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常净: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七)
2014/9/4   热度:269
刘常净: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七) 乙二 明造论缘起门 丙一 总叙造论因缘 次别明造论缘起。然所以造论者,如上所明,如来为失道故说经,论主为迷经故造论。为失道故说经,此是根本失,论主为迷经故造论,此是枝末失。又佛为失道者说经,此失谓一往失,论主为迷经故造论,此失即失中更起失。所以然者,以其迷道,此是一失,如来说经,为令入道,而复迷经,故是失中失也。一往之失,谓利根人,闻经即悟;失中之失,谓钝根人也。 前章经论相资,是总的说明经论缘起。上文说:“诸佛为众生失道,是故说经,菩萨为众生迷经,是故造论。”即是总明经论缘起。今还承述此意,明造论缘起,菩萨何故造论?为众生迷经,是故造论。今文虽具述经论缘起,而重在造论缘起,故标章云:“别明造论缘起。”“为失道者说经,此是根本失”者,众生无始已来迷失了本性,所以名为“根本失”。如来为众生失道,是故说经,说经为令悟得本性,上根利智的人,闻经即悟,可是,诸部小乘,薄福钝根,不但未能了达佛经的旨意,反而错误地解释佛经,失去了佛陀说教的本意。这是迷中之迷,失中之失,龙树、提婆为了令众生正确的理解佛经,所以造论,破其错误的见解,申明佛经的正义,这就是龙树、提婆造论的缘起。 丙二 别明诸部迷经 丁一 总标诸部异执 问:何等是迷经之人,答:即是诸部异执。言诸部异执者,或二部、或五部、或十八部、或二十部、或五百部。 此文指出迷失佛经的小乘诸部总数。佛灭度后,诸部异执,初分成二部,再由二部分成二十部,五百年后多至五百部。初二部者,谓上座部和大众部。这些部派都迷失了佛经的旨意,各有所执。如后文说:“佛灭度后,五百岁后,有五百部,不知佛意,为解脱故,执诸法有决定相,闻毕竟空,如刀伤心。龙树提婆,为诸部异执,失佛教意,造论破迷。”明菩萨造论为破迷失教意的偏执,申明佛意。 丁二 明初分二部 戊一 初结集法藏时分二部 言二部者,如来二月十五日入涅槃,诸圣弟子四月十五日,于王舍城,耆舍崛山中结集三藏,尔时即有二部名字。一上座部,谓迦叶为上座。迦叶上陈如一夏,为佛以法付嘱迦叶,名上座部也。迦叶所领,但有五百人,依《智度论》则有千人。二大众部,即界外大众,乃有万数,婆师波罗汉为主,此云泪出,常悲苦众生,而泪堕也。即五比丘中之一人,而年大迦叶,教授界外大众。所以有二众。迦叶有五百阿罗汉,前入界内,结集三藏,后有多人来结集三藏,迦叶并不许之。有二因缘:一者五百人皆聪明人故,二者已羯摩竟故。依《智度论》阿舍世王但设千人食故,余人来不得。从是以来,至佛灭度后,百一十六年,但有二部名字,未有异执。 如来于二月十五日入灭,四月十五日,大迦叶于耆舍崛山,七叶窟中结夏安居,并领导五百比丘结集法藏,上座部以大迦叶为首领,都是耆年上座,五百比丘皆是大阿罗汉。又因佛陀付法与大迦叶,成为正统,名声远闻,故称上座部。“迦叶上陈如一夏”者,“陈如”即是憍陈如是佛初度五比丘之一,论说,资格最老,这里说“上陈如一夏”,是说迦叶的夏腊高过陈如一岁。比丘以结夏安居为岁数,不结夏则不数岁,故称夏腊或戒腊。迦叶所领导结集法藏的人数,《部执论》说是五百,《智度论》说是一千人,三月安居中,由阿舍世王供给饮食。 大众部即是界外大众。称“界外”者按戒律,出家僧众,从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要三个月结夏安居,须结个界,就是规定一个界限,三月之内,不出界外。迦叶等五百人,在三个月结夏安居、结集法藏时所规定的活动界限,称为界内,住此界限以外的比丘,称为“界外大众”。当然,所谓界外大众,自有他们自己规定的行动界限。“乃有万数”者,佛灭度后,大迦叶宣布要结集法藏,当时远近比丘来的很多,都要参加结集法藏,故此有万人之多,他们都亲从佛听过法,所以都要参加。但大迦叶不同意,理由是:窟内五百比丘,都是聪明有德的上座大阿罗汉;二是已开过了羯摩会议,作了决定,不须要过多的人。但界外大众,热情很高,不肯散去,遂推举长老婆师波罗汉为首,另行结集法藏。婆师波又翻婆沙波,或婆湿波,是五比丘之一,而年岁大于迦叶,据查对即是十力迦叶,领导界外大众,进行法藏结集。界外大众,有凡有圣,有愚有智,有老有少,人数既多,所以称为大众部。 