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生大师:西藏度亡经 第一节 第一部分 中阴身
2014/9/4   热度:1258
莲花生大师:西藏度亡经 第一节 第一部分 中阴身 (一)中阴身。它的生起及其超常定官能 对三宝既已设供,请诸佛菩萨加被偈亦已讽诵,则呼亡者名三或七遍,而后作如下之导示:尊贵的某某,谛听!谛听!并谨记在心:生于地狱,生于天道,以及受此中阴之身,悉属超常之生。 实在说来,你在实相中阴境相中亲睹喜怒诸尊的光焰时,由于未能认证实相,以致因为恐惧而被吓昏,[死后]至今已历三日又半;而当你清醒之后,你的能知的智性亦恢复了原来的景况,而一个类似前身的光焰之身于焉出现-----就如"密续"所说的一般: 当得相似幻色身,相似前身与后身; 感觉官能无不具,无所障碍任运行; 具诸业感神通力,净眼可见同类形。 上谒所述,为圣教之言。 上面所述(光焰之身),指的是"前身(与)待生之身"(这话的意思是说,亡者将有一个类似血肉之躯的身体,和在人世时的习气之身一般),亦将因具福报高低而有若干完美的相好庄严。 这个欲望之身,乃是中阴境中的一种意识形态的幻影,故名欲生身。 当此之时,假如你将生为天神,天道的景象就会向你显现;同样的,不论你将生往哪一道,那一道的景象就会向你显现-----假如你将生为阿修罗,或生为人,或生为畜生,或生为饿鬼,或生为地狱众生,那一道的景象就会向你显现。 因此之故,这里所说的"前身"是指:在此三天半之前,你曾想到你要有的一个身体-----一个跟你前生因习气所感的那个血肉之躯一样的身体;而后又用"后身"一词的原因,乃因你未来受生那一道的景象将在你面前显现。因此,所谓"前生与后身"这整个表词所指的,就是这些,亦即刚刚抛弃的肉身与投生时复受的肉身。 当此之时,如有此等六道景象向你显现,你可不必追随,别受引诱,不要软弱;设使你因软弱而爱上它们,你就会在六道之间轮转,难出苦海。 直到昨天为止,由于你一直未能认证实相中阴,以至沦落至今。现在,你只要固持真道,让你的心毫不散乱地安于你那无为无着,无障无蔽,法尔如是的智性空明之境----这是你的上师曾经向你示导的-----你就可以解脱自在,而不需进入于子宫之门-----胎门。不过,设使你不能以自力得证,那你就观想你的护佑本尊和你的传法上师,以热切的喜乐与至诚的信心,观想他们端坐你的顶上。这对你至为重要,务必不要分心。 指示主持人:设使如上导示而能证入,亡者当可获得解脱而不致堕入六道轮回的漩涡了。但是,设因恶业所牵而难以证入的话,则作如下之开导: 尊贵的某某,再度谛听。所谓"感觉官能无不具,无所障碍任运行",系指:你生前也许眼瞎、耳聋或腿瘸,但到了这个死后的层面,你的眼睛就可见色,你的耳朵就可闻声,以及所有一切其他的感官,也都可以毫无障碍的发生敏锐而又完全的作用。因此之故,这才称中阴身"感觉官能无不具"。这就说明了你不但已经离开人世,而且已经在中阴界中流浪了。你应如此善自了知。此种教示,你应谨记,不要忘了。 尊贵的某某,所谓"无所障碍任运行",是说,你现在这个身体,并不是一种粗质之身,而是一种欲望之身-----因为你的识神已经离开了它的住处,所以,你现在能够穿过任何岩石、土地、房屋,乃至须弥山的本身而毫无障碍;除了菩提迦耶和母亲的子宫之外,甚至连诸山之王的须弥山本身,你也可以穿过其中,直来直往而毫无阻挡。这也表示你已在投生中阴境中流浪了。忆念上师的教导吧,祈祷大悲之主吧! 尊贵的某某,你确是有了奇妙的神通能力,但那并不是任何三昧的结果,而是一种任运而生的一种能力;因此,那只是一种业力的作用。你可以在一刹那间游遍须弥山周围四大部州;你一念想到哪里,不消壮士一屈臂或一伸手的工夫。对此种虚幻变形的神通,绝对不要贪着,不要贪着。 你也许会贪着这些(神通之力),你无不可以随意展示;因为,毫无凝滞地运用它们的能力,如今就在你自己里面。你应如此善加了知,并祈请上师加被于你。 尊贵的某某,所谓"净眼可见同类形",是说同类的众生,由于能知程度或性质相近,可在中阴境中互见其形。例如注定要在天神之间出生的众生,就可以用天神的形态互相瞧见。不要贪看他们,但要观想大悲世尊。 所谓"净眼可见",亦指习禅所得的清净天眼,也可以见到清净功德所生的天神。但这并不是老是看到他们,而是心意集中则见,否则不见;习禅之人,纵使是在习定的当中,有时也有心思散乱而不得见的情形。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所有一切相都是虚妄的,想它干什么?万法皆空,了不可得,你分别它干什么?你分别错了,你执着也错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怎么过日子?随缘就好!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