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与僧团教育
2014/9/3   热度:303
中国佛协已故会长赵朴初生前说过:当前佛教界重要任务: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培养人才。台湾佛教界的大德圣严法师也提出:今天不办教育,明天就没有佛教。办教育的重要性,这已成了当今佛教界的共识。本次研讨会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开展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金刚经》记载, 释迦牟尼佛往昔修菩萨道,在山洞里面修忍辱波罗蜜,作忍辱仙人。暴君歌利王遇到了他,把他凌迟处死。“好,你忍辱!我拿刀一块一块把你的肉割下来,看你能不能忍?”割了之后,歌利王还问他:“你生不生气?”忍辱仙人说:“我没有嗔恚心。”忍辱仙人他能忍受,不但没有报复的念头,一念怨恨的意念都没有,这是忍辱波罗蜜圆满的现象!最后,忍辱仙人还说:“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第一个度的就是憍陈如。歌利王就是憍陈如的前世,释迦牟尼佛就是从前的忍辱仙人。所以我们 一定要修忍辱!对人要忍,对事要忍,对修行也要忍,不忍不能成就!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佛教界已经认识到办教育重要性了,如何办好教育呢?自上个世纪庙产兴学的风气下,佛教界引进了社会学院式的办学方式,到现在整整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学院式的教育虽然为佛教也培养了不少人才。但和中国佛教界要求中的理想人才总有相当的距离。
我觉得纯粹走学院式的办学方式是有问题的。因为社会学院式的办学目的,和佛教教育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学院的办学是以传授知识与生存技能为主,而佛教教育是完善人格的教育,是改造生命的教育,是解脱烦恼、解脱生死,是成佛做祖的教育。两者的要求相差甚远,方法也迥然不同,用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怎能达到佛教办学的目的呢?
佛教教育还得回到佛教传统的佛教教育中去。佛教有自身的教育传统,佛陀是大智慧者,佛陀是大教育家。佛法在古今中外的弘扬过程中,历代祖师大德们,以他们的智慧和悲心,形成不同语系的佛教,创立了各种宗派,为我们总结出了许多教育的方式和经验。使得佛法推广到世界各地,并成就了无量众生走上解脱之路,成佛之路。
试问:在佛教教育的这个问题上,谁最权威?难道还有人比佛陀更权威,比历代祖师大德们更权威吗?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向佛陀学习,向历代祖师大德学习。舍此我们也只能是南辕北辙,徒劳无功。
因此,我们今天要做的事就是继承佛教的传统教育,在以传统佛教教育为根本的基础上,吸收学院式教育的优点,以此来建构佛教的现代教育。本文将从佛教戒律的角度,来探讨原始僧团的教育。
一、依戒律建构教育的次序
社会的教育一般是依年龄或文化程度,分初级、中级、高级,小学、中学、大学。佛教教育虽然以契理契机为原则,重视对机设教。但同时也依据戒律建立教育的次序。
整个佛教大体分为声闻道、菩萨道。依出离心,受声闻乘的戒律成为声闻众,接受声闻乘的教育;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成为菩萨众,接受菩萨乘的教育。
