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欢喜看生死


2014/9/4    热度:3525   

圣严法师:欢喜看生死

 

  圣严法师著

  推荐文一 郑振煌

  推荐文二 - 余德慧

  〈自序〉生死之间

  〈缘起〉我对生死有了信念

  第一章 师父,您快乐吗?

  第二章 生命的意义

  第三章 人生三部曲

  第四章 命理的正思惟

  第五章 死亡是怎么回事?

  第六章 死亡的准备工夫

  第七章 最后的旅程

  推荐文一

  郑振煌

  生死是必然的生命过程,在亘古的生死流转中,无明与贪欲是不安与恐惧的主要原因,而不安与恐惧正是烦恼痛苦的来源。所以生死要能欢喜自在,先决条件就是对生死要有如实的认识,不加不减,还其本来面目,放下贪生怕死的执着。

  圣严法师,当代高僧也。对佛法有精深的钻研、对众生怀抱无比的悲心,更能以现代思惟彰显其善巧方便。在这本问答录中,洞悉生死的智慧跃然纸上,也流露悲天悯人的圣者心境。温柔敦厚,坚毅质朴,对生死真相与生死解脱,做了最中肯的导引。

  推荐文二

  余德慧

  台湾的危机之一是生命价值的不成熟,和缺少一种沉稳自恃的生命态度。阅读圣严法师在本书的访问稿,我发现最重要的并不是他有什么宏论,而是显示一种正确生命态度,而圣严法师所批判的正是台湾贫乏的生活形态。台湾生命价值的轻,乃是轻在无法对自己的生活形态产生判断力,不懂得生活的缔念为何,而用一种粗鲁冲动的态度。

  圣严法师以一个修行人的身分,告诉读者如何从生到死,沉稳持重地奉行正确的生活形态,正是台湾此时此刻相当需要的精神指引。

  〈自序〉

  生死之间

  我生长在长江下游的农村,气候的变化、江水的起落、农作物的丰收与否,几乎主宰了我们的生活命脉,而我就从大自然中看到一些毕生难忘的情景。

  有一次,我看到一条蛇正追捕一只小青蛙。青蛙本能地奋力跳跃向前,以保性命。跳着跳着,不一会儿,小青蛙突然停了下来,转身面向大蛇,竟然跃入蛇口,让蛇一口吞下。我想不是所有的青蛙在同样的处境下,都会有类似的反应;而这只小青蛙却在极端恐惧和绝望之下,放弃逃生的意志,做出自投蛇口,等于自杀般的行为。

  另一次,我三哥在河里抓到一只大肥蟹,得意万分,正想抓回家大快朵颐,一失神,螃蟹的一只螯着实地钳住三哥的手指。他痛得哇哇叫立刻放开手,但那只螯仍紧紧夹住手指;螃蟹落地之后,举着仅存的一只螯,快步跑入河中。我当时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逃走,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它还有另一只螯。

  我常用这两则故事鼓励人要怀抱希望,遇到再困难的绝境,都要向那只懂得「壮士断腕」的螃蟹学习;不要像愚痴的青蛙一般,自我放弃。用智慧处世,不轻言放弃生命的希望,是很重要的人生态度。

  至于面对余年有限的人,我则用一次骑脚踏车的经验,希望他们能与死亡和睦、轻松地相处。

  十年的军旅生涯,自然有许多行军操演的训练;其中有段时间,我分派到一辆脚踏车,以骑车的方式行军。有一回,我们又展开训练,我骑着脚踏车走在保甲路上。所谓保甲路,就是棋盘交错的田埂。路面窄狭,石子、坑洞遍布,不是很好走,而且路旁还有一条大水沟。

  我走在一位较熟悉路径的同袍后面,本来一路都还顺利,但他突然回头示警,叫我要小心,因为旁边的沟圳很深,摔下去可不得了。我先前对路旁的深沟不以为意,听他这么一说,便好奇的地看了一眼,接着人车不知怎么的地咚隆摔进深沟里。那位同袍还对我大叫:「才叫你要小心的!」

  了知生死则无忧无惧

  其实,人一出生,死亡就跟着我们了。死亡,就像保甲路边的沟圳一样,随时就在我们身边;面对随时会到临的死神,我们要想着自己有永远的过去,还要想着有永远的未来,这是接受死亡最好的心理准备。如果我们能相信此生有过去,就能坦然接受,并因应此生的因缘;若能相信有未来,就能怀抱希望,迈步向前。反过来说,经常恐惧害怕死亡,于事无补。正如我特意去留意身旁的水沟,反而出事;不理会它,却一路平安。所以,我常说,小心是有用的,担心则没有必要。

  在生死之间的人生旅途中,许多人也可以从生活经验、所见所闻中,汲取智慧,转为人生的指南。对我个人而言,佛教的智慧和慈悲,一直是我摄取养分的源头。我从年轻时即立志,终此一生奉献于振兴佛教,希望推动「人间佛教」,使佛教智慧融入现代人生活中,帮助人们除忧解困。

  在数十年实践理念的过程中,也许出于误会、也许出于想法殊异,我曾经令一些人士失望过,而且不见得有机会澄清这些误会。即使如此,我从不改变心志,依然秉持自己的信念,一步步耕耘,创立法鼓山,希望更多人能与佛法结缘,运用佛教智慧增益福慧,消弭烦恼。

  如今我已年过七十岁,而台湾社会仍有许多人对佛教及其他宗教认识不足,若不是误解,就是一知半解。我在三月底应邀担任一堂国家通识教育远距教学的讲师,到政治大学为十五所大学连网的学生谈「宗教与人生」,课堂上有一位学生问我,佛教也和其他宗教一样,崇拜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对象吗?我直接直截了当地的回答他,佛教是无神论。因为佛是觉者,不是主宰一切的造物者;佛教更认为人人皆有佛性,甚至一切动物,都有成佛的可能。

  事实上,人类自有社会以来,没有一天离开过宗教;但在中国文化中,却一直存在着反宗教的倾向,导致一般大众不能认知宗教的情操,虽然多神形态的民间信仰非常普及,有其一定程度的安定力量,但却不见得有益于人类生命品质的提升。

  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儒家思想一直居于主流地位,对宗教的生死问题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例如「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等,虽承认有生死鬼神,却不去讨论。因此,中国人一向对宗教是比较淡漠的。儒家重视的宗教,体现于祖先崇拜,基本上是孝道思想-慎终追远的延续,所以只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算功德圆满,并不探究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因何而生等生命问题。

  这种思想蕴酿出中国知识阶层的人本主义泛神论哲学。知识分子都多以活着的人为本,钻研经世济民实物;市井百姓及一般庶民,并无法从上层社会获得宗教的指引;但在面对无常人生时,又的确需要宗教的安抚。于是转而投向民间信仰,一方面藉此获得心灵寄托,二方面也为祈求灵验的经验,助以解决现实困惑。因此,民间的中国人成为多神论者,只要传说出现了「有求必应」的灵物,任何对象都可以膜拜,包括生人及非人的动物、植物、矿物,均奉为神明;对于宗教的义理,则泛泛地以为「反正宗教都是劝人为善」,不求甚解。他们并不知道,善是有层次及真假的,不存害人之心,当然是善;但积极救人而不求回报为终身的志业,才是上善。

  学佛可以除忧解困

  佛教进入中国以后,中国民间又多了一类崇拜的对象,将佛、菩萨、罗汉、天,混杂于传说的精、灵、鬼、怪、神、仙之间,莫辨高下、不识深浅。这充分反映中国社会对宗教所抱持的笼统、暧昧不明的态度,所以通常被称为「满天神佛」的迷信,求神拜佛者因而被视为愚夫愚妇。

  隋唐时代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全盛期,但也仅盛行于知识分子阶层的菁英,并未在一般社会发挥纯化宗教的影响力,民间还是多神主义。我小时候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熏陶长大的,虽然信奉观世音菩萨,但也信奉关公、城隍、土地公,甚至狐大仙等,只要听说有灵验的,都会膜拜祈求保佑。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许多人来说,宗教便沾染着「急诊」、「贿赂」的色彩。也由于对正信的宗教认识不深,进而衍生出一些对宗教奇特而有趣的看法。比方说,亲友间要是有人信教成为教友,就会有人劝他,信是可以啦,但不要太「迷」了;话里的含意无非认为,若是深入宗教之后,便会使人沉沦,以致迷失自己的责任、「正常」生活等等。从这个观点看来,中国文化孕育而成的社会,实质上是反宗教的,虽然它不像其他主张一神论的社会那样具有排他性,却倾向不深切理解宗教,浅尝即止;认为毋须在宗教的信仰实践中,付出太多的时间去关心他人和陶冶自己。

  而所谓「浅尝即止」式的宗教行为,在台湾民间很普遍。例如遇上心理不平衡、或有罪恶感的时候,或着为求治病、经商顺利、及第抡元,就到某处听说很灵的神坛、宫庙许愿祈求,事成再来还愿,从此之后银货两讫,互不相干。下次又发生问题,再去庙里找解药,但这一次不见得要去上一次拜过的神庙。

  这种习性是有点不健康,若是继续发展下去,到了某种程度,恐怕连善恶也不易分明了。台湾的色情行业祭拜猪八戒,因为小说里的猪八戒好色,希望他能带来嫖客;还有一些六合彩的主持人奉祀三太子或孙悟空,也是基于类似的理由。这些人祭奉一些根本只存在于虚构小说中的人物,很值得商榷;更何况这样的目的对社会整体利益而言,弊多于利。这就是传统中国文化对宗教「存而不论」的见解,所遗留下来的负面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兴衰不定,有君王尚佛,也有君王灭佛;但两千多年来,佛教仍不停绽放智慧的莲花,并未从中土消失,它依旧是人在应对生死困顿时,最佳的解脱法门。

  生而为人,不管在自处或应对进退之际,总会有烦恼。我认识一位教授,平日形象非常好,认识的人都形容他是一位彬彬有礼、温和谦恭的人。但是,他偶尔会在夜深人静时推开窗子,对着外面的一棵大树破口大骂,有时还指名道姓地批评一番,过了个把钟头,又叹口气对着树说:「好吧,这次就原谅你了。」曾经几次被不同的人看见,他们不会当场点破,免得这位教授无法面对自己;其实这都是他平日压抑情绪的结果,当压抑过度时,就会藉此来发泄,以取得平衡。

  佛教的教法,即在帮助人发现这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烦恼,进而面对这些烦恼,然后用方法消融它;并且体悟烦恼的源头,是在于执着一个「我」,而这个「我」又被贪、瞋、痴等无明覆盖,不得清净。所以今生的大功课,是要「以他为我」,处处为别人着想,如此才能化热恼为清凉,化愚痴为智慧,化痛苦为喜悦。

  我相信每个人不管才智如何、资财如何、健康如何,都会希望自己是个快乐而有用的人。若能时时处处怀抱着「以他为我」的精神,那么不论这种人在现实社会上是否享有名利、荣耀、权力,他都会是个很快乐、很有用,又不恐惧死亡的人。

  〈缘起〉

  李慧菊

  我对生死有了信念

  我在模拟死亡。

  那一年我好象才七、八岁。有一天晚上,大人要打麻将,七点不到就把我们几个小萝卜头赶上床,免得我们受到「精神污染」。

  哪睡得着,看着渗水而晕出各种图案的天花板,脑海里一边想象这些褐黄色的圈圈块块是怪物,一边自己跟自己讲故事。不要!都玩腻了。

  百般无聊之下,我突然想假装自己正在死掉,这一定很好玩。于是我闭上眼睛,把手脚乖乖放直,暂时停止呼吸,最后试着停止一切念头,叫自己什么也不要想,甚至不要去感觉自己的感觉……。

  当我再打开眼睛,拚命呼吸时,心里非常害怕,并不是怕死,而是恐惧无知觉的虚无状态。人死了会往哪里去呢?如果就这样什么都没有了,那么,这种完全丧失感觉、思想的状态,非常非常令我不安。

  但是我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在后来三十年的岁月中,我也曾经参加过几次亲人的丧礼;亲人的逝去,让我无助、怀念、掉眼泪,但却都不像小时候的游戏那般让我害怕。

  直到那个凌晨,死亡与恐怖又再重现。

  当地震突如其来的时候,两个孩子睡在我身边。我被摇醒之后,心惊地发现停电了,怎么震得这么厉害;还在摇动,该不该叫醒孩子呢?来得及吗?

  我看着熟睡的孩子,结果什么也没做,只是本能地张开双手,压住孩子,其实只是在安慰自己。

  「九二一」成了台湾的忌日,在灾区的、不在灾区的,同感震动;我恐惧自己的无能,恐惧当时也许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百个「如果」,恐惧一切都不敢想象。

  有一次,找朋友聊天,她也叹口气:「对呀,如果你所有的一切,在短短几分钟内突然消失了,那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我想对她讲点话,可是也说不出什么她不知道的大道理,而其他安慰的词藻,又好象是多余的;心里觉得有点尴尬。不过,她的那句话,让我久久不能淡忘。

  在那段时间,经常听到圣严法师的话,和一张公益广告照片。照片中,他双手合十弯身礼敬,这张照片给我一股安详、感恩的力量。圣严法师说:「罹难者都是菩萨。」他还曾在访问中对亡者说:「人间种种的苦难,本来就逃不掉、躲不掉的,但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我只盼望你们没有受太多的苦。……我知道你们必定会不舍,……你们一定也看到生者的泪与悲,但是意外毕竟发生了,你们舍不得的肉身也要舍,放不下的肉身也要放;唯有能舍、能放,生者和亡者才能继续走未来的路……。」

  我从这些话得到启示,基于记者的传播本能,我起了一个念头,企画一系列的问题,提议由圣严法师开示生死大事。他慈悲地接受了。

  二○○○年初开始,我到农禅寺采访法师,前后共有八次。每次去采访之前,总要把问题反复想一想;离开时,也总要把法师的开示反复想一想。虽然没有想出什么大学问,可是我知道,哪天当我真的面临死亡的时候,也许还是会害怕,但我不会迷惘,因为我对生死已有了信念。

  第一章 师父,您快乐吗?

  问:台湾社会十多年来变化很大。在过去戒严时代的教育、制约的气氛下,比较「忧国忧民」;解严后,意识型态包袱轻了,社会多元化发展,很多人开始觉得活着就是要快乐;不管是追求声名成就、财富健康,最后目的就是要快乐。愈年轻的人,愈是如此,对快乐的追寻,因此变成生命中很重要的事。

  答:人既有生命,那么运用生命、享受生命,就是很自然的事。至于为什么有生命,生命价值在哪里,一般人通常并不去思考。

  既然追求快乐,过程就变得很有意义。有的人求名,享受掌声,但如果过程不扎实,沽名钓誉,虚晃一招,成名可能只是短暂的;声名消退之后,就会因落寞的情怀而感到痛苦,当然也有人是实至名归。财富这件事也相同,追求财富的快乐、过程和运用之间,都需要智慧来应对得失的局面。

  追求快乐是有代价的,只是在追逐中的人,大多认为这个代价值得,很有意义,不以为苦。人的心里总有各种的不满足,于是就需要向外追求,以填补那个不满足的坑洞。其实何止是声名成就、财富、长寿、子孙满堂、儿孙绕膝,就连爱情也不是青年的专利;有人一辈子追寻「真爱」,即使年逾花甲,还在期待爱情。所以,有人在追寻快乐时重视结果,但也有人享受过程,就算得不到也快乐。

  观看大众的种种,不难发现,快乐的感受是很主观的;而在这当中,很少人知道生命真正的意义。

  快乐是过程而非究竟

  问:身为宗教家,对生命自有看法,那么,师父,您快乐吗?

  答:我没有办法用一句话来回答我很快乐或我不快乐,因为这对我来说,并不成问题。我的宗教、思想告诉我,人生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人不可能天天快乐,也不会天天不快乐;只要明白自己的立场、确定人生方向,快不快乐,无非过程,并非究竟。

  问:所以,您生活上不会起强烈的感觉?

  答:但我也不是麻木不仁。年轻时跟大多数人一样,过年过节有吃有玩,觉得快乐;上佛学院读书时,觉得准备考试很辛苦,考完了会感到快乐。但是现在不再如此。我不会因为得到一样东西而高兴,甚至兴奋;甚至不觉得曾经完成了什么事,因为以佛教徒的修习目标而言,我还在过程中;但也没有什么事是没有完成的,所以也不会有什么不快乐。

  所谓完成、不完成是相对的,质、量与时间(也就是过程),是变数。从不同的质、量和时间的角度去衡量,就有不同的结果;你可以说它已经完成了,也可以说它永远都不会完成。以我的信仰而言,达到成佛,获得大解脱,那才是究竟的快乐。其余的阶段,都不会是真正的完成,但却是在完成的过程里。

  问:根据法师所着的《归程》及《圣严法师学思历程》二书得知,法师家境贫困,自小体弱,又遇到中日战争的动荡时代,您个人的成长经验是如何转化这些挫折和困境?

