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禪、動態內觀與念佛


2014/9/3    热度:416   

摘要
  禪修的目的,不外是苦的止息。苦來自無明,因此,只要有「明」就不會有苦。明就是覺性,就是正念正知。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培養覺性,使之相續不絕,這種禪修便是「生活禪」。在整天的動作中,不斷往內觀察自己身心的實相,對自己的一舉一動念念分明,這便是「動態內觀」。在行住坐臥中,能夠活在當下,使自己念念與佛性相應,這便是實相的念佛;能夠如此,當下便是身在淨土。一旦內心能夠覺性不斷,那麼,發之於言語,必然清淨,這便是正語;發之於行動,也必清淨,這便是正業與正命。因此,今日禪修的重點,不在於外在的形式、名稱(禪、念佛、內觀、大手印等),而是要以覺性貫穿其中,與生活打成一片,使自己能寓修行於生活中。如何培養覺性,可說是修行的樞紐。
  目次
  一、禪修的基本目的
  二、禪修的基本原則
  三、法門的運用
  A生活禪
  B動態內觀
  C念佛法門
  四、總結禪修的基本要點
  五、結語
  一、禪修的基本目的
  談到禪修,要先了解禪修的基本目的,如此才不會走到冤枉的路上去。佛法的禪修目的只有一個:滅除自己的痛苦,並進而幫助別人滅苦。這個目的也可用「證得涅槃」、「獲得心解脫、慧解脫」等詞句來描述,而內涵不外是苦的止息。在禪修的路途中,便要時時檢查自己:是不是執著於戒?是否定多慧少?是否定少慧多?自己的苦是否減少了?煩惱是否減輕了?覺性是否增強了?
  只要禪修的方向正確,定慧會平穩地增長,煩惱會逐漸地削弱,痛苦會不斷地滅除。禪修過程中出現的光影、神通、喜樂等,相對地不值得去執著,並要將之放下而得到真正的自在。
  二、禪修的基本原則
  禪修的方法雖多,但由滅除障礙的方式來看,可歸為二大類,只要掌握這二大類的基本禪修原則,就容易看清修行的方向。這二大類便是「慧解脫」與「俱分解脫」。《瑜伽師地論》卷26說:
  1云何由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謂慧解脫及俱分解脫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者,謂已解脫煩惱障,未解脫定障。俱分解脫阿羅漢者,謂己解脫煩惱障及已解脫定障,是故說名俱分解脫。如是名為由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2云何慧解脫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於八解脫未能身證具足安住,是名慧解脫補特伽羅。
  云何俱分解脫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於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安住,於煩惱障分及解脫障分,心俱解脫,是名俱分解脫補特伽羅。
  由上二段引述,可以看出在解脫的道上,有一類人不修四禪八定而直接滅除煩惱,稱作「慧解脫補特伽羅」。有一類人先修四禪八定而後去滅除煩惱,稱作「俱分解脫補特伽羅」。第一類人要修何種定呢?《瑜伽師地論》說:
  若有苾芻具淨尸羅,住別解脫清淨律儀,增上心學增上力故,得初靜慮近分所攝勝三摩地以為依止;增上慧增上力故,得法住智及涅槃智。用此二智以為依止,……令心解脫一切煩惱,得阿羅漢,成慧解脫。
  由此可以看出,走慧解脫者的路線,最少要修到初禪(初靜慮)之前的近分定,此定又稱「未至定」,南傳稱之為「近行定」,有時稱之為「剎那定」。南傳將慧解脫者又稱為「純觀行者」;將俱分解脫者又稱為「止行者」或「止觀行者」。至於走菩薩道的人,仿此也可以先修成四禪八定走俱分解脫的方式,或者先修近分定走慧解脫者的方式,最後再修四禪八定(成佛必然具足四禪八定,沒有定障,也沒有所知障)。
  因此,依個人的性向,禪修者的禪修原則可分成二大類。一為止觀行的原則:先以奢摩他修成四禪八定,而後以毗婆舍那(內觀)來觀察五蘊的實相,故在修慧之前,先修成甚深的定。一為純觀行的原則:不修四禪八定,只以適當程度的定(未至定或剎那定)來觀察五蘊的實相。故二者的顯著差異是,前者先訓練甚深的專注力,後者則強調覺知力(正念正知)。
