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终极关怀》之临终关怀(2)


2014/9/3    热度:403   

  六、分担情绪,纾解忧愁

  大部分病情渐走下坡的末期病患,只要意识清楚,就必然知道自己已濒临死亡,因为自己的身体会传达讯息。许多临终关怀的经验让我相信,每位病人对于自己即将死亡,比任何人都清楚。此时,病人往往会有忧伤、感叹、罪恶感、麻木、焦虑、恐惧、痛苦、愤怒、挫折、失望、不舍、无助、自暴、沮丧等情绪产生,记得!帮助他不要压抑,要与他共同承受,协助他把这些情绪宣泄出来,分担他的失落与愁苦,让他心里好过些。

  但临终病人常常不愿说出他的心思,故善巧引导或有效沟通是很重要的,告诉他:‘我可以体会你的身体正遭受病痛的折磨,内心一定很愁苦,但压抑著,反而会增加痛苦,说出来,会使你好过些。如果你愿意让我分享你的苦楚,或者你需要我怎样的帮助,请告诉我,我乐于协助你。’当他开始述说内心话时,千万不要打断、否认或缩短他正在说的话。临终者,正处于生命中最脆弱阶段,你需要发挥耐心和爱心,让他把心思完全透露出来。譬如:工作、家庭、希望、梦想、懊恼、挫折、悔恨、伤心……等诸事。学习倾听、静静地接受,宁静的气氛,会让他感到已经被接受,可以带给他生命的尊严和人性的光辉。

  信愿曾关怀一位四十多岁即罹患乳癌的女众,因为一检查即是已到末期,她不能接受如此无情的打击:‘为什么会是我?我还这么年轻,孩子还小,怎么可以得绝症?’她嚎啕大哭,哭泣与忿怒是她表达对人生的不平。我说:‘哭吧!尽情地哭,你在心中积压太多的忧愁与怨恨,你本来憧憬著美丽的人生,怀著要好好照顾儿女成长的希望,现在都破碎了,把这一切都哭出来。’

  师父静静地接受她抒发情绪,然后安抚她:‘我了解你的心情,也同情你的遭遇,但一味排斥抗拒,并不能解决问题,唯有以接纳的态度,面对病魔,好好医疗,善尽人力,听天由命。你的孩子,会有他们爸爸细心的照料,不用担心他们。’她流著泪问道:‘师父,为什么我会得到癌症?’我答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不同的苦难,生老病死,无人能免,这是业力的牵引,无法逃脱的宿命。师父从小身体也不好,经常药不离身,家境又清寒,可说贫病交迫,深感人生灰暗,后来学佛,才知一切皆是因果报应。’她又问道:‘我这一生也没造什么罪,怎么会得癌症?’我答说:‘因果报应,贯通三世,无始劫来,我们都造了无量罪业,只是隔阴之迷,不知道而已。世尊告诉我们许多可以跳脱苦海的真理,如果我们依教奉行,可以离苦得乐。眼前最重要的是把病治好,不是一味想了解为什么会得癌症。’

  ‘可是癌症末期很难治愈。’‘是的,大部分人是如此,但佛门确实也有人得了癌症,医生宣判生命只有半年,因而虔诚念佛,一心待死,求生净土,结果活了三、四年还没死。’‘这么说,念佛就不会死?’‘不是的,念佛也会死,寿命尽了自然就死,但死要死得有意义,死得其所;不要死得毫无价值,死得冤枉。念佛往生西方,就是死得其所;死了还要六道轮回受苦,就是死得冤枉;人生的道路就看你怎么走?’‘师父,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当然是配合医生的疗程,积极治疗,并且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帮助你消灭癌细胞,打倒病魔。人生中也有许多快乐的事情,你可以回忆过往有趣的画面,或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让阿弥陀佛协助你战胜病魔,让阿弥陀佛陪伴你一起渡过苦难的日子。若你愿意接受,不妨茹素,荤腥食物容易助长癌细胞的扩散,加重病情。’

  ‘我要如何跟先生孩子告别?’‘把你对他们的爱,倾诉出来,并希望他们在没有你的日子,活得更好。你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尽管对他们说,也倾听他们想要对你说的心事,彼此分享悲伤与欢笑。’

  她依照我的建议去做,后来我陆续几次到医院探望她,已经没有先前的不平情绪,病床边的念佛机,回响著阿弥陀佛对她的慈悲召唤。一年之后,她宁静地告别这世间,比医生的判断,还多活了几个月。

  七、倾听心声,心心相契

  当有人静静的聆听我们的心事,并表示关怀,我们很容易就把他当成是知交,这是人性的自然心理。所以,‘倾听’有时就是与临终病人交谈的最好方式。如果病人对你倾诉心声,应仔细聆听,勿转移话题,勿随意判断,这是给他的最佳礼物。大多数医护人员,都曾学过倾听病人说话的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协助他们搜集资讯,也可以评估病人的身心状态。其实,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安慰,也是与病人心心相契的最佳方法。

