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三·二、第八心所相应门——别解作意(注解)


2014/9/4    热度:153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三·二、第八心所相应门——别解作意(注解)

 

  注解

  1 此即略明体业。

  2 见《显扬》卷一、《对法》卷一。

  《显扬》云:

  作意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动心为体;引心为业。由此与心同缘一境,故说和合,非不和合。如经中说:若于此作意,即于此了别;若于此了别,即于此作意。是故此二恒和合,非不和合,此二法不可施设离别殊异。复如是说:心、心法行,不可思议。又说:由彼所生作意正起,如是所生眼等识生。

  又云:

  如识与心法不可思议,是诸心法展转相望,应知亦尔。

  该论卷十八又说诸心难知差别行相中亦多属心、心所法云:

  复由七种行相了知诸心难知差别:一、不可知相续久住器差别相,二、多种相境差别相,三、俱有差别相,四、能治所治速疾回转差别相,五、习气差别相,六、续生差别相,七、解脱心差别相。

  《俱舍论》卷四云:

  诸心、心所异相微细,一一相续,分别尚难,况一刹那俱时而有!有色诸药,色根所取,其味差别尚难了知,况无色法,唯觉慧取!

  《对法》卷一云:

  “作意”者,发动心为体。于所缘境持心﹝藏文作“sems 'dzin pa”﹞为业。“于所缘境持心”者,谓即于此境数数引心。是故心得定者,名得作意﹝藏文作“得作意者,名得定”﹞。

  3 《顺正理论》卷十一初云:

  所言作意于境引心,为是前生?为是俱起?是俱时起,非谓前生。经言作意正现前故,正现前者,谓正起近现前自境,即正生时将入现在取自境义。此中意显由作意力引识令缘自所乐境。

  4 灵泰《抄》云:

  此后解不及前解也。

  5 灵泰《抄》云:

  与“应设劬劳”同意。作意种有力,种位警于心;种位触无力,要藉三和言,现起方有触。宗师《抄》云:作意在种位,即有功能警心等,触等于现位,方能有作用。于此相例,大有设难,应思!

  6 灵泰《抄》云:

  余心、心所自无力,要藉作意警生;作意自有力,不假他警自能起。

  7 道邑《义蕴》云:

  此外人逐彼质作不定过也。言“思择”者,我宗不许生有能生,何得为例?又大生通所生,更有能生方始起;触既唯能起,更不由触,自能生。由此,应说心等不能生,作意力方生;作意体能警,何须别物警?如绳不自断,要假刀方断;刀体自能割,何须别物割?

  8 如《顺正理论》卷十一云:

  又众缘力诸法乃生。故虽余缘生心、心所,而此作意非无力用。谓此作意力能令识于余境转。若尔,一境识流转时,应无作意!是则作意非大地法!不尔,一境识流转时,亦有作意。然于余境,此用明了。谓于一境,刹那刹那,亦由作意力方引心令起。然于余境引发心时,作意功能明显易了。

  9 即叙彼计“有说令心回趣异境”。

  10 “谓心回转”,藏文作“sems kyi 'jug pa”,相当《对法》之“发动心”。

  11 见《集论》卷一、《对法》卷一。

  12 《集论》卷一云:

  或于一境,持心令住,故作意。

  13 “杂集论师”,汉传为觉师子,藏传为安慧,不但参糅论与释。

  14 亦如前已引。

  15 “约”字,大谷本、法隆本作“将”。

  16 “定中”二字,金陵本、《义演》作“中行定”三字。

  17 如《俱舍》第四云:

  作意,谓能令心警觉﹝藏文作“sems kyi 'jug pa”。汉译有三:“令心警觉”、“发动心”、“心回转”,藏文作“'jug pa ”;梵文为“pravatana”﹞。随处不同,译文有异。译为“发动”,较近。

  18 “等”,取《显扬》卷一、《瑜伽》卷三、《对法》卷一。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人,这个世间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我们要放下,我们不求得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即使得到,应当立刻舍弃,为什么?只有这样我们的心才清净。名利能染污你的自性,要把它舍掉,这是自利。真正自利,才有能力利他。我们能够闻到正法,就一定要肩负起护持正法的使命。首先,我们要护自己的觉正净,这就是护持自己的法;然后是帮助别人,护持他自己的觉正净,这叫护持大众的佛法。能护持自己、护持大众,就是护持十方诸佛的正法。即使是弘法利生,帮助别人,我们一定不失自己的清净心,为什么?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得度。否则的话,帮助了别人,自己出不了三界,那就变成三界之内的有漏福报,自己还是没办法往生。会修的人,自己一定往生净土!但帮助别人,不碍自己的清净;自己清净,不碍帮助别人,这才叫真正的功夫。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