  答:我六岁才开始会走路、说话,九岁才上私塾,也是从「上大人,孔乙己」开始学起,但家里穷,读读停停,也曾跟父兄做童工。

  我并不是少有大志。遇到大环境波折不断,当时也不明白原因何在,也没有解决的办法,心里很无奈。但现实既是如此,只有接受了。

  真正让我确定人生方向、获得信心,是个人的一次宗教经验。我十四岁出家,奇怪的是,从前念私塾、上小学时,我整部《论语》、《中庸》等古籍都背得来;做了沙弥,却对经文没辄,总觉得脑袋像一团浆糊,很难记诵,师父见状,要我拜观世音菩萨。

  从此,每天清晨四点就起床礼拜五百次,约二、三个小时,当时一点也不觉得累,还感觉很轻松。这样过了三个月,突然间,我感到脑筋清明了。那一年,我十四岁,当下很快乐,也知道佛法的好处,于是立志一生向佛、弘扬佛法。虽然过程很艰辛,但一点也不觉得苦。

  快乐来自自心

  问: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如何能有源源不断的快乐呢?

  答:当然,追求快乐和满足是自然的事,否则生命好象失去意义;我认为一般人要得到快乐,应该来自自己对自己的满意,要由自己的内心涌出快乐的泉水来。但太多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身上。所以,要自己对自己满意也不容易,必须是会思考、有思想的人才能觉得问心无愧。但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评价很依赖亲友对他的看法,常常因为别人的眼光、别人的评价而心情起伏、患得患失,产生很多的烦恼。

  我认识一个妇人,早年离婚,辛辛苦苦把两个孩子抚养长大;当时,两个孩子很乖巧会对母亲说:「妈妈好辛苦,是爸爸不好,我们讨厌他。我们永远爱妈妈,将来长大了,一定孝敬您。」

  但是等到老大二十一岁已离家独立,小的十八岁也准备自立了。这两个男孩和母亲的关系虽不至于反目成仇,但也疏远了,偶尔还说出让母亲心痛的话:「像你这样的女人,难怪爸爸要离开你。」

  十多年过去了,换来这句话。这位母亲来见我,她不明白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子。她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难道错了吗?我告诉她:「你确实错了,错在那『无微不至』地照顾。现在孩子长大了,谈恋爱、交朋友,需要有自己的天地,不要你管那么多,你再凡事插手干涉,他们自然会讨厌你,甚至变成仇人。」

  所以,我常对上了年纪的人说,老了,要少念儿孙多念佛。孩子长大就要让他出去闯闯,即使头破血流也让他去试;他们回来求助,就伸出援手,不回来也无需挂心。

  另一个例子也很有趣。一对老夫妇事业有成、感情和睦,后来移民美国,三个孩子也有相当成就,一个是会计师、一个是律师、还有一个是医师。这样的家庭不是人人称羡吗?有一天,这对老夫妻到美国的道场来见我,我就知道他们不快乐,因为通常觉得快乐的人,如果尚未学佛,很少会到道场来。

  他们的不快乐,是因为孩子在他们生日时没有回来祝贺,连一通电话也没打,好象彼此约好一样,他们觉得被孩子冷落了。

  于是我问他们:

  「孩子没打电话回来,你们的生日就没过了吗?」

  「也过啊,可是感到很失望。」

  「那你们有饭吃、有房子住、有钱花吗?」

  「有啊!」

  「那你们还缺什么?」

  「缺孩子的孝顺。」

  「你们三个孩子在人前对你们的态度如何?」

  「他们表现得很好。」

  「那就够了吧!你们在家衣食无缺;在外人人称羡、面子十足,该满足了吧!」

  就像前述两个故事一样,大多数人在青壮年时,把生命全寄托在家庭、事业上;年老时,又寄托在儿孙身上,都将自己寄托在外在的人事上,这样就很难得到大幸福、大快乐。

  问:难道要割舍一切,才知道自己是否真快乐?

  答:不是,是要为他人设想,考虑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的时、空与过程里。像那对移民美国的老夫妇应该想到,三个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很大,他们忙于事业、家庭,不也跟自己年轻时一样吗?只是目前大家都处在人生「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罢了。

  问:是否只要常为他人设想,自己和别人都可以感受到快乐?

  答:也不是,换一个时、空为人设身处地着想,是帮助自己解开困局,扩大心胸,至于别人能不能因此而快乐,还得看因缘。

  这么多年来,我受恩于许多人,但我没有办法集所有的力量来报恩,甚至还让恩人受委屈。譬如早先是很熟的朋友,后来因为主、客观环境的变化而疏远,他们有他们的想法、做法,我也有我自己的路要走,不能顺着他们的方向,自然无法满足他们对我的期望,于是他们就感到失望了。

  遇到这样的情境,我是无力处理的,因为因缘际遇人人不同。因此,我在面对学生、弟子时,就会学习设身处地,转个念头看事情。在我的弟子中,有好几个年纪轻轻就过世,也有还俗结婚;更有自立门户,甚至成为基督教徒的。但我不会因为他们的做为而不快乐,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行为,不顺我心、如我意是很正常的,我自己不也是这样让一些人不快乐吗?

  还有一些离我而去自立教派的学生,在外公开批评我,寄书给我看。我了解他们的想法,但要我改变,跟着他们的方向走,当然不可能。这么多年来,我始终走同一条路,他们有不同的思考,要走别的路,我只有祝福他们。老话一句,「因缘不同」嘛,只要他们快乐就好,为什么一定要让我快乐才行呢?这是没道理的。

  至于那些成为基督教徒的人批评我,更是自然,因为他们现在的立场与佛教已截然不同,当然会批评我,这也没什么好生气。

  以慈悲和智慧转化悲伤

  问:遇到像九二一地震这么大的、具毁灭性的挫折,人还可能再度快乐吗?要怎么转念呢?其实有一些人即使没有直接蒙受灾难,但看到成千上万的同胞,在短短几分钟内,失去家人和财物,心里都极受震撼,觉得人生很脆弱。

  答:的确如此。我几次带着赎罪的心情到震灾现场,看到受灾户真正的哀痛。他们个个都麻木了,脸上没有一点表情,也不会嚎啕大哭。这种记忆令人很难忘掉。当时我在接受记者采访曾提过,小时候见过长江大水患和战乱的悲惨画面,偶尔还会浮现脑海,还能感觉当时的恐怖,刚经历如此大天灾的人,又怎能轻易忘却?

  恐怖的记忆虽然无法磨灭,但可以升华,我们可以藉慈悲心和转念的智慧让悲伤升华。我猜想,不仅是亲受九二一震灾之痛的人,甚至遭遇别种不幸的人,最难释怀、最难打开的心结就是: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一定是我呢?

  地震发生后,我听到一些佛教徒说,那是他们自己过去造的恶因,所以受此恶报。

  我不会这样说,我告诉大家,这些受难的人都是菩萨,他们是替所有台湾人受难,因为任何因果都有它的时空背景等环境上的条件。我也曾对媒体说过,就好比丢石头到水里会产生涟漪,但那个涟漪会怎么波动、怎么形成和消失,都和当时的水流、地形、水的深度有关,彼此影响、互相作用,不仅只靠那块石头和水而已。

  台湾本来就处在地震带,发生强震是迟早的事。如果真要说因果,那是整个台湾社会累积所成。在九二一罹难的人,是替二千二百万人受罪,所以称他们是菩萨;而活着的人,不管在哪里,都应心存感恩。

  问:转念容易做到吗?

  答:其实也不会太难。如果自己想不开,转不过来,就把心胸敞开,藉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多读、多听、多想。

  南部有一位老先生因为读法鼓文化出版的一本书,书中有一个人处境很像他,很快就想开了。这位老先生当了一辈子警察,一直升不了官,到退休还只是个基层警员,省吃俭用让女儿到美国完成博士学位。有一年女儿回台湾,这位警察爸爸带她来看我,我赞叹这位父亲的辛劳,很会培育子女,但他很谦虚也不居功,都说是孩子自己努力所成。而这个女儿竟回答说:「对呀,爸爸又不懂我的功课,帮不上忙,是我自己努力读书,领取奖学金而完成学业的。」

  我听了心里很生气,这个孩子难道没有想过,起码父亲还让她念书,没叫她早早去工作赚钱。我当时气的真想把她的头扭下来。

  问:哦,师父也会生气呀!

  答:是啊,只是不会把它放在心上,也不会真的扭断她的头。

  第二章 生命的意义

  问:多年前在为禅七开示时,法师曾经说过一个故事,以阐释生命的本质。这个故事提到有一个人在旷野中旅行,被一群强盗追逐,仓惶无依。忽见有一口枯井,井边有一条老藤,于是立刻攀住老藤下井。这时候井口来了两只黑白老鼠嚙咬着老藤。而在井四周又有四条毒蛇对着他吐信,井底也有一条毒龙。他一边害怕毒龙、毒蛇的侵袭,一边又担心老藤会被老鼠咬断。突然他抬头一看,正好有蜜蜂在老藤上下蜜,竟忘了自身的危险,伸舌舔蜜。老藤一摇动,蜜蜂就飞下来螫人。此时又有野火来燃烧老藤。故事中的旷野比喻无明长夜旷远,此人喻众生,强盗喻无常,井喻生死,老藤喻命,黑白二鼠喻昼夜,二鼠嚙老藤者,比喻人的念头剎那生灭,四毒蛇喻「四大」,蜜喻五欲,蜂喻邪思,火喻老病,毒龙喻死。

  法师说这故事,就是说明人生的事实,危机重重,给人的感觉有点消极,觉得人生很苦。难道生命的本质就是如此吗?

  无常无我

  答:那是事实,不是消极。佛教说四大无常、五蕴非我,能了解这点,从人生的痛苦中解脱,就能体会真正的乐。四大无常、五蕴非我,这是事实;也正因为无常,更要珍惜,从无常当中得到积极的启示,所以「无常」一点也不消极。

  佛教说人身难得,生命是非常珍贵的,而人身的组成,就是由四大而来。所谓四大,是指地、水、火、风。地是矿物质,水是液体,火是热量、体能,而风是呼吸、循环系统。这四个因子相互影响、互相作用,少了一样,生命的现象就不完整。例如液体的流动(水大),要靠呼吸循环系统(风大)和热量、体能(火大),而能量则蕴藏在矿物质里(地大)。这四大如果能调顺,生命是活泼有力的,四大不调就容易得病;四大若分解,人就会死亡。人的存在就在四大之中。

  四大无常的意思,指明它因因缘和合,而有生命生成。但终归要衰退、分解、离散。人的一生往往追求四大的协调和顺畅。使生命现象茁壮精益;其实,生命高峰期的阶段很短。由人的成长历程看来,五岁之前,懵懂无知;大概要过了五岁,才知道有个体的我,开始慢慢学习;十岁左右学习速度加快,这段学校教育的学习过程,大约要到二十岁左右,有的人更晚。但即使毕业进入社会,也无法马上贡献所学所能,还是得在职场中学习、适应一段时间。真正熟练工作都得到二十五岁。

  联合国一般以六十五岁为退休年龄,现在虽可往后延,也不会超过七十岁,就算能延到七十岁;算算看,人生最精华的时期,不过四十五年,这是非常短的。就在这四十多年间,通常是成家、立业、照顾高堂及幼儿的忙碌阶段。

  在这段忙碌期间,许多人尚不察觉体力、精神和时间有多珍贵和短暂,还要放逸、懈怠、浪费。像狂赌滥嫖、纵情酒色之徒,年轻时,以为再多的伴侣也应付得来,但中年之后,身体就会告诉他,已被他透支了。

  就是一般人,年轻时或许自认精力用不完,但体能消耗之快,往往超乎预期。

  法鼓山有位悦众菩萨(义工干部),是个退休的中学老师。他五十岁到法鼓山,非常精进,上山下海,活力充沛。前些时候我想另外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这位六十多岁的老师说:「师父啊,不是我不想接,是身体不行了,要是接下这个任务,恐怕我要死的早一点。」原来两年前他得了高血压,血压常高到一百九十,白天若有事情没完成,晚上就睡不着,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短短十年,精力差很多。

  而我是一向体弱多病,可是我的心力很强,遇到困难不会退缩、放弃。我曾想,到死为止,我的身体再怎么病,以我的心力还是可以叫它动起来。

  我五十五岁时曾感染滤过性带状病毒,病情相当严重,痛得没办法入睡,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到荣总诊治病情才好转。病愈后,体能再也不如从前,不过,我自知心力还可以,于是六十岁那年开创了法鼓山。

  一九九九年(七十岁)春天,我因牙疾就医,医生在执行根管治疗时,使用消毒药剂不小心,把我的舌头烫掉一层皮。糟糕的是伤口在侧边,吃饭、讲话都会磨到牙齿,其痛无比。我又因白血球数量过低,免疫力不好,医生不准我吃抗生素,三个星期伤口才愈合,多吃了些苦头。俗话说英雄就怕病来磨,何况我又不是英雄,精神、体力又耗掉一回。年纪大了,就是不能病,体力消耗了就回不来。

  所以,人的体能旺盛时间很短,能量有限,要好好运用及珍惜。正因四大无常,更应警惕;人的生命随时会结束,不是只有老病而死,什么时候死、怎么死都不知道,没有定数。难怪有人形容人生的短暂像沙漠的植物,一遇雨水,很快就发芽长出地面,开出五彩鲜艳的花朵;然后花谢了结子,水分耗尽,母体就枯萎而死了。中国人也用石火光影形容短暂的人生,犹如两石相击,迸出火花、照射的影子,一闪而过。

  在宇宙无穷的时间里,人的生命真是短得有如瞬间。若能够懂得珍爱利用,则此生虽短,其价值的延伸是无穷的;如果浪费、糟蹋,不但此生短暂,对未来也没有价值可言。人总是需要在努力中获得对于未来的希望和快乐。

  佛教又说五蕴非我,这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是人的生理、心理及精神的全部。

  色讲的是所有的物质,也就是四大。人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的四大组合,扩大来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大身体,而这个大身体也是由四大所合成,它存在于无限的宇宙之中,与远大的宇宙对比之下,地球的寿命也算是短暂的,所以地球也是无常的。

  受是感受、觉受,是心理作用。

  想是思惟,当你有感受之后,大脑就会开始作用,有了思惟。

  行是行动、作为。有了思想、想法,人自然根据这些主意起反应,去做一些事情。

  识有两种功能,一是认知性的、辨别的;另一种是持续的作用,让人的前一念到下一念,念念相续,形成绵绵不绝的念,也就是一般说的心。

  色蕴(四大)强调人体的形成,其余四蕴则指出,生命现象中,心理和精神功能的重要。色、受、想、行、识,少了其中一项功能,生命也就不完整。例如得了失忆、失智症的人或是植物人,四大虽在,五蕴则已不全,这就不是正常、完整的生命现象。

  放下执着

  五蕴非我的意义是说,人的生命现象是由五蕴构成,离开五蕴,根本没有一个「我」的实体存在。人若能悟到五蕴非我,就能解脱成圣人了。

  「五蕴非我」不是对事物、环境没有感觉和反应,也不是完全否定人的心理、精神作用,而是放下自我的执着中心,不以自我为认知、判断的中心。例如有人骂你,是他在骂,你这个人并没有挨骂,因为他骂的其实是你的五蕴。也许是你的言语、行为(行),或者哪根筋不对了(想),惹人家有此激烈反应。那么自己反省一下,如果自己没错,就不用生气了;如果说错、做错,那下次叫自己的五蕴别犯错就好了。如果你也跟着生气,想骂回去,那么你又犯了双重的错了。

  五蕴非我,不是否定自我,而是不执着一个「我」-一个固定的、绝对的形式或准则。大凡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绝对的真理、最高的信念,但佛教没有。所以,佛法无定法,一切都是相对的。佛教说人要有正念,正念是没有偏见,什么是没有偏见?这也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几年前有个人,非常疼狗。有一天,他抱着狗来寺里,见到我就说:「师父啊,你看,我这只狗多乖多可爱啊。」我就先摸摸它,主人一定要我抱它,我就抱了起来,而且一边对它说:「好可爱呀,你一定有善根,要多念阿弥陀佛啊!」

  其实,我摸那只小狗,等于摸它主人的心,我赞叹它,等于赞叹它的主人。

  后来,有个信徒抱了一只狗来,说要送我。我告诉他:「寺院里的出家人是不准养宠物的,这是戒规。」

  「师父,因为您喜欢狗啊,您不可以装啊,我上次看到您抱狗,很喜欢的样子,人要真心啊,您怎么变来变去。我不相信您不喜欢狗,这只狗您收下吧!」

  「阿弥陀佛。上次我那么做,是为了度那个抱着狗来看我的人啊。」

  又例如,有一对夫妇带着他们三岁的孩子来见我,我也不看那两个大人,而是先跟小朋友打招呼,跟他玩一会儿,称赞他健康乖巧;然后跟他爸妈说,这孩子真好,要教他念佛、拜佛。这样做是希望他们全家能跟佛结好缘,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要他念佛拜佛,等于也鼓励大人念佛拜佛。从这两件事,要说我是爱狗、爱小孩,那是错的;但若要说我讨厌狗、讨厌小朋友,那也是错的。

  五蕴非我,是不以自己看到的我为我,要以他为我;如果不断地以「我」为出发点,以「我」代替他、以「我」来要求他、以「我」责备他,这是强烈的自我中心在作怪,当然就不是「无我」了;而且这个「我」还很大呢,更是个烦恼的我。这种「我」先是伤害人,然后反过来伤害自己。

  然而,以他为我,这个「他」是没有特定对象的。有些父母会说:「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女,在我生命中,子女是最重要,只要他们好就好,我自己无所谓。」这样的父母是以子女为我,所以也并非「无我」。

  「以他为我」的「他」,不是指特定的某人或一群人,也没有固定的形式,连观念上也不局限任何层次、种类。所以我学习着跟什么人都谈得来,人家谈运动,我也谈;谈艺术,我也聊;就是赌博,我也谈。这不是因为我喜欢运动、艺术、赌博,而是因为对方喜欢。谈着谈着,只要转个弯,就可以与佛法相通。如此,我弘扬佛法、利益人间的目的就达到了。

  问:佛法和赌博怎么相通?