  许多病患家属到达医院时,早已惊慌失措,深怕见到家人濒临垂死边缘。由于不晓得该说些什么,他们多半转向医生护士求助:‘我们该说什么话?’‘我们该做什么事?’而医护人员的回答通常是:‘听就对了。’听他抱怨,听他哭泣,听他欢笑,听他缅怀过去,听他寄望将来,或是讨论死亡。濒死病人会主动告诉你,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譬如他可能会告诉你,他对自己病情的看法,甚至会谈谈自己想如何离开人世。尤其当他说临终的一刻就要来临时,更应该仔细聆听。

  八、探知心思,适时安慰

  如果不能明白病人对医疗、死亡、后事的想法与做法,如何协助他?因此,温馨地鼓励他尽可能表达对临终和死亡的想法,这种坦诚地披露心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病人顺利转化心境,接受生命苦难或面对死亡降临。

  你可以这样鼓励说:‘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事实,它是终点站,谁都不希望早日到达,这是生命的无奈,唯有面对与接受,进而透过佛法的修持,化短暂为永恒,才是有智慧的人。生命止于死亡,我们必须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等到最后才面对这个事实,提早为将来准备,可以使现在过得更踏实,也能在安详的气氛中跟世界道别。如同搭乘火车,我们要在车上时,就决定好在哪一站下车。不知你对自己的临终与死后,有什么打算?我可以帮助你什么?死亡也许令一般人觉得非常恐惧,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人生的目标,不知何去何从?阿弥陀佛的国度,清净庄严、殊胜快乐,是我们很好的归宿家园。你也有佛性,也能成佛,只要念佛,就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有了未来的理想归宿,对于死亡,你就不会再恐惧与茫然。’如果做得到,观想阿弥陀佛慈爱的光明,遍照病人,净化他的一切恶业,使他身心安泰,清凉舒适。

  小琴是位佛弟子,在她最后弥留时,同样学佛的王医师,送她一幅‘西方接引图’,并指著图告诉她说:‘有没有看到,在下面拜的人就是你,小琴。’这句话让她有了一分安定的感觉,医护人员经常到小琴床边,就见她静静地凝视著这幅图,嘴角泛著浅浅的微笑。她内心很平和,有时也会要女儿,去宽慰隔壁床的病友。直到往生时,这幅西方接引图,始终都悬挂在小琴的床边。

  王医师说:‘你就专心念佛好了,不要挂念其他事情。’师父也安慰她:‘你就是下面这个人,拜佛的这个人就是你,你看到这个光束了吗?这个光束就是阿弥陀佛放光来迎接你的。任何一位念佛的人,想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国土,阿弥陀佛都会亲自来接引他,让他远离世间一切苦难。想到可以随佛往生净土家园,内心是不是觉得很欣慰?’此时,小琴的眼神非常专注地看著图。西方接引图里,天空散布著朵朵云彩,云端有几尊庄严佛像,图的下端有拜佛的人,整体而言,这幅图让人有温馨祥和的感觉。

  如果信仰不同,我们把念佛可以解脱生死的道理告诉他,但是病人拒绝,或是不愿改变他原有的信仰,就不要勉强他,徒增他的困扰。适时的关怀劝勉,启发他原有的信仰力量与信心,或许更能帮助他安详辞世。

  九、尊重权利,支持抉择

  了解及尊重临终病人的权利,是关怀者应有的基本认知,当临终者的病况逐渐恶化,他们的权利不应该随之削弱。一般人会把身体机能的丧失,与心智及情感机能的匮乏画上等号,因而将临终病人视为次等人。常有家属为避免打击临终的亲人,而不当保护,譬如家属会走出房门,讨论如何处置母亲的病情或后事,不让她知道,也不让她参与这些有关她个人医疗或后事的讨论,还自以为在保护她。不论这段对话的结论为何,结果都会发生在她身上。其实,不让她参与讨论或决定,才是真正伤害她。这表示她已经太虚弱,缺乏行为能力来参与自己的人生。如此将她排除在治疗过程或后事之外,等于剥夺了她做为人的尊严及权利,也直接将她孤立在落寞的一角。

  ‘师父,我爸爸吵著要回家,他不想在医院死去,可是我们家人讨论的结果,坚持不放弃任何治疗。’这是我从事临终关怀时最常遇到的情形。我说:‘你们为何不让他本人参与讨论及抉择?要留在医院继续治疗,或回到家里等待死亡,都应由他自己决定,让他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让他的人生有尊严,不要留下最后的遗憾,请尊重他的权利,让他自己演完人生舞台的戏。’

  临终病人有权要求大众,视他们为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的生命。临终病人有权心存希望,即使希望的焦点一再地改变。临终病人有权怀抱著安详与尊严过世。临终病人有权以自我的方式,表达对死亡的感受。临终病人有权参与决策,决定自己切身的医疗问题。临终病人有权要求医疗不可中断,即使医疗目标可能由积极治愈,转变成消极安抚。临终病人有权要求所有的问题,皆能获得诚实而详尽的答案。临终病人有权避免忍受肉体被插管、急救的痛苦。临终病人有权要求看护者,具备同情心、细心及相关知识,并愿意尝试了解他的需求。临终病人有权从事灵性的修行。临终病人有权以自我的方式,表达对疼痛的情绪感受。临终病人有权了解死亡的到来与过程。临终病人有权要求,宁静的死亡。临终病人有权要求,不要孤独的死亡。临终病人有权要求,死后仍能维持身体的神圣庄严。

