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八·七、惑业苦总摄十二有支(注解)
2014/9/4   热度:195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八·七、惑业苦总摄十二有支(注解) 注解 1 即第十九颂。 2 “即”字,《金藏》、金陵本作“则”。 3 “若依颂文”四字,《金藏》有,余无。 4 “倒”字,《金藏》作“例”。 5 “若”字,《金藏》有,余无。 6 《对法》卷四原文为: 谓欲界系不任运起者,是不善;若任运能发恶行者,亦是不善;所余是有覆无记。 7 即修道所断之我见。 8 《金藏》、《义演》、金陵本作“非”,余误作“是”。 9 “不善”二字,《疏翼》原无,依《大正藏》增。 10 本论卷六云: 此十烦恼,何性所摄?嗔唯不善,损自他故,余九通二。上二界者,唯﹝有覆﹞无记摄,定所伏故。若欲界系,分别起者,唯不善摄,发恶行故;若是俱生,发恶行者,亦不善摄,损自他故;余无记摄,细不障善,非极损恼自他处故。当知俱生身、边二见,唯无记摄,不发恶业,虽数现起,不障善故。 其后又云: 俱生二见,及彼相应爱、慢、无明,虽迷苦谛,细难断故,修道方断。嗔、余爱等,迷别事生,不违谛观,故修所断。 11 即《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12 “由于生死”,原作“于死于生”。 13 “法”字,《金藏》误作“诸”。 14 原文尚有: 以于因果及福行中,不知出离,求可爱生,造斯福行;故此福行,亦唯无明以为胜缘。 15 《瑜伽》卷六十六初云: 如佛世尊所说三苦性,此中云何为行苦性?谓后有业所生诸行,于彼彼自体中,能随顺生一切烦恼,及与众苦所有安立﹝藏文作“gnas pa/”﹞,一切遍行粗重所摄,亦名粗重。是行苦性,依此行苦,佛世尊说“略五取蕴皆名为苦”。 又此﹝粗重或﹞行苦遍行一切,若乐受中,若苦受中,若不苦不乐受中。然于不苦不乐中,此粗重性分明显现。是故但说不苦不乐受,由行苦故苦。于乐受苦受中,爱、恚二法扰乱心故﹝藏文作“rnam par dkrugs pa'i sems kyis/”﹞,此粗重苦,非易可知。譬如热痈﹝藏文作“'bras yovs su gduv ba dav bcas pa/”﹞,若以冷触封之﹝藏文作“bsil ba'i reg pa dav phrad pas/”﹞,即生乐想;热灰堕上﹝藏文作“'gyur byed kyi reg pa dav phrad pas/”﹞,便生苦想;若二俱离,于此热痈,尔时唯有痈自性苦分明显现﹝藏文作“gsal ba dav mvon par 'gyur ba/”﹞。如是于业烦恼所生诸行,所有安立粗重所摄,犹如热痈行苦性中,所有乐受如冷封触,所有苦受如热灰堕,所有不苦不乐受如离二触痈自性苦。 又乐受中,多生染著﹝藏文作“lhag par chags par 'gyur bas/”﹞,是故说彼贪所随增﹝藏文作“bag la bal/”﹞;于苦受中多生憎恚﹝藏文作“kun nas mnar sems su 'gyur bas/”﹞,是故说彼嗔所随增;于非苦乐之所显现,粗重所摄所有安立行自体﹝藏文作“'du byed gnas pa'i lus/”﹞中,于无常性,计常颠倒;于众苦性,计乐颠倒;于不净性,计净颠倒;于无我性,计我颠倒。是故说彼不苦不乐受,无明所随增。 又诸愚夫于乐受中,多生染著。由是因缘﹝藏文作“gz/i des/”﹞,于现法中行身恶行﹝藏文作“lus kyis bes par spyad pa/”﹞,行语恶行,行意恶行。身坏命终,广说乃至﹝藏文作“van sov van 'gro log par ltuv ba/”﹞生那落迦,又由后有爱故,能感﹝藏文作“mvon par 'grul par byed de/”﹞当来生等众苦。如是乐受,贪所依故﹝藏文作“kun du gnas pas/”﹞,能生当来五趣等苦。 又于苦受多起嗔心,触众苦事﹝藏文作“mi 'dod pas reg pa nas/”﹞,便生种种愁﹝藏文作“mya van byed/”﹞、恼﹝藏文作“sgyid lug par byed/”﹞、怨叹﹝藏文作“smre svags 'don par byed pa nas/”﹞,乃至迷乱﹝藏文作“kun du rmovs pa'i bar du 'gyur z/iv/”﹞。由此因缘,行三恶行,堕﹝藏文作“生”﹞诸恶趣。如是苦受,嗔所依故,能感现法﹝藏文作“tshe 'di pa/”﹞、后法众苦。 又于不苦不乐受中,多生如上颠倒之心,于二种苦:谓依乐受贪所生苦,及依苦受嗔所生苦。生不舍思﹝藏文作“yovs su mi gtov ba'i phyir sems pa dav/”﹞、起不舍行﹝藏文作“yovs su mi gtov ba'i phyir z/ugs pa yin no/”﹞。是故虽有众多烦恼及随烦恼,然佛世尊但立三种根本烦恼﹝藏文作de dag gi rtsa ba/”﹞,谓:贪、嗔、痴。依此密意﹝藏文作“de bid la dgovs nas/”﹞。佛世尊说“应观乐受是众苦法﹝藏文作“sdug bsval du blta bar bya/”﹞,应观苦受犹如毒箭﹝藏文作“zug rvu/”﹞,应观不苦不乐受性是无常、有生灭法”。若能如实观无常性﹝藏文作“mi rtag par lta ba/”﹞,渐次能断一切颠倒。如是诸行是第一义苦圣谛事﹝藏文作“yav dag par sdug bsval gyi bden pa'i dvos po yin te/”﹞。 《显扬》卷十五〈成苦品〉颂曰: 当知行苦性,皆粗重随故。 大义同此。 16 《显扬》卷十五云: 谛差别故,有八种苦: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瑜伽》卷六十一,各以五相分别。 《显扬》复云: 于八苦中,最后所摄诸取蕴苦,及三苦中最后行苦,各为四苦所依故苦:一、生苦所依,二、生根本苦所依,三、苦自性苦所依,四、变坏苦所依。 17 谓以惑、业、苦三种子望于苦果,谈其亲疏。 18 即“名言习气”。 19 即“诸业习气”。 20 即“如应”。 21 《金藏》作“三总摄别”四字,余作“总复”二字。 22 《金藏》作“在”,余作“若”。 23 “支”字,《金藏》作“前”。 24 即藏文《缘起经论》,并有德慧广解。 25 “等”,取《俱舍论》卷九、卷十。 26 即《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27 本论《述记》以十门作解释。 28 假实门及至惑、业、苦摄十二支等十七子门。 29 “此”字,《金藏》有,余无。 30 “第”字,《金藏》有,余无。 31 “一”字下,《金藏》有“辨”字。 32 《对法》卷十六云: 缘起甚深者,谓无有法于所生起有实作用,然彼诸法种种生起,如是等,又实无我、似我显现。 3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上云: 何等十一?谓所缘殊胜、行相殊胜、因缘殊胜、等起殊胜、转异殊胜、邪行殊胜、相状殊胜、作业殊胜、障碍殊胜、随缚殊胜、对治殊胜。 