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对众生的应许


2014/9/3    热度:1224   

论《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对众生的应许

文/大参法师

一、前言

 (一)文献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三)关键字词解析
    (1)普门(the universal gateway)
    (2)“观世音菩萨”



       (the bodhisattva perceiver of the world?s sounds)
  ----------------------------------------------------------------------

一、【前言】

  《普门品》是观音信仰与思想的主要经典,由内容来看是菩萨果德应现,说明菩萨如何救度众生以及众生如何得到菩萨救度的一部经典,而不同于《悲华经》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是属于菩萨因第修持的经典。这部经典其实是出自于姚秦鸠摩罗什(344~413 )(注一),于弘始八年(406)所译《妙法莲花经卷第七》中的第二十五品,完整的名称应称为《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由于鸠摩罗什的译文流畅且浅显,因此自古以来便成为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庶民百姓虔诚信仰的基石 (注二)。《普门品》中最脍炙人口的“七难、三毒、二求圆满(注三) ”、以及“三十三应身”使得观世音菩萨成为佛教、道教乃至一般民间信仰者,心目中“大慈大悲广大灵感救苦救难”的慈母。因此,本文拟以论《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对众生的应许,从菩萨应许众生的的原则、应许的内容、以及应许众生时所凭借的神通、方便善巧,来探讨《普门品》中深刻的义理内涵、说明本经并非如许多学者所说只是宣扬神迹的救世思想(注四) ,而是菩萨藉由为众生消灾、满愿与众生初步结下法缘,但最终的目的却是引领一切有情发菩提心、成就佛道。

(一)文献依据:

  《普门品》是法华经中的一品,以三国吴支谦所译“佛以三车唤经一卷”为最早,其后曹魏、西晋、东晋、姚秦、乃至于隋代,相继有八种译本(注五) ,但现存大藏经且完整的只有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隋那崛多译“添品法华经”三种(注六) ,从西域、敦煌新疆诸地出土的写本以罗时译本居多,及敦煌莫高窟现有的70铺的《法华经变》,也是根据其译本绘成,由此可知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广泛流传(注七) 。本文亦选定此译本作为主要研究范围,但文中对于众生苦难的分析,将与东晋?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所译《大方广华严经((Buddha)Avatamsaka-sutra)?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八》(注八) 作比较。本文中英文译本将采用Burton Watson(注九) 、Bukkyo Dendo Kyokai (注十) 、Leon Hurvitz(注十一) 等译本,以助关键字词及经文内容的了解。

(二)研究方法:

  在关键字词的方面,主要是配合经文脉络,以梵文及英文字源追溯的方式来理解,对于《普门品》与《入法界品》的苦难分析则采归纳、比较的方式,至于本经义理的掌握,希望透过诠释学、及相关经证,以便更适切地理解经文的内在义涵。

(三)关键字词解析:

 (1) 普门(the universal gateway (注十二)):

  普门(梵samanta-mukha),渡边大涛译为(a)通向一切的门(b)完全的、无限的门。(注十三) Burton Watson翻译为the universal gateway,其中universal有广泛的、周遍的、宇宙的等义,是gateway则是门户、出入口、途径之义,因此普门(the universal gateway)可解释为遍一切宇宙的门户。另外Bukkyo Dendo Kyokai则译为The Gateway to Every Direction,其中Direction有方位、方向、方面的意思,因此“普门”可解释为--通往各个方面的门户。至于Leon Hurvitz则译为The Gateway to Everwhere,直译为通往每个地方的门户。以上这三种译本的解释大致相同,由此可知观世音菩萨所建构、接引众生的“普门”,是一条无时空的阻隔、且可以通达任何方位的门户。

 (2)“观世音菩萨”
    (the bodhisattva perceiver of the world?s sounds (注十四) ):

  “观世音”(梵名 Avalokitecvara),音译阿缚卢枳低湿伐罗。在中国翻译史上,最早将Avalokitecvara译成“观世音”的,最早见于曹魏康僧铠于嘉平四年(252)所译《郁伽长者所问经》、及《无量寿经》,而后西晋聂道真于永嘉末(280-312)译《无垢施菩萨应辩经》、及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八年(406)所译《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相继沿用。“观世音菩萨”Burton Watson译为the bodhisattva perceiver of the world?s sounds,其中bodhisattva是菩萨(注十五) 之义,perceiver是觉察、看见,属于敏锐性且观察入微式的觉察。Leon Hurvitz则译为the Bodhisattva He Who Observes the Sounds of the World,其中Observes是观察、看到、留心等义,也是具有观察敏锐之义。以上二译极为接近,因此,“观世音菩萨”就字源上而言,不仅能觉知世间一切的音声,而且是一位对世间音声具有敏锐观察力的菩萨。竺道生在<法华经疏>中曾说:诸佛“但以假名,引导于众生”(注十六) ,因此“观世音”一词不论历来译为何名,都是观世音菩萨慈悲渡化众生德解脱的方便施设,并不是如洛克什.钱德拉等所说,是佛教吸收梵天湿婆(Civa)信仰而来。(注十七)



二、菩萨救度与自身努力的应许原则

 (一)菩萨高度的救度意愿

 (二)众生虔诚的回应
  (1)一心称名(single-mindedly call his name)

   (2)常应心念:(should constantly keep the thought of him in mind )
   (3)恭敬礼拜(offer obeisance alms to)
      一心供养(single-mindly offer alms to)

 (三)小结
  ----------------------------------------------------------------------

二、菩萨救度与自身努力的应许原则:

  许多人常常会提出疑惑,为何经文说只要“念彼观音力”即能获得救助和满愿,但在他们的经验中却不曾发生如此的感应。然而,我们从古今层出不穷的感应故事来看,却又很难断然否定观世音菩萨在人间度化众生的事迹,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从经文内容可归纳出菩萨应许众生的原则,除了菩萨高度的救度意愿是主要力量,但众生也必须有相当条件的努力,如称念观音名号、礼拜、供养等,其中又以“一心称念”的虔诚回应为自身努力的重点。以下分别说明两者之内容。

 (一)菩萨高度的救度意愿:

  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本经一开始无尽意菩萨(Aksayamatir bodhisattvah)请教释迦摩尼佛观世音菩萨名称的渊源,由释尊的回答可获得明确地了解,释尊答:

  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注十八)

  其中“即时”二字,三种英译分别为straightway、at once、immediately,都是立刻、马上的意思。这不仅说明观世音菩萨对受苦众生的救度,是可以超越空间的障碍,而达到救人无误的高度效率。而“观其音声”英译为perceive their voices或是heed their voices , 如前所述perceive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觉知力,而heed 则是留心、注意、听从之义,而不论是perceive或是heed 都是表现出能观察者,也就观世音菩萨是以强烈观察意愿,在倾听众生求救的讯号,而非仅止于被动的感官听觉而已。

  在此必须问的是何以观世音菩萨对于众生的请求,是如此高度地重视,而且还是心甘情愿地以种种的善巧方便,解除众生的苦恼?对于多数人而言,当面对他人的请求,要能先放下自身的事务,而以众生的请求为优先,甚至于和颜悦色欢喜接受,似乎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即时观其音声”我们可以知道,这不是声闻、缘觉能具有的发心与本事,而是高地的菩萨在自利利他方面都达到相当成熟的境界,方有的本事。首先在自利分面,菩萨既无生死烦恼的挂碍且成就广大的神通智慧,故能超越二乘行者视三界为火宅的怖畏,而自在地往返于三界中救度众生。其次在利他方面,观世音菩萨在修行上真正作到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以能将众生与自己视为一体,平等地对一切品类的众生,对于任何有情的请求也都是抱持同等高品质的态度与解决效率。