  答:哪样事物不是在赌博?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大赌博,随时都在下赌注,但高明的赌徒不会盲目地孤注一掷,总要有了五成以上的把握,才会放手一搏。企业家、政治人物也在赌,只不过用的不是纸牌、骰子。我也是在下赌,因为我的弘化工作,没有一件事我敢说一定能百分之百完成;事情要圆满,除了个人的条件、努力,也得有其他因缘的促成。像我们要办一场露天的弘化活动,预估五万人来,准备的工夫需达半年到一年,要投入许多的人力物力。活动当天要是遇到狂风暴雨怎么办?对于天候,无人能够掌控,这事要做,但同时也担着风险,所以我也在赌。

  人生中许多重大的决定,例如念什么科系、入什么行、和谁结婚,要不要买房子等等,都是赌博,都有得失。而佛法中教导我们坦然面对因缘、面对无常的智慧,可以让我们在人生赌局中离苦得乐。

  问:法师先前提到人身难得,这是为什么?

  答:不是有句话说,百鸟在林………?

  问:不如一鸟在手。

  答:(击掌)对呀!很多人说「将来」要做这个做那个,我此生的理想做不到,来世再做。其实那真是做大梦啊!现在得到这个生命很珍贵,此生之后的下一次,能不能再有这个身体,你有把握吗?这是完全不知道的,所以说人身难得。

  问:如果我是一只鸟、一条鱼、一只狗,我的生命也很难得。

  答:没错,但是它们没有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奉献所学的能力;它们只能自然的生与死,最多奉献自己的肉给其他的动物吃,或者只能为人看门、陪人玩耍。

  我曾遇见一个认为做工很辛苦的年轻人,看到旁边一只狗在玩,他说好羡慕那条狗,不必工作就有饭吃,不像他那么辛苦,下辈子他想要当狗。

  问:对,很多人在受苦痛折磨时,情绪低落,都会脱口而出说:「下辈子不做人了,做只鸟呀、蚂蚁好了。」

  答:(点头)我告诉这个年轻人,当狗是好,但是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工作,你可以离开,可以选择别的工作,或者再进修;不过这条狗就没得选择,你还愿意当狗吗?他想想,就说不要了。

  身为人是可贵的,现代人更可贵,因为现代社会渐渐民主化、自由化,这是趋势,各国皆然,不像过去的祖先常受政治及强权的压迫;即使在不太民主的地方,只要你有才能有智慧,一样会受尊敬。只要学习能力强、贡献多,抱持着「以他为我」的态度,你跟全世界的人就是结合在一起;因为你的付出所发散的能量,会影响全世界所有人,尽管他们不知道你的名字。「无我」是智慧的,带给人正面的影响;「有我」是烦恼的,从有我出发做出来的事、说出来的话,虽然不一定全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但往往好坏夹杂,不一而足。

  成长自己,成就他人

  问:从这个观点,您认为生命的意义何在?

  答:不断地学习、奉献;使自己成长,并成就他人。

  问:「成就他人」的内涵是什么?要做到什么地步才算成就了他人?

  答:我们的着力点,离不开时、空两个因素。空间是我们身处的大环境,而时间上,也离不开过去和未来。由这两个因素观察,人不是孤立的;只有单独个体存在时,不但不会进步,而且危险。不要以为只有一个人,就能享有最大的自由,殊不知危机很可能从四面八方潜涌而来。许多动物、昆虫都是群居的,道理如此。

  其实,我们贡献他人的时候,获利最多的往往是自己,这好比身陷危境时你只求自救,就算安全了,却不知前面还有什么危险正等着你,以你一人之力,难以应付这些潜藏的危机;但如果你自救之后,再去救了一群人脱险,纵然危机四伏,靠着众人的智慧和力量便能应付,自己也能得到真正的安全。

  在实践上观察,有些人行事散漫马虎,觉得小小的错误,无伤大雅,也不见得需为此负责。但是,久而久之,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便会在意识中形成很不好的惯性。一旦如此,这种人生会愈走愈辛苦。反之,多做自利利人的事,负起责任,不断自我训练再训练,也会练就好的惯性,那么这种人的生命去向便与前者截然不同。所以说要不断锻炼自己、成长自己;至于贡献,事无大小,尽力而为就是了。因而「成就他人」是无法表列、明定规格的;心里常想着帮助他人,就是对自我成长的良好训练,也就能够成就他人。

  问:师父刚提到「以他为我」的重要,这令我想起一则故事。从前有位师父,他也说过要随顺众生,有人要他站,他就站;有人要他坐,他就坐。虽然这位师父只是举例,但是对一般人而言,也许一方面难以想象把「我」全部放掉,是什么样的境界;二方面社会环境日益多元及复杂,可能有些时候,「他」方会彼此冲突、矛盾。例如父母之间、子女、兄弟姊妹和朋友之间的意见、期望不相同,那该怎么办?若以那位法师的例子来说,要是同时间,有一个人要他站、有一个人要他坐,他到底该站还是坐呢?

  答:随顺众生的意思不是随波逐流,也不等于没有原则地盲目服从,而是要以智慧及慈悲的尺度来权衡轻重。凡是有益于己也有助于人的,那就可以照着对方的吩咐去做;凡是有益于人而无损于己的,都当从善如流;凡是有大益于人而有小损于己的,也当全力以赴;凡是无益于己又无益于人的,当然不能照办了。如果遇到蛮不讲理的人,他叫你站而你不站,就会立即受到伤害,你最好不用逞强,还是学着那位出家人的忍辱行吧!

  问:这一、二十年间,受到各种因素的刺激,台湾社会变化很大,许多价值观正在解构、重组,各种意见、观点纷陈。其中有一种人生态度在年轻人身上广为流行,就是爱自己多一点、对自己好一点。这大概是他们认为的「健康的自私」吧!因为把自己弄好了,条件比较好了,才可以付出;否则每个人体力、财力、能力、资源都有限,如果什么都只为别人,可能到最后透支了,自己先垮了。这种看法跟「五蕴非我」有抵触吗?

  答:这种思想多半是受西方人的影响。中国儒家传统上讲仁、爱、忠、恕、责任;而西方的价值体系多由自我出发,行事上,他们一定考虑权利、义务,我是纳税人,那么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美国历任总统也常说,他们为了美国长远的利益,必须援助第三世界国家。虽然东西拿出去给其他国家,但最终还是为了美国。所以,虽然从自我出发,但最后对个人和社群、国家,甚至国际都有好处,这是他们的文化模式。

  这样错了吗?不尽然,有它的道理存在。中国古代思想家杨朱说过,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看似自私,但杨朱说,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管好了,照顾好了,那么天下还有谁需要别人帮助呢?就如佛教讲的解脱、成佛,也是一种自利,希望修习而得开悟,自利利他,推己及人,都是这样讲的。原则及逻辑上是没错的。问题是,很多人相信「自利利人」这句话的前两个字、奉行前两个字,却忽略了后两个字的意义。

  现代社会是经济、消费社会,偶尔为自己买件好衣裳、吃顿大餐、外出旅游,这是休闲,就像工作了五天,就得休息一、二天一样;生活的确需要调剂,既可纾解压力,让孩子欢喜,家庭也和乐。但若打肿脸充胖子,人家有你也一定要有,为了这些休闲、消费而入不敷出就不好了;太着重自我感官之娱乐或只强调爱自己,忘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奉献,就颠倒了。就像我们睡觉,是为了恢复体力,让心、脑休息,沉淀、消化,再继续明天的工作,不能把睡觉看成目的,它只是个方法。

  现在我们提倡以他为我,以「他」为中心,为了能利他,我必须不断进修;如此一来,反而成长了自己,这就是「利人便是利己」的道理。我们观察每个人的学习过程,大概在二到三岁期间,都有一段自我中心非常强烈的时候,甚至会强到想指挥父母、影响家里的作息时间等等,爸妈「不听话」,就一哭二闹发脾气。

  之后,从各种学习管道中,孩子逐渐长大,也都伴随着把「我」变小的过程,不断地从非常自我,进而体会他人的自我,反省自我、检点自我、充实自我、成长自我。

  我自己也是这样,现学现卖;看艺术展览,了解电脑,也听听别人介绍网路,然后融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再与人交谈时就容易契合,不至于与社会脱节。我说自己像个发货站,人家需要什么,我就去学(进货),然后再分派出去给人。我究竟学些什么?当然是以佛教思想为引导、规范,我是不会去学以伤害一批众生来助益另一批众生。所以,每个人的学习方向,都应有一个思想指导、有个范围。

  问:人的成长过程中,的确有一个层面是学习从有我到无我,同时也学习如何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如果在社会上与人意见不同,这种情况在职业生涯中也很常见,有时和上司或与同事看法、做法分歧,甚而引发冲突,这是有我,还是无我?

  答:这也因人、因时而异。如果是因为自我中心,个人善恶、利害而引发冲突,那是有我,烦恼的我。相对的无我不是没有思想、没有意见,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而是不以一己的喜怒哀乐、利害得失与人计较。在职场上,你是站在企业的立场,提出你认为比较好的方法、策略、步骤,那是为「他」,当然应该说出你的意见,让大家参考,至于是否被采纳,就不必太在意、烦恼了。

  问:二十世纪是人类在民主政治、经济发展大跃进的一百年,这个基础奠定军事、太空、医学、生化及电脑各个科技领域的长足演进。现在,我们甚至看到基因工程三天两头就有新发现,而复制人的实现似乎近在眼前,也引起广泛讨论、争辩。法师刚刚也提过,世间大多作为,多半好、坏夹杂,因为不能完全做到无我。身为科学家,分明知道他的发明虽可造福人类,却也同时将导致不小的负面作用,虽为利他,却也可能有伤害;像复制人这件事,该去做吗?您刚才开示,佛法无定法,没有绝对是非、好坏标准,像这样的事也是如此吗?

  答:每个工作的角色扮演是不同的;科学家的角色,是找出人这个小身体和外在大身体(地球及宇宙)的现象,然后加以运用,这是他们的责任。发明的本身并没有错,至于它可能诱发的副作用,就得靠有智慧的人来预防,从政治、法律、宗教、经济、哲学等方面未雨绸缪,事先做好准备。

  现代的复制科技已经成功地复制牛、羊、猴子等动物,虽然法律目前仍不允许复制人,但那是时间问题,法律的防线迟早也会松动。现阶段在技术上,复制人还有一些难题未获解决;例如,从五、六十岁的人身上拿细胞来复制,甫出世的婴儿,过没几年,虽然还是儿童的心态,其生理状况却已是五、六十岁的老态,这是很痛苦的事,这一点还没克服,但这应该也是时间的问题。

  依我看,到二十一世纪末,地球上可能就有一定数量的复制人了。这种科技的发展,当然会对现有社会的价值体系、法律责任、伦理道理等层面造成冲击。但一如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口(国家)安度电脑Y2K危机一样,只要先知道问题所在,集合众人智慧去解决,就可以掌握局面,不致大乱。复制人所引起的一些问题,例如父母的定义是什么?还有,一个人只要拿一点细胞,就可以复制好多人,真像孙悟空一样,拔一根毛一吹,就变化出无数小猴子,那又该如何?所以需要一些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规范。

  问:真到那个时候,不是很恐怖吗?

  答:(摇头)那也未必。凡是尚未发生的局面,若非将之过度的理想化,就是将之想象成可怕,都是不必要的。

  第三章 人生三部曲

  问:在时序上,人的成长都得经过青、壮、老三个阶段。由于各时期所拥有的资源和面对的环境不同,法师认为不同阶段的人,应如何建立并实践人生观及生命的价值?是否先从青少年开始谈起?

  年轻人需学习负责精神

  答:现代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追求什么呢?据我所了解,第一是爱情,第二是成名,想发大财的少年人可能少一点吧!

  寻觅异性伴侣,是动物的本能。成长中的少女少男,有的甚至等不及成年再打算,年纪虽小却已有爱情美梦。不过,这时候需要思考一下。小说中的爱情凄美、浪漫,很迷人;但沉溺于爱河中挣扎的人,有时喜悲参半、有时患得患失、有时痛苦不堪,情绪波动极为汹涌。二十五岁以前正是学习的阶段,把精力、时间耗费其中很可惜。若是很自然地交往,两情相悦、彼此勉励,那也很好。

  年轻人多半想一夕成名,这样的速成美梦也得思考一下。通常,有特殊机遇或天赋的人,是有一夕成名的机会;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容易,因为实力不够,即使想尽办法、使尽招数成名,也是虚名。这种人往往为了保住名声,得做更多的虚功,十分辛苦地维护虚名,这是很痛苦的事。如果真得了名声,也当小心,锋芒不要尽露。有句话说「满招损,谦受益」,隐藏一些、谦虚一点总是好的。

  除了追求成名、爱情之外,在这个成长阶段,更重要的是要自我充实技能、知识及品德,以奠定人生的基础。

  目前的社会以经济为导向,一定要有一技之长,才能使生命的发展有延续的基础,并免于匮乏之忧。在选择志向时,千万不要一窝蜂、赶流行;还是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喜欢什么?我的学习能力如何?」再配合机缘去判断和抉择。年轻朋友之间相互影响,或受媒体左右,容易模仿偶像、赶风尚。因此,对于选择自己的人生出路,要稍微逆向思考一下。大家都在挤最热门的科系、行业,但哪来那么多机会?这样竞争不也同时增加了吗?更何况环境、技术演变很快,现在热门的,不见得未来就热门。

  依着自己的性向努力钻研,虽然眼前的选择不一定是热门「趋势」,起码你的工夫好,即使冷门,在分工的社会中,还是会有一席之地。因此,毋须勉强自己非学什么不可,顺势而为,随缘而做。我相信,即使再怎么不聪明的人,只要肯用心下工夫,一定会有成果。

  行有余力,再培养一些健康的嗜好,以供消遣、娱乐,调剂生活。同时也早一些准备人生修养及健康的宗教信仰,因兴趣、嗜好、信仰而认识许多的朋友,自然会扩大生活圈、拓展自己的眼界、吸收不同的经验,这些都是生命的资源。

  一般都认为只有在与人互动的时候才会发生「品德」的问题。不过,古人云:「君子慎独」,其实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会显现个人品德的特质。如果尽是胡思乱想,看或做一些不该做的事,例如,不健康的书刊或电子媒体等;不要以为没人知道,没有关系。事实上,这种行为会形成惯性,内化且毒化成「异味」的气质;如果自己被毒化了,与人交往时,也会影响别人,这样一来,品德就有问题。

  所以,从小要了解习性作用之大,不要掉以轻心,需时时提醒自己,做任何事都要同时为自己及他人负责。因为负责任的人,会懂得关怀他人;这种人愈老愈有人缘,因为这是珍贵的人格资产,只会愈累积愈多,而且别人无法夺走。相反的,自私的人,别人会远离你;自私而又有权,别人离你更远。这种人一旦失势,难过、沮丧、失落是可以想象的。

  问:法师刚刚指出了年轻朋友努力的一个大方向;但一些统计数据显示,十五到二十四岁这一代的青年人中有一些现象,令社会学者和心理学者非常关切,例如自杀的问题。根据卫生署统计,这一代青年的死亡原因中,依序是意外事故伤害、恶性肿瘤、自杀和他杀,可以说在这么年轻就过世的人,许多是「死于非命」,而且比例呈现缓慢升高的现象。

  一些国内、外的学者,对这种现象提出研究心得。论点之一指出,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刚刚脱离儿童期,自认为已是无所不能的大人,所以容易做些冒险度高的行为(喝酒、飚车以致自残),以证明自己已成长。但是面对未来,他们却又有点抓不住的感觉,所以飘浮其间,有时很乐观,有时又颇感忧郁,若加上环境的刺激,也许就容易自伤或伤人。

  法师对于这个现象的看法如何?宗教界如何看待自杀?

