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从心生
2014/9/3   热度:512
提要 [1] 参阅《中.179五支物主经》,《大正》1,720b-7f. [3] 参阅《大正》1,720c-10f. [4] 见《大正》1,721a2f. [6] 见《大正》1,721b-9f. [9] 参阅《长.11十上经》,《大正》1,57a-11f. [11] 见《大正》2,271c-8f. [14] 见《大正》1,575a-5f. [18] 见〈VM〉711f. [24] 见《大正》30,386b-11f. 参阅《经集》v. 1035〈Sn〉1985f. [27] 见《大正》2,581a-13f. [30] 见《大正》1,773b7f. 参阅相当经《M.54 Potaliya sutta》。 [33] 见《大正》2,272a11f. [34] “清净分广说”,指 本篇论文(页38)“二、意思是戒”所引用《杂.1039经》经文。 [36] 《杂.624经》:“佛告讪低迦︰‘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 修四念处。’”《大正》2,175a5f. [40] 见《大正》2,27313f. [41] 见《大正》1,96b-14f.
戒(siila)或戒行(siilana)为善良的利己又利他的品行,重视有善良的动机以及美好的成果。持善戒、持不善戒,犯戒、破戒,戒之杂染、戒之净化,皆须“思(cetana)”心所法之审虑、决定,在意识清醒下所为。论藏提出“云何是戒?”《无碍解道》的答案是︰“思(cetanaa)是戒也,心所(cetasika)是戒也,律仪(sa^mvara防护)是戒也,不犯(aviitikkama)是戒也。”《中阿含五支物主经》释尊开示︰“此善戒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心生。”
《四部阿含》说明有种种心态 生起持善戒︰
1.从怖苦心持善戒。
2.从畏罪心持善戒。
3.从求福心持善戒。
4.从两利心持善戒。
5.从惭愧心持善戒。
6.从慈悲心持善戒。
7.从自通(attuupanaaika)心持善戒。
8.从菩提心持善戒。
《阿含》所要求的四种戒,是以正念正知 调伏身心,使心性之各部分──知、情、意得以调理,平等地改善人格,具足戒清净,成就戒法身。
关键词:1.戒 2.思 3.心所 4.律仪 5.自通之法 6.《五支物主经》
一、前言──戒从心生
“戒(siila)”或“戒行(siilana)”为善良的利己又利他的品行,重视有善良的动机以及美好的成果。
波斯匿王之工匠五支(Pa~ncak’a^nga thapati),有一次在异学园听文祁子(Ma.ndikaaputta)说明︰“?身体没作恶业,?言语没说坏话,?无不当的谋生,?心中无恶念。若具备此等四事者,我称呼他成就善,是第一善,是无上的人士,获得第一义,是正直的沙门。”[1]
五支面见释尊时,与外道沙门文祁子所谈论者,全部向佛陀报告。世尊听了之后,告诉五支:
物主!如异学沙门文祁子所说,若当尔者,婴孩童子支节柔软,仰向卧眠,亦当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得第一义、质直沙门。
物主!婴孩童子尚无身想,况复作身恶业耶!唯能动身。物主!婴孩童子尚无口想,况复恶言耶!唯能得啼。物主!婴孩童子尚无命想,况复行邪命耶!唯有呻吟。物主!婴孩童子尚无念想,况复恶念耶!唯念母乳。物主!若如异学沙门文祁子说者,如是婴孩童子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得第一义,质直沙门。
物主!若有四事,我施设彼成就善、第一善,然非无上士,不得第一义,亦非质直沙门。云何为四??身不作恶业,?口不恶言,?不行邪命,?不念恶念。物主!若有此四事,我施设彼成就善、第一善,然非无上士,不得第一义,亦非质直沙门。
物主!身业、口业者,我施设是戒。物主!念者我施设是心所有,与心相随。[2]
此中,释尊开示“戒行”是内心有“意念”,经“心所”思惟抉择之后,内心所有活动,以及透过言谈、举止反应于外者。例如:襁褓婴儿只动转身体,没有作坏事;嘴儿或哭啼或喜笑,没说过坏话;跟人咿哑呻吟,没有邪法谋求活命;内心没有歹念、恶思惟(akusala-samkappa{不善志、不善思惟〈M〉ii261}),只想念吮吸
[2] 见《大正》1,720c3f.