  总之,观世音菩萨由于累世发下救度众生的广大誓愿,经由长期菩萨道上自利利他的修行,所以能成就本经所说“寻声救苦”的本事,这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展现,也将大乘菩萨无我利他的慈悲精神推到极致。

 (二)众生虔诚的回应:

  观世音菩萨对众生苦难的应许原则,菩萨多生累世对众生永不改变的誓愿占了极重要的因素,但从观世音菩萨所建构的“普门”来看,我们知道菩萨的所有门户,并未曾深锁,而是时时等待有心者、有缘人进入佛法大海。至于众生如何通往这道法的门户,获得观世音菩萨的接应与救度?经中屡屡提到“一心称念”是最为重要的“通关秘语”,只要众生愿意信受奉行,不论是自身或与他人共同灾难的解除、乃至愿望的祈求都能获得菩萨的应许。经文中所提示众生应该努力修持的法门,笔者归纳有:一心称念、常应心念、恭敬礼拜等要项。

  (1)一心称名(single-mindedly call his name):

  “一心称名”Burton Watson翻译为single-mindedly call his name,其中single是单一、唯一之义,而mindedly是有某种心意或意志地,整句话合起来是指单一心意地呼喊、或召唤他的名称。而Bukkyo Dendo Kyokai则翻译为wholeheartedly chant his name,其中wholeheartedly是指专心一致地,chant是单音调的咏唱、颂念,整句话是专心一致地颂念之义。两种翻译皆能表达经文传达的义涵,但call所传达的叫喊、召唤之义,似乎更能适切地描述众生在苦难危急之时,称念名号的心境。

  经文一开始即说道,如果有任何众生遭受生命的苦恼,只要“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则能立即听见众生的呼喊,当然这里指的称名是指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所以以下的经文便逐一列举众生遭受“三灾七难”,由于“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hold fast to the name of Bodhisattva Perceiver of the World?s Sounds)、“称其名号”(call upon his name)、或“称观世音菩萨名者”(call the name of Bodhisattva Perceiver of the World?s Sounds)皆能脱离种种苦难的逼迫。其中hold有执持、紧握不放的意思,而call则是呼叫、召唤之意。虽然并未再强调“一心称念”但这个总原则仍是不变的,换句话说散心地称念那种有口无心、心不在焉式地称名,都不能获得菩萨的救助。由于经文所列举的水火刀鬼贼等灾难,几乎都会使众生因此丧命,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当众生遇到这些生死交关之际,所想到的大多是希望能保住性命,平常所乐于追求的功名富贵等,在生命垂危之时,似乎更显的是身外之物,所以此时若愿意也相信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自然不须他人提醒也能一心专注地称念,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叙述三灾七难的文中并不一再地强调必须“一心称名”才会与菩萨感应道交。

  三灾七难中以“一心称名”度过险恶的例子中,著墨最多且描述最为生动的,莫过于是商人遇贼难的例子,经文所述如下: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注十九)
“众贾人闻悉共受教,咸俱同声称光世音,身命自归愿脱此畏难,适称其名,贼便退却不敢触犯,众贾解脱永无恐怖。”
                《正法华经》(T09, no. 263, p. 129, a~b)

  从上述的经文我们得知,这是透过众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而化解共业灾难的例子。这群商人原本是否曾经听闻观世音菩萨名号,或对观世音菩萨具有信仰,从文脉中不易得知,但由于被盗贼吓得不知所措,后来经过其中一位同伴的提醒,众人因此齐声同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而度过这场灾难。

  由上述的讨论得知,不论是个人的别业或众人共业的灾难,在自身努力方面,除了专心一致地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外,仍必须要相信观世音菩萨时时在护念著众生、且相信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能得到菩萨救助,才能获得菩萨为众生消灾免难的应许。

  (2)常应心念:(should constantly keep the thought of him in mind)

  对于急迫性的灾难,如前所说观世音也允许众生以“临时抱佛脚”的方式获得救渡。然而对于常为贪、嗔、痴三毒烦恼逼迫,或期待生男生女之类不急不缓之事,观世音菩萨教授的法门是以“常念恭敬”与“常应心念”来对治三毒烦恼;以“恭敬礼拜”来圆满生子的愿求。

  《普门品》经文的“常应心念”Burton Watson翻译为should constantly keep the thought of him in mind,其中keep有持续保持某种状态的意思,故整句话可译为:经常持续地在心中牢记观世音菩萨,而Leon Hurvitz 翻译为should ever bear him in mind(应经常牢记于心),意思相近。Bukkyo Dendo Kyokai 则翻为should always turn their thoughts to him,是说必须将念头常常地转向观世音菩萨,这样的翻译除了积极提示必须如何做之外,也暗示凡夫的念头总是不自主地朝向贪嗔痴烦恼的时候多。为了免除烦恼逼迫,必须改变心念的品质,是许多宗教的共识,本经所提供的方法是以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的方式,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除了消极地令烦恼不现起,更积极地引发一心专注所带来的禅定。

  至于观世音菩萨圣号有何殊胜,称念时又必须具备何等品质才能真正进入相应之路?偈颂中明白地说道: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注二十)

  以观世音菩萨圣号为称念所缘,其殊胜处在于菩萨经累劫修行,而超凡入圣的圣者,故其圣号是清净所缘,反之,若以一般人的名号为所缘,虽然亦可达到专注的效果,但却因无法进入观世音菩萨相应之道,而不得菩萨种种不可思议的应许。而称名的品质则要求以“常念恭敬”(think with constant reverence of )的态度与方法,做为最基本的要件,这样的要求事实上是考验修行者,是否能一路上对菩萨的修行与愿力,始终保持坚信不移的态度。“断疑生信”这一点,对于许多用功修行而苦苦不得感应的人而言,无疑是最佳的鼓励;同时暗示修行者应适时反省、与调整自己用功的品质与态度,而不是随意散心地称念菩萨名号,或未能持之以恒,便想“以小博大”,这无非是区解了经义。

  (3)恭敬礼拜(offer obeisance alms to)、
     一心供养(single-mindly offer alms to):

  经中提到圆满生子的要件是“恭敬礼拜”(offer obeisance alms to)观世音菩萨,这是进一步要求透过礼拜的方式,而达到身口意三业的净化。因此,重点并不在于非得透过“礼拜”的仪式,而是如前所说应念念忆持观世音菩萨圣号。然此处提出礼拜法门做为修学项目,自然显示礼拜法门对于修道有相当助益。礼拜法门除了必须克服身心的懈怠,方能成就精进的资粮外;世亲(Vasubandhu)造、北魏菩提流支译的《往生论》(Sukhavati-vyuhopadeca)中提到,修“五念门”成就者,必定能生弥陀净土、亲见弥陀,而“礼拜门”便是其中之一且列为五门之首。(注二十一) 由此可知,礼拜的方式不只不失为一个令躁动的身心澄净、调和之道,更进而能做为往生净土的要件。故藉由礼拜门达到身心轻安,则忆念菩萨圣号一事,自然也因免去许多身心的障碍而易于入道,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释尊又提到由于观世音菩萨个人的修行、及利益众生的功德殊胜,所以众生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对于众生应对诸佛、圣者广修供养一事,释尊不厌其烦地在大小乘经典中反覆地说到,如《增壹阿含经三 供养品》第二十二即说如来、阿罗汉、转轮圣王,世人应当供养,主要的理由是因为:如来是最尊福田,能令众生得解脱、入涅槃;漏尽阿罗汉因贪嗔痴永断,已超越生死轮回,是世间福田;而转轮圣王自身能修学十善业道,并教导众生行十善业,故应供养。(注二十二) 由此可知,供养目的是因为能有亲近善知识的因缘,进而可以修学种种事出世间善法,以增长福报,免于堕三恶道之险。除此之外,释尊在《大般若经》更进一步提到,菩萨应亲近供养善知识无有疲惫,因为恭敬供养诸佛,是速证一切智智的重要条件之一。(注二十三)