  以上这些临终者的权利,都不应被忽视、被剥夺。不论家属、亲友或医护人员,都应该以对待常人的方式,对待临终病人,因为直到生命最后一分钟,他还是活生生的人。我们应该以尊重、慈悲的态度对待他,给他以自己的方式,了解死亡的真相,面对死亡,让他活得有意义,死得有尊严。死亡是人生的终点,请别提早送他进坟墓。

  十、开诚布公,告知病情

  医学伦理与医疗法,均认定医师有告知病人病情的义务,故应该尽早告知临终病人,他正在接近死亡,告知时要尽可能安静、仁慈和善巧。大部分临终者都知道自己即将去世,他们从别人对他注意力的改变、不同的对待方式、讲话音量的降低、亲戚的泪水、家人紧绷的脸等等,意识到自己已日薄西山,不久人世。

  台湾社会普遍的现象就是,病人得到绝症,亲友与医护人员绝口不提,隐瞒到底。或是医生愿意对病患开诚布公,却受到家属的制止。或是病人、亲友及医护人员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不愿意公布这个残酷的事实,于是大家就相互伪装演戏。结果是每个人都非常孤独焦虑,不能互相分享心事,吐露心声,病人也无法适时表达心愿或交代后事。

  对病人隐瞒病情,将会使他无法参与切身的医疗决定,病人如果对病情进展毫不知情,如何要求他决定采取积极或消极的疗法?如果病人没有被告知实情,他怎能为自己的临死预做准备呢?何况他知道你明知不言,会使他内心更猜疑、更迷惘、更不安。让他知情可使他预先处理遗产、完成心愿、交代后事……等,有助于身心放下,安详往生。

  但病人还没有心理准备,还不能接受之时,就贸然的告诉他,可能会带给他震惊、打击、忿怒、忧愁、灰心而适得其反。因此,病情的告知,需要把握下列五点要领:

  [1]何时告知?

  什么时机与病人谈论病情最恰当?一般而言,应让病人主导。例如:当病人主动询问时,或病人用隐喻含蓄表达要交代遗愿或后事时,或病情有变化时。此时,可引导他表达更多他内心所思所受,协助家属切勿中断与病人的交谈,或岔开话题,静静聆听,以关怀接纳的态度,让病人能感觉被尊重、被了解,他就会将埋藏在心底的感觉或想法,倾诉出来。我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问题根本不是要告知病人多少病情,而是病人已孤独许久的情绪释放出来,有人聆听分担。

  [2]何人告知?

  什么人是最恰当告知病情者?此人与病患的关系,必需有两项条件:即信任与亲善。告知可分主动与被动,主动告知通常是医护人员尊重病人知的权利而为之,被动告知则是因应病人询问,医师与家属不得不为之。除非受家属委托,否则除了医师外,一般关怀者,并不适合担任告知者。一般病患家属,常担心病人在知道自己罹患绝症,或病程已达末期时,无法承受打击,会失去求生意志而自杀。其实病人若自杀,并非因知道实情,而是有许多心绪,无人倾听、了解、关心之故。例如:恐惧、担心、孤独、焦虑、愤怒等心情,若有人关爱、陪伴,为其释疑,最后病人往往能平静地走完生命旅程。

  [3]何地告知?

  告知病情的地点,应该选择具有隐密性,不被干扰、病人感觉舒适安全的环境中。一般而言,前方有空间,可供他思考远眺,是最理想的地点,如四下无人的花草园地,或单人病房。告知者应善加布置四周环境,营造温馨气氛,使得与病患沟通时,他能身心专注,畅所欲言,尽情表达内心想法。

  [4]如何告知?

  告知病情时,应态度中肯,语气温和,神情自然,坐下来与病人保持大约手臂的距离,在他身侧约四十五度位置,高度比他稍低,使他眼睛可轻微朝下,不致太疲累。当病人静默时,不要急著找话讲,等他反应后,再接著下一个话题,步步为营,小心谨慎。

  [5]告知什么?

  所谓‘病情告知’,并非宣判死刑,而是必须依照病人个性,视病人反应,观机逗教地适当告知。也不是将一堆实情塞给病人,而是看病人的需要。病人需要的,可能是肯定心中的怀疑,或表达对死亡情境的害怕,或恐惧家人遗弃,或担心造成家人负担,或怕承受不了痛苦,或担心家人生活,或对治疗效果的疑惑等等。应仔细聆听病人的提问后,才针对他的问题及需要,而做解答,有时是否告知病情,反而不重要了。

  十一、商讨死亡,预办后事

  一般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不是避讳谈论,就是天真看待,这都是因为缺乏对生死正确的认知所致。避讳谈论者,因恐惧死亡而拒绝正视死亡,害怕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天真看待者,因轻视死亡而拒绝认真看待死亡,认为每个人都会死,没什么大不了,这种想法看似洒脱,但到临终往往后悔。因此,学习佛陀的教法,能彻底改变对临终与死亡的错误态度。

