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杂阿含经》的原始佛教思想简论
2014/9/3   热度:777
引 言
在世界宗教发展的历史上,佛教的发展有个特点,那就是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起到后来兴起的大乘、密乘佛教,无论是依据的经典,还是教理组织、修证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形成了南传佛教(比较多地代表了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中上座部的特点,大乘兴起后又称之为“小乘佛教”)、汉传佛教(代表了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大乘佛教的特点)和藏传佛教(代表了密乘及部分印度大乘佛教的特点)三大系佛教传承。
要理清一种思想的流衍,最好是去源头看一看。《阿含经》就是这样的经典,被认为是佛教发展中最早的文献记录。《阿含经》包括《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是佛陀在世说法的朴实记录,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认的“根本佛法”,是反映佛陀在世时说法面貌的根本经典。
佛教传入中国后,正值印度大乘佛教兴起,大小乘经典同时传入中国,在大乘佛教炫丽的气氛中,相对的小乘经典未受重视。隋唐时期的各种判教中,《阿含经》部被判为小乘,致使后来阿含经很少有人研究。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强烈影响,中国社会发生了几千年未有的大变化,汉传佛教也开始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反思、探讨佛法的真精神,故而《阿含经》开始受到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其保存了原始佛教的风貌,最能体现佛陀出世的本怀。
在这里我们先澄清几个概念: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小乘佛教,南传佛教。
原始佛教指佛陀在世至佛入灭后百年左右时期的佛教,也有学者称之为早期佛教或根本佛教。部派佛教指佛灭后百年至二三百年间佛教分为上座部、大众部二根本部派及十八或二十部派时期的佛教。小乘佛教指公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后对部派佛教的贬称,又被称为声闻乘佛教,但部派佛教本身并不自称为小乘或声闻乘。南传佛教指由印度传到斯里兰卡并远播东南亚地区的佛教,又称南方佛教,因由部派佛教时期的上座部流传而来,又称为上座部佛教。
日本南传佛教学者水野弘元认为:“说南方佛教是小乘佛教,其实正确的来讲,应指三藏中的论藏是小乘。至于经藏、阿含经不应说是小乘。因阿含经中很多的道理,是今天大乘教义的根本所在。”“在(天台宗)五时八教里,把阿含判为小乘教有点不恰当。其实小乘教应该指的是部派佛教、阿毗达摩佛教才是。阿含的教法应看为是大乘佛教的起源。”“其实阿含经里面,也有上乘境界的人可以听的教法。”
四阿含在以前的排列顺序是长、中、杂、增一。但近代的台湾印顺法师研究认为《杂阿含经》是四阿含经中最早出现的,“四部阿含是以‘相应教’为本的,‘相应’也称‘杂’”。认为长、中、增一是在《杂阿含经》的基础上渐次增加形成。
《杂阿含经》五十卷,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求那跋陀罗译,共包含1362经。译出后未得到很好的整理,以致卷次失序,品目不明,并佚失两卷。近代以来,吕澂先生根据《瑜伽师地论》的摄事分(卷八十五至九十八),发表了《杂阿含经刊定记》 ,大体确定了此经的结构。继之,印顺法师细致地整理出《杂阿含经》原始结构,发表《杂阿含经论会编》,至此此经才清晰可解。经二氏整理之后,全经品目分明,卷次有序,其体裁与组织,清晰可见,为研究本经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本论文的目的在于讨论《杂阿含经》中的佛陀思想。当然,这样的题目,应以全部北传四部阿含经和南传五部尼迦耶为依据更好。但由于卷目甚大,故笔者只选取了其中约八十八万言的《杂阿含经》作为主要经典依据,又参考了其他学者研究四阿含和五部尼迦耶的一些成果,而作成此论文。
第一章 生命的困惑
自古以来,宗教家、哲学家就不断地思考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人应该做什么?并给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和道路。从《阿含经》的思想来看,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思考、探索的核心问题依然在此。尽管《杂阿含经》中只记载了释迦牟尼成正觉之后的事迹,但为了问题的明了,我们还应该考察一下释迦牟尼出家的初衷。
释迦牟尼,又称佛陀,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公元前六世纪顷生于北印度的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境内),属释迦族,刹帝利种姓。父亲净饭王是释迦国的君主。根据现代考证,认为当时的释迦国是共和制,基本上是地区强国萨罗的属国。佛陀意为正遍觉者,又称如来,意为如实(真如)而来的人。释迦牟尼是时人对佛陀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在《杂阿含经》中,通常佛陀的弟子称佛陀为“薄伽梵”(意为具瑞德的人,通常又译为“世尊”)或“如来”,而一般人多直呼为“瞿昙”(即“乔达摩”的异译)。
