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者阿迦曼禅思的方法
2014/9/3   热度:221
尊者阿迦曼禅思的方法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功夫的人,耳朵不听人的是非,眼睛不看人的善恶,人家毁谤我们,骂我们恶人善人,都当做没听到、没看到,收摄六根不外驰。只有那些没功夫的人,才整天窥伺他人的是非,斤斤计较。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
一、经行禅思的方法
尊者阿迦曼的内心非常明确地体验著正法,他以一种连贯一致、温和而优雅的方法去修习,应该可以很肯定地、衷心地称之禅:当代比丘的“修习中道”。但是当我撰写他的传记时,并未描述他所运用的经行禅思,他是否在特别的方向上经行?经行禅思的步道要多长?在经行禅思之前,他有没有作什么开始的行持?因此我们现在要来补救这个疏漏,并在这本书中来解释这些事情,以便有兴趣的读者,将来可以用它做禅修习的基础。
对于有兴趣正确、也圆满地修习的人,真正地说,正法和戒律是“修习中道”的基本典范,而且已经是现成的。因此,不论是在日常活动或是各种禅修的方式上 ,尊者阿迦曼都习惯于把它们设定为指导的典范,使其所作所为都没有瑕疵。但我们要先来解说他经行禅思的方法。
首先,经行步道的方位和长度如下。尊者阿迦曼确定经行步道的方向必须是东西向,但它可以在介于东北─西南和东南─西北之间变通,但一定要在这些界限之内,他总是保持这个惯例。步道的长度则视适宜而定,他并未给予任何固定的尺度。行者必须自行衡量何者才是合适的。虽然没有一定的限制,正常地,大约是二十步长。他也说过,在特殊的场合里,当行者无法找到较长较适合的地方时,也不得少于十步的长度,一般而言,介于二十步到三十步之间的步道是最适合的。他特别强调要保持上述的方向界限,并且永远地遵守,不曾有所偏离,除非他没有其它的选择。同时他也教导比丘和沙弥以这个方法修习。
偶然地他看到某个比丘在错误的方向上经行禅思,他会责骂并教导他说:“当我教导徒众时,不论是在法义或是戒律方面,我总是根据正规的典范来教导,无所偏离。即使在经行禅思方面,它是法义的一个外相,要如何做好它,也有著符合法义的正规典范。在佛陀的时代,当行者经行禅思时,他们是否必须在指定的方向上经行呢?我已经发现他们指定的三个方位,就如同我经常为你们所解说的。没有人可以认为这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因而你没有兴趣修持和接受。这就表示你只想选用能令你感兴趣的事情来训练你自己,而其它的事情,你就视为没有意义----过去你一直就是这样子----没有一件事看来是有意义的。像这样,其实就是一个明显的指标,说明了你自己才是没有意义。因为你原本信誓旦旦地来到这里,要给自己一个全面的教导和训练。但是当你离开这个地方时,你必将怀著这样的知见和习气─看每一件事情都没有意义,并执持著它。这将导致你自认为那些依法修习法义的人,其实并没有什么真实的意义---即使是已经亲近了你所敬爱的老师,在他的教导和警诫中,你还是看不到任何有意义的事情这意谓著你有时将会造作一些事情,逐渐导致你自己的堕落。
“在前来追随我的教导的那些人当中,就是这件事情让我对他们缺乏信心,怀疑他们是否能证得任何究竟的真理,以备将来他们进一步修习时,可以作为坚固的基础,在他们当中我所看到的,到处都是“没有意义”!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我所给予信众的教导,我都已经详查了法义的每一个方面。我已经一而再地检验和审查它,直到我对它非常确定为止,我不做那些心血来潮一时冲动的教导,那些事先未经妥善地思考,也就是说,脱口而出的教导,我所教导的每一件事,都已经彻底地审查过了,从它的粗略、明显的层面深入,直到它最微妙的层面为止。”
“在决定适合经行禅思的方向上,我己经向信众解说了许多次,老师和听众都要不耐烦了。何不接受它,当作是检验、测试进而训练自己来证明它,难道你要顽固地反对它,然后在你的老师和跟你一起住在这里的人面前,培养出一种无惭无愧的心态吗?”
