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20、想念止息经 (北)一0一 增上心经


2014/9/4    热度:360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20、想念止息经 (北)一0一 增上心经

 

  (一○一)中阿含因品增上心经第五(第二小

  土城诵)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

  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欲得

  增上心者。当以数数念于五相。数念五

  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灭。恶念灭已。心便

  常住。在内止息。一意得定。云何为五。比丘

  者。念相善相应。若生不善念者。彼因此

  相复更念异相善相应。令不生恶不善之

  念。彼因此相更念异相善相应。已生不善

  念。即便得灭。恶念灭已。心便常住。在内止

  息。一意得定。犹木工师.木工弟子。彼持墨

  绳。用拼于木。则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

  比丘。因此相复更念异相善相应。令不

  生恶不善之念。彼因此相更念异相善相

  应。已生不善念。即便得灭。恶念灭已。心便

  常住。在内止息。一意得定。若比丘欲得增

  上心者。当以数数念此第一相。念此相已。

  生不善念。即便得灭。恶念灭已。心便常住。

  在内止息。一意得定。复次。比丘。念相善相

  应。若生不善念者。彼观此念恶有灾患。

  此念不善。此念是恶。此念智者所恶。此念

  若满具者。则不得通.不得觉道.不得涅

  槃。令生恶不善念故。彼如是观恶。已生

  不善念。即便得灭。恶念灭已。心便常住。在

  内止息。一意得定。犹人年少。端政可爱。沐

  浴澡洗。着明净衣。以香涂身。修治须发。极

  --------------------------------------------------------------------------------588.2

  令净洁。或以死蛇.死狗.死人食半青色。[月*逢]

  胀臭烂。不净流出。系着彼颈。彼便恶秽。不

  喜不乐。如是。比丘。彼观此念。恶有灾患。

  此念不善。此念是恶。此念智者所恶。此念若

  满具者。则不得通.不得觉道.不得涅槃。

  令生恶不善念故。彼如是观恶。已生不善

  念。即便得灭。恶念灭已。心便常住。在内止息。

  一意得定。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当以数

  数念此第二相。念此相。已生不善念。即便

  得灭。恶念灭已。心便常住。在内止息。一意得

  定。复次。比丘。念相善相应时。生不善念。观

  念恶患时。复生不善念者。彼比丘不应念

  此念。令生恶不善念故。彼不念此念。已

  生不善念。即便得灭。恶念灭已。心便常住。

  在内止息。一意得定。犹有目人。色在光明。

  而不用见。彼或闭目。或身避去。于汝等意

  云何。色在光明。彼人可得受色相耶。答

  曰。不也。如是。比丘不应念此念。令生恶

  不善念故。彼不念此念。已生不善念。即便

  得灭。恶念灭已。心便常住。在内止息。一意

  得定。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当以数数

  念此第三相。念此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

  灭。恶念灭已。心便常住。在内止息。一意得

  定。复次。比丘。念相善相应时生不善念。观

  念恶患时亦生不善念。不念念时复生不善

  念者。彼比丘为此念。当以思行渐减其念。

  令不生恶不善之念。彼为此念。当以思行

  渐减念。已生不善念。即便得灭。恶念灭已。

  心便常住。在内止息。一意得定。犹人行道。

  --------------------------------------------------------------------------------588.3

  进路急速。彼作是念。我何为速。我今宁可

  徐徐行耶。彼即徐行。复作是念。我何为徐

  行。宁可住耶。彼即便住。复作是念。我何为

  住。宁可坐耶。彼即便坐。复作是念。我何为

  坐。宁可卧耶。彼即便卧。如是。彼人渐渐

  息身粗行。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彼为此念。

  当以思行渐减其念。令不生恶不善之念。

  彼为此念。当以思行渐减念。已生不善念。

  即便得灭。恶念灭已。心便常住。在内止息。

  一意得定。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当以数

  数念此第四相。念此相。已生不善念。即便

  得灭。恶念灭已。心便常住。在内止息。一意

  得定。复次。比丘。念相善相应时生不善念。

  观念恶患时亦生不善念。不念念时亦生

  不善念。当以思行渐减念时复生不善念

  者。彼比丘应如是观。比丘者。因此念故。

  生不善念。彼比丘便齿齿相着。舌逼上齶。

  以心修心。受持降伏。令不生恶不善之念。

  彼以心修心。受持降伏。已生不善念。即便

  得灭。恶念灭已。心便常住。在内止息。一意

  得定。犹二力士捉一羸人。受持降伏。如是。

  比丘。齿齿相着。舌逼上齶。以心修心。受持

  降伏。令不生恶不善之念。彼以心修心。受

  持降伏。已生不善念。即便得灭。恶念灭已。

  心便常住。在内止息。一意得定。若比丘欲

  得增上心者。当以数数念此第五相。念

  此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灭。恶念灭已。心

  便常住。在内止息。一意得定。若比丘欲得

  增上心者。当以数数念此五相。数念五相。

  --------------------------------------------------------------------------------589.1

  已生不善念。即便得灭。恶念灭已。心便常

  住。在内止息。一意得定。若比丘念相善相

  应时不生恶念。观念恶患时亦不生恶念。

  不念念时亦不生恶念。若以思行渐减念

  时亦不生恶念。以心修心.受持降伏时亦

  不生恶念者。便得自在。欲念则念。不念则

  不念。若比丘欲念则念。不欲念则不念者。

  是谓比丘随意诸念。自在诸念迹。佛说如是。

  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上心经第五竟(千四百五十六字)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经上讲慈悲,常说的有四种,第一种“爱缘慈悲”,这很小的。我喜欢你,对你慈悲;不喜欢你,对你就不慈悲。这种慈悲凡夫都有。第二种慈悲是“众生缘慈悲”,这就是中国古人常讲的能够推己及人。 第三种叫“法缘慈悲”,那是对于佛法有相当程度的通达明了,他觉悟了,知道自己与一切有情众生的关系,知道修行证果必须要“自行化他”;化他实在是自度,自他不二,懂得这些道理,那个慈悲心是从这些道理里面生出来的,这是“法缘慈悲”。如来果地上,这些道理都不需要讲了,所以第四种叫“无缘慈悲”。无缘,没有任何条件,为什么?“情与无情同一体”,还谈什么条件!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