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禅修
2014/9/3   热度:404
生活与禅修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缘而来,无缘而去。世上之事,就是这样,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有缘,不推,无缘,不求。来的,欢迎,去的,目送。一切随缘,顺其自然。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世事大抵如此,努力方无悔,尽心则无憾。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林崇安(讲于行政院中谛禅学社,2001,8)
一、前言
禅修分为动态内观及静态内观。所谓内观,「内」为往内,「观」为观察自己。广义而言,所有禅修均为内观的修行功夫,差别仅在于方法不同而已。
禅修并非不着边际的,它是非常具体的,而且可以应用于生活,并与生活密切结合。传统所称面壁六年、九年,以为禅修一定是静态的,即所谓「静中禅」,其实不然。如追溯至最初释迦牟尼佛于《阿含经》中之开示,即教导禅修应与生活结合,只是后来因时代久远,慢慢转变其禅修方法,并逐渐与生活脱节,以致产生「小乘」。但观诸释迦牟尼佛当时之大弟子,例如舍利弗、目揵连等阿罗汉,他们的禅修均系与生活结合,与大众在一起,帮助众生解除痛苦。直至佛陀灭度五百年后禅修方法始逐渐产生变化,并发展与释迦牟尼佛所教导者不一致。梵文「阿含」的涵义,系佛陀所说的话,世代相传,流传下来。在《阿含经》中之《念住经》,即有动态禅修(或称动中禅)之依据,经上说:「于行住坐卧时,要能了知自己正在行、住、坐、卧。观前顾后、屈身伸身时,都要正念正知。」这些经句指出禅修者要将禅修贯穿到日常的生活当中。
禅修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灭除心中的苦恼。生活中的苦恼,无论因任何事或与人相处所生之苦恼,细究苦恼之源头,均可发现系来自于贪、瞋、痴。如夫妻因看法、观念不同而吵架,这是来自瞋心;如逛街因一时喜欢而购物,事后发现并不需要,这是来自当时的贪心。由于人会受习性所左右,如没有修行,常常会对人、事、物反应过快,以致于未看清事实真象,就生起贪、瞋、痴。当时所生起的贪欲、瞋恚与愚痴之念头,就是造业的根源,也是在六道中受苦的根本原因。因为有了贪心、瞋心、痴心,当下就会做出许多不该做的事,即所谓造了恶业,种下了未来受苦的因,等因缘成熟即会有果报。任何生活中的苦恼,均其来有自。佛法虽然非常深奥,但其基本内容不外是要众生知苦,而且知道如何离苦,进而造福他人,帮助别人解脱痛苦。
二、知苦与灭苦
生活中之苦系源自于事发当时所生之妄念,也就是:因喜欢而产生占有之贪心;因不喜欢而产生排斥之瞋心;因没有智慧而做出错误判断,即无知之痴心等,一切均无例外。我们受苦系因起心动念所生错误的念头,妄念愈多者,受苦愈多;妄念较少,则受苦较少。故灭苦之道,首需了解者,即生活中之苦,都是因为有了妄念,也就是因为贪、瞋、痴而造身、口、意业所致。
了解苦的产生后,第二步要了解如何灭苦。灭苦须先学会看清念头,在念头正要升起或发生的剎那,即须看清;否则,妄念开始行动后,则已太慢。故要灭除妄念,须在妄念正要产生的当时,即有警觉并能看清它,才有机会拔除妄念,否则累积形成后再要处理,常已来不及。
但是如何看清念头?念头的产生常在数千万分之一秒间,过程极为快速。未受训练,根本看不清楚,因此,佛陀当时训练弟子们在看清自己的念头之前,先训练到能够时时觉知自己身体的每一动作,因「身动」这种粗的动作如果都无法看清,遑论能见到较微细的「心动」。佛陀当时要弟子们培养正念正知,即是先从日常生活行住坐卧的动作中均能觉知开始。所谓活在当下,第一条件即对自己行、住、坐、卧及语默动静时的身体动作均能清清楚楚。如此,将日常生活与禅修密切结合,持续不断加以练习,而后就可以看清念头,并放下妄念而开始走向灭苦之路。
三、如何在动中培育正念正知