在声闻乘中分为七众的次第:有在家二众、出家五众。出家众从在家中来的。学佛一般来说,先从在家众开始。在家声闻众先受三归、五戒,依受戒而取得优婆塞、优婆夷的资格。优婆塞、优婆夷,汉译近事男、近事女。近事是亲近三宝学习佛法。依受三归五戒的内容,建立了下士道的教育体系。了知世间的因缘因果,持戒、布施,止恶行善,从而成就人天善果。
出家声闻众,初出家受沙弥戒成为沙弥众,接受沙弥的教育。沙弥的教育由剃度和尚负责,沙弥不能独立,要依止和尚生活。沙弥遵行十戒,并要学习种种威仪。沙弥进一步当受比丘戒成比丘众,正式取得僧伽的资格,学习二部律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依出家声闻众的律仪,建立中士道教育体系。发出离心,了知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依戒、定、慧修行,成就解脱、解脱知见。
菩萨众分在家及出家众。受菩萨戒成为菩萨众,接受菩萨众的教育。菩萨众是在声闻众教育的基础上,在《善戒经》中说,要有受声闻少分戒的基础,然后才能受菩萨戒。依菩萨戒建立上士道的修学体系。发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誓学一切法门,修六度万行,成就无上佛果。
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显示了佛教教育的不同层次。人天乘、下士道是初级的教育,声闻乘、中士道是中级的教育,菩萨乘、上士道是高级的教育。
二、受戒——教育资格的获得
在社会的教育中,除了最基础的教育的,而接受中级、高级教育总有入学考试,考试通过了才能获得教育的资格。同样,一个人进入佛门,最初取得佛弟子的资格,受三归,没什么资格限定,受五戒就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了。受了三归、五戒,才能接受在家众的教育。才有资格亲近三宝修学佛法。
佛弟子虽然有在家与出家七众,但根据声闻戒的精神,佛陀是鼓励在家弟子出家。进一步接受出家律仪,趣向解脱。出家众的条件比起在家众要严格的多。成为出家众,在受戒时,要问遮难,就是要没有十三难、十六遮。沙弥戒、比丘戒的受戒仪式,也远比在家戒要复杂的多。
受了沙弥戒,才有资格在僧团生活。接受僧团的教育,享受僧团的部分待遇,参加的部分活动。受了比丘戒,才能成为合格的僧伽。接受僧团的全面教育,享受僧团的全部待遇,参加僧团的所有活动。
受戒是资格的取得,持戒才是身份的完成。受三归、五戒,取得在家优婆塞、优婆夷的资格。能亲近三宝,如法的持五戒,才能成为合格的优婆塞、优婆夷。受沙弥戒,取得沙弥的资格,能如法的持沙弥律仪,才能成为合格的沙弥众。受比丘戒,取得比丘的资格,能如法持比丘戒,才能成为合格的比丘。
这就像社会的教育中,一个人考入中学、大学,并不等于就是合格的中学生、大学生。通过几年中学的教育、大学的教育,各门成绩的都及格了,才能成为合格的中学生、大学生。
三、五年学戒、不离依止
受了出家戒,就成为僧团的一员。在僧团的教育中,取得沙弥、比丘资格的僧众,先要经历五年学戒,不离依止的教育阶段。
戒律是出家众的行为准则,生活的规范。五年学戒就是了解作为沙门释子,应有的行为准则,此应做,此不应做。可是凡夫无始以来由贪嗔痴的力量,养成了种种不良生活习惯,仅仅依赖戒律的条文,要让自己的不良习惯改变过来,那实在是难以办到。就像在现实的僧团中,懂戒律的人也不是没有,但又有几人能如法的去持戒呢?
在僧格养成的教育之初,戒律中非常重视依止的作用。一般而言,沙弥或初受比丘戒者,当依止剃度或受戒和尚,如受戒和尚不能依止的情况下,当令选择依止阿阇梨。初出家沙弥或受比丘戒者,当在师父的人格感召下、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下、在师父的监督下生活。
《四分律行事钞·师资相摄篇》谈到依止的意义:“依止意者,新受戒者,创入佛法,万事无知,动便违教,若不假师示导,进诱心神,法身慧命,将何所讬。故律中制未満五岁及満五岁愚痴者,令依止有德,使咨承法训,匠成已益。”