《大唐西域记》说:迦叶阿难等界内,结集了经律论三藏,界外大众结集了经藏、律藏、论藏、杂藏、禁咒等五藏。《增一阿含序品》说,迦叶阿难结集经藏、律藏、论藏和杂藏,杂藏即是大乘经。此《增一阿含》或是大众部所传的经,因为大众部有大乘思想,所以说有四藏五藏,真正窟内的结集,只有经律论三藏。《智度论》也说,迦叶阿难只结集声闻乘三藏。 佛灭度后,最初一百年中,虽有两部的名称,但僧团中的思想还是一致的,没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因为虽有窟内外的两处结集,可总是以迦叶上座部为正统,也就是以声闻乘为正统,所以佛灭度后,初五百年中,声闻乘最为盛行。大乘经教附属于声闻乘中,有的人学习,有的人不学。如原大众部结集五藏,就包括大乘,学习大乘,上座部人没有结集大乘,也无人学习大乘。而声闻乘三藏,上座部和大众部人都必须学习。而大乘经典更多地流传在长者居士在家教徒中,因为大乘经里,往往批破和贬低声闻乘的人和法,如《维摩》、《般若》等经都这样。当时为了尊重比丘僧宝,大乘经多不便于在僧团中流传,这就限制了大乘经教的弘扬和发展。从马鸣龙树开始,才以比丘身份,公开弘演大乘,尤其是龙树菩萨,正式树起了摩诃衍的旗帜,彻底批判了诸部保守的小乘偏见,并打开了局面,从此大乘佛教才广泛地流传和发展。 戊二 因对大乘见解不同分二部 百一十六年外,有舶主儿,名摩诃提婆,端正聪明,作三逆罪,后入佛法。凡有二事,一者取诸大乘经,纳三藏中释之。诸阿罗汉结集法藏时,已简除此义,而大众部用此义,上座部不用之,因尔起诤,遂成二部。 佛灭度后,一百一十六年内,僧团里在思想见解方面,没有发生问题,一百一十六年已后,开始分裂成为两派。分裂的原因,《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九十九说,有一个商主的儿子,名摩诃提婆,译成汉文叫大天。此人生得聪明端正。其父远去他国贸易,经久不还,其子长大,YIN秽其母,后闻父返回,心既恐惧,与母设计,遂杀其父。事渐彰露,便领其母,逃隐波吒梨城,后遇本国曾供养的罗汉比丘,复恐事彰,便设计杀死罗汉。后来发现其母,又与他人私通,便愤恨言,我为此事,造二种逆罪,今又舍我更好他人,如此娼秽,谁能容忍,又杀其母。大天杀父杀母杀阿罗汉,造三逆罪。由不断善根,深生忧悔,寝处不安,自思罪重,何由当灭?后闻沙门释子,有灭罪法,遂到一比丘所,殷勤求受出家。大天聪慧,出家不久,便能诵持三藏文义。言词清巧,善能化导,波吒梨城,无不归仰。这是《毗婆沙》所说。 今《玄义》说:大天“端正聪明,作三逆罪”,与《婆沙》不同。又说,大天出家后,作两件事,一是将大乘经义,拿到僧团中公开讲,即是今文所说;二是所谓大天五事,这详在后文。这是以大天为起因,导致一味和合的僧团大分裂。大天是大众部的领袖,有很多人相信他,是两派中的多数派。阿育王当时也同情大众部。上述大天造三逆罪,有人怀疑,是上座部对他的人身攻击,所谓大天五事,也是这样。是对大天的人身攻击。今《玄义》是根据真谛三藏的《部执论疏》所说。《部执论》玄奘重译名《异部宗轮论》,它是上座部系,一切有部的世友所作。论中对大众部的领袖大天的叙述,是否真实,难以确知。世友即是《大毗婆沙》四大评家之一。 一切有部为什么这样攻击大天呢?是因大天将大乘经义拿来加入声闻法中一同讲说,上座部不同意,根本就不承认大乘经是佛说,持反对意见。“内三藏中”的“内”,读同“纳”,古代通用,今应正式改写成“纳”字。就是说采取大乘经义,纳入声闻藏中解说,这就引起了上座部的反对。原来第一次结集时,上座部诸阿罗汉,已将大乘经义挑简排除掉,窟内结集的纯是小乘三藏。一百多年过去了,后来的上座部人,从未接触过什么大乘佛教。大乘经里有很多话是贬斥声闻乘的。如大天将大乘经义拿到僧团中讲解,违反声闻传统教义,如大天五事就是其中实例,这是上座部所不能接受的。 大众部从第一次窟外结集时就有了大乘经典,所以有五藏的结集。大众部人,一向兼习大乘教义,大天是大众部有才华聪慧的领袖,说法时有意无意地说出大乘思想,这是很自然的,但上座部不能接受,引起反对,说大天是外道贼住。可是大天是多数派,保守的上座部是少数,反对不了,遂正式分成两部。还沿用原来的名称,上座部和大众部。 戊三 因大天五事分成二部 二者,摩诃提婆自作偈言:“余人染污衣,无明疑他度,圣道言所显,是诸佛正教。”以此一偈,安置戒后,布萨诵戒竟,亦诵此一偈。此偈有五事:一“余人染污衣”者,提婆不净出污衣,而诳弟子言,我是阿罗汉,实无不净,但是天魔女,以不净污罗汉衣,故云“余人染污衣”。