  观世音菩萨在本经虽以菩萨的身分做为主角,但从《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我们知道,观世音菩萨其实是过去“正法明如来”,只因发大悲愿利益众生,故倒驾慈航,现菩萨身。而《楞严经》也说道,观世音菩萨证得与如来同等的慈力。以上无非说明观世音菩萨,是一切三界六道众生,乃至于诸菩萨的真善知识,故众生应一心供养,与菩萨结下深厚的法缘,从而获得菩萨教化,增长广大福德。

  诸佛菩萨提醒众生应广修供养,只是提醒众生应作与可做之事,并非贪求众生的供养,这一点在经中以戏剧性的手法展开,将整个法会带入最高潮。当无尽意菩萨听完释尊宣说观世音菩萨,种种慈悲利生的功德之后,旋即解下身上的璎珞,欲供养观世音菩萨,菩萨不肯接受,释尊望其悯念无尽意菩萨及法会中的四众弟子等虔诚的供养心,菩萨心生慈悲受之,但立即将璎珞转供养给释尊与多宝佛塔。观世音菩萨如此的身教,不仅体现其利益众生,无所愿求,三轮体空的高度修行品质与慈悲;同时对于众生对自身福德的肯定,则将其回向给佛。此等不滞所住境界的解脱与自在,无疑是菩萨堪受供养、与供养能获无边福德之因!

 (三)小结:

  “一心称念”是提示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方式,而“常应心念”则是以时间为座标,来说明称念圣号需保持的频率,藉以提醒“勇猛心易发,恒久心难持”的众生,应时时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来降服内心的贪嗔痴等妄想杂念。而“恭敬礼拜”则是另一道与观世音菩萨相应的修行方法,但必须注意的是礼拜观世音菩萨不可以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礼拜。

  总之,虽然观世音菩萨如此地慈悲允许众生以“临时抱佛脚”的“一心称念”方式获得应许,但更为有心进一步提升的众生指出,更为稳固的修行路应该是:以恭敬的态度,时时时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或以恭敬的态度经常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或是因缘许可者两者可夹持而修,目的皆是要藉此称念与礼拜所带出的专注力,达到内心清净远离烦恼妄想,同时仰仗观世音菩萨的愿力得到消灾或满愿。至于“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当然应把握修行的要点以“法供养”--即如经典所教授的方式如法修行,方称是对菩萨最胜之供养。以“法供养”为胜的原理,我们也可以得知,经中教授众生应努力的要件,还是以恭敬虔诚心“一心称念”最为首要。



三、“救苦”与“满愿”的应许内容

 (一)《普门品》与《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众生的苦难分析
    (1)《普门品》中“七难十二难”与“三毒”分析
    (2)《入法界品》的苦难分析
    (3)小结


  (二)“满愿”的类型与原则

  (三)以“施无畏”收摄众生的怖畏
  ----------------------------------------------------------------------

三、“救苦”与“满愿”的应许内容:

  《普门品》中菩萨应许众生的内容,除了消极地救拔众生的苦难,更积极地圆满众生的愿求。其中所列举的苦难与愿求,亦是以人为主角、即人类生存的世间为活动背景。笔者将以归纳、比较分析的方式对两者进行研究。

(一)《普门品》与《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注二十四) 中众生的苦难分析:

  《普门品》与《入法界品》两部以观世音菩萨为主角的经典,都提到观世音菩萨对于众生苦难的救渡。为了进一步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与共通性,以下分别就经文内容来探讨。

(1)《普门品》中“七难十二难”与“三毒”分析:

  《普门品》长行中之所以提及观世音菩萨为众生免除的苦难,最主要是经文的一开始,无尽意菩萨即向世尊请问,为何观世音菩萨名为“观世音”。佛陀的回答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因为发愿“寻声救苦”故名观世音,以此因缘展开了对观世音菩萨救苦类型的介绍。其中长行包含:“水、火、风、刀杖、鬼(罗刹、恶鬼)、枷锁、怨贼”等七难;而偈颂中另外提到“咒诅、毒药、毒龙、恶兽围绕、雷电、堕险山”等,合起来成为十二难。这十二难日本后藤大用全都归类为世间客观的灾厄。(注二十五) 其实不然,若简单分类我们或许可由自然灾难、人际社会灾难两方面来理解。其次,对于众生深受到贪嗔痴之苦而不能自拔,菩萨亦是菩萨渡化项目。

(a)自然、非人灾难:包括水、火、风、雷电、堕险山、鬼(罗刹、恶鬼)、毒龙、恶兽围绕。其中水、火、风、雷电、堕险山,即使是科学昌明的今日,一直是人类难以避免的灾难。而鬼(罗刹、恶鬼)、毒龙、恶兽围绕等灾难,在古代往往是人们最感恐怖的,毒龙或许今日已不见,罗刹、恶鬼的毒害则关系鬼道对人类业报的追讨,至于恶兽的攻击,在许多偏僻的大自然中,至今仍普遍地存在著。

(b)人际社会灾难:刀杖、枷锁、怨贼、咒诅、毒药。以上五种灾难,或是由于众生宿业的感应,而使人无缘无故地遭遇此些灾难,或是由于今生与他人结怨而遭惹来的灾厄。

(c)三毒:是指众生内心的贪嗔痴三毒。经中提到若有众生自觉到内心多贪嗔痴三毒,可藉由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而远离三毒。由于三毒是凡夫众生的构成本质,虽然会受到外在环境的熏染而有增减,但根本上不是自然或社会灾难的外在逼迫,而是潜在于生命体内心的根本烦恼。

  总之,七难与十二难是侧重外力逼迫带来的苦难,而三毒则是著重生命体对自身贪嗔痴烦恼的逼迫,无法驾驭的苦恼。(注二十六) 就人类的情况而言,或许有人一生中有可能不遭受十二难的逼迫,但就未解脱的凡夫而言,不遭受内心贪嗔痴三毒煎熬的,则是未曾有一人。

(2)《入法界品》的苦难分析:

  《入法界品》是善财童子(Sudhana-cresthi-daraka)五十三参,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中之一。这时童子在首婆波罗城名叫安住的长者(注二十七) 介绍下,来到光明山参访观世音菩萨。(注二十八) 童子礼拜后随即问观世音菩萨,究竟如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观世音菩萨答童子,他是成就“大悲法门光明行”所以能随所应化救渡众生;而且“大悲法门光明行”时发了欲渡众生离一切苦难的誓愿。由此,经文中列举菩萨救苦的内容,观世音菩萨说道:

  我行大悲法门光明行时,发弘誓愿。名曰摄取一切众生,欲令一切离险道恐怖、热恼恐怖、愚痴恐怖、系缚恐怖、杀害恐怖、贫穷恐怖、不活恐怖、诤讼恐怖、大众恐怖、死恐怖、恶道恐怖、诸趣恐怖、不同意恐怖、爱不爱恐怖、一切恶恐怖、逼迫身恐怖、逼迫心恐怖、愁忧恐怖。复次善男子,我出生现在正念法门、名字轮法门故,出现一切众生等身,种种方便,随其所应,除灭恐怖而为说法,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未曾失时。(注二十九)

(a)物资匮乏的恐怖:贫穷恐怖。“贫穷”广义地来说应包含物质的与精神上的贫穷。狭义的物质上的贫穷,是指各种生存于世间,所需的种种福报(依报)的匮乏。虽然儒家主张“安贫乐道”,佛教主张“少欲知足”,但严重地物资缺乏,如个人福报不足、或共业的天灾人祸,不仅会造成人们内心的忧恼,也有可能威胁到生命的存活。其次,佛教有所谓“法轮未转,食轮先转”,说明衣食等匮乏,也会使众生无心于闻法修行,基于上述种种理由,远离贫穷恐怖成了观世音菩萨应许众生的重要内容。