  生命的原点

  答:这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年轻的孩子到了走上绝路的地步,或成为别人眼里的问题人物,事实上反映出家庭、学校、社会的问题多一点,青年人自己的问题还不算大。

  现代父母,能让孩子觉得他们的意见可取的并不多。在思想上,年轻人并不太受父母影响,这多半是因为父母不跟孩子做朋友,因此上一代难以进入下一代的生活及内心世界,才会觉得「孩子怎么变成这样」,无法理解年轻人的言行。在这种情形下,父母察觉不出孩子潜在的问题。等状况浮现之后,常常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处理,这是个大问题。

  年轻人好奇、学习力旺盛,这同时意味着他们的模仿力也强,他们习惯三五成群,互相感染。所以,社会风气对他们影响很大,譬如跟着流行穿短裤、紧身裤,不可不考虑这对健康是好是坏;见大家都买名牌,自己也想要,没想想自己是否买得起。

  更重要的是在学校教育体制内,多半着重知识、技术的传授,至于人格教育,好象就交给训导处。但是,训导人员天天耳提面命,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并且定出条条规矩,错了就罚,对了就赏。光这样对学子的人格养成是不够的。

  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老师的身教、潜移默化的熏陶;老师如果不懂得用尊重的态度、方法对待学生,而说一些讥讽轻蔑的话等等,这不但不能让犯错的学生心服,对其他人也不是好的示范。相对的,教育体系也应该多着力改善教学环境,给老师更多资源;如果一个老师要照顾三、四十个学生,他就只能注意那些已经出了问题的学生,而无力顾及那些潜在的状况。

  从我的立场来看,我遗憾台湾到现在都还没有将宗教纳入正式的教育体系。传统上,中国人的信仰是很现实的,不太想过去世,对于未来也只想长生,活久一点,其本质是反宗教的;即使到现在也还是如此。社会舆论普遍认为,让宗教进入校园是令人忧心的事,应该让孩子自己摸索宗教信仰;家长也这样想,纵然父母自己有宗教信仰,却多放手让孩子自己决定是否接受宗教。

  这不是很矛盾吗?家庭学校都不教导,各宗教正确的教义和精神,如此又怎么能期待年轻人有宗教的知识去判断、选择呢?他们只能跟随大众的流行风气。

  而台湾民间的宗教多半止于信仰层面,许多为非理性的,甚至是迷信的,所以灵异之风、求神问卜才蔚为风潮。

  教育当局目前正在推动生命教育,希望教导学生爱惜生命;我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容,应该是说明生命如何由胚胎形成,死亡是必然,从生到死的人生过程中,必须如何安身立命。如果其中缺乏宗教教育,生命便是没有源头也没有未来,无法使人将生命落实在无限的时空中。

  问:什么是宗教教育所提供,而正规教育缺乏的?

  答:宗教讲出生之前源头,所以生命有了根;宗教也讲死之后的未来,所以生命有了归宿。有了根,就会对自己的命运有安定感;相信有未来,就会对自己的现在负责,当然就有无限前程的希望。缺乏宗教的引导,生命犹如失根的兰花,无处着力。人生中只讲道德,做起事来不免困难重重,因为许多是非善恶不是一时之间就能分明的,常常对不负责任的人莫可奈何。有些做恶的人只要不被抓到就心存侥幸,也许会遭人谩骂,却也无可奈何他。碰到这种人,就得靠宗教的力量来帮助他了。有宗教信仰的人,不仅怕人家骂,而且懂得对自己的所做所为负责。一如海中行舟,明白自己启航的来处,知道自己前程靠岸的去处,而且不只是这一生而已。

  许多宗教都指出,生命的去处,最终就是回到初始的发源处。基督教说,神造世人,人最后要回到神的处所。而佛教主张,佛性本具,人之所以不知,是因为受无明烦恼蒙蔽。所以我们在品德的路上不断自我成长,福慧双修;最后,清明的本性自然浮现,与佛不二。所以是生生世世满怀希望,走回生命的原点。

  如果对生命没有这样的认识和信念,即使成年人在重重生活压力的波折下,都难免感到茫然无助,更何况是生命活力无处宣泄的少年人。茫然无助再加上冲动,导致他们遭遇情感、人际关系或是升学等的压力、挫折时,就有了「死给你看」的冲动。

  据我了解,西方现在有一些机构正在研究有宗教信仰与没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他们的下一代哪一种比较有安全感。我猜想应该是有宗教信仰的家庭所教育出来的下一代比较有安全感。自杀的问题相同,有宗教信仰的青年,在面对晦涩的人生际遇时,他会好好思考这个关键点,因为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反对自杀。犹太、基督、天主教认为,人是神创造的,只有上帝可以收回人的生命,人不可自己结束生命;而佛教则认为,自杀与杀人都是杀生,所以也反对自杀。

  中年人需有逆风毅力

  问:青年之后,步入中年,法师觉得这一时期的人生,应该注意什么?

  答:就以我自己为例作说明吧!我少年出家,知道佛法的好处,就有振兴佛教的心愿。这个心愿到了中年之后,才得以逐步实现。

  问:过程中,法师是否曾经与多数人一样,觉得梦想难以实现,或永远达不到。

  答:是的,但我从未放弃。

  那个时代,社会颇动乱,我见到许多人仿徨无依。二次大战结束后,社会渐渐安定,可是我一样看到许多人活得不快乐,我想这是观念问题。佛法可以导正偏差的观念,所以我一直吸收、咀嚼佛法,也不断尝试把自己知道的佛法告诉别人。

  这当然要凭借传播媒体的力量,我二十岁就写文章,但影响力很小;到了二十五、六岁,几乎觉得没机会了。直到三十岁从军中退伍再度出家,开始编佛教杂志《人生》,接着到高雄美浓山中闭关,在没有电话、电视,甚至没有电灯的寺中禅坐,内省心性,察照自己内心深处的世界,坚定了信愿。同时,书也一本本写成。

  那时候我已将近四十岁,海内外邀稿渐多,我的愿望也慢慢实现,但还是很慢。例如我三十五岁时(一九六五年)就完成《正信的佛教》一书,第一刷只印一千本;十年后,我从日本留学回来,那一千本还没卖完。

  当我的师父东初老人圆寂,我再从美国返国承接老人的遗志,弘扬佛法之后,《正信的佛教》就一版一版地印,流通于台、新、越、香港、大陆,现在出版量已有两百多万本;而且也慢慢有人真的照我发表的「理念」去行事。依此可见,中壮年的年限很长,从三十到六十五岁,这是人生的黄金岁月,更应当不中断地学习,还要努力充实自己,逐渐发挥影响力。

  在此时期,我离开较单纯的学院环境,进入社会之后,因为因缘具备,很多事情聚集而来。其中有逆缘,有顺缘。重要的是,我绝不因逆缘而放弃。

  中年时,我也饱受打击,俗话说:树大招风,当知名度高了,随之而来的非议责难也愈多。过去,我曾为了佛教正信之辨,与基督徒发生过笔战,那其实是小事,我很感激他们,让我有机会厘清外界对佛教普遍存在的误解。但当批评我的声音来自教内时,冲击更大。当时,我很少有真正的朋友。因为当年我的言论很激烈(关于如何振兴佛教的方法),很多人都觉得受到我的「辱骂」,连我的师父都有这种想法。虽然我自认为是对事不对人,但是没有获得大家的谅解,因为事里有人,人在事中,无法二分的。

  那时候压力真的很大。我赴日留学也曾遭受反对,一因我人缘不好,二因有些人推想,我赴东瀛之后必定还俗。

  在压力下我没有放弃,还是继续走自己的路。凭借的是什么样的信念呢?就是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只要大方向不变,其他的都可以转变。又如,我入山闭关,与蚊子、壁虎为伍,别有趣味。那当中也是有麻烦的,但闭关寻求内心世界清明,并整理佛教经藏,这是我的志愿,也没有任何人要我去。

  从这些经验看出,人到中年更需要毅力和恒心。一般人到了这个年纪,既要成家又要立业,上有高堂、下有幼子,压力、诱惑很多;的确要有逆风逆浪的毅力才能够心志不摇,航向目标,贡献社会,甚至领导一群人前行。即使只有一、二人,但大家有心一起发挥向上的力量,那也一样有他的影响力。时代从来没有停留过脚步,我们也只有不断地努力,提升自己的智慧,才能引领风潮,改造环境。只求尽心尽力,对现在的社群有益,至于千秋万世之后的事,则不必在意。

  又如,我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名,所以当年常用笔名。更不是为了「我想说什么」,而是思考这时代的人想听什么、是否愿意看我的著作等问题。因此,我很讲究表达的技巧,得要用现代人听得懂的语言才行。否则,古代大德对佛法讲解得还不够多、不够好吗?我又何必在字海中再投字进去呢?

  况且,我从来不存着自己的书要留给后代的念头,我不考虑五十年后的人是否要看我的文章,我关心的是现代人需要什么。因为后来者自然有不同于我们现在的语汇和需要,也自然有人会去满足新的需求,不必是我。

  总之,在中年时期,立业做准备、打根基,以及冲刺的时候,我还是一句老话,要有奉献的心,不要老算计名利,那会惹来许多的烦恼。但如果多做奉献,到某个程度,名利会自然跟着来的。

  问:法师刚提到年少时编织梦想,步入黄金岁月时就发挥逆浪行舟的毅力,充实自己迈向目标。这种带着英雄及戏剧性色彩的人生,的确是二十岁上下的人所企盼的。但是,大部分的人到了中年,恍然清醒,发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路人甲、路人乙,上班下班而已,往往在心理上需要一番调适。究竟中年人该怎么接受自己的平凡呢?

  答:俗话说,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主人翁是指每个人都可以当领袖,或成为社会上左右时局的风云人物吗?当然不是。

  成为社会乃至全世界的主人翁,这句话的真谛是,在民主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有一份奉献自己的机会和力量。国家、社会都是抽象的名词,事实上,它是由每一个个人的表现聚合而成的综合体。

  我常以手表来比喻这件事,手表要运作得好,它所有的零件,不管是大中小齿轮、螺丝、指针都必须通力合作地运转,少一个都不行,彼此都有密切的关系。现实世界里,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运作模式,有的是由一个大齿轮来带动,有的则是由三、两个中齿轮组成核心。看起来好象当大齿轮的比较风光,但是,手表里面全是大齿轮,这样行得通吗?

  所以,如果国家有进步,所有克尽己力并扮演好自己角色的人都有功劳;反过来,社会有缺点,不要光指责别人,也应该自省有无失责。

  青年朋友编织彩色的梦,那是好事,也很自然;但随着光阴流逝,也许到了中年,发现自己的机遇、各方面条件不允许,无法实现梦想,即使如此,也不必为此感到悲哀。我们观察一下,周遭的人是不是仍然有类似的梦想?而再下一代的年轻人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梦想?如果这个梦有追求的价值,那么一定不断会有人前仆后继去努力和尝试。有一天,梦想、抱负真的实现,那么成功何必在我?由别人完成,不也很好?人类历史上许多画时代的制度、科技,不都是许多人献身研究,经年累月堆砌成绩,最后才由少数人完成。因此,凡是在这漫长过程中努力过的人,都不是平庸的失败者。

  而一个人作梦不如大家一起共同作梦美满。

  古代儒者对人的道德要求很高,希望君子(读书人、知识分子)都能三十而立,立什么?立功、立德、立言。到了现代,「三立」应有不一样的解释,因为教育普及了,过去受教育是少数精英的权利,他们都准备要当官,所以道德诉求很高。现在人人平等,不必把三不朽的格言想得那么伟大、高不可攀。

  依我看,尽己之力,就是立功;与人和平相处,就是立德;说话算话,用真诚心讲话,就是立言。

  老年人需要服务人群分享经验

  问:老年时又该如何把握这段岁月?

  我有个亲戚曾告诉我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他住在一个老社区已有四十年,所以街坊老人邻居很多。其中有一位老先生每天清晨三、四点就到公园散步;七点回家吃早餐休息,又出来走走;中午太阳大,再回家用饭休息;到了黄昏还是在公园散步,直到天黑。日复一日,除了三餐,老先生的一天,全花在走路运动上。我这位亲戚感慨良多地说,许多老人只想健康地活久一点,他可不想这样。

  法师认为老年生活怎么安排才好?

  答:我常笑说,「夕阳无限好,不是近黄昏;前程美似锦,旭日又东升。」有宗教信仰和没宗教信仰的人,到了老年,生活差异就很大。有人可以重新展开第二春,或在心理上已准备好死亡及死后的重生;有人则愈老愈勤于求神问卜,不知未来在哪里?

  老来多照顾自己的身体是应该的,但把它当成生命的全部未免有点可惜。现代人平均寿命逐年延长;老年人虽然体力、心力慢慢损耗,但由于经验丰富、资源颇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是可以再创事业。然而,老年人比较患得患失,禁不起大幅度的失落。青年及中年时冲劲十足,对于人生的起伏及落差,多不以为意;但老年时,对这种大变动的承受力比较差,因为精力已衰退,大不如从前了。

  不过,老年的人生像黄金般的莲花,必须尽力维护。不论从事宗教公益义工,或上空中大学、社区大学继续进修,都是很有意义的事,可以扩增生命的活力。

  以我个人而言,真正开始弘法是五十岁以后的事;对社会的影响力,则是在六十岁建立法鼓山之后才更彰显。我和弟子们开玩笑,如果我在六十岁之前死了,就没有法鼓山的志业了。

  很多人认为青壮年耕耘,晚年是收成、享福的时候。话虽如此,但人老了是否还要收成名利、地位、权势?不是的。应该是将你耕耘的结果广布于社会,与人分享。其实从小到大到老,我们都是一路学习,同时也一路在收成。所以,晚年时应该将你此生的经验、资源奉献给社会及其他人,让下一代有机会发挥才是。

  第四章 命理的正思惟

  问:趋吉避凶是人的本能,因此几千年来,东、西方的命相占星术,历久不衰。在台湾,许多人在选择职业、婚姻对象、阳宅、阴宅,甚至姓名、理财,都会受命相、地理风水的左右,不但影响个人日常行事,也进一步影响个人对自己生命的认知。

  法师曾在《法鼓钟声》一书中提到,「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命理。」这里所指的命理是什么?跟时下一般用来预测未来的方术,是同一件事吗?