34 如《瑜伽》卷九云: 复有七种无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转愚,四、最胜愚,五、真实愚,六、染净愚,七、增上慢愚。 “等”,取十九种无知。 35 如《对法》卷四云: 且如无明望行,前生习气故得为因缘﹝藏文作“sva logs su 'byuv ba'i bag chags kyi rgyu'i rkyen to/”﹞,由彼熏习相续﹝藏文无此二字﹞所生诸业﹝藏文作“诸支”﹞,能造后有﹝“后有”,藏文只作“srid pa/”﹞故。 36 本论原文云: 而《集论》说:无明望行有因缘者,依无明时业习气说。无明俱故,假说无明,实是行种。 37 如《瑜伽》卷十云: 几,一事为自性?谓五。 38 “论”字,《金藏》无。 39 如本论卷八云: 五,是一事:谓无明、识、触、受、爱五。 40 如《对法》卷四云: 由彼增上力,令相应思颠倒缘境,而造作故。 41 如本论卷八云: 此中无明,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 42 《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屡云: 此中但说时分缘起,谓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蕴。 4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初云: 云何无明?谓于前际无知、于后际无知、于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于外无知、于内外无知;于业无知、于异熟无知、于业异熟无知;于佛无知、于法无知、于僧无知;于苦无知、于集无知、于灭无知、于道无知;于因无知、于果无知﹝此无知除此经外,均作“于因所生法无知”,或“于因所生诸行无知”﹞、于因已生诸法无知﹝此无知为余所无﹞;于善无知、于不善无知;于有罪无知、于无罪无知﹝《瑜伽》卷九云“又彼无罪故,名善;有罪故,名不善”﹞;于应修习无知、于不应修习无知﹝《瑜伽》卷九云“有利益故,名应修习;无利益故,名不应修习”﹞;于下劣﹝法﹞无知、于上妙﹝《法蕴足论》卷八作“胜妙法”﹞无知﹝此二无知为《瑜伽》卷九所无﹞;于黑无知、于白无知﹝《瑜伽》卷九云“黑故,名有罪;白故,名无罪”﹞;于有异分﹝藏文此作“rnam par dbye ba dav bcas pa/”;《瑜伽》卷九云“杂故,名有分(藏文作“so so'i cha yod pa”)”;《法蕴足论》卷八作“于有敌对法”﹞无知、于缘已生或六触处如实通达无知﹝《瑜伽》卷九云“于六触处如实通达无知云何?谓增上慢者于所证中(藏文作“rtogs pa la/”)颠倒思惟所有无知”。《法蕴足论》卷八则作“于缘生法无知,于六触处如实无知”﹞。 世亲《缘起经论》,及德慧广解,均有助于《瑜伽》解释。《法蕴足论》卷八只列名,无释。 又《瑜伽》下文云: 复有七种无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转愚,四、最胜愚,五、真实愚,六、染净愚,七、增上慢愚。 前十九无知,今七无知,相摄云何?谓初三无知摄第一,次三无知摄第二,次三无知摄第三,次三无知摄第四,次四无知摄第五,次二无知摄第六,后一无知摄第七。 复有五种愚:一、义愚。二、见愚。三、放逸愚。四、真实义愚。五、增上慢愚。 前十九愚,今五种愚,相摄云何?谓见愚摄前六及于因所生法无知,放逸愚摄于业、异熟俱无知;真实义愚摄于佛等,乃至道谛无知,增上慢愚摄最后无知。当知义愚通摄一切。 复次,无知、无见、无有现观、黑暗﹝《缘起经》“黑暗”居最后﹞、愚痴及无明暗﹝藏文作“ma rig pa'i mun pa/”﹞,如是六种无明差别,随前所说七无知事次第应知。于后二无知事总合为一,起此最后无明黑暗。 复有差别:谓闻思修所成三慧所治差别,如其次第说前三种。即此所治软、中、上品差别,说后三种。如是所治差别故,自性差别故,建立六种差别应知。 《法蕴足论》卷八,则于六之外复出多种异名: 如是无知、无见、非现观、黑暗、愚痴、无明、盲冥、罩网、缠裹、顽騃、浑浊、障盖、发盲、发无眼、发无智、发劣慧、障碍善品、令不涅槃、无明漏、无明瀑流、无明轭、无明毒根、无明毒茎、无明毒枝、无明毒叶、无明毒花、无明毒果、痴、等痴、极痴、狠等狠极狠痴类、痴生,总名为痴。 44 即第十诸门辨释中,第一子门“九实三假”。 45 如《瑜伽》卷十云: 复次,是十二支缘起几支是实有?谓九。 46 如《瑜伽》卷五十六末云: 复次,当知无明智所对治,别有心﹝所有﹞法,覆蔽﹝藏文作“sgrib par byed pa'i/”﹞为性;非唯明无,亦非邪智。何以故?若彼无明,唯明无者,应不可立﹝藏文作“应不可有”﹞软、中、上品!由无性法﹝藏文作“med pa la/”﹞都无软、中、上品异故。又不可立﹝藏文作“不能安立”﹞无明随眠,与缠差别。由无性法﹝藏文作“med par/”﹞于一切时其相相似,现行、随缚﹝藏文作“rjes su 'brel ba gbis/”﹞不可建立﹝藏文作“不应有”﹞。 又异生心善、染、无记,于一切处常离慧明﹝藏文作“rig pa dav bral ba thams cad la/”﹞,若此无性是无明者,应一切心皆成染污﹝即非相应成染﹞!又无性法﹝藏文作“med pa'i bdag bid kyi chos/”﹞非有为摄,非无为摄。既非有为无为所摄,不能为染,亦不为净。又于离明﹝藏文作“不离无明”﹞心相续中,应一切明不得起。又不应说无明灭故,明得生起。所以者何﹝藏文作“若说由无明灭者明始生起”﹞?无有无法而可灭故﹝藏文作“于无性法如何成灭,亦不应理故”﹞。若唯邪智是无明者,为除慧明所摄诸智,余一切智皆邪智耶?为唯染污邪执﹝藏文无“邪执”二字﹞性智是邪智耶?为诸烦恼相应邪智是邪智耶?若言初智是邪智者,一切异生相续中,智皆应邪智;若善、若无记,此不应道理。若唯染污邪执﹝藏文无“邪执”二字﹞性智是邪智者,虽应五见萨迦耶等名染性智,此中如实不了行相﹝藏文作“yav dag pa ji lta ba bz/in du mi rtogs pa'i mtshan bid/”﹞,是名无明﹝德慧解世亲《缘起经论》云“明者,谓所知之自相共相无颠倒,正见行相已显了故。近就其所对治分,即不善如实观见之行相为无明,以黑暗为行相故”(北京版, chi, 104A.3)﹞,由有如实不了行﹝藏文无“行”字﹞故,邪执事相﹝藏文作“以执著、邪事为相”﹞,是名为见——谓萨迦耶见由无明力执我我所,如是余见各于自事邪执行转﹝藏文作“rav rav gi mvon par z/en pa'i rnam pas 'jug par 'gyur ba/”﹞。然彼诸见,不离愚痴﹝藏文作“gti mug/”﹞。由痴与见行相各别,是故此五染污性智名为无明,不应道理。 又若无明与诸见、相无差别﹝藏文作“相相似(mtshan bid 'dra ba/)”﹞者,世尊不应七随眠中,于无明外立见随眠。又佛世尊曾无一处于诸见上﹝显﹞示无明名。