(b)人际社会关系的恐怖:(1)大众恐怖(2)不同意恐怖(3)爱不爱恐怖(4)恐怖。以上四种恐惧可以说是指人与人相处时所产生的无耐现象,虽然不是迫切地威胁个人生命存活,但如不同意、爱不爱、诤讼的恐怖,若缺乏适当的情绪引导,严重时也往往导致嫉妒、嗔恨、争吵、乃至于杀害等不幸事件。

(c)生死轮回的恐怖:(1)杀害恐怖。(2)死亡:死、不活恐怖。(3)六道:险道、恶道、诸趣恐怖。对于生死轮回的恐怖,又可归纳为杀害、死亡、六道轮回等恐怖。其中,战争、人际恩怨、盗贼等都有可能带来杀害的恐怖。而死亡是每个人必经的历程,对于未超越生死的凡夫而言,内心潜在对于死亡时四大的分解、对死后无知的恐惧,也可说是人们内心中最为深层的恐惧。尤其,对于相信有六道轮回者而言,对于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的怖畏自是不同于未信者,而对于有心出离生死的声闻行者而言,更是视三界六道为火宅,并以出离六道生死轮回为解脱目标。

(d)内心深层的恐怖:(1)愚痴恐怖(2)热恼恐怖、(3)愁忧恐怖(4)系缚恐怖。这四种恐怖大致是众生内心烦恼型态的描述。总归地来说都是一种愚痴的表现,相对于解脱而言,是一种作茧自缚,而使内心不得自由自在的恐怖。不论是物质的、人际社会关系的、乃至对生死轮回的恐惧,多少都有可能经历以上的心路历程。

  本经中共列举十八项众生会遭遇的恐怖内容(注三十) ,若总摄地来说这些恐怖皆是对“一切恶”的恐怖,由于人是五蕴和合的身心组合,所以不论哪一种恐怖,对于凡夫而言,都会因个人福报业力与烦恼的不同,而对众生的身心产生不同层次的逼迫。就本经而言,观世音菩萨由于具有出生“正念法门”与“名字轮法门”的修学本事,来出离种种身心逼迫的怖畏。其中“正念法门”初步可理解为令心住于正念,远离颠倒妄想。而“名字轮法门”则是观世音菩萨同于《普门品》所说,以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持名念佛法门。(注三十一)

(3)小结:

  综合地来说《普门品》所列举的苦难项目虽多,但类型单纯。其中“社会性的灾难”与“自然性灾难”分别可收摄为《入法界品》中的“杀害恐怖”与“不活恐怖”,而“贪嗔痴”三毒仅提出项目未说明,《入法界品》所做的种种细腻的列举,似乎可说是众生贪嗔痴烦恼内在的描述、与外在活动的的展现。然而,不论是哪一品无非说明众生由此“惑业苦”不得出离,而不断轮回受苦之因。从《入法界品》中我们也具体地知道,原来观世音菩萨是因为成就了“大悲法门光明之行”,因此激发了菩萨不忍众生苦的救渡悲愿。

(二)“满愿”的类型与原则:

  人生八苦中有所谓“求不得苦”,由于生命有求不得的苦,所以人们便有了种种的希望与愿求。在古代中国重男轻女的社会中,妇女们往往期待藉由生男儿,来巩固获提升自己的家庭与社会地位。从台湾早期许多女性被命名为“招弟”、“招治”,亦可一窥人们渴望生男的心情。相反的,也是有些人偏好女子,但却不能满愿,此情况虽然较不多见,但却也存在。对于人们生男生女“求不得”的苦,普门品中也提到只要众生“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菩萨皆能满其愿望,而且欲求男者,必得“福德智慧之男”;欲求女者,便得“端正有相”之女。由于圆满生男生女的愿望,是观世音菩萨满众生愿望的类型,因此中国自古以来,观世音菩萨成了广大妇女的普遍信仰,甚至于民间的信仰还发展出“送子观音”一类的造像与信仰(注三十二) 。至于满愿的原则,就菩萨而言当然是为了解除众生求不得的苦,但就众生而言,如果生男生女的愿求是出于不正当的发心,例如为了贩卖人口或为图他利,如此违背因果、与违背利益众生本愿之事,当然不会是菩萨满众生愿的原则。更明白地说,众生的愿求必须是善愿,加上经中所说必须“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方能圆满成就。

  总之,不论是七难、三毒或二求都可以视为观音救苦的内容。只是对于七难、三毒的免除,众生必须藉由“一心称念”或“常应恭敬”观世音菩萨,方能远离苦难,此二想仅谈到意业的修持,但“二求圆满”却强调必须“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虽然是进一步要求身业的修持,但透过身业的礼拜,口业与意业也同时能达到净化。

(三)以“施无畏”收摄众生的怖畏:

  从上文的讨论得知,身受业力与烦恼支配的凡夫是极其可怜,不仅难免个人内心莫名的恐怖,身处于家庭、社会团体中更不免遭受与他人互动而有的恐惧,除此之外,由于人类近百年来为了谋求己身更舒适与方便的生活,而企图以科技来征服、宰制大自然,近几年来也必须承受大自然反扑所带来的种种土石流、水灾、及温室效应等灾难,财物的损失不在话下,妻离子散更不知酿成人间多少悲剧。在日常用语中,我们常会听到人们用“吓一跳”、“吓死人”来形容内心害怕的程度。从“吓一跳”到“吓死人”,我们可以知道轻微的害怕可以在瞬间消失但严重的害怕若未消除,却可能出人命。
观世音菩萨在普门品及入法界品中对众生承诺,能解除众生内在外在、个人或共同的怖畏,这当然是以随顺缘起为原则,而对于因缘成熟,或符合经文所说以一心称念或常常心念、乃至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而与菩萨取得感应之道之人为可能。在这样的原则下,观世音菩萨屡屡应验了众生的请求,所以经文说道,菩萨的另一个名字是“施无畏者”,同时观世音菩萨也是无助众生的依靠。

  ……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注三十三)

  ……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注三十四)

  “施无畏者”是娑婆世界众生,因感受到菩萨的慈悲与解除怖畏的应验而予以的封号。第二个引文进一步说明,观世音菩萨是以“慈眼”在观看众生的苦难。我们说眼睛是灵魂之窗,又说眼睛会说话,慈悲的眼神在,无言地传达了对众生无尽的关怀。相反地,一般人对于他人的灾难不是幸灾乐祸,就是冷漠无情,或者毫无感受,而观世音菩萨虽然具有许多拔除众生的功德本事,但更难得的是,他协助有情时竟能如此地尊重与护念,仿佛慈母视子,这也难怪观世音菩萨如此广受爱戴,而成为人们最主要信仰与皈依的对象。



四、“普门示现”随类化度有情

  (一)“三十三应身”的类型与内涵

  (二)从“普门示现”看度化的对象与范围


  (三)小结

  ----------------------------------------------------------------------

四、“普门示现”随类化度有情:


  《普门品》中以三十三应身的例子,作为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的说明,笔者拟就“三十三应身的类型与内涵”以及“从普门示现看度化的对象与范围”两大重点,对三十三应身进行探讨,以便对三十三应身有进一步的理解,并以《楞言经》为根据,说明菩萨变现三十三应身的修道背景及目的。

(一)“三十三应身”的类型与内涵

  《普门品》长行中首先以“八难三毒及二求圆满”作为一大重点,表现了人世间种种的苦难与观世音菩萨利益有情的大悲愿行。其次,长行中另一个主要的重点便是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应身”的普门示现。这是由无尽意菩萨向释尊请问,观世音菩萨到底凭借著什么本事,而来到这个世间,并且以什么善巧方便来为众生说法?释尊的回答使我们对观世音菩萨的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身得度者,即现执金刚身而为说法。(注三十五)

