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第一寺雾中山
2014/9/3   热度:262
雾中山是我国古代四川至印度古道上(南丝绸之路)的一座佛教胜地,原名大光明山,又名天诚山、雾山,位于大邑县城北雾山乡境内,距县城25公里、成都80公里。其主峰海拔1638米。其地北有九龙山、金刚山,西有红岩山等,方圆数十里,号称72峰,因常年被云雾覆盖,故名雾中山。是大邑古八景之一。 雾中山极盛时期,两河口以北,龙窝以南,方圆数十里都是栋宇错落、绝无杂居的寺庙,僧众达几千人。后毁于明末张献中之乱。清代曾大部分恢复,但“文化大革命”时期又遭破坏。尽管如此,目前石建文物和古建殿堂仍有不少存世。1985年成都市政府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批准为佛教活动点。有“中国佛教圆明园”之称。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八大人觉经》教我们,“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你落实了,你真做到了。从前决定办不到的,现在能做到,这就是修行;把做不到的改变成能做到,不能容人的,现在学习能容人,这就叫修行。把你不善的行为修正过来,不善的想法、看法、做法统统修正过来了,你的修行有功夫;看到这个人还是不行,还是受不了,你的修行没功夫。修行没功夫,依旧造罪业,你造业哪有不受果报的道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雾中山寺庙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仅晚于京城洛阳的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六年。始名大光明山普照禅寺;晋代永和年间(345~356年),西域高僧佛图澄到此住持扩建,敕名天诚山显应寺;唐高宗时(650~683年),王子僧伽、僧护住锡,又奉敕复还雾中山普照寺原名;直至明宣宗时(1426~1435年),始更名为开化寺,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