若诸烦恼相应邪智是无明者,萨迦耶等五种邪见智为自性﹝藏文作“wes pa'i vo bo bid/”﹞,无二智体﹝藏文作“wes pa'i rdzas gbis/”﹞俱有相应,是则诸见应与无明常不相应。又若贪等烦恼力故,令相应智成愚痴性,即应贪等增上力故,得有愚痴;﹝而﹞非痴增上,痴为导首故﹝藏文作“svon du 'gro ba las/”﹞,有贪等一切烦恼。 又应可说如余烦恼相应之慧﹝藏文作“wes rab/”﹞,由相应故得成染污,非彼自性;非愚痴体,可成痴性﹝藏文作“不能直说为愚痴性(de yav gti mug gi bdag bid du drav bar brjod mi nus te/)”﹞,又﹝藏文无“又”字﹞如诸余烦恼相应,非烦恼性诸心、心所。是故当知别有无明是心所性,与心相应。 47 如《瑜伽》卷五十五云: 问:是诸烦恼,几世俗有?几实物有?答:见,世俗有,是慧分故;余实物有,别有心所性。 48 论文已如具引。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说“无明十一殊胜”中,第二“行相殊胜” 云: 如是无明“隐覆真实、显现虚妄”以为行相,是名无明行相殊胜。 又说第九“障碍殊胜”云: 世尊告曰:应知无明障碍胜法,障碍广法。复言:世尊!如何无明障碍胜法?世尊告曰:言胜法者:能摄五根﹝信、勤、念、定、慧﹞,令其和合,所谓慧根。障碍此者,即是无明。是故说名障碍胜法。 复言:世尊!如何无明障碍广法?世尊告曰:言广法者,闻所成智、思所成智、修所成智。障碍此者,即是无明。是故说名障碍广法。 复言:世尊!如说无智名为无明,此唯智无,名无明耶?世尊告曰:非唯智无,名为无明。 复言:世尊!若唯智无,名为无明,斯有何过?世尊告曰:若尔,无明应不可立决定体相。所以者何?闻所成智体上,无有思所成智。思所成智体上,无有修所成智。一切世间修所成智体上,无有一切出世修所成智。出世有学智上,无有诸无学智。无学声闻智上,无有如来等智。若如是者,应即是智,即是无智。如是无明应不可立决定体相。 又我于彼三善根中,说有无痴。应但痴无,说名无痴。然非痴无,说名无痴。故非明无,说名无明。如别有一心所有法了知真实,说名为智。 又唯明无,名无明者,应无如是一切无明十一殊胜。是故应知非唯明无,说名无明,是名无明障碍殊胜。 49 如《俱舍论》卷十云: 无明何义?谓体非明。若尔,无明应是眼等﹝“等”,取耳鼻等皆非是明﹞。既尔,无明体应非有!为显有体、义不滥余,颂曰:明所治无明,如非亲实等。 论曰:如诸亲友所对怨敌,亲友相违,名非亲友。非异亲友,“非亲友”无。谛语名实,此所对治虚妄言论,名为“非实”。非异于实,亦“非实”无。“等”言为显非法、非义、非事等性,非异非无﹝《光记》卷三十七云“怨敌,名非亲;诳语,名非实;非法,谓不善法;非义,谓不善义;非事,谓不善事;是亲友等所对治法,名非亲等,非异亲友等,‘非亲友’等无。无明亦尔,无明是明所对法,非异于明(原有“非”字,疑脱落)无明无”﹞。 50 《十地经论》卷八原作: 无明有二种:一、子时﹝藏文作“sa bon gyi gnas skabs/”﹞,二、果时。是中子时者,令行不断﹝藏文有“由此不断而不断故”﹞,有二种义故,缘事示现﹝藏文作“果分位者,谓能任持,由此生,故彼生故。由此二者,即由所谓此有故彼起,此生故彼生”﹞,如是二义显示为彼缘性。 51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原文为: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转异殊胜?世尊告曰:略有四种转异无明。何等为四?一者、随眠转异无明,二者、缠缚转异无明,三者、相应转异无明,四者、不共转异无明。 复言:世尊!谁有何等转异无明,而说无明为缘生行?世尊告曰:外法异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种转异无明,由此为缘生福、非福及不动行。如是所说外法异生所有福行,及不动行相应善心,一切皆是非理作意所引等流。 下文说放逸内法异生中,有除不共无明一种,由三种无明为缘生行。 此外则非为缘。 52 “此”字,《金藏》有,余无。 53 《对法》卷七云: 问:如经中说“无明缘行”。若福、非福及与不动。云何福及不动行,缘无明生耶?答:有二种愚:一、异熟愚﹝藏文作“异熟果愚”﹞,二、真实义愚。由异熟愚故,发非福行。由真实义愚故,发福及不动行。 由异熟愚发非福行者,由彼一向是染污性,无明合时﹝藏文作“若有无明”﹞,必不容受信解﹝藏文作“mvon par yid ches pa'i/”﹞异熟行相﹝之﹞正见故。由真实义愚发福、不动行者,真实义即四圣谛,于彼愚痴,名真实义愚。未见谛者,虽起善心,由彼随眠所随缚故,亦名愚痴。由彼势力,于三界苦不如实知,便能发起后有因性福、不动行。非已见谛者能发此业,无真实义愚故。是故彼业,说此因生。 54 “法”字,《金藏》有,余无。 55 “为体”二字,《疏翼》原无,依《大正藏》增。 56 《金藏》作“色”,余作“欲”。 57 “界”字,《疏翼》原无,依《大正藏》增。 58 如《瑜伽》卷九云: 身行﹝藏文作“lus kyi 'du byed/”﹞云何?谓身业若欲界,若色界——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动。语行云何?谓语业,余如前应知。意行云何?谓意业。若在欲界,名福、非福;在上二界,唯名不动。 59 如《十地经论》卷八云: 自生、因缘观,如前说“无明有二种:一、子时,二、果时”。行,乃至老死亦如是。 60 能感异熟果故。 61 “者”字,《金藏》有,余无。 62 “种”字,《金藏》有,余无。 63 《金藏》作“于”,《演秘》牒文同,余作“在”。 64 《瑜伽》卷九十三原作: 于母胎中,因识为缘续生果识随转不绝,任持所有羯罗蓝﹝梵文为“kalalam”;藏文为“nur nur po/﹞等﹝此处,藏文作“mer mer po la sogs pa'i/”,即名色分位﹞。 65 即《瑜伽》卷九十三,并见卷九。 66 “随逐”,藏文作“dav ldan te/”。 67 是前二支所引发故。 68 《瑜伽》卷九十三原作: 行为缘故,令识转变﹝藏文作“令识得生”﹞。当知此识于现法中,但是因性。摄受﹝藏文作“yovs su 'dzin pa/”﹞当生诸识果故,约就一切相续为名﹝藏文作“为门”﹞,说六识身。 69 “等”字,《金藏》有,余无。 70 如《瑜伽》卷十云: 几苦胎藏﹝藏文作“sdug bsval gyi sbiv po/”﹞?五。 71 《瑜伽》卷十下文有云: 二、所引支:谓本识内亲生当来异熟果摄识等五种,是前二支所引发故。 “别抄”卷三有文大同本论《述记》,但有解云: 又五十六说五胎藏者﹝如云“众苦引因(藏文作“'phen pa'i rgyu/”)者,谓无明缘行,乃至触缘受。现法中识为福、非福及不动业之所熏习,后后种子之所随逐,能引当来余身(藏文作“lus z/ig nas phyi ma la/”)识等生老死苦(藏文作“rga wi'i miv can gyi sdug bsval/”)。是故说此为彼引因”﹞,解云:“胎藏苦”者,非谓母胎,以是种子能含藏五果,说名“胎藏苦”。