  生命的源头即是命理

  答:我所说的命理,包含生命的源头、过程和结果;而这个结果本身,又会成为下一个源头,展开另一个过程,再得一个结果,如此因与果循环不已。

  命理的推展,需要配合天干、地支,才能推算一个人一生大致的状况,以及一些生命的特质。这也意味着,人的命理与天地(自然)相呼应,息息相关;所以,命理之中有天理、有地理,是在特定时、空环境中运作的。既然是在一定时间、空间中互相牵引,就有各式各样的元素彼此配合,形成一种能量。

  具体而言,纵使同父同母所生的兄弟姐妹,因为出生的时间不同,他们的性情、潜能就各有差别,甚至南辕北辙;而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人,因为父母的遗传及地点环境不同,资质也互有高低,不能一概而论。在这些力量交互作用下,一个人生命的基础、一生的过程,大致上在出生时已经决定了。

  后天的环境、作为,当然会改变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状态、潜能与智能发展的程度,因而渐渐地改变了原先的命运。俗话说「小时一看,到老一半。」话虽可信,却又不能尽信。

  我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出生就是个体质瘦弱、多病、弱智的孩子,许多人一看我这个样子,都会认为这个孩子将来是没有办法了。一直到我成人了,在成长过程中,看好我的人很少很少,到了三十几岁还是如此。要是有人看好我是个可造之材,就会投资我;但我一生几乎没多少人主动栽培,大概都不认为我能做出什么事业。我目前的一番作为,是出乎许多人意料之外的。所以,人一出生,大部分的事虽然已经决定了,但还是有努力的空间。

  问:为什么一出生就「大势底定」了呢?

  答:这跟出生的时间、空间的气有关,它代表着你出生时在宇宙间吸收到多少能量;文天祥在〈正气歌〉一文中说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上则为日星,下则为河岳。」所以,一般算命的人,不但需要生辰八字资料,通常还要问生于何处。

  除此之外,还要配上源头的因素,这个源头是过去世带来的福报或业障。由于人人都不知道自己出生时带来什么样的福报、业障,所以只好叫它「命运」。

  社会上帮人算命问前程、占卜吉凶的方法,真是五花八门,大致上可分为面相、手相、骨相、紫微斗数等,这些统称为命理学。这些数术,不完全是无稽之谈,它们能经过几千年的变革,至今仍盛行于民间,有它一定的道理。但我们往往可以发现,任何数术占卜过去发生过的事,准确度都很高,但预测未来则不一定准确。这说明人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人是可以努力改造自身运程的。

  为什么看过去比较准确呢?因为过去发生过的事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影响,并且显现在我们的外相和气色、气质上。俗话说:「相由心生。」因此有些人批命,他凭借的不只是生辰八字等资料而已,敏锐的人还可以感受到你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再参考生辰八字中透露出的特色,跟你讲几句话,察颜观色一番,就可以推敲出一些线索了。

  人总是「穷算命,富烧香」,但穷不一定指金钱上的不足,它泛称资源的匮乏、心灵的困顿,和生命历程中的挫折坎坷,都是穷。在这种处境中的人,有种种的疑惑,就会想算命以了解原因。富烧香则是还愿的心情,到庙里烧香以感谢神明的保佑。通常一帆风顺的人不会想算命,因为他们太有自信了。

  我自己也有两次去算命的经验,第一次就是因为遇到「穷」的情境。

  当时我还不到三十岁,仍在军中当通讯兵,身体又不好,想退伍却又退不成,所以感到前途茫茫,心情非常苦闷。

  有一天,我与一位居士聊起这个困局,恰巧被一位法师听到了,就建议我去找一位很有名气的袁先生算命。我回答说,那个人那么出名,让他算命还要预约挂号,费用太高,我付不起。那位法师说,他可以帮我付钱,要了我的生辰八字,用通信的方法帮我算命。

  袁先生的回信中,批了我的流年,讲过去的都很准,而他则说我是出家人的命,将来会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法师。他还说我活不过六十五岁(圣严法师今年已七十岁),而且我的人生走到六十三岁就已到了尽头,劝我到此需要隐退,否则会折寿,活不到六十五岁。

  过了几年,从军中退伍后,我二度出家;有一个机会,我们共有五位法师一起去找一位韩先生,他是一位专门研究指纹的专家,研究命理是他的业余嗜好。

  那时候我还是没钱,由其中一位法师帮我付帐。韩先生看了我们五个人,他嘱咐其中一人小心日后将有麻烦;后来,这位法师果然早逝。韩先生说另一位很有前途,这位法师后来果真很有作为。

  至于我,他看我的手相良久,之后说道,我的掌纹很奇怪、很少见,并说我只能活到五十几岁。(法师伸出他的左手,一边指画一边说),我这条生命线本来中断,后来不知不觉又连接在一起。我有断掌,但断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一般人是智慧线、感情线呈一直线;我是感情线弯一个角度,才跟智慧线相连。韩先生还看我的婚姻线,说我应该有三个太太,而我却出家,也幸好我已出家,不然可麻烦了。他还问我们,是真的出家人吗?还是化妆来找他开玩笑的。

  这位韩先生虽然断言我会死于五十多岁,但研究半天却也看出一点希望,因为他说我的掌纹中,有许多由大小线交叉而成的「星丘」,这代表有一些可能性,不一定好,也不一定坏,只是个机会。

  十多年前,我的一个在家弟子也研究紫微斗数,他非常热心,执意要帮我算命。他说:「师父,给我算一算,有好处的。」我就给他生辰八字,他排过命盘之后告诉我,什么时候犯水,哪一年房子有火灾,又什么时候会犯风……,我都不去理会。这位居士也说我只能活到六十多岁。

  改造命运有良方

  可见,人虽有命理,但命理学却不见得可靠,得看你的恒心和毅力。恒心、毅力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大富大贵时,不骄奢YIN逸;贫贱时也不灰心丧志,不论处境如何,都坚持下去,不断地学习、奉献。时过境迁,富贵贫贱也都有结束的时候,如果你心志坚定,那么命理对你也莫可奈何,因为它操纵不了你。这就是改造命运的好方法。

  人一出世,源头虽已确定;但在人生过程中,每个当下,不管大小,你都会有收获。因此我们虽不能改变已经确定的源头,却可以改变过程中的结果,每播下一粒新的生命种子,将来便有个新的、好的生命源头。好比我们今天做的事(因),就成了明天的源头(果);有时候,结果不会那么快来,有的因果却可能很快就成熟而呈现出来。假设我今天胡说一句话,报纸刊登出来,那我马上有不好的结果和影响到未来的源头;但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却不一定在明天就享受到好果实。但是我相信这个好的结果会持续累积,甚至到死后的未来,它总是会在我的有生之年中呈现。

  源头,是命理中很重要的一环,但是一般命理学者却极少考虑到这个重要的因素,反而将注意的焦点放在一个人生命的过程。他们可以告诉你,你的人格特质、家庭背景、未来运势等等,却无法告诉你,为什么你会有这些特质?为什么你会生在富贵之门或贫穷人家?命理专家不能解释生命的源头,其实,它是一个使命。从佛法来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带着一个使命,你这一生就是要去实现这个使命。

  问:为什么出家人都成为法师了,还要去算命呢?

  答:那时纯粹是好玩而已。

  问:一般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或因好奇,也可以去算命吗?

  答:还是少算为妙,不算最好。

  先说一件有趣的事,命理专家也不见得算得出自己的命。

  替我算过命的那位袁先生,他有一笔钱。在早年政府迁台的时候,银行制度尚未步上轨道,利息也低,他就把这笔钱放在一个同乡的老和尚那里,托老和尚帮忙,借给需要钱的信众,替袁先生收较好的利息。

  过了一、二年,袁先生收不到半分利息,连只字片语也没有。他急着跑去问老和尚,那笔钱利息状况怎么样?

  老和尚反问:「你有钱放在我这里吗?我拿你的钱做什么?我收人家钱,那都是信徒布施的。」

  「唉呀!你怎么忘了,我真有笔钱寄放在你这里。」

  「有收据吗?」

  「我们这么多年交情,我信任你呀,你又是个法师,不会骗我的。你糊涂了。」

  「这么一大笔钱,我要是真收下,怎么会忘呢?我真没拿你的钱,所以如果你说出去,别人也不信。」

  后来,袁先生还是到处说老和尚吞了他的钱。有一次,两人再见面,老法师说:「你不是精于算命吗?怎么算不出来自己会破财呢?你不要再张扬这件事了,否则别人会认为你的招牌不灵了。」

  那一年中秋,老法师拿着一盒月饼去看袁先生,希望他消消气。老法师离去之后,袁先生难消心中气愤,拿起那盒月饼往地上砸,想不到砸出一堆钞票,他恍然大悟,才知道自己失礼,于是赶紧向老和尚道歉。

  连命理专家都算不出自己要受此大玩笑,平常人何需算命?即使遭遇困难,也不必去算命,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你很难知道命相师的为人如何,遇到品德高尚的命相师,他会鼓励人要多积德、行善、充实自己,才能改变命运;如果遇到品德不好的命相师,他就叫你花钱改运。然而,命中的因果业报,岂是给钱改运,就可改变?再者,你也不知道他是否准确,若是不准固然冤枉,就算真是准确又如何?是福不是祸,是祸也躲不过。

  有一回我走在路上,旁人提醒我「小心」,我心里也自忖要小心,才有这个念头,不知怎地,剎那间就摔了个跟斗。又如我上楼梯时,一定小心扶着扶手,但有一次脚踩住自己的僧袍边襟,不小心跪跌了一下。又有一次我在路上见到对面驶来一辆机车,我连忙小心地闪到路边,但还是被撞着左手,不仅手表及袖子破裂,还要被骂:「瞎了眼啦!你找死嘛!」算命的相士要你何年何月防水、防火、防盗、防血光、防破财,但这些凶险之事难道平常就不必防范吗?那是天天要防,防不胜防的。

  还有,过于依赖这种方术想趋吉避凶,做什么事都要看日子、对方位,结果弄得自己紧张兮兮、疑神疑鬼,连带也给身边亲朋造成不便,人际关系也就容易不和谐,实在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所以,时时小心是应该,因担心而算命则不必。

  不过命相不是一无可取,有些人知命之后,反而因为认命,心里比较安定,知道一些人间常企盼的功名利禄今生没份,那就安份守己,不做非份之想,这也算是心理治疗的正面功能。但是有些不得志的人,如果完全依靠算命,恐怕有了机会,也不敢尝试了!

  问:这种事也很吊诡。例如有一本小说,书中女主角做人家的小老婆,她去算命,命相师说她就是这个命,她也就真的认命了。这也叫做算命的正面影响吗?而且我知道许多外遇事件的女性第三者,都有类似的经验。

  答:这就要看命相师的道德了。

  有道德的命相家,看到女性有这种可能,他不会说破;在事实未发生前,他会叮咛女方要多读书,增长智慧,感情的事不可太冲动等等,不会「铁口直断」对方会当小老婆。但是如果事情已经发生,那命相家说了无碍。在我看来,很多人愿意当小老婆,是源头带来的,她明知不能登堂入室受人祝福,还是去做小老婆,那真像小青蛙碰到蛇,终究逃不过。除非当事人有了宗教信仰,理性转强,依靠自己的心力加以改变。

  问:算命是不是迷信呢?崇尚科学的人认为那是没有科学依据,但命理界则说命理是一种统计学,很合乎科学。法师怎么看待此事?

  答:我不能说那是纯迷信,它有它的道理,我们承认命理的存在,但不可以事事迁就它。

  迷信与正信

  问:那么迷信与正信的分别在哪里?

  答:大体而言,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不论他信仰天主、基督、回教或佛教,如果只停留在「信」的阶段,而不去理解和实践,那么都不能算是正信;因为「信」的基础有的时候是非理性的,不需要什么理由,因此也就很容易掉入迷信的陷阱。

  以基督教来说,他们讲「信、望、爱」,信上帝是希望上帝垂爱世人;由于希望得到上帝的爱,世人也就应该学习祂,先去爱人。

  更深一层解析,信仰很深的基督教徒,把一生所有的遭遇,不论是逆境或顺境,看作是上帝的恩典、赐予;把挫折、困难和福份都视为磨练的机会,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最后,因为上帝有爱,人一如上帝去爱他人,终得上天国,回到神的国度。

  这样的信仰逻辑和行为,的确经过了神学、理论方面的辩证,但是一般基督教徒大多只停留在「信」的层次,虽然他们也「望」,希望上帝赐给他们恩典,所以不断祷告,但不容易体验到,即使遭逢逆境,也是上帝恩典的另一种的表现。

  就佛教而言,在中国社会里,由于其他民间信仰不断掺杂,情况比较复杂。我把这个混杂的民间信仰现象分为几个层次来分析:一、急诊式:临时遇到困难、问题,找不到办法解决,才想到求神祈佛。二、贿赂式及投资式:信教者心中带着回收的预期,希望这辈子或下辈子生长在好的家庭,或好的环境,以享受福报。三、证人式:以宗教信仰当名牌、通行证,证明自己是好人;或对着神明向他人发誓,证明自己是无辜的。四、健身房式:用气功、养生术等包装宗教。五、经验式:这种宗教信仰强调神秘、灵异的经验,着重于神通力和感应。很多人用祷告、打坐、持咒、诵经、加持的方法,以获得这样的神秘经验为满足。六、学问式:把宗教当作一门学问或哲学来研究,宗教的论理吸引他,或者出于好奇,而成为宗教学专家。但他们的思想言论是一套,立身处事的行为又是一套,言、行未必合一。七、爱与施:这是比较高的信仰层次,信徒能以爱和布施来身体力行宗教教义。施是为了慈悲的爱,不为求取名利等的回馈。

  最后,是超越式的宗教信仰,它是无我、无执着的,不以自我为中心的信仰,以「空观」、「中观」来体验空性的智慧、实践无缘慈悲的佛法。

  因此,健康的宗教,必须能在日常生活中把理论(教义)和实践结合为一体。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都可以不受诱惑、刺激,因而不起烦恼。例如,自己有能力布施、付出爱,于是去做;既不是为了求得福报,甚至也不「想」着自己是在布施、做好事。这是三轮体空的精神-没有布施的人、也没有被布施的对象,和所布施的东西。

  除了超越式、爱和施舍式的宗教信仰,也不能说其他六种信仰层次完全没有好处。许多人透过练功、膜拜、上香祝祷等等仪轨,心理上就有安全感,因为借着这些仪式,他们认为可以得到「保佑」;即使所求之事不应验,他们也会自我安慰,认为大概自己福报不够,所以有麻烦时神明也帮不上忙。

  例如,我就注意到,一些进香的游览车,偶尔也会发生车祸,但是没有信徒会怪妈祖、王爷不灵验,他们每年还是照样前往祖庙。

  而宗教的神秘经验,同样也有加强的效果,可以提升对宗教的信心。不论是增强心里的安全感,或者兼顾对宗教的信心,都有好处。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是,把信仰的层次,从这些层面再往上提升,使得由信仰所得到的信念,能与生活结合,进而产生净化生命的力量。

  受报与祈求

  问:法师先前提到,源头带来的业报(有好有坏),很难改变,所以不需在人生波折起伏时,寄望能透过花钱改运的门道。但是,我读过一本《十大弟子传》,介绍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座下十个大弟子的种种事迹。

  其中,神通力第一的目犍连尊者被外道害死,佛陀弟子不忍又不可置信地问佛陀,目犍连为什么不用他的神通力躲过灾厄呢?佛陀回答,那是因为目犍连前世的业报,应该要受此横逆而死。

  但另外一位阿难尊者,有一天见到鬼像现前预报他将死的讯息,阿难大惊而问佛陀该怎么办。佛陀教他一心持诵阿弥陀佛的圣号,经过好几天,终于得到阿弥陀佛的慈悲,延长他的寿命。为什么同样有业报,但有的可以求,有的不能求。

  答:阿难尊者这样的故事我不清楚。

  问:或者以持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为例。根据《普门品》的记载,人若遇兵、刀、盗、水、火、风等劫难,只要一心称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他就会闻声前来解危。许多法师在解说《普门品》时,也会举一些实例来印证。这不也算是「求」消业障吗?

