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禅踪
2014/9/3   热度:252
墨海禅踪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
弘一,(1880-1942),现代著名僧人。俗姓李,幼名文涛,法名演音。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辞。1905年留学日本学习西洋绘画和音乐,留日期间名岸,号叔同。归国后,先后在天津、浙江、南京任美术及音乐教师。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从了悟和尚出家,次年在灵隐寺受具足戒,弘扬南山戒律,并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主张。1942年,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
弘一大师在俗时(1898-1918)作曲、作词、 作文、作画、书法、篆刻、钢琴演奏样样皆臻化境,他对艺术涉猎之广、钻研之深,实令人高山仰止,难望项背。著名的弘一法师研究专家柯文辉先生称其为“人中绝品,不可重复”,诚然,一方面,他以超人的智慧和绝世的风华在作诗、填词、撰文、谱曲、京剧、话剧、绘画(国画、油画、素描、水彩等)、书法、篆刻等诸多领域开一代风气之先,因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而蜚声海内外,被文艺界公认为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的 先驱和巨匠,这些“第一”在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史上影响之深难以言说。如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在中国第一次采用人体模特进行素描写生教学、中国第一个既作词又作曲的音乐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中国第一个画报纸广告画的人、中国第一个美术留学生……另一方面,在艺术教育上,他勤勉有加,硕果累累,影响深远,桑榆功巨,培养出如美术家丰子恺、潘天寿,音乐家刘质平、吴梦非,作家曹聚仁等“人中精品”。创作了包括《送别》在内的大量的脍炙人口的歌曲,从某种意义上说,《送别》几乎成了李叔同的代名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遁入空门后(1918-1942)度过了弘法利生、精研戒律的24年的僧侣生涯。他远离了锦衣玉食、一掷千金的物质享乐,淡泊了粉墨登场,以丹青寄怀的精神愉悦,在古寺钟声之中,在青灯黄卷之下批阅佛典,阐宏发微。在崇山峻岭之间,在人迹罕至之处默坐精思,感怀体悟,以华严为境,以四分律为行,以儒道为辅,导归净土为果,以书 法篆刻、诗词歌曲、偈句联语为善巧方便的艺术形式,其中以书法为主,撰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等著作,利乐有情、庄严净土,在佛教界被尊为重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在书法界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位书法家之一,甚至被称为中国近现代的王羲之。
弘一大师的书法作品是其人生的缩影、心灵的写照,从出家之后禅意盎然的弘一书法艺术中,可以看出禅意识的三种表像:即写经类的禅意恬淡美;手札类的禅意空灵美;“悲欣交集”的禅意超越美。
写经类书作的禅意恬淡美
弘一大师的写经类书作的禅意恬淡美以16幅五尺整张全文阿弥陀经为代表。此类书作量最大,清人程正揆曾经借用宗杲的禅语来阐述艺术的境界和笔法的关系:“画不难用繁,难于用简,简之力更大于繁。非以境减,减以笔。所谓弄一车兵器,不如寸铁杀人者也。”(《青溪遗稿》卷二十四《题石公画卷》)所谓减笔的力量更大于繁笔,是说笔触的减少并不妨碍意境的丰满,相反更能给人以意味绵远的联想。减笔并非仅仅适用于绘画,书法艺术强调用减,也能表现一种蕴藉的美感和作者内在的气质和修养,达至神妙的艺术境界,即禅家的明心见性简胜繁。正如老子在几千年前不经意中道出的艺术真谛:大味必淡、大巧若拙、大音希声。
弘一在《寒笳集》论道:“入世法惟恐不浓,出世法惟恐不淡。欲深入字法门,须使无始虚妄浓厚习气尽情放下,放至无可放处,淡性自然现前。淡性既现,三界津津有味之境界如嚼蜡矣。”这就是说,要达到恬淡之境,必须空、舍、放,将世间一切荣辱、得失、穷达统统放下,万缘俱寂,胸中无半点牵挂,才能达到恬淡的境界。弘一大师认为,惟有心中空无一物,惟有空灵澄澈的精神境界,才能有平淡天真的书法风格。他对自己晚年独具风格的书法有过阐释,自称摒除常人所注重的笔法、结构、神韵,决不用心揣摩,也无意去表现,他采用儿童般的稚拙形式,表现出恬淡的禅学意境。弘一大师的恬淡书风得到了许多名家的肯定。著名国学大师、书法家马一浮先生说:“大师书法得力于《张猛龙碑》,晚岁离尘,刊落锋颖,乃一味恬静,在书家当为逸品。”叶圣陶先生对弘一大师的书法风格,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说:“就全幅看,许多字是互相亲和的,好比一堂谦恭温良的君子人,不卑不亢,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就一个字看,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只 觉得每一画都落在最恰当的位置,移动一丝一毫不得;再就一笔一笔看,无不给人以充实之感、立体之感,有时有点像小孩子所写的那么天真,但一面是原始的,一面是成熟的,这分明又显然可见。总括以上这些就是所谓蕴藉,毫不矜才使气,意境含蕴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弘一大师的学生刘质平是其最得意的门生,其收藏大师作品盈千,其人又是著名音乐教育家,对大师作品的体味自能入木三分,他认为弘一大师的书法乃是其人生最可宝贵的结晶,达到了归真返璞、炉火纯青的境界,其不可及处,乃在于笔笔气舒、笔笔锋藏、笔笔神敛,写这种字必须要心神不乱,有高度镇静的功夫,然后运之于腕、贯之于笔、传之于纸,才能有敛神藏锋的气韵。这样的字惟有高僧才能书就,惟有和尚,才能达次此炉火纯青、一尘不染的恬淡境界。