“有关于各种不同方位的探讨,以及它们对于奋力实践法义的各种方法的适用性,我早已完成很久了,我也早已知悉很久了,所以我觉得有资格以完全的肯定去教导我的信众。所以当我看见他们违反我所教导的,我就不由得感到气馁和难过,也耽忧将来,不论寺院里或整个佛教界,包括比丘、沙弥、长者、尼众和一般的佛教徒,到处所见除了一片虚伪之外就没有什么了。就是不细心检查和观察因果的法则,才让人们走入虚伪;唯有细察原因和结果才能使佛教真实而无可嫌责。但是那些人的修习方式却把佛教变成烦恼─充满他们内心─的工具。才会使佛教蒙羞。就是这样才让我耽忧,因为我自己亲眼所见─诸如这里的这个案例和类似的事情。”
我真的看到尊者叫唤这个比丘,予以责骂并用这激烈的方式来教导他,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所以当机缘适当的时候,我把它提出来告诉别人。就是这样,尊者阿迦曼有他自己特殊的经行禅思方式,如上所述,基于他自己所探究的正确而如法的方式。
二、尊者阿迦曼所界定的经行禅思方向
在决定设立经行禅思步道的方向上,尊者阿迦曼决定要考究佛陀时代的圣道传统。他发现原来他们早有一个标准方法在修习著,所以从那时起他总是遵守著那个方法。至于行者是否要穿著僧袍(外衣),他说在经行 禅思时,行者可以穿也可以不穿著僧袍,要视环境适合和恰当与否而定。
至于行者设置经行步道的方向;经行的方法;穿著僧袍与否;或者是当行者站在经行步道的终点沉思,准备开始经行之前,行者该做些什么;所有这些事情,尊者阿迦曼都予以查究并发现,圣道传统的修习竟然都是那么地精微奥妙,从那时起,他就规定自己以同样的方式去修习。例如,在经行禅思上,他教导行者必须顺著太阳全天移动中心线的平行方向经行,或者是在东北─西南,经过东西向,到东南---西北的两个界限之间经行。他说太阳移动的中线是最好的方位,其次是这条线的两个偏界内。就这两个界限之外,或在南北线上经行而言,从来没有看过他这么做。除了看到他自己所做所为之外,事实上,我听他说过行者不可在这些方位上经行。但我己经完全忘了为何如此。
三、修习经行禅思的方法
来回走动的修习叫做“经行禅思”。经行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要以和谐、端庄的方式来走,那与当年在佛陀座下修习经行而奋力求证法义的比丘传统是一致的。这是从静坐禅思─坐姿变换的一种方法。进一步的变换可以改为站立,称之为“立定禅思”,最后,更进一步的变换可以改为躺下,称之为“狮子卧禅思”,亦即当躺下如狮子卧的姿势时,仍下定决心修习禅思。不论是运用那一种方法,奋力去修习道禅,根本的目的和用 意同样都是要清除和洗净烦恼,而且都使用同样的方法,不必要更换工具─那就是法义─适合个人特质,行者一直用以执行这项职责的。
经行禅思之前,行者必须决定要行走的距离长短,还有从那里到那里。然后行者可以先清扫并整理步道,如你所需要的弄好它,以便于经行。
经行禅思开始时,行者须先走到该处或设好的步道的一端,然后双手合十,虔诚地举高到前额。接著行者应该忆念三宝的美好功德─佛、法、僧─行者所皈依的─坚固地深植于内心的皈依。接下来,行者应该忆念父母、戒师、老师和其他值得感恩者的功德。接著,行者必须省思,这即将修习的经行禅思,其目的何在?行者应该如何以果断的决心来达到目的?这之后,行者就把双手放下到小腹下面,右手掌交叉放在左手背上----就像描述思惟状态下的佛像一样─接著行者必须增上四梵住,做了这些之后,行者就把眼睛垂下成谦和状态,提起正念警觉著心意和那通常做为初步禅修时用来控制心意的法义;或者是别的,行者曾经在其它状态下(例如静坐)所查究的各种法义。