  答:佛教所有的经典,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始的经典,这些经典比较忠于释迦牟尼佛的说法,是弟子听闻佛说的法义后所记载,这些主要以《阿含经》和《律藏》为代表;这些经典中的确有少许篇章论及神通,却很少讲感应之事。另一类经典,以大乘经典为代表,例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法华经》等,就提到很多感应神通的事迹。

  愈是原始的经典,愈贴近人性,多以人的本位为出发点,谈人及人生各个层面的问题,思考日常中如何以智慧解决困难,乃至如何能不失烦恼,如何以慈悲面对众生,不起分别。这两个原则,充满在佛陀的教诲中,如何改善你的命运,经典也有记载。你遭遇到什么样的厄运,佛陀也会告诉你为什么,能够改善的就改善;不能改善的,逃也不是办法,就勇敢接受它(处理它,再放下它)。偶尔,佛陀也会提到神通,可是不能流于蛮横式的,例如打人一拳,还不准别人还手。

  在社会上,总会碰到不顺心、不顺眼的人与事,这是过去世与对方没有结好缘,今生的功课,就是结束这个缘,不可以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所以,如果能让对方宽心,不扰你、害你,这非常好。但如果对方不能原谅你,有时业力太强,以致他无法原谅你,那就只好坦然接受;一旦接受以后,就等于结清过去所积欠的旧帐了。

  目犍连是被鹿杖外道打死的,这些人的法器是镶着鹿角的杖棍。目犍连神通之大,十大弟子中排第一。当年,邻国要攻打佛陀的母国释迦族,佛陀坐在要道上三次,劝退来军,但仍然阻止不了战争。目犍连不相信事不可为,用神通力把释迦族中上百位善男子、善女人,装在一个大?内,他以为可以保住这些人的性命,但当战争结束后,他打开?盖子,赫然发现?内那些人都已化为血水。

  有这么大神力的目犍连,面对自己的业报,也只有坦然接受,而不再施展神力逃避。因此,佛教原始教义比较倾向劝人面对业报、接受业报。

  佛教经典到了大乘时期,提出不同的解释,其中强调的是佛菩萨的慈悲誓愿;所以当人遭遇灾厄危难时,可以借用佛菩萨的力量救济,暂时缓一缓,待将来精进修行之后,要做大佛事、大救济,而且自己也还要受报。甚至有说「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唯其根本的原则是「定业不可转」,造业需要受报。例如,佛陀即使成佛后,还是有背痛、挨饿、受人诽谤,又如佛陀被提婆达多陷害,以致脚受石头砸伤而出血。虽然成佛,但仍免不了前生之业报,这些受报都有它的原因,也得坦然接受。

  原始佛教经典与大乘经典在这方面会有不同的出发点,关键在于原始经典认为得大解脱、进入涅槃之后,就不再有来生;因此,所有的果报、因缘,在此生都得了结。但大乘佛教认为,即使证得解脱,出于度世的慈悲誓愿,还是会一生一生再来的,所以可以慢慢受果报,解脱后再补偿。

  问:听起来,法师似乎比较倾向原始教义,鼓励人面对业报时,要勇敢承受,而非求受业报。

  答:我两种都采行。虽然我有时也祈求观世音菩萨,基本上我是倾向原始教义;但对于一般大众,若是遇上大难关,真是熬不过去、撑不住,我也会请他们祈求观世音菩萨,让内心有个依靠。看状况而定,不是绝对一成不变。

  第五章 死亡是怎么回事?

  问:虽说「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是科技的力量已经进入死后复活的课题,例如「急冻人」的实验。法师认为人类将来能否「不死」?或者寿命可以延长到几近寿命的极限?

  万物变化无常

  答:自古以来,总是有人希望长生不死,但是到现在为止,不论中外还没发现有人可以不死。事实上,不仅人类一出生就贪生怕死,其他动物也一样。我们观察自然界的生态,即使是植物也有荣枯交替,在地球上有存活百年、千年依旧的神木,却还没见过有万年不死的树木。

  在第二章〈生命的意义〉中我提过,万般灵物都离不开「成、住、坏、空」四相的循环,我们寄生的地球也有生命的终点。地质学家研究地壳活动,大约几亿年变动一次,海洋升为高山,陆地沉为川流,在这么剧烈的地层变动下,当时的生物几乎都灭亡了。如果我们站在宇宙中窥看地球,它的运行轨道并非一成不变,从圆形转为椭圆形,这种变化就会牵动南、北极和赤道位移,进而影响其中万物的生态。这种宇宙天体的变动,进行速度很缓慢,它的影响并不是一、二代人类可以明显感受到的,但它的确在变。事实上,没有事物是亘久不变的。

  自然环境的变化,形成春夏秋冬,人类身体对应这些变化产生生老病死。即使我们心理的活动也是转变不已,而心理活动也有生、住、异、灭四相,意思是我们每一个念头都会经过出现、暂时留驻、变化、消失这四个过程。

  所以,从宇宙、地球、生物、人类,到我们的身体、心理都无法永恒不灭,它既生生不息,也同时变化不已,这就是无常现象。

  以人类的智慧,很早就观察到环境的动荡,和人终会死亡的事实,但人类却一直有长生不老的欲望,这个深沉企望广见于人类历史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里。例如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可复活,借用此生的身体到另一个世界,所以发明木乃伊,但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都晓得,从来没有一具木乃伊复活。

  中国古代也是如此,古帝王会想办法让自己的遗体不腐化,而且也有财宝、奴仆陪葬的死亡文化,这种现象正是渴求复活、希望永生。

  道家勤练内、外丹功,最终的目的就是羽化登仙、长生不死。所谓内丹功就是气功,他们认为将体内「精」力练成「气」,「气」再练到一个阶段可成「神」,再持续练下去便可成「仙」。这时候,神魂就会脱离躯体而去(道家称此为遗蜕),达到不死的目的。

  但这样的事情只存在于个人的信仰中,真有如此的仙人吗?好象没有。

  道家所练的外丹功,就是用汞、金、银等金属提炼的药丹,又称丹鼎之术。在一、二千年前这是一种科技,对中国人后来的冶金技术有正面的帮助。但是,用炼丹术炼出来的丹丸,却从来没有成功地让服用者长生。唐、宋时期,许多皇帝王侯服用这类丹药后,初期似乎真有强身、壮阳的功用,但长期食用后,肝肾等器官因重金属中毒,反而死得更早。到了现代,大众不再相信死后复生及炼丹长生的神效,转而「顺乎自然」,以健康食品、维他命、补品、运动等方法延年益寿。这些观点,原则上我是认同的,但若仔细推敲,其实很难给「顺乎自然」下一个妥当又合适的定义。如果人人像树一样生长于山野森林,看起来最是自然,另方面却把自己暴露于危险中。例如《祥林嫂》这部电影,剧中描述寡妇祥林嫂由于贫困,带着孩子住在山上讨生活,后来孩子竟被狼咬走了。所以,人毕竟是人,需要一些适当的保护设施,无法与其他动物一样那么「自然」地在野外求生。

  所以,我个人认为「自然」是中庸之道,它的内涵是纯朴、简单、整洁和心境的安宁,无论衣食住行都不要过度物质化,动静适时适地,这样应该对延长寿命有一定助益。

  有一天,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先生跟我聊起该舞团团员的生活,我觉得那就是一种「自然」-简朴、宁静而健康的生活方式。云门的财务一向不宽裕,曾经因为经济困难休息了几年;近些年来国民生活水准普遍提高,懂得观赏的人多了,不过舞者的收入还是不高,平常吃的、穿的、用的都非常简单,即使没有公演,每天依旧练舞。如果用营养专家的标准来看,他们的营养应该难以负荷这么大的活动量,但是在为理想以及对舞蹈的喜爱和毅力下,却可以日以继日地跳下去。那矫健敏捷的动作,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有的已是四十多岁的人了。

  知死是重要的

  问:既然人终会一死,那么「知死」重要吗?因为孔老夫子一句「未知生,焉知死」,对中国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影响很大。

  答:孔子这句话有它的作用,因为一般人在生时对「法」(世间万物更替之现象)浑然不觉,很少人会去深究生命从哪里来,既然不去思考生前死后的问题,那么就好好过现在这一生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种思想也是劝人珍惜生命、爱护身体,不过份冒险,而使生命受到伤害。

  如果人都只有现在生的生命,那么儒家的生死观,与佛教所讲的道理便有许多相通之处。但问题在于,人生的过程中有吉凶、福祸、顺逆、贫贱、富贵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是苦乐掺杂。如何面对、处理这些曲折的人生处境,同时保持心境的平和,用慈悲、智慧对待人与事呢?在这方面,假使你能将生命的长度上下延伸,相信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果轮转,那么这一生的死亡只是下一生的另一个开始,你的人生态度会更从容来面对曲折的人生处境,以及各种生与死的问题,这是儒家与佛教不同的地方。

  我举例来说明。当我还在服役时,有一位排长跳升一级,被上级拔擢为连长,由于违背军中人事的伦理,副连长及其他排长十分不服气。这位受擢升的新任连长知道袍泽有怨气,一天,他对大家说:「我知道你们都比我能干,可是我运气好,这个人事命令是上级指定的,我也没有钻营而向上奉承。」大家听了,就没话讲了。

  运气是什么?是老天无眼,看不到你洋溢的才华吗?不是的。这是在过去生中,你跟人结的善缘少,所以今生在与人共事时,就得不到助力,甚至障碍重重。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你今生更要加倍努力,来生才会有好的果实采收。若能如此想,你的人生就会开朗宽阔,拥有一片光明未来。

  我在三十多岁,与其他的法师出席法会或聚会时,大家一一介绍,我总是最后一个被介绍。信众听到「这是某某法师」,通常都会热切地说「久仰」,或者也有人向他顶礼;而信众听到我的法号时,多半的反应是默然,甚至也有不看我一眼的。那时候,我知道这是自己福报不够,所以从来不跟人比较、相争,内心也不会难过。

  有一次,我的师父东初老人告诉我,「圣严啊,你前世种福不足,现在应该多结人缘。」我回答,过去生结的缘少也无妨,今生我不害人就好了。这是我当时的态度。

  因此,相信有过去世,当遭逢逆境时才不会起忿恨心。其实,由于我自小出家,本来就有这种信念,所以小时后候就勉励自己多与人结善缘,我很小心地不与人结怨。虽然如此与人结缘,还是不受人恭敬、供养,也没关系,我既不会生气,也不会认为一定要受恭敬供养。倒是这个观念,连结了此生之前的过去,也延伸到此生之后的未来,人的生命因为有了连贯,也就有了更开阔、更完整的格局,这是佛教的生命观。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此「时辰」若是限定于此生此世,那就会发现世上反而常有「好人不长寿,祸害遗千年」的事例。但是,我们若把这个「时辰」延长到过去和未来,那么所有的因果,都要经过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才得圆满,以此心态来看待世间的现象,也就能够将心安置在宁静的海洋中,不随际遇而起波涛。

  一位西方记者曾经问达赖喇嘛,这个世界哪有真正的公义?到处充满不公平的事情。譬如,像你这么慈悲的好人,也落到流亡海外数十年的地步。达赖喇嘛回答他:「如果你相信有过去,相信有未来,你就会感到平安。想着永远的过去,想着永远的未来,你的内心就会平衡、快乐。」

  至于过去从哪里来?未来到哪里去?在生前很难清楚明白。

  三世永续的生命

  问:那么,死后会不会就很清楚、很明白呢?

  答:(摇摇头)不容易。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一个状况,新生婴儿的脑细胞是空白一片。如同还没有输入任何程式、内容的磁碟片一样,新生儿只带着父母给他的基因出世,却没有把前生的记忆带来。因为在前生临死时,脑中的细胞全死了,无法留下一丝痕迹。

  要是有人知道前世种种,那靠的不是脑细胞的功能,而是神通。神通有生得、有修得;「生得」是前世强烈的毅力或福德力所遗留的力量,借着这个力量而知道前生的部分情形;「修得」是依修定、持诵、观想等方法而发起神通力,但若不能妥善处理神通,反而会带来生活上的烦恼。

  我遇到许多有这种能力的人,他们都知道自己的过去世。三个月前(一九九九年底),当时我在美国纽约的象冈道场,有一位从北京到美国留学的女子和她母亲来看我。这位母亲是佛教徒,她女儿则不是。

  这位年轻女学生告诉我,她本来跟普通人没两样,可是有一天,她突然就看到自己的过去世,而且也可以预知未来。通常这种异能,可以清楚地看到过去,但至于未来则只能知道一部分。她甚至有透视人内心和内脏的能力,而且不必面对面,只要通个电话,跟她接触就可以知道对方心意如何、身体状况如何。

  自从她有这种异能之后,生活步调就被打乱了,因为她时而在现在,时而又好象回到了过去,时空发生错乱。对此生父母的感觉也没有过去那么亲近,不觉得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因为她知道现在的双亲,不是她「原来」的父母。

  她告诉我虽未信佛,却相信此生有过去,此后有未来,因为她看到了。我劝她最好不要使用这种能力,用多了就可能变成灵媒一样,对自己对别人没有多大益处。我也鼓励她学习佛法,用佛法的知见来看待它,渐渐把这种能力淡化,不用它、不理它。

  在我的皈依弟子中,也有一些人有类似的能力,即所谓第三眼,我都劝他们不要用、不理它,慢慢地这种异能就淡化了。

  一般有第三眼或第六感的人,很自然会相信生命的轮回,但有这种异能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只有依靠宗教信仰,才能相信有过去和未来。这就是对生死最好的准备,也可以在现在生的生命过程中,得到吉凶祸福的平衡点。九二一大地震,顷刻间家破人亡,受难者内心的哀伤、震惊,岂是旁人三言两语就能抚平?但是,如果他们有宗教信仰,相信有过去和未来,那么即使他们一时间无法接受痛苦的事实,但在心理上还会存有安慰和希望。

  因为从佛教的教理中,他们会逐渐体会出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生灭变异的道理;对于生命骤然间的消逝,也就会慢慢释怀,走出悲伤的情境。而且因为相信生命三世相续不断,所以亲人虽过世,但不是就这样消失,而是另一个新生命的开始,或转生天上、佛国,或者转世再来做人。这样的信念,能让受难者的心灵得到很大的慰藉与支持,有足够的勇气继续完成生命的旅程。

  问:根据学者的研究,台湾民众对死亡的联想都是非常负面。我曾经看过一篇学者的研究报告,她致力研究青少年、儿童对死亡的认知长达十年。她在多次的调查中发现,台湾青少年一提到死亡,就联想到阴森、恐怖、地狱、害怕、孤独等非常负面的情绪。这种想法与国外(主要是美国)同年龄的孩子相比,显然偏于阴暗。虽然她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其实大人对死亡的想法也差不多。

  为什么台湾的人会特别怕死呢?

  答:这与汉文化对死亡的描述有关。在我们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传述,人死后都会变成鬼,都要赴阴曹地府受阎罗王审判。中国人又相信,横死的人会变成厉鬼,无人祭祀的亡者就变成孤魂野鬼。这些都只是民间传说,与佛教无关。

  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中国三千年来大部分时间是一统的,幅员辽阔,管理上十分困难。执政者往往善用民间通俗文化,藉戏曲、弹唱、说书、传说等方式推行忠孝节义思想,劝民众向善泯恶,这种做法有稳定社会的作用。相对地,也带来负面的影响,让一般人一想到死亡,就浮现恐怖的牛头马面或凄惨的酷刑等影像,因而人人害怕死亡,避之唯恐不及。

  发愿往生佛国净土

  然而,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例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所说的地狱,是犯下五逆十恶重罪的人,死后因业力所感而去的地方;而生前贪婪、悭吝又杀生的人,死后才会堕入饿鬼道,变成腹大如鼓、颈细如丝永远吃不饱的饿鬼。所以,生前犯下大奸大恶罪行的人,死后才会下地狱变成鬼,或到地狱受苦;一般常人死后,是不会去地狱的。佛教只有多财福德鬼、少财普通鬼、无财的饿鬼,没有提及「厉鬼」,只有孤独偏远地狱,而没有「孤魂野鬼」的说法。

  相对于中国这样对死亡不健康的想象,西方人显得理性很多,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死亡没有阴暗、恐怖的景象,而是一些光明、快乐的未来。

  西方的基督教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上升天国。即使生前不信,临终时忏悔、受洗成为基督徒,教友为他祷告,那么他依然可以上达天国,因为上帝爱世人。只有那些犯下重罪,又不肯认罪、不肯信主的人,才会遭天谴打入炼狱。这种信仰,赐给临终者非常光明的希望和安慰。同时,基督教也说,为国家、社会,以及为主的爱而遇难死亡的人,都会上升天国;但中国人往往把这些不是寿终正寝而死的亡者称为夭亡、横死,死后化为厉鬼、孤魂。两者差别实在太大。

  从这几个层面观察中华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这部分,的确对死亡的描述过于阴暗、恐怖、不健康。我们应该用正确的宗教信仰来扭转、冲淡这负面的观点。

  佛教称死亡为「往生」,言简意赅地指出死后是有未来的。往生到哪里呢?所有大乘佛教徒都愿往生佛国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不想往生他方净土,那么发愿再回人间行菩萨道,也是很好的。因此面对死亡时,不但没有恐惧,反而欢喜以待,这样的意义非常深远,有很大的安定力量。

  问:听法师这样开示,好象死后我们还有选择权,而非随着果报到该去的地方?