初出家的人就像婴儿一样。婴儿没有独立生活能力,要在父母的关照下成长,离开了父母就会死亡。同样初出家的人也是一样,必须依止和尚、阿阇梨生活。婴儿不能一日无父母,初出家受戒者也不可以一日没有依止师的情况下生活。《十诵》云:“无好师,听二、三夜;有好师,乃至一夜不依止,得罪。”《五百问》云:“若不依止,饮水食饭坐卧床席,日日犯盗。”
出家僧格的养成,法身慧命的成长,也端赖依止师的力量。而依止师有教育弟子的责任。《僧祇》云:“日别三时,教三藏教法不能广者,下至略知戒经轻重,隂界入义。若受经时、共诵时、坐禅时,即名教授。若不尔者,下至云不放逸。”弟子有了过错,当师父的要给予惩罚。《善戒经》云:“不驱谪罚弟子,重于屠儿旃陀罗。”
作为弟子有恭敬、侍候依止师的义务。《四分》云:“清旦入房,除小便器,白时到等。应日别早中日暮三时问讯和尚,执作二事,劳苦不得辞设。”这种恭敬侍候行为的意义有三:“一则自调我慢,二则报恩供养,三则护法住持,正法久住也。”
僧伽的教育是僧格养成的教育,是改造生命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建立弟子发心自觉的前提下,是建立在依止师人格的感召下,是建立在师资感情的交流下,是建立在弟子对依止师的恭敬下,是建立在依法依律的准则下。五年学戒,不只是对戒律知识的掌握,而是僧格的养成。
四、布萨——清洗自己的人格
僧伽每半个月要过集体组织生活,在戒律中叫僧伽布萨大会。
布萨,此云净住。《善见》云:“云何得知正法久住。若说戒法不坏是。”《摩得伽》云:“布萨者,舍诸恶性不善法,及烦恼有受,证得白法,究竟梵行事,故名也。”又云:“半月半月自观身,从前半月至今半月中间,不犯戒耶。若有犯者,于同学所忏悔。”《毗尼母》云:“清净者,名布萨义”。
布萨是僧团中非常重要的大众会议。通常情况下,每半个月要举行一次,在戒经中称为半月半月说。布萨会议的举行,在一个界内的所有出家僧众都要参加。在布萨的羯磨中,维那师在说戒之前会问:“僧集否?和合否?没有参加的比丘说欲及清净否?”僧集否?是说,在同一个界内生活的比丘都来参加了吗?和合否?是说参加的人行为和目的是否一致。此外如果有人因为特殊原因没来参加,是否请假并对僧团所做的所有决定,表示无条件的认同。
布萨,汉语翻译为净住。布萨的内容主要有二:一是说戒,二是忏悔。说戒,是由上座比丘或由大众推选的律师给大众读诵《戒经》,大众以虔诚恭敬心,静静的坐在下面认真的听着,并根据戒经的内容,对照自己半月来的行为。《戒经》由五篇七聚组成,上座比丘在读诵完每一篇之后,会有一个提示。问诸大德是中清净否?连续问三次。如果有人发现自己犯了哪一条戒律,就得出来发露忏悔。如果犯戒却有意隐藏事实,大众也可以根据见、闻、疑,从慈悲心出发,帮他检举出来。这是通过大众的威力及庄严的气氛,达到教育的效果。
众生因为无明,无始以来总是生活贪嗔痴烦恼状态中,造杀盗媱妄的种种罪业。为烦恼所杂染,为业所杂染,为生所杂染。通常我们只是根据自己的情绪、好恶在生活着,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一个人出家必须要熟悉《戒经》的内容,并且半月半月的参加说戒,这是一种强化的教育。让《戒经》中的每一条戒相,深深的印在自己的思惟中,当我们举心动念的时候,戒律的规定自觉不自觉的都会出现在印象中,此应做,此不应做。这样自然就不容易犯戒了。
受戒、持戒,很难不犯戒,因为无始以来不良的习气力量毕竟是强大的。犯了戒,戒体就被染污了,清净的僧格就被染污了。怎么办呢?发露、忏悔。发露、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通常一件衣服穿的时间长了不洗的话,就会脏掉;同样,清净的心灵,贪嗔痴烦恼及杀盗媱妄的行为所染污,假如我们不懂得观照自己的心念,不懂得修忏悔法门,任意的放纵自己的贪嗔痴,使得贪嗔痴的力量充满着我们整个心理的活动,我们的心将会成为一个垃圾场。那将是多么的可怕啊!
