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佛教止观禅法
2014/9/3   热度:497
一、两种禅法系统
上座部佛教,巴利语Therava^da,又称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于佛陀般涅槃后三百年左右的阿育王时期,由印度本土向南弘传到斯里兰卡、缅甸等地发展而成。上座部佛教的三藏经典使用巴利语(Pa^li),基本守持了原始佛教的传统。今天的上座部佛教主要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上座部佛教也传播到欧美等地,并有持续发展之势。
流传于上座部佛教的禅法目前大致可以概括为两大系统,第一为正念系统,第二为止观系统。
(一)正念系统
正念系统重视对“四念处”的修习,强调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保持正念与明觉,观察身、心的变化。如泰国的阿姜·查(Achaan Chaa)说:“单纯地安住于当下,我们的心终会契入它原本的和谐状态,这时,修行是自然涌现的。”
此系统一般不注重强而有力的禅定,禅修次第也不甚明显,甚至认为追求证悟也是一种执着。修行只是顺其自然,单纯地专注于当下,正念于所做的任何事情;放下一切,回到当下,智慧就能自然呈现。有些禅师也教导禅修者把心念指向特定的对象,如:呼吸时腹部的起伏、走路时脚部的起落、身体某部位的感受、心念的生灭等。这些方法有时也被称为“内观”。然而,根据传统的上座部佛教,毗婆舍那(vipassana^)的所缘(对象)应当是“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专注于“概念法”(pan~n~attidhamma)的禅修方法能培植正念,但不属于真正的毗婆舍那。有关正念系统的书籍文章国人早有译介,在此不作详细论列。
(二)止观系统
止观系统强调巴利三藏圣典的重要性,特别注重对“阿毗达摩”的研究与实践;此外,也重视三藏的注释与疏钞,依三藏圣典及其注疏建立禅修的方法与次第。此系统强调禅修者首先必须严持戒律,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禅业处,拥有某种程度的定力后再转修观禅业处,次第成就七清净及十六观智,乃至断除烦恼、现证涅槃。
二、修习止观的必要性
(一)四种根基
佛陀依据学佛者根机利钝,将其分为四类:
1、敏知者(ugghat!itan~n~u^),又作略开知者,这类人只须听闻佛法的简短开示,即能证悟道果;
2、广演知者(vipan~citan~n~u^),这类人在听闻了佛法的详尽解说之后,即能证悟道果;
3、所引导者(neyya),这类人仅靠听闻佛法尚无法证悟道果,他们还必须假以数日、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精进修行佛法,才能证悟道果;
4、文字为最者(padaparama),这类人即使值遇佛法,再尽其最大努力研习与修持,亦无法于今生中证悟道果。(增支部.4.133,人施设论.160)“敏知者”与“广演知者”属于利根上智之人,他们皆于过去世累积了足够成熟的波罗蜜(pa^rami^),能令其在今生中仅是通过听闻佛法,即能证悟须陀洹道果乃至更高的道果,例如舍利弗尊者、给孤独长者等。
现在距佛陀时代已经有二千多年了,世间已经不可能再有“敏知者”与“广演知者”了,只剩下“所引导者”与“文字为最者”。“所引导者”必须系统地学习戒定慧三学,精进修习四念处、八圣道等,通过止观禅修,他们将能够于今生中证悟道果。假如他们稍有懈怠的话,只能于下一世证悟道果。
“文字为最者”虽然不可能于今生中证悟任何道果,但他们通过系统地修习止观,能够在下一世投生于人界或天界时获得解脱。
(二)八圣道、戒定慧与止观
佛陀在圆满觉悟后对五比丘开示的《转法轮经》中说:证悟涅槃须舍离两边,行于中道;中道即是八圣道。在《长部·大般涅槃经》中,世尊对须跋陀罗尊者的最后一次说法中又强调:唯有修习八圣道,才能证悟出世间圣道果,才能趣向究竟之涅槃;如果离开了八圣道,绝不可能有超越世间的沙门果;八圣道只有在世尊的正法、律之中才完全具足。