然此一语,有虚有实,其实是凡夫,诳弟子说如上事,是故为虚;魔女实能以不净污罗汉衣,是故为实。其众诤其所说,或虚或实,故分二部。二云“无明”者,然罗汉乃无三界受生无明,而有无知习气无明,故云“无明”。时众或言罗汉有无明,或言无无明,因此起诤,故分二部。三云“疑”者,须陀洹果,乃于三解脱门无疑,而于外事有疑,故云疑也。四“他度”者,钝根初果,而不自知得初果,问善知识,善知识为说于三宝四谛无疑是初果相,其自观察,方知得初果,故云他度。五“圣道言所显”者,然得圣道时言亦有所显,如身子口诵偈时,即得初果,故云言所显。时众争此五义,或是或非,故成二部也。 大天情节,前引《婆沙论》已略陈其事,今依《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引真谛所传,少有不同。真谛法师《部执论疏》说:然此大天未出家前,是商主儿,名摩诃提婆,此翻大天,姓拘尸柯。其父贸易往向馀国,留儿在家,年至二十,生相端正。母怀爱染,密为方便,与儿私通,时经六年,不知是母。后虽发觉,爱心不舍。其父从他国还,大得财物,将欲至舍。母闻夫还,恐知此事,即取毒药,令儿杀父。大天持药,逢路杀之,持财物还,与母共活。通母既久,耻人所知,将母逃隐波吒梨城,适逢本国曾所供养比丘,复恐彰露,因遂杀之。复见其母,与馀私通,复害其母。造三逆罪,深生忧悔,欲求灭罪,因即出家。其既聪明,出家未久,便能诵持三藏。有愚痴者,就其受学,遂有徒众,自称已得阿罗汉果,阿育王闻,数请入宫,恭敬供养。 次释大天所作的偈。偈的内容有五件事,称为大天五事。一是“馀人染污衣”。依《部执论》及真谛所传,大天本是凡夫,自称是阿罗汉,久说经律,非犯言犯,犯言非犯,曾于梦中漏失不净,而令弟子洗所污衣。弟子便问:师烦恼已尽,何容还有此事?大天回答:漏失略有二种:一者烦恼,罗汉已无;二者不净,罗汉未免,烦恼虽尽,岂无便利涕唾耶?我此漏失,是为天女娆乱,汝不应怪。这是说,身遗不净,犹如便利涕唾,是生理自然现象,为魔所娆,故有不净。真谛释云,此是魔欲毁我故而以不净污我衣耳,故云“馀人染污衣”。 “无明疑他度”,此句有三件事。“无明”者,大天欲弟子亲附,次第授记得四沙门果,谓其弟子或得须陀洹果等。诸弟子自疑不得,问师言:“阿罗汉应有证知,云何我等都不自知得果?”大天答言:“阿罗汉亦有无知。无知有二种:一者染污无知,罗汉已无,二者不染污无知,罗汉犹有。”无知即是无明。真谛释云:此是说罗汉犹有无明覆心,故不自知。 “疑”者,大天说诸弟子得须陀洹果者,亦自疑不得,问师言:“曾闻圣者已度疑惑,于四谛无复疑心,四谛三宝我犹怀疑?”大天答言:“罗汉亦有疑惑。疑惑有二:一者随眠性疑,罗汉已无,处非处疑,罗汉犹有。”释曰:称理名处,不称理名为非处。于事合理不合理,犹疑不决,名为处非处疑,罗汉犹有,故名疑。 “他度”者,弟子又问:“我是罗汉,应自证知,云何由师之济度,都无现知能自证知?”大天答言:“罗汉有由他度,如舍利弗,目犍连,智通第一,佛若未记,彼不自知,况汝钝根,要由他度而能自了。”真谛释云:亦有圣人,依他断疑。 第五“圣道言所显”者,大天虽造众恶,善根不断,于夜半时自思罪重,不知将来受何恶报,忧虑惶恐,不由出声呼言:苦哉!苦哉!弟子寻问:大师所作已办,云何还高呼苦哉?”大天答言:“我呼圣道,谓诸圣道,若不自诚称苦,终不现起。”真谛释云:“大天年岁既老,心力劣弱,入观之时,口若不说,观心不成,故言“圣道言所显”。玄奘重译此偈云:“馀人诱、无知,犹预、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诸佛教。”其义大同。 大天将此四句偈,安置在戒本后,诵戒时连同诵之,于是大众沸腾,有赞同者,有反对者,竟夜纷争,乃至终朝。为了息争,依律行筹,就是以竹木作签,人各取一枚,以此计算人数,检验对大天五事是赞成者多,还是反对者多。结果,上座部圣贤耆年虽多,而僧数却少,大天朋党耆年上座虽少,而僧数极多,虽依筹取决,因见解不同,遂分成两部。 上述大天五事,是由上座部系的人所传说,说大天是恶人,大天五事是罪恶的妄言。可是不仅当时赞同大天五事的人是多数,就是后来大乘诸师,如真谛、慈恩等,也认为大天的五事主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三论玄义检幽集》又说:真谛《部执论疏》云:大天所说五事,亦有虚实,故共思择。一者天王魔女实能以不净污罗汉衣。二者阿罗汉不断习气,不具一切智,即为无明所复。三者须陀洹人,于三解脱门无不自证,乃无复疑,于余事中犹有疑惑。