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八、法身三相(注解)


2014/9/4    热度:290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八、法身三相(注解)

 

  注解

  1 “一”字,有本﹝《大正藏》即是﹞作“分别”,合前文。《金藏》作“释”,亦可。他本则无。

  2 《金藏》作“相别”,余作“别相”。

  3 “三”字,《金藏》有,余无。

  4 “一”字,《金藏》有,余无。

  5 “身”字,《金藏》有,余无。

  6 灵泰《抄》云:

  谓无五尘相、男女相、生灭异相也。

  7 “然”字,《金藏》误作“默”。

  8 灵泰《抄》云:

  非是不定﹝数﹞中寻思,但约三界虚妄心、心所名为“寻思”也。

  9 《佛地经论》卷七中解颂云:

  “自性法﹝藏文作“rav bz/in chos/”﹞”者,即是如来初自性身。体常不变,故名“自性”;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

  《摄论·无性释》卷九初云:

  自性身中,非假所立,故名自性﹝藏文作“vo bo bid kyi z/es bya ba ni bcos ma ma yin pa'i phyir ro/”﹞。是所依止,故名为身﹝藏文作“sku ni bz/ags pa lta bu ste/”﹞。法性即身,故名法身;或是诸法所依止处,或名法身﹝藏文作“chos rnams kyi sku ni chos bid kyi sku'o/”﹞。

  10 “圆”字下,《金藏》衍“寂”字。

  11 “患”字,《金藏》作“过”。

  12 “别抄”卷六末云:

  解云:众德满足名“圆”;离障垢尽名“净”;时无间断名“常”;处无不称名“遍”也。

  13 “即”字,《金藏》无。

  14 《佛地经论》卷七中云:

  受用身﹝藏文作“lovs spyod pa rdzogs pa'i sku/”﹞者,一切功德圆满为相,一切佛法共所集成,能起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所起。﹝法身则为“一切白法增上所显”。﹞一切如来各别自体微妙难测,居纯净土,任运湛然,居未来际自受法乐。

  15 《金藏》、《大正藏》作“受”,余作“身”。

  16 “者”字,《金藏》无。

  17 《佛地经论》卷七中云:

  一切如来各别自体微妙难测,居纯净土,任运湛然,尽未来际自受法乐;现种种形,说种种法,令大菩萨亦受法乐。

  戒贤《经论》云:

  受用身者,谓由彼增上生起之慧——即无分别智后得者——现起以琉璃等为自性诸佛土中,种种眷属大会上,与诸入地大菩萨众,同受法乐相。

  “别抄”卷六末云:

  依《梵摩喻经》,佛说法声有八种:谓最好声、易了知声、软暖声、和调声、尊慧声、不误声、深妙声、不女声。

  18 “无文”二字,为作者增注。

  《佛地经论》卷七中云:

  “变化身”者,一切神变圆满为相,一切化用共所集成,示现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所引﹝法身为“白法增上所显”,受用身为“所起”﹞。一切如来各别化用微妙难测,居秽净土,现种种形,说种种法,成熟下位菩萨、二乘及异生众,令入大地,出离三界,脱诸恶趣。

  戒贤《经论》云:

  随诸所化众生,变化身由遍示现多种色身等,适宜成熟彼等,唯是彼后得智。

  19 《佛地经论》卷七中云:

  又前五法摄三身者,有义:前二摄自性身,中间二种摄受用身,成所作智摄变化身。经说真如是法身故,论说转去阿赖耶识得自性身。大圆镜智转第八得,故知前二摄自性身。

  20 如《佛地经论》卷七云:

  经说真如是法身。

  又说:

  诸经皆说清净真如为法身故

  21 见《摄论》卷三中〈彼果智分〉第十一、两释卷九,如云:

  应知法身由几佛法之所摄持﹝藏文作“savs rgyas kyi chos du z/ig gis bsdus par rig par bya z/e na/”﹞?略由六种:一、由清净: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藏文作“mdor bsdu na rnam pa drug gis bsdus te/ savs rgyas kyi chos rnam par dag pas ni kun gz/i rnam par wes pa gyur nas chos kyi sku thob pa'i phyir ro/”﹞。

  智周《演秘》云:

  故知镜智自性身摄。

  22 《佛地经论》原文作:

  平等性智,如余论说。

  23 “是”字,《金藏》有,余无。

  24 其次前文,即已引《庄严经论》说成所作智文。

  25 见《庄严经论》卷三末,如云:

  “众生若有信,佛像即现前”者,如其所信随彼现故﹝藏文作“sems can rnams la mos pa ji lta ba bz/in du savs rgyas kyi sku ves par ston par mdzad pa yin te/”﹞,或有众生见如来青色,或有众生见如来黄色,如是一切﹝藏文作“'di ltar sems can kha cig gis ni de bz/in gwegs pa kha dog svon por/ kha cig gis ni kha dog ser por mthov vo z/es bya ba de lta bu la sogs pa'o/”﹞。此前二智,即是法身﹝此二句,藏文无﹞。

  而《佛地经论》则引意云:

  能于净土,随诸菩萨所乐示现种种佛身。

  26 原作“亦如论说”。

  27 “诸文”二字,《金藏》无。

  如彼《庄严经颂》云:

  恒在大众中,种种皆示现,能断诸疑网,雨大法雨故﹝藏文作“'khor gyi dkyil 'khor rnams su ni/ 'byor la thams cad ston mdzad pa/ the tshom thams cad gcod pa yi/ chos chen char ni rab tu 'bebs/”﹞。

  而《佛地经论》则引意云:

  于大集会,能现一切自在作用、说法断疑。

  28 “说”字,本论文作“说”,余本作“亦有”二字,《金藏》无。

  29 见《摄论·无性释·智品》﹝即〈彼果智分〉第十一﹞,如云:

  转五识故,得成所作智。

  30 “故”字,《金藏》作“等”。

  31 《摄论·无性释》续云:

  普于十方一切世界能现变化——从睹史多天宫而没,乃至涅槃,能现住持一切有情利乐事故﹝藏文作“bya ba sgrub pa'i ye wes ni gav gis dga' ldan la sogs pa na gnas pa nas bzuv ste/ mya van las 'das pa'i bar du de dag kun tu ston pas savs rgyas kyi mdzad pa sgrub pa'o/ ”﹞。

  32 《金藏》作“经”,余作“论”。

  33 如《佛地经论》说云:

  此经中说:成所作智起诸化业﹝如该论卷六初解经云:“成所作智,应知成立如来化身。此复三种:一者、身化,二者、语化,三者、意化”﹞。

  34 如《庄严经论》卷三末云:

  彼作事智于一切世界中作种种变化事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如是等业皆为利益一切众生故﹝藏文作“bya ba sgrub pa'i ye wes ni 'jig rten gyi khams thams cad du sprul pa rnam pa sna tshogs dpag tu med pa bsam gyis mi khyab pa dag gis sems can thams cad kyi don mdzad pa'o/”﹞。此作事智,即是化身。

  而《佛地经论》则引《庄严经论》文意云:

  《庄严经论》说:成所作智于一切界,发起种种无量难思诸变化事,故知后一摄变化身。

  35 见《摄论》卷三初〈彼果智分〉第十一初,原文为:

  彼果智殊胜,云何可见﹝藏文作“ye wes kyi khyad par ji ltar blta z/e na/”﹞?谓由三种佛身应知彼果智殊胜: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变化身﹝藏文作“savs rgyas kyi sku gsum po vo bo bid dav/ lovs spyod rdzogs dav/ sprul pa'i sku ye wes kyi khyad par du blta bar bya'o/”﹞。

  36 “举”字,灵泰《抄》牒文、《金藏》有,余缺。

  37 灵泰《抄》牒文、《金藏》作“立理”二字,余作“释”字。此即初中初文。

  38 “说”字,《金藏》有,余无。

  39 见《庄严经论》卷三〈菩提品〉第十。

  40 亦于次前具引原文,并与《佛地经论》依意引者对勘讫。

  《摄论》卷三中〈彼果智分〉第十一初,说法身有五相中第四相云:

  四、常住为相:谓真如清净相故﹝藏文作“rtag pa'i mtshan bid ni de bz/in bid rnam par dag pa'i mtshan bid dav/”﹞,本愿所引故﹝藏文作“svon gyi smon lam gyi wugs dav/”﹞,所应作事无竟期故﹝藏文作“bya ba yovs su ma rdzogs pa'i phyir ro/”﹞。

  《摄论·无性释》卷九初解云:

  恒无变易,相续无断,是故说言“常住为相”﹝藏文作“rtag pa'i mtshan bid ces bya ba ni ther zug gi mtshan bid do/”﹞,由三因缘成立此相﹝藏文无此二句﹞。

  “真如清净相故”者,此显真如性常无变,显成佛果,说为法身﹝藏文作“de bz/in bid rnam par dag pa de ni rtag pa ste/”﹞。性若变易,即非真如。是故常住﹝藏文作“gz/an du na/ de bz/in bid ces bya ba yav med par 'gyur ro/”﹞。

  “本愿所引故”者,谓诸如来皆先发起如是大愿:我当度脱无量有情令般涅槃。诸有情类未般涅槃,愿所引果相续不绝,是故常住。此愿所引,离相续常,道理不成﹝藏文作“svon gyi smon gyi wugs kyi phyir z/es bya ba ni des svon 'di skad du sems can tshad med pa dag yovs su mya van las bzla'o z/es smon lam btab pa yav rtag pa bid med du zin na/ de grub par mi 'gyur ro/”﹞。

  “所应作事无竟期故”者,谓先大愿所应作事无究竟期。诸有情类量无边故,乃至有情相续不断,佛所作事恒无断故,说名为常﹝藏文作“smon lam btab tu zin kyav sems can mtha' yas pa'i phyir bya ba yovs su rdzogs par mi 'gyur te/ sems can ji srid bar gnas pa'i phyir rtag pa bid do/”﹞。

  41 《佛地经论》卷七中原文:

  《赞佛论》说:如来法身无生灭故。

  42 见《瑜伽》卷七十八卷中、《解深密经》卷五〈如来所作事品〉第八初。

  43 《解深密经》卷五原文为:

  当知化身有生起,法身之相无有生起。

  44 见唐义净译《金刚般若论》卷上中,如云:

  何故菩提言“出”,诸佛言“生”?颂曰:得菩提因故;此余者,是生。

  言“菩提”者,即是法身。此是无为性故,名为自性。是故此二﹝谓“自受、为他说”﹞是得之因﹝魏译作“此二能作了因”﹞非是生因。若望此余受用、化身,生因故。由此亲能持菩提故,生福甚多。

  《佛地经论》卷七中亦引云:

  受持演说彼经功德,于佛法身为证得因,于余二身为生因故。

  45 “《佛地论》云:诸经论说”八字,《述记》原传抄误置于解释“又说法身诸佛共有者”下,今特提上,以顺上下文意。

  原文作:

  诸经论说:究竟转依,以为法身。转依即是清净真如,非对治道,故知法身唯净法界真如为性。

  46 “有”字下,余本有“等”字,《金藏》无。

  47 《对法》卷一,归敬偈文中云:

  自性身者,谓诸善逝共有法身。最极微细一切障转依,真如为体故;于自他利并为最胜,由证此身得余身故﹝藏文作“vo bo bid kyi sku de bz/in gwegs pa kun dav thun mov ba win tu phra ba'i sgrib pa thams cad de bz/in bid kyi gnas su yovs su sgyur ba'i mtshan bid chos kyi sku rav don gtso che ba ma thob pa thob par byed pa z/es bya ba la sogs pa de bz/in gwegs pa'i sku'i dbye ba rnam pa gsum la 'jug par byed do/”﹞。

  48 “《摄论·智品》”,应为《摄论》卷三〈彼果智分〉第十一,两《释》中,世亲作〈彼果智分〉,无性作〈果智分〉。

  《摄论》云:

  诸佛法身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依止、意乐、业无别故,当言无异﹝藏文作“gnas dav/ dgovs pa dav/ phrin las tha dad pa med pas tha dad pa ma yin pa z/es bya'o/”﹞。

  《摄论·无性释》卷九中解云:

  诸佛法身“依止、意乐”、作“业无别,故”无有异故。诸佛真如无有异故,依止无别﹝藏文作“gnas tha dad pa med pa ni de bz/in bid tha dad pa med pa'i phyir ro/”﹞,一切皆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意乐同故﹝藏文作“dgovs pa tha dad pa med pa ni thams cad kyav phan pa dav bde bar dgovs pa'i phyir ro/”﹞;一切皆同利他为胜,现等正觉、般涅槃等,种种作业,故业无别﹝藏文作“phrin las tha dad pa med pa ni thams cad kyav 'gro ba'i don mdzad pa'i phyir te/(疑“ro”)”﹞。