在《中部·有明小经》中提到,八圣道又可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戒定慧含摄了八支圣道,是全部佛法之至要,也是一切修学世尊正法、律者所必修之学。
其中,正语、正业与正命三支圣道属于增上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三支圣道属于增上心学,正见与正思惟二支圣道属于增上慧学。
增上戒学包括四种律仪戒,即:别解脱律仪、根律仪、活命遍净律仪与资具依止律仪。
增上心学与增上慧学又可称为止观的修习。其中,修习止禅属于增上心学,修习观禅属于增上慧学。
止禅,巴利语samatha,音译作奢摩他;义为平静,乃是心处于专一、不动、无烦恼、安宁的状态,亦即禅定的修行法门。
观禅,巴利语vipassana^,音译作毗婆舍那;乃是直观觉照一切名色法(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本质,亦即智慧的修行法门。
下面,笔者想通过缅甸帕奥禅师(Pa^-Auk Saya^daw)依据巴利圣典与《清净道论》中的记载而教导禅修者的方法与次第,简单地介绍上座部佛教的止观禅修方法。
三、止禅业处
(一)修行安般念到入禅
上座部佛教把止禅法门归纳为四十种业处(kammat!t!ha^na,字义为“工作处所”,即修行法门,或修行时所专注的对象)。其中,最为禅修导师们推崇与教导的应该是安般念(a^na^pa^nassati,又作安那般那念 乃是专注于出入息的修行法门)。
佛陀于《大念处经》中教导安般念的修行方法。佛陀于该经中说:
“诸比丘,今有比丘,前往森林,往树下,往空闲处。结跏趺坐,正直其身,安住正念于业处。他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1、入息长时,他觉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他觉知:‘我出息长’。
2、入息短时,他觉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他觉知:‘我出息短’。
3、‘我觉知息之全身而入息’,他如此修行;‘我觉知息之全身而出息’,他如此修行。
4、‘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入息’,他如此修行;‘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出息’,他如此修行。”
开始修行时,先以舒适的姿势坐着,然后尝试觉知经由鼻孔而进出身体的气息(呼吸时的鼻息);只应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处周围的某一点感觉到气息的进出,而不要跟随气息进入体内或出到体外。如果跟随气息进出,将难以成就禅定。反之,只是在气息与皮肤接触最明显的一点觉知气息,将能培育及成就禅定。
不要注意气息的自相、共相。自相是气息中地、水、火、风四界的个别特征,如:硬、粗、流动、冷、暖等。共相是气息的无常、苦、无我的性质。
只需觉知入出息的本身。入出息的本身是安般念的所缘,也即是必须专注以培育定力的对象。如果禅修者在过去世曾经修行此禅法,累积相当的波罗蜜,他将能轻易地专注入出息。
如果心无法轻易地专注于入出息,《清净道论》中建议用数息的方法协助培育定力,在每一呼吸的末端数:“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八。”
至少应数到五,但不应超过十。帕奥禅师鼓励禅修者数到八,因为它提醒禅修者正在培育八圣道分。禅修者应该下定决心在数息期间不让心漂浮到其他地方,只应平静地觉知气息。如此数息时,能使心专注,平静单纯地只觉知气息。
能如此专注至少半小时后,禅修者应对入出息的长短培育觉知。只应觉知气息进出时经过鼻孔接触点的时间长短,觉知有时入出息的时间长,有时入出息的时间短,但不应故意使气息变长或变短。