四者钝根初果,不定自知得与不得,问善知识得须陀洹有何等事相,善知识为说有不坏净,谓若于四谛无疑,于戒无失,于三宝得不坏信者,此人已证初果。因更自观察,自审知得。五者圣道亦有因言显者,如舍利弗等,当口诵偈时,即得圣道。此五事若不如此说者,即名为虚。既有虚实,故共思择,思择此五事,所解不同,故分成两部,即大众部和上座部。依此而言这就肯定大天五事,在教义上是通得过的。但内容有贬低声闻阿罗汉的思想,如说阿罗汉犹有无明,无一切智等,所以上座部坚决反对。实际这已含有大小乘争执的因素。 戊四 总结二部异执 问:此二部执,何义异耶?答:义异乃多,今略明其一,大众部执生死涅槃皆是假名,上座部执生死涅槃皆是真实。 既分成两部,对教义的见解不同当然也很多,大天五事就是实例。这一总结问答,是就其大的方面而言。上座部主张诸法实有,故上座部的正统派称为一切有部,原上座部转名为雪山部,不久便销声匿迹。后来从一切有部又分出十一部,皆属上座部体系。大众部主张诸法皆空,但是假名,这近乎大乘般若,故后来有一说部、说假部等部派的发展。不过,大众部虽兼习方等经,信大乘教义,但以声闻乘为主,直至佛灭五百年后,六百年中,龙树菩萨出世,才专依方等经,弘扬大乘教。 丁三 大众部分破 戊一 初破 至二百年中,从大众部又出三部,于时大众部,因摩诃提婆移度住央崛多罗国,此国在王舍城北。此部将《华严》、《般若》等大乘经,杂三藏中说之,时人有信者,有不信者,故成二部。不信者,唯言阿难等三师所诵三藏,此则可信,自三藏外诸大乘经,皆不可信。复有信大乘者,有三因缘。一者,尔时犹有亲闻佛说大乘法者,是故可信。二者,自思量道理,应有大乘,是故可信。三者,信其师故,是故可信。言三部者,一、一说部,此部执生死涅槃皆是假名,故云一说。二、出世说部,此部言:世间法从颠倒生业,业生果故是不实,出世法不从颠倒生,故是真实。三、灰山住部,前二部从执义受名,此因住处为目(此山有石堪作灰,此部住彼山中修道,故以为名)。其执毗昙是实教,经律为权说。故彼引经偈云:“随宜覆身,随宜饮食,随宜住处,疾断烦恼。”随宜复身者,有三衣,佛亦许,无三衣佛亦许。随宜饮食者,时食佛亦许,非时食亦许。随宜住处者,结界住亦许,不结界亦许,疾断烦恼者,佛意但令疾断烦恼。此部甚精进,过余人也。 《部执论》说:“至二百年中,从大众部又出三部:一、一说部,二、出世说部,三、灰山住部。”《异部宗轮论》名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真谛疏说:第二百年,大众部并度行央崛多罗国,此国在王舍城北,此部引《华严》、《涅槃》、《胜鬘》、《维摩》、《般若》、《金光明》等诸大乘经。此部中有信此经者,有不信此经者。若不信者,谤言:无《般若》等诸大乘经,言此等经皆是人作,非是佛说,悉简一处,还依三藏根本而执用之。复有信者受此经者,自有三义:一、或由亲闻佛说大乘,故受此经。二、能思择道理。知有此理故信受释迦既能成佛,别人也应能成佛。三由信受其师故,信受师所说。不信者言:五《阿含》中无此经,由此遂分出三部。一说部者,真谛师云:此部执世出世间悉是假名,故言一切法无有实体,同是一名,名即是说,故言一说部。二出世说部,此部执世间法从颠倒生,但有假名,出世非假,皆是真实。灰山住部,此部以住处为名,因住灰山修道,故名灰山住部。此部执毗昙论藏是实教,经律是权说,注重慧学,疾断烦恼。宗主叹此部精进过人。 问:前文说,大众部兼习大乘教义,这里为什么说,有信者有不信者?解云:前文说,与上座部分裂,是就义理见解方面说的,因对三藏教义和对大天五事见解不同而分裂,今大众部初次分裂,是把大乘经公开引出讲说。过去大众部只是学业渊博、有知识的学者兼习,接引初机下愚,还是正用声闻法,间以大乘辅助之,并未必将大乘经公开讲说,所以初一百年中,僧团无分歧。今既已与上座部分裂,可以公开讲大乘经,但大众部中也有一向未闻有大乘之名者,今乍闻之,自然有不信者,故重致分裂。相信大乘者,有三因缘,一者当时犹有亲闻佛说大乘者,二者因思惟道理应有大乘,佛是大智大觉,声闻罗汉是弟子辈,闻声悟道,有疑皆须问佛,佛智高于阿罗汉,声闻法外应有大乘。弥勒受记成佛,《阿含经》中有明文,就是根据。三者信其师故,相信大乘。大众部人通三藏者,多兼习大乘,从第一次界外结集,就有五藏,师资相传,故相信大乘。 戊二 再破 至二百年中,从大众部内又出一部,名多闻部。大众部唯弘浅义,弃于深义。佛在世时,有仙人值佛得罗汉,恒随佛往他方及天上听法。佛涅槃时,其人不见,在雪山坐禅,至佛灭度后二百年中,从雪山出,觅诸同行见大众部唯弘浅义,不知深法。