所以在僧格的养成,生命的改造的教育中,发露、忏悔法门是何等重要。不知道大家注意到的没有,任何一个宗教几乎都有发露、忏悔法门,因为这是完善人格必不可缺少的教育方式。
依律制的忏悔法门,比丘犯了戒,根据轻重的不同,有的只要自责就能达到忏悔的效果;有的要对一位比丘或两位比丘说,才能达到忏悔的效果;有的要有四位比丘在场,通过一定的程序,才能帮你忏悔;也有的要通过二十个人的作法,才能忏悔。发露、忏悔就是通过时常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教育,达到僧格清净的效果。
五、云游——淡泊人际关系
在家人对家充满着执著,家是私欲及占有的结晶,家是执著的堡垒。由于人们对家的执著,一个人在外谋生或旅游,他的心总是不安,总有牵挂,一旦他回到家了,他的心就安了,所以说:心安便是家。
如何摆脱对家的执著,于是有了出家这种生活方式的教育。
出家是对家的超越,是对私欲及占有的勘破。出家人还有没有家呢?严格的说:出家是无家的。出家人要出世俗家、出五蕴家、出烦恼家、出三界家,也就是说要超越一切一切的执著和牵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而通过身心的出家,达到超越执著和牵挂的效果。
出家要超越对环境的执著,对人际关系的牵挂,自然不能和在家人一样的生活方式。在家长时间的住在一个地方,要赚钱或贷款买房子,为了居住的方便和舒适,要把房子装修好,要添置许多家具,要建立庞大的人际关系圈,要取妻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孙。为了这一切能够正常运转,它就得努力的赚钱,而这些都是来之不易,一旦拥有他自然会很执著,而不幸失去则痛苦不堪。
出家人为了避免出现家的现象,为了避免出现家的执著。佛制比丘不能长年固定的住在一个地方,佛经中讲修头陀行者,不能在同一颗树下住三个晚上。律中规定比丘三个月必须换一个住处。长时间的住在一个地方,就会对这个地方有感情,产生执著。而时常在变换地方,就能避免这种过患。
长时间的住在一个地方,只觉得东西多是方便。而对经常变换地方,经常云游在外的人,才会发现东西多是多么累赘的事。因此变换居住的环境、云游,本身就是破除对拥有的执著的最好的教育。
佛陀在四十五的教化中,足迹遍布当时大大小小的国家。佛陀的常随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他们随着佛陀游行各地。佛弟子们的云游,一方面去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依止修学;一方面随缘弘法,把佛法弘扬推广到印度的各地。在听闻佛法中,树立人生的正见,佛法的正见;在弘法中,接触众生的疾苦,激发自身内在的慈悲心。
六、安居——定时潜修
比丘一年内,要有一定的时间,在特定的地点,专心学习和修行,这在戒律中叫做结夏安居。安居的法门并非佛教特有的修行传统,佛世时其它宗教早已有之。佛教只是把这种良好修行传统借用而已。
安居是相对云游而言。安居的缘起于有些比丘一年到晚在外面云游,尤其夏季,印度多雨季,云游在外多有不便。又夏天到处都是昆虫,走在路上容易损伤物命。鉴于这些过失,佛教也制定了夏安居。
凡夫总是这样,长时间的住在一处,就容易产生感情执著;而总在动荡的状态下生活,身心又不容易安住。佛陀是大智慧者,他老人家善知众生的这种习性。为了避免比丘对住处的贪执,规定比丘不得长时间的固定住在一处;为了让比丘有相对稳定的学习或修行环境,又制定了夏安居。
道宣律师撰写的《四分律行事钞》,把安居的这部分内容,叫做安居策修篇。元照律师在《资持记》中是这样解释的。“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随时警励曰策,三业运善曰修”。安居,是把身心从动荡的状态中安静下来,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夏安居的时间规定是三个月,三个月住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做什么呢?策修,就是学习或修行。
从现实僧团来看,安居的这种制度太重要了。在这个科技、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在全面改革开放的今天,许多寺院都已成了城市中闹市的闹市。出家人一个到晚要忙于应酬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要经营庞大的寺院旅游事业,要管理寺院,还要做种种弘法、慈善事业。今天的许多寺院管理者,他们和在家人一样忙。
长期从事寺院行政事务管理的结果,势必心会变野了,人要变世俗了,烦恼妄想会增长了。久而久之就失去自我观照能力,正念再也不会产生作用了。三月的安居,是让长期劳作、运转的身心休息一下,有个缓冲的机会。充充电,通过经教的薰习,能把正念提起;通过禅修,培养定力。这样进入做事的时候,就能保有良好的心态。在五欲尘劳面前能有定力,不会沉溺其中,为八风所动。
