而食用」,应当学。
38.「我将不以心存不满而观看他人之钵」,应当学。
39.「我将不作过大的抟食」,应当学。
40.「我将做圆整的团食」,应当学。
第四 恭敬品
41.「在抟食未持到时我将不张口」,应当学。
42.「用餐时我将不把手(指)全部塞入口中」,应当学。
43.「口有抟食我将不说话」,应当学。
44.「我将不投掷团食(入口中)而食」,应当学。
45.「我将不咬断抟食(分开)而食」,应当学。
46.「我将不填胀(颊)而食」,应当学。
47.「我将不甩手而食」,应当学。
48.「我将不散落饭粒而食」,应当学。
49.「我将不吐舌而食」,应当学。
50.「我将不作出恰噗恰噗(咀嚼)声而食」,应当学。
第五 抟食品
51.「我将不作出嘶噜嘶噜(吸食)声而食」,应当学。
52.「我将不舔手(指)而食」,应当学。
53.「我将不(用手指)刮钵而食」,应当学。
54.「我将不舔唇而食」,应当学。
55.「我将不以沾有食物的手拿饮水器」,应当学。
56.「我将不把有饭粒的洗钵水倒在村落中」,应当学。
57.「我将不对无病而手持伞者说法」,应当学。
58.「我将不对无病而手持杖者说法」,应当学。
59.「我将不对无病而手持刀者说法」,应当学。
60.「我将不对无病而手持弓箭者说法」,应当学。
第六 嘶噜嘶噜品
61.「我将不对无病而穿拖鞋者说法」,应当学。
62.「我将不对无病而穿鞋者说法」,应当学。
63.「我将不对无病而坐在车乘者说法」,应当学。
64.「我将不对无病而躺卧者说法」,应当学。
65.「我将不对无病而以手抱膝坐著者说法」,应当学。
66.「我将不对无病而缠头者说法」,应当学。
67.「我将不对无病而覆头者说法」,应当学。
68.「我将不坐在地上对无病而坐在座位者说法」,应当学。
69.「我将不坐在低座对无病而坐在高座者说法」,应当学。
70.「我将不站著对无病而坐著者说法」,应当学。
71.「我将不走在后面对无病而走在前面者说法」,应当学。
72.「我将不走在路旁对无病而走在路中者说法」,应当学。
73.「无病我将不站著大便或小便」,应当学。
74.「无病我将不在植物上大便、小便或吐唾液」,应当学。
75.「无病我将不在水中大便、小便或吐唾液」,应当学。
第七 拖鞋品
具寿们,已经诵(出)众学法了。
在此我问诸具寿:「於此是否清净?」
第二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第三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於此诸具寿是清净的,因此默然,此(事)我如此(忆)持。
——众学法已结束——
每当生起诸诤事为了消灭、止息:
1.应与现前毗奈耶。
2.应与忆念毗奈耶。
3.应与不痴毗奈耶。
4.应以(他所)承认而惩治。
5.由多数人(之语)。
6.(查)他(所犯)之罪的性质。
7.(以)草覆盖。
具寿们,已经诵(出)七灭诤法了。
在此我问诸具寿:「於此是否清净?」
第二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第三次我再问:「於此是否清净?」
於此诸具寿是清净的,因此默然,此(事)我如此(忆)持。
——七灭诤法已结束——
已诵(出)四波罗夷法了。
已诵(出)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了。
已诵(出)二不定法了。
已诵(出)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了。
已诵(出)九十二波逸提法了。
已诵(出)四波底提舍尼法了。
已诵(出)众学法了。
已诵(出)七灭诤法了。
这些是世尊收入於(戒)经,系属於(戒)经,在每半月诵出来。这里一切应当以和合、欢喜、无诤而学。
第五广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