  答:这中间是有缓冲空间的。一个人就算犯下再重的罪,只要能发心忏悔,誓愿往生佛国,便可带业往生净土;若愿再来人间行菩萨道,再生之后,当然会面对许多的果报;但只要坚定那颗忏悔的悲愿心,也能一边受报一边修行,必定有所成就。

  问:如果生前没发这种悲愿、忏悔心,死后发愿来得及吗?

  答:恐怕来不及,而且旁人无法替当事者发悲愿心。超度对亡者虽然有益,不过力量有限。所以,如果生前做了一些让自己后悔的坏事,应该及时回头,发心忏悔。

  问:法师刚才说明地狱不是普通人死亡的去处,这是否意味「阎罗王」也不是人死后的审判长,拿着生死簿计算、总结每一位亡者的好、坏作为?

  答:对,阎罗王不一定是判生判死的神明。

  在佛教,出现两个阎罗,一位是在欲界耶摩天的阎罗,这是印度佛教的说法;另一位是在地府的阎罗天子,他发愿到地狱度生,并非民间神话里的十殿阎罗。中国对于十殿阎王的记载,其实是在唐宋以后才慢慢出现的神话与传说。

  依据佛教经义,人死后等待受生的阶段叫「中阴身」。一般而言,大约维持四十九天,在这四十九天之间,依亡者生前(包括前世)的业缘,看什么样的缘先成熟,亡灵就被这个业力牵引。如果亡者生前发了悲心大愿,信心坚定,死后就不会随业流堕,可以生往佛国或再回到人世行菩萨道,这要看亡者的发愿而定。

  因此,如果生前发了大愿,死后便随愿力而行;但若生前茫茫然,不知未来何去何从,那就只好被业力牵引。要为自己未来的生、死做好准备,一定先要发愿,而且是善的、慈悲的大愿。

  问:法师说中阴身这个阶段约四十九天,过了四十九天之后呢?

  答:过了四十九天还没有转生,就自然成了灵体,不是到地府,也不必然成为饿鬼,而是飘浮在空间,或者是依草附木的幽灵。佛教对亡者的超荐,主要是超度中阴身,所以人死后四十九天内,亲友对亡者所做的佛事效力比较大,一旦过了这期间,如果已经转生他道,功能就比较低了。

  中阴身之所以尚未转生而成为灵体,有的是因为放不下心中的怨憎爱欲;有的是因为因缘还没有成熟,等不到「缘」来接应;有的则是因缘触动,他们反而会寄生于土地公庙,或一般神社庙宫中显灵,「帮忙」前来祈祷的众生。但是,只要继续为他们超荐、说法,他们很快也会放下心结去转生。所以,附灵在同一座土地庙或其他神庙的灵体,常常是「换班」的幽灵,不会一直是同一个灵体。

  严格来说,这些灵体是中性的,不善不恶,可善可恶,介乎神鬼之间;显灵助人的称为神,作祟害人的称做作鬼。

  无论东、西方,自古至今都有人运用这些灵体的力量为人治病、算命、卜卦、驱魔,古代称这些人是巫师,现代人说他们是灵媒。对佛教徒而言,知道他们存在则可,不必接近,更毋须恐惧。

  问:如果人类目前所生存的地球、所探寻的宇宙,都脱离不了「成住坏空」,那么天堂、地狱也有「成住坏空」吗?

  答:有的,佛教认为我们这个无垠的宇宙叫「三界」,包括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人类所生存的地球就在欲界内,另外还有天、修罗、鬼、畜、地狱,也在欲界;色界是禅定, 者居住的地方,是心的世界,在这里没有任何的物质存在,只有「心」的活动;而在无色界,连「心」的活动都没有了,只剩一个无限、永恒的我。在无色界里,虽然已经无色、无想,但仍执着一个永恒无限的「我」,所以并不是体悟无我的佛菩萨的居所。

  佛经云:「三界如火宅」,表示三界组成的宇宙,随时有发生灾难的机率。在三界中有三小灾和三大灾,三小灾是刀兵灾、饥馑灾、疫疠灾;三大灾是火、水、风灾。三小灾横行时,人类还可以生存,但发生三大灾时,会将三界全部毁灭,寄居于三界的一切众生,包括欲界的人类及天堂地狱里的众生,还有色界、无色界的众生,将全部转到他方世界而重新开始。

  第六章 死亡的准备工夫

  问:法师曾开示,相信有永远的过去、永远的未来,就是对「死」最好的准备。

  除此之外,能否请法师再进一步开示,人可以为生命的终点,事前做些什么准备?

  死亡的规画与准备

  答:处理身后事,的确需要一番工夫,遗产、丧葬仪式,乃至债务的清偿等,但是我认为生前做好对死的心理准备还是很重要的。

  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年过五十岁的人都会开始为身后大事做准备,譬如买好寿衣、寿棺和寿穴,这就是不想麻烦别人,并且还会未雨绸缪,为自己留一点棺材本。这种坦然面对死亡的态度非常健康,也非常值得现代人学习。因为临终者并不认为死亡是悲惨的事,而下一代也不觉得长辈寿终不可忍受,大家都可以用理性、平静的心情迎接必然来到的一天。

  更深一层看,由于年过半百者预计自己将死,就会更积极去完成未了的心愿,或为子孙积德造福;而子女也会自我警惕,把握时间行孝,以免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时代演进到二十一世纪,人类平均寿命虽然延长,但对死亡的准备,反而不比农业社会那么坦然自如。随着医药科技的突飞猛进,大众似乎普遍预期「人定胜天」,对于任何时刻都可能降临的死神,失去随时面对的心理准备,以致当来临时,张惶失措而不能接受命终的事实。

  表面看来,现代人受到较好的保护,寿命也延长了,但是死亡的机率其实并没有降低。例如,现代人死于天灾的人口也许减少;但相对的,人祸方面的死亡机率却增加了。例如交通意外事故、职业伤害,以及因环境污染、过度开发破坏自然环境而死伤的案件,也是农业社会所少见。

  科技时代的生活型态,降低了一般人对死亡的预期和准备。由迎接新生命这件事就充分反映这样的心态。现代父母都是到医院生产,原因不外乎在医院比较安全,万一发生状况,可以立刻受到最好的医疗救援。但是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是否真的能够保证一定平安无事?好象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吧!

  从另一角度来看,医院的功能是双重的,一方面接受生,另方面也送亡。事实上,每个新生命在孕育、出生的过程中,都时时面临病与死的挑战,更贴近地说,人一出世,即与死亡连在一起。若能及早认清有生就有死的必然因果关系,就比较容易克服死亡的恐惧,坦然地接受死亡。

  曾几何时,社会兴起「生涯规画」的浪潮,由这股浪潮衍生出许多炙手可热的学说、理论,包括第二专长的培养、性向测定、人格认知、人际关系处理、时间管理、开创人生第二春,甚至理财等等。这些知识的确可以帮助许多人适应或掌握变动不已的新时代,但可惜的事是,极少人在谈生涯规画时,纳入「死亡规画」的概念。

  反观西方人,他们却常在年轻时就已写好遗嘱,日后再视主客观条件的改变予以修正。虽然台湾社会目前愿意在身强力壮时,购买保险的人口逐年增加,未雨绸缪的观念比以前浓厚;但愿意在花样年华为自己规画身后事的人,好象并不常见。我建议大家在生命的任何阶段都应该思考死亡的问题,以免当「意外」发生时,令亲友既悲伤又慌乱。

  其实,死亡规画既无需忌讳,也不复杂,主要包括遗体处理(安葬仪式)、遗产及债务处理,这是对自己及别人尽最后责任的具体表现。这些事情没有交代清楚的后遗症时有所闻,例如子女彼此信仰不同,为了父母该如何举行丧仪、安葬,吵得不可开交。更有人为了争遗产,妻子、儿女互控,因而闹上法庭,这些事情对亡者及生者,都不平安。

  曾经有一位姓唐的新儒家学者,他自己主张以儒家的「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方式来办理个人的身后事。但是他母亲过世时,他反而犹豫了,因为他觉得儒家仪式并不是他母亲所需要的。后来,他思索母亲生前习性较倾向佛教,于是采用佛教仪式为母亲举行丧仪。有趣的是,他自己往生时,也采用佛教仪式。

  一个人生前有宗教信仰,他的后事比较容易处理,子孙只要依从他的信仰即可;如果没有宗教信仰,那么遗族最好效法唐先生,站在亡者立场多加考虑。

  四个真实案例

  接下来,我讲一些真实的例子,这些故事中的主人翁在处理遗产,以及面对和准备死亡的态度,对社会上许多人应会有些启发和助益。

  有一位老太太,先生过世时留下大笔遗产,老太太的儿女很孝顺,于是她把所有家产全数分给众子女,有孝心的孩子安慰她,请她轮流住在儿女家。

  两年后她来见我,心里很痛苦,她说孩子本来都很欢迎她;渐渐的,她觉得事情愈来愈令她不愉快。逢年过节,三个儿子都请她到其他兄弟家,就是不愿意留她在自己家里过节。儿子的房子很大,老太太却都住在客厅里,没有给她自己的房间,因为儿子认为老太太只是偶尔小住一下,为她留房间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是一大负担。不过,这种处境让老太太很不方便,很没有安全感。

  后来,我问她的儿子,为什么「不要」母亲了呢?她的孩子回答说,阿弥陀佛,不是他们不要母亲,是母亲意见很多,老是嘀咕,使得一家大小不得安宁。

  最后我请老太太住在庙里,她谦称自己已身无长物,无法供养佛寺,只好由孩子安排住进养老院。

  另外一位老太太,在处理相同情境时,就显得有智慧多了,这位老太太在先生死后,并没有将遗产悉数分给儿女。她把遗产分成四等份,一份让儿女一起分,另一份给丈夫生前的所有员工,第三份用于投资生息赀财,最后一份放在身边,做为生活所需的开支。而且,她也不跟孩子们一起住,自己和帮佣住老家,没有家累牵绊,过得自由自在。

  每逢佳节,儿孙回老家与她齐聚团圆,她一定发给每个人一个大红包,儿子、媳妇、孙子统统有,皆大欢喜。即使平日,儿孙们也经常嘘寒问暖,看看老人家是否有何需要,一直到她过世,这个家族都维持圆满和乐的关系。而她的几个孩子为她料理身后事也很尽心,布施、做佛事,一一行事如仪。我想,这位老太太仍拥有两份财产,可能是个不小的诱因。这倒不是说她的孩子只为贪钱才行孝,关键在于人到晚年,最好学会打理自己,不要心存仰赖子女的念头。

  当然,社会上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一笔遗产以供晚年之用,如果自己没有什么积蓄,就要广结善缘。

  农禅寺过去有位男信众,他没有什么钱,但是几乎每天到寺里做义工,帮忙做一些小件的木工,也参加助念团为临终者助念。他往生后,我们以僧团行者(发心出家,住在寺里学习出家人的修行生活,准备因缘成熟时落发的在家居士)的仪礼,为他安排后事,许多信众及他生前的朋友也一同为他助念。这恐怕比他满堂儿孙都要做得好,也比一些虽然富有,却少结人缘的人要圆满一些。

  所以,拥有财富还得有智慧去运用,但如果没有万贯家财,就需懂得广结善缘,这点很重要。这位男居士不但安心地迎接死亡,更将余年奉献给宗教,像这样愿意付出的人,能从容的面对死亡,他不但生前做事利人,而且这样的死亡态度也对后人有益。因为临终者能够不惊不怖走向人生的尽头,这种平和的情绪也感染了周遭的亲友,使他们不至于陷入悲伤的情境中。

  另有一个妙例,这是我的弟子果肇师和她母亲的故事。果肇师的父亲去世得很早,姊弟也都各自嫁娶,果肇师出家前一直与母亲同住,长达十七年。母女两人相依为命,感情非常深厚。当果肇师提出想出家修行时,老菩萨没有拦阻,这种豁达、洒脱的气概真是少见。

  果肇师到农禅寺后,老菩萨就到农禅寺厨房当义工,参加寺里的各项修行活动,周六念佛共修,每年二次的佛七老菩萨都很少缺席。直到她往生时,一共参加十三次佛七。七十几岁的老菩萨一向不服老,在禅七、禅三、禅一的禅堂中,也经常看到她的身影,非常精进。她为人风趣,人缘极好,大家都称她为「古锥菩萨」。

  在她去世的那年元月(一九九八年,老菩萨七十六岁),我刚从美国回台,在寺中遇见老菩萨,我见她走路的样子,直觉她身体不适,就问她:「身体好呒?」

  老菩萨翘起大拇指说:「盖勇啦!」

  其实,在寺院挂单那几天,她身体已经很不舒服,但都不愿意让果肇师知道她的状况已有点严重。环保日的前两天,她的健康状况已经很差,但因为已经答应北投区的菩萨们包粽子、蒸萝卜糕,于是硬撑着身子在园游会的前一晚包好上千粒粽子。当天清晨三点不到她就起床蒸熟粽子,并送到立农公园将摊位摆设好,才请果肇师送她到台北长庚医院看病。当天晚上,情况恶化,转至林口长庚医院急救。

  之后,老菩萨昏迷了六天,果肇师时而提醒老菩萨,平日的念佛工夫这时候要用上。这段期间她若是清醒,就会念佛或持〈大悲咒〉,来提起往生佛国的正念。由于她打过十多次佛七以及每周六参加念佛共修的经验,非常熟悉佛号的节奏,所以经常用手拍打床沿做木鱼声响,用念佛来抵抗病痛及昏沉。

  第六天,她显得有点烦躁并想回家。果肇师请果东师为她开示,果东师要她把心放下,拿出平日的豪爽气概来面对当前最重要的一刻,万缘放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她就安详地往生了。

  据果肇师说,老菩萨在病中,因手腕打点滴,鼻孔、嘴巴都插上许多管子,身体僵硬、脸色苍白。往生后,在法鼓山的法师及莲友们的助念下,协助老菩萨提起正念;更衣时,老菩萨的身体变得柔软,脸上泛着红润。她平时睡觉会打鼾,嘴巴是张开的;但往生时,眼、口都合上,嘴角还带着笑意。

  老菩萨往生后的第二天早晨,我向我的出家弟子们说过这样一段话:

  这位老人家比我们出家众还多一点道心,虽然有病在身,却还是那么镇定、精进,还在为义工的工作发心。老菩萨并不认为自己病情不轻,就可因此好好了生死、好好一心不乱地念佛,她反而依旧奉献,直到最后。

  有些人害了病,就躺在床上养病(特别是老人家),这时,她他们的心情容易陷入低潮,难免哀声叹气;甚至把儿孙、亲友、照顾他的人,都一一埋怨一番,烦恼极重。就是出家众也不能说百分之百不起如此的无明(因愚痴而生的烦恼),于是或者抱怨僧团很「冷血」,或者抱怨师兄弟没情义。能像果肇师的老菩萨这样往生,真是有福报,说明她烦恼少,放得下,走得多么清爽。这不但对社会大众有启示,就连我们出家众也可以从中学习。

  最后要谈的例子是一位女信众,如何善用她生命最后的两、三天,让自己的生命圆满结束。

  这位女菩萨在她先生过世后曾告诉我,将来她死后不打算把遗产留给自己的独生女,而是想捐给我。我劝她,我们两人年龄相仿,谁先去西方尚是未知数,说不定我先走一步,把财产捐给我不是好办法。于是她决定将遗产捐给法鼓山。我说,那就对了。法鼓山是十方的道场,透过道场来行布施,利益众生,这样的功德就大多了。我本来没有预计事情会来得这么快,但它真的说来就来。

  隔没多久,我人在美国,接到她的电话,说她自己快死了,我很惊讶,安慰她不要胡思乱想。但她说:

  「师父,我现在在荣民总医院,吐血不止,我快死了。」

  「怎么会?你的声音听起来好好的。」

  「医生也说我快死了,我要请假出院。」

  「既然病得这么重,怎么还要出院?」

  「我要出院办理财产过户,请师父指派法师跟我去办手续。」

  于是我交代管理寺里财务的两位弟子,陪同去办理。这位女菩萨忙了一整天,看起来身体还不错,与她同行的两位法师不相信她是个即将寿终的病人。事情办妥后,她销假回到医院,第二天就往生了。

  事后,我们也依「行者」的身分为她安葬,她的遗族也欣然接受她对身后事的安排。后来,法鼓山用她的不动产成立佛教教育推广中心,又以她留下来的动产设立永久纪念奖学金。

  这样面对生命终结的态度既庄严又安详。

  问:法师刚刚开示的是关于平常的心理准备,那么到了临终前非常短暂的几天或片刻,临终者和亲友又能做些什么呢?

