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禅者报告指南


2014/9/3    热度:227   

  马来西亚佛教徒坐禅中心 中译
  经过习禅教导后,还有些习禅者(yogi)不能正确的修习及不能向禅师准确的报告他们的经验。一些习禅者能够顺利修习,但是却不能正确的描述他们怎样修禅及他们的经验。这个讲座的目的是有意协助这些习禅者正确的报告他们怎样修禅,他观察什么目标及修习禅定的经验。
  关于习禅法,已故缅甸马哈希禅师(Mahasi Sayadaw)已灌录一个概括讲解(给初学者),给予精确的指导;在四念处(Satipatthana)禅定中开始观察所应注意的基本目标,那就是当习禅者呼吸时腹部的膨胀及收缩。
  从经典上的解释,每一时刻,精神与物质现象都在习禅者的六根呈现。当看到一个目标时,那个能看目标的眼根及所看到的目标都是物质现象,而使一个人知道目标的眼识是精神现象。同样地,经验声音、气味、尝味、触觉及妄念,和种种身体上的行动,例如弯曲和伸张手臂,传向或躺下及走路时的步伐都是精神与物质现象的呈现。马哈希禅师曾经指示,当这一切呈现时,必须仔细观察其实相,甚至不可忽略琐碎事项。
  虽然马哈希禅师的指示是以清楚及简易的词句来讲解,习禅者将它实行于实际修习时,却面对一些难题。为了协助习禅者克服这些难题,这个坐禅中心的禅师须要向初学者讲解及示范怎样去观察及专注于所要注意的基本目标;当其它(次要)目标如思想和回忆,感觉呈现、外来的影响,像色尘和声音接触到精神时或者其他举止行动呈现时应怎样观察。
  这些解释须要屡次的以及越简易越好的向初学者重复。虽然如此,一些初学者还是不能真正的明白及在修习时不能正确的跟随。为了排除这些难题,禅师须要应用一些易于牢记的格言。
  第一格言是:说出你怎样观察基本目标及在意识中有什么结果?(换言之:你知道什么?)
  习禅者呼吸时,腹部的膨胀与收缩行动就是专注心所应拴住的基本目标。这基本目标的意思是说在没有其它显著的目标时,习禅者必须观察它。当已被观察的次要目标消失后,应再专注观察腹部膨胀与收缩的行动。
  习禅者必须能够讲出他怎样观察或注意从腹部起点至终点的膨胀行动。例如,当他吸气时,腹部开始膨胀有点快,如他继续吸气腹部也随著膨胀。当习禅者停止吸气,膨胀的行动也就到了终点。
  当观察或专注腹部的膨胀行动时,必须体验及知道所有的行动过程。经典上鼓励,应把它运用在经验一切身(Sabba Kaya Patisamvedi)。这告诫的涵义是说,一切有关腹部膨胀行动的现象,必须尽可能持续的观察它的起点、中间及终点(即不间断)。观察心或专注心必须持续不断的观察腹部三个膨胀阶段的行动,即起点、中间及终点。初学者当然不可能观察到全部三个阶段的行动,不过,他必须精进不懈的以便有能力做到。他如此地被催促以便精进不懈,以免他轻率地对待自己的禅修,以致修禅课程结束了也没有获得多大的益处。另一方面,要确保习禅者能严肃及有足够的专注心集中于目标上。
  习禅者必须能够说出他是否有足够的集中力来观察目标,观察心与目标是否能一致,他是否能够观察到腹部行动的连续过程。如他能正确的观察到这个目标,他体会到什么及他经验到什么?并非他该关注和叙述那些无关联的目标,而是他应能够准确的报告有关他所观察的目标及他所经验膨胀的行动是什么。
  在习禅中有两种步骤。第一是,观察或专注于目标。第二是,观察或专注目标后所产生的“识”。只有在这两种步骤后,习禅者才有能力说出他所体会到或经验到的实际情形。
  在此,关于所专注的基本目标,习禅者必须能够说出其专注心与习禅目标(腹部之膨胀)的延续行动是否一致(一起呈现)。假如这两种步骤能够一致,他体会到什么(知道什么),是腹部膨胀的形式,或者是腹部膨胀的张力及行动。
  腹部膨胀的物质构造中有三个形态。它们被列为:
  1.形状,2.形式,3.本质。
  形状体态就是习禅者所专注的腹部形状。由于腹部是身体的一部份,因此膨胀的腹部也是物质性的形状体态。
  形式体态。这个体态的构成是腹部在任何一个特定片刻所导致的。如,腹部是扁的、膨胀或是收缩?在巴利文经典的专有名词里,这种情形叫行相或相貌(akara)。另一个行相的例子是,手掌是握紧成拳头或者是张开?再一个例子是,身体的姿势是行、住、坐或卧?