然后,行者就开始在经行步道的两端之间来回经行者。用自制的方式走路,并全程念住初步的法义或是所要查究的事物,不要让心意从这现前正在进行的工作中溜走。行者不可以摆动双臂走路,也不可以双手放在背后或交叠在胸前而行,经行时也不可以东张西望---那就是缺乏自制的方式。
当立定而把注意力专注于思惟或查究那个法义时,并不要占用经行步道的某一个特别的位置,行者可以在任何一个地点上,依自己的意愿停留久暂的时段。那端视情况而决定是否停止或继续经行,因为,所思惟的那个法义可能很深奥或浅显,很粗略或很精微,千差万别,行者必须以任何必要的方法自在地去修习,直到把它弄清楚、明白为止,然后即可继续经行如前。有时,也有可能超过一个小时,才能把它弄清楚而继续再经行 。
当经行而把注意力保持在预备禅思或查究法义时,行者不要计数他的脚步─除非行者以他的经行过程做为修习的助缘对象,在此情况下,如果有帮助的话,行者可予计数步伐。
不管行者用什么方式修习,最重要的是念住要持续地现前,伴随著那种修习。行者所正在做的任何一件事中,如果缺乏念住,那个工作就不能被认为是在正道上奋斗。行者修习时,对于念住的高度兴趣要如同对他正使用著的预备禅思业处一般。如果念住消失了,虽然行者仍可习惯性地进行著预备禅思,但是行者想要产生的心意平静,就不会如其所愿地生起。
经行禅思的时间长短,必须由行者来自行决定,而在正道上的奋斗则可以由四威仪─行、住、坐、卧中的任何一种来实践,行者可能会发现它们之中的某一种最适合个人的特质,因为不同的人们有著不同的特质。交替运用这四威仪,不仅是为了克服烦恼,也是让行者能够变换姿势。因为身─心复合成为有用的工具,行者必须看护它。其中之一就是时而变换它的姿势,让它保持适用状态来用功。因为,如果行者不在各种威仪来看护它的话,这个身─心复合物可能变成主人的仇敌─换言之,它一直变换各种姿势,直到最后,行者都无法达到用功所期望的目的。
头陀行比丘把经行禅思的修习视为天职,它真的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基本的部份,通常他每次都会经行一个小时或更久一点。早上用餐后,他就会开始经行禅思,而在十一或十二点左右结束,然后他会稍微休息一下。下午一到二点之间,他会再度开始经行禅思,一直持续到打扫住处附近地面的时间到了为止,然后洗个澡。这之后,他会再度开始经行,冬天时一直到晚上七或八点为止,但在其它季节里,他会持续到晚上十或十一点为止。然后他会回到住处去修习三摩地(定)禅思。
这是典型的,但不论怎么样,他们一定是长期地经行禅思和静坐禅思,并持续地保持这例行的功课。不管他们住在那,不论什么环境和季节,他们持续地保持精进修习,不让它退堕。因为让它退堕就会让他们懦弱,而让烦恼弥漫地激起困惑,同时也引起他们内心的许多纷扰;相反的,在所有情况下,他们都持续地试著去切碎烦恼。经由这种方式的修习,他们见到努力所产生的一些成果;随著他们继续的努力,他们一路看到稳定地产生的成果。
在起初的阶段里,当烦恼的影响力仍然非常强烈的时候,那真的很困难,行者很可能会被它们抓住而屈服了,于是莫明其妙地躺下来睡觉。当行者意识到自己之前,烦恼已经把行者的内涵啃噬一空,直到涨饱为止。然后它们可以继续飞越各大洲,漫游全世界,直到行者从昏睡中醒来,才自怨自艾地抱怨著自己被逮走了,又睡了一下。“从现在起,我决定要尽我所能地更加精进,至于今天嘛,都是昏沉和懈怠让我出错。”实际上,那正是他的烦恼让他出错,而下次,他还是不会去看它们长得像什么样子,再度被抓走了。然而他并不害怕它 们!那虽不愉快而伤心,但他并不害怕它们!这就是烦恼如何击败他并鞭打他。
那些修习禅思的人,都曾经被烦恼折磨、洗链过许许多多次,而抱怨著烦恼依然太聪明了,让他们仍然不能追赶得上它们。正是这样,它必然如此,因为长劫以来,遍及全世界,它们一直就是人类和动物的老师。