  了解這二種不同的原則後,就易掌握在今日繁忙的工商社會中,人們如何來禪修。很明顯地,在家眾若想修成四禪八定,必須放下俗務,接受長期的禪修指導才有可能達成,且指導者必須是「過來人」,故知一般的社會大眾較適宜走「純觀行」的禪修方式。至於出家眾,由於沒有俗務的分心,要走「純觀行」或「止觀行」都可成就。
  近期社會大眾對「生活禪」、「內觀禪修」較感興趣,實在是因為這些禪修並不須要甚深的禪定。佛使比丘在《內觀禪修》中說:
  修習專注的目的並不是為證得色界定或無色界定,不是那樣,重要的是正念或觀照本身就足夠了。這種一心專注(指近行定)是很好的,世尊也曾讚歎它確實很殊勝,因為它能活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相反地,假如讓它進展到定狀態,例如無色界定,就無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在無色界定中,感官不起作用,因此就無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了。
  因此,在生活中的禪修或動態內觀,便是依近行定(或剎那定)在日常生活中訓練自己的正念與正知,使自己在行住坐臥中都能覺性不斷、了了分明。以下便側重這方面來談談不同的法門運用。
  三、法門的運用
  A生活禪
  生活禪是將禪結合在日常生活之中,於舉手投足、揚眉眨眼間透露著安詳自在。其訓練過程,則是遵循禪宗初期的方式,先直接由善知識指示本性(佛性),而後善護己心,於日常生活中磨除習性。茲說明如下:
  《六祖壇經》中記述著:
  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良久謂明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此處便是六祖惠能向惠明直示本心。這一念不生處,了了分明的覺知就是本來面目。
  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說: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此處指出日常修行的基本禪修原則:在行住坐臥中,遇到順境逆境都不生起貪瞋之心,保持內心的覺知而不執著,這樣就是走在大道了。由此可知,禪不在遠處,而是在這當下。《六祖壇經》說:
  1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
  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2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3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以上這些引述,不外說明禪的基本精神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內心的安詳,不受六塵的雜染,將覺性貫穿在行住坐臥中,這便是生活禪。
  B動態內觀
  內觀是往內觀察自己身心的實相,本無動靜之分。但依禪修之訓練方式,而有動態與靜態之不同。靜態的方式,是側重靜坐不動,且閉目觀照為主。動態的方式則將重點放在所有行住坐臥四威儀,以正念正知來覺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進而對念頭念念分明且不捲入其中。
  在南傳的內觀系統中,隆波田、阿姜念、馬哈希法師的禪修方式可歸入動態內觀,各家的技巧雖有不同,都要求將覺性(正念正知)貫穿於行住坐臥當中,並將姿勢的變化視為禪修中重要一環。
  動態內觀與生活禪並無多大的差異,只是前者多出一些具體的禪修訓練方式,例如,隆波田的訓練是由覺知自己肢體的動作下手,使覺性持續如環練,而後以強大的覺性來看念頭,最後體證身心的實相。阿姜念的訓練是覺知整個色身的變化,並以「如理作意」看清姿勢的變動是為了治苦。利用這些簡單而具體的禪修技巧,學員們能夠有跡可循,可說是這些內觀禪修的特色。
  這些內觀禪修,都依準於《大念住經》,例如:
  1諸比丘!比丘於行時,了知:我在行。於住時,了知:我在住。於坐時,了知:我在坐。於臥時,了知:我在臥。此身置於如何之狀態,亦如其狀態而了知之。
  2諸比丘!比丘不論行住歸來,正知而作:彼觀前顧後,正知而作;彼屈身伸身,正知而作;彼搭衣持缽,正知而作;彼食、飲、咀嚼、嚐味,正知而作;彼大小便利,正知而作;彼行、住、坐、臥、醒、語、默,亦正知而作。
  以上這些訓練,便是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唯一要貫穿的便是正念正知(自己清清楚楚的覺性)。一旦覺性提昇後,對自己的感受、心念、諸法(念頭等)便能了了分明,而且不被苦樂所牽引,能保持真正的平等心,這便是「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動」。
  C念佛法門
  念佛法門如何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呢?首先,要盡力達成靜中的「一心」,而後步入動中的「一心」,說明如下:
  1. 覆誦名號,使它一直與心接觸,保持在那兒一直到念佛的人與能知之心合而為一。
  2. 此時呼吸與身體也似乎消失了,心不捲入其他對象,只有覺知保留,不與任何對象或名號成雙成對,此時已完全放下名號,所保留的只是存在那兒的覺知本身,這就稱做「心一境性」,也就是靜中的「一心」。
  3. 而後在生活中,遇到順逆,要使覺性不斷,不起貪瞋,在行住坐臥中磨練,使淨念相續,這便是動中的「一心」。一旦現證實相,便是證果之時。
  四、總結禪修的基本要點
  由於眾生根器之不同,而有種種禪修法門的出現,但其基本要點則是一致的,歸納如下:
  1.要培養覺性(正念正知),使定慧均等。
  2.要與生活結合,在行住坐臥中磨鍊,使能面對順逆境時,不起貪瞋而維持著平等心。
  3.注意生活的當下,念念分明,則內心自然淨化,成果不求自來。
  4.保持中道,例如,要對自己的一舉一動保持覺知,但不可過度專注於一點而忘了周遭。呼吸、行走等要有所規範,但要放輕鬆。以覺性面對順逆的境界而不生起貪瞋的心理。這些都是中道的訓練。
  5.若就「定」來考察,念佛時,靜中的一心,是屬於近分定(近行定、未至定);動中的一心,南傳稱做剎那定(剎那定的所緣不是固定的),在北傳仍將之歸屬於近分定。生活禪與動態內觀所採用的定,也是歸屬於近分定。利用此定以觀察身心實相,使用內心不起執著,能夠如此,便是《六祖壇經》所說的:
  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這種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現的定慧,便是滅苦的藥方。眾生的痛苦是來自「無明」,在生活中迷迷糊糊,看不清楚真相,因此,想要止息痛苦,就必須要有「明」,也就是要有覺性,要能夠正念正知,使自己在生活中具足定慧。以上所說的生活禪、動態內觀、念佛法門都離不開覺性的訓練;一旦覺性圓滿,當下便是淨土。能夠保持覺性,那麼,發之於言語,便是正語;發之於行動,便是正業與正命。因此,法門雖異,精髓是一。
  五、結語
  以上就生活禪、動態內觀及念佛法門做一扼要的分析。事實上,其他的禪修法門,例如大手印、大圓滿的藏傳佛法也同樣適用。這些法門同樣注重覺性,稱之為明體、俱生智、光明心等等,也注重生活中的禪修。在今日繁忙的社會中,如何減少外在的典禮、儀式,而加強內心覺性的訓練,是一個大家所要共同努力的主題。
  (1999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六道凡夫,是被业缠缚住。“业”是什么?善恶业。善业里面生贪爱,被贪爱所缠缚;恶业里面生嗔恚,被嗔恚所缠缚。换句话说,见色闻声,你生烦恼,喜怒哀乐、七情五欲,都是烦恼。我们被业所系缚,不得自在,所以佛祖教给我们放下万缘,使我们在生活里面,无论处顺境或者是处逆境,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身心清净。所谓身心清净,就是在一切法里面,不去分别、不去执着,也不去打妄想。为什么?这些都不是真实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