  如习禅者在修习时专心观察腹部,他将先体会到形状或形式体态,然后才能体会到本质体态。可是体会到形状和形式体态不是内观智慧。习禅者一定要超越形状或形式体态的体会,才能体会到本质体态。即是腹部膨胀时的显著行动和张力。如果习禅者专心观察,他将体会到这种本质的体态。他应能够在报告时叙述。可是,他必须根据事实“体会到”来说出,而不是从他想像他体会到如此这般。他必须依据他本身实际所获得的内观智慧作出报告。
  相同地,习禅者也必须能够观察、体会,及报告当他呼出气时,腹部的连续收缩过程。行禅(cankama )也是如此。当提起脚时,他是否有能力一致的观察从起点至终点的连续提升行动?假如有这能力,他体会到什么?他是体会到脚或者是提升的形式体态,或是感觉脚越来越轻和向上升,又或是脚越来越重和被推动。
  他必须有能力报告这三个体态中的任何一个。他的注意力必须集中才能使他做出如此的报告。当他把脚推向前时,他的观察或专注心与脚的推进行动是否能够一致?这里也是如此,他体会到什么?他是体会脚或者是推进的形式又或者是这个行动的一些本质。例如,脚从后推进及被拉向前?相同地,当他放下脚时,他是否有能力观察或专注从起点至终点,以至触及地面的累进放下行动。他将体会到什么?体会到脚或放下的形式,或是这行动的本质。例如,脚越来越轻软?
  对于观察或专注其他的目标时也是一样。例如,弯曲和伸张四肢,转向或身体躺下,承担坐的姿势成站的姿势。习禅者是否能一致的观察或专注从其起点至终点所呈现的现象?重要的是,习禅者的报告要限制他所观察特定目标的三个体态,而不是错乱的报告。
  习禅者必须明白以下三种精神与物质特征的涵义。
  1.特殊特征或自然特征(sabhava lakkhana)
  2.有条件特征(sankhata lakkhana)
  3.普通特征(samanna lakkhana)
  Sabhava lakkhana的意思是精神与物质现象的特殊特征。举例来说,硬或软(地质或是占有空间的性质),是骨或肉的特殊特征。这个特征只是属于地质,而不是其余的三个性质(凝聚、冷热、流动)。其他的特殊特征是火质(冷热的性质)。水质(凝聚的性质)和风质(流动的性质)也是特殊特征。
  专注能力的识是精神的特殊特征。触把心染上色彩(使净或不净)及与其他现象接触。受是感觉能力。
  一切精神与物质现象的每一个特征都有起点、中间及终点。在巴利文经典里,称之为生、住、灭。“生”的意思是一个现象的起点或呈现。“住”是过程或成长或是迈向消失。“灭”是解散或消失。这三个特征被称为有条件的特征。
  一切精神与物质现象的第三个特征是称为普通的特征。所有因缘现象无常、苦、无我构成普通特征。
  在巴利文经典里,这三种特征被称为无常的特征、苦或不满足的特征及无我的特征。这些特征对一切精神与物质现象来说是很普通和普遍的。因此,它们被称为普通特征。
  简要的说,我们务必了解上述的三个特征。那就是现象的特殊特征、条件特征(即是呈现、成长及消失)、以及普通特征。
  在这三个特征中,我们习禅,是要迈向领悟所观察或专注其精神与物质现象的特殊特征。问题是,我们怎样运用正精进来领悟现象的特征?我们必须观察或领悟这些现象的实相及它的起点。只有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将领悟它们的特殊特征,否则无他法。
  当习禅者吸气时,腹部膨胀。在吸气之前,腹部没有膨胀。习禅的心必须继续观察,从起点至终点的腹部膨胀行动。只有这样,习禅者才能体会这个行动的实在本性。什么是它的实在本性(特征)?在吸气时,风进入,那么风是什么?这是张力性质、行动性质。这就是习禅者所体会行动的实相。只有当他观察或专注原有的行动及起点,同时继续观察至消失时,他才能体会。如果他不如此的观察或专注,他甚至不能体会形状或是形式体态。至于它的本质体态更不必说了,更不能体会到。当他持续不断的专注于智慧禅目标,即是当他吸进及呼出气时,腹部的膨胀与收缩,他的定力将累进增强。当定力增强后、他将不再体会腹部的形状体态或者膨胀与收缩的形式体态。他的正智将超越这些见识,致使他体会所观察或专注腹部行动中的张力、压力及行动。当他呼出气时,他将感觉到张力消失及呼尽气时,腹部的收缩行动也到了终点。