  《佛地经论》卷七末云:

  如是三身一切如来为有差别?为无差别?法身实性,一切如来皆共有故,无有差别。就能证因有差别故,假说差别。其余二身各别因感各别自性,实有差别。但无别执、同处相似,利乐意乐,事业平等,说无差别。是故﹝无性﹞说言一切诸佛由所依止、意乐、事业,于三种身如其次第说无差别。所依法界无差别故,利乐意乐无差别故,共作事业无差别故。

  《庄严经论》卷三中云:

  “平等”,谓自性身,一切诸佛等无别故﹝藏文作“savs rgyas thams cad kyi rav bz/in gyi sku ni khyad par pa bid kyis mam pa dav/”﹞。

  49 “今”字,《金藏》无。

  50 《摄论·无性释》卷九解云:

  由阿赖耶识执持一切杂染种子,对治起时,转灭如是一切染种,转得随顺一切无罪圆满功德﹝藏文作“kun nas bon movs pa thams cad kyi sa bon can de gben pos bsal na yon tan kha na ma tho ba med pa mav po thams cad dav mthun par 'gyur te/”﹞。譬如世间阿揭陀药﹝梵文作“agada”﹞能变有毒令成无毒,故说名转﹝藏文作“dper na sman nad med kyis dug bsal na sman nad med du 'gyur ba bz/in du gyur pa brjod par bya'o/”﹞。

  51 《佛地经论》卷七中云:

  然说转去阿赖耶识得法身者,此说转去第八识中二障种子,显得清净转依法身,非说镜智,以说镜智是受用故。

  52 “无文,科已如前”,为作者增注。

  言“虽有真实无边功德”者,如《佛地经论》卷七中云:

  如来初自性身,体常不变,故名自性。力、无畏等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

  《摄论》卷三〈彼果智分〉第十一云:

  此中自性身者,谓诸如来法身,一切法自在转所依止故﹝藏文作“de la vo bo bid kyi sku ni gav de bz/in gwegs pa rnams kyi chos kyi sku ste/ chos thams cad la dbav sgyur ba'i gnas yin pa'i phyir ro/”﹞。

  言“无为故,不可说为色、心等物”者,《摄大乘论·无性释》卷九初云:

  “有无无二为相”者,谓非有相。以一切法遍计所执皆无有故﹝藏文作“yod pa dav med pa gbis su med pa'i mtshan bid kyis z/es bya ba la yod pa'i mtshan bid ma yin pa ni chos thams cad dvos po med pa'i bdag bid yin pa'i phyir ro/”﹞。亦非无相,以空所显自性有故﹝藏文作“med pa'i mtshan bid ma yin pa ni stov pa bid vo bo bid yin pa'i phyir ro/”﹞。

  《佛地经论》卷七中云:

  如是法身虽离一切分别戏论,而无生灭故,说名为常。二身虽有念念生灭,而依常身无间断故,恒相续故,说名为常。经说如来色受等法一切常住,依此道理,非无生灭。无漏种子修习增长所生起故;生者皆灭,一向说故;色、心皆见是无常故;常住色、心曾不见故。

  53 《佛地经论》卷七中云:

  有义:初一摄自性身。四智、自性,相应共有,及为地上菩萨所现一分细相,摄受用身;若为地前诸菩萨所现一分粗相、化用,摄变化身。

  54 “解释”二字,《金藏》有,余无。

  55 《金藏》作“化身”,余作“受用”。

  56 依论次第,应二为说相,三为解违。

  57 此下即初中初文。

  58 见《庄严经论》卷三〈菩提品〉第十。

  59 《佛地经论》卷七中云:

  然说转去阿赖耶识得法身者,此说转去第八识中二障种子,显得清净转依法身,非说镜智,以说镜智受用故。

  《庄严经论》云:

  “镜智诸智因,说是大智藏;余身及余智,像现从此起”者,“余身”谓受用身等;“余智”谓平等智等。由彼身像及彼智像,一切皆从此智出生,是故佛说此智以为镜智﹝藏文作“ye wes kun gyi rgyu mtshan phyir/ ye wes 'byuv gnas chen po 'dra/ lovs spyod pa'i savs rgyas bid/ ye wes gzugs brban 'byuv phyir ste/ mbam pa bid kyi ye wes la sogs pa de dag gi rnam pa thams cad kyi rgyu yin pa'i phyir ye wes thams cad kyi 'byuv gnas lta bu'o/ de ni lovs spyod rdzogs pa'i savs rgyas yav yin la/ ye wes kyi gzugs brban 'byuv ba'i phyir me lov lta bu'i ye wes z/es kyav bya'o/”﹞。

  60 即以初智摄法身或自性身;平等、观察摄受用身。所有四智均以真如为清净依,而后三智又以初智为生起依。

  61 见《摄论》卷三末〈彼果智分〉第十一末、两《释》卷十中,彼论云:

  何故受用身非即自性身?由六因故:一、色身可见故,二、无量佛众会差别可见故,三、随胜解见自性不定可见故,四、别别而见自性变动可见故,五、菩萨声闻及诸天等种种众会间杂可见故,六、阿赖耶识与诸转识转依非理可见故﹝藏文作“kun gz/i rnam par wes pa dav 'jug pa'i rnam par wes pa gbis gnas gyur pas mi rigs par snav ba'i phyir lovs spyod rdzogs pa bid kyi sku mi rigs so/”﹞。

  无性解第一因云:

  又见转依非道理故。谓转阿赖耶识得自性身,转诸转识得受用身,故受用身非自性身。

  62 “别为”二字,《金藏》作“可”字。

  63 “土”字,《金藏》、《抄》、《秘蕴》误作“上”。

  64 “等”字,《金藏》有,余无。

  65 “亦”字,泰《抄》牒文、《金藏》有,余无。

  66 《金藏》作“著”,合《义演》释文,余本作“益”。

  67 “说”字,《金藏》有,余无。

  68 “受用佛”,藏文《庄严经论》作“lovs spyod pa'i savs rgyas/”;“说圆”等八字,本属牒释论文,今又借用于此。

  69 “虽转藏识”四字,《金藏》有,余无。

  70 如第二师云:

  然转去藏识得者,谓由转灭第八识中二障粗重显法身故。

  71 如《佛地经论》云:

  色、心皆见是无常故,常住色、心曾不见故。

  72 “也”字,《金藏》有,余无。

  73 即《摄大乘论》卷三〈彼果智分〉第十一。

  74 “又受用身”至“摄论文”等二十四字,乃依《金藏》,余本作“此以理解难”五字,如云:

  应知法身几德相应﹝藏文作“chos kyi sku de yon tan du z/ig dav ldan par rig par bya z/e na/”﹞?谓最清净四无量﹝藏文作“win tu yovs su dag pa'i tshad med pa bz/i dav/”﹞、解脱﹝藏文作“rnam par thar ba brgyad dav/”﹞、胜处﹝藏文作“zil gyis gnon pa'i skye mched brgyad dav/”﹞、遍处﹝藏文作“zad par gyi skye mched bcu dav/”﹞、无诤﹝藏文作“bon movs pa med pa dav/”﹞、愿智﹝藏文作“smon nas wes pa dav/”﹞、四无碍解﹝藏文作“so so yav dag par rig pa bz/i dav/”﹞、六神通﹝藏文作“mvon par wes pa drug dav/”,以上共十九种﹞、三十二大士相﹝藏文作“skyes bu chen pa'i mtshan sum cu rtsa gbis dav/”﹞、八十随好﹝藏文作“dpe byad bzav po brgyad cu dav/”﹞、四一切相清净﹝藏文作“rnam pa thams cad yovs su dag pa bz/i dav/”﹞、十力﹝藏文作“stobs bcu dav/”﹞、四无畏﹝藏文作“mi 'jigs pa bz/i dav/”﹞、三不护﹝藏文作“bsruv ba med pa gsum dav/”﹞、三念住﹝藏文作“dran pa be bar gz/ag pa gsum dav/”﹞、拔除习气﹝藏文作“bag chags yav dag par bcom pa dav/”﹞、无忘失法﹝藏文作“bsbel ba med pa'i chos bid dav/﹞、大悲﹝藏文作“thugs rje chen po dav/”﹞、十八不共佛法﹝藏文作“savs rgyas kyi chos ma 'dres pa brgyad dav/”﹞、一切相妙智﹝藏文作“rnam pa'i mchog thams cad mkhyen pa bid dav/”﹞等功德相应﹝藏文作“pha rol du phyin pa drug yovs su rdzogs pa dav ldan no/”﹞。

  从三十二大士夫相至一切种妙智,《瑜伽》卷三十八总计为“百四十不共佛法”。其中“十八不共佛法”亦应为总数而非别有。二者皆为总计,内含一致。“别抄”卷六末云“非二乘等共也”。如是功德,《瑜伽》卷四十、卷五十,同为不共有殊胜功德一百五十九种。

  然若如《对法》卷十三、《显扬圣教论》卷四〈摄事品〉第一之四,及《摄大乘论》卷三〈彼果智分〉第十一别出十八不共佛法之所摄者﹝如《摄论》卷三说不共佛法最胜颂云“由行及由证,由智及由业,于一切二乘,最胜者归礼(藏文作“gwegs dav thugs su chud pa dav/ mkhyen pa dav ni phrin las kyis/ ban thos dav ni rav sav rgyas/ kun mchog la phyag 'tshal lo/”)”。《对法》卷十四则以“于不共身语意业清净足中”若定、若慧,为“行”。以“于所依及果、根,未得不退具足中”,﹞若定,若慧”,为“证”。以“于不共智,住具足中”,“若定、若慧”,为“智”。以“于不共业现行中”,“若定、若慧”,为“业”。细分为十八﹞,则总计当为一百七十七种。

  75 “下出他化身”五字,《金藏》有,余缺。

  76 “等”字,灵泰《抄》牒文、《金藏》有,余本无。

  77 “出”字,灵泰《抄》牒文、《金藏》作“出”,余作“立”。

  78 以下即初文。

  79 “虽说......等者”十一字,《金藏》有,余本缺。

  80 “所”字下,《金藏》衍“以”字。

  81 见《摄论》卷三〈彼果智分〉第十一初,如云:

  谓由三种佛身应知彼果智殊胜。

  82 《金藏》作“亦非智也”四字,余本作“无漏智”三字。

  83 “但说平等、成所作智等者”十字,《金藏》有,余本缺。

  84 《佛地经》卷一云:

  证得一切领受缘起平等法性,圆满成故。

  85 “即”字,《金藏》有,余无。

  86 “身”字,《金藏》有,余无。

  87 如《佛地经论》卷六初解“成所作智”云:

  成所作智应知成立如来化身。此复三种:一者、身化,二者、语化,三者、意化。

  88 “说”字,《金藏》有,余无。

  89 “于”字,灵泰《抄》牒文、《金藏》无。

  90 以下即初文。

  91 “然变化身及他受用等”九字,《金藏》有,余本无。

  92 见《佛地经论》卷七中,如云:

  此并相分似见分现。

  93 《佛地经论》卷七中云:

  心化唯二:一、自身相应:谓自心上化现种种心及心法影像差别。二、他身相应:谓令他心,亦现种种心及心法影像差别。此并相分似见分现。

  有义: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加彼有情,令愚昧者解深细法,令失念者得正忆念,名化他心。然心无化,无形质故。如论说言:心无形质,不可变化;又说:化身无心、心法。此就二乘及诸异生定力而说,彼定力劣,不能化现无形质法;诸佛菩萨不思议定皆能化现。

  94 《金藏》作“若不尔者,下立理也”八字,余本作“下立理,引证也”六字。

  《佛地经论》卷七续上文云:

  若不尔者,云何如来现贪、嗔等?云何声闻及傍生等知如来心?

  95 “下”字前,《金藏》有“化无量类等”五字,余本无。

  96 灵泰《抄》云:

  若佛欲化众生等时,即化作化人方便接引。如须达长者最初见佛,不解礼佛之轨则,在佛边坐。是时,如来化作一净居天,光明赫奕,威仪庠序,动止可观,即来礼佛,以百千偈而叹佛德。须达见已,遂起学彼天威仪而作礼佛也。

  如理《义演》同。

  97 “此《涅槃经》”四字,《疏翼》原文无,依《大正藏》增。

  北本昙无忏译《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

  如来一心安住不动,所可示化无量形类,各令有心。

  98 《佛地经》卷一云:

  如诸众生勤励身业,由是众生趣求种种殉利、务农、勤王等事﹝藏文作“dper na sems can gyi lus kyi las rtsol ba las byuv ba des sems can rnams z/iv las dav/ tshov byed pa dav/ rgyal po'i z/am riv byed pa la sogs pas yovs su tshol bar byed do/”﹞,如是如来成所作智勤身化业。由是,示现种种工巧等处摧伏诸技微慢众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藏文作“de bz/in du de bz/in gwegs pa rnams kyi bya ba sgrub pa'i ye wes rtsol ba las byuv ba lus sprul ba'i las des/ de bz/in gwegs pa rnams sems can las dav bzo'i gnas thams cad kyis rgyags dregs pa rnams la las dav bzo'i gnas thams cad be bar bstan pa te/ zil gyis mnan nas/ thabs la mkhas pa des kyav sems can bstan pa la 'dul bar byed/ yovs su smin par byed/ rnam par grol bar byed do/”﹞。

  99 “又说变化有依他心者”九字,《金藏》有,余本无。

  100 《解深密经》卷五末〈如来成所作品〉第八末云:

  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化身当言有心?当言无心耶﹝藏文作“bcom ldan 'das/ de bz/in gwegs pas sprul pa sems mchis sam ma mchis z/es bgyi/”﹞?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非是有心,亦非无心﹝藏文作“'jam dpal/ sems yod pa'av ma yin/ sems med pa yav ma yin te/”﹞。何以故?无自依心故,有依他心故﹝藏文作“sems rav dbav med pa bid dav/ sems gz/an gyi dbav bid yin pa'i phyir ro/”﹞。

  101 《金藏》作“又”,余作“文”,作文,则属上句。

  102 “虽说变化无根心者”八字,《金藏》有,余本无。

  103 “九”字,《金藏》误作“八”。

  104 “心”字下,《金藏》衍“王”字。

  105 《金藏》作“果”,余作“报等”二字。“果”,原作“异熟”二字。

  《瑜伽》卷九十八原文作:

  又诸圣者,变化神通,于其四事不能变化﹝藏文作“'phags pa'i sprul pa'i rdzu 'phrul gyis kyav rnam pa bz/i ni sprul mi nus te/”﹞:一者、根,二者、心,三者、心所有法,四者、业及业异熟。

  106 “不说”二字,余作“说不”。

  107 “等”,取余味,触。

  108 灵泰《抄》云:

  若佛化色身及化声说法,即于欲色界皆有实用;余化香、味、触、即无实用。其事云何?若佛菩萨于色界中,虽化香、味、触三尘,其色界中有情既不有段食,故于化香等法无实用。若化香味等,于欲界中亦有实用。谓佛化香等段食,余欲界有情,亦得受用。

  109 即《瑜伽》卷五十四〈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四〉云:

  心自在转微细性﹝三种微细性之一﹞者,谓色、无色二界诸﹝藏文只作“色界”,无“二”及“诸”等﹞色﹝藏文作“de la sems kyi dbav bsgyur ba cha phra ba bid kyis ni gzugs na spyod pa'i gzugs phra ba bstan te/”﹞。如经说:“有等心诸天,曾于人中如是如是资熏,磨莹其心,随其修力住一毛端空量地处,展转更互不相妨碍﹝藏文作“ji skad du lha sems mbam par (德格版误作“pa mi”)'gyur ba de dag gis ni ji ltar de dag smyuv bu'i rtse mas phug pa'i khyon tsam gyis phyogs gcig tu 'khod kyav gcig la gcig thogs pa yav med la/ gcig la gcig gnod pa yav med pa dav/ de ltar de ltar sems de dag yovs su sbyav bar byas wiv yovs su byi dor byas so z/es gsuvs pa lta bu ste/”﹞”。

  110 如《瑜伽》卷五十三云:

  当知此中就业增上所生诸色,说无色界无有诸色,非就胜定自在色说﹝藏文作“de la gzugs med pa rnams na ni las kyi dbav gis grub pa bid la brten nas gzugs med pa z/es bya bar zad de/ sboms par 'jug pa'i dbav la brten nas ni ma yin te/”﹞。何以故?由彼胜定于一切色皆自在,诸定加行令现前故﹝藏文作“'di ltar de la sboms par 'jug pas mvon par 'du bya ba mvon du gyur pa las thams cad na gzugs kyi rnam pa la dbav ba dmigs pa'i phyir te/”﹞。当知此色名极微细定所生色﹝藏文作“de yav sboms par 'jug pa'i gzugs cha phra ba z/es bya'o/”﹞。

  111 见《述记》卷十六解论文“若定等力所变器身,界地自他则不决定”处。

  112 《金藏》作“等法”,余作“法等”。

  113 为无分别智所依体故,与智为自体分故,“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

  智周《演秘》云:

  “离杂染”者,显不能起贪、恚等也。故《疏》依此不起贪等,云:应木石以之为难。不难木石中之实性,实性,亦是真如体故。其木石,乃显非心,冥顽不灵;而真如不可以心、物——亦即能取、所取之虚妄分别——辨之。

  114 即不得以之比况真实。

  115 “杂”字,《金藏》有,余无。

  116 “简”字,《金藏》无。

  117 《义演》牒文、《金藏》作“显”,余作“类”。

  118 《枢要》卷下末云:

  说“常、乐、我、净”等,以除二乘四颠倒心故。二乘正证此法性者,非作常、无常解。由加行心作此无常等解,故入;后出观时,复观前观,不审所缘,便见加行。谓是真智所缘亦是无常等,谓真实诸法皆无常等。

  诸加行心,及有漏后得,虽非是执,性皆是善;然由六、七法执未亡,故引有漏善心而作此解。于法执所引之果有漏观心上,说能引法执障为颠倒。若无法执时,此观不生故。由前凡位起四颠倒,或十二倒——想、心、见等,执身等为净。

  佛为治彼说无常等行,为非常等,令其趣证。论其真理,非常、无常。然二乘者由随佛方便言,及法执引,故作无常等解。今为治彼,令证极果,说此真如为“常我”等,令起此行方便趣入,证其法也。正证彼时,非常无常。诸佛或说我,或时说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余皆类然。

  此依护法唯六、七有染心、有执为论。八地以前起下乘般涅槃障,细生灭等障,皆准此释。故八地以去皆不论现行观心为障。﹝参看《佛地经论》卷一中一师义。﹞

  其安慧:因中无漏,一切有漏,皆有法执。故说二乘无漏心等为四颠倒。八地以前,说功用加行为障。不尔,加行道应非二愚摄。由此一切有漏善心等及因无漏皆有法执。﹝参看《佛地经论》卷一中另一师义。﹞

  今论真理,非常、非无常等。为断执无常等,故说为“常、乐”等也。“众善所依”,显性无贪嗔痴等种种烦恼,目之为“善”。能顺诸善,与善为依,故具功德。

  119 《佛地经论》卷七如云:

  又法身者,究竟转依,真如为相,一切佛法平等所依,能起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所显。一切如来平等自性微妙难测,灭诸分别,绝诸戏论。故契经言:“诸佛法身不应寻思,非寻思境,超过一切寻思戏论。”﹝此经文亦为戒贤所引,亦已如前具用讫。﹞

  受用身者,一切功德圆满为相,一切佛法共所集成,能起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所起。一切如来各别自体微妙难测,居纯净土,任运湛然,尽未来际自受法乐;现种种形,说种种法,令大菩萨亦受法乐。

  变化身者,一切神变圆满为相,一切化用共所集成,示现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所引。一切如来各别化用微妙难测,居净秽土,现种种形说种种法,成熟下位菩萨、二乘,及异生众,令入大地,出离三界,脱诸恶趣。如是,略释三身相用。

  120 《佛地经论》卷七末云:

  又自性身寂灭安乐,正属自利功德所摄。为增上缘益众生故,兼属利他。又与二身俱利功德为所依故,二利所摄。受用身者,具有二分:一、自受法乐分:谓三无数劫修自利行满足,所证色等实身,令自受用微妙法乐。二、他受法乐分:谓三无数劫修利他行满足,所证色等化身,为入大地诸菩萨众现种种形,说种种法,令诸菩萨受大法乐。由此二分或说此身唯自利摄,或说此身唯利他摄,或说俱摄,皆不相违。变化身者,唯为利他,现诸化相,故利他摄。

  《枢要》卷下末云:

  “法身正自利”言,显不同。“利他”展转说故。其自受用身修因,本为利他故修,又为利他所依止。

  何故对他受用等?利他义微,所以不说,理亦不遮。

  他受用、变化,何故不说自利?诸佛利他,即自利故,理亦应然。意为利他变现生故。从意乐说,为利他故。前﹝卷九初﹞资粮位﹝中﹞云:一切功德皆属二利,随意乐力﹝原文为“所修胜行,随自意乐一切皆通自他利行”﹞。今此随增上,故三身别。

  121 见《枢要》卷上解“大般涅槃三事圆满”中云:

  能观智慧、所观法身,离诸系缚、假择灭等,名为解脱,名体三事:一真如上,有智慧本性,故名摩诃般若;出缠之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性离生死缚,名曰解脱。一如体之上,义有三故,名义三三事。

  122 “相、性”,《金藏》作“性相”。

  123 “有”字,《金藏》无。

  124 “止”字,《金藏》有,余无。

  125 “自受用身还依自土者”九字,《金藏》有,余本无。

  126 “随自土”三字,《金藏》无。

  127 “土名”,余本作“名土”,《金藏》作“土名”。

  128 见《枢要》卷下末,如云:

  “自受用身”“如净土量”遍法界者,应作二解:一、实尔,二、依用说。智是佛故,以所证“无边”故。如世间言“所见处高”,言“眼孔大”;“所学广”故,说“智慧大”。

  129 灵泰《抄》牒文、《金藏》作“世界”二字,余本作“叶”。

  130 如彼十地各有“分量大小”。第八不动地中则总说云:

  复次,善男子!汝观我等无量净身、无量智慧、无量佛国土、无量光轮、无量起智、无量净音,汝今应起如是等﹝六﹞事。

  131 “故”字,《金藏》有,余无。

  132 见《佛地经论》卷七,如云:

  如是三身,云何形量?法身、清净真如为体,真如即是诸法实性。法无边际,法身亦尔,遍一切法无处不有。犹如虚空,不可说其形量大小。就相而言,遍一切处。受用身者,有色、非色。非色诸法无形质故,亦不可说形量大小。若就依身及所知境,亦得说言遍一切处。

  色有二种:一者、实色﹝即异熟所生﹞,二者、化色。言“实色”者,三无数劫修感色身、相好等业,转五根等有漏色身,得佛无漏五根等色,无量相好庄严其身,周遍法界,称实净土。

  于生死中,业有分限,阿赖耶识所变身形大小不定:且如此界赡部洲人,善业最劣,所得色身极长四肘。东胜身洲善业次胜,身长八肘。如是善业渐渐增胜,所得色身形量渐大,乃至色究竟天感色业中最殊胜故,所得色身一万六千逾缮那量。十地菩萨无漏善根所资熏故,身形转大,如经广说。

  金刚喻定现在前时,灭一切障,善根势力量无边故,所得色身充满法界遍实净土。大圆镜智相应净识所变身土,无限量故。诸佛识变,同处、同时,其相相似,不相障碍,尽未来际,无间无断。依此能令诸佛受用广大喜乐,是故名受用身土。

  如是身土,唯佛乃知,非诸菩萨五根所证。一一色根能证一切所受境界,无障碍故。是故诸佛无见顶相、无边法音,一切色根作用无限,以遍满故。

  言化色者,由悲愿力为化地前诸有情故,现变化身,通色、非色。非色即是变化意业力、无畏等诸功德相,无形质故,无有形量;色者,变化身语业等,随时、随处、随众所宜,所现身形其量不定,如经广说。

  133 据《佛地经论》。卷七:自性身或法身“一切如来皆共有故无有差别。就能证因有差别故,假说差别。”自受用身等可有“同处相似”而说无别。

  此外,即《庄严经论》、《摄论》等均说“利乐意乐无差别故;共作事业无差别故。”然此二无差别,实为相类似而已,非相共同。不如所依之所谓“共有也”。

  134 即《佛地经论》卷七末文,已如上具引。

  135 《金藏》作“大”,余作“甚”。

  136 如《佛地经论》卷七云:

  一切如来所化有情,为共、不共?有义:皆共,以一一佛皆能化度一切有情;福德智慧一切平等;三无数劫勤修行愿,同为济拔一切有情求菩提故;如说一佛所化有情,即一切佛。

  有义:不共。以佛所化诸有情类本相属故,是故如来底沙佛﹝梵文为“tisya”﹞时,曾与慈氏﹝梵文为“maitreya”﹞同为弟子,佛观释迦﹝梵文为“wakya-muni”﹞所化有情善根先熟,慈氏所化善根后熟。又观慈氏因行先满,释迦后满。遂于一处入火光定,令释迦见,七日七夜不下一足,一颂赞叹,令超慈氏在前成佛。