  根据经中的说法我们可以知道,观世音菩萨是因应众生的根机,而示现“三十三应身”来为众生说法。中国历来注疏如《妙法莲华经玄赞》、及《观音义疏》等,大多将这三十三身分为八类十九种(注三十六) ,据此笔者尝试以三种英译普门品版本,将三十三身作中英对照(注三十七) ,并将八类的内涵逐一列出如下。

(1) 圣身有三:1佛(Buddha)、2辟支佛(pratyekabuddha)、3声闻(voice-hearer)。

(2) 天身有六:1梵王(King Brahma)、2帝释(the lord Shakra)、3自在天(the heavenly being Freedom)、4大自在天(the heavenly being Great Freedom)5天大将军(the great general of heaven)、6毗沙门天(Vaishravana)。

(3) 人身有五:1居士(householder)、2长者(rich man)、3小王(preety king)、4宰官(chief miniser)、5婆罗门(Brahman)

(4) 四众身有四:1比丘(monk)、2比丘尼(nun)、3优婆塞(layman believer)、4优婆夷(laywoman believer)。

(5) 妇女身有四:1居士妇女(the wife of a householder)、2长者妇女(the wife of a rich man)、3宰官妇女(the wife of a chief miniser)、4婆罗门妇女(the wife of a Brahma)。

(6) 童男女身有二:1童男(young boy)、2童女(young girl)。

(7) 八部身有八:1天(heavenly being)、2龙(dragon)、3夜叉(yaksha)、4乾闼婆(gandharva)、5阿修罗(asura)、6迦楼罗(garuda)、7紧那罗(kimnara)、8摩?罗伽(mahoraga)。

(8) 金刚神身有一:执金刚神(vajra-being god)。

  这三十三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希望从三个角度来看:首先,观世音菩萨不仅能示现菩萨果位以下,包含声闻独觉二乘与六道的身分,而且还能示现超越菩萨果位的佛身。虽然于普门品中并未说明何以菩萨能示现佛身、及目的何在,但是从《楞严经卷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观世音菩萨是经过了长远劫的修行,在无量劫前的“观音如来”出世时,从观音古佛处学得“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而成就与佛如来同等的慈力,所以观世音菩萨能现三十二应身来度脱众生。至于示现佛身的目的何在?经文如是记载: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注三十八)

  原来观世音菩萨示现佛身,是为了要帮助菩萨在高级禅定的提升,经中说当菩萨入三摩地时,想进一步修学达到“无漏胜解现圆”,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来指导菩萨修学此法,并令其得解脱。虽然经中未说这是何等菩萨,但至少我们了解,能自在地入三摩地,是必须有止观双运的功夫,而且还进一部有能力修“无漏胜解现圆”,则应是相当高修行的菩萨。欲指导此等菩萨,示现佛身为其说法,不仅能令菩萨生信心、生欢喜;同时也显示观世音菩萨有如同佛的本事,能引领菩萨步步高升,且得解脱。

  其次,有关于三十三应身的数字,基本上并无太大的意义,因为在《普门品》长行中清楚地说道:“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注三十九) 由于观世音菩萨是“以种种形,游诸国土”,所以不论是《阿娑缚抄》的二十八观音、《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经》的二十五化身或四十观音、或西藏经典的三十八化身等等,皆可视为观世音菩萨方便度众生的型态之一,更具体的来说,观世音菩萨是可以千百亿化身,乃至无量无数无边的化身。

  第三点,是观世音菩萨的性别问题。当代学者对于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宋代起,逐渐被描绘成女性的说法,曾有相关的讨论,文中虽然驳斥日本学者小林太一郎,将观世音菩萨的女性化身,视为受中国女娲神话的影响,而转变为女身的说法(注四十) ,但他基本上仍未脱离小林太一郎的照窠臼,视观音为中国女神的转形(注四十一) 。因此文中又引了珍.詹姆士(Jean Janes)及安琪拉.郝渥德(Angela F.Howard)的观点,而将观音女身的示现说成是受西王母信仰、及中国历史神话的影响(注四十二) 。这样的说法似乎小看了观世音菩萨的本事,因为从经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观世音菩萨始终是本著「此人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的原则,示现各种身分度化众生,观世音菩萨到了中国宋朝之后,之所以以女性造型为多,甚至于在一般人心中观世音简直就是女性的事实,与其如学者们偏差的附会,毋宁说是观世音菩萨以其广大的神通智慧,能准确地洞悉多数的中国人必须以种种女性形象的示现,方能欢喜信受。因此,观世音菩萨的女性化身,不过是三十三应身的型态之一,是为了因应某些需要以女性身分示现,才容易达到度化效果的众生,而有的一种型态,如此来理解方不至于以偏概全地看待菩萨的殊胜内涵!

  最后,在三十三应身的理解方面,由本文的探讨可知,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应身,既不是神话、也不是抄袭印度婆罗门等宗教神祇的说法,而是菩萨以菩提心为誓愿,经长远劫修行成就。相对于菩萨自在的化身,凡夫却是极其有漏的业报身,不仅是肉身的不净,内心更是为过往的业力、及贪嗔痴三毒烦恼所驱使,导致身心不自在,又如何能分身或是化身呢?用这一点来检视许多宗教乱象,吾人便不易为不肖之徒所诳惑。此外,由于菩萨经由累世的精进,而能超越曾经身为凡夫业报身的限制,成就了清净的法身、报身与应化身,这一点无疑是众生最大的鼓励,也显示踏实修学佛法的可贵与成果。

(二)从“普门示现”看度化的对象与范围

  《普门品》中列举三十三身,作为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的代表,而“普门示现”所对应的地点与对象,经文长行说:“……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注四十三) 《观音义疏》进一步说道:

随机变现,何止三十三身?托化逐缘,岂局在娑婆世界?以种种形,总明示现身广;游诸国土,总明所化处广。度脱众生,总明得益广。(注四十四)


  笔者欲以此引文及相关经文为重点,来讨论以下两个重点:

(a)度化的范围:如引文说菩萨度化的范围并不是局限于娑婆世界,他甚至于是凭借著种种的“威神之力”,而能够从一国土游诸国土。(注四十五) 亦即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至十方国土,皆是菩萨教化的范围,充分显示菩萨能自在地超越时空的障碍、无远弗届地深入各处。

(b)度化的对象:长行中对于人间苦难的救拔,几乎以一半的经文著墨,这除了是观世音菩萨与我们这个世界特别有缘,更是以“人”是修道的法器,可向上提升、但也极易造业,而向下堕落为著眼。然而并不能因此误以为,观世音菩萨只是度化人道众生。经文偈颂中具体地说道:“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注四十六) 凡是三界六道、乃至十方国土的一切有情,皆是观世音菩萨度化的对象。尤其一般人视之为畏途的三恶道,菩萨更是誓愿不舍。因此,菩萨的度化对象可说是对一切品类有情,皆平等无所分别地护念。

  总之,观世音菩萨由于大悲薰心,与具足种种神通、智慧、方便等功德,因此能在利益有情方面,做到无对象的分别与空间的障碍。

(三)小结:

  无论是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三十三应身,乃至千百亿化身的普门示现,都给我们无限的启发。首先,在个人修道的启示方面,尤其是观世音菩萨在“人际互动”的善巧与“人我份际”的把握,更是人们的最佳典范。首先,在“人际互动”方面,我们应学习的是长养观音的慈悲心,不轻慢任何一类的有情,不仅因为任何一类的有情,都有可能是观世音菩萨化现度生的因缘;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效法观世音菩萨,对于每一类的众生,永远怀抱著一份希望,坚信众生都有向上提升,乃至成就佛道的可能。其次,“人我份际”的把握方面,观世音菩萨不辞辛劳,以种种应身度众,展现了观世音菩萨对一切众生根机的尊重,如他允许每个众生站在自己现前的位置上,在其循循善诱下,对修行的资粮,继往开来。此等高等的神通智慧,虽然不是凡夫所能实践,但至少我们能试著作到的是:给于众生他真正必要的,而不是以“发心暴力”的方式,将自以为殊胜的事物,强迫或命令众生接受。

  其次,对菩萨的认识方面,我们可以知道,观世音如此不辞辛劳地以千百亿化身的各种方式,穿梭于三界六道及诸佛国中,为的不是显示自身的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而是根源于他对众生的“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以众生最为欢喜的身分、而善巧为众生说法,令各类有情免除苦难、获得清凉,甚至在修行境界上更进一步超越提升,而其最终的目的更是引领一切有情发菩提心,迈向成佛之道。因此,我们说观世音菩萨是出世间“有教无类”的导师典范,菩萨应当是当之无愧!



