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眸尼:佛陀教你不生气 照镜子法


2014/9/4    热度:424   

明眸尼:佛陀教你不生气 照镜子法

 

  有一些小窍门可以迫使人们知道,生气确实不好,比如在生气的时候照一照镜子,这时人们会发现镜子中的自己非常丑陋,脸上的肉扭曲而痉挛,眉头紧皱,脸色阴暗,简直就像一个陌生的面具,你甚至会质疑:这是我吗?我怎么是这个样子?一点也不错,“生气”就是会使一个人变得畸形,变得让周围的人觉得陌生。所以,对于怒火难消的人来说,镜子就是一个正在发问的“我”,这个“我”是无声的,但这个“我”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希望自己丑陋的。既然“生气”会使人变得丑陋,那么,当人们正视丑陋的自己时,就会产生一种愿望,这就是改过的愿望,人们不希望自己继续丑陋下去,于是就会采取实际行动,好让镜子里的自己变得好看一些。当然,变得好看的办法也很简单,只要调整呼吸,平和心情即可。

  就算是不生气的时候,人们也可以常常照镜子,镜子会告诉你,你在什么时候是最好看的,还用问吗?一个人最好看的时候,当然是这个人微笑的时候!只有那些心里没有负担的人,才能露出平和的微笑,生气的人心里非常沉重,如果他们能够通过照镜子,把内心的重负释放掉,那他们的面部表情就会发生变化,他们会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变得明亮起来了,脸上的肌肉也放松了。

  照镜子固然是个好办法,不过,人们仍然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才能转化自己的愤怒。大多数情况下,愤怒的爆发是突然的,这就更加考验人。人们应该完全沉入自己的内心,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加以分析,立刻压制愤怒并不容易。

  可以做一个比喻,煮饭的时候,如果你把生米放进锅里,加上水,打开火,并把火调到最大,在几分锺之内,你是无论如何也没法把米煮熟的,足够的时间是把米煮熟的一个必要条件。转化愤怒也一样,在瞬间内完成愤怒的转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你要给自己一定的时间,仔细去分析它的起因、成分,找到转化的突破口,才有可能完成转化。

  有许多人坐在一间屋子里,谈论某人的品行,里面有一个人说道:“这个人别的都好,只有两件事不好:第一是他常常动火发怒,第二是他做起事来很鲁莽。”不料所说的这个人刚从门外经过,这些话被他听到了,立刻怒气冲冲,走进屋内,用手打谈论他的人,并说:“我在什么时候曾经动身火发怒,什么时候曾经做事鲁莽?”当时许多的人都对他说道:“您现在的举动,不是足以证明你的恼怒和鲁莽了吗?”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强调,当你愤怒时,你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寻找愤怒中的负面因素,在一个相对缓和的氛围内,慢慢化解愤怒的能量。愤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转化自己的愤怒。人们甚至可以用一种友好的态度走近自己的愤怒,当你不再惧怕它时,你才会深入地了解它,并控制它。

  这样一步步地转化愤怒,看似教条而繁琐,但实际上,我们把这整个过程变成了慢镜头,也就是说,一旦你养成了这种转化的习惯,你就不会感觉这个过程是教条和繁琐的,而会觉得这个过程很自然。事实正是,“转化愤怒”可以成为一个人的习惯,不管会花费多长的时间,这个习惯都值得培养,因为它非常有用。

  当一个人拥有了转化愤怒的习惯时,他的生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会发现,自己的痛苦正随着愤怒的消散而减少,痛苦减少了,快乐自然也就增加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改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每天做完早晚课,都懂得要把念佛诵经的功德,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众生,给一切冤亲债主,可是问题是怎么念佛诵经才有功德呢?我们念经的时候,心跟经融合成一体,古人讲的“随文入观”,这就有功德。你念这一声佛,你跟阿弥陀佛能够合而为一,心如佛、愿如佛、行如佛、言如佛,那就很有功德。“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口念弥陀心散乱”,你拿什么回向?拿散乱回向。口念阿弥陀佛,心里还恨着这个人,还讨厌着那个人,你以怨恨回向,这怎么行?所以行、解要相应,才有功德;行跟解不相应,哪来的功德?所以,以功德回向,你首先要想到:你有什么功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