一开始,当行者试著要去修习时,烦恼就生气了,并设法强迫行者走入歧途。它们设法让行者懒散,让行者觉得这里痛,那里也痛,让行者觉得想睡且昏沉,又让行者没事找事做,带来一大堆的麻烦,因此行者就没什么时间好修习禅思了;或者心意就因此纷扰不休,而行者也就无法修习禅思了。然后它们让行者认为自己的功德太少,天生的禀赋不足所以无法修习太多,也无法静坐禅思片刻,它们让行者猜想著: “如果我花太多时间去闭著眼晴禅思,是否会给我带来许多麻烦和困苦?我将会赶不上世界的潮流;我将入不敷出。”好像,在他尚未修习任何禅思之前,他拥有百万金钱,而如果他想要开始修习任何禅思的话,只此一事就会吞没他所有的财富似的。只果他真的开始做些禅思的话,是否比巨人更大嘴巴、大肚子的烦恼就会吞没许多呢?当他被烦恼驱使著去想这么多的时候,他就会觉得焦躁易怒,痛楚,酸痛,到处僵硬。最后他向它们屈服,让它们带著他往荒诞放荡的方向前去,他认为那里没有凶猛的巨人、恶魔或魔王。但是当他回头查看这一来袋子多了多少钱的时候,才知道已经囊空如洗。他不知道何方神圣拿走它了。他无可抱怨,因为他还不知道是那个窃贼来偷走它的,因为口袋贴紧在他身上,他并未粗心大意,他也没有把它留在任何地方好让小偷拿去;它就是已经囊空如洗了,一如往常,根本莫明其所以然。下次他将会再试,仍将再度囊空如洗却抓不到窃贼。这就是烦恼的行径;它们行事手法高超,好让任何人都难以抓住它们,即使是头陀行比丘,他们并没有什么有¤值的财产,仍然会被他们抢夺─因为它们会偷走三摩地之心,直到他们空无三摩地与毗婆舍那(内观的智慧)。他们已经经历过这些,所以他们迅速地警告佛门同修和信众,当他们初步开始对佛教的教导和修习感兴趣,而且正追寻著戒律、法义和三摩地禅思时,要特别注意他们自己。耽忧烦恼会当著他们眼前,把法宝偷走或扒掉了,因此他们就不再与法义接触了,再也没有机会亲近法义了─就如同过去这些比丘所曾经发生的。但是如果他们曾经被预先警告的话,他们可能会小心地注意自己,不会无助地失掉自己所有有¤值的东西。由于并没有任何警讯提示他们说---烦恼正在集他们所有的宝物,并著手销毁它们;所以他们完全地失掉了一切。
那些开始训练他们自己的人,必须自行决定经行禅思的时间。当虚伪的大群烦恼潜爬进来偷窃他们的财产时,他们也必须决定要经行得更久,好让他们仍能留下一些禅思,当经行禅思时,行者必须设定念住的预备禅思字言(或对象)以便它们融合成一体,支持行者精进的念住,让心意坚定地固定于预备禅思的业处。预备禅思字言可是,例如“佛陀”,以便行者在来回行走时,全程让心意知道并坚定地固定在“佛陀”上。当我们谈到那种奋斗时,它意谓著在其间没有任何中断或停止,即使行者仍想著他正在奋力修习,也会中断;而成果乃 是一种宁静和安详的状态,在达到这状态之前,必须心意不要忘了它自己,而卷入它所执著的一些情绪性的结缚状况之中。在那时,或其它任何达到这状态之时,修习禅思的行者必当浸润于心意的快乐之中。
但是在做任何训练之前,你必须了解并接受下列的事实。佛陀和所有的这些老师,都以慈心来教导真正的方法,去帮助人们,绝不教导不真实或虚伪的方法而浪费人们的时间,那肯定是无效的。在他们证得法义之前,就用此来教导别人,他必然会自行陷入并卷进困苦和折磨之中,在我们目前的训练之前就早已发生了。因此我们对他们不必怀疑,也不要认为他们早已“清净”而只等著出来教导,不需要事先投入任何艰苦和精进。佛陀的投入乃是失去意识而昏倒三次;而他的声闻弟子,有些经行到脚掌流血,也有眼盲,种种艰辛。但是,结 果他们获得内心的庇护,那是至高的、无上的、至宝的、至尊的、最奇妙的,超越世间一切事物的;这就是他们所失掉而获得的报酬和成果。