其人具足诵浅深义,深义中有大乘义,《成实论》即从此部出,时人有信其所说者,故别成一部,名多闻部。 《部执论》说:“于此第二百年中,从大众部又出一部,名得多闻部。《异部宗轮论》说:“次后于此第二百年,大众部又复出一部,名多闻部。”真谛疏云:“大众部中更出一部,名多闻部,佛在世时,有一罗汉,名祠皮衣,昔作仙人,披树皮以祠天故名。出家已后,随佛说法,皆能诵持。佛未涅槃,住雪山坐禅,不知佛已灭度。至佛灭后二百年中,方从雪山出,至央崛多罗国,寻觅同行人,见大众部唯弘浅义。其人于大众部,具足诵出深浅义,深义中有大乘义,有弘其说者,别成一部,名多闻部,以所闻多于前人,故名多闻部。《成实论》即从此部出。慈恩疏云:广学三藏,深悟佛言,从德为名,当时律主具多闻德故。问:前文说:大众部已用《华严》、《般若》等大乘经义,今文为何说大众部唯弘浅义?解云:大众部虽相信引用大乘经义,然仍是正弘三藏,不是正弘大乘,所以大众部初次分裂时,就因为引用大乘经,有信者有不信者,才分成三部的,可见初期大众部所弘,还是以声闻三藏为正统,故多闻部主,谓其唯弘浅义,义不相违。 戊三 三破 于二百年中,从大众部更出一部,名多闻分别部。佛在世时,大迦旃延造论解佛《阿含经》。至二百年,大迦旃延从阿耨达池出,更分别前多闻部中义,时人有信其所说者,故云多闻分别部。 《部执论》云:“于此第二百年中,从大众部又出一部,名分别说部。”《十八部论》云:“又于此一百余年中,摩诃僧祗部中复生异部,名施设部。”《异部宗轮论》说:“次后于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更出一部,名说假部。”故知分别部即是说假部,“施设”亦是“假”义。今文名多闻分别部者,因其分别多闻部的法义故名。“佛在世时,大迦旃延造论”云者,,《智度论》卷第十八说:“《昆勒论》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世时,大迦旃延之所造。”玄奘所传,六足论中的《界身足论》是大迦旃延所造。今云造论,未知所指。佛灭后二百年中,大迦旃延从阿耨达池,至摩揭陀国。来大众部中,分别三藏圣教,明此是佛假名说,此是佛真实说,此是真谛,此是俗部,此是因果。大众部中有信其说者,另成一部,名分别说部。此部说:“非世出世一切皆假,故不同一说部,非出世诸法皆是真实,故不同说出世部,世出世法,皆有假有实,须分别说,故名分别说部。有处说:分别说部属上座部系统分出。 戊四 四破 于二百年满,有一外道名大天。尔时摩伽陀国,有优婆塞,大弘佛法。诸外道为利养故,皆剃头出家,便有贼住比丘。大天为贼住主。大天身自出家,所度弟子,依大天从出家受戒。尔时众人共争斯事。上座部云:和上无戒,闍梨有戒,大众亦有戒,受戒则得。戒从大众得,大众知和上无戒,而与共受戒者,大众得突吉罗罪。问:戒既不从和上得,何故称和上名?答:欲令受戒后,和上摄录,教诲弟子耳。萨婆多用此解。余部言:和上无戒及破戒,大众有戒则不得戒,戒从和上得故。因此争论,遂不容大天徒众。因尔别住山间。于此山间,执义又异,故有支提山部及北山部,佛得道及转*轮处。大众处名支提,此处有山,名支提山。于彼山北别有山,名北山部也。 《部执论》说:“此二百年满,有一外道,名曰大天,于大众部中出家,独处山间,宣说大众部五种异执,又分成二部:一支提山部,二北山住部。”唐译《异部宗轮论》说:“第二百年满时,有一出家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在大众部中出家受具,多闻精进,居制多(支提)山。彼部僧重祥五事,因兹纷争,分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文殊问经》,说有东山住部、北山住部,略无西山住部。 “有优婆塞大弘佛法,大天为贼住主”者,优婆塞指当时国王。时王敬信三宝,大弘佛法,供养僧众。诸外道等,便失利养,既失利养,为利养故,便自剃头,入佛法中,名为贼住。有聪明者,学通三藏,说法行化,度人出家,真伪混杂,难以分辨。王知此事,即集众僧,检问真伪,愚昧贼住,被逐国外,聪明贼住,有三百人,问三藏义,皆能通释,竟不受屈,还是真伪不辨,因此诸部亦然纷争。国王由于诸部还在纷争,便将被认为是贼住者,别住一处。大天是外道贼住主,为大众部所不容,故别住山间。彼有弟子,依众出家,推问其师,即是贼住,因此又起纷争,或言师若破戒无戒,大众僧清净,自然得戒,萨婆多部,悉同此解。