母乳。如是,婴儿没有四坏事现行,不能说他有戒行,是无上士,得第一义,是质直的沙门。没有坏行为,不完全等同不作坏事──昏迷、熟睡时,没有坏行为,不能说他在持戒;贪、嗔之境界不现前时,没有杀、盗、YIN、妄之反应,不能说他亦在持戒。唯有贪、嗔之境界现前时,经内心思考、抉择、维持不杀、不盗、不YIN、不妄语的行为,才是佛陀心目中持戒不犯的清净戒行。
有关戒学──修身、修心,释尊指出︰应当遍知“(a)怎样是(1)不善戒、(2)善戒,(3)善念、(4)不善念。”此等四“(b)从何而生?(c)于何处灭、败坏无余?(d)如何修行灭之?”[3] 明确的答案如下:
物主!(1a)云何不善戒耶?不善身行,不善口、意行,是谓不善戒。
物主!(1b)此不善戒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心生。云何为心?若心有欲、有恚、有痴, 当知不善戒从是心生。
物主!(1c)不善戒何处灭无余?何处败坏无余?多闻圣弟子舍身不善业,修身善业;舍口、意不善 业,修口、意善业。此不善戒灭无余,败坏无余。
物主!(1d)贤圣弟子云何行 灭不善戒?若多闻圣弟子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贤圣弟 子如是行者,灭不善戒也。
物主!(2a)云何善戒耶?善身业,善口、意业;是谓善戒。
物主!(2b)此善戒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心生。云何为心?若心无欲、(“无欲”原文 有重复,宜删。)无恚、无痴,当知善戒从是心生。
物主!(2c)善戒何处灭无余?何处败坏无余?若多闻圣弟子行戒 不着戒,此善戒灭无余,败坏无余。
物主!(2d)贤圣弟子云何行 灭善戒?若多闻圣弟子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贤圣弟子 如是行者,灭善戒也。
物主!(3a)云何不善念耶?欲念、恚念、害念,是谓不善念。
物主!(3b)不善念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想生。云何为想?我说想多种、无量种、若干 种行──或欲想,或恚想,或害想。物主!众生因欲界想故,生不善念欲界相应;若有想者,因彼想 故,生不善念欲界相应。物主!众生因恚、害界想故,生不善念恚、害界相应;若有想者,因彼想 故,生不善念恚、害界相应。此不善念从是想生。
物主!(3c)不善念何处灭无余?何处败坏无余?若多闻圣弟子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 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此不善念灭无余,败坏无余。
物主!(3d)贤圣弟子云何行灭不善念?若多闻圣弟子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贤圣弟 子如是行者,灭不善念也。
物主!(4a)云何善念耶?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是谓善念。
物主!(4b)善念从何而生?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想生。云何为想?我说想多种、无量种、若干种行──或无欲想,或无恚想,或无害想。物主!众生因无欲界想故,生善念无欲界相应。若有想者因彼想故,生善念无欲界相应。物主!众生因无恚、无害界故,生善念无恚、无害界相应。若有想者,因彼想故,生善念无恚(“慈”误植)、无害界相应,此善念从是想生。
物主!(4c)善念何处灭无余?何处败坏无余?若多闻圣弟子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
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此善念灭无余,败坏无余。
物主!(4d)贤圣弟子云何行灭善念?若多闻圣弟子观内身如身……至观觉、心、法如法。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善念也。[4]
释尊开示︰不善戒(邪戒、戒禁取)、善戒(正戒)皆属众生身、口、意三行,起心动念、言谈、举止。有邪见、邪念(指不正思惟的邪志、邪念),所生身、口、意三行是恶,则为不善戒。与此正相反,具有正见、正志所生三行是善,则为善戒。
此不善戒所从生,当知从心生;倘若内心有贪欲、有嗔恚、有愚痴,导致身、口、意三恶行,产生恶戒。善戒所从生,当知亦从心生;设若内心舍断贪欲、嗔恚、愚痴,导致身、口、意三善行,生成善戒。
不善戒、善戒悉皆于身、口、意,从因缘生;因此也可以,于身、口、意,由因缘消灭三恶业;修习舍离三不善业而无戒禁取──行戒而不着戒。“念”由接触“界”,依“想”由因缘所生;所以不善念、有漏善念,由于修习四禅那,不接触五盖,镇伏杂想、杂念,使不善念、有漏善念不动。
多闻圣弟子修习四念处为首,由“法念处”操作“七觉支”,[5] 可以消灭诸不善戒、不善念,消除有漏、有取的善戒、善念,充实无漏、不取的身、口、意三妙
[5] 参阅《中.98念处经》,《大正》1,584b3f.