七、简朴的物质条件——避免拥有的贪著
人生存在世界上,需要有相应的物质资源。衣食住用,任何人都不能没有,即使诸佛菩萨在世也不另外。
一般的世俗人,终身都在忙于生计。许多人的人生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生存,活得好些,除此之外似乎别无所求。每个人因为福报不同,谋生有难有易;而人的欲望无穷,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却也是一件很艰难的事。
出家是以弘法为家务,是为追求解脱,为成就无上菩提而活着。生计对于出家人来说,自然不是重要的事。佛陀在世时的印度,几乎所有的宗教师,都是通过乞食的方式,获得生活的资粮。在印度,沙门的乞食是受人尊重的,因为一个人能放弃五欲尘劳的占有,为追求真理而活着,这种人自然是应该受人尊敬的。
通过乞食获得生存的资粮,这就注定了出家人必须要过着简朴的生活。佛教的僧团成立之初,佛制比丘依四依生活,一著糞扫衣,二常行乞食,三依树下坐,四吃腐烂药。糞扫衣,是捡世俗人扔掉的破衣裤、烂布,拿来缝制袈裟。常乞食,是只食乞讨来的饮食,不接受信徒的请客。树下坐,是住在树下,不住房舍。吃腐烂药,是生病了,就吃俗人吃的倒掉的药。
以四依为基础,佛陀施设了头陀法门,鼓励比丘修头陀行,赞叹头陀行。《增一阿含经》说:其有毁赞十二头陀行者,则为毁赞于我,我常赞此法,由此住世故,我法久住于世。《杂阿含经》记载:如来移身分座给迦叶,又手授僧伽黎易迦叶所著大衣,于大众中称赞头陀大行。说明了佛陀对头陀行的重视和提倡。
四依法门也好,十二头陀行也罢。从教育的意义上来说,主要减少我们的妄想、烦恼和执著。我们拥有的越多,我们的妄想就会越多;我们拥有的越多,我们的烦恼就会越多;我们拥有的越多,我们的执著就会越多。而生活的条件简朴,妄想、执著也会相应的减少。
在僧团中有两类比丘:一是聚落比丘,一是阿兰若比丘。佛陀也鼓励比丘住阿兰若处。阿兰若是指远离城市喧闹的闲静处,一般指山林旷野中。人生活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身心自然容易放松,内心就会变得清净。
过午不食的修行,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过午不食,省得许多麻烦。少吃一餐,就少去乞食一次,既减少了社会负担,也能给自己争取到更多的修行时间。自古道:食色,性也。食与性是关系非常密切的。俗话说:饱暧思滛欲。吃饱吃好,营养丰富,是引发媱欲的增上缘。所以佛制比丘过午不食。过午不食,既能省去食的欲望,也能减少性的欲望。这样的话,内心显然会清净许多。
出家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根机不同,佛教的教育也不能千篇一律。能够适应四依或头陀的生活方式的人毕竟只是少数的。所以佛陀在比丘的生活问题,又有许多不同的规定。比如衣服,除了糞扫衣,随后又制三衣、百一、乃至长衣。三衣,是比丘只能拥有三衣,如果多一件,便是犯戒。百一,是在三衣外的生活用品,为了生活的方便,各种允许拥有一件。长衣,是三衣、百一外多出的生活用品。长衣要说净,说净了才能合法使用。
佛弟子根据自己的根机不同,有人可以依糞扫衣生活,有人可以依三衣生活,有人可以依百一物生活,有人可以依长衣生活。佛陀既要考虑到弟子们生活的方便,又要避免弟子们生起贪著,开中有制,制中有开,可谓用心良苦啊!
八、总结
综上所述,说明了佛陀的教育的确不同于世间的教育:一、佛教自身有着非常完整的教育体系,有着非常优秀的教育思想。二、佛教教育的目的和世间的教育目的完全不同,世间的教育追求的是知识、生存技能的培养,佛教的教育则是转凡成圣的教育,是断惑证真的教育,是成佛做祖的教育。三、佛教教育的目的与世间教育的目的不一样,相应的,采用的教育方法自然也不能一样。四、戒律的教育是以相应的律学知识为基础,主要是通过如法的生活达到教育的效果。由如法的生活养成高尚的僧格,由如法的生活生定发慧,由如法的生活为人天树立德行的典范。
佛教有八万四八法门的说法。虽然这是一个笼统的数字,但却反映了佛教教育的多姿多彩。而当前世界流行的佛教中,除了汉传佛教,尚有南传佛教、藏传佛教,而就汉传佛教中有八大宗派,各派都有自己完整的教育体系。这丰富的宝藏需要我们去继承它。今天,我们研讨佛教教育,也还是要本着契理契机的原则,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契理,一方面要适应当代——契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弘扬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