或言师若破戒无戒,弟子不得戒,大众部作此解。大天是贼住主,不为大众认可,因而分部。“支提”意为灵庙,即是塔类,佛成道处,转*轮处及涅槃处,多有灵塔,此部住山,亦有灵塔,故云支提山部。 戊五 总结大众部分破 大众部合别数,或五、或七、或八。言五部者,初一说部,二出世说部,三灰山住部,此初破成三也;次多闻部、次多闻分别部,故成五部。言七部者,因外道分成二部,谓支提山部及北山部。前五因内执起,后二因外道起。言八部者,则数根本大众部也。 此总结大众部本末共分成八部,若依《异部宗轮论》多一西山住部,本末便共成九部。 丁四 上座部分破 戊一 初破 次上座弟子部者,佛灭度后,迦叶以三藏付三师:以修多罗付阿难,以毗昙付富楼那,以律付优婆离。阿难去世,以修多罗付末田地,末田地付舍那婆斯,舍那婆斯付优婆掘多,优婆掘多付富楼那,富楼那付寐者柯,寐者柯付迦旃延尼子。从迦叶至寐者柯二百年已来无异部。至三百年初,迦旃延尼子去世,便分成两部:一上座弟子部,二萨婆多部。所以分成两部者,上座弟子部但弘经,以经为正,律开遮不定,毗昙但解释经,或过本或减本,故不正弘之,亦不舍弃二藏也。而萨婆多,谓毗昙最胜,故偏弘之。从迦叶至掘多正弘经,从富楼那稍弃本弘末,故正弘毗昙,至迦旃延大兴毗昙。上座弟子部,见其弃本弘末,四过宣令,遣其改宗,遂守宗不改。而上座弟子部,移住雪山避之,因名雪山住部。 此文初段叙上座部,从迦叶至旃延八代相承,二百年无异部,迦旃延去世后,始分成两部。《部执论》说:“上座部至第三百年中,有小因缘分成两部,一、说一切有部,亦名说因部,二、雪山住部,亦名上座弟子部。”真谛三藏云:从迦叶已来,至三百年无有乖争,至三百年中,有小因缘分成两部者,,上座部唯弘经藏,不弘律论。上座部云:佛在忉利天说阿毗昙,尔时迦叶、阿难皆不随佛上天,不闻佛说,故今不弘。律有开遮,随缘不定,故不可依。毗昙则广解诸义,亦有过根本者。经是根本,无开遮增减之过;律与毗昙并是末,末不及本,弘本摄末,故唯弘经,不弘余二藏。 以后稍弃根本,渐弘毗昙,至迦旃延尼子等,弃本取末,所说与经不相符,欲刊定之,使改末归本,彼固执不从,因此分成异部。名“说一切有”者,此部明一切所知法,不过六种:即是三有为法,三有即三世也;三无为,三无为者,即虚空、思择灭、非思择灭。以此六种摄一切。此六皆是有,故言“一切有”。亦名“说因部”者,此部立义,广出所因故也。慈恩疏云:“说一切有”者,“一切”有二,一有为,二无为。有为三世,无为离世,其体皆有,名一切有。说因者“因”言所以,就是说明原由,此部诸义,皆出所以,广分别之,从所立法为名,故称说因部也。 戊二 再破 三百年从萨婆多出一部。名可住子弟子部。即是旧犊子部也。言可住子弟子部者,有仙人名可住,有女人是此仙人种,故名可住子。有阿罗汉是可住女人之子,故名可住子。此部是此罗汉之弟子,故名可住子弟子部也。舍利弗是罗喉罗和上,罗喉罗是可住子和上,此部复是可住子之弟子。舍利弗释佛九分毗昙,名法相毗昙。罗喉罗弘舍利弗毗昙,可住子弘罗喉罗所说,此部复弘可住子所说也。 《部执论》说于第三百年中,从说一切有部又出一部,名可住子弟子部。罗什译《十八部论》说:即此三百年中,于萨婆多部中更生异部,名犊子部。唐译也叫犊子部。真谛说:罗喉罗是舍利弗弟子,可住子是罗喉罗弟子,弘舍利弗所说,因以分部,名为可住。言可住者,上古有仙名可住,今此律主之母是彼种,从母为姓,名可住子。 戊三 三破 次三百年中,从可住子复出四部,以嫌舍利弗毗昙不足,更各各造论,取经中义足之,所执异故,故成四部:一法尚部,即旧昙无德部也。二贤乘部。三正量弟子部,有大正量阿罗汉,其是弟子,故名正量弟子部。此三从人作名。四名密林部,从住处作名也。 文易解不释。今《玄义》所用的诸部名称,都是依据真谛三藏所翻译的《部执论》。玄奘译的《异部宗轮论》所说与此大同,谓从犊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贤胄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密林山部,《十八部论》名为六成部。“法尚部即旧昙无德部”者,此是依《部执论》说,若依《十八部论》和《宗轮论》昙无德部是从化地部分出。 戊四 四破 三百年,从萨婆多部复出一部,名正地部。有婆罗门是国师,名正地部。善解四韦陀,出家得罗汉,取四韦陀好语,庄严佛经,执义又异,时人有信其所说,故别为一部。 《部执论》说:于此三百年中,从一切有部,又出一部,名正地部。《宗轮论》名化地部,《十八部论》译为弥沙部。