行。能否如是与法相应,释尊说此条件︰
物主!若多闻圣弟子:
(a)以慧观(1)不善戒 知如真,(2)从生不善戒知如真,(3)此不善戒灭无余、败坏无余 知如真以慧观,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不善戒 知如真。
(b)以慧观(1)善戒 知如真,(2)从生善戒 知如真,(3)此善戒灭无余、败坏无余 知如真以慧观,(4)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善戒 知如真。
(c)以慧观(1)不善念 知如真,(2)从生不善念 知如真,(3)此不善念灭无余、败坏无余 知如真以慧观,(4)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不善念 知如真。
(d)以慧观(1)善念 知如真,(2)从生善念 知如真,(3)此善念灭无余、败坏无余 知如真以慧观,(4)贤圣弟子如是行者,灭善念知如真。[6]
唯有开法眼,以慧观知如真,[7] 相应于苦、集、灭、道四谛现观──对不善戒、善戒,不善念、善念以及此等四“事”之“集”、“灭”、“道”皆能如实知、见──具足正见等八支圣道,才能圆满善行,成贤、成圣。因此,释尊最后说出所以然︰
所以者何?因正见故生正志,因正志故生正语,因正语故生正业,因正业故生正命,因正命故生正方便,因正方便故生正念,因正念故生正定;贤圣弟子心如是定已,便解脱一切YIN、怒、痴。物主!贤圣弟子如是正心解脱已,便知一切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 知如真。是谓学见迹 成就八支,漏尽阿罗诃 成就十支。
物主!云何学见迹成就八支?谓学正见……至学正定,是谓学见迹 成就八支。
物主!云何漏尽阿罗诃 成就十支?谓无学正见……至无学正智,是漏尽阿罗诃 成就十支。
物主!若有十支,我施设彼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得第一义、质直沙门。[8]
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随法行等“四预流支”,成就正信──于
[7] 参考“……如是平等慧如实观”,《大正》2,5a-4相当于“……evam etam yathaabhuuta^m sammaa-ppa~n~naya passati(……如是,
如实地以正慧观它。)”〈S〉iii. 1367f. 之意译。
[8] 见《大正》1,721c4f.
佛、法、僧、圣戒不坏净,见三宝以及无漏戒学之功德,具有圣、出世间八正道之正见。以智导情,开发出离诸漏之正志,再依正见及正志开导一系列次第展转而起之圣、出世间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具足八支中道行的成分;此时,属“有学”的“无漏戒学”。须陀洹果以上之学人,次第得四沙门道智、四沙门果智,终于具足“十正行”,[9] 完成无学正见、无学正志、无学正语、无学正业、无学正命、无学正念、无学正定、无学正解脱、无学正智。诸漏尽,心解脱、慧解脱的阿罗汉才是佛陀所称呼的“成就善的人”、“第一善者”、“无上士”、“得第一义者”、“质直沙门”。
二、思是戒
《清净道论》于解释“戒”时,引用《无碍解道》:
Ki^m siilan ti?(云何为戒耶?)?Cetanaa siila^m,(思是戒,)?cetasika^m siila^m,(心所是戒,)?sa^mvaro siilam,(律仪是戒,)?aviitikkamo siilam.(不犯是戒也。)[10]
论师根据释尊之法说开演法义,道出︰?有意思、有意图、有目的之行为 是戒;?通过心所抉择,合乎戒条之活动 是戒;?以律则规范,防护不作恶而行善是戒;?提醒自己,不犯罪过 是戒。
(一) 意思是戒
《杂.1039经;A.10,176 Cunda(淳陀)经》︰
有人?不杀生,离杀生,舍刀杖;惭愧,悲念一切众生。?不偷盗,远离偷盗;与者取,不与不取,净心不贪。?离于邪YIN,若父母护,……乃至授一花鬘者,悉不强干 起于邪YIN。?离于妄语,审谛实说。?远离两舌,不传此向彼,传彼向此,共相破坏;离者令和,和者随喜。?远离恶口,不刚强;多人乐其说。?离于坏语,谛说、时说、实说、义说、法说、见说。?离于贪欲,不于他财、他众具作己有想,而生贪着。?离于阇恚,不作是念︰挝打缚杀,为作众难。?正见成就不颠倒见︰有施、有说、报有福(有斋),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世阿罗汉于此世、他世现法自知作证︰我
[10] 见〈Pts〉i. 44-5.
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11]
如上,引述十善业道(dasa kusala-kamma-pathaa)经文中,身之三种净行、语之四种净行──?“不杀生、离杀生(paa^nqtipaatam pahaaya{舍断杀生已}paa^nqtipaataa pa.tivirato{从杀生已远离}),……?[不坏语、]离于坏语等。不作恶行之“pahaaya(舍断已)[ger.]”、离恶行之“pa.tivirata(已远离)[pp.]”,此等动作之遂行,皆经“意思(cetanaa)”审虑、决定之后发动。意之净行中,?离于贪欲(anabhijjhalu{不起贪伺者}anabhijjhitaa(已不贪伺者),?离于嗔恚(avyaapanna-citto{心不嗔恚者}appadu.t.tha-mana-sa^nkappo{无憎恶之思惟者}),?正见成就不颠倒见(sammaa-di.t.thiko hoti{[策励自己]成为正见者、}avipariitadassano{不颠倒见者}),同前七种净行,亦经“意思”审虑、决定之后发动;特别是成就正见、成就不颠倒见,为尽己之义务。上述“十善戒”实已具备“止持”之责任,以及“作持”之义务。止恶、行善,是有“意思”的品德良行。
(二) 心所是戒
从古及今,印度有宗教徒,以戒禁取见认为︰圣河之水可以洗涤罪业 使心清净。如《中.93水净梵志经》中,妙好首梵志[12] 向佛陀建议︰
梵志语世尊曰︰“瞿昙!可诣多水河浴!”世尊问曰︰“梵志!若诣多水河浴者,彼得何等?”梵志答曰︰“瞿昙!彼多水河者此是世间斋洁之相、度相、福相。瞿昙!若诣多水河浴者,彼则净除于一切恶。”尔时,世尊为彼梵志而说颂曰︰
妙好首梵志,若入多水河; 是愚常游戏,不能净黑业。
好首何往泉?何义多水河? 人作不善业,清水何所益?