五、结论

  ◎ 附注

  ◎ 附录一 “妙法莲花经”历代译经版本表




  ◎ 附录二《普门品》中“三十三应身”的分类与翻译

  ◎ 【参考书目】

  ----------------------------------------------------------------------

五、结论:


  藉由《入法界品》的探讨,可知《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对众生应许的理由,是因为菩萨成就“大悲法门光明行”,且发弘誓愿度欲众生离一切苦难。基于此 利他慈悲的精神,观世音菩萨开启了周遍法界的门户--“普门”,并以“一心称名”、“恭敬礼拜”、“供养”等法要,做为众生开启普门的万能钥匙。

  菩萨的“普门示现”不只显示其千百亿化身的威神之力,及教化有情的方便善巧,而他对众生苦难的救渡、或善愿圆满的广大灵验,似乎说明:只要众生愿意出百分之一的力量,观世音菩萨即能以百分之九十九的力量,来即时回应众生的愿求。观世音菩萨如此转化众生的业力,是否有违因果业报的缘起法则?根据《阿含经》的业报观,只要在业果尚未成熟之前,透过虔诚的忏悔、发愿、即累积功德,就能转变业果、或达到重业轻报的效力,就如同以清水稀释盐水,咸味渐能冲淡。同样地,观世音菩萨对众生的应许亦是以此为原则,先不管众生过往的业障是何其沉重,而“一心称名”的绳索,先将众生救出迫切的苦难,然后再循序地引导有情断除烦恼、积聚智慧功德。

  虽然《普门品》中以大半的篇幅,在描述菩萨救苦救难的威神之力,但菩萨最终的目的是引领一切有情迈向成佛之道、或证入涅槃,这一点在法会结束时,与会的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注四十七) ,即能印证。至于具体地阐述此类菩萨的终极关怀,在《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有详细的说明(注四十八) ,笔者将以此线索作为本论文的后续研究。


                 ~本文第四章“普门示现”随类化度有情, 刊载
                   于《人乘佛刊》26卷第6期 ( 2005.8月出版 )

              
   -------------------------------------------------------------------------------------------------------

<附注>

注一:一说 350~409。

注二: 由敦煌石窟发现的手抄本中,除了有帝王召集群僧的集体写经,更有官员、及
大量的庶民写经 ,其中,许多写经书法水平不高且错字连连,我们可以知道《 普门品》的信仰已深入广大的下阶层。这一点本文将会在另一篇文章中进一步说 明。

注三:(一)七难:解脱水、火、罗刹、刀杖、恶鬼、枷锁、怨贼。(二)三毒:众生
内心的贪嗔痴三毒。(三)二求:圆满生男生女的愿望。

注四: 持此观点的学者如日本后藤大用:“普门品的长行任何人均承认极为朴素,其 所说哲理反应人间性之希求,露出原始宗教迹象;尤其可逃避水、火、罗刹、刀 杖、恶鬼、枷锁、怨贼等七难,这是古时候最为人惊怖的灾厄,并说可以除去三毒,成就二求,充满人间感应事迹,且有极大摄力,此与民俗信仰一致,证明是一部相当完善的初期宗教文字。”出自后藤大用著,黄佳馨译,《观音菩萨本事 》,(台北:天华出版社,民83年3月),页238。另,黄国清:“《普门品》所 蕴含的完全是他力信仰,信仰只要至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即能获得菩萨神力 的加被…。”如此说法显然矛盾。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偈颂的解读-- 汉梵本对读所见的问题〉,《圆光佛学学报第五期》(2000年),页150。

注五:八种译本的相关资料见附录一。
注六:现存大藏经有四,而萨芸芬陀利经一卷(失译),收载于大正藏第九册,续藏盈二,有宝塔品、提婆达多品等异译,并非完整的法华经。“正法华经”、“妙法莲花经”、“添品法华经”并称“汉译法华三种”。

注七:罗什所译之经能超越前人之因,吴震先生归纳为:“1、有前人译经的经验教训可资借鉴。2、罗什自身佛学造诣之高。3、罗什译经时有一大批高水平的助手。”见〈土鲁番写本所见鸠摩罗什汉译佛教经籍举要〉,《鸠摩罗什和中国民族文化--纪念鸠摩罗什诞辰16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编著 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新疆: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页79-80。

注八:《大方广华严经((Buddha)Avatamsaka-sutra)?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八》六十卷/第五十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于418-422年译,大正藏第九册(T.278,vol. 9,pp.718a-719a)。

注九:Translate by Watson Burton ,"THE UNIVERSAL GATEWAY OF THE BODHISATTVA PERCEIVER OF THE WORLD?S SOUNDS",THE LOTUS SUTRA ,Nework Chichester , West Sussex ,1993.PP.298-306.

注十:Translate By Kyokai Bukkyo Dendo ,"The Gateway to Every Direction", THE LOTUS SUTRA,Publish by Numata Center for Buddhist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Berkeley ,California ,1993. PP.311-319.

注十一:Translated by Hurvitz Leon ,Chaper Twenty-Five:"The Gateway to Everwhere of the Bodhisattva He Who Observes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cripture of the Lotus Blossom of the Fine Dharm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P.311-319。

注十二:Translate by Watson Burton , "THE UNIVERSAL GATEWAY OF THE BODHISATTVA PERCEIVER OF THE WORLD?S SOUNDS",THE LOTUS SUTRA ,Nework Chichester , West Sussex ,1993,pp.298.

注十三:渡边大涛著,《解说梵文观音经》,(东京:名古屋新闻社出版部 发行,昭和十六年十月二十日),页76。

注十四:Translate by Watson Burton , "THE UNIVERSAL GATEWAY OF THE BODHISATTVA PERCEIVER OF THE WORLD?S SOUNDS",THE LOTUS SUTRA ,Nework Chichester , West Sussex ,1993,pp.298.