真谛云:有婆罗门名正地,解四韦陀论及外道诸义,为国之师,后厌世出家,得阿罗汉果,读佛经有不足处,取《韦陀论》、《毗伽罗论》庄严之,如佛口说,义皆具足。其诸弟子有信受其所说者,别为一部。依此罗汉为名,故称正地部。在俗为国师,匡正土境,故名正地,慈恩疏说:是国王出家得道,名化地部。即是五部律中的弥沙塞部,或称五分律。 戊五 五破 三百年中,从正地部又出一部,名法护部。其本是目连弟子得罗汉,恒随目连至往色界中,所有说法皆能诵持,自撰为五藏,三藏如常,四禁咒藏,五菩萨藏,有信其所说者,故别成一部也。 《部执论》译作法护,《十八部论》译作昙无德,唐译为法藏部,或译为法密,即是昙无德部。罗什、玄奘所译一致,真谛相反,将犊子部下的法尚部当作昙无德部,把化地部下的昙无德部,译为法护部。此昙无德部立五法藏,即经藏、律藏、论藏、禁咒藏、菩萨藏。此部虽属上座部系统,既立五藏,即接受了大众部的思想,大众部最初界外结集法藏时,即结集五藏。道宣律师说:四分律分通大乘,是有来历的。四分律即是昙无德部的律。前文说:从犊子部分出四部,第一法尚部,章主云,即是旧昙无德部,是依《部执论》说,今言法护者,也是依《部执论》说。《大乘玄论》卷五,叙犊子部下,达摩郁多部是法尚部,叙弥沙塞部下为昙无德部即法藏部,今《玄义》言法护者,是依据不同,故所说有异,应以《大乘玄论》为正,此法护部者,应是法藏部,即昙无德部。 戊六 六破 三百年中,从萨婆多部,又出一部名善岁部,迦留陀夷是其父,及多比丘尼是其母,七岁得罗汉,值佛闻法,皆能诵持。撰集佛语,次第相对,破外道为一类,对治众生烦恼为一类。时人有信其所说者,别为一部也。 《部执论》说:“于此第三百年中,从一切有部,又出一部名善岁部,亦名饮光部。”唐也译作饮光部。罗什译梵语名迦叶惟,玄奘译作迦叶波。迦叶译为光,波为饮,梵华倒置,故言饮光,是婆罗门姓。上古有仙人,身有金光,饮蔽余光,故名饮光。此部主是其后代,故也称饮光。又此部主,少年时便有贤德,嘉其少年有德,故名善岁,从姓立名故称饮光,从人立名称为善岁。文云:七岁得罗汉,名少年有德,故名善岁部。> 戊七 七破 三百年中,从萨婆多部,又出一部名说度部。谓五阴从此世度至后世,得治道乃灭。亦名说经部,谓唯经藏为正,余二皆成经耳。 此依真谛译名。《部执论》云:“至第四百年中,从说一切有部,又出一部名说度部,亦名说经部。《十八部论》和《宗轮论》亦皆说是四百年中分出。此部明今世五阴过度到后世,未得阿罗汉果,众生五阴六道轮回,永远不灭,故名说度部。唐译为说转部,与说度部意义大同,谓今世五蕴转至后世,相续不断。亦名说经部者,唐译作经量部。此部唯立一经藏,只以经为依为量,故名经量部。初结集时,阿难结集经藏。此部唯以经为正,故唯以阿难为传承祖师。 戊八 总结二十部分破 上座部都合有十一部,大众部有七部,足根本二部,为二十部。 大众部出七部:一一说部、二说出世部、三灰山住部、四多闻部、五多闻分别部、六支提山部、七北山部,加根本大众部总为八部。上座部分出十一部:一萨婆多部、二犊子部、三法尚部、四贤乘部、五正量部、六密林部、七正地部、八法护部、九善岁部、十说度部、十一雪山住部,加根本上座部为十二部,合大众部所有八部总为二十部。但今文云:上座弟子部移住雪山,因名雪山住部,故雪山住部即是上座部,不应有十二部,只应十一部。有人言:虽说上座部转名雪山部,可说只是一部,但雪山部本末执义不同,原来的上座是反对大众部的,而后来的雪山部执义又同大众部,与根本上座部执义不同,故应为两部。今《玄义》是依真谛所译《部执论》而言。若是《大乘玄论》依罗什译的《十八部论》,说大众部分为九部,上座部分成十一部,合在一起也是二十部。大众部分为九者,一大众部、二一说部、三出世说部、四窟居(灰山住)部、五多闻部、六施设(说假)部、七支提部、八阿婆罗施罗(西山住)部、九郁多罗施罗(北山住)部,真谛译无西山住部,故只八部。上座分为十一部者,一萨婆多部、二雪山部、三犊子部、四达摩郁多(法尚)部、五跋陀耶尼(贤乘)部、六三弥底(正量)部、七六成(密林)部、八弥沙塞(化地)部、九昙无德(法藏)部、十迦叶波(饮光)部、十一修多罗论(经量)部。此合上座部和雪山部为一,故只有十一部。今《玄义》与《大乘玄论》所不同者,依据不同,故说有不同。此外尚有南传的说法和藏文系的传说,又有不同,众说纷纭,就不详举了。 丁五 五部和五百部 戊一 正明五部 已一 叙两种五师 而《萨婆多传》有异世五师,有同世五师。异世五师者,一迦叶、二阿难、三末田地、四舍那婆斯、五优婆掘多。此五人持佛法藏,各得二十余年,更相付属,名异世也。同世五师者,于优婆掘多世,即分成五部,一时并起,名同世五师。