又解:“胎藏”者,实约母胎。未生现行,故名为种也。 72 《瑜伽》卷九原文为: 眼识云何?谓于当来依止眼根,了别色境识,所有福、非福、不动行所熏发种子识,及彼种子所生果识。如眼识,如是乃至意识,应知亦尔。由所依及境界,所起了别差别应知。 73 见《瑜伽》卷九中,卷九十三初。 74 “行”,《金藏》作“有”。 75 如《瑜伽》卷九云: 云何从前际,中际生;中际生已,复趣流转﹝藏文作“中际生已,复住于中际”﹞?谓如有一﹝由﹞不了﹝藏文作“mi mkhas wiv/”﹞前际——无明所摄﹝藏文作“ma rig par gyur pas/”﹞,无明为缘,于福、非福及与不动身语意业,若作、若增长﹝藏文作“bsags nas/”﹞。由此随业﹝藏文作“las de dav 'brel z/iv/”﹞识乃至命终流转不绝﹝藏文作“及至未死当续随转”﹞,能为后有相续识﹝藏文作“能为结生相续识”﹞因。 此识将生果时,由内外贪爱﹝藏文作“sred pa/”﹞正现在前﹝藏文作“be bar gnas par 'gyur te/”﹞以为助伴,从彼前际既舍命已,于现在世自体得生。于母腹中以因识为缘,﹝结生﹞相续果识前后次第而生,乃至羯罗蓝﹝梵文为“kalalam”;而藏文于此作“mer mer po/”,错为第二位﹞等位差别而转。于母胎中相续果识与名色俱,乃至衰老渐渐增长﹝藏文作“住于母胎之名色,展转乃至衰老”﹞。尔时感生受业、名色﹝藏文作“即此识结生相续,无间生起后当受之业”﹞,与异熟果。又此异熟识即依名色而转,由必依托六依转故,是故经言“名色缘识”。俱有依根,曰色;等无间灭依根,曰名﹝藏文作“俱生起根之色,及无间灭之名”﹞,随其所应,为六识所依。依止彼故,乃至命终诸识流转。 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种,若根处所﹝藏文作“dbav po'i rten/”﹞,若彼能生大种,曰色;所余曰名。由识执受﹝藏文作“zin pa'i/”﹞诸根,堕相续法,方得流转。故此二种依止于识相续不断﹝藏文作“由此二随转故,摄于一中,即所依”﹞。由此道理,于现在世“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犹如束芦,乃至命终,相依而转。 76 《十地经论》卷八云: 如前说“无明有二:种子时、果时”。行,乃至老死亦如是。 77 本论卷八原文为: 识等五种,由业熏发,虽实同时,而依主伴、总别、胜劣、因果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或依当来现起分位有次第故,说有前后,由斯识等亦说现行,因时定无现行义故。 78 如《瑜伽》卷五十六云: 即识、名色、六处、触、受,先种子性随所依时,曾得“众苦引因”之名,今已与果,名“生、老死”﹝二支名﹞;复得“苦”名。 79 《瑜伽》卷十云: 几说为杂因果分﹝藏文作“rgyu dav 'bras bu 'dres pa'i dvos po/”﹞?谓所余支﹝除前六,及爱、取、有三,九为因分,后二为果分﹞,说为杂分。所以者何?有二种受名为杂分:一、谓后法以触为缘因受,二、谓现法与爱为缘果受。此二杂说为“触缘受”。 80 “依”字,藏文作“rten/”。 81 “处”字,藏文作“gnas/”。 82 藏文无“余诸”二字。金陵本作“诸余”,今依引文改正。 83 此下略引“由彼执持﹝藏文作“zin civ/”﹞所有根等,堕在相续,流转不绝﹝藏文作“连绵而住”﹞”。 84 《瑜伽》卷九原文作: 受蕴云何?谓一切领纳种类﹝藏文作“thams cad kyav myov ba'i rnam pa yin te de yav khams gsum char na spyod pa yin no/”﹞。想蕴云何?谓一切了像﹝藏文作“wes pa'i/”﹞种类。行蕴云何?谓一切心所造作﹝藏文作“sems mvon par 'du byed pa/”﹞,意业种类。识蕴云何?谓一切了别﹝藏文作“rnam par rig pa'i/”﹞种类。如是诸蕴,皆通三界。 四大种云何?谓地、水、火、风界。此皆通二界。 四大种所造色云何?谓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欲界具十,及法处所摄假色;色界有八及法处所摄色,然非一切。 此亦二种:谓识种子所摄受﹝藏文作“yovs su zin pa/”﹞种子名色﹝藏文作“sa bon du gyur pa/”﹞,及由﹝汉译金陵刻本作“于”,今依藏文改﹞彼所生果名色﹝藏文作“'bras bur gyur pa'o/”﹞。 85 道邑《义蕴》云: 此有二解:一云:引下“五因”,但证杂﹝五种﹞义,通取三性,兼结前文,不证下文通取三性。二云:准下三性分别门“七分位中,亦起善染”,故通三性。《疏》云“此论下”者,双显二文:前明支杂,故说“总摄五因”;后明性杂,云“通取三性”。二释俱得,前解为本。 86 “三”字,《金藏》有,余无。 87 “意”字,原作“等”。 88 《金藏》作“虽”,余作“唯”。 89 《了义灯》卷十七云: 今助一解:如名色支,色除五根,于名之除识何咎?但有想、行,亦得为名,非假、非杂。 90 智周《演秘》云: 无六处用,不名“六处”。 91 “若约当生分位”。 92 如《瑜伽》卷九云: 眼触﹝藏文作“mig gi 'dus te reg pa/”﹞云何?谓三和所生,能取境界净妙﹝藏文作“yul sdug pa/”﹞等义,各随别境,说相应知。 此复二种:谓六处种子所摄受﹝藏文作“yovs su zin pa/”﹞种子触﹝藏文作“sa bon du gyur pa/”﹞,及彼所生﹝藏文作“mvon par bsgrub pa/”﹞果触﹝藏文作“'bras bur gyur pa/”﹞。 93 谓小乘诸论。 94 《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中云: 此中但说时分缘起。谓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蕴。尊者设摩达多说曰:一刹那顷有十二支。如起贪心害众生命——此相应痴,是无明;此相应思,是行;此相应心,是识;起有表业必有俱时名色;诸根共相伴助,即是名色及与六处;此相应触,是触;此相应受,是受;贪即是爱;即此相应诸缠,是取;所起身、语二业,是有;如是诸法起,即是生;熟变是老;灭坏是死。嗔、痴心杀,有十一支。无爱支故。 虽有此理,而此中说时分缘起。依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蕴,非刹那顷有十二支。 然《识身论》复作是说:于可爱境由无知故起贪著时,此中无知是无明;有贪者是行;了别境者是识;识俱诸蕴是名色;名色所依诸根是六处;六处和合是触;能领触者是受;欣所受者是爱;爱增广是取;引后有业是有;诸蕴起是生;诸蕴熟变是老;诸蕴灭坏是死;内热是愁,哀泣是悲;五识相应不平等受是苦;意识相应不平等受是忧;心燋是恼;乃至广说。 问:前说、彼说有何差别?答:前说是一心,彼说是多心;前说是刹那,彼说是相续;是谓差别。