净者无垢秽,净者常说戒; 净者清白业,常得清净行。
若汝不杀生、常不与不取, 真谛不妄语,常正念正知;
梵志如是学,一切众生安。 梵志何还家,家泉无所净;
梵志汝当学 净洗以善法。 何须弊恶水,但去身体垢。
梵志白佛曰︰“我亦作是念, 净洗以善法,何须弊恶水。”[13]
[12] 参阅《M.7》作︰“Sundarikabharadvaja”〈M〉i. 3911.
[13] 见《大正》1,575a-7f.
释尊在《水净梵志经》中说明︰唯有以持戒、修习四无量心等善法,净洗内心垢秽及恶业;一般之清水乃至传说中之圣河之水,只能除去身体表面之污垢而已。在此之前,世尊遥见水净梵志来;因水净梵志故,告诉诸比丘︰
若有二十一秽污于心者,必至恶处,生地狱中。
云何二十一秽?(1)邪见心秽、非法欲心秽、恶贪心秽、邪法心秽、贪心秽、恚心秽、睡眠心秽、调(掉)悔心秽、疑惑心秽、嗔缠心秽、不语结心秽、悭心秽、嫉心秽、欺诳心秽、谀谄心秽、无祖心秽、无愧心秽、慢心秽、大慢心秽、憍▓[心*敖]心秽、(21)放逸心秽。[14]
此等二十一种污秽心性,导致恶念、恶业,持不善戒、污戒、破戒等等;于后出论典归属不善“心所有法”之中,包括“大不善地法”“大烦恼地法”“小烦恼地法”“不定地地法”。[15] 《清净道论》说︰
Cetasika^m siilam naama(所谓“心所是戒。”)paa.natipaataadhaihi viramantassa virti[-cetasika].(指 杀生等{十恶业行}正在远离者之离[心所]也。)[16]
生活中提起正念、正知,觉察到邪见心秽等等,了知已便舍断彼等心秽;尚须充实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等心。如是,具足慈悲心维持戒行清净,才能“洗浴内心”,所谓“净洗以善法”。[17]
(三) 律仪是戒
samvara由sa^m-√vrr衍生,本义︰正闭,引义︰防护,古译︰律仪。“律仪”指以戒律来规范行为。“防护”指 防止作十恶,护持行十善。《清净道论》指出“以五种防护(pa~ncavidhena samvaro)”了解律仪之意义︰
paatimokkha-samvaro(所谓 波罗提木叉律仪、)sati-samvaro(念律仪、)naanna-samvaro(智律仪、)khanti-sa^mvaro(忍律仪、)viriya-sa^mvaro ti.(精进
[15] 参阅《阿毗达磨俱舍论 卷四》,《大正》29,20af.
[16] 参阅〈VM〉73f. 又,水野弘元译注︰《清净道论 一》p.15 注?︰“离(virati)︰所谓离之心所者,指正语、正业、正命。然
而,在此场合包含相应于此等(正行)之其它诸心所。
[17] 参阅《大正》1,575c,576a.
律仪也。)[18]
今以北传经、论来左证说明︰
1.【波罗提木叉律仪】
《杂.925经》:
贤士夫住于正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见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 丈夫于正法律第一之德。[19]
圣弟子当了知佛陀施设一一戒条之用心,由于戒随念(siilanussati),对无漏戒学具足正见、正志,依一一戒条为律则,防护身、心,甚至众学法等微细罪亦戒慎恐惧地遵守,不违犯任何戒律。如是,即于日常生活中,修身、修德,培养戒法身。
2.【念律仪∕(六)根律仪】
《杂.279经》:
多闻圣弟子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仪,世间贪、爱、恶不善法不漏其心,能生律仪,善护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如是六根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执持、善修习,于未来世必受乐报。
俗语︰“六根门头 好修行!”于日常生活、宗教修持中,随时、随地在动用眼等六官。[20] 六官能增上一连串之生理作用、心理作用、身心互动的作用,因此名曰︰“六根”;内六根为外六境(六尘)进入内心之门户,故名曰︰“六根门”。[21] 六官也是烦恼漏,泄入(身心中毒)、漏出(污染环境)之处;[22] 于六内入处意解无我、无我所,亦可作证沙门果。[23] 如是,六根防护可以净化戒行乃至成就五分法身。
3.【智律仪】:
《瑜伽师地论》引义品之偈︰
[19] 见《大正》2,235c7f.