  首先,正视生死是无常的定律:佛陀告诉我们:‘生者必死,聚者必散,积者必竭,立者必倒,高者必堕。宇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这就是无常。其次,厌恶生死是解脱的必要:佛陀在《阿含经》说:‘生死为秽’、‘生死不可乐’、‘生死极可舍,愚人而贪著’,这明白显示,生死是污秽的,不可乐的,应当厌恶舍离。最后,认清生死是一体的两面:生死乃是一体的,如同昼夜,循环不已,死亡不是消灭,而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死亡乃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恰如服刑期满,获释出狱;又如自旧宅迁至新居,非但不足惧,而且可喜;又如褪去破旧衣衫,更换新装。

  身为病人,必须明确表达对医疗进程的决定,及后事处理的方法,否则就会像以下所说的悲惨实例,能开口说话时不说,到了最后张不了口时,只好由别人替你做抉择:

  有一位信仰一贯道的老年人,因罹患重病住院诊疗,子女都很孝顺,服侍身旁,悉心照料。但因囿于传统观念,明知父亲病危,大家也不敢提问后事处理事宜。医生认为病人已经濒临死亡,并无治疗的必要,所以通知家属送回。就在家属办理出院准备回家之际,信愿接获莲友电话,请求助念。当我立即赶往丧家时,方知病人尚在回家路途,因此我就先帮忙家属腾出客厅,摆设临时佛堂。一切就绪之后,救护车正好到家,我起腔念佛,并且协助安置病人,谁知护士刚为病患拔除导管后,救护车司机立即拿出寿衣告诉家属:‘赶快换穿寿衣,不然来不及。’我连忙制止,但没有用,家属执意立即换穿。

  临终换穿寿衣,是一般人共同的错误认知,一则认为死后遗体僵硬难穿,二则以为死前穿上亡者才能得到。此时病人仍有气息,双眼合闭,不能言语,只能任凭家属净身更衣。因病人身材魁梧高大,寿衣太小穿不下,只好脱下再换一套,前后折腾大约四十分钟。在换穿寿衣过程中,病人脸色发青,双眉紧蹙,五官扭曲,表情极为痛苦。就在痛苦中断气而亡,死时嘴巴张开,原本闭上的双眼竟然睁开,脸色转为黝黑,死相恐怖。我在一旁清清楚楚眼见病人,被活活折腾至死的惨状,内心深深为亡者悲哀难过,也为家属执著陋俗而感慨万千。如果亡者在临终之前能预先交代遗言,如果家属能事先询问后事,就不致发生如此不幸。

  关怀者如何与临终病人商讨死亡事宜呢?你可以这样说:‘○○○老先生,我知道您现在身心很不舒服,相信您已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人世。人生的悲欢离合,正如月亮的阴晴圆缺,一切都是因果定律,自然法则。俗话说:“人生如戏”,戏有开幕,就有落幕。老先生,现在与您商讨后事,也许令人伤心难过,但您的子孙都希望尊重您的意愿,完成你的遗愿。此时趁您尚能说话表达时,预先交代一切,使子孙们有所遵循,这也是您应有的权利。并非交代遗嘱后,就意味即将死亡,许多学佛的人,预立遗嘱后,尚活几十年。凡事有备无患总是好的,何况交代过后,心无挂念,犹如放下心中大石,反而会轻松自在。无奈的生,已令人感到痛苦;若无常的死,再交由他人决定,岂不悲哀?请您坦然地面对死后世界,冷静地思惟生命意义,好好地跟世间道别,演好人生舞台最后一幕,让台下观众掌声喝采。这一条路,人人都必定会走的,世间多苦,生有何欢?净土常乐,死有何惧?一心念佛,阿弥陀佛必定放光摄受,随时随地护佑您左右,直到您离开人世,迈向西方。我们以尊重奉行之心,等待聆听您的一切交代,请将您的心愿遗嘱告诉我们。’

  十二、症状处理,具体照护

  临终病人在生命最后阶段,可能出现以下症状与不适,关怀者在不涉及医疗行为下,可配合护士,做适度处理;若无护士在场,不可私自擅为,要点如下:

  一、症状:呼吸时喉咙出现吵杂声。原因: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积在喉部。处理方式:(1)侧卧或将头垫高。(2)口渴时可给冰块或用棉棒沾水润唇。(3)必要时给予抽痰。

  二、症状:手脚冰冷,偶而出现抽搐或癫痫发作。原因:血液循环变慢所致。处理方式:(1)给予毛毯保暖,定时翻身。(2)手脚按摩。(3)用药物控制抽搐或癫痫情形。

  三、症状:食欲差,吞咽困难,味觉改变,呕心,进食困难,轻微脱水。原因:(1)肿瘤本身所致。(2)肠道阻塞。(3)药物引起。(4)器官功能衰退。处理方式:(1)以棉棒或湿巾湿润口腔。(2)每三十分钟至二小时予护唇膏使用。(3)不勉强进食或喝水。(4)药物尽量勿口服。

  四、症状:疼痛增加。原因:(1)肿瘤本身所致。(2)其他症状产生。(3)失眠。处理方式:(1)与医师讨论止痛剂量的调整。(2)轻柔按摩疼痛部位。(3)注意舒适卧位的支托。