注十五: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梵语 bodhi-sattva,巴利语 bodhi-satta。其中菩提(梵语bodhi)译为觉悟,经由修行断除世间烦恼,而究竟明白真理的智慧。萨埵(梵语 sattva)译为“有情”或“勇猛”义;“有情”是指三界内一切有情识的众生,而“情”是坚强意欲向前冲进的力量,人和动物皆有。因此“菩提萨埵”合起来译为“有情觉”,是以大勇猛精进心,决心求取佛的大觉悟之人。

注十六:竺道生,〈法华经疏〉卷二,《续藏经,乙辑,二三套,4:412a》。

注十七:洛克什.钱德拉、苏达尔沙那.戴维.兴哈尔著,杨富学译,〈敦煌壁画中的观音〉《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页91。

注十八:《妙法莲华经》(T09, no. 262, p. 56, c5~8)。

注十九:妙法莲华经》( T09, no. 262, p. 56, c22~29)
注二十:《妙法莲华经》(T09, no. 262, p. 58, )。

注二十一:“愿生彼国土故,云何观?云何生信心?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成就者,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无量寿经优波提舍》(T26, no. 1524, p. 231, b)

注二十二:“世尊告诸比丘,有三人世人所应供养。云何为三?如来.至真.等正觉,世人所应供养;如来弟子漏尽阿罗汉,世人所应供养;转轮圣王,世人所应供养。有何因缘如来世人所应供养乎?夫如来者,不伏者伏、不降者降、不度者度、未得解脱者令得解脱、未般涅槃者使成涅槃、无救护者与作救护、盲者与作眼目、病者与作救护。最尊第一,魔.若魔天.天及人民,于中最尊福田,可敬可贵,与人作导,令知正路,未知道者与说导教,以此因缘,如来世人所应供养。
复有何因缘如来弟子漏尽阿罗汉,世人所应供养乎?比丘当知,漏尽阿罗汉以度生死源,更不复受有。以得无上法。YIN.怒.痴尽,永不得全,是世福田,以此因缘本末,使漏尽阿罗汉,世人所应供养。
复以何因缘转轮圣王,世人所应供养?比丘当知,转轮圣王以法治化,终不杀生,复教化人使不杀生。自不盗窃,亦复教他人使不偷盗。自不YIN泆,复教他人不行YIN泆。自不妄语,亦复教人使不妄语。自不两舌、斗乱彼此,亦复教他人使不两舌。自不嫉妒.恚.痴,亦复教他人不习此法。自行正见,复教他人使不邪见。以此因缘,以此本末,使转轮圣王,世人所应供养。”《增壹阿含经》(T02, no. 125, p. 607, a)

注二十三:“若菩萨摩诃萨欲住菩萨摩诃萨名。欲疾证得一切智智。当勤恭敬供养诸佛。种植圆满殊胜善根。亲近供养真善知识勿生厌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T06, no. 220b, p. 887, a)

注二十四:《大方广佛华严经》(Buddhavatamsaka-mahavaipulya-sutra)〈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八〉(T09, no. 278, p. 718, b),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以下简称《入法界品》。

注二十五:后藤大用著,黄佳馨译,《观音菩萨本事》,(台北:天华出版社,民83年3月),页40。

注二十六: 《普门品》中“七难十二难”与“三毒”分析:
(一)外在:外力逼迫的苦难(七难十二难)
(a)自然、非人灾难七种 :1.自然:水、火、风、雷电、堕险山五种。
             2. 非人:鬼(罗刹、恶鬼)、毒龙恶兽围绕二种。
(b)人际社会灾难五种:刀杖、枷锁、怨贼、咒诅、毒药五种。

(二)内在:生命体内在烦恼的逼迫
(c)三毒: 贪嗔痴根本烦恼


注二十七:《大方广佛华严经》:“于此南方有城,名首婆波罗,彼有长者,名曰安住,彼常供养栴檀佛塔。汝诣彼问,云何菩萨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T09, no. 278, p. 717, b23~26)。

注二十八:安住长者告善财:“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曰光明,彼有菩萨,名观世音。汝诣彼问,云何菩萨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大方广佛华严经》(T09, no. 278, p. 717, c- p. 718, a)

注二十九:《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八》(T09, no. 278, p. 718, b)。

注三十:《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的苦难分析列表如下:
  一切恶恐怖-
  逼迫身、逼迫心恐怖-
(一)物资匮乏的恐怖:1贫穷恐怖

(二)人际社会关系的恐怖:1大众恐怖2不同意恐怖 3爱不爱恐怖 4诤讼恐怖

(三)生死轮回的恐怖:1杀害恐怖2死恐怖 3不活恐怖 4离险道恐怖 5恶道恐怖 6诸趣恐怖

(四)内心深层的恐怖: 1愚痴恐怖 2热恼恐怖 3愁忧恐怖 4系缚恐怖

注三十一:“复次善男子。我出生现在正念法门。名字轮法门故。出现一切众生等身。种种方便。随其所应。除灭恐怖而为说法。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未曾失时。”《大方广佛华严经》(T09, no. 278, p. 718, b)

注三十二:“送子观音”反应在艺术创作上,除了有各种雕像、塑像、画像,在许多道观、佛寺、或一般百姓家中的香堂皆不难见。台湾故宫收藏的一幅明人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像的画轴(约十六至十七世纪),便是根据经文的描述,结合三十三应身与二求的说法,将观世音菩萨画作以妇女身示现,怀抱一婴儿的白描画。见葛婉章,〈无缘大悲观达自在—院藏“普门品”观音画探究〉,《故宫文物月刊》第112期(1992年7月),页31,40-41。

注三十三:《妙法莲华经》(T09, no. 262, p. 57, b)。

注三十四:《妙法莲华经》(T09, no. 262, p. 58, b)。

注三十五:《妙法莲华经》(T09, no. 262, p. 57,a- b)。

注三十六:《妙法莲华经玄赞》: “……合十九种,分为八类。应圣身有三。应天身有六。应君臣有五。心平性直、语实行敦,齿迈财盈,名为长者。守道自恬、寡欲蕴德,名为居士。处位莅人,名曰宰官。应四众有一。应妇女有一。应童男女有一。应八部有一。应执金刚神有一,手执金刚观音异像。” (T34, no. 1723, p. 849, a)

《观音义疏》:“今明三十三身文为八番,一圣身。二天身。三人身。四四众身。五妇女身。六童男女身。七八部身。八金刚身。” ( T34, no. 1728, p. 933, a)

此十九种身为: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四众身(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妇女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妇女身)、童男童女身、天龙八部身(天身、龙身、夜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罗伽身)与执金刚身。

注三十七: 见附录二。

注三十八:《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T19, no. 945, p. 128, b-c)

注三十九:《妙法莲华经》(T09, no. 262, p. 57, b)。

注四十:“日本学者小林太一郎在其一篇写于一九五?年,刊登在《佛教艺术》杂志以观音为专题的文章中叙述,女性观音是唐、宋时期佛教与中国本土女神崇拜汉融合的结果。”余君方著,徐雅慧.张译心 译,〈找寻女性观音的可能前身〉

一文,出自《香光庄严》杂志第五十九期,中华民国八十八年九月出版,页42。

注四十一:“虽然这份研究中没有找到有利的证据可以证明观音与女娲两者相关,令我感到失望,但我同意他的观点:我们应视观音为中国女神的转形,并试著从中国当地传统理找出它的起源……。”同上注,页44。

注四十二:作者说道:“因此,在观音成为“女神”之后,属于西王母的特质会被套用在观音之上……。”同上注,页48。
又结论的地方说道:“虽然观音不是直接衍生自本土的女神,但祂与中国文化间的关系却是无法否认的,因为祂明显地受到中国神话历史的影响。虽然观音本身非历史人物,但在与祂有关的中国神话中,尤其是妙善公主这一则,令她成为一个有真实生平的人。”同上注,页52。

注四十三:《妙法莲华经》(T09, no. 262, p. 57, b)。

注四十四:《观音义疏》(T34, no. 1728, p. 935, a)。

注四十五:经中提到:“…此菩萨摩诃萨神通已圆满,故能往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T07, no. 220, p. 22, a),经文中提及菩萨游诸佛土的最终目的,不外为严净佛土、安立有情于无上正等正觉。菩萨“从一佛国游一佛国”,要能随意自在,至少必须有不生三界的本事,且相应并安住于般若波罗蜜多,才能凭借甚深的禅定与神通,而无障碍地穿越在广大的时空中。由于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引发六神通神通波罗蜜多,然菩萨了达诸法自性空,故虽有神净智用,而不执著,故能或为自在天大梵天王、或以神通化身如佛至十方世界游历。参阅:《大般若经第二会?第二分观照品第三之二》,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注四十六:《妙法莲华经》(T09, no. 262, p. 58, a)。

