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皈依修学手册 八、皈依的修习 五、《仪轨》中发愿的说明


2014/9/4    热度:283   

济群法师:皈依修学手册 八、皈依的修习 五、《仪轨》中发愿的说明

  皈依的目的,是于自身成就三宝功德。这就需要从做人开始,若不具备基本做人准则,如何修菩萨道乃至成佛?

  作为佛弟子来说,做人的基本准则是遵守“五戒十善”。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本身就蕴含着重要的修行意义。

  不杀生可以止息杀生恶行,进而止息嗔恨心,培养慈悲心。不偷盗又名不不与取,凡别人未给予的东西皆不可占为己有,包括偷抢及坑蒙拐骗。止息偷盗行为,也在帮助我们止息贪心,进而培养布施心,将自己的财物、技能及所学佛法去帮助别人。不邪YIN即断除合法夫妻外的一切性关系,帮助我们止息对异性的贪著之心。在佛教看来,“YIN欲”为生死根本,更是修道的极大障碍。止息邪YIN乃至一切YIN欲行为,能帮助我们早日解脱。不妄语即不说假话,其中又有大妄语、小妄语和方便妄语之分。大妄语为未证言证等重大欺骗行为,谎称修行成就以骗取他人供养或信赖;小妄语为未见言见之类的谎言,为日常生活中的欺骗行为。妄语乃虚妄之因,也是获得真实智慧的障碍。不饮酒,包含酒精及一切影响心智成长的食物乃至精神食粮,它们会张扬人性中的丑恶面,阻碍智慧开发,故应坚决戒除。

  戒的意义在于防非止恶,防止杀盗YIN妄等犯罪行为。古今中外,时代虽然有了极大变化,人性却没什么两样,犯罪行为也不出杀盗YIN妄范畴。佛教的戒律,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上,永远不会过时。众生的共性是贪嗔痴,所以导致种种犯罪行为。五戒的修行,正是为了止息贪嗔痴,止息不良串习,成就内在的高尚品质。

  五戒虽然道理简单,意义却非常深奥。皈依仪规中的五戒内容,由法国梅村禅修中心的一行禅师编写,内容非常契合时代,希望在家居士能够每天念诵,将之作为人生基本信条。这不仅对个人修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社会安定、人类和平有着促进作用。

  五戒偏于止息恶行,四无量心则重视修习善行。四无量心的修习贯通三乘,若以世俗心修习,所获功德能生梵天,故四无量心又称四梵住;若与空性慧相应,超越我及我所,不起自他分别,则为无量心解脱,能成就声闻乘圣果;若与菩提心相应,于无尽悲愿中修习慈悲喜舍,则为菩萨道的修行,能圆成无上佛果。

  四无量心的修习,在声闻乘及菩萨乘中都很重视。作为在家居士,应以修习四无量心作为基本心行的培养:时时想着给予一切众生快乐;拨除一切众生痛苦;对于一切众生获得成就及利益由衷欢喜;于一切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进而以菩提心、空性见,直达无上佛果。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这个人找我麻烦,我一定要报复他,这个怨恨就永远解不开,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彼此双方都痛苦,这样的人太多了。谁愿意受了冤枉心平气和?这是要相当修养的功夫,为什么?他不知道因果,所以永远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知道因果,这个事情马上就化解了。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