  至于在行禅里的行动,脚的提升,推向前及降下到地面上,亦复如是。
  禅师将不会告诉习禅者他们将体会到什么,但将指示他们怎样去观察或专注。这与演算数学题是一样的,教师将不会说出答案而只教导得到答案的公式。
  同样的指示可运用在其他身体的行动,身体的感觉经验及呈现于心的念头。这一切开始呈现时就应专注其原本现象,以致使实在本性被体会。
  我们已经讨论过第一格言:只有在原本的现象一开始呈现时就观察,实在本性才将被揭发。
  第二格言说:只有当实在本性(sabhavaLY;)被体会后,条件特征才逐渐呈现。意思是说被专注的现象将被体会其呈现、成长和消失。当条件特征被体会后,普通特征将显现,一旦实在本性被定力及专注心拴住后,很自然的,这两种特征:条件特征和普通特征将显现。当普通特征显现时,将揭发无常、苦、无我,即是现象不能自主的特征。
  第三格言是:只有当条件特征逐渐明显后,普通特征才将被体会。
  第四格言是:当普通特征体会后,内观智慧就浮现。
  内观智慧浮现后,将渐渐成熟。内观智慧成熟后,道智( magganana)将随著浮现。接著是圣道正智(ariyamagganana)。这将使习禅者证悟涅盘,即是了断精神与物质和苦。
  必须重复的是,在报告时,习禅者必须叙述他确实体会到的,而不是想像中所体会到的。只有他确实体会的,才是他本身的智慧。想像出来的,不过是借来的(二手或间接)知识,与他所观察现象的实在本性或特征不符合。
  当习禅者坐禅时,观察或专注基本目标,即是腹部膨胀与收缩行动时,种种妄念与心的目标将产生,这就是心不受控制的本性。我们的心倾向于分散,离开基本目标,继续著种种净与不净的念头。那么,习禅者应怎么办呢?只是专注一切触及心的目标。你是否有能力这样做呢?你必须可以。如你可以,妄念是否继续著或是否被拴住或者完全消失了?或者你的专注归向规律的基本目标。你应能够如此的报告所有发生的事项。
  第五格言是:所有被观察及知道的妄念应被叙述。
  当初学者专注基本目标时,感受还不会呈现。但是多半会有妄念。虽然如此,初学者是不可能专注所有呈现的念头。为了减少这些妄念,初学者应尽量紧密的专注于所注意的基本目标。不过当他坐禅五、十或十五分钟后,符合于心的结果,某些不舒适的身体感受易于呈现。当感受呈现时,它们应被观察。在报告时,与其引用经典上的语言“感受”,不如以日常简易的语言来描述。例如,痒、痛、麻或剌痛等。这些自然呈现的感受,应以上述的方法来观察它;它们是否变强、变弱、持续或消失。
  第六个格言是:所有的感受应被观察、了解及在报告时叙述。
  接著,还有什么现象应被专注及了解?它们是看到的景物、听到的声音、嗅到的气味及尝到的味道。还有像喜欢、内疚、怠惰、分心、挂虑、疑惑、回忆、理解、注意、满意、欢喜、镇定、平静、禅悦等等的精神现象。
  佛陀把它们总称为心的目标。假如“喜爱”呈现,当被观察时,会怎样?跟随著喜爱的是执著。习禅者应能够如此的报告。另举个例子,习禅者正经验慵懒和昏沉,当他观察这些心境时,呈现了分心。如分心也被观察或专注,会怎样?无论心的目标何时呈现,应观察它们。
  以下是四念处智慧禅的四个简略注意目标。
  身体的行动(身念处)
  感受   (受念处)
  识的形态 (心念处)
  心的目标 (法念处)
  在这种禅修中,有三项事件连续发生。(A)现象的呈现。(B)观察或专注呈现的现象。(C)习禅者知道和体会些什么?
  第七个格言是:所有产生的现象需要如此的了解。
  (B)(C)是习禅者所应关注的。
  对于每一个所注意的目标(属于以上所述的四个范畴)。重要的是要了解上述的三个连续事件。习禅者所关心的是观察或专注以上(B)项。这个格言是:“呈现的、被观察的、知道的及体会到的,都应在报告时彻底的叙述。”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傲慢是瞋恚的核心,怀疑是愚痴的核心,人不怀疑,他就不会愚痴,人没有傲慢,他就不容易瞋恚。贪的核心是情执。不断掉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念佛也不能往生。为什么?临终最后一念,这些东西障碍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