  五、症状:不规则呼吸(浅或快),暂时停止呼吸。原因:血液循环缓慢。处理方式:床头摇高或用枕头垫高。

  六、症状:睡眠时间,越来越长,不易叫醒。处理方式:(1)加强翻身及身体护理,以免褥疮产生。(2)把握清醒时间,与其多作沟通,或计划活动让其参与。

  七、症状:对人、时、地混淆不清。处理方式:(1)提醒他时间和地点,并协助认识周遭每一个人。(2)让他喜爱的事物围绕在他的身边,如:宠物和亲人。

  八、症状:语言表达减少,声音糢糊不易听懂,有时会出现激动、焦虑不安、混乱或迷糊情形。处理方式:(1)尽量倾听他欲表达的意思。(2)注意安全。

  九、症状:大小便失禁,尿液减少或尿色深黄。原因:(1)脱水。(2)神经肌肉失控。处理方式:(1)注意臀部皮肤护理,避免破皮。(2)可使用集尿袋或留置导尿。

  十、症状:咳血,吐血,局部黏膜出血。原因:凝血功能不佳。处理方式:(1)局部加压止血。(2)使用药物止血。

  第四节、临终关怀的目的

  一、劝导放下,寻求解脱

  临终关怀的主要目的,在使病人面临人生最后阶段,能认识死亡并接受事实,心中不生忧怖苦恼,进而寻求解脱,超越死亡,并非一定要以延长寿命或苟延残喘为目标。同时也给予家属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协助他们度过此一生离死别的时刻。因此,佛法对临终的关怀,成为病人与家属双方最佳的心灵救护。

  医学相信,人死之时,耳力是最后消失的,与佛法所说:‘娑婆众生,耳根最利。’不谋而合。当病人意识不清濒死之时,往往还是可以清楚听到周遭的一切话语。因此,临终病人对于周遭事物的觉察,可能比我们所了解的来得敏锐。许多有濒死经验的人,一提到神识离开肉体的体验,都能够详细描述周遭的事物,甚至知道其他病房的情形。这清楚显示,积极地对病人关怀劝勉、念佛开示,多么有用且重要。

  以下二则劝导范例,提供参考。

  [1]劝导范例之一:以子女劝导父母为例

  对于必死无疑的临终者,不是依依不舍地留他活下来,而是面对现实地祝福他离去。亲人生离死别,宜以深切、诚恳、柔和的语气说:‘妈妈,我在这里陪您,我爱您,就如同您爱我一样。您即将要过世了,死亡乃是每一个人无可避免的事。这世间是苦海,您的离去是一种解脱,我希望您能留下来陪我,没有您我会很难过,但我不要您再受更多的苦。我会永远珍惜我们母子相处的日子,更会怀念您对我恩深似海的付出与无微不至的照顾。能生为您的儿子,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您对我的母爱,我会永怀心中。此刻帮您念佛,是我真心对您的尽孝;送您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我对您最大的报恩。阿弥陀佛的世界,是我们安身立命最好的地方,环境清净幽雅,缤纷美丽,天上昼夜六时,不时雨诸天花,五彩十色,既香又美。地上是黄金琉璃,一尘不染,宽阔平坦,清净光明。还有讲堂、精舍、行树、楼阁、莲池,自地以上至于虚空,所有万物,皆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讲堂精舍,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内有水池,外有树林。珍奇宝树,整齐排列,光辉赫奕,宛如明镜,能够显现十方佛土。七宝楼阁,居住宫殿,美轮美奂,远胜天宫。这些殊胜美妙的环境,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心为妈妈您所设施建立的呀!此外,七宝莲池里面有八功德水,香甜甘美、澄净清凉。妈妈您若喝了八功德水,不但能止渴疗饥,还能长养圣胎、清除烦恼无明、开显如来智慧,很快就能证成大菩萨乃至成佛哦!莲花与八功德水都是阿弥陀佛本愿所庄严而成的,目的也是阿弥陀佛要成就妈妈您呀!西方净土,四季如春,清朗凉爽,不冷不热,没有日夜之分,也没有太阳和月亮,全然一片柔和清新的光明。因为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都会放光。受到佛光普摄,自然业障消除,身心自在。这样舒适、光明、安泰的环境,都是阿弥陀佛要让妈妈您在快乐、自在、解脱的生活中成佛呀!阿弥陀佛真是大慈大悲!妈妈,我真希望您去。请您不要再执著人世生命,不要再牵挂尘劳家事,我会料理一切,让您安心,我也会好好为您活下去,并且会过得很好。在您离去的路上,您并不孤独,因为有大慈悲父阿弥陀佛的陪伴,阿弥陀佛在未成佛以前的法藏菩萨发愿说:‘若我成佛道,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意思是说:‘我法藏菩萨将来如果成佛,我的佛名叫无量寿,众生听闻我的名号解脱成佛之道而信受称念,全部都可以往生到我的国土,没有一个会被遗漏。’所以我为妈妈说法,就是讲这句佛号可以使您往生西方成佛的道理,希望您任凭阿弥陀佛的救度,随顺阿弥陀佛的接引。阿弥陀佛发愿要用名号救度您,您只要仗著名号的愿力,绝对能往生。因为名号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力、有真实无上的功德力、有绝对救度的本愿力,这是古佛示现的法藏菩萨,为救度十方一切众生所成就的力量。这句名号救度十方众生的力量不可思议、广大无边,上能度等觉菩萨,下能救地狱众生,故法藏菩萨成就了救度一切众生的佛力,才得以成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妈妈,您若往生成佛,我也深感无比光荣,让我念佛送您一程,报答您的亲恩,也请您跟著我念,等候阿弥陀佛莲台来迎,接您回归净土。’