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禅相可能会在此阶段出现。然而,若能如此平静地专注约一小时,禅相仍然未出现,禅修者则应觉知整个呼吸从头到尾的气息(全息;息之全身;息之初、中、后)。如此修行时,禅相可能会出现。如果禅相出现,不应立刻转移注意力至禅相,而应继续觉知气息。
如果平静地觉知每一次呼吸时从头到尾的气息持续约一小时,禅相仍然没有出现,则应下定决心使气息平静下来,然后持续不断地专注于每一次呼吸从头到尾的气息。不应刻意使用其他任何方法使气息变得平静,因为这样做将使定力退失。在这个阶段,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决心使气息平静下来,然后持续不断地专注于气息。以此方法修行,气息将变得更平静,禅相也可能会出现。
在禅相即将出现时,许多禅修者会遇到一些困难。大多数禅修者发现气息变得非常微细而不能清楚地觉知气息。如果这种现象发生,禅修者应保持觉知的心,在之前还能注意到气息的那一点等待气息重现。
禅相(nimitta)是修行禅定时心专注的对象,是心的影像或概念。禅相一般基于色法而产生,所以取此相为所缘而达到的禅定属于色界定。
修行安般念所产生的禅相并非人人相同。不同的人会生起不同形态的禅相,因为禅相从“想”而生。像棉花一样纯白色的禅相大多数是取相(uggaha-nimitta),因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当禅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时,那就是似相(pat!ibha^ga-nimitta)。当禅相像红宝石或宝玉而不明亮时,那是取相;当它明亮和发光时,那就是似相。
达到这个阶段时,很重要的是不要玩味禅相,不要让禅相消失,也不要故意改变它的形状或外观。若如此做,定力将停滞且无法继续提升,禅相也可能因此消失。所以,当禅相首次出现时,不要把专注力从气息移到禅相。若禅相出现在禅修者面前远处,则不要注意它,而只是继续专注于经过接触点的气息,禅相会自动移近并停留在接触点上。
若禅相在接触点出现并保持稳定,而且似乎禅相就是气息,气息就是禅相,此时就可以忘记气息,只专注于禅相。保持注意力于禅相时,它变得越来越白,当它白得像棉花时,这便是取相。保持平静地专注于白色的取相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或更久,它会变得清澈、明亮及光耀,这就是似相。到了这个阶段,禅修者应下定决心及练习保持心专注于似相一小时、两小时或三小时,直到成功。
在此阶段,禅修者将达到近行定(upaca^ra)或安止定(appana^)。近行定是进入禅那之前非常接近禅那的定;安止定就是禅那(jha^na,心的完全专一状态)。
这两种定都以似相为对象,二者的差别在于:近行定的诸禅支尚未开展到完全强而有力。由于这个缘故,在近行定时“有分心”(bhavan%ga,生命相续流)还能生起,而禅修者可能会落入有分心。经验到这个现象的禅修者会说一切都停止了,甚至会以为这就是涅槃。事实上心还未停止,只是禅修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察觉它而已,因为有分心非常微细。
为了避免落入有分心,以及能够继续提升定力,禅修者必须借助五根:信(saddha^)、精进(vi^riya)、念(sati)、定(sama^dhi)、慧(pan~n~a^)来策励心,并使心专注、固定于似相。信是指相信修安般念能够证入禅那;精进是指致力于修安般念至禅那的阶段;念是指不忘失安般念的所缘;定是指心毫不动摇地专注安般念的所缘;慧是指明了安般念的所缘。
当五根得到充分培育时,定力将超越近行定而达到安止定。达到禅那时,心将持续不间断地觉知似相,并可能维持数小时,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心持续地专注于似相一小时或两小时之后,禅修者应尝试辨识心脏里意门(bhavan%ga,有分识,有分心)存在的部位,也就是心所依处。若如此一再地修行多次,能辨识到依靠心所依处的意门以及呈现在意门的似相后,应尝试逐一地辨识寻、伺、喜、乐及心一境性这五禅支,一次辨识一禅支。持续不断地修行,直到能同时辨识所有五禅支。初禅的五禅支是:
1、 寻(vitakka):将心导向及安置于似相;
2、 伺(vica^ra):保持心持续地注意似相;
3、 喜(pi^ti):喜欢似相;
4、 乐(sukha):体验似相时的乐受或快乐;
5、 心一境性(ekaggata^):对似相的一心专注。
它们个别分开来说称为禅支(jha^nan%ga),但整体合起来则称为禅那。刚开始修行禅那时,应练习长时间进入禅那,而不应花费太多时间辨识禅支。同时,也应练习初禅的五自在:
1、 转向自在:能够在出定之后辨识诸禅支;
2、 入定自在:能够在任何想入定的时刻入定;
3、 住定自在:能够随自己的意愿预定住定多久;
4、 出定自在:能够在所预定的时间出定;
5、 省察自在:能够辨识诸禅支。
熟练地掌握了初禅之后,可以进而次第地修习第二禅、第三禅与第四禅,以及它们的五自在。
禅修者的定力将随着修行四种禅那而增强,呼吸逐渐变得愈来愈平静。在进入第四禅时,呼吸完全停止。
禅修者修行安般念达到第四禅,并修成五自在之后,当禅定产生的光明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他可以随自己的意愿继续修行三十二身分、不净观、白遍、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死随念、四无量心(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舍心观)、四无色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其他止禅业处,也可以转修观禅(vipassana^,毗婆舍那)。
(二)四护卫禅
上座部佛教的禅修业处可分为两类,即:应用业处与一切处业处。应用业处是依禅修者性行差别而修习的各别禅修方法。一切处业处是所有禅修者皆应修行的业处,即四种保护禅修者免除种种危险的护卫禅:佛随念、慈心观、不净观与死随念。
1、佛随念(Buddha^nussati):思惟佛陀的九种功德:“彼世尊是阿罗汉、正等正觉者、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陀、世尊。”也可以只忆念佛陀的一项功德如“阿罗汉,阿罗汉”。此法门只能达到近行定。
2、慈心观(Metta^-Bha^vana^):先以自己为对象修慈心观,然后对所敬爱的同性、无爱憎者、怨敌等散播慈爱,直到破除存在于不同类人之间的差异,达到第三禅。再修行五百二十八种遍满慈爱至十方的方式。修习慈心观可获得安眠、安寤、不见恶梦、为人爱敬、为非人爱敬、诸天守护、不为火烧或中毒或刀伤、心得迅速等持、容颜光彩、临终不昏迷、不通达上位亦得生梵天等十一种功德。
3、不净观(Asubha):有两种不净观,第一种是思惟三十二身分的不净与厌恶(身至念);第二种为思惟死尸肿胀腐烂的十种不净相(十不净)。修习不净观能暂时地镇伏贪欲。
4、死随念(Maran!a^nussati):可选择“我必然会死,我必然会死”来专注,思惟自己命根断绝,死亡无法避免,而生起悚惧感,警策修行。
(三)修习止禅之功德
修习止禅业处属于八圣道的最后一项,为戒定慧三学之一,也是菩萨所应修学的诸波罗蜜之一,在佛陀的教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修习止禅业处有五种功德,即:
1、 现法乐住:安止定是今生的安乐住处。
2、 毗婆舍那:强而有力的禅那是修习观禅的基础。
3、 神通:以禅那为基础可以修成一种乃至五种神通。
4、 胜有:证得禅那者死后能投生于梵天界。
5、灭尽定:成就四禅八定的阿那含与阿罗汉能入灭尽定。
四、观禅业处
(一)四界分别观
有两条修习观禅的途径:第一条途径是先修行止禅达到禅那,然后进一步修行观禅;第二条途径是以四界分别观培育专注力达到近行定,未达到禅那就直接修行观禅。然而,无论依循哪一条途径,禅修者在开始修行观禅之前,都必须先修行“四界分别观”。
要修行四界分别观,首先应逐一地在全身辨识地、水、火、风四界的十二种特相或性质:
1.地界:硬、粗、重、软、滑、轻;
2.水界:流动、黏结;
3.火界:热、冷;
4.风界:支持、推动。