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探索也许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悉达多太子为什么要出家?从原始佛教文献可知,悉达多太子有舒适的生活,尊贵的地位,英武的才能。经中也记述了悉达多从小就喜欢沉思。尽管经典中对佛陀出家前的生活记载的并不详细,但我们大体上可以得知困扰他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在巴利语三藏之后的佛典中,普遍采用了太子“四门出游”的传说,即太子先后四次从都城四方城门出游,分别遇见老人、病人、死人和出家人,深感人生无常,决心出家。这个传说出自《长尼迦耶》第14《大本经》。在此经中,佛陀讲述了过去毗婆尸佛为太子时出家的故事,实际上是佛陀本人出家前困惑于生老病死的形象化表达。《神通游戏》描写太子请求净饭王允许他出家,而净饭王含泪恳求太子不要出家,表示愿意满足他的一切愿望。太子提出如果能保证他不老、不病、不死,他就不出家。净饭王对此无能为力。
根据文献记载,悉达多太子十六岁的时候,依当时的习俗,娶美丽的公主耶输陀罗成家,二十九岁时出家。十三年的家庭生活,或许可以说明他不是一个不热爱家庭生活的人。由《本生故事》记载可知,悉达多太子夫妻感情是非常融洽的。净饭王对悉达多太子也寄予了深厚的期望。这些资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悉达多太子为什么在儿子出生之后出家。显然的事实是,出家寻求真理是个艰辛但又不一定有结果的行动,所以儿子的出生,对父亲净饭王、妻子耶输陀罗是个比较周全的安排。这个细节与成正觉后的佛陀显示出的慈悲、中道精神是一致的。但在南传律藏的《大品》中记载说,佛陀的儿子罗罗出生后,佛陀说缚碍来了,应赶紧出家。
就一般的认识而言,悉达多太子的人间生活是非常幸福的,但就在这时,他选择了出家。在吕、宇井伯寿的研究中,提到了另一种现实的原因。他们认为佛陀一定也有他现实的苦恼。传说他生下后,相士曾预言他将来不做转轮王,就成为大思想家,正反映他当时面对现实所必须采取的非此即彼的道路。但释迦国当时所面临的是受强敌威胁的现实压力。
在原始佛教的经典中,佛陀的出家被认为是不满意受缚于生老病死而生起对宇宙人生真谛的强烈追求。不管我们是否可以得知佛陀出家的真实原因,如果从佛教在人类文化中的历史和现实影响而言,悉达多太子的诞生乃至出家成正觉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件大事,这就不仅仅是当时印度社会沙门出家传统中出现的一个偶然事件而已。
《中尼迦耶》第26《圣求经》中,佛陀自述出家修行经历:“在我觉醒之前,我只是一个尚未开悟的菩萨,自身受缚于生、老、病、死、忧愁和污秽,为何还要追求受缚于这些的事物?我想,自身受缚于这些,看到其中的祸患,能否追求无生、无老、无病、无死、无忧愁、无污秽,达到无上的解脱,达到涅?”
《经集·出家经》中记载,佛陀在刚出家的漫游中遇见频毗沙罗王,劝他还俗,但他视“爱欲”为危险,决志出离。这里非常清楚地表达了佛陀是为了寻求解脱于生老病死、忧愁污秽等生命现象的无常而出家的。《杂阿含经》多处记载了佛陀及弟子讲述为什么要出家,回答正同于此。
272经中佛陀对比丘们说:“诸善男子!汝不为王贼所使,非负债人,不为恐怖、不为失命而出家,正为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汝等不为此而出家耶?”在113经中,进一步概括为“为断苦”而出家。此经中一个外道出家问佛陀的侍者罗陀,“因为什么原因在沙门瞿昙所出家?”罗陀答曰:“我为断苦故,于世尊所出家修梵行。”1240经中进一步说一切诸佛如来为此而出兴于世,为此而说法。经中说,波斯匿王一日独静思惟,想到:“此有三法,一切世间所不爱念。何等为三?谓老、病、死。如是三法,一切世间所不爱念。若无此三法世间所不爱者,诸佛世尊不出于世,世间亦不知有诸佛如来所觉知法为人广说。以有此三法世间所不爱念故,谓老病死故,诸佛如来出兴于世,世间知有诸佛如来所觉知法广宣说者。”波斯匿王想到这里,便去请问佛陀,佛陀肯定了他的看法。在406经以著名的“盲龟浮木”比喻进一步表达一个理性化的认识:人生难得,轮回真苦。
这些记载都显示出原始佛教对佛陀出家目的的表达是从解脱于苦的负向而言,而在大乘中则更强调为了成佛度众生的愿而出家,是一个正面表达。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修学佛法,首先要真正觉悟善恶之义,换句话说,什么叫善?什么叫恶?简单地说,凡是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就叫做善,凡是利益自己的事情就叫做恶。佛在经典里面教给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戒律的总原则,我们一定要认真努力地去修持。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是修福。我们自己清净,对别人慈悲,确确实实能够舍己为人,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我们必定得吉利,必定得福报!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