  [2]劝导范例之二:以莲友劝导一般人为例

  ○○○太太你好,我是佛弟子本愿行者○○居士,今天应你儿子的礼请,前来探望你,很荣幸能有缘跟你认识。你身体不舒服,不必起身,躺著就可以了。我听你儿子说,你已得了肝癌末期,目前正接受化疗,想必你现在受病苦的折磨,身心很不舒适,对人生难免充满无奈与灰心。我今天来探望你,正是要藉著佛陀的慈爱,帮助你离苦得乐,解脱病苦。佛陀告诉我们,人生是苦海,我们也常听老一辈的人讲,人出生本就是来受苦的。的确!我们一生历经生老病死之苦,任谁也无法避免,可是我们可曾想过,为何生而为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人生的意义、目的、价值究竟为何?又为什么会老、会病、会死?佛法就是在解决这些现实的问题。

  世尊在《涅槃经》告诉我们,人生有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炽盛。这些是已定之苦,尚有未定之苦,天灾、人祸、地变等。这些大大小小的苦,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生死大事未了。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也知道人有灵魂,世俗讲灵性,佛家讲神识。神识是真我,不生不灭的;肉身是假我,有生有死的。神识若没有获得解脱,就会生生世世沉沦六道。六道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凡夫,生死流转的六个居所,包括三善道与三恶道,三善道就是天、人、阿修罗,三恶道就是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任何一道都是痛苦的环境,于是佛陀亲证宇宙人生真理后告诉我们,唯有修行,解脱生死,跳出三界,离开六道,才能彻底圆满解决人生的一切痛苦。

  我现在告诉你一个最简单有效的修行方法,如果你愿意接受,你绝对可以做得到的,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发愿要以名号救度十方众生,所以凡是念佛的人,都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太太,你已病得很严重了,人生至此,除了感到无奈,应深念世间无常,人命短促。此时,应放下世俗杂事,听从医生诊治,安心养病,并且一心念佛,仗佛慈力,现前消灾免难,增福延寿;当来往生西方,成就佛道。请你把肉身病苦的治疗交给医生,神识大事的了办交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你一念佛,他就放光摄受你。假如你还有阳寿,因为虔诚念佛,业障消除,自然病就好了。假如你生命将终,也因一心念佛,蒙佛救度,往生净土。

  西方净土是阿弥陀佛为你我发愿修行所成就的世界,是三界外清净庄严的地方,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好居所。那里没有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唯有幸福美满,吉祥如意。往生到西方净土,每天跟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生活在一起,何其快哉!而且莲花化生,无有生苦;证悟佛身,无老病苦;寿命无量,无有死苦;食衣住行,随心所欲,无求不得苦;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无怨憎会苦;神通自在,随处应化,无爱别离苦;净除烦恼,回复本性,无五阴炽盛苦。身相光明、威神功德、神通智慧,如佛一般。极乐世界就是那么好,所以我们才要去,只要念佛想去,就一定能去,因为阿弥陀佛的救度是主动、平等、无条件的。佛陀告诉我们:‘唯佛独是众生父,于烦恼火而救拔。’阿弥陀佛就是一切众生的大慈悲父,世间父母疼爱子女,尚且牺牲奉献,不求回馈;阿弥陀佛慈爱我们,怎会要求报偿,讲求条件呢?此时,念佛对你是最重要的,我深深祈望你,能尽快病好,恢复健康,身心愉快;更切切盼望你,将来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我真心祝福你。现在,请你跟我一起来念佛,徜徉在阿弥陀佛的怀抱里,沐浴在阿弥陀佛的慈光中,聆听阿弥陀佛慈悲的呼唤。南无阿弥陀佛……(若干声)

  二、一起念佛,洗净身心

  关心与鼓励的目的,就是为使病人能够念佛,故劝导之后,应以引磬带领其一句一句称念佛号。病人通常卧病在床,体力虚弱,故不适合唱诵式的念佛,关怀者应慢慢地敲打引磬,称念一句,让其跟念一句,并且注意其念佛的气力、速度、神情,以便视情况,适时调整。念佛时,准备佛像、茶水,恭请阿弥陀佛加持佛水,以令临终者饮用,并且洒净,使其身心,蒙受佛光摄受,这极易带给病人内心的安定与慰藉。

  首先在病人视线可及之处安置佛像,并备茶水与纸杯,至诚恭请阿弥陀佛加持佛水。

  方法如下: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三称)