那是由于他们热切而勇猛的精进,才能够超越世间,完全地解脱于危险和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甘心舍弃并放下那些世间最珍爱的东西。如果他们依然愚痴,并以焦虑忧苦的心态,嫉妒地记挂著他们的财产,那么他们一定还沉浸在痛苦里,并在三有界内的泥沼中挣扎著,一如我们其他的人。那么世间就没有人在不同的境界里了,我们在那里可以找到一个可以追随他的,奋斗的楷模呢?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才能从那些不可爱,却又充斥在人人身上的事物中获得解脱呢?现在我们就要训练自己去考量和检查我们本身,当我们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能做到的。当我们到了一种两难的情况,既没路可退出去,又没路可爬向解脱,躺在火葬的柴堆里,或火葬场的炉子内,那已不可能再开始去做功德、布施、持戒并修习禅思了。留下的除了燃烧的焰火之外就没有什么了,身体已经变成灰烬和碳渣了,所有曾经看过这类事情发生的人,一定会让我们感到悲哀,也一定会让我们留下永久的印象。
经行禅思和静坐禅思都是解析和追寻─自己身心真相和本质的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成果是远超过行者的期望,远比其他任何所能做的工作更伟大。所以行者不要让烦恼、渴爱和无明所玩弄,并欺骗行者走入邪见,认为那工作只是骗人的诡计,只会带来损失和毁灭而全然没有什么好结果。实际上烦恼本身才是如此作为─如果,一旦被它们的诡计和技俩所欺瞒,它们就会永远带著人们和其他众生走向破坏和毁灭,直到他们不再思索自身为止。藉著禅定来解析心意,意谓著把自己解析为─构成本身的各个部份。以便于找出那个部份是真实的,那个部份是虚伪的;那个部份导致痛苦,那个部份导向安乐;那个部份带入地狱,那个部份升上天堂;还有那个部份引导行者走向涅槃─痛苦最后的和完全的结束。
当经行禅思时,在固定心意和设定念住方面,行者必须要适当为之,务必要有追寻美德的意愿和目的。因为追寻美德的经行禅思才是正确途径,那一切就无可嫌责,全世界最有智慧的圣贤们都赞许它。行者必须继续试著用这方法,去让自己的心意变得平静,直到成功为止,但行者切勿只是动作式的行走而已。那么行者就会看到属于自己的卓越和奇异。这就是心意,它一直被这些没有¤值的废物所覆盖和包裹著,让人对心意失去了兴趣,要相信人心一旦被这些废物包裹著,那么他也不会比包裹著它的废物还来的重要。这就驱使我们对这些事情走入愚痴,直到我们忘了为自己设想为止。
经行禅思是消除心里烦恼的许多方法之一,其它许多方法;例如静坐禅思等。因此行者必需有兴趣用这个方法来训练自己,并从现在起开始修习,这就像一个人为了生活在世俗所做的工作一样
四、静坐禅思的方法
我们已经很广泛地讨论过经行禅思的方法,所以现在我们继续要很详细地来解说静坐禅思的方法,以为那些正在开始训练自己的人,作为一个基础。因为从事任何类型的工作,都一定要有一套应当要如何做好它的规则和说明,修习静坐禅思也是一样。
修习静坐禅思时,通常教人要以盘腿“禅定”的坐姿,就像许多佛像所展示的那样。右腿必须放在左腿上面,双手放在膝部与大腿之间,右手在左手之上─如同禅定姿势。身体必须自然挺直,不要前倾或后仰太多,也不要左倾或右斜超过正常和自然状态。身体没有一部份处于不正常的压力或紧张状态─那将会吃力而产生痛苦─必须要放松全身各部份,处于正常、自然的状态。