  放下与助念

  答:临终时,如果意识依然清晰,这时应该将生者的种种事务完全放下,不要再为他们牵肠挂肚,凭添彼此的烦恼。

  站在宗教的立场,鼓励临终者念佛并为他们助念是一件极有功德的大事。对已丧失意识的临终者而言,他虽然不能言语,但内心还可以感受到外界的讯息,特别是对亲人的感应力很强,所以助念者的诚心仍然可以传达给他们。

  助念,就是以柔和的声音、慈悲的心、坚定的信念,在亡者身旁诵念阿弥陀佛的圣号。

  助念的意义有四种:第一,是个人对个人、家庭对家庭的互助,把丧家的无依、无奈转化为互助的支持系统。法鼓山在七、八年前成立了助念团,当时我曾对助念团的团员说,助念之后,大多数丧家会致赠「红包」做为回馈。但我们绝对不能收钱,而是要收「人」。因为丧亲者请人助念,他们一定知道助念的利益,而且也承受了这样的利益。既然如此,就应加入助念团,进而帮助他人。这就是互助精神的发扬。

  第二,帮助亡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友及旁人助念可以使临终者的神识也跟着念佛,得蒙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的接引。即使亡者因自身福慧不够深厚,或因缘不成熟、意愿不恳切,不能往生西方佛国,但也一定能到较好的去处。

  第三,协助亡者家属安定身心。由于沉缓的佛号声具有安定力量,可以降低悲伤和恐惧的复杂情绪。

  最后,助念也等于是助念者自身的一种修行方法,也有弘法的功德。助念的经验愈多,愈能坚定往生西方的信心,自己如果也能念到一心不乱,功德就非常圆满了。

  活着的时候如果有念佛的习惯,且往生西方的意愿强烈,这又比平常不念佛,临终请人助念要稳当得多。所以,还是应该平常做准备,以免「临时抱佛脚」,乱了方寸。

  问:念佛号就是请亡者前往西方净土吗?中国各宗派的佛教徒也都以西方极乐世界为最后的去处吗?

  答:中国大部分的佛教各宗派大都如此发愿,只有禅宗或南亚的佛教徒例外。如果不去西方,还可以去别的佛国,或转世再来人间修行、弘法,都是很好的。

  对于一般大众而言,平日或临终前,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是最好的归宿。许多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平常没想过死后要到哪里,也无所谓到哪里,如果遗族能为他做大佛事、大布施,他还是有机会往生西方。因为人死后难免仿徨无依,丧亲家属不管是拜忏、诵经、持咒,都是给亡者指引一个方向,告诉他「由此去」(往西方)就能离苦得乐,而亡灵通常都会接受指引,因为他也不知道能去哪里。如果生前无定见,死后也无人为他修法指引,而且既非大善人(转生天道),也非大恶人(下堕地狱),那么这样的亡者通常会再生于人世间。

  问: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容易去吗?不是只有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前往吗?

  答:(微笑)很多人都以为佛国非常遥远,坐火箭也到不了,其实只要一念相应就到了,所以佛经云:「屈伸臂顷到莲池。」意思是:只要信心坚定,人与佛土的距离,只要屈、伸手臂一次的时间就可以到达。这都还算慢,其实一个念头与佛相应,就可以到达了。

  再者,佛教认为各个宗教都有自己的天堂,信心坚定的信徒,都可以往生自己宗教的天国。从这个角度看,对临终者而言,是否具宗教信仰,其间的差别很大的。

  第七章 最后的旅程

  问:一个人一生总会参加几次的丧礼,许多人对葬礼的仪式多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跟着走来走去、行礼如仪,而不明白这些仪式的真正意义。请问法师,佛化的丧礼和民间一般的祭奠仪式有何异同?对亡者所做佛事的真谛为何?

  经忏佛事的真谛

  答:民间一般的葬仪,基本上是以拟人化的假设来处理,例如,如果客死异乡就要召魂,怕亡者认不得路回家,变成无主孤魂。

  又例如中国人自汉唐以后,开始有烧冥纸的风俗,后来纸钱愈烧愈现代化、国际化,不但有台币、美钞,还演变成扎纸人、轿车、轮船、飞机、洋房、电冰箱、电视机等。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华侨富商,他们所修建的祖坟大而豪华,一如真正的别墅。这些都是把亡者当活人看待,怕他们到地府后无钱花用、无人伺候。

  佛教没有这种做法。人死而未转世之前的中阴身,不受空间阻隔,亲友一念至诚,他就回来了,根本毋须召唤,更用不着轿车,或随身携带现钞、信用卡等。

  民间习俗一些送亡的仪式,也有不让亡者到地府受苦的用意。例如,过去在大陆,对男性亡者要做「过渡桥」、「破地狱」的法事,对女性亡者则有「破血湖」的仪规。

  这种仪式在佛教中也是毫无根据。佛教认为人死后只有六分之一的机会会投生鬼道(所谓六道轮回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不是每个人断气之后都要到地府走一趟。既然如此,亡者亲眷何不假设过世的亲人是升天、再转世为人,何必一定认为他们死后到地府去了呢?

  至于佛化葬礼,有一套严密的思考,一般人不太了解,以为佛教中有专门为死者设计的「法力」咒语,可以有「神力」救拔亡灵,这是只知佛事利益的皮毛,未明其深意。

  佛教认为人过世之后,由四种原则决定他的去处,一是随重往生。随他生前所做善恶诸业中最重大的,先去受报;二是随习往生,随着他平日最难革除的习气,而到同类相引的环境中去投生;三是随念往生,随亡者命终时的心愿所归,善念则转生人间、天上,恶念则转生三恶道中;第四随愿往生,发愿学佛则往生佛国净土,或转生人间继续修行。

  从这四个原则我们不难看出,对一位即将寿终或已经往生的人而言,随重、随习的原则是没有办法改变了,唯一还有努力空间的就是为他做佛事,影响他最后的心念,进而有较好的归宿。严格来讲,这是一种补救的方法,劝他在这个时候万念放下,一心向佛,并非根本。若想善生善终乃至得大解脱,平常所下的工夫,是比较可靠的。

  大致上,佛化丧礼有很多种,分别为诵经、拜忏和放焰口等。

  诵经的由来,源自释迦牟尼佛时代,当时尚未有印刷术,也没有手抄本流通,所以要学习佛法必须口口相传,努力熟诵经章。演变到后来,诵经便成了学习佛法、宣扬佛法的基本方法。诵经有两个作用:一是弘法;一是把经章的内容要义当成一面镜子,用以检束、警惕自己的身口意行为。

  拜忏,是礼佛忏悔。对佛忏悔并不是求佛赦罪,而是向佛坦白自己所做的罪业,并且立志不再故意做恶,求佛为此誓愿证明。至于放焰口的主要对象,是饿鬼道的饿鬼,以持咒及说法的方式,将供物化成甘露法食,让饿鬼得以精神饱餐,并劝他们放下内心的执着,皈依三宝,受戒脱苦。

  事实上,这些佛事不是专为丧礼设计,在结婚、祝寿、行商、生产时,都可以诵经、拜忏,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助益。

  问:佛教经典繁多,经忏种类也很多,如何为亡者做最适当的选择?

  答:目前台湾最通行、最适用的有《华严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说阿弥陀经》、《心经》等。至于拜忏的法门,则有《梁皇忏》、《三昧水忏》、《大悲忏》、《弥陀忏》、《药师忏》、《千佛忏》等。

  不管修哪一部经、哪一套忏,都是修行,有修行就有功德。丧家若想使亡者受益,一部经忏可以修一天或修好几天,端看各自的时间和财力而定。

  不管是在生前或死后做经忏佛事,有一些观念一定要厘清。我们诵经、礼拜佛菩萨、忏悔,其实是一种布施,不见得有特定对象;在诵读经文、礼拜时,有缘的六道众生都可以一起参与佛事,让他们有机会听闻佛法、学佛及忏悔过错。

  正因为有布施的功德,亡者才能受惠。

  这与古代大饥荒时放赈的道理一样,施赈者的慈悲心、诚意是关键,至于用干饭、用稀饭就不要紧了。从字意义上看,「水忏」是对死于水中的亡者而做,「梁皇忏」的起源为梁武帝为其皇后祈福超度。事实上,选用任何经、忏,其间的分别并不大,信心、诚意坚固与否,才是导致差异的要因。

  其次,绝大多数的经忏都由僧众主持,但整个佛事的重心应该是亡者的家属。佛教认为亡灵的感应能力非常强,相当于生前的七倍,亲属的心念对亡者影响很大,不要以为只有出家人为亡者诵经才有用。所以,如果亲人亡故,家属之间不能和睦,反而为处理后事的方式,甚至遗产分配争吵不休,这将带给亡灵极大的不安和烦恼,妨碍亡者往生善处。相反的,若遗族诚心为亡者做佛事,亲自参与,将为亡灵带来莫大的安慰和利益。因此,若不能请出家众主持佛事,家属在家自己用简单的方式诵经、拜忏,也很好。

  理想的佛化葬仪

  问:法师自小出家为沙弥,就常为亡者做经忏佛事。

  而法师在四十年前写了一篇〈论经忏佛事及其利弊得失〉,其中有段话,「佛事总是要做的,不过,理想的佛事绝不是买卖,应是修持方法的实践与请求指导,因为僧众的责任在于积极的化导,而不是消极以经忏谋生。」

  从这段话可以感受到法师对超荐之事颇有感触,这段话是针对僧众及寺庙有感而发,一般人应对丧葬之事抱持什么态度呢?

  答:我年少时为丧家做超荐之事,由于当时的丧葬风气不佳,长年下来,我感触良多而且深受其苦。

  当时,传统佛教丧葬佛事近似民间的葬仪,噪音很大。基本上,丧家请出家人做佛事的目的,一是为了伴尸,因为当时殡仪馆的服务并未普及,所以遗体缺少人陪伴。二是为了面子,怕亲友在背后骂他们不孝,所以请和尚、道士诵经。但做佛事时,遗族多半不在场,各忙各的。有些斋主(遗族)顶多在仪式开始时上支香,为亡者放牌位时再拜几拜,如此而已,非常形式化。

  像这样的丧礼,由于遗族没有用心参加佛事,便无法与亡者心灵交会,对他的助益就很有限。更不用说民间所采的葬仪,锣鼓喧天,用扩音器播出哭声,花圈、挽联成行,这种看似热闹的场面,恐怕不是为了亡者的尊严,而是为了遗族的面子。如果遗族能用祈福、虔诚的心来做佛事,那么相信亡灵会感受到与亲人心灵契合的安慰,让他往生佛国。

  我深感葬礼风气亟需提升,于是经过研究改良,安排了一种简朴又庄严、安定、祥和,也非常环保的佛化葬礼,没有噪音、花圈、纸屋、纸车。做佛事时,遗族需在场等等,这一套仪式后来受到社会大众的肯定,也相继运用、推广,希望这种对死者尊敬慰勉的态度,能蔚为风气。

  问:法鼓山所提倡的丧礼,会要求丧家在四十九天内吃素吗?

  答:最好如此,但不勉强。我的故乡以前有个很好的习俗,在办丧事期间,请远亲近邻天天「吃豆腐」,也就是吃素;当时在贫穷的乡间,豆腐是很好的素菜,所以乡下话称此为「吃豆腐」。远亲近邻送一些微薄的奠仪,就可以去「吃豆腐」,菜色大多是四大碗,有海菜、青菜、萝卜、豆类食品等,整个丧事期间都如此。这是很好的民风,在大陆时,有很多地方跟我的家乡一样,台湾则极少有人强调在服丧期间茹素。

  其实在哀悼亲人亡故时禁荤,是悲悯心的发挥,也是一项功德,因为亲人丧生是令人哀伤的事。那么,牲畜为人而死,也是少了一条命,不也值得同情吗?

  因此,法鼓山鼓励吃素,并不硬性规定信众非吃素不可,但如果无法吃全素,最好也尽量少吃荤食。

  问:做佛事时,可以放录音带代替吗?

  答:这要看状况。当一个人尚未断气,神识仍在的时候,假如家人无法陪在他身旁念佛诵经,也请不到人助念时,放录音带是可以的,临终者一样可以听受佛号和经义。一旦人已亡故后,要靠录音带超荐是不可能的,因为录音带里没有用「心」,亡灵得不到感应。

  火葬与器官捐赠

  问:法师在《台湾,加油!》这本书里,建议当时九二一震灾的家属,用火葬的方式安葬罹难者遗体。这除了环保因素,是否还有宗教的理由?对一般人而言,火葬是否比较好呢?

  答:中国人崇尚土葬,所谓「入土为安」,而且也讲究阴宅的风水。几年前我到大陆探亲时,曾见识到西安郊区秦陵附近一幅土葬奇景。那个地方是大众公认的好穴,许多人想尽办法把亲人遗体葬在那里,但土地有限,经年累月下来,发现后来者一层层地埋葬在先到者之上,像盖了一片地底公寓一样,真是「地尽其利」了。

  台湾地小人稠,尚未时兴盖地下的墓葬公寓,火葬自然是比较合宜又环保的选择。火葬的环保效益不只于节省土地资源,对水、空气都有好处,因为在大多数动物中,人的腐朽遗体是最臭的,而且尸体在土中腐化后,其物质渗入泥土或水中,也可能造成自然生态的污染。采用火葬,遗体不仅没有腐烂的问题,也不会污染环境。

  就宗教意义而言,亡灵若经过一段长时间,既未往生佛国,也未转生他处,那么亡灵经常会与遗体同在,以遗体或棺木为自己的栖息处,流连不去。我们做大法会,如拜梁皇忏、放大焰口时,许多人(包括我在内)在放置牌位的地方,有时就会闻到浓浓的尸臭味,这证明许多亡灵的确来参加法会,而且连臭味道都带来了。

  如果遗体经过火化处理,就不会夹带着气味到处走。更深一层看,尸身火化成灰,亡灵比较容易正视死亡,也就不会那么眷恋,比较可以放下而去转生,这也是一种心灵环保,所以虽然人已过世,都还可以为环保尽一份心力。

  问:佛教主张人死后,不可以马上移动、洗净遗体;但是,各大医院为了让出病床给别的病人,不可能让遗体原地停留太久,通常立刻净身送冰柜。另方面,目前许多医界及公益团体纷纷倡导器官捐赠,如果坚持一、两天甚至三天不能移动遗体,那么是否死后就不能捐赠器官了?

  答:佛教认为人虽然已不能呼吸、没有心跳,医学上判定已经死亡,但他的神志可能还有感觉,如果断气之后立即挪动遗体,担心亡者会感到不适,因而生起瞋怨心,这种念头当然对亡者的往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主张死后不要马上搬动身体。法鼓山一般建议让遗体要放置八至十二小时。

  但是,除非在家中过世,否则很难做到这点,且要求未设有临终关怀病房的医院配合,似乎也有困难,这时就要看亡者有没有心理准备。如果他生前已经明白会有这些程序,心理上可以接受,断气之后若遗体被移动,就比较不会起瞋心。此外,在必要时可为亡者开示,请放下对身体的眷恋、执着,然后再搬动遗体。

  同样的,一个人如果生前已交代,在死后愿意捐出有用的器官或填写器官捐赠卡,这也表示他心里早有准备,所以即使死后有知觉,也会忍耐,因为他出于自愿,愿意舍身助人,如此则是无碍的。

  目前慈济功德会也鼓励大家加入大体捐赠(整具遗体捐做医学、解剖用途)的行列,也表明佛教界是开明的,不会因为「不得立即挪动遗体」的古训,就反对器官捐赠。

----------------------------------------------------------------------------------------------------------------

更多圣严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当年去见五祖,没说上几句话,五祖就派他到槽房里面去做苦工。他的工作是舂米破柴,八个月跟五祖没有见过面,你想想看,五祖传了他什么?我们看好像没传给他什么,事实上,惠能大师是真正得受用!那是教他什么?教他修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教他把一切知见统统放下,恢复到心地清净,一念不生。心清净,心不动,也就是《金刚经》末后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修这个。他每天破柴、每天舂米,身在劳动,心里面没有一个妄念,他在黄梅是用这种功夫,完全在那里修清净心。“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他用这个功夫。这个功夫成就了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之后,智慧就开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