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衲子心:终生受用的财富
2014/9/4   热度:195
禅林衲子心:终生受用的财富 文/见勉法师 在资本主义的畅行之下,无不以谋求利益为人生基本前提。这样随之而来的问题,不但失去了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也造成很多的社会乱象,如犯罪率上升、家庭失和、学习力降低,乃至于国家生产力减少。所谓“道德”二字,对现代年轻人来说代表着什么意义?或许得到是相当模糊的答案,因为环境使然。社会赋与年轻人的并不是道德教育的培育,而是功利主义下的生存之道。学历、文凭与高薪的生活,主宰了人们的思考动力;但,缺乏道德的观念与修持,也让人们逐渐察觉到心灵层面的空虚,并造成许多社会问题。佛法就是道德的最高标准,它不但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有道德,也教导我们如何去修持;一旦获得之后,终生将受用无穷,也能在这事事为己的社会中找到立身之道。 东西方文明发展之始,都有探讨“道德”的意义与标准。西方将道德的价值,运用在判别事情的准则上,例如在麦克阿瑟将军“为子祈祷文”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西方教育中“诚实”、“真诚”与“正直”的精神。作为父母,如何教养出人格完整的孩子,尽是从这些道德观点中着手。反观东方思想对道德的诠释,我们可以从耳熟能详的儒家思想一探究竟。儒家常言:“礼、义、廉、耻”,这些都是东方哲学思想的道德标准,但为什么现今社会的道德观念却愈来愈薄弱?“群体竞争”演变成“自我主义”可能是一个主要因素。在谋求利益中,因恐惧而选择不择手段,不但造成内心道德的失衡,也导致外在社会的失和。而道德在此不但代表着为人处世之准则与生活的价值观,也意味着善良的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唯有心存善念,社会才不会失序。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众生的贪、瞋、痴三毒就是毁坏道德标准的开始。如果可以做到不贪、不瞋、不痴,则能汇归到善业之中,达到佛法所说的净土之境,这也就是“心净则佛土净”的道理。不管是东方、西方与佛法,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进而对群居生活的人们产生正面的影响。 前阵子报章刊载一则新闻,发生在欧洲的一个先进国家。一位年轻人在搭乘地铁时因没有买票而被抽查的员警发现,年轻人也因这件事在日后面试时被应征的公司所拒绝。公司认为,从一件小事足以了解这个人的道德观,他们不希望公司有不诚信的人,这会影响公司的表现。明显地,道德在现今社会又慢慢被正视。 除了过去所重视的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力商数),情绪指数(EQ)和逆境商数(AQ)都被作为审查一个人的标准;而现在,人们进一步回归到人性的基本面,以道德标准(Moral Quotient)去检视个人。一个人的道德表现,不但影响其心灵层面,也影响到家庭、学校,乃至于整个社会与国家,这也为过去过分重视“物质生活”的人们带来很大的省思。 佛法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因为众生贪图名、闻、利、养,导致种种的烦恼,所以佛法教导大众不贪、不瞋、不痴,在日常生活中有遵循的准则。若能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实也达到世出世间最高的道德标准。不仅如此,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更确切地开示我们“中台四箴行”,以恭敬、慈悲、和合、真诚来对待我们所接触的一切人事物,这也是日常生活最直接而实用的道德标准。 道德的培养,不但是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所必须经营的目标。道德不但是个人重要的精神资粮,更是国家维持祥和发展的必要元素。佛法是最高的善法,使我们远离痛苦、烦恼及一切天灾人祸,并能在这“事事为己”的时代,注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正向力量,展现生命无限的价值,开启一个祥和的新世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常常看佛、常常想佛,佛是无量的德行、无量的福报,所以你在行净业。如果你常常想阿弥陀佛、常常念阿弥陀佛,往生就很容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