  又佛将欲入涅槃时,作如是言:我所应度,皆已度讫。又契经说:佛涅槃时观一所化现在非想非非想处,当生此间应受佛化;留一化身潜住此界,先所受身现入涅槃。彼从非想非非想没,来生此间,佛所留化为说妙法,成阿罗汉。尔时化身方没不现。

  又诸经中处处宣说:能化、所化相属决定。是故诸佛所化不共。

  如实义者,有共、不共。无始时来,种姓法尔更互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属多。菩萨因时成熟有情亦不决定:或共、不共。故成佛已,或共化度,或别化度。

  若所化生,一向共者,何须多佛?一佛能化一切生故。唯应一佛常住世间教化众生,余佛皆应入永寂灭!佛亦不应化余众生令趣大乘。以无用故。但应化彼令得二乘入永寂灭,以易得故。谁有智者舍易就难,然灯助日?是故所化非一向共。

  若所化生一向不共,菩萨不应发弘誓愿历事诸佛修学大乘;苏达那﹝梵文为“su-dana”﹞等,亦不应事多善知识;诸佛不应以已所化付嘱后佛。如是等事皆悉相违,是故不应一向不共。

  虽一一佛有化一切有情功能,然诸有情于无缘佛不肯受化,亦不见闻。虽一一佛尽未来际常住世间,教化无量诸有情类,而随所宜现种种化:或现等觉,或现涅槃;或名释迦﹝梵文为“wakya”﹞,或慈氏﹝梵文为“maitreya”﹞等,随一化相所度有情言皆度讫,生非想﹝非非想﹞者宜见释迦化相得度,故留化待,亦不相违。

  若诸如来同一所化,何佛现前而化彼耶?诸佛皆有悲愿力故,不可一化,余皆止息。但有缘佛同处同时后得智上各现一化,其状相似不相障碍,更相和杂,为增上缘,令所化生识如是变:谓见一佛为现神通,为说正法。如是等事,不可思议,非唯识理不可解了!

  137 灵泰《抄》牒文、《金藏》作“后熟”,余作“熟后”。

  138 《观弥勒上生经疏》卷一中云:

  又由释迦弥勒同事弗沙﹝即底沙﹞,世尊入火光定,威光晃耀,释迦赞叹,复超九劫,故先弥勒以得菩提。故经数说:弥勒自言我宁千阿僧祇劫睹史天说法度人,不能昔时舍身少分故,在后成佛。

  139 《金藏》作“也”,余作“门”。“初、明身土能所变”中有二:一、无漏,二、有漏。初中又二:一、同识种生,二、简不同识种生。

  此即初中初文。

  140 “佛”字,原文无。

  141 “此诸佛身土若净若秽等者”十一字,《金藏》有,余本无。

  142 《金藏》作“净、秽”二字,合灵泰《抄》牒文,余本作“染、净土”三字。

  143 《金藏》作“所变现”三字,余作“变”一字。

  144 “既”字,《金藏》无。

  145 “若”字,《金藏》有,余无。

  146 《金藏》作“观”,余作“散”。

  147 “他受用土”四字,《金藏》无。

  148 “云”字,《金藏》误作“之”。

  149 “秽”字,《金藏》无。

  150 “心”字,《金藏》有,余无。

  151 “后”字,《金藏》误作“复”。

  152 灵泰《抄》云:

  相似合梵王,即是八地以上菩萨。

  153 即蕴、处、界三法。

  154 “纯善无漏因缘所生者”九字,《金藏》有,余本无。

  155 《金藏》作“彼”,余作“自”。

  156 《金藏》作“说转与不转”五字,余作“缚与不缚”四字。

  157 “故说”二字,《金藏》有,余无。

  158 “其性相”等十二字,《金藏》无。

  《枢要》卷下末云:

  四智缘境﹝即第七﹞门中,自受用土唯净无漏。余不见故,唯佛所知。他受用土,本质唯无漏净,见者唯净。一切不善诸异熟果,皆已无故。然通有、无漏。第八、五识所观有漏,故见者通。其秽土,利乐有情亦为﹝变﹞现秽,见亦通秽,通诸识境。化土本唯无漏,然有净、秽;见者亦尔。通有、无漏,然有净、秽。十地菩萨亦得见故。上知下故。然由本为十地菩萨现净土故,论说他土,有其“净”言。化土本为地前﹝菩萨﹞等现,不别言“净”,总说见身土。各为增胜、本为,而说,亦不相违。下不知上故,地前、二乘,必不见无漏净土。

  此中诸土,皆四智境。由随增胜、本质﹝《金藏》作“质”,《续藏》作“击”﹞发因,说智别现。不尔,便有非遍知过。

  159 “蕴等识相不必皆同”八字,《义演》牒文、《金藏》有,余本无。

  160 《金藏》作“为”,余作“是”。

  161 谓六转识。

  162 “所变相分”四字,《金藏》无。

  163 “非”字,东海、谷隆、延康等本,作“亦”,应从。

  164 “生故”二字,《金藏》有,余本无。

  165 “相望”二字,东海、谷隆、延康等本有,余无。

  166 《枢要》卷下最末云:

  若佛五蕴许是蕴等收,何故不许佛是有情摄?有情依异熟,佛非有情摄。持性,名法,佛可法所收。纯、杂义解,由增、劣不同,但依亲相分说。若依影质,复说不同:影中自地变“纯”,通力引“杂”。非通力中,八缘现“纯”,五识、善恶心“杂”,无记心“纯”。第六、五俱等通诸相,应思准。假实中,约识分别。有无对、有为无为对、有漏无漏对、自界他界缘对,思准纯杂。

  《了义灯》卷二十最末云:

  且第八识漏无漏分别:无漏能、所缘,俱无漏纯种生故;二、三性分别﹝即善、不善、无记分别﹞:能、所缘俱善,纯种生故,约亲相说。三界系、不系对:能所缘同不系,亦约亲相。如是诸识,据因果诸门,辨释亲疏能所缘,准理可悉。

  167 “有漏识......等者”十八字,《金藏》有,余本无。

  168 “问”字,《金藏》误作“同”。

  169 “有”字,《金藏》误作“而”。

  170 “善”字,诸本作“蕴”。《疏翼》作“善”,未详出处,但顺于《述记》内文。

  171 “有漏名等”二十三字,《金藏》缺。

  智周《演秘》云:

  相名“非顺理故”等者,此显识相不必皆同之所以也。性相顺故,见、相同性。非相顺者,即色、心等种种别故。

  172 “与见分”等七字,《金藏》无。

  173 “缘”字,灵泰《抄》牒文、《金藏》有,余无。

  174 即色、声二境。“二”字,《金藏》、《大正藏》作“二”,余多作“三”。

  175 “以”字,《金藏》无。

  176 “分”字,《金藏》无。

  177 余本有“等”字,《金藏》无。

  178 即不必性皆同。

  179 《佛地经论》卷七如云:

  如是法身虽离一切分别戏论,而无生灭,故说名常。二身虽有念念生灭,而依常身无间断故,恒相续故,说名为常。经说如来色受等法一切常住,依此道理,非无生灭。无漏种子修增长,所生起故。生者皆灭,一向说故。色、心皆见是无常故。常住色、心曾不见故。

  180 “等”字,疑为“色”。

  181 “门”字,《金藏》有,余无。

  《佛地经论》卷七末文又云:

  变化身者,亦悲愿力,为化地前诸有情故,现变化身,通色、非色。非色,即变化意业力、无畏等诸功德相,无形质故,无有形量﹝卷六中成所作智“显示决择意化,化意业相”有二:一、“能决择所化众生八万四千心行差别”。二、“此智相分中现变化意业似能决择众生八万四千心行,会彼了知,得胜义利”﹞。色者,变化身、语业等。

  182 《佛地经论》卷七末文复云:

  如是三身有四分故,得为四句:一、受用非变化:谓自利分实受用身。二、变化非受用:谓变化身为化地前杂类生故,或粗,或妙,或令欢喜,或令怖畏,改转不定,但名变化,不名受用,不必令受现法乐故。三、亦受用亦变化:谓为地上菩萨所现种种化身,令诸菩萨受法乐故,随时改转,不决定故。四、非受用非变化:谓自性身。

  183 《佛地经论》卷七末文复云:

  或处说佛有二种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若自性身,若实受用,俱名法身。诸功德法所依止故,诸功德法所集成故。若变化身,若他受用,俱名生身。随众所宜,数现生故。

  184 如《佛地经论》卷七末云:

  又余经说有十种佛:一、现等觉佛,二、弘誓愿佛,三、业异熟佛,四、住持佛,五、变化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定佛,九、本性佛,十、随乐佛。前五,世俗;后五,胜义。随其所应,三身所摄。如是等类,随相应知。

  185 “净秽”二字,《金藏》有,余无。

  186 “中”字,《金藏》有,余无。

  187 “义”字,《金藏》无。

  188 “论然相分等者”六字,《金藏》有,余本无。

  189 “心”字,《金藏》有,余无。

  190 “所变”二字,《金藏》无,《义演》牒文等均有。

  191 “虽”字,《金藏》无,泰《抄》、《义演》等多有。

  192 《金藏》作“少”,金陵等作“小”。

  193 “不即亲得”四字,《金藏》有,余无。

  194 灵泰《抄》、《义演》牒释、《金藏》作“现土”二字,余本作“疏知”二字。

  195 灵泰《抄》云:

  此师既说相分虚疏,其他﹝受用﹞土中珍宝、国土相分,即是虚也。

  196 《金藏》、《大正藏》作“又”,余多作“人”。

  197 即自体分。

  198 安慧则不许自体分上之二分为依他起。

  199 即见分、相分。

  200 “实虚”,《义演》牒文作“虚实”,《金藏》误作“处虚空”三字。

  201 如安慧所许者。

  202 “有”字下,余本有“性”字。

  203 即如证自证分。

  204 《金藏》作“许”,余作“缘”。

  205 《金藏》作“见、相分”三字,余作“相、见”二字。

  206 “有”字,《金藏》有,余无。

  207 “三”字,《述记》原作“四”,今改。

  208 如《佛地经论》卷三云:

  《集量论》中,辨心、心法,皆有三分:一、所取分,二、能取分,三、自证分。如是三分不一、不异。第一、所量,第二、能量,第三、量果。

  “别抄”卷六最末云:

  问:若依分辨,唯识初师立义:相、见分不实,以虚从实,名“唯识”者,无分别智缘真如时无有相分,﹝真﹞如境非虚,如何以境从心名唯识耶?

  解云:此师意云:今此论,且除真如,非所变故。或于境中少分实有,约多分说,故言“识”也。或此师意:相分与识同种,故分虚实也。后﹝第二﹞师别种,故云实有。

  209 即识自体分。

  210 即相、见二分。

  211 即识自体分。

  212 《金藏》作“色”,余作“意”。

  213 即识之见分。

  214 《金藏》作“虚”,余作“是”。

  215 灵泰《抄》牒文作“似彼”,《金藏》作“似法”,余作“假法”。

  216 谓识自体分。

  217 灵泰《抄》云:

  问:何故前师相、见,与识,自种生,即识相、见是虚,自证是实?后相、见,与识别种生,即说三分俱实?答:前﹝唯﹞是独影,后通性境,及带质,故别。

  218 “智”字,《金藏》有,余无。

  219 “智”字,《金藏》有,余无。

  220 “如”字下,余本有“心”字。

  221 “似”字,《金藏》有,余无。

  222 “真”字下,余本有“如”字,泰《抄》牒文亦无。

  223 《金藏》作“成假似”三字,余作“假”一字。

  224 《金藏》作“亦缘”二字,余作“是”一字。

  225 “论”字,《金藏》有,余无。

  226 “论”字,《金藏》有,余无。

  227 即心内依他之境也。

  228 即能缘心之外者。

  229 “取”字,有作“滥”者,见《续藏》注。

  230 《金藏》作“以”,余作“故”。

  231 《义演》牒文及余本均作“心外法”三字,《金藏》作“境”一字。

  232 “虑”字,有作“遮”者,见《续藏》注。

  233 “论云......等者”十二字,《金藏》有,余本无。

  234 灵泰《抄》、《义演》牒释、《金藏》均作“非”,余或作“唯”。

  235 《金藏》有“或相分......等者”十八字,余本无。

  236 即安慧。

  237 “别”字,《金藏》有,余无。

  238 “一”字,《金藏》无。

  239 泰《抄》牒文、《金藏》作“无有相见”四字,《义演》及余本作“无别相见分”五字。

  240 《金藏》作“则”,余作“即”。

  241 “不依佛”三字,《金藏》有,余无。

  242 “有”字,《金藏》有,余无。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中国人常常说“心有千千结”,这个结是什么?你的忧虑、忧愁、牵挂、烦恼。我们六道凡夫确实真的是心有千千结,这结打不开,为什么打不开?放不下。放下什么呢?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是非人我,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嗔痴慢。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