彼论虽说多心相续十二有支,而不同此。以彼所说十二有支多是别法,或同时起。此论所说十二有支皆具五蕴,时分各异。 《施设论》说:云何无明?谓过去一切烦恼。彼不应作是说。若作是说,则舍自相。应作是说:云何无明?谓过去烦恼位。云何行?谓过去业位。云何识?谓续生心及彼助伴。云何名色?谓结生已,未起眼等四种色根,六处未满中间五位——谓羯剌蓝、頞部昙、闭尸、键南、钵罗奢佉,是名色位。云何六处?谓已起四色根、六处已满,即钵罗奢佉位。眼等诸根未能与触作所依止,是六处位。云何触?谓眼等根虽能与触作所依止,而未了知苦乐差别,亦未能避诸损害缘,触火、触刀、食毒、食粪,食、YIN、具爱犹未现行,是触位。云何受?谓能别苦乐,亦能避损害缘:不触火、触刀,不食毒、食粪;虽已起食爱,而未起YIN及具爱,是受位。云何爱?谓虽已起食爱、YIN爱及资具爱,而未为此四方追求,不辞劳倦,是爱位。云何取?谓由三爱,四方追求,虽海多危险,而不辞劳倦;然未为后有起善恶业;是取位。云何为有?谓追求时,亦为后有起善恶业,是有位。云何生?谓即现在识位,在未来时名生位。云何老死?谓即现在名色、六处、触、受位,在未来时名老死位。 95 即《瑜伽》卷十。 96 《瑜伽》卷九十三原文为: 当知此识于现法中,但是因性,摄受当生诸识果故。 97 如《瑜伽》卷十云: 欲爱云何?谓欲界诸行为缘﹝藏文作“为依”﹞,于欲界行染污希求﹝藏文作“don du gber ba bon movs pa can/”﹞,由此能生﹝藏文作“mvon par 'grub par byed pa'o/”﹞欲界苦果。 上二界爱,可以例知。 98 见《十地经论》卷八。 99 如本论卷八云: 爱望于取,有望于生,有因缘义。 100 《瑜伽》卷五十九中云: 问:于彼彼界,结生相续彼彼身中,当言全界一切烦恼皆结生﹝相续﹞耶?为不全耶?答:当言全,非不全。何以故?若未离欲,于自生处方得受生,非离欲故。又未离欲者﹝藏文作“身”﹞,诸烦恼品所有粗重﹝藏文作“dav mthun pa'i gnas van len thams cad/”﹞随缚﹝藏文作“rjes su 'brel pa'i phyir te/”﹞自身,亦能为彼异身﹝藏文作“gz/an du lus gz/an/”﹞生因。由是因缘﹝藏文作“rnam gravs des na/”﹞当知一切烦恼皆结生相续。又将受生时,于自体上贪爱现行﹝藏文作“kun nas 'byuv la/”﹞,于男、于女,若爱、若恚,亦互现行。又疑现行。彼作是思:此男、此女今为与我共行事﹝藏文作“lhan cig 'grogs par 'gyur ram/”﹞不?又于内外我、我所见﹝藏文作“我、我所执”﹞及我慢等,皆亦现行。由此因缘,当知一切烦恼皆得结生相续。 101 即见、修所断。 102 本论卷八原文为: 爱、取二支正润生者,唯修所断,助者不定。 103 《瑜伽》卷十初云: 欲取﹝藏文作“'dod pa'i len pa/”﹞云何?谓于诸欲所有欲、贪﹝藏文作“'dod pa rnams la 'dun pa dav 'dod chags/”﹞见取﹝藏文作“lta ba'i len pa/”﹞云何?谓除萨迦耶见,于所余见所有欲、贪。戒禁取云何?谓于邪愿所起﹝藏文作“log par z/ugs pa/”﹞戒、禁所有欲、贪。我语取﹝藏文作“bdag tu smra ba'i len pa/”﹞云何?谓于萨迦耶见所有欲、贪。初唯能生欲界苦果,余三通生三界苦果。 《瑜伽》卷九十三云: 如是由先﹝藏文作“sva ma wos/”﹞异熟果愚引后有已,复由第二﹝藏文作“cig wos/”﹞境界所生增上﹝藏文无“增上”二字﹞果,愚,缘境界受﹝藏文作“yul gyi tshor ba la dmigs pa'i/”﹞,发生贪爱。由此爱故,或求﹝藏文作“yovs su tshol bar byed de/”﹞诸欲,或求诸有;又取﹝藏文作“len par byed de/”﹞欲取,或取﹝藏文同上作“能取”﹞见、戒禁、我语取。取诸取已﹝藏文作“be bar len pa blavs pa'i/“pa'i”应为“pas”之误﹞,爱、取和合﹝藏文传抄有误,造成混乱。“srid pa'i/”应作“sred pa/”﹞,润先引因,转名为“有”。是当生起因﹝藏文作“skye ba mvon par 'grub pa'i rgyus/”﹞所摄故。 104 如《瑜伽》卷十。 105 见《瑜伽》卷九十三及卷九。卷九云: 由先﹝藏文作“sva mas/”﹞异熟果愚引后有已。又由第二﹝藏文作“cig wos kyis/”﹞境界所生受果愚,起缘境界受﹝藏文作“yul gyi tshor ba la dmigs nas/”﹞爱。由此爱故,或发欲求﹝藏文作“yovs su tshol ba'am/”﹞,或发有求,或执﹝藏文此“执”字只在下文“len pa blavs nas/”表示。而(zi, 246B.7)则于“bdag tu smra ba'i/”后并有“be bar len pa/”,与汉译合﹞欲取,或执有取﹝藏文有此句,较完善。今列补之﹞,或取见、戒禁、我语取。取诸取已,爱、取和合资润,令前引因转名为“有”。即是后有生因所摄。 106 《略纂》卷八中解《瑜伽》卷十文云: 取支通以一切烦恼以为自体。四取之体,如前已说﹝卷九云“或执欲取,或执见、戒,及我语取”﹞。此支唯以能所取全,所为取中取随顺烦恼,不取余法。 五十九云“当言全界一切烦恼皆”能“结生”相续。然此中说缘四取贪为取支者,与《十地经﹝论﹞》﹝卷八﹞同。彼﹝论﹞云“爱增上﹝故﹞名取”。《成唯识﹝论﹞》﹝卷八﹞说:于润业位,爱力偏增,说爱如水能沃润故。要数溉灌,方生有芽,且依初、后,分爱、取二﹝无重发义,立一无明﹞。虽取支中,摄诸烦恼,而爱润胜,说是爱增。故彼此文不相乖返。爱、取二支,通现及种,俱能润故。爱望于取,成因缘故。 107 见《十地经论》卷八。 108 “等”,取《瑜伽》卷九。 109 如本论卷八云: 有处唯说业种名有。此能正感异熟果故。 110 “然”字,《金藏》无。 111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上末云: 世尊!如是诸分若引,若生,为一时起?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时而起,次第宣说。复言:世尊!若一时起,何因缘故,先说其引,后说其生?世尊告曰:要由有引,后有方生。非无引故。 112 如本论卷八云: 识等五种,由业熏发,虽实同时,而依主伴、总别、胜劣、因果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或依当来现起分位有次第故,说有前后。由斯,识等亦说现行,因时定无现行义故。复由说生引同时,润、未润时,必不俱故。 113 如《俱舍论》卷九云: 十二支位所有五蕴,皆分位摄。 114 “三、四”,原作“二、三”,今改。 115 又分二子门:一、解总名,二、辨别名。 116 《瑜伽》卷五十六原文作: 复次,云何名缘生法?