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九·五、通达位


2014/9/4    热度:164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九·五、通达位

 

  【论文】

  九·一○一 次通达位,其相云何?

  【疏翼】

  第二举颂文正释五位即别举五颂别解五位中,第三段别举﹝第二十八﹞颂别解第三通达位。于中分二:一、因问兴起,二、举颂别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问第三位。

  【颂文】

  九·一○二 颂曰: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疏翼】

  第三段别举﹝第二十八﹞颂别解第三通达位中,第二举颂别答。于中分二:一、列举颂文,二、略广释颂。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下、解见道,举颂可知。

  【论文】

  九·一○三 论曰: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现故。

  【疏翼】

  第二举颂别答中,第二略广释颂。于中分二:一、略释,二、广释。初中又二:一、略释上二句,二、略释下二句。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下释有二:初、略解本颂,二、广解1此颂。今释上二句颂。

  “不取种种戏论相”者,“不取”者,无能取执2;“不取戏论相”者,无所取相3;观真胜义,名“无所得”。

  【论文】

  九·一○四 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相,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相故。

  【疏翼】

  第一略释中,第二略释下二句颂。

  【述记·卷五十五】

  释下二句。

  心、境相称,如智冥合,俱离二取,绝诸戏论,故名“平等平等”。

  “真胜义性”,体即“真如”。此但遍遮有漏,后得智亦有相,此亦离彼相戏论也。

  【疏翼】

  以上第二略广释颂中,第一略释讫。

  【论文】

  九·一○五 有义:此智二分俱无,说无所取、能取相故。

  【疏翼】

  第二略广释颂中,第二广释。

  【述记·卷五十五】

  此下第二、广释上颂。于中有四:初、广正智,第二、解位名,第三、解见道真相差别,第四、解得见道时功德有异。

  然广正智中,此智二分,合有三解4。《佛地》有二说,无此第一5,然彼一切无漏心合作法。

  此即不然。“说无所取、能取相”者,识体合如,冥然无取、无攀缘6也。如《摄论》7第六所引《庄严论》8颂: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9等。此颂说离二取相等,此类非一,不能繁引。

  【疏翼】

  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二云:

  何时断识能取得住心法性耶?颂曰: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论曰:谓若时缘诸教法,缘诸教授,最后乃至缘色声等,由智都不缘离心外境界,即不见、不取,无有执著,而如实观见于义,非如生盲;尔时则识能取亦离,而安住于自心法性。即于此中出其成因,说言“离二取相故”。若有所取,亦有能取;若无所取,亦非有能取;若无所取,则亦当知无有能取,而非只无有所取;若如是者,由于所缘能缘无分别故,平等出世间智生起。即断所取能取执著﹝即二取取﹞随眠,心亦安住自心法性。

  【论文】

  九·一○六 有义:此智相、见,俱有带彼相起,名缘彼故。若无彼相,名缘彼者,应色智等,名声等智。

  【疏翼】

  第一广释正智中,第二解正智二分。于中分二:一、明非无相分,二、明非无见分。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由所缘缘要带相故,难前师说:无似境相10,名缘彼者,应此“色智等”,名此“声等智”,此色智等上,无声等相故。此难无相分,以色、声智返覆比量,义准可知。如《观所缘》说“带彼相起”11故,名有12无分别影像所缘故13。

  如虽无亲证无分别相,与彼极相似,不同余智,名曰证如,如《对法》、第十一抄会14。

  【论文】

  九·一○七 若无见分,应不能缘,宁可说为缘真如智?勿真如性亦名能缘!故应许此定有见分。

  【疏翼】

  第二解正智二分中,第二明非无见分。

  【述记·卷五十五】

  以如喻智,以智喻如。无能缘相,亦准前解。

  【疏翼】

  以上第一广正智中,第二解讫。

  【论文】

  九·一○八 有义:此智,见有相无,说无相取,不取相故。

  【疏翼】

  第一广正智中,第三师明见有相无。于中分四:一、引《瑜伽》说“无相取”为证,二、解第一师引文,三、带如体起不离识性。答第二师,四、举喻并结成。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此、第三说。

  此智,见分有,相分无15,说无相取、不取相16故。七十三说也17。

  既言“无相取18”,宁无见分?

  “不取相故”,可无相分。彼论有数十番难,应广叙之19。

  【论文】

  九·一○九 虽有见分,而无分别,说非能取,非取全无。

  【疏翼】

  第三明见有相无义中,第二解第一师引文。

  【述记·卷五十五】

  解第一师所引教文,相分同初20,见分有异,文意易解。

  【论文】

  九·一一○ 虽无相分,而可说此,带如相起,不离如故。

  【疏翼】

  第三师明见有相无义中,第三带如体起不离识性答第二师。

  【述记·卷五十五】

  第二师云:《所缘论》说:识依彼生,带彼相故21,名缘于彼。若无真如相,应非是所缘!

  此缘真智挟带真如之体相起,故名所缘;非带彼相分影像而起,名缘于如,“不离如故”22。

  【论文】

  九·一一一 如自证分缘见分时,不变而缘,此亦应尔。变而缘者,便非亲证,如后得智,应有分别,故应许此,有见无相。

  【疏翼】

  第三师明见有相无中,第四举喻并结成。

  【述记·卷五十五】

  举喻显成。

  自证分等缘见分等,非带彼相分起,得名所缘故。此无分别,与后得殊,故必无相,如前第七卷四缘中解23。

  若尔,心王应名缘所!不现彼影、带彼体相起故。

  此亦不然,非所虑托故,余文可解。

  此即第一、有见相分别。

  【疏翼】

  以上第二广释颂文中,第一广释正智讫。

  【论文】

  九·一一二 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理故,亦名见道。

  【疏翼】

  第二广释颂文中,第二解位名。

  【述记·卷五十五】

  第二、释位及见道名。

  “见”,即是“道”24。“体”者,通也;“会”者,达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在顺境、善缘里面,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觉悟到生死无常!我们中国人讲“好景不常”,我们要珍惜这个时节因缘,认真求道;如果把大好光阴去享受世间五欲六尘之乐,把你过去生中修的那点福报享尽了,那你就错了! 人在一生当中要修福,不要享福,不要把你所修的那点福报都享尽,享尽了,到了晚年就没福了。 我过去看过不少富贵人家,少年得志、中年得志,尽情享受,一呼百应的,到晚年就衰了。晚年的时候,我们看他连一个伺候他的人都没有了,洗衣服、烧饭都要自己动手,可怜得不得了!我们记取这个教训,在自己得志的时候,在自己福报现前的时候,千万不要享尽,留一点给后面。所以,晚年有福报,那是真正有福报;年轻有福报,那不是福报!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