但是当你开始修习禅思时,请你把兴趣和注意力,只要保持在修习禅思上就好了,你切勿焦虑是否维持著,开始时正确的禅定姿势,或者它已经改变了,前倾或后仰,左倾或右斜太多。因为这一切对身体的惦记,远甚于对心意和禅定的关注,那将不会很顺利地进行。所 以行者一旦开始修习心意禅思,就不要再惦记著身体,要从此刻起,开始积极地修习心意的功课,直到停止禅定的时间到了为止 。
当行者初步开始修习心意禅思时,必须建立警觉性,那就是指心意全神贯注于行者所正在做的事情,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活在当下”这个方法。行者可以清楚地知道,发生于心意的任何事情,和各种情结的心理对象,不管是好的或坏的,就在那时─而非其它时候,起著转变。这意谓著建立全神贯注的心意,于行者所念住的对象之上。念住意指心意具有一种完全觉知的状态,当一个人正要开始执行这工作的时候,就是它提醒并保持行者注意,现在正是时候。请小心不要让心意飞向各种情感的执著,不论是过去或未来,善或恶,那都远远偏 离了当前的工作─修习预备阶段的禅思。
五、如何当下建立念住
心意的本性只是去知道而已。它自己并没有能力去做决定,去思考或检查。它只是知道想法,知道安排思想,知道安详。它只知道从各种事物的接触中所产生的麻烦和困扰─它就是如此。它没有能力去分辨,也不知道如何去考虑和决定,什么是对和错,善和恶。换句话说,它本身并不知道什么是对和错,或善和恶。所以它必须依赖念住和智慧─它才知道,是它在评估、考量、引导和看护它。因为念住和智慧有能力超越心意,它们能够知道并看穿各种情感的执著,那是心意所正思索的。所以行者必须建立当下─就在现前─此时此地,能够 集中并有能力驾御心意的那种念住,然后它就会执行任务,建立知见并保护心意,不让它从预备禅思的业处溜掉,而跑到别的事情去。如果行者能够保持念住现前,在修习禅思的时候,全程这样地守护著心意,当时或未来他一定会得到清明念住的可贵之处。
当用预备方法来修习禅思时,那有某些业处,行者应以适合自己本性的型别来修,而不是一些违反性向的东西。那时,行者应该引用自己心里觉得恰当、和谐的任何形态的业处并持续修习它,从此以它作为自己的预备禅思,如同我们所已经解说的那样。
六、如何忆念预备禅思
当行者想要决定预备禅思时,可能会想到适合自己的任何业处,如我们上面所提的。诸如,重复“佛陀、达磨、僧伽”三次,然后持续在心里设定其中之一,加以念住。但是如果行者选用的业处不是上述三种之一的话,还是要先重复忆念三次 “佛陀、达磨,僧伽”,此乃三宝,再开始那个业处。从那时起,行者就温和地转去修习自己所决定的预备业处─例如安那般那念,或骨头,或皮肤等。
各种不同的预备禅思,是给予我们在当时或其它时候,用来控制心意的,当我们想要宁静的时候,它作为一种掌握行者注意力的工具,让心意去抓住它。因为心意的本性是微妙的,但它尚不能依赖自己的资源,那是因为心意仍未以一种完美而纯净的方式,完全地属于它自己,就像佛陀和阿罗汉那样。所以它要一个业处字眼,作为预备去约束心意─或在当时作为心意所执著的一个对象。
以任何业处来修习预备禅思,行者在当时不应推测或想像,它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例如,行者可能会想像,到时候宁静会有如此这般的朕兆生起;或者各种境相会生起;或者在那时,行者会看到各种层次的天堂或地狱。所有这些想法都只是臆测和猜想,只会引起焦虑和困扰而已,阻碍心意获得宁静。这些想像是毫无¤值的,它们可能会让心意觉得想要放弃修习,或让它不敢再继续下去,这一切都违反了佛陀所教导的,正确的禅思方法和目的。
正确的方法是当下,此时此地,给心意建立持久的念住,以预备业处作为心意执著的唯一对象。让心意持续地注意著预备业处的字眼,例如“佛陀、佛陀…”,这才完成。这必须全程注意,努力去感受或觉知那个预备业处。但是不要让心意游荡,而被其它执著的对象所迷惑,随它们而去。