先从较易辨识的特相开始,其先后顺序为:推动、硬、粗、重、支持、软、滑、轻、热、冷、黏结、流动。辨识每一种特相时,应先在身体的某个部位辨识到它,然后在全身各部位辨识它。能够在全身从头到脚很清楚地辨识到所有十二种特相后,应改用地水火风的顺序继续辨识它们。以这种顺序从头到脚逐一地辨识每一种特相,直到能辨识得非常快速,一分钟内至少三转。熟练辨识全身的十二种特相后,再依次同时辨识前面六种特相为地界,两种特相为水界,两种特相为火界,两种特相为风界。继续辨识它们为地、水、火、风,使心平静及获得定力。到此阶段,不应再将注意力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而应同时遍视全身。
继续以四界分别观培育定力,并趋向于近行定。此时,禅修者发现全身呈现为一团白色物体。继续辨识白色物体中的四界,将发现它变得晶莹透明,犹如冰块或玻璃。持续专注于此光中的四界至少半小时,即能达到近行定。利用此光来寻找透明体内的小空间,借此以辨识透明体中的空界。禅修者将发现透明体粉碎成许多微粒,这些微粒称为色聚(ru^pa-kala^pa)。达到此阶段时,称为“心清净”,禅修者可藉着分析这些色聚而进一步培育“见清净”。
(二)分析色聚
色聚有两种,即明净(透明)色聚与非明净色聚。辨识个别色聚里的地、水、火、风四界,将发现这些色聚非常迅速地在生灭。由于还未破除三种密集,即:相续密集、组合密集与功用密集,禅修者还看到色聚是有体积的微小粒子,所以还停留在概念的领域,尚未达到究竟法的境界。更进一步分析四界,直到能在单独一粒色聚中见到四界。随后再逐一地辨识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与意处里诸色聚的四界,分析每一粒色聚中至少含有八种基本色法,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与食素。
在分析了诸色聚里的八种基本色法之后,进而分析个别色聚里的其余色法,如:命根色、性根色及心所依处色,直到分析了一切种类色聚里的所有色法。之后,即可进而转修“名业处”,也即是辨识名法。
(三)辨识名法
根据上座部的《阿毗达摩论》,名法(na^ma,精神)分为能认知对象的“心”与伴随着心生起的“心所”。“心所”有五十二种,如:触、受、想、思、心一境性、名命根、作意等。“心”共有八十九种,可以分为四类,即:欲界心、色界心、无色界心与出世间心;也可依其本性分为四类,即:善、不善、果报与唯作。
心又分为两种:心路过程心与离心路过程心。心路过程是生命中心流活跃的一面;离心路过程则发生于结生、有分及死亡的时候。心路过程有六种,即:眼门心路过程、耳门心路过程、鼻门心路过程、舌门心路过程、身门心路过程与意门心路过程;分别取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为所缘。前五种心路过程合称为五门心路过程,第六种称为意门心路过程。每一种心路过程包含一系列不同种类的心,这些心依照心法法则(cittaniya^ma)而以适当的次第生起。若要辨识名法,必须依循心法法则的次第去照见它们。
如果禅修者已能达到禅那,那么分析名法可以从辨识与禅那相应的心和心所开始。禅修者先进入初禅,出定后辨识初禅的五禅支,直至能够辨识在每一个初禅速行心的心识刹那中的三十四种名法,然后再辨识在初禅的意门心路过程中六组心的所有名法。之后,以同样的方法分析所有六门心路过程里的名法。在分析了内在的名色法之后,还必须以直接的观照力分析外在的名色法,乃至把观照的范围逐渐扩大至整个宇宙。如此辨识内外的名色法时,能够暂时断除“有身见”,因为当时不见有众生、男人、女人等等,唯独只有名与色。于是证得了“名色识别智”,达到“见清净”。
(四)透视缘起法的环结
此后,禅修者应进而修习缘起,即分析名色法之因。由于令禅修者获得此生的因是前一世临死时成熟的业,所以必须照见自己过去世的名色法。禅修者需要辨识过去、现在、未来的五蕴,之后再辨识在这三世当中因与果的关系。禅修者可以渐次地往过去观察自己的名色法: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直到入胎时,然后再观到前一世临死时。观照到前一世临死时成熟的行与业后,将能很轻易地看到围绕着那行与业的无明、爱与取。观照到导致今世投生为人的五个过去因之后,再分析它们与今世果报名法与业生色的因果关系。能如此辨识前一世,并观察到前世的无明、爱、取、行与业有这五因,造成今世的结生识、名色、六入处、触与受这五果之后,必须以同样的方式逐渐地向过去辨识到以前第二世、第三世、第四世……。如此尽能力辨识过去多世。