一昙无德、二摩诃僧祗、三弥沙塞、四迦叶维、五犊子部。又《大集经》亦明五部。而《文殊师利经》、《部执论》及罗什《分别部论》此三皆明二十部。 《萨婆多传》有五卷,梁朝沙门僧佑撰,今不传。异世五师:迦叶传于阿难,阿难传与末田地和舍那婆斯(一作商那和修),此二人并是阿难弟子。末田地行化罽宾,舍那婆斯传化中印,传法给优婆掘多,是为异世五师。所谓同世五师,今文列名,与《大乘玄论》稍异,《玄论》有萨婆多部,而无犊子部,应以《大乘玄论》列名为正。其余四部名字与今皆同。 己二 和会五部与二十部 所以有五部,复有二十部者,取其始终异执,故有二十,取其当世盛行,故但说五部。而言五部一时起者,则与上二十部义相违,或可见闻各异故也。 这是解释和会通同世五师与二十部的说法不同,同世五师与二十部的说法是矛盾的。大众部且不说,属于上座部系的弥沙塞(化地)部、昙无德部和饮光部,都是在佛灭度后三百年中,从萨婆多部先后分出来的,这里是说“于优婆掘多世,即分成五部”,优婆掘多在世,距佛灭度不过百年,这时大众部和上座部是否已经分裂,尚成问题,哪里会有上述同世五师?故同世五师之说,实难成立。今与其和会言:“取其始终异执,故有二十,取其当世盛行,故但说五部。”这样和会,不牵涉时间,意谓:虽始终执义不同,有二十部,但只有五部盛行,故但说五部。然此和会,亦属勉强,正量部和经量部当时亦甚盛行,何以不数?今言此五是律部名,我国传律有五部,即此五部。我国有四分律,属昙无德部;十诵律、有部律,属萨婆多部;僧祗律,属大众部;五分律,属弥沙塞部;迦叶维部,只译有戒本,未译广律。“而言五部一时起者”以下,指出两种说法的矛盾。“或可见闻各异”,亦是和会,“或”是不定之词,意谓:这种矛盾可能是古人见闻各不相同的原故。 戊二 明五百部 所言五百部者,《智度论》释《般若·信毁品》云:佛灭度后,五百岁后,有五百部,不知佛意,为解脱故,执诸法有决定相,闻毕竟空,如刀伤心。 《智度论》卷六十三,释经《信毁品》中说:“佛法过五百年,各各分别有五百部。从是以来,以求诸法决定相,自执其法,不知佛为解脱故说法,而坚著语言,闻说般若、诸法毕竟空,如刀伤心。”此文可有二义:一者,说明佛灭度五百年以后,声闻乘分裂成五百部,各执己见,互相是非。二者,此五百部,各执诸法有决定相,不知如来说法是为解脱生死,因而便失佛教意。此即是叙述造论缘起。 丙三 结造论缘起 丁一 正明造论破迷 龙树、提婆,为诸部异执,失佛教意,故造论破迷也。 “为诸部异执”者,这是总结二部、十八部乃至五百部,“失佛教意”是为造论因缘。龙树、提婆,此二大士,何故造论?正为诸部异执,各执诸法有决定相,闻大乘经说毕竟空,如刀伤心。但著文字,不知世尊说法,为解脱故,失佛教正意。龙树、提婆,为破除这些迷执,匡扶圣教,是故造论,破邪显正,此即总结缘起。 丁二 料简破取 问:论主为并破诸部?亦有不破耶?答:凡有四句:一破而不取,若是诸部所说,乖大小乘经,自立义者,则破而不取。故《智度论》呵迦旃延弟子云:三藏中无此说,摩诃衍中亦无此说。盖是诸论义师自作此说,即是其事。二取而不破,如《文殊问经》云:“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三亦破亦取,破诸部能迷执情,收取诸部所迷之教。四不破不取,就正道门,未曾有破,亦无所取也。 此文在前已释,这里不再重复。今所要说者,为人皆言,三论好破,曾不自立。然这是龙树、提婆宗风。这四句料简,说得很清楚,也不是一向皆破,有破有不破。破什么?此文说:“诸部所说,乖大小乘经,自立义者,则破而不取。”对小乘诸部是这样,对大乘诸宗也应当这样。对自立义者,龙树呵云:三藏中无此说,摩诃衍中亦无此说,盖是诸论义师,自作此说。”此皆在所破之列。环顾诸大乘宗,自立义者,何尝不在龙树呵斥之内。今承龙树宗风,若非佛经所说,是后人自立义者,不敢从同,为今家所不取。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的相貌会随我们修行的功夫转变。你真正有修行,修个三、五年之后,你拿没有修行之前照片对照一下,不一样!你功夫愈深,相貌也愈好。你这修行功夫骗不了人,一看就知道。相的确是随心转,心清净,身就清净,相就清净;心慈悲,相就慈悲,你举止言语统统都慈悲。我们身体的庄严、相貌的端好都操纵在自己手上,就看我们怎么修。真正修行人,时间愈久,他确实显出来跟我们一般人完全不一样。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