谓无主宰﹝藏文作“bdag po/”﹞,无有作者,无有受者,无自作用﹝藏文作“bdag bid g-yo ba/”﹞,不得自在﹝藏文作“rav dbav med pa/”﹞,从因而生﹝藏文作“rgyus bskyed pa/”﹞,托众缘转﹝藏文作“rkyen la rag las wiv 'brel par 'jug pa/”﹞,本无而有﹝藏文作“ma byuv ba las 'byuv ba'i chos can/”﹞,有已散灭﹝藏文作“byuv nas 'jig pa'i chos can/”﹞,唯法所显﹝藏文作“chos tsam z/ig rab tu phye ba/”﹞,唯法能润﹝藏文作“chos rnams kho nas mvon par brlan pa/”。“pa”应作“par byed pa/”﹞,唯法所润﹝藏文作“mvon par brlan byed pa/”。“byed pa”应作“bya ba/”﹞,堕在相续,如是等相,名缘生法。 117 《瑜伽》卷十原文作: ﹝此处藏文有“sig nas/”﹞由烦恼系缚﹝藏文作“dav ldam pa dag/”﹞,往﹝藏文作“生”﹞诸趣中数数﹝藏文无“数数”义﹞生起,名为缘起。此依字释名﹝藏文作“yi ge'i ves pa'i tshig/”﹞。 118 “此”字,本论《述记》原作“又”。《义蕴》指: “又”字误,应云“此解”也。但是断前依字释名,非是别解。 119 藏文指此句为“依字释名”,非上文。 120 《瑜伽》卷十原文作: 依托众缘,速谢灭已,续和合生,故名缘起。此依刹那义释。 藏文专指“速谢灭已,续和合生”为“依刹那义释。” 121 《瑜伽》卷十原文: 众缘过去而不舍离﹝藏文作“ma btav ba las/”﹞,依自相续而得生起,故名缘起。如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余。依此义故,释名应知。 122 本论《述记》此处略引一段: 复次数数谢灭﹝藏文作“bral z/iv bral z/iv/”﹞,复相续起,故名缘起。此依数坏数灭﹝藏文作“z/ig civ z/ig civ/”﹞义释复次。 123 《瑜伽》卷十原文: 于过去世觉缘性已﹝藏文作“于过去世成为缘已”,无有“觉”义。下文始有表示﹞,等﹝藏文作“'berl bar/”﹞相续起,故名缘起﹝藏文作“rten civ 'brel bar 'byuv ba'i/”﹞。如世尊﹝藏文作“bcom ldan 'das kyis kyav/”﹞言“我已觉悟,正起宣说﹝藏文作“thugs su chud nas yav dag pa'i rkyen vas bstan par bya'o z/es gsuvs te/”﹞”。即由此名,展转传说,故名缘起。 124 《瑜伽》卷五十六原文作: 当知此中,因名缘起,果名缘生﹝藏文亦同作“rten civ 'brel par 'byuv ba”,疑应作“byuv ba/”﹞。此无明随眠不断有故﹝藏文作“de la ma rig pa'i bag la bal ma spavs pa yod pas/”﹞,彼无明缠有﹝藏文作“'byuv vo/”﹞,此无明缠生故,彼诸行转。如是诸行种子不断故,诸行得生;诸行生故,得有识转。如是所余诸缘起支流转理,如其所应,当知亦尔。 125 《俱舍论》卷九云: 诸支因分,说名缘起。由此为缘,能起果故。诸支果分,说缘已生。由此皆从缘所生故。如是一切二义俱成,诸支皆有因果性故。若尔,安立应不俱成!不尔,所观有差别故。谓若观此名缘已生,非即观斯复名缘起;犹如因果、父子等名。尊者望满意谓诸法有是缘起,非缘已生。应作四句:第一句者,谓未来法;第二句者,谓阿罗汉最后心位、过现诸法;第三句者,余过现诸法;第四句者,诸无为法。 126 《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初原文: 如是诸分,各由自缘和合无阙,相续而起,如是名为缘起句义 127 《义演》牒文“言无明者,乃至持业释”。除《金藏》外,余无。 128 “煞三磨娑”,梵文为“sat-samasasa”;藏文为“tshig sdud/”。 129 从“或持业释”至“或”,共八十六字,《金藏》有,余无。 130 “斫刍”,梵文为“caksur”。 131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总料简章〉云: 诸法但有二义以上而为名者,即当此﹝六合﹞释。唯一义名,即非此释。一义为名,理目自体,不从他法而立自名。二义为名,理有相滥,故六合释。故六合释,无一义名。初但别释二义差别,后乃合之。 如说“佛陀”,名为“觉者”。“者”是主义,通于五蕴;“觉”是察义,唯属于智。此别解已,有觉之者名为“觉者”。此即合之,故名为“合”。释此“合”名,有其“六”种,名“六合释”。 虽如“菩提”有其二字,二字但目一“觉”之义。义既是一,理目一体,既无相滥,何用六合?六合之释,解诸名中相滥可疑诸难者故。此六合释,以义释之,亦可名为“六离合释”。初各别释,名之为“离”,后总合解,名之为“合”。 132 如《胜鬘经》云: 生死生死者,诸受根﹝藏文作“zin pa dag gi dbav po/”。即“诸执受根”﹞没,次第不受根起,是名生死。......死者诸根坏;生者,新诸根起。 133 “经”字,《金藏》无。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上云: 若唯有色,无名执受,即应散坏,不得增长。 又云: 希求,名爱。 又云: 蕴、处、界生,都无有我。所以者何?以诸蕴等渐增长故,其性无常,即无常法有此生相。......又命根力有暂时住分限法故,其性无常,即无常法,如是而生。 134 谓《瑜伽》卷九及卷九十三等。 135 如《瑜伽》卷九十三云: 如是由先﹝藏文作“sva ma wos/”﹞异熟果愚引后有已,复由第二﹝藏文作“cig wos/”﹞境界所生增上﹝藏文无“增上”二字﹞果,愚,缘境界受﹝藏文作“yul gyi tshor ba la dmigs nas/”﹞,发生贪爱。由此爱故,或求诸欲,或求诸有﹝藏文作“yovs su tshol bar byed pa/”﹞;又取﹝藏文作“len par byed de/”﹞欲取,或取﹝藏文同上作“能取”﹞见、戒禁、我语取。取诸取已﹝藏文作“be bar len pa blav pa'i/“pa'i”应为“pas”之误﹞,爱、取和合﹝藏文传抄有误,造成混乱。“srid pa'i/”应作“sred pa/”﹞,润先引因,转名为“有”。 136 谓有“当体彰名”及“功能得称”二解。 137 〈总料简章〉云: 相违释者,名既有二义,所目自体各殊;两体互乖,而总立称,是相违义。如〈摄决择分〉﹝《瑜伽》卷五十一至卷八十、五分中第二﹞初立地名云“五识身相应地意地”者,此非“五识身﹝相应﹞地”即是“意地”﹝简非持业释﹞;亦非“五识身﹝相应﹞地”之“意地”﹝简非依主释﹞;亦非以“五识身﹝相应﹞地”为“意地”﹝简非有财释﹞;两地各殊,共立一称。体各别故,名曰:“相违”。今以义准,理有“及”言。应云“五识身﹝相应﹞地及意地”。但论略之诸教之中“与”、“并”、“及”言,皆是隔法,令其差别。并相违释。如《因明﹝入正理论﹞》说“能立与能破”,此显能立义,非能破,故说“与”言,显二差别。余一切法,类此应知。 