注四十七:“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妙法莲华经》(T09, no. 262, p. 58, b)

注四十八:如经云:“观自在菩萨摩诃萨,随彼有情应可度者,如是现身而为说法,救诸有情,皆令当证如来涅盘之地。”《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 T20, no. 1050, p. 51, a)


              
   -------------------------------------------------------------------------------------------------------

<附录一>

“妙法莲花经”历代译经版本表
翻译经名 保存情况 译者 译经年代 收录之处
1 佛以三车唤经一卷 缺失 吴.支谦 黄武元年至建兴二年(222-253) ---
2 法华三昧经六卷 缺失 曹魏.支疆梁接译 甘露元年
(256) ---
3 萨芸芬陀利经六卷 缺失 西晋.竺法护译 秦始年中
(265-274) ---
4 正法华经十卷二十六品 现存 西晋.竺法护译 秦始年中
(265-274) 大正藏第九册
5 萨芸芬陀利经一卷 现存 失译 西晋时代
(265-316) 大正藏第九册、续藏盈二
6 方等法华经五卷 缺失 东晋.支道根译 咸康元年
(335) ---
7 妙法莲花经八卷二十八品 现存 姚秦鸠摩罗什译 弘始八年
(406) 大正藏第九册
8 添品法华经七卷二十七品 现存 隋那崛多译 仁寿元年
(601) 大正藏第九册


              
   -------------------------------------------------------------------------------------------------------

<附录二>
《普门品》中“三十三应身”的分类与翻译
八类 十九种身 三十三身 Burton Watson Bukkyo Dendo Kyokai Leon Hurvitz
(1)圣身有三 (1)佛身 1佛 Buddha Buddha Buddha
(2)辟支佛身 2辟支佛 pratyekabuddha pratyekabuddha pratyekabuddha
(3)声闻身 3声闻 voice-hearer --- voice-hearer
(2)天身有六 (4)梵王身 4梵王 King Brahma Brahma Brahm?-king
(5)帝释身 5帝释 the lord Shakra --- the god
(6)自在天身 6自在天 the heavenly being Freedom --- the Self-Mastering God
(7)大自在天身 7大自在天 the heavenly being Great Freedom Mahe? theGreat Self-Mastering God
(8)天大将军身 8天大将军 the great general of heaven the great commander of the devas the general of the gods
(9)毗沙门身 9毗沙门 Vaishravana Vai Vai
(3)人身有五 (10)小王身 10小王 preety king minor king lesser king
(11)长者身 11长者 rich man wealthy man elder
(12)居士身 12居士 householder householder householder
(13)宰官身 13宰官 chief miniser state offical offical
(14)婆罗门身 14婆罗门 Brahman brahmin Brahman
(4)四众有四 (15)四众身 15比丘 monk monk bhik u
16比丘尼 nun nun bhi u??
17优婆塞 layman believer layman up saka
18优婆夷 laywoman believer laywoman up sik?
(5)妇四女有 (16)妇女身 19长者妇女 the wife of a rich man the wife of a wealthy man the wife of elder
20居士妇女 the wife of a householder the wife of a householder the wife of householder
21宰官妇女 the wife of a chief miniser the wife of a state offical the wife of offical
22婆罗门妇女 the wife of a Brahma the wife of a brahmin the wife of Brahman
(6)童男童女有二 (17)童男童女身 23童男 young boy boy boy
24童女 young girl girl girl
(7)八部有八 (18)天龙八部身 25天 heavenly being deva deva
26龙 dragon dragon dragon
27夜叉 yaksha yak a yak a
28乾闼婆 gandharva gandharva gandharva
29阿修罗 asura asura asura
30迦楼罗 garuda garu a garu a
31紧那罗 kimnara kinnara kinnara
32摩【目*侯】罗伽 mahoraga mahoraga mahoraga
(8)金刚部有一 (19)执金刚神身 33执金刚神 vajra-being god Vajrap??i the spirit who grasps the thunderbolt(Vajrap??i)


              
   -------------------------------------------------------------------------------------------------------


<参考书目>

(一)汉译大藏经:

《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七卷/第七卷,姚秦?鸠摩罗什(Kumarajiva)于405或406年译,大正藏第九册(T.262,vol. 9,pp.56c-58b)。

《大方广华严经((Buddha)Avatamsaka-sutra)?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八》六十卷/第五十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于418-422年译,大正藏第九册(T.278,vol. 9,pp.718a-719a)。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第五卷,唐朝?般剌蜜帝(Pramiti)译。又作大佛顶经、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T19, no. 945, pp.128 b-c)

《大般若波罗蜜经第二会?第二分观照品第三之二》第四百零二卷,唐?三藏法师玄奘(602?~664),自高宗显庆五年(660)正月至龙朔三年(663)十月译成,大正藏第七册。(T07, no. 220c, pp.11 b-27a)

《大宝积经论卷第四.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世亲(梵 Vasubandhu)造,北魏菩提流支(Bodhiruci)译,大正藏第二十六册。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一至四,北天竺迦湿弥罗国僧?天息灾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译,大正藏第二十册,( T20, no. 1050, p. 51, a)。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十,唐 慈恩大师窥基(632~682)撰。又称妙法莲华经玄赞、法华经玄赞、玄赞,大正藏第三十四册。

《观音义疏》,隋代天台智顗(538~597)述,门人灌顶记。又称普门品疏、别行义疏、观音经疏,大正藏第三十四册。( T34, no. 1728, pp. 933 a)

〈法华经疏〉卷二,东晋竺道生(355~434)著,刘宋元嘉九年(432)编纂于庐山东林精舍,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续藏经,乙辑,二三套,4:412a》。


(二)中文学术论著:

吴震,〈土鲁番写本所见鸠摩罗什汉译佛教经籍举要〉,《鸠摩罗什和中国民族文化--纪念鸠摩罗什诞辰16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编著 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新疆: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

黄国清,〈《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偈颂的解读--汉梵本对读所见的问题〉,《圆光佛学学报第五期》(2000年),页141-152。

葛婉章,〈无缘大悲观达自在—院藏“普门品”观音画探究〉,《故宫文物月刊》第112期(1992年7月),页26-47。

余君方著,徐雅慧.张译心 译,〈找寻女性观音的可能前身〉一文,出自《香光庄严》杂志第五十九期,中华民国八十八年九月出版。

洛克什.钱德拉、苏达尔沙那.戴维.兴哈尔著,杨富学译,〈敦煌壁画中的观音〉《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

后藤大用,黄佳馨译,《观音菩萨本事》,(台北:天华出版社),民83年3月。

(三)外文参考资料:

Translate by Watson Burton , "THE UNIVERSAL GATEWAY OF THE BODHISATTVA PERCEIVER OF THE WORLD'S SOUNDS",THE LOTUS SUTRA ,Nework Chichester , West Sussex ,1993.PP.298-306.

Translate By Kyokai Bukkyo Dendo ,"The Gateway to Every Direction", THE LOTUS SUTRA,Publish by Numata Center for Buddhist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Berkeley ,California ,1993. PP.311-319.

Translated by Hurvitz Leon ,Chaper Twenty-Five:"The Gateway to Everwhere of the Bodhisattva He Who Observes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cripture of the Lotus Blossom of the Fine Dharm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P.311-319。

渡边大涛著,《解说梵文观音经》,(东京:名古屋新闻社出版部 发行,昭和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 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不能违背自然,违背自然就出了毛病。你看人的身体,父母生下来,这个身体各个器官的运作它是自然的,你要违反自然,你要把它改变,那你的麻烦就大了。有些人要改变容貌,她到美容院美容。有很多人美容几个月之后不敢见人,面目全非,这是违反自然最明显的例子。佛教给我们美容的方法是最好,相随心转,你的心善,相貌就善,你的心美,相貌就美,相随心转,这个方法是与自然法则相应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