[20] 参阅《杂.279经》,《大正》2,76b.
[21] 参阅《杂.225经》,《大正》2,64a.
[22] 参阅《杂.636经》,《大正》2,176b.
[23] 参阅《杂.276经》,《大正》2,74b.
世间诸流漏,是漏念能止;我说能防护,由慧故能堰。[24]
明确地说道︰般若慧能使外来烦恼不泄入,自己也不会污染环境;如此,能于生活当中,净化身心,而不再形成烦恼泄漏。换句话说︰没有般若慧,难得戒行究竟清净。
4.【忍律仪】:
《中.10 漏尽经》:
云何有漏从忍断耶?比丘!精进断恶不善,修善法故,常有起想,专心精勤;身体、皮肉、筋骨、血髓皆令干竭 不舍精进,要得所求,乃舍精进。比丘!复当堪忍饥渴、寒热、蚊虻蝇蚤虱,风日所逼,恶声捶扙,亦能忍之。身遇诸病,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可乐,皆能堪忍。若不忍者,则生烦恼、忧戚;忍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忍断也。[25]
多生业习,有些烦恼漏单靠理智明了、情感爱好,无有坚强意志力的忍耐,无法排除漏习。因此,经中说明有些烦恼漏是由忍功夫所舍断,若不忍者,则生烦恼、忧戚;忍则不生烦恼、忧戚。
5.【勤律仪】:
《杂.877经》:
云何律仪断(samvara-ppadhaana{律仪勤})? 未起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律仪断。[26]
以“四正勤”之要领,使现行之恶业立即停止,使恶因潜势力不动;使现行之善业继续不断,使善因潜势力发动,结成果实。这需要“正方便”──种种有效、有用的方法,发勤策励,精进不放逸──才能达成终极目标。
五种律仪,缺一不可;犹如材质与形体完美均衡、中心轴安定的陀螺,施上旋转力,倘若无阻力存在,即可以定点转动不停。如是,以念律仪为螺顶,依“正念、正知”维持人性──知、情、意的平衡发展,并开发念根、念力。以智律仪为螺体正三分之一成分,依“正见、正志(正思惟)”开发慧根、慧力。以波罗提木叉律仪为螺体正三分之一成分,依“正语、正业、正命”于日常生活中加强信根、信力。以忍律仪为螺体正三分之一成分,依“正定”于宗教生活中加强定根、定力。勤律仪为螺
[25] 见《大正》1,432c5f.
[26] 见《大正》2,221a-4f.
心,依“正方便(正精进)”改善、充实“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乃至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习,完满三无漏学。
(四)(思已)不犯是戒
《增一.16品第9经》:
梵志问曰︰“云何名之为戒?”阿那律曰︰“不作众恶,不犯非法。”[27]
所谓︰“不作众恶,不犯非法。”并不是说 没有诸恶行、没有非法行、没有邪行而已;指 本来会造作、违犯之众恶、非法,由五种律仪而今使之不作、不犯。
《长.22 种德经》:
种德婆罗门白佛言︰“云何为戒?”佛言:“……具足戒律,舍杀不杀,……乃至心法四禅现得欢乐。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专念不忘,乐独闲居之所得也。婆罗门!是为具戒。”[28]
《种德经》指出︰由于日常生活中 以戒修身,具足戒清净;于宗教生活中 以止观修心,三三昧、四禅那具足住;如是精勤,具念不忘,贯彻于生活中,谓之“具戒”。[29] 相当于发展中佛教所谓︰“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三、八心持戒
戒是思、戒是心所、戒是防护、戒是思后不犯,都跟内心有关系。必须有持戒的见解、持戒使心情愉悦、贯彻持戒的意志力,都在自己的心所中发生。释尊《五支物主经》开示“戒从心生”,除此之外,早期经藏里面,记录了种种不同的心态、动机而使人发心持戒。如下:
(一) 怖苦心
例如《中.203晡利多经》所说︰
多闻圣弟子作是思惟──杀者必受恶报,现世及后世,若我杀者,便当自害,亦诬谤他;天及诸智梵行者道说我戒,诸方悉当闻我恶名;身坏命终,必至恶
[28] 见《大正》1,96b-9f.
[29] 参阅《大正》1,96b.