138 道邑《义蕴》云: 前必代谢,是变义;复有山河,是碍义。 139 《瑜伽》卷五十六原文作: 问:何缘四无色蕴总说名“名”?答:顺趣种种所缘境义,依言说名,分别种种所缘境义,故说为名。 又云: 问:何缘色蕴说名为色?答:于彼彼方所种植增长﹝藏文作“skye ba'i/”﹞义,及变碍﹝藏文作“gzugs su ruv ba'i/”﹞义,故名为色。 140 《瑜伽》卷五十六此段文原作: 此变碍义复有二种:一、手等所触便变坏义﹝藏文作“gnod par byed ruv ba'i/”﹞,二、方处差别种种相义﹝藏文作“yul sna tshogs su byed pa'i/”﹞。 141 此简非持业释。 142 此简非依主释。 143 此简非有财释。 144 〈总料简章〉云: 带数释者,“数”,谓一、十、百、千等数。“带”,谓挟带,法体挟带数法为名,名“带数释”。如说《二十唯识论》:言“唯识”者,所明之法。其“二十”者,是颂数名。挟数为名,名“带数释”。《广百论》等﹝等取《三十唯识颂》﹞。 145 “处”,梵为“ayatana”;藏文为“skye mched/”。 146 “种”字下,《金藏》有“义”字。 147 “变异”,藏文作“yovs su 'gyur ba/”。 148 而非其余三释。 149 “二”字,金陵本、《义演》等无。 道邑《义蕴》云: 谓触、受二也。 150 《瑜伽》卷十,“初复次”一段原文作: 问:何因缘故,无明等诸有支﹝藏文作“srid pa'i yan lag rnams/”﹞作如是次第说?答:诸愚痴者要先愚﹝藏文作“rmovs so/”﹞于所应知事,次即于彼发起邪行﹝藏文作“las log par mvon par 'du byed do/”﹞。由邪行故,令心颠倒;心颠倒故,结生相续;生相续故,诸根圆满;根圆满故,二受用﹝藏文作“yovs su lovs spyod par byed do/”﹞。受用境故,若耽著﹝藏文作“lhag par z/en pa dav/”﹞,若希求﹝藏文作“de 'dod par 'gyur ro/”﹞。由希求故,于方觅时﹝藏文作“yovs su tshol bas/”﹞,烦恼滋长﹝藏文作“sog par 'gyur ro/”﹞;烦恼滋长故,发起﹝藏文作“kun nas ldav vo/”﹞后有爱非爱业;由所起业滋长力故﹝藏文作“las bsags pa kun nas lavs pas/”﹞,于五趣生死中,苦果生。苦果生已,有老死等苦:谓内身变异所引老死苦,及境界变异所引忧、叹、苦、热﹝藏文作“yid mi bde ba/”﹞、恼﹝藏文作“'khrug pa'i/”﹞之苦。 151 《瑜伽》卷十原文为: 复有次第差别,依二种缘建立缘起次第:一、内身缘,二、受用境界缘。内身缘,前六支所摄;受用境界缘,后六支所摄。先﹝藏文作“thog mar ni/”﹞于内身﹝藏文作“lus la/”﹞起我执等﹝藏文作“bdag tu 'dzin pa la sogs pas/”﹞愚﹝藏文作“rmovs so/”﹞;由此不了﹝藏文作“ma wes nas/”﹞诸业所引苦果异熟故,发起诸业;既发起已,即随诸业多起寻思﹝藏文作“de bid la was ches rjes su rtog ste/”﹞;由业与识为助伴故﹝藏文作“grogs rnam par wes pa de dav ldan pa'i las kyis/”﹞,能感当来三种苦果——谓根初起﹝藏文作“'grub pas/”﹞所摄苦果、根圆满所摄苦果、受用境界所摄苦果——即名色为先,触为最后﹝道邑《义蕴》云“触但令彼根等和合,未能领境定属于己,受领纳胜,故分内外”﹞,于现法中依触缘受,发起于爱;由受用境界缘广起追求——或由事业门﹝藏文作“rtsol ba'i sgo dav/”﹞,或由利养门,或由戒禁门,或由解脱门;发起欲求、内身求、邪﹝藏文无﹞解脱求——如是求﹝藏文作“邪寻求”﹞时,令先所起烦恼及业﹝藏文作“de svon du 'gro ba'i las rnams/”﹞所引五趣生死果生。既得生已,老死随逐﹝藏文作“'gyur ro/”﹞。 152 “灭”字,本论《述记》原作“减”,今依《瑜伽》改。 153 《瑜伽》卷十原文为: 复有次第差别﹝藏文作“rnam gravs/”﹞,谓由三种有情聚:一、乐﹝藏文作“'dod pa/”﹞出世清净,二、乐世间清净,三、乐著﹝藏文作“lhur 'dzin pa/”﹞境界。由初聚故,灭诸缘起﹝藏文有“使不增长”句﹞,增白净品﹝藏文作“dkar po'i phyogs kyis/”﹞。由第二有情聚故,﹝藏文此处有“虽”字﹞不如实知诸谛道理,若住正念﹝藏文作“dran pa la be bar gnas wiv/”﹞,或作福业,或作有漏修不动业;若﹝藏文此处有“虽”字﹞不住正念,便发非福业;或起追悔所引,或不追悔所引心﹝藏文作“'gyod pa med pa la mchog tu dga' bas yovs su bsgos pa'i sems kyis/”﹞相续住﹝藏文作“was cher gnas te/”﹞。彼又如前于下、中、上生处﹝藏文作“khyad par du 'phags pa dag tu/”﹞,次第能感当来三种苦果;谓名色为先,触为最后。由第三有情聚故,依现受用境所生受﹝藏文作“依受用现境所生受”﹞,于现法中﹝藏文无此四字﹞,如前次第起后﹝藏文作“gz/an/”﹞后六支,谓受为先,老死为后。 154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上云: 复言:世尊!如是诸分,若引,若生,为一时起?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时而起。次第宣说。复言:世尊!如是诸分。若一时起,何因缘故,先说其引,后说其生?世尊告曰:要由有引,后有方生,非无引故。 155 如《瑜伽》卷十,如云: 问:何因缘故逆次第中﹝藏文作“lugs las bzlog pa'i go rims su/”﹞,老死为先﹝藏文作“rga wi bzuv ste/”﹞,说诸缘起?答:依止宣说谛道理﹝藏文作“bden pa'i tshul/”﹞故,以生及老死能显苦谛﹝藏文作“由苦谛能显”。与汉译能所相反﹞。 《对法》卷四云: 或依安立谛说:谓老死苦﹝藏文无“苦”字﹞、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藏文作“道”﹞,如是等逆次第说。 156 约后二有情聚说。 157 道邑《义蕴》云: 前十,过去;后二,现在。或前十,现在;后二,未来。此约生报业说。若后报业,即三世因果也。 158 如本论卷八云: 此十二支,十因、二果,定不同世。因中前七,与爱、取、有,或异,或同。若二、三、七,各定同世。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显轮转及离断常;施设两重,实为无用。或应过此,便致无穷。 159 于中分二、一、总,二、别。 160 《对法》卷四云: 无明支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有愚痴,二、与行为缘。