心意,念住,预备字眼,愈是相互支持,而且密切地交融,那就愈接近禅思的目标和目的。宁静和安详的成果,或是行者前所未见的奇事和不平常的人物,都会依照行者天赋的性向而显现。到时将会让行者真正惊讶。由于持续地运用预备字眼和念住守护著心意,所产生的力量和影响,使它们自行生起。这没有其它办法可以召唤它们出现的。
七、修习禅思时 要留意的相关事项
通常人们有一个倾向,想到或谈到禅思时,就好像可以看到天堂和地狱,也可以知道自己和别人的业行和命运似的。你们之中那些为了自己而真正有志于法义的人,在你修习禅思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一点,检查看看你的心意是否有丝毫的徘徊留恋,想要涉入这些事情当中,如果是的话,你就要小心,不给它们任何机会生起来─那就是,如果你修习禅思的动机是要获得宁静与安详,而见到心意快乐的成果,那才是正确的方法。
九、建立心意对象(业处)的位置和高度
某些种类的业处,亦即心意的对象,有它们自己不同的位置─例如“头发、体毛、指甲、牙齿”各别都有它自己特定的位置,但是“皮肤”的“位置”,就只是 被作为对象的那部份的位置,行者当自知它的位置所在。行者必须认知自己所界定的那些对象,它们就是业处的对象,其存在的事实和个别所在的位置。这些东西不论是在身体的上方或下方,各自有著它们不变的位置;例如“牙齿”,位于嘴里,头发位于头顶上─在一个高的地方。其它部位诸如:皮肤、体毛、筋腱和骨头则分布于全身,由行者来决定选用位于某个地方的某一部份,作为业处的对象。
当行者已经决定用某一位置的某一部份,作为对象时,不论它的位置是高或低,行者都必须注意它的位置。但是当行者业已界定某一个部份,如上所述,作为对象后,那么正当进行禅思时,只要单独界定那个部份就可以了,这比它的高、低更为重要-----就像身体是否倾斜,在静坐禅思时并不重要那样。所以它的水平不论是高或低,我们起初所留意的,现在就顺其自然了;行者不必继续再提起业处的这方面,它已经很明白地被界定了,因为行者(可能会)认为它们跟原来的已经有所改变了。如果行者持续地提起它们,如其心意所认为的,有必要去重新建立它们,那就只会引起有关于它的位置所在的焦虑而已。这不是能够圆满地被用于建立禅思的业处方式。例如,如果行者决定要思考骷颅头的骨头,并且全神贯注于它们做为业处的对象,直到看到它们清晰的形像为止--------就好像眯著一支眼睛在注视它们一样。但是接著一个想法生起,骷颅头骨已经从它们原来的高处移动下来─那不是它真正的位置。因此行者正确地设定它,然后再开始。这徒增心里的疑虑和不确定性,行者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检视身体的那个部份,而进一步的去熟悉它了。
正确的方法是去界定身体那个部份为感觉,或是心里的形像,予以完全的念住觉知。即使那个部份的形像必须要改变它的特征,增大或缩小,或停止而消失,行者必须要界定它并知道它,无论如何它都可能出现,而不必去想到开始决定时,其位置的高低。以这样方式来做,将会让心意变得很亲密地熟悉身体的那个部份,并且对行者所检视的这部份─它展示著须臾变化的本性,是如此强劲而明显,也会让行者生起一股悲哀和觉醒的 感受。
界定行者的呼吸,和建立觉知它的位置,也是非常相似的做法。起初行者固定注意力於呼吸,固定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例如鼻尖,过了一会儿之后,行者全神贯注於呼吸,于是一个疑点可能就会生起,因为呼吸可能会从鼻尖移动到别的位置去。因此行者把它带回去,再度把它固定在鼻尖上─这只是以自己的想法去给自己产生许多的困扰而已,决不会带来好结果的。因为疑虑抓住他们而把事情弄糟了。