处,生地狱中。如是杀者受此恶报,现世及后世;我今宁可依离杀、断杀耶!──便依离杀、断杀;如是,多闻圣弟子依离杀、断杀也。……[30]
故意造作杀生等恶业者,必受此恶报,现世受报,或者是后世受。我害怕承受恶报,因此,现在宁可远离杀生、舍断杀生而维持不杀生之善行。一般人不只佛教徒,都有这样的心态。有些凡夫,内心尚存造作杀生等恶业的动机,可是也担心造恶业 必受苦报;为了回避承受苦果,而发心严格守持不杀生等十戒。
(二) 畏罪心
所谓“罪”或“过失”,指 非善的行为,如《中.214鞞诃提(衣)经》所说︰
拘萨罗王波斯匿问曰︰“阿难!云何不善身行耶?”尊者阿难答曰:“大王!谓身行有罪。”[31]
“畏罪心”就是害怕种下恶因,成为有罪的身份;不只担心难熬苦刑,而不敢做坏事。有些人就是这样,恐惧身行有罪、有过,而持戒不犯。
如《杂.637经》要求弟子︰
出家已,住于静处;摄受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于细微罪生大怖畏,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乐杀生,……乃至一切业迹如前说。[32]
释尊所说“六随念”中,“戒随念”要求根据戒条,戒慎恐惧地持戒清净;甚至,面对“众学法”等戒条,也要提起忧患意识不要违反,不犯微细罪。倘若你认为小小戒,芝麻小过一椿,无所畏。有一次,难免有第二次……乃至十次重犯微细罪也无所畏。逐渐地犯上“提舍尼”轻罪……犯“波逸提”中罪……犯“僧残法”重罪亦无所畏,乃至造作“波罗夷”极重罪,无所畏亦成为贯性而不自知,终于丧失僧命无余。
我们要持戒清净,连众学法的微细罪,也要戒慎恐惧,小心面对它。所谓“微细罪”“小小戒”大部分是要提升出家二众之威仪,使在家二众尊敬僧宝,就行、住、坐、卧四威仪规范,要求大家遵守。依戒律,不是故意而犯众学法,根本没有罪责,只要自己内心提醒不要重犯即可。故意犯众学法,也只要自己向任一人表白,忏悔一番就可以复归清净了。但是,不要因为“众学法”无罪责,或者忏悔一下就可以净
[31] 见《大正》1,798a-4f.
[32] 见《大正》2,176b-8f.
化的;所以犯了再犯,犯了再忏悔,忏悔后再犯都无所畏,需要心存“畏罪心”。
(三) 求福心
各种宗教徒都想过好日子,心存求福。有些人持戒,实际上是为了求福。如某些宗派,严格要求教徒“吃素”;徒众入教之初,内心实际上很想吃肉、食荤,但是不敢吃一口。为什么?一旦吃了,天庭上名单会拆下来,来生不能上天去。所以为了求福、上天享福,他不得不持素,持不杀生戒。所以“求福”也可以说是大部份的宗教要求他们的信徒,严守净戒,目的是要换取生天的身份的证明。也可说一般的宗教只是为求福在持戒,也担心堕落到炼狱受苦;怖苦、求福,这两种心态是古今一般宗教教徒,特别是初学者具备的心态。
异学外道以特殊的宗教仪式求神明赐福,如《杂.1040经》所示︰
时,有异婆罗门于十五日,洗头已,受斋法,被新长鬘白,手执生草,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尔时,佛告婆罗门︰“汝洗头、被新长鬘白,是谁家法?”婆罗门白佛︰“瞿昙!是学舍法。”佛告婆罗门︰“云何婆罗门舍法?”婆罗门白佛言:“瞿昙!如是十五日,洗头受持法斋,着新净长鬘白,手执生草,随力所能 布施作福。瞿昙!是名婆罗门修行舍行。”佛告婆罗门︰“贤圣法、律所行舍行异于此也。”[33]
佛世婆罗门徒,如上述︰有某一位婆罗门,在阴历的十五日,洗头、洗澡,为了受持斋法,要穿着新衣。割了一些生草铺设在地面,在草座上向天神朝拜,祈求他们的神明“舍法(paccoroha.ni)”。所谓“舍法”指舍福、降福的宗教仪式,求神明的手放开,把手中掌握的福,放下来给信徒接到。所以施行“舍法”实际上就是求福;是人们请求神明“舍福”。婆罗门徒进行“舍法”之斋戒沐浴,并不能得福;其实所以得福,是“随能力布施,在斋戒的日子要布施,甚至一切时日能布施作福。这才是婆罗门徒求得福报的正确方法。换话说,婆罗门徒求福的方法,后半段是正确的,前半的宗教行为能求得福报是有待商榷的。以佛法说,不是拜神明、求神明,我们才得到福报;是我们行善布施,结善缘自然就会有福报回应。佛陀不认同婆罗门的作法,最后说︰“贤圣法、律所行舍行异于此也。”婆罗门于是请教佛陀︰
婆罗门白佛︰“瞿昙!云何为贤圣法、律所行舍行?”