令诸有情于有愚痴者,谓由彼所覆,于前、中、后际不如实知故。由此因缘,起如是疑:我于过去世为有,为无,如是等。与行为缘者:由彼势力﹝藏文作“de'i dbav gyis/”﹞令后有业得增长﹝藏文作“sogs pa'i/”﹞故。 161 道邑《义蕴》云: 缘三有境,于中起痴,名“缘中痴”。 162 《十地经论》原文作: 是中无明有二种作:一、缘中痴令众生惑﹝藏文作“sems can rnams kyav dmigs pa la rmovs par byed pa/”﹞......二﹝者﹞,与行作因。 163 即《对法》卷四。 164 “变异”,藏文作“tshod 'gyur ba dav/”。 165 “坏少盛”,藏文作“dar la bab pa 'jig pa la sbyor ba'i/”。 166 《十地经论》原作: 老亦有二种作:一者、令诸根熟,二者、与死作因。死亦有二种作:一者、坏五阴身,二者、以不见知故,而令相续不绝。 167 “知见”字,原作“见知”。 168 《瑜伽》卷十原作: 由不了达﹝藏文作“知”﹞世俗﹝藏文“brdar btags pa'i/”﹞苦因为缘,起非福行。由不了达胜义苦因为缘,生福及不动行。 16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上云: 由无知故,不得诸有真对治道。又无知故,于非对治道起对治想,造诸福行,或不动行。 170 如《对法》卷七云: 生苦,乃至求不得苦,是世俗谛苦。世间智境界故。略摄一切五取蕴苦,是胜义谛苦。由安立真如门﹝藏文作“gnas pa'i de bz/in bid kyi sgo nas/”﹞出世智境界故。 171 如前已引。 172 “破”字,原作“成”。《显扬》卷十五〈成苦品〉云: 世俗谛所摄苦有二种,谓苦苦及坏苦。胜义谛所摄有一种,谓行苦;亦名作遍行苦,遍至欲等三界故。 173 见《略纂》卷九初,如云: 三恶趣苦相状易知,名“世俗苦”;人天趣苦微隐难了,圣智所知,名“胜义苦”。或有释言:八苦之中,《对法论》﹝卷七﹞说前七苦名“世俗苦”,第八苦名“胜义苦”。若作此释,第八行苦既通五趣,应唯迷恶趣,亦起福、不动业!前之七苦既通人天,应唯迷善趣,亦造非福业!苦苦、坏苦、行苦等三,通五趣故。由此,故知前释为善。彼“世俗”、“胜义苦”,依别粗细、易难知说;此“世俗”、“胜义苦”,依趣总相,凡圣境说,亦不相违。 卷八初有文大同,“圣智”作“殊胜智者”。并会《对法》“二愚”文云: 《对法》第七说迷“世俗苦”,名异熟愚,起非福行。迷“胜义苦”,名真实义愚,起福、不动行﹝原文为“由异熟愚故,发非福行。由真实义愚故,发福及不动行”﹞。 174 此上二问二答,其引文见《瑜伽》卷十: 问:如经中说“诸业以贪、嗔、痴为缘”,何故此中唯说痴为缘耶?答:此中通说福、非福、不动业缘﹝藏文作“gz/i/”﹞。贪、嗔、痴缘,唯生非福业故。问l身、业、语业,思所发起,是则行亦缘行,何故但说无明缘行?答:依发起一切行缘而说故,及依生善染污思缘而说故。 175 “支”字,《金藏》有,余无。 176 道邑《义蕴》云: 此言“修”者,即断除义。 177 “别抄”卷三同。 178 “亦”字,《金藏》无。 179 见《瑜伽》卷十中。 180 “余通因果”,原作“亦因亦果”。 181 谓无明乃至触。 182 “三是”,原作“说为”。 183 如《瑜伽》卷十云: 谓所余支说为杂分﹝藏文作“'dres par bstan te/”﹞。所以者何?有二种受,名为杂分:一、谓后法以触为缘因受﹝藏文作“tshe phyi ma'i reg pa'i rkyen gyis rgyur gyur pa dav/”﹞,二、谓现法与爱为缘果受﹝藏文作“tshe 'di'i sred pa'i rkyen gyis 'bras bur gyur pa ste/”﹞。此二杂说为触缘受。 智周《演秘》云: 谓受种子以触为缘,后际现受果之因故,故名“因受”。现起报受为缘生爱,是前际果,故名“果受”。 184 “死”字,《金藏》有,余无。 185 “世”字,原作“在”。 186 即《辨中边论》上卷〈辨相品〉。 187 “分”,原作“支”。“别抄”卷三,在“所余分”后,尚有“即七法也”四字。 188 “由”字,《金藏》有,余无。 189 本论《述记》原作“熟成”,《金藏》作“成熟”。 190 “故”字,“别抄”作“成”,应从。 191 即卷四。 192 “能引、所引”,藏文作“'phen pa'i yan lag dav 'phav pa'i yan lag/”。 193 “能生、所生”,藏文作“mvon par 'grub par byed pa'i yan lag dav mvon par grub pa'i yan lag go/”。 《对法》卷四此句原作: 谓于因时有能引、所引;于果时有能生、所生。 194 “等”,取《对法》、《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195 谓即能引、能生二因果。 196 《瑜伽》卷九云: 如是,于中际中﹝藏文作“dbus kyi mthar/”﹞,无明缘行等,受缘爱等,为因缘故﹝藏文作“为所依”﹞,后际诸行生。 《瑜伽》卷十云: 问:几支是引因﹝藏文作“'phen pa'i rgyur/”﹞所摄?答:从无明乃至受。问:几支是生因﹝藏文作“mvon par 'grub pa'i rgyur/”﹞?答:从爱乃至有。问:几支是生引二因﹝之﹞果所摄耶?答:于现法、后法中﹝藏文作“tshe 'di nas tshe phyi ma'i/”﹞,识等乃至受,于生、老死位所摄诸支。 197 本论卷八原作: 此十二支,十因、二果,定不同世者也。 198 如理《义演》云: 意难云:如前约当生位说,识等五种亦名果。又于生、老死位中,识等五果亦是现行,何故唯定是因?答:约过去、未来二世时分定故以明,无过也。 本论《述记》卷四十八解论文云: 今此中十二支,几定同世者,谓生、老死二,爱、取、有三,无明等前七,各定同世。由痴发业熏发报种,必定同世;故前七支不得别世。起烦恼水,润先六种,转名为有,亦非异时;非起能润隔世异时方起所润。生及老死同世,可知。故二、三、七各定同世。此即定世:十支是因,二支是果。因在过去,果或现在,或在未来。因在现在,果未来世。一往而论,二世缘起。 道理而言,亦三世也:过去十因,现在二果;未来二果,现在十因;即是二世十二缘起,亦可言三世。一往二世不定,或可三世。若前七在过去,爱、取、有三在现在,生、老死二在未来世,即十二支通三世有;即十二支或二世、三世。别身造业,别身润业故。 199 谓五种子门。 200 “希求”,藏文作“'dod pa/”。 201 “善爱”,藏文作“sred pa dge ba/”。 202 皆前宽后狭。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起心动念、一切的造作,哪怕造小小的恶因,都会留下种子,将来都会有果报。现代人不相信因缘果报,他为什么不相信?他没有真实的智慧,他不懂得这个道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