关于行者应如何正确地注意呼吸的位置,以免除疑惑和焦虑,这应该用很像我们前面所提的方法那样去修习。换言之,行者必须知道整个呼吸,它是吸入或呼出,要非常清楚,全程要念住现前,直到它到达呼吸的终点。如果呼吸被感觉到的位置,出现在高处或低处,或 与开始时所想念的位置不同的地方,那么把注意力固定在呼吸的任何地方,是不会弄糟的。事实上,它会让心意和呼吸,完全密切地连在一起,直到禅思结束或呼吸结束。
十三、从禅定中撤出
当行者将要从禅思修习中撤出时;必须以念住来护持和照顾心意。如果,心意仍然宁静于有分中,像这种情况就不要强迫它离开这个地方而撤出禅思的修习,即使工作或做其它事情,或去托钵的时间到了。行者应该不要打扰它,而让它保持专注和宁静,直到它自行撤出。任何外面要做的事,在这时候都要摆在旁边,即使外面的事可能很紧要也很重要。因为有分心的工作比起任何外在的工作来,是无与伦比的最最重要的了。
如果强迫心意撤出,即使心意尚未能熟练于进出有分,将来还是会破坏它。因为心意将不再能够专精一致而潜入以前的定境之中,那将会让行者感到气馁。这一类的事情,在修行人之中经常发生,所以要很小心,不要重蹈覆辙。
在从禅定撤出当中,如果心意已经很专注而宁静,行者只有在心意自行撤出─或当行者感到疲累的时候,才能离开这个定境,还是要全神贯注地撤出。行者不可以突然地或匆匆地从这个定境撤出,而不以清明的觉知予以念住。那是必须随伴著行者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境界变化的法义啊!
在撤出之前,行者必须思考那些,自己用来修习禅定时,曾给自己带来成果的方法。诸如:“我怎样建立念住去固定心意?我紧记在心的是那一个预备字眼?有多快或多慢,心意才能专注而坠入定境?我如何查检和思惟?我用什么方法,我的心才能像这么巧妙?”已经界定了这些事情,并且加以留意─在每一个特殊的定境里,过去自己所做的,它们的原因和结果,然后行者才渐渐地从禅思里撤出。行者之所以必须细心地这么去留意所发生的一切,理由是将来当行者再去做同样的事情时,能够循著相同的途径,很正确地而且容易地做好它。
那些已经修习一段时日者,必须要特别留意,虽然他们已经从禅定中撤出,但是那个曾经护持心意的念住,却不能放走它或让它散失。在行、住、坐、卧四种姿势里,在履行自己生命的职责时,事实上,在做一切事情时,都要有念住伴随著,并且监护著预备字眼。或是说,行者的内心必须要有念住和清明的觉知现前,不要让心神放逸,而被自己情感上的执著推向这样或那样。因为这是心意的性向,它一直习惯于怀藏这些情感上的执著在心灵里面。
当念住与预备字眼一起呈现,而且全面地在自己身上现前时,行者经由身行、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无论如何,是不会犯错的。它将是合宜而庄重的,将不会冒犯他人的耳目。不论他的行动是缓慢而审慎,或是快速而有劲,都没有分别,都依然在适当、庄重的界限内,为人之所乐于视听。当行者修习禅定时,心意能够很快地坠入定境,因为念住控制并守护著心意,而行者所做的事情都在自己的内心里面。就像照顾一支动物,可以随意牵来工作,没有麻烦,决不捣蛋或是做出任何危险的事,除非放任它自行其道。
当行者设法全程去留意和控制心意的时候,即使还没达到他所期望的,完全的专注和宁静,然而它也不会游荡去惹事生非,给自己制造更多的业行和痛苦,除非放任它自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