藉着辨识过去世因果而培育起观智的力量之后,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辨识未来世的因果。禅修者将看到还会变化的未来乃是过去与现在因的果报。要辨识未来,先应辨识现在的名色法,然后向未来观察,直到今世临死的时刻。继续追查,一直辨识到最后无明灭尽无余的时候,即证悟阿罗汉道之时。继续追查到五蕴灭尽无余的时候,即般涅槃之时。因此,无论未来还有多少世,都必须辨识下去,一直到证悟阿罗汉果以及般涅槃之时。那时,禅修者能辨识到因为无明灭所以色法灭等等。能用这种舍利弗尊者所教导并记载于《无碍解道》的方法辨识缘起之后,也就能继续学习佛经与注疏中教导的其他种辨识缘起的方法。此时,禅修者能暂时断除断见、常见、无因见、无作见等邪见,亦能断除对过去、现在与未来世的疑惑,于是证得了“缘摄受智”,达到“度疑清净”。
(五)培育观智至证悟涅槃
在分析了究竟名色法与缘起之后,应进而修习观禅,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因为观禅的所缘必须是究竟名色法与缘起,所以在还不能够辨识它们之前所修的观禅并不是真正的观禅。
第三种观智是“思惟智”,培育这种观智需要将行法以分组的方式进行觉照。将行法分为——两组:名与色;五组:五蕴;十二组:十二处;十八组:十八界;十二组:十二缘起支。于此阶段,禅修者必须逐一观照每组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
在“生灭随观智”阶段,禅修者必须很清楚地观照到名色法极其迅速的生灭。从“坏灭随观智”开始,禅修者不再作意行法或名色法的生起,而只作意其坏灭,观智成熟时,将会只看到行法的坏灭。禅修者如此观照所有内、外、过去、现在、未来行法的坏灭为“无常、苦、无我”之后,会看到没有任何东西可执取的诸行法之过患,并因此对它们感到厌离,内心之中自然会产生从它们当中获得解脱的愿望,寻求唯一的无为法——涅槃。此时,禅修者将发现所有的行法止息了,而内心却能完全地觉知无相的涅槃,获得四圣谛的真实智慧,并且亲身证悟涅槃。如果禅修者在过去生中累积了足够的波罗蜜,而在今生又足够精进地修行观禅,当观智完全成熟时,就能够证悟以涅槃为目标的道智与果智。
五、断烦恼与证道果
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导致有情生死诸苦之因是烦恼,有烦恼就必定有生死诸苦,这是世间之因果。要出离生死就必须断除烦恼,通过修戒定慧可以断除烦恼,这是出世间之因果。世间之因果属于苦圣谛与集圣谛,出世间之因果属于灭圣谛与道圣谛。
烦恼的根本有三种,即:贪、瞋、痴。若再细分,又可分为“十结”,即:欲贪结、色贪结、无色贪结、瞋恚结、慢结、见结、戒禁取结、疑结、掉举结、无明结。此“十结”将分别在四种出世间圣道中被断除,而阿罗汉圣道则能断除一切烦恼。
在修行观禅时,依据修习世间慧乃至出世间无漏慧而次第成就的观智可分为十六种,即: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思惟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其中能够断除烦恼的是道智。
有四种道智,由低至高依次为: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与阿罗汉道。
(一)须陀洹道智
当禅修者观照一切诸行无常、苦、无我的观智成熟后,即生起缘取涅槃为目标的更改种姓心(gotrabhu^citta),超越凡夫种姓,而达到圣者种姓。于此之后即刻生起须陀洹道智。
体验须陀洹道之心名为须陀洹道心(sota^patti maggacitta)。该道心执行与四圣谛有关的四种作用,即:遍知苦、断除烦恼(苦之因)、证悟涅槃(苦之灭)及开展八圣道。
须陀洹道智能断除最粗的三种结:
(1)执着实有我、我所存在的“有身见”(sakka^ya dit!t!hi,也作萨迦耶见、身见、我见);
(2)执着于相信修持苦行、祭祀、仪式等能够导向解脱的“戒禁取”;
(3)对佛法僧、戒定慧、三世因果及缘起的“疑”。
同时,须陀洹道智也能断除一切强得足以导致投生至四种恶趣(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的贪瞋痴,以及所有尚未产生四种恶趣果报的恶业。
须陀洹道智生起之后,即证悟须陀洹圣果。须陀洹(sota^panna)义为预流,即初入圣者之流,必定流向般涅槃故。对于漫长的生死流转,须陀洹圣者最多不会超过七次投生于人界与天界两种善趣当中,也即是说:须陀洹圣者于不超过七次的生命期间,必定能得究竟苦边、趣入无余依般涅槃,绝对不会再有第八次受生。
须陀洹圣者已经断除了邪见,根除了造作恶业的潜伏性烦恼,他们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故意造作诸如杀生、偷盗、邪YIN、妄语之类的恶行,即使是在梦中,他们也不会再造作任何的恶业。守持五戒是证悟须陀洹圣果以上的圣弟子们的行为素质。同时,他们也已经扫除了一切疑惑,对于佛陀、正法与僧伽具有坚定的清净信心,深信因果,深信缘起法,并如实知见四圣谛,亲身证悟涅槃,成为出世间圣者。
(二)斯陀含道智
斯陀含道智并不能断除任何“结”,但却能减弱较粗的欲贪(对欲乐之贪求)与瞋恚。
斯陀含道智生起之后,即证悟斯陀含圣果。斯陀含(sakada^ga^mi)义为一来,因斯陀含圣者已断尽了有身见、戒禁取、疑三结,以及较粗的欲贪、瞋恚与愚痴,最多只会再回来人间受生一次,即尽苦边。斯陀含圣者偶然还会生起一些较轻的烦恼,但并不会时常发生,同时它们的困扰力已经很弱。
(三)阿那含道智
阿那含道智能断除欲贪与瞋恚二结。
阿那含道智生起之后,即证悟阿那含圣果。阿那含(ana^ga^mi)义为不还,谓必不再返至欲界受生之义。因为于此圣果位已断尽了系缚有情于欲界的欲贪与瞋恨两结,所以阿那含圣者不会再受欲界的烦恼力牵引而来欲界受生。阿那含圣者若在今生不能够证悟阿罗汉果,其死后只会投生于色界梵天,并于其处证趣般涅槃。
(四)阿罗汉道智
阿那含果圣者虽然已经断尽了“五下分结”,不再投生于欲界,但还是被残余的五种极为微细的“上分结”系缚于生死轮回之中。阿罗汉道智能彻底地铲除此“五上分结”,即:色贪(对色界生命的贪求)、无色贪(对无色界生命的贪求)、我慢、掉举与无明。阿罗汉道智是使心完全从一切烦恼中解脱出来并直接证悟阿罗汉果的心,它断除了残余的有漏与无明漏,而使阿罗汉圣者被称为“漏尽者”(khi^n!a^sava)。同时,阿罗汉道也断除了其余的不善心所:痴、无惭、无愧、掉举、慢、昏沉与睡眠。
在证得四种出世间圣道后,声闻圣弟子通常都会省察圣道、圣果与涅槃,证前三种圣道时还会省察已断的烦恼与残余的烦恼,但第四圣道则只省察已断的烦恼,因为已完全解脱的阿罗汉再无可省察的烦恼。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道源老法师讲过样的故事:在民国初年,他那个时候出家当小和尚。他们家乡有一个乞丐,而乞丐的儿子以后经商发财了,在地方上很有声望、很有地位。老子在外头要饭,所以亲戚朋友都骂他:“你不孝,你发这么大的财,你怎么可以叫你的爸爸在外头讨饭?”受社会大众的责备,他当然心里很难过,所以他就派了很多人到外面去找。也是一番苦心,终于把他的父亲找回来了。父亲找回来之后,他派了一些人伺候照顾,在家里好好供养。那里知道,他父亲在家里住了大概只有一个月的样子,看到人家不注意的时候,他又偷跑了。他跑出去,又去要饭去了。人家就问他:“你儿子发大财,在家里接受供养,你为什么还要作要饭的?”他说:“你不懂,那个生活太苦了!处处有人伺候照顾,我过不习惯。我要饭,天天游山玩水,喜欢到哪里就到哪里。只要肚子吃饱了,晚上随便找个破庙休息一下,天天游山玩水,我过的生活多自在!”乞丐菩萨!你才知道人生意义在哪里?他过那个生活,他觉得有意义,他快乐、他自在、他幸福。心里面无忧无愁,无牵无挂,不生烦恼。没有是非人我,没有利害得失,跟大自然合而为一,这种境界不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