佛告婆罗门︰“谓 离杀生,不乐杀生,如前‘清净分广说’。依于不杀,舍
离杀生,……”[34]
所谓“贤圣法律所行的舍行”指佛教所实行的得福、增福的方法。是跟婆罗门教“婆罗门修行舍行”不同。佛陀所教导的“贤圣法律所行的舍行”,即实践“十善业道”──“?不杀生、离杀生……?不偷盗、远离偷盗……?离于邪YIN……?离于妄语……?远离两舌……?远离恶口……?离于坏(绮)语……?离于贪欲……?离于嗔恚……?正见成就不颠倒见……”。修习十善业道,从内心开发不贪、不嗔、不痴的能力,影响到身体不杀、盗、YIN,言语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等。用这样十善业道来改善人格,精进人际关系。不只是内心没有贪、嗔、痴而已,心中具有不贪、不嗔,以及慈爱、忍辱,所以会关心他人,照顾别人,施财、施法、施无畏与人。这些善行,法尔如是,会带来福报。所以福报不是用求的,是用造福田而获得。
持戒也是造福田,不只是布施才能造福田。因为我们都把戒行太狭隘化,一切善行都是戒行;所以布施也是戒行,忍辱也是戒行;都可以改善人生,增进福慧。
(四) 两利心
但为个人自己怖苦、畏罪、求福而持戒,如此心态并不高尚,高明者 晓得持戒是为利益别人,也得到己利,双方都得到利益,所以必须要持戒。如《杂.619经》所示︰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缘幢伎师,肩上竖幢,语弟子言:‘汝等于幢上,下向护我,我亦护汝;迭相护持,游行嬉戏,多得财利。’
时,伎弟子语伎师言:‘不如所言;但当各各自爱护,游行嬉戏,多得财利,身得无为安隐而下。’伎师答言:‘如汝所言,各自爱护。’
(佛曰︰)然其此义亦如我说︰‘己自护时即是护他,他自护时亦是护己。心自亲近修习随护作证,是名自护护他。
云何护他自护?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
是故,比丘当如是学︰自护者修四念处,护他者亦修四念处!’”[35]
这里提到的,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修四念处
[35] 见《大正》2,173b6f.
也是护他自护,自护护他,而修四念处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持戒。[36] 这样看来,能持戒又修习四念处,才能达到两利。所以我们为了两利,不只是为自己,也为一切有情都得到利益,不得不持戒,而不是为了得福。持戒修身为基础,进一步以四念处为首,操作七觉支来修心、修慧,随缘修福慧;善护己、善待人,不但利己、不但利人,终归自他俱利。众善奉行,善业善报,因果森严。
(五) 惭愧心
“惭愧心”与下述“慈悲心”是良心的连动。
(六) 慈悲心
五戒、十善业道皆以“护生”为本,其人无良知、良心,即不能持戒护生。“无良知”则不能分别善、恶,“无良心”则不存惭愧与慈悲。内心“无惭、无愧”则失掉改过迁善的动机。[37] 心里“无慈、不悲”则于众生受苦或求乐麻木不仁,根本不护生──拔苦、与乐。所以释尊在《中.187说智经》不杀生戒──护生第一戒,开章明义而作如是说︰
诸贤!我离杀,断杀,弃舍刀扙,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虫;我于杀生净除其心。……[38]
对一切众生,乃至小至蝼蚁,有惭愧心、有慈悲心,才能实质的持戒、护生而不犯戒。《别杂.131经》将慈、悲、喜、舍四等心与五戒之杀、盗、YIN、妄对谈,表示无慈、悲、喜、舍之心,不能维持不犯性戒。[39]
(七) 恕心
良知与良心互动之下产生同理心(empathy),相当于儒家仁恕之心,能与人角
[37] 《长.2游行经》:“知惭,耻于己阙;知愧,羞为恶行。”《大正》1,11c15f.“阙”指 欠缺善心、善行。
[38] 见《大正》1,733a-3f.
参阅《M.112 Chabbisodhana sutta》:“lajji((是一位))羞耻、)dayapanno(实践怜愍、)sabba-panabhuta-hitanukampi vihasim.
(利益、同情一切生物的人而过日。)”〈M〉iii. 33-14f.
[39] 《别杂.131经》:“夫行慈者所得功德 如大地土,杀生之罪 如爪上土;悲之功德 如大地土,偷盗之罪如爪上土;喜之功德如大
地土,邪YIN之罪 如爪上土;舍之功德如大地土,妄语之罪 如爪上土。”《大正》2,425c1f.