  佛弟子○○○与众莲友等,今在佛前至诚恳切,祈求阿弥陀佛慈悲加持佛水,以救疗病患○○○老先生,令他消除病苦,身心安泰。如果尚有世寿,蒙佛加持,消灾免难,增福延寿;如果世缘将尽,蒙佛光明,接引西方,毕竟成佛。佛弟子○○○与众莲友等,仗佛愿力,一心念佛,至诚感通,大慈悲父阿弥陀佛。唯愿佛陀,不违本誓,二六时中,慈光哀摄○○○老先生,南无阿弥陀佛……(以引磬一句一句带病人称念佛号若干声)。

  佛陀加持之茶水,一半让病人喝下,并嘱其边喝边默念佛号,另一半为其净身并洒净病房。洒净时,一心念佛,并观想阿弥陀佛放光遍照病房,遍入病人身心中。

  三、至诚回向,恳切叮咛

  念佛洒净之后,将大众念佛功德,回向病人,使其感受到阿弥陀佛的慈爱护佑。凡人临终之时,大多有许多冤亲债主缠身,故念佛功德回向病人的冤亲债主,也是很重要的。最后临走之前,再叮咛多念佛。

  [1]回向病人(请病人跟念):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三称)

  一心恭请大慈悲父阿弥陀佛,放光普照,摄受○○○(病人姓名),使我业障消除,身心自在。假若尚有世缘,身体健康,诸事如意,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世缘若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毕竟成佛,回入娑婆,广度众生。愿以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回向佛子○○○,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三遍)

  带念三遍后,再安慰几句,略说含意。

  范例:○○○老先生,现在您已喝了阿弥陀佛加持的佛水,又跟大家一起念佛,必能仰仗佛力,消除业障,身心自在。释迦如来在《观经》说:‘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念佛既然能消除生死罪业,也必能消除您的病苦,使您恢复健康。假如您还有世缘,因您至诚念佛灭罪,疾病很快就能痊愈,诸事顺心,吉祥如意。希望您病好了后,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自行化他,圆成菩提。假如您世缘将尽,也因一心念佛,必定蒙佛垂手接引,往生佛国。我祝福您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护佑中,早日康复,身心安泰,请您安心养病,记得!要多念佛。

  [2]回向冤亲债主:

  病者若有冤亲债主缠身,应先念佛回向给冤亲债主,并略为开示。

  范例:○○○老先生的冤亲债主,请您平心静气听我讲几句佛法,我是佛弟子本愿行者○○居士,今天应○○○老先生的家属礼请,前来探望他,希望藉著阿弥陀佛的威神护佑,使他消除病痛,恢复健康。也因此法缘,使您有机缘听闻到了佛法真理,聆听大慈悲父阿弥陀佛对您的呼唤,这是您善根、福德、因缘成熟,希望您能把握这殊胜法缘,一起念佛,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受,得到解脱,往生成佛。

  俗话说:‘冤可解不可结。’您会找到○○○老先生,折磨他,凌辱他,必定是在过去世中结下恶缘,○○○老先生或许以前曾经伤害您,致使您心有不甘,找他算帐。如果您愿意让我帮您解决问题,您可以藉用○○○老先生的嘴巴,述说前世发生的事由,我请阿弥陀佛做主,化解您们的仇恨怨怼。阿弥陀佛乃极乐世界的教主,是一位大慈大悲的圣者,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他在因地行菩萨道时,发了四十八愿要广度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包括您在内。佛是真心诚意的人,他发愿要度众生是真实的,阿弥陀佛发愿说:‘十方众生,念我名号,必得救度,莲台接引,往生我国,若不生者,我不成佛。’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他的愿已经圆满成就,所以成佛叫‘南无阿弥陀佛’。果地名号乃是由因地发愿而来,具有不可思议威神力、本愿力、功德力,能上救等觉菩萨,下度地狱众生,三圣六凡九界群萌,慈悲平等救度。

  您能附身在○○○老先生之体,由此可见,乃是鬼道众生,想必您经常饱受饥饿口渴之苦。因此,脱离鬼道,往生净土,对您而言是最重要的,也最迫切的。阿弥陀佛十二光明当中的无对光明,就是专为消除众生冤亲债主的仇怼而成就的。所以只要您念佛,就能蒙受阿弥陀佛无对光明的摄受。虽然○○○老先生,过去世中与您横结恶缘,但您却因他之缘故,得闻佛法,获得解脱机缘,而且他也深感愧疚,向您求哀忏悔,愿意念佛回向给您,使您超生佛国。您应该心存宽恕与感恩,化戾气为祥和,化仇恨为慈爱,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冤冤相报,只有徒增痛苦,来!我以引磬清亮悦耳的音声,带您一起念佛,蒙受佛光照耀,随顺弥陀救度。我衷心祝福您脱离鬼道,离苦得乐,往生净土,成佛作祖,南无阿弥陀佛……(若干声)。

  [3]叮咛临终病人:

  范例:○○○老先生,在您往生之后,您虽然不再拥有现在所认知的生命,但您的生命将会继续。您将会带著我们的祝福与阿弥陀佛的慈爱,一路继续前行。您人生经历过的一切不会流失,不管您对自己一生的感觉如何,往事已逝。勇敢的接受您的人生,不管好坏。当您的一生逐渐接近尾声,也该是您放下一切爱恨情仇的时候了。您曾经为家庭、为事业、为亲人努力过、担心过、欢笑过、痛苦过、生气过、失望过,现在该是好好休息的时候了。放轻松,不要再操心这些事了。如果您惊恐不安、迷惑彷徨,深呼吸一口气,慢慢念佛,把佛号融入您的呼吸,与阿弥陀佛合为一体。

  您周遭的亲人,对您的离去,或许会伤心难过,悲痛哭泣,那是他们表达对您怀念的方式。如果您仍然觉得与此生的人事割舍不下,告诉自己:‘妻恩子爱,不可常保;孝子贤孙,皆当别离;万事功成,终归有败;一切所有,皆悉非常。生来死去,一切人事只是缘生缘灭而已,眷恋并不能永远拥有,执著只会带来痛苦。’不管苦乐,不论悲欢,您已经度过了一生,您的生死皆有因果,生命诞生的业力带您前来,死亡的业力也将带您离去,阿弥陀佛的慈光摄护,将会是您旅途上的依靠。现在,您即将要出发了,我祝福您有一段充满慈爱、平静、祥和的旅程,您回归西方极乐家园的时候到了。

  [4]叮咛病人家属:

  范例:看著深爱的亲人,生命一点一滴流失,我相信你们的内心一定非常的痛苦,失去亲人,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这是人伦亲情的自然流露。生命的必然过程,就是有生必有死,就连圣者佛陀,为救度众生,乘愿再来,降生为人,一期缘尽,也要舍身入灭,何况随业流转的凡夫?你们不要有任何的愧咎心、罪恶感,纵然父子至亲,他的生死也不是你们能掌握的。接受这个事实,收拾悲伤,准备他的临终及后事,让他安心离世,回归净土,死而无憾,才是对他最大的爱护。我相信你们不希望他留下来承受更多的痛苦折磨,预先为亲人做死亡的准备,不是一种放弃,也不会加速死亡,反而可以帮助他面临死亡时,不再恐惧,安详离开人世,往生西方佛国。

  当一个人确实已经到了临终的最后阶段,应该停止一切检验注射和侵犯性的治疗,因为这些会引起愤怒、刺激和痛苦。让病人的心在死前尽可能保持宁静,如果能够的话,应该告诉医师,在病人回天乏术时,得到他本人的同意,把他从加护病房迁移到单人病房去,拿掉所有的监测器、人工心肺复苏器,也请医护人员不要再去干扰他,越久越好,尽可能给他宁静和安详,以便帮助他开始死亡之后的旅程。

  亲人的怀抱,是最能让病人安心离去的地方;亲人的陪伴,是最能安抚病人的离愁,记住!不要让他一个人孤单地挥别人世,有人陪他欢笑、哭泣、分享一切,直到最后一刻,这是最终极的关爱。

  下面我要说的话,就是你们要做的事,对病人从现在到死后,利益很大,你们一定要牢记在心,确实执行,如果你们真正爱他的话。

  首先,趁他还能讲话时,询问他有关后事的处理事宜,有何心愿未了,有何事情交代。问过之后,就避免打扰他,一心为他念佛,并劝勉他发愿求生净土。

  此时,饮食应以素斋为主,愈濒临死亡,饮食宜愈减少。不可急于为他沐浴更衣,应尽量让他宁静安详地善终。医生如果宣布医药罔效,应立即出院,及早回家,不可急救;避免在医院断气,让他在自己家中往生,较为安适,且便于助念。

  若不幸在医院断气,不宜马上送进太平间、或用白布裹身、或穿衣物;应立即盖往生被、点金光明沙、一心念佛,并商请院方允许助念八小时后再出院,或善巧借故拖延时间,若不能办到,送回家时,边移动遗体边念佛。

  如果在医院往生,你们家属有意将遗体运返家中处理,应尽速通知院方安排救护车接送,切记!不可通知葬仪社,也不可让院方通知葬仪社,以免衍生诸多麻烦,影响你们家属念佛。送回家时,在医院就立即通知家人或莲友,家中先行摆设安置,就绪一切,以便回家,即能安顿,马上助念。

  送回家后,不可净身更衣、通告亲友、焚烧纸钱、哭泣干扰、移动身体、塞手尾钱、拜脚尾饭、放入冰柜、通知葬仪社。若有葬仪社获知先来放置冥纸、架设布幔,应当机立断拒绝。后事的处理,等念佛八小时后,再行发落不迟。

  从现在起,你们家属若能戒杀放生、持斋茹素、诵经念佛、济难救贫、造像建寺、斋僧供佛……广修功德,回向亲人,则对临终病人,具有莫大利益。

  详细处理的要项,请参阅这本《生命的终极关怀》便可明了。这些佛像、念珠、经书、念佛机、录音带、往生被、金光明沙,免费跟你们结缘,预留备用。我希望用不到,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将来如果需要我们帮忙助念,我们会很乐意付出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是心作佛:怎么作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定句佛号就是作佛,心里没有别的,只有佛号。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们心里想什么它就变什么,念什么它就变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去想它,没有了;我们去念它,也没有了,不是真的,全是幻相。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