日常生活中,去观呼吸会因为太细微而不易做到,最好以观走路的方式为之,此即「经行」的方法:将双手固定在胸前或身后,自然地来回走十几步或二十步,轻松地觉知脚步的动与停。当训练至能一直觉知脚在动、停,而心不跑掉时,觉性就持续不断,而有正念正知的呈现,并且能看清念头,让心念逐渐清净。如对肢体的每一动作,能念念分明,正念正知即容易被培养出来,而后才能自然而轻松地觉知每一念头。培养正念正知时,自己的心对每一肢体动作,均很轻松而清楚地知道,并非专注于一点;在经行时,一直觉知自己的脚步移动,同时以开放的心,不排斥各种内外的讯息,不为各种顺逆的情境所动,内心保持稳定,不起贪瞋的心,一旦能够长期保持这种稳定的心,便为「动中之定」。
正念正知即是每人自己的觉性。内心太松、太紧都不是正念正知。培养正念正知后,觉性绵延不断,就能守护诸根,进而护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如果自己内心不产生贪、瞋、痴的妄念,自然不起攀缘,就不会犯戒,即达「心平何劳持戒」。当然基本条件仍在于培养出正念正知,始能成就。改变习性,也需从培养正念正知始。觉性愈高,妄念即渐消泯,内心即能感觉欢悦、轻安、无压力,身体即生乐,而能得到动中之定,此即生活中的定,依靠这种稳定的心,便有智慧处理所遇见之问题,而不慌乱。也就是说,以正念正知为基础,进而培养内心的定力,因缘条件具足时,即生起真正的般若智慧。
觉知如能持续如链,即能「见如实、知如真」,毌需借助外力即能悟到身心及外在现象的实相,不被假相所蒙蔽、所困扰。此时对世间之事物能有距离地观察,心不会被黏住,即能达到无欲的境界。并能以强的觉性处理所遇到之事物,而心不随境转。
依世尊在经典中所开示,要培养正念正知,即从行、住、坐、卧的动作均能时时清楚明白开始,经由不断地演练,即能轻松容易地将禅修运用并融入于生活中。禅修训练之始即以开放的心胸来观察自己的身体动作。而后对自己的每一念头,都能清楚明白,不为外境所牵引。要达到此一目标,有一种很好的方式,即前面提到的「经行」,这是属于一种动态内观,即所谓的「动中禅」,系于在动中不断锻炼定力。经行时的骨骼运动,也可减少骨骼疏松症之烦恼;饭后经行效果更好,能帮助消化及身体血液循环,亦可培养正念正知。世尊弟子中有名者,如阿难尊者及二十亿耳尊者,即系以经行方式而速证阿罗汉果者。唯经行之修行方式,依世尊教示,步伐要自然,须不慌不忙、不松不紧,如琴弦太松太紧均不宜,须调整恰到好处,始能有成。
四、开悟的条件
「开悟」常是学佛者所追求的第一个重要目标,但要开悟首先方法要对,否则纵使如何努力亦徒劳无功。生活中的禅修,即先从每一个动作都能清楚明白开始,等觉性慢慢培养产生后,才能清楚看到自己身心之无常、无我。修行要有次第,培养出正念正知后,成果即依序开展。要以正念正知来贯穿所有的修行,此种方法系当时世尊即有所教示,但却为人所忽略。一般修行时常强调定、慧,但定、慧从何而来?是否为真正的定?需知「定」要以正念作基础;而智慧亦系透过正念培养而来,因此,真正的般若智慧来自正念正知。
正念正知之培养,没有办法速成,首先,要从清楚知道自己的动作开始,不要燥进,可先选择某一部分之动作如手、脚,从单纯觉知其动作开始。循序渐进,最后扩大至觉知全身每一动作,甚至于觉知到自己呼吸的进出,训练到自己在任何行住坐卧,内心均能清楚明白,并能贯穿整日之每一动作,如此日夜正念相续,内心清楚明白,自然能开悟。开悟时,生起真正的般若智慧,当下看清自己身心现象的无常和无我,而不再执着身心为我。
五、结语
生活中的禅修很简单,只是常为人所忽略,致为习气所牵。只要修行的方法对,即可渐渐培养出稳定的觉性,依此渐渐拔除不良习性。但必须留意的是,在禅修进行过程中,会呈现不同的身心反应,这是因人而异的,对这些现象都不要理它,要持续不断地觉知自己身体的动作,使内心能明白每个动作,如此觉性不断增强,智慧自然现前,心无挂碍,随时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唯一能使自己解脱痛苦者,只有自己的智慧现前。要想智慧现前,就要正念相续,觉性成片。在觉性下生起的智慧,便能超越自己身心的苦痛,纵使如临终之苦,均能超脱。佛法虽深奥,但禅修的方法并不难,也不复杂。只要能掌握核心的正念正知,透过经行来培养,即能逐渐圆满觉性,达到灭除苦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