总之弘一大师的该类书作的特点是:犹之惠风,苒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愈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式,握手已违。恬淡而非索然寡味之淡而是大味的淡,是用“看似寻常最奇崛”的书法线条,饶有情味且 “隐”性地表达恬静的思想感情,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景物虽在目见,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冲淡深粹,出于自然,若曾用力学,然后知渊明诗非着力之所能成也。”
手札类书作的禅意空灵美
慧能因针对神秀的四句偈语吟出了中国佛教文化史上莲香袭人的四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成为禅宗六祖。千年之后的弘一大师在写给夏丐尊、刘质平的遗嘱中以其卓绝的大智大慧、大慈大悲道出了“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空 灵,乃是中国美学史上最令人回味的话题之一,姜澄清教授在《书法文化丛谈》中明确指出“空灵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认为只有空之极才能灵之至,弘一大师出家后,把情爱、荣誉都一一消解了,把名利、毁誉都一一淡忘了,可谓空之极,故其能达到灵之至的境界。
以上是其书札的空灵美的佛学底蕴,另一方面就书法本体而论,一瓢先生在王羲之《十七帖》的简介中云:“古人所谓法帖者,无非是一些尺牍、诗稿、便条、文论等,初意不在书,故能天机自动,情驰神纵而出于自然,所谓不求工而自工也”。弘一大师的手札正是在其无意于书的状态下完成的,故而其灵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纵观古今书家之千古佳构,无不出于有意无意之间,如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稿》、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无一是有意为后人留下临习的范本,而恰恰成为了一流的书法典范,这正如苏轼所云:“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当然,其法度之存在又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怀素大醉挥毫而就的《自叙帖》在激情澎湃之余法度尚存,王羲之微醉之后书《兰亭》法度尤在,弘一大师精研戒律后的随意之作又岂能无“法”,真可谓,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弘一大师手札类书作不正体现了禅意的空灵之美吗?
以“悲欣交集”为代表的禅意超越美
弘一大师于1942年10月13日圆寂,“欣交集”书于10月10日下午,该书作是大师多姿多彩的一生的高度提炼,是对书境、禅境的真正超越。
就其文学本体而言,悲即悲天悯人,他在圆寂前对妙莲法师说,如果我死时眼中有泪,那不是对人间的留恋,不是对学术、文艺的眷顾,而是对以往所做错事的悔恨。弘一法师在其出家不久就写出了“草芥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柴扉常掩,莫忘世上苦人多。”的联句,他一生对救苦救难的地藏菩萨十分敬仰,倡导“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如今地狱不空、群魔乱舞、国家羸弱、人民疾苦,他怎能不悲?欣的是即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将“波罗密多” 而获得大解脱、大自在。其次,他弘扬佛法,不遗余力;广播福田,泽被缁素。仅书写“南无阿弥陀佛”佛号及各种条幅、联句就不下一万幅,撰就了《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等著 作且影响甚巨。再次,弘一出家前在艺术及教育诸方面成绩斐然,弟子遍及江浙,而且有著名画家、作家丰子恺,著名音乐教育家刘质平,著名画家、浙江美院第一任院长潘天寿等大师级人物足以传其衣钵,怎不令人欢欣?这就是所谓的禅悦。悲兮?欣兮?道不尽的弘一。 就其书法本体而言,弘一大师一生的书法可以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他对各体书临习遍至,如《石鼓文》、《峄山刻石》、《天发神谶碑》等,尤其致力于《张猛龙碑》,这一时期的书法面貌主要表现为结构紧密、奇正相生、短长俯仰、雄俊健美的特色。第二阶段(即出家之后),其作品风格主要表现为写经类和手札类书法,前文已述,在此不赘。而“悲欣交集”为其登峰造极的第三阶段的代表作品,是其书境、禅境的高度融合、深化和升华,有如一道亮丽的彩虹横空出世,令人叹为观止,难以言诠。他曾说出家之后,对于各家各派书作的笔法、字法、墨法及神韵皆不用心揣摩,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弘体。试想即将西归的大师能为“法”所束缚羁绊吗?(法自在其中),因此能做到怀素在《自叙帖》中所云的:“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他心手相师,灌以豪情,注以精力,不守绳墨,信笔点染,不专于形似,自由自在,活活脱脱。”“今日任运腾腾,明日任运腾腾,心中了了总知。” 因此法师借助这抽象的心灵营构之象——线条来解破天地、勘破人生,创造出充满生命韵律的至情至性的禅境超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