色互换,动用情感与理智来对待他人。与众生相处时,行为之正确、得当与否,有时很难判断;此时,应用释尊教导的“自通之法”,则很容易地抉择正确、正当的行为,善巧地待人、处事、接物。如《杂.1044经》所示︰
尔时,世尊告婆罗门长者︰“我当为说自通之法。谛听!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谓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如上说……我若不喜人盗于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盗他?是故,持不盗戒,不乐于盗。?如上说……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妇?是故,受持不他YIN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语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他人离(间)我亲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离(间)他亲友?是故,不行两舌。?……我尚不喜人加袋言,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起骂辱?是故,于他不行恶口。?如上说……我尚不喜人作绮语,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作绮语?是故,于他不行绮饰(语)。”[40]
所谓“自通之法”相当于“att?panaaika dhamma pariyaaya(涉己法门)”〈S〉v. 353-15之意译。句义分解如是︰atta(自己)upa-(接近)√nii(引导)dhamma(正法)pariyaaya(理趣)。合起来说即是︰顺情合理地引导自己抉择正确、正当的方法对待他人,所依据的是──发扬同情心、同理心,仁心、恕心,设身处地,将(己)心比(他)心。你认为他人这样对待你是好、是不好,把自己的身份跟对方替换一下,想一想,自然就会理解如此行为可行、如此行为不可行,这些该做、这些不应做。“自通”我们可说“推己及人”,“自通”也可以说是“推人及己”。可是,先“推人及己”──他人如是待己,我可接受、我喜欢、我会快乐;然后,“推己及人”──我即以如是事待他,使之能接受、使人喜欢、使人高兴。反之,你不想怎么样被人加害,你就不该加害于人;你想得到别人如何照顾,你就要如是照顾别人。这是现在流行EQ,强调训练,不只是同情心而已,还要有同理心。
(八) 菩提心
中、外,古、今,宗教徒、非教徒,人们悉皆强调要有善根、有信根,能解脱有情的惑、业、苦。佛法所说“究竟的善”是“涅盘”,“正信”是“于(涅盘)法不
坏净”,“究竟解脱”是“自作证无余取涅盘”;以上,不开法眼,不清净圣慧眼,心无“三菩提(sambodhi正觉)”是无法达成。“一行道”分两阶段,由“四预流支”通过“世、俗八正道”之修习,开法眼具足正信,从此有“菩提心(圣、出世正见)”“出离心(圣、出世正志)”,实践“圣、出世间八支道”,作证“三菩提”、“究竟涅盘”。未见道之前,内凡之位,切实严持禁戒,维持良好的品行;“见道”之后,成为贤圣,才有无漏戒学之修习,能逐渐充实“戒法身”。《长.22种德经》所说,即属菩提心、出离心推动的“无漏戒学”与“无漏慧学”。
佛言:“善哉!善哉!如汝(种德婆罗门)所说︰有戒则有慧,有慧则有戒;戒能净慧,慧能净戒。种德!如人洗手,左右相须,左能净右,右能净左。此亦如是,有慧则有戒,有戒则有慧;戒能净慧,慧能净戒。婆罗门!戒慧具者,我说名比丘。”[41]
先前“七心”[42] 具足之下,开发“菩提心”,以正觉之心为眼目,次第学习“三无漏学”[43] 完满“圣、出世间八支道”──此道名 清净道、解脱道、菩提道乃至佛道。[44]
有幸能拜读 圣严法师成名之作《戒律学纲要》,[45] 受到启发,注意到早期佛法“经藏”中有关戒学之教授、教诫,些许心得行文呈献,以为祝寿!尚祈 师父斧政!
[42] 指 怖苦心、畏罪心、求福心、两利心、惭愧心、慈悲心、恕心等七心。
[43] 指 无漏戒学、无漏心学、无漏慧学。
[44] 参阅拙著:《阿含要略》“从释尊传来 超凡成圣的一乘道(ekqyana-magga)”(台北:东初出版社 民国88年 修订版第二刷
p.21.
[45] 法鼓文化出版社 智能海系列110004.
Siila Originates in the Mind
Yang Yuwen
Summary
Sila or silana is moral discipline, which is conducive to both the well-being of oneself and others. Most importantly, it is the root of good intentions, which in turn produces an excellent result. Whether possesses good or evil sila, transgresses or breaks sila, or defiles or purifies sila follows investigation and is determined by volition in the belongings of mind, which is done with clear consciousness. A collection of commentaries mentions “What is sila”? The Patisambhida provides the answer: “Volition is sila. Consciousness-concomitant is sila. Restrain is sila. Nontransgression is sila”. In the Pabcakavga thapati sutra of the Madhyama Agama, Lord Wakya taught “What is the source of the excellent sila? I will explain their origin. They should be known that the origin is in the mind.”
Four collections of Agama explain that there are many states of mind, which produce and maintain sila. These states arise from:
1.Fear of suffering.
2.Fear of the consequences of transgression.
3.Wishing for a state of well-being.
4.Wishing to benefit oneself and others.
5.Feeling of shame.
6.A compassionate mind.
7.A self-reflection mind.
8.An enlightened mind.
The AAgama requires four kinds of siila: to transform body and mind through correct mindfulness and correct awareness,to make each aspect of the mind──intellect,emotion,and will──flexible so that one's personality can improve,to be endowed with the purity of siila,and to realize the dhammakaaya of siila.
Key words: 1.siila 2.cetanaa 3.cetasika 4.sa^mvara 5.attuupanaaika 6.pa~ncaka^nga thapati suutra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消业障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舍弃。学佛人,无论受任何委屈、冤枉,都不怨天尤人。欢欢喜喜地接受他人之侮辱、毁谤,可为自己消灾。对怨恨我们的人,永远地爱护、关怀与帮助,冤结自然化解。无条件地帮助别人